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研究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新课程理念,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才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根本。结合新课改精神,从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出几点有效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更无法谈及探索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高了。新课程教学改革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有了较大更新与突破,也在教学理念方面有了较大创新。本人根据多年的高中化学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与广大化学教师共享。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进行教学,只注重讲解细节知识、枝节内容,而应该切实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新课程教学意图及教学理念,从正确的目标尺度上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争取做到课堂教学目标“到位而不越位”。
二、根据学生特点,巧妙设计问题情境
对于现代教学理念来说,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因此我们在创建教学情境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
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贴近生活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虽然教学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但并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否则就失去了问题情境的设置意义。
例如:将氯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逐渐褪色,教师要启发学生探究这一现象是氯水的酸性所致,还是氯水的漂白性所致?这一问题就比较突出,具有探索意义,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使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努力获取更多的知识,帮助他们产生成就感和喜悦感。为了创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情境,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有意识地将知识与周围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就减少了化学实验,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讲解习题,结果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思维能力弱等不良后果,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化学概念与理论都来自于实验的验证和论证,可见,实验对于化学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中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在处理好教材要求实验的前提下,加大学生实验力度,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实验、分析假设、得
出结论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此外,还可以将一些演示类实验改为边实验边讲;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操作实验;安排布置课后实验作业等,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品,通过所学知识,变废为宝。学生在这一探究过程中,不但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发现了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以此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应用现代化手段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录像、幻灯片、投影仪、计算机等多种技术,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其中,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形兼备、图文并茂的优势特点,用其来辅助教学,可以逼真的再现物质中存在的微型反应,用动态、形象的图画吸引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实现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例如:在教学“钠与水的反应”时,可以将其放于投影仪下,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一反应中存在的多种现象,此外,还可以通过投影,很好的观察钠和硫酸铜的反应现象,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因此,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来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创新,才能真正适应新形势,得到新发展,从而有效完成化学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桐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