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经典难题

合集下载

初三高难度数学题

初三高难度数学题

初三高难度数学题
以下是一些初三数学难题,供您参考:
1. 设P是正方形ABCD一边BC上的任一点,PF⊥AP,CF平分∠DCE。

已知△ABC是正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一点,PA=3,PB=4,PC=5。


∠APB的度数。

2. 设P是平行四边形ABCD内部的一点,且∠PBA=∠PDA。

求证:∠PAB =∠PCB。

3. 设ABCD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CD+AD·BC=AC·BD。

4. 平行四边形ABCD中,设E、F分别是BC、AB上的一点,AE与CF相交于P,且∠EAP=∠FCP。

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

5. △ABC中,∠ABC=∠ACB=80度,D、E分别是AB、AC上的点,
∠DCA=30度,∠EBA=20度。

求∠BED的度数。

6. 已知△ABC中,∠BAC=120°,AB=AC=4√3。

将线段AB绕点A旋转至AP处,若AP∥BC,求∠ABP的度数。

7. M为边BC下方一点,E为线段BM的中点,Q为线段CM重直平分线上一点,若∠AEQ=90°,求∠CQM的度数。

8. 取BF的中点M,连接MN,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点N在以M为圆心、半径是2的圆上,从而确定过圆心M的AN最大。

9. 若AB=6,点G为AF的中点,连接BG,则DC旋转过程中,BG的最大值为多少。

以上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高的思维能力才能解决。

建议学生从基础知识点入手,逐步提高难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中考难题集锦(答案版)

中考难题集锦(答案版)

3.(天津市)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OAB ,其中∠AOB =90°,OA =2,OB =4.如图,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折叠该纸片,折痕与边OB 交于点C ,与边ABD . (Ⅰ)若折叠后使点B 与点A 重合,求点C 的坐标;(Ⅱ)若折叠后点B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 ′,设OB ′=x ,OC =y ,试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确定y的取值范围; (Ⅲ)若折叠后点B 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 ′′,且使B ′′D ∥OB ,求此时点C3.解:(Ⅰ)如图1,折叠后点B 与点A 重合,则△ACD ≌△BCD .设点C 的坐标为(0,m )(m >0),则BC =OB -OC =4-m . 于是AC =BC =4-m .在Rt △AO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2=OC 2+OA2.即(4-m )2=m2+22,解得m =23. ∴点C 的坐标为(0,23). ······················································ 4分 (Ⅱ)如图2,折叠后点B 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 ′,则△B ′CD ≌△BCD .由题设OB ′=x ,OC =y ,则B ′C =BC =OB -OC =4-y .在Rt △B ′OC 中,由勾股定理,得B ′C2=OC 2+OB2.∴(4-y )2=y 2+x2,即y =-81x2+2. ··································· 6分图1∵点B ′ 在边OA 上,∴0≤x ≤2.∴解析式y =-81x2+2(0≤x ≤2)为所求.∵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y 的取值范围为23≤y ≤2. ···················································· 7分(Ⅲ)如图3,折叠后点B 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 ′′,且B ′′D ∥OB ,则∠OCB ′′=∠CB ′′D .又∵∠CBD =∠CB ′′D ,∴∠OCB ′′=∠CBD . ∴CB ′′∥BA ,∴Rt △COB ′′∽Rt △BOA . ∴OA OB ''=OBOC,∴OC =2OB ′′. ··············································· 9分 在Rt △B ′′OC 中,设OB ′′=x 0(x 0>0),则OC =2x 0.由(Ⅱ)知,2x 0=-81x02+2,解得x 0=-8±54.∵x 0>0,∴x 0=-8+54=54-8.∴点C 的坐标为(0,58-16). ····················································································· 10分 4.(天津市)已知函数y 1=x ,y 2=x2+bx +c ,α,β为方程y 1-y 2=0的两个根,点M (1,T )在函数y 2的图象上.(Ⅰ)若α=31,β=21,求函数y 2的解析式;(Ⅱ)在(Ⅰ)的条件下,若函数y 1与y 2的图象的两个交点为A ,B ,当△ABM 的面积为3121时,求t 的值;(Ⅲ)若0<α<β<1,当0<t <1时,试确定T ,α,β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4.解:(Ⅰ)∵y 1=x ,y 2=x2+bx +c ,y 1-y 2=0.∴x2+(b -1)x +c =0. ····················· 1分将α=31,β=21分别代入x2+(b -1)x +c =0,得⎪⎪⎩⎪⎪⎨⎧⨯⨯02112103113122=+)-(+)(=+)-(+)(c b c b 解得⎪⎪⎩⎪⎪⎨⎧6165==-c b ∴函数y 2的解析式为y 2=x2-65x +61. ·············································································· 3分 (Ⅱ)由已知,得AB =62,设△ABM 的高为h .则S △ABM=21AB ·h =122h =3121,即2h =1441.根据题意,|t -T |=2h .由T =t 2+61t +61,得|-t2+65t -61|=1441.当-t2+65t -61=1144时,解得t 1=t 2=125;当t2-65t +61=1144时,解得t 3=1225-,t 4=1225+.∴t 的值为125,1225-,1225+. ··································································· 6分(Ⅲ)由已知,得α=α2+b α+c ,β=β2+b β+c ,T =t 2+bt +c .∴T -α=(t -α)(t +α+b ),T -β=(t -β)(t +β+b ).α-β=(α2+b α+c )-(β2+b β+c ),整理得(α-β)(α+β+b -1)=0.∵0<α<β<1,∴α-β≠0,∴α+β+b -1=0.∴α+b =1-β>0,β+b =1-α>0.又0<t <1,∴t +α+b >0,t +β+b >0.∴当0<t ≤α时,T ≤α<β;当α<t ≤β时,α<T ≤β;当β<t <1时,α<β<T . ···································································································· 10分图3(10年,第25题)(本小题1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CB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3OA =,4OB =,D 为边OB 的中点.(Ⅰ)若E 为边OA 上的一个动点,当△CDE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 的坐标;(Ⅱ)若E 、F 为边OA 上两个动点且2EF =当四边形CDEF 周长最小时求点E 、F 坐标. 解:(Ⅰ)如图,作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D ',连接CD '与x 轴交于点E ,连接DE . 若在边OA 上任取点E '(与点E 不重合),连接CE '、DE '、D E ''.由DE CE D E CE CD D E CE DE CE '''''''+=+>=+=+,可知△CDE 的周长最小.∵ 在矩形OACB 中,3OA =,4OB =,D 为OB 的中点, ∴ 3BC =,2D O DO '==,6D B '=. ∵ OE ∥BC ,∴ Rt △D OE '∽Rt △D BC ',有OE D OBC D B'='. ∴ 2316D O BC OE D B '⋅⨯==='.∴ 点E 的坐标为(1,0). ............6分 (Ⅱ)如图,作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D ',在CB 边上截取2CG =,连接D G '与x 轴交于点E ,在EA 上截取2EF =.∵ GC ∥EF ,GC EF =,∴ 四边形GEFC 为平行四边形,有GE CF =. 又 DC 、EF 的长为定值,∴ 此时得到的点E 、F 使四边形CDEF 的周长最小. ∵ OE ∥BC ,∴ Rt △D OE '∽Rt △D BG ', 有OE D O BG D B '='.∴ (63D O BG D O BC OE D B D B ''⋅⋅====''.∴ 17233OF OE EF =+=+=.∴ 点E 坐标为(13,0),点F 坐标为(73,0). ..10分第(25)题(10年,第26题)(本小题1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顶点为E .(Ⅰ)若2b =,3c =,求此时抛物线顶点E 的坐标;(Ⅱ)将(Ⅰ)中的抛物线向下平移,若平移后,在四边形ABEC 中满足S △BCE = S △ABC ,求此时直线BC 的解析式;(Ⅲ)将(Ⅰ)中的抛物线作适当的平移,若平移后,在四边形ABEC 中满足S △BCE = 2S △AOC ,且顶点E 恰好落在直线43y x =-+上,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解:(Ⅰ)当2b =,3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即2(1)4y x =--+. ∴ 抛物线顶点E 的坐标为(1,4). .................2分(Ⅱ)将(Ⅰ)中的抛物线向下平移,则顶点E 在对称轴1x =上,有2b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y x x c =-++(0c >).∴ 此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0( )C c ,,顶点为1( 1)E c +,.∵ 方程220x x c -++=的两个根为11x =,21x = 此时,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0( )A,10()B +. 如图,过点E 作EF ∥CB 与x 轴交于点F∵ S △BCE = S △ABC ,∴ S △BCF = S △ABC . ∴ BF AB ==设对称轴1x =与x 轴交于点D , 则12DF AB BF =+= 由EF ∥CB ,得EFD CBO ∠=∠.∴ Rt △EDF ∽Rt △COB .有ED CO DF OB =.∴=.结合题意,解得 4c =. ∴ 点54(0 )C ,,52( 0)B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mx n =+,则5,450.2n m n ⎧=⎪⎪⎨⎪=+⎪⎩ 解得 1,25.4m n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1524y x =-+. ...6分 (Ⅲ)根据题意,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E h k ,,(0h >,0k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x h k =--+,此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2(0 )C h k -+,,与x 轴的交点为0()A h -,0()B h +.0h >)过点E 作EF ∥CB 与x 轴交于点F ,连接CF ,x则S△BCE = S△BCF.由S△BCE = 2S△AOC,∴S△BCF = 2S△AOC.得2) BF AO h==.设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则122DF AB BF h =+=.于是,由Rt△EDF∽Rt△COB,有E D C OD F O B=.∴2,即2220h h k-+=.结合题意,解得h=①∵点()E h k,在直线43y x=-+上,有43k h=-+.②∴由①②,结合题意,解得1=.有1k=,12h=.∴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4y x x=-++..............10分7.(09重庆市)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 y中,矩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2,OC=3.过原点O作∠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连接DC,过点D作DE⊥DC,交OA于点E.(1)求过点E、D、C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ED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F,另一边与线段OC交于点G.如果DF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M,点M的横坐标为56,那么EF=2GO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对于(2)中的点G,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直线GQ与AB的交点P与点C、G构成的△PCG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7.解:(1)由已知,得C(3,0),D(2,2).∵∠ADE=90°-∠∴AE=AD·tan∠ADE=2tan∠BCD=2×21=1∴点E的坐标为(0,1). ························1分设过点E、D、C的抛物线的解析式y=ax2+bx+c(a≠0)将点E的坐标代入,得c=1.将c=1和点D、C的坐标分别代入,得⎩⎨⎧1+3+921+2+4==baba······解得⎪⎪⎩⎪⎪⎨⎧61365==-b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65x2+613x+1. ·····················(2)EF=2GO成立. ···············································································证明如下:∵点M在该抛物线上,且它的横坐标为56.∴点M 的纵坐标为-65×(56)2+613×56+1=512. ·························································· 5分 设DM 的解析式为y =kx +b 1(k ≠0)将点D 、M 的坐标分别代入,得⎪⎩⎪⎨⎧512562211=+=+b k b k 解得⎪⎩⎪⎨⎧3211==-b k ∴DM 的解析式为y =-21x +3. ··································· 6分 ∴点F 的坐标为(0,3),EF =2. ······················································································· 7分 如图1,过点D 作DK ⊥OC 于点K ,则DA =DK .∵∠ADK =∠FDG =90°,∴∠FDA =∠GDK .又∵∠F AD =∠GKD =90°,∴Rt △DAF ≌Rt △DKG .∴KG =AF =1,∴GO =1.∴EF =2GO . ············································································ 8分 (3)存在这样的点Q ,解答如下:∵点P 在AB 上,∴可设点P 的坐标为(x p ,2). 又∵点G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3,0). ∴PG 2=(x p -1)2+22,PC 2=(x p -3)2+22,GC =2.①若PG =PC ,则(x p -1)2+22=(x p -3)2+22.解得x p =2∴点P 的坐标为(2,2),此时Q 、P 、D 三点重合,如图2.∴点Q 的坐标为(2,2). ······································································································ 9分 ②若PG =GC ,则(x p -1)2+22=22.解得x p =1∴点P 的坐标为(1,2),此时PG ⊥x 轴,如图3. ∴PG 与该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Q 的横坐标为1. ∴点Q 的纵坐标为-65×12+613×1+1=37∴点Q 的坐标为(1,37). ························································· 10分 ③若PC =GC ,则(x p -3)2+22=22.解得x p =3∴点P 的坐标为(3,2),此时PC =GC =2,△PC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4,过点Q 作QH ⊥x 轴于点H ,则QH =GH .设QH =h ,则点Q 的坐标为(h +1,h ).∴-65(h+1)2+613(h +1)+1=h .解得h 1=57,h 2=-2(不合题意,舍去).∴点Q 的坐标为(512,57). ······························································································· 12分综上所述,存在三个满足条件的点Q即Q 1(2,2)、Q 2(1,37)和Q 3(125,75).图4。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经典好题难题(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经典好题难题(有答案)

数学难题一•填空题(共2小题)1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 7, BC= .第一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1;O i D的中点为D1,第二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 i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

2;设O2D1的中点为D2,第三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2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03,….按上述方法折叠,第n次折叠后的折痕与BD交于点O n,贝y B0i= , BO n=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 (- 3, 0), B (0, 1),形状相同的抛物线C n ( n=1 , 2 , 3 , 4,…)的顶点在直线AB 上,其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依次为 2 , 3 , 5 , 8 , 13 ,…,根据上述规律,抛物线C2的顶点坐标为 ;抛物线C s的顶点坐标为 ______ .二.解答题(共28小题)23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x+2 - k=0 ( k昌).(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当k取哪些整数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均为整数.24. 已知:关于x的方程kx + (2k - 3) x+k - 3=0.(1)求证:方程总有实数根;2(2)当k取哪些整数时,关于x的方程kx + (2k- 3) x+k - 3=0的两个实数根均为负整数?3 3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I:「一 - 一沿x轴翻折,得到一条新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将抛物线C1:*沿x轴平移,得到一条新抛物线C2与y轴交于点D,与直线AB交于点E、点F.(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若线段DF // x轴,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若点F在y轴右侧,过F作FH丄x轴于点G ,与直线I交于点H,—条直线m( m不过△ AFH 的顶点)与AF交于点M,与FH交于点N,如果直线m既平分△ AFH的面积,又平分△ AFH的周长,求直线m 的解析式.第一次折叠第二次折叠第三次折叠0^126.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m+4) x - 4m=0,其中0 v m v4.(1)求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设抛物线y= - x + ( m+4) x - 4m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若点D的坐标为(0,- 2),且AD?BD=10,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已知点E (a, y i)、F (2a, y2)、G (3a, y3)都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含有y i、y2、y3,且与a无关的等式?如果存在,试写出一个,并加以证明;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 27. 点P为抛物线y=x - 2mx+m (m为常数,m>0) 上任一点,将抛物线绕顶点G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新图象与y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上方),点Q为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1)当m=2,点P横坐标为4时,求Q点的坐标;(2)设点Q (a, b),用含m、b的代数式表示a;(3)如图,点Q在第一象限内,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为OD的中点,QO平分/ AQC , AQ=2QC ,当QD=m 时,求m的值.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 2 3- 4x+c=0有实数根,且c为正整数.1 求c的值;22 若此方程的两根均为整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 - 4x+c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左侧),与y轴交于点C .点P为对称轴上一点,且四边形OBPC为直角梯形,求PC的长;3 将(2)中得到的抛物线沿水平方向平移,设顶点D的坐标为(m, n),当抛物线与(2)中的直角梯形OBPC只有两个交点,且一个交点在PC边上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10.如图,AD 是厶ABC 的角平分线,EF 是AD 的垂直平分线. 求证:(1)/ EAD= / EDA .(2) DF // AC . (3) Z EAC= / B .一 211 .已知:关于 x 的一兀二次方程(m - 1) x + (m - 2) x -仁0 ( m 为实数)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 m 的取值范围;(2) 在(1)的条件下,求证:无论 m 取何值,抛物线 y= (m - 1) x 2+ (m - 2) x - 1总过x 轴上的一个固定点;一、 2 2 (3)关于x 的一兀二次方程(m - 1) x + (m - 2) x -仁0有两个不相等的整数根,把抛物线 y= (m - 1) x + (m -2)x - 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的解析式.12. 已知△ ABC ,以AC 为边在△ ABC 外作等腰 △ ACD ,其中AC=AD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1,若/ DAC=2 / ABC , AC=BC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 A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如图2,若/ ABC=30 ° △ ACD 是等边三角形, AB=3 , BC=4 .求BD 的长;(3) 如图3,若/ ACD 为锐角,作 AH 丄BC 于H .当BD 2=4AH 2+BC 2时,/ DAC=2 / ABC 是否成立?若不成立, 请说明你的理由;若成立,证明你的结论.213.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mx + (3- 2m ) x+ ( m - 3) =0,其中m >0. (1) 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垃 ~ I(2) 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 X 1, X 2,其中X 1>X 2,图33 x |(3) 在(2)的条件下,请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使不等式yw- m成立的m的取值范围.2 214.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n-2m) x+m - mn=O①(1)求证:方程① 有两个实数根;(2)若m- n-仁0,求证:方程① 有一个实数根为1;(3)在(2)的条件下,设方程①的另一个根为a.当x=2时,关于m的函数y i=nx+am与y2=x2+a (n - 2m) x+m2 -mn的图象交于点A、B (点A在点B的左侧),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与y i、y2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D .当L沿AB由点A平移到点B时,求线段CD的最大值.y= ( 3- m) x2+2 ( m - 3) x+4m - m2的顶点A在双曲线y==上,直线y=mx+b经过点A ,与y轴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1) 确定直线AB的解析式;(2) 将直线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求sin/ BDE的值;(3) 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与双曲线交于点G,点M在直线BG上,且到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距离为6.设点N在15.如图,已知抛物线16.如图,AB为O O的直径,AB=4,点C在O O上,CF丄OC,且CF=BF .(1)证明BF是O O的切线;(2) 设AC与BF的延长线交于点M,若MC=6,求/ MCF的大小.17 .如图1,已知等边△ ABC的边长为1,D、E、F分别是AB、BC、AC边上的点(均不与点A、B、C重合),记厶DEF的周长为p.(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D、E、F分别是AB、BC、AC边上的中点,贝U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D、E、F分别是AB、BC、AC边上任意点,贝U p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亮和小明对第(2)问中的最小值进行了讨论,小亮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将△ ABC以AC边为轴翻折一次得△ AB1C,再将△ AB1C以B1C为轴翻折一次得△ A1B1C,如图2所示.则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DF+FE1+E1D2=p,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p£D2.老师听了后说:你的想法很好,但DD2的长度会因点D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所以还得不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小明接过老师的话说:那我们继续再翻折3次就可以了”请参考他们的想法,写出你的答案.图1 图2218. 已知关于x的方程x -( m- 3) x+m - 4=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根大于4且小于8,求m的取值范围;2(3)设抛物线y=x -( m - 3) x+m - 4与y轴交于点M,若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关于直线y= - x的对称点恰好是点M,求m的值.19. 在Rt△ ABC中,/ ACB=90 ° tan/BAC=2 .点D在边AC上(不与A, C重合),连接BD , F为BD中点.2(1)若过点D作DE丄AB于E,连接CF、EF、CE,如图1 .设CF=kEF,则k= _ _ ;(2)若将图1中的△ ADE绕点A旋转,使得D、E、B三点共线,点F仍为BD中点,如图2所示.求证:BE -DE=2CF ;(3)若BC=6,点D在边AC的三等分点处,将线段AD绕点A旋转,点F始终为BD中点,求线段CF长度的最20•我们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四边形中一对顶点到另一对顶点所连对角线的距离相等,则把这对顶点叫做这个四边形的一对等高点•例如: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可证点A、C到BD的距离相等,所以点A、C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对等高点,同理可知点B、D也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对等高点.(1)如图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请你在图2中画出一个只有一对等高点的四边形ABCE (要求:画出必要的辅助线);(2)已知P是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不与B、D点重合),请分别探究图3、图4中S1, S2, S3, S4四者之间的等量关系(S1, S2, S3, S4分别表示△ ABP , △ CBP , △ CDP, △ ADP的面积):①如图3,当四边形ABCD只有一对等高点A、C时,你得到的一个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4,当四边形ABCD没有等高点时,你得到的一个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kx=x+2① 的根为正实数,二次函数y=ax - bx+kc (c旳)的图象与x轴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1.(1)若方程①的根为正整数,求整数k的值;(2)求代数式一的值;akc(3)求证: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 bx+c=0②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2. 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 (0, 4)、B (1, 4)、C (3, 2),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D.(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2)在x轴上求一点E,使得△ BCE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3)在(2)的条件下,过线段ED上动点P作直线PF// BC,与BE、CE分别交于点F、6,将厶EFG沿FG翻折得到△ E F G .设P ( x, 0), △ E F G与四边形FGC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23. 已知二次函数y=ax +bx+c的图象分别经过点(0, 3) , (3, 0), (- 2, - 5).求:(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最值;(3)若设这个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点C, D (点C在点D的左侧),且点A是该图象的顶点,请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上确定一点B,使△ ACB是等腰三角形,求出点B的坐标.24•根据所给的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1, △ ABC中,AB=AC,/ BAC=90 ° AD丄BC于D,把△ ABD绕点A旋转,并拼接成一个与△ ABC 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请你在图中完成这个作图;(2)如图2,△ ABC中,AB=AC,/ BAC=90 °请你设计一种与(1)不同的方法,将这个三角形拆分并拼接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画出利用这个三角形得到的正方形;(3)设计一种方法把图3中的矩形ABCD拆分并拼接为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请你依据此矩形画出正形,并根据你所画的图形,证明正方形面积等于矩形ABCD的面积的结论.25. 例.如图①,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点B (2,3)和C (5,4),求厶OBC的面积. 解:过点B作BD丄x轴于D,过点C作CE丄x轴于E.依题意,可得S A OBC=S梯形BDEC+S A OBD- S^OCE=- -1 - ;i-.l ■・•・“w £w=',X ( 3+4) X( 5- 2) +[X2>3—[拓>4=3.5 .££w•••△ OBC的面积为3.5.(1)如图②,若B (X1,yd、C (X2,y2)均为第一象限的点,O、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仿照例题的解法,求△ OBC的面积(用含X1、X2、y1、y2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③,若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为 A (2,5),B (7,7),C (9,1),求四边形OABC的面积.① ② ③26. 阅读:①按照某种规律移动一个平面图形的所有点,得到一个新图形称为原图形的像. 如果原图形每一个点只对应像的一个点,且像的每一个点也只对应原图形的一个点,这样的运动称为几何变换•特别地,当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时,我们称这样的几何变换为正交变换.问题1:我们学习过的平移、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变换都是正交变换.② 如果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中心)旋转n°(O v nW60)后,像又回到原图形占据的空间(重合)变换为该图形的n度旋转变换.特别地,具有180?旋转变换的图形称为中心对称图形.例如,图A中奔驰车标示意图具有120°, 240°, 360°的旋转变换.图B的几何图形具有180。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经典好题难题(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经典好题难题(有答案)

数学难题一 •填空题(共2小题)1如图,矩形纸片 ABCD 中,AB= I ., BC=」丨.第一次将纸片折叠,使点 B 与点D 重合,折痕与 BD 交于点 01; O 1D 的中点为D 1,第二次将纸片折叠使点 B 与点D 1重合,折痕与 BD 交于点02;设O 2D 1的中点为D 2,第 三次将纸片折叠使点 B 与点D 2重合,折痕与BD 交于点03,….按上述方法折叠,第 n 次折叠后的折痕与 BD 交 于点 O n ,贝廿 B01=, BO n = .二.解答题(共28小题)23 .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kx +2x+2 - k=0 ( k 昌). (1) 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 当k 取哪些整数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均为整数.24.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kx 2+ (2k - 3) x+k - 3=0. (1) 求证:方程总有实数根;(2) 当k 取哪些整数时,关于 x 的方程kx 2+ (2k - 3) x+k - 3=0的两个实数根均为负整数?33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 I : 丁--二了-二沿x 轴翻折,得到一条新直线与 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将抛物线C 1:尸沿x 轴平移,得到一条新抛物线 C 2与y 轴交于点D ,与直线AB 交于点E 、点F .(1) 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 若线段DF // x 轴,求抛物线 C 2的解析式;(3) 在(2)的条件下,若点F 在y 轴右侧,过F 作FH 丄x 轴于点G ,与直线I 交于点H ,—条直线 m( m 不过△ AFH 的顶点)与AF 交于点M ,与FH 交于点N ,如果直线 m 既平分△ AFH 的面积,又平分 △ AFH 的周长,求直线 m 的解析式.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A (- 3, 0), B (0, 1),形状相同的抛物线C n (n=1 , 2, 3, 4,…)的顶点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依次为 2, 3, 5, 8, 13 ,…,根据上述规律,抛物线 C 2的顶点坐标第一次折萱第二対斤磐 第三次折査在直线AB 上,其对称轴与26.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m+4) x - 4m=0,其中0 v m v4.(1)求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设抛物线y= - x + ( m+4) x-4m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若点D的坐标为(0,- 2),且AD?BD=10,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已知点E (a, y i)、F (2a, y2)、G (3a, y3)都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含有y i、y2、y3,且与a无关的等式?如果存在,试写出一个,并加以证明;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7. 点P为抛物线y=x2-2mx+m2(m为常数,m>0) 上任一点,将抛物线绕顶点G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新图象与y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上方),点Q为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1)当m=2,点P横坐标为4时,求Q点的坐标;(2)设点Q (a, b),用含m、b的代数式表示a;(3)如图,点Q在第一象限内,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为OD的中点,QO平分/ AQC , AQ=2QC ,当QD=m&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4x+c=0有实数根,且c为正整数.(1)求c的值;(2)若此方程的两根均为整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 4x+c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左侧),与y轴交于点C .点P为对称轴上一点,且四边形OBPC为直角梯形,求PC的长;(3)将(2)中得到的抛物线沿水平方向平移,设顶点D的坐标为(m, n),当抛物线与(2)中的直角梯形OBPC只有两个交点,且一个交点在PC边上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9.如图,已知AD ABC的角平分线,EF为AD的垂直平分线.求证:FD =FB?FC.10 .如图,AD是厶ABC的角平分线,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 求证:(1) Z EAD= / EDA .(2) DF // AC .21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 - 1) x + (m - 2) x -仁0 ( m为实数)(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求证:无论m取何值,抛物线y= (m - 1) x2+ (m - 2) x - 1总过x轴上的一个固定点;2 2(3)关于x的一兀二次方程(m- 1) x + (m - 2) x -仁0有两个不相等的整数根,把抛物线y= (m- 1) x + (m -2) x - 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的解析式.12. 已知△ ABC,以AC为边在△ ABC外作等腰△ ACD,其中AC=AD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1,若Z DAC=2 Z ABC , AC=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Z A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若Z ABC=30 ° △ ACD是等边三角形,AB=3 , BC=4 .求BD的长;(3)如图3,若Z ACD为锐角,作AH丄BC于H .当BD2=4AH 2+BC2时,Z DAC=2 Z ABC是否成立?若不成立, 请说明你的理由;若成立,证明你的结论.21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2+ (3- 2m) x+ ( m- 3) =0,其中m>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其中x1> x2, y=-求y与m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请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使不等式yw- m成立的m的取值范围.14. 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n -2m ) x+m - mn=O ① (1) 求证:方程 ① 有两个实数根;(2) 若m - n -仁0,求证:方程 ① 有一个实数根为1;(3) 在(2)的条件下,设方程 ①的另一个根为a .当x=2时,关于m 的函数y i =nx+am 与y 2=x 2+a (n -2m ) x+m 2 -mn 的图象交于点 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平行于y 轴的直线L 与y i 、y 2的图象分别交于点 C 、D .当L 沿 AB 由点A 平移到点B 时,求线段CD 的最大值.J1 1 1 Ly■y= ( 3- m ) x 2+2 ( m - 3) x+4m - m 2的顶点A 在双曲线yj 上,直线y=mx+b 经过点A , 与y 轴交于点B ,与x 轴交于点C .(1) 确定直线AB 的解析式;(2) 将直线 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与x 轴交于点D ,与y 轴交于点E ,求sin / BDE 的值; (3)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与双曲线交于点 G ,点M 在直线BG 上,且到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距离为6.设点N 在16.如图,AB 为O O 的直径,AB=4,点C 在O O 上,CF 丄OC ,且CF=BF .15.如图,已知抛物线 N 的坐标. / ANB=45。

中考难题数学试卷及答案

中考难题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2,公差为3,那么第10项an=?A. 29B. 32C. 35D. 38答案:C2. 若方程x^2 - 5x + 6 = 0的根为a和b,则a^2 + b^2的值为?A. 1B. 4C. 9D. 25答案:C3. 在△ABC中,∠A=60°,∠B=45°,那么∠C的度数为?A. 45°B. 60°C. 75°D. 90°答案:C4. 已知函数f(x) = x^3 - 3x^2 + 4,那么f(2)的值为?A. 2B. 4C. 6D. 8答案:D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Q的坐标为?A. (2,3)B. (3,2)C. (3,3)D. (2,2)答案:B6. 若正方体的体积为64立方厘米,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为?A. 4厘米B. 6厘米C. 8厘米D. 10厘米答案:C7.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的图像开口向上,且顶点坐标为(1,2),那么a的值为?A. 1B. 2C. 3D. 4答案:B8.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40°,那么∠C的度数为?A. 40°B. 50°D. 70°答案:B9.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为?A. 5B. 6C. 7D. 8答案:A10. 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公比为3,那么第5项an=?A. 18B. 54C. 162D. 486答案: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3,公差为2,那么第n项an=______。

答案:3 + 2(n-1)12. 已知方程x^2 - 4x + 3 = 0的根为a和b,那么ab的值为______。

中考数学经典难题

中考数学经典难题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A P C DB A F GC EBO D 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C B DA A 1 BF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于P 、Q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 为圆的割线,AE 、AF 与直线PO 相交于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Ptolemy (托勒密)定理: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 ,求正方形的边长.4、如图,△ABC 中,∠ABC =∠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DCA =300,∠EBA =200,求∠BED 的度数.。

中考数学难题汇总

中考数学难题汇总

C'E D C B AP D C BAGF E DCB A 1.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90B ∠=︒,4AD AB ==,7BC =,点E 在BC 边上,将△CDE 沿DE 折叠,点C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C 处.(1)求'C DE ∠的度数; (2)求△'C DE 的面积.2.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 =90°,∠C =45°,BE ⊥DC 于E ,BC =5,AD :BC =2:5. 求ED 的长.3在△ABC 中,AC=BC ,∠ACB=90°,AB=6,过点C 作射线CP ∥AB ,在射线CP 上截取CD=2,联结AD ,求AD 的长.4.在梯形ABCD 中,AB ∥CD ,BD ⊥AD ,BC =CD ,∠A =60°,(1)求∠CBD 的度数; (2)求下底AB 的长.5.已知:如图,在□ABCD 中,∠ADC 、∠DAB 的平分线DF 、AE 分别与线段BC 相交于点F 、E ,DF 与AE 相交于点G . (1)求证:AE ⊥DF ;(2)若AD =10,AB =6,AE =4,求DF 的长.6.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A=90°,∠C=45°,上底AD = 8,AB=12,CD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G ,且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求AE 的长.A BCD GFEDCBA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5,BC =4,将矩形ABCD 翻折,使得点B 落在CD 边上的点E 处,折痕AF 交BC 于点F ,求FC 的长.EDA BC8.已知, 点P 是∠MON 的平分线上的一动点,射线P A 交射线OM 于点A ,将射线P A 绕点P 逆时针 旋转交射线ON 于点B ,且使∠APB +∠MON =180°. (1)利用图1,求证:P A =PB ;(2)若∠MON =60°,OB =2,射线AP 交ON 于点D ,且满足且PBD ABO ∠=∠, 请借助图2补全图形,并求OP 的长.9.(本题满分4分)(1)如图①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3,求三角形DBF 的面积.(2)如图②,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正方形CEFG 的边长为1, 求三角形DBF 的面积. (3)如图③,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正方形CEFG 的边长为b ,求三角形DBF 的面积.从上面计算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图1TNMBPOA 图2TN M B P O AC10.(本小题满分7分)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1) 如图1,P 为等边△ABC 外一点,且∠BPC=120°. 试猜想线段BP 、PC 、AP 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P 为等边△ABC 内一点,且∠APD=120求证:PA+PD+PC >BD1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AD =B C ,∠A 、∠B 均为锐角.(1) 当∠A=∠B 时,则C D 与A B 的位置关系是CD AB ,大小关系是CD AB ; (2) 当∠A>∠B 时,(1)中C D 与A B 的大小关系是否还成立, 证明你的结论.12.已知:△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ADE =90°,点M 是CE 的中点,连接BM .(1)如图①,点D 在AB 上,连接DM ,并延长DM 交BC 于点N ,可探究得出BD 与BM 的数量关系为 ;(2)如图②,点D 不在AB 上,(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CB B D CBA 图①图②C'E D C B AEB CDA 1.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90B ∠=︒,4AD AB ==,7BC =,点E 在BC 边上,将△CDE 沿DE 折叠,点C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C 处.(1)求'C DE ∠的度数; (2)求△'C DE 的面积. .解:(1) 过点D 作DF BC ⊥于F . ∵ AD BC , 90B ∠=︒, AD AB =, ∴ 四边形ABFD 是正方形.∴4DF BF AB === , 3FC = --------1分 在Rt DFC ∆中,2222435CD DF FC =+=+= ∴ '5C D =∵ AD FD =,90A DFC ∠=∠=︒, 'C D CD = ∴ 'AC D FCD ∆≅∆∴ 'ADC FDC ∠=∠ , '3AC FC == ----------------------------------2分 ∴ ''''90ADF ADC C DF FDC C DF C DC ∠=∠+∠=∠+∠=∠=︒ ∵ 'C DE CDE ∠=∠ ∴ '45C DE ∠=︒-----------------------------3分 (2) 设 EC x = , 则7BE x =- ,'C E x = ∵'3AC = ∴'1BC =在Rt 'BEC ∆中 22(7)1x x -+= 解方程,得 257x = ∴ '11255014722777C DE CDE S S EC DF ∆∆==⋅=⨯⨯== ---------------5分2.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 =90°,∠C =45°, BE ⊥DC 于E ,BC =5,AD :BC =2:5. 求ED 的长.解:作DF ⊥BC 于F ,EG ⊥BC 于G. …………………………1分 ∵∠A =90°,AD ∥BC ∴ 四边形ABFD 是矩形. ∵ BC =5,AD :BC =2:5.∴ AD=BF=2. ………………………………………..2分 ∴ FC=3.在Rt △DFC 中, ∵ ∠C =45°, ∴ DC=23.…………………………………………3分 在Rt △BEC 中,P D C BA∴ EC =225……………………………………………….……………………………....4分 ∴ DE =2222523=-……………………………………………………………….5分3在△ABC 中,AC=BC ,∠ACB=90°,AB=6,过点C 作射线CP ∥AB ,在射线CP 上截取CD=2,联结AD ,求AD 的长.解:过点D 作DE ⊥AB 于E ,过点C 作CF ⊥AB 于F ,则DE ∥CF ∵CP ∥AB ,∴四边形DEFC 是矩形---------------------------------------1分 ∵在△ABC 中,AC=BC ,∠ACB=90°,AB=6,CD=2 ∴AF=CF=12AB=3 ---------------------------------------2分 ∴EF=CD=2,DE=CF=3 --------------------------------------3分∴AE=1 --------------------------------------4分 在△ADE 中,∠AED=90°,DE =3,AE=1 ∴----------------------------5分4.在梯形ABCD 中,AB ∥CD ,BD ⊥AD ,BC =CD ,∠A =60°,BC =2cm . (1)求∠CBD 的度数; (2)求下底AB 的长.解:∵AD BD ⊥, ∴︒=∠90ADB . ∵︒=∠60A ,∴︒=∠30ABD .………………………………1分 ∵AB ∥CD ,∴︒=∠=∠30CBD ABD .……………………2分 ∵BC=CD,∴︒=∠=∠30CBD CDB . ……………………3分 ∴︒=∠60ABC .ABCD FE P D CBAG F ED CB A∴ABCA∠=∠.∴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4分∴AD=BC=2.在中,︒=∠90ADB,︒=∠30ABD,∴AB=2AD=4. ………………………………5分5.已知:如图,在□ABCD中,∠ADC、∠DAB的平分线DF、AE分别与线段BC相交于点F、E,DF与AE相交于点G.(1)求证:AE⊥DF;(2)若AD=10,AB=6,AE=4,求DF的长.:(1)在□ABCD中,AB DC∥,∴∠ADC+∠DAB=180°.DF、AE分别是∠ADC、∠DAB的平分线,∴12ADF CDF ADC∠=∠=∠,12DAE BAE DAB∠=∠=∠.∴1()902ADF DAE ADC DAB∠+∠=∠+∠=︒.∴90AGD∠=︒.∴AE⊥DF.…………………………………………………………………2分(2)过点D作DH 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H,则四边形AEHD是平行四边形,且FD⊥DH.∴DH=AE=4,EH=AD=10.在□ABCD中,AD BC∥,∴∠ADF=∠CFD,∠DAE=∠BEA.∴∠CDF=∠CFD,∠BAE=∠BEA.∴DC=FC,AB=EB.在□ABCD中,AD=BC=10,AB=DC=6,∴CF=BE=6,BF=BC-CF=10-6=4.∴FE=BE-BF=6-4=2.…………………………………………………3分∴FH= FE+EH= 12.………………………………………………………4分6.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C=45°,上底AD = 8,AB=12,CD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G,且交AB的延长线于点E,求AE的长.解:联结DG………………………………………1分∵EF是CD的垂直平分线∴DG=CG………………………………………2分GFEDCBAHGF EDCBA∴∠GDC =∠C , 且∠C =45° ∴∠DGC=90°∵AD ∥BC,∠A=90° ∴∠ABC=90°∴四边形ABGD 是矩形………………………………………3分 ∴BG=AD=8∴∠FGC =∠BGE =∠E= 45°∴BE=BG=8 ………………………………………4分 ∴AE=AB+BE=12+8=20………………………………………5分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5,BC =4,将矩形ABCD 翻折,使得点B 落在CD 边上的点E 处,折痕AF 交BC 于点F ,求FC 的长.E:由题意,得AE=AB=5,AD=BC=4,EF=BF. …………………………………… 1分在Rt △ADE 中,由勾股定理,得DE=3. …………………………………… 2分 在矩形ABCD 中,DC=AB=5.∴CE=DC-DE=2. ………………………………………………………………… 3分 设FC=x ,则EF=4-x.在Rt △CEF 中,()22242x x -=+. .…………………………………………… 4分 解得23=x . ………5分 即FC=23.8.已知, 点P 是∠MON 的平分线上的一动点,射线P A 交射线OM 于点A ,将射线P A 绕点P 逆时针 旋转交射线ON 于点B ,且使∠APB +∠MON =180°. (1)利用图1,求证:P A =PB ;(2)若∠MON =60°,OB =2,射线AP 交ON 于点D ,且满足且PBD ABO ∠=∠, 请借助图2补全图形,并求OP 的长.N图2B(1)在OB 上截取OD =OA ,连接PD ,∵OP 平分∠MON , ∴∠MOP =∠NOP . 又∵OA =OD ,OP =OP ,∴△AO P ≌△DO P . ……………1分 ∴P A =PD ,∠1=∠2.∵∠APB +∠MON =180°, ∴∠1+∠3=180°. ∵∠2+∠4=180°, ∴∠3=∠4. ∴PD =PB .∴P A =PB . …………… 2分 (2)作BE ⊥OP 交OP 于E ,∵∠AOB =600,且OP 平分∠MON , ∴∠1=∠2=30°.∵∠AOB +∠APB =180°, ∴∠APB =120°. ∵P A =PB ,∴∠5=∠6=30°. ∵∠3+∠4=∠7,∴∠3+∠4=∠7=(180°-30°)÷2=75°. ∵在Rt △OBE 中,∠3=600,OB =2∴∠4=150,OE =3,BE =1 ∴∠4+∠5=450,∴在Rt △BPE 中,EP =BE =1∴OP =13+ …………… 8分9.(本题满分4分)(1)如图①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3,求三角形DBF 的面积.(2)如图②,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正方形CEFG 的边长为1, 求三角形DBF 的面积. (3)如图③,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正方形CEFG 的边长为b ,求三角形DBF 的面积.7612435ECAOPBM NTD 1234AO PBMNT(1)92 92………………………(2分) (2)22a …………(2分)结论是:三角形DBF 的面积的大小只与a 有关, 与b 无关. (没写结论也不扣分)从上面计算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10.(本小题满分7分)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2) 如图1,P 为等边△ABC 外一点,且∠BPC=120°. 试猜想线段BP 、PC 、AP 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P 为等边△ABC 内一点,且∠APD=120°.求证:PA+PD+PC >BD猜想:AP=BP+PC ------------------------------1分 (1)证明:延长BP 至E ,使PE=PC ,联结CE ∵∠BPC=120°∴∠CPE=60°,又PE=PC ∴△CPE 为等边三角形∴CP=PE=CE ,∠PCE=60° ∵△ABC 为等边三角形 ∴AC=BC ,∠BCA=60°CB CB P DB ∴∠ACB=∠PCE ,∴∠ACB+∠BCP=∠PCE+∠BCP 即:∠ACP=∠BCE∴△ACP ≌△BCE∴AP=BE --------------------------------- ------------------------------------------2分 ∵BE=BP+PE∴AP=BP+PC ------------------------------------ ---------------------------------------- 3分(2)方法一:在AD 外侧作等边△AB ′D ---------------------------------------------------------- 4分 则点P 在三角形ADB ′外∵∠APD=120°∴由(1)得PB ′=AP+PD 在△PB ′C 中,有PB ′+PC >CB ′,∴PA+PD+PC >CB ′ ∵△AB ′D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C=AB ,AB ′=AD ,∠BAC=∠DA B ′=60°∴∠BAC+∠CAD=∠DAB ′+∠CAD即:∠BAD=∠CAB ′ ∴△AB ′C ≌△ADB∴C B ′=BD ------------------------------------------------------------------------ 6分 ∴PA+PD+PC >BD ------------------------------------------------------------------------- 7分方法二:延长DP 到M 使PM=PA ,联结AM 、BM ∵∠APD=120°,∴△APM 是等边三角形, -----------------------------4分∴AM=AP ,∠PAM=60° ∴DM=PD+PA ------------------------------5分∵△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AC ,∠BAC=60° ∴△AMB ≌△APC∴BM=PC ---------------------------------------------------------------------------------6分 在△BDM 中,有DM + BM >BD ,∴PA+PD+PC >BD ----------------------------------------------------------------------------7分1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AD =B C ,∠A 、∠B 均为锐角.(3) 当∠A=∠B 时,则C D 与A B 的位置关系是CD AB ,大小关系是CD AB ; (4) 当∠A>∠B 时,(1)中C D 与A B 的大小关系是否还成立, 证明你的结论.)答:如图1,D CBA M P D CB ACD ∥AB ,C D <A B . …………2分(2)答:C D <A B 还成立. …………3分证法1:如图2,分别过点D 、B 作BC 、C D 的平行线,两线交于F 点.∴ 四边形DCBF 为平行四边形.∴.,FB DC BC FD ==∵ AD =B C ,∴ AD =FD . …………4分 作∠ADF 的平分线交A B 于G 点,连结GF . ∴ ∠ADG =∠FDG . 在△ADG 和△FDG 中⎪⎩⎪⎨⎧=∠=∠=,,,DG DG FDG ADG FD AD ∴ △ADG ≌△FDG .∴ AG =FG . …………5分 ∵在△BFG 中,BF BG FG >+.∴ .DC BG AG >+ …………6分 ∴ DC <A B . …………7分证法2:如图3,分别过点D 、B 作A B 、AD 的平行线,两线交于F 点.∴ 四边形DABF 为平行四边形.∴ .,BF AD AB DF ==∵ A D =B C , ∴ B C =BF .作∠CBF 的平分线交DF 于G 点,连结C G . 以下同证法112.已知:△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ADE =90°,点M 是CE 的中点,连接BM .(1)如图①,点D 在AB 上,连接DM ,并延长DM 交BC 于点N ,可探究得出BD 与BM 的数量关系为 ;(2)如图②,点D 不在AB 上,(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MECBAD解:(1)BD=2BM. ……………………………………………………………………………2分图①图②NMDECABABCD E F(2)结论成立.证明:连接DM ,过点C 作CF ∥ED ,与DM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接BF , 可证得△MDE ≌△MFC.………………………………… 3分 ∴DM=FM, DE=FC. ∴AD=ED=FC.作AN ⊥EC 于点N. 由已知∠ADE=90°,∠ABC=90°, 可证得∠1=∠2, ∠3=∠4.……………………………4分 ∵CF ∥ED ,∴∠1=∠FCM.∴∠BCF=∠4+∠FCM =∠3+∠1=∠3+∠2=∠BAD.∴△BCF ≌△BAD. …………………………………………………………………………5分 ∴BF=BD ,∠5=∠6.∴∠DBF=∠5+∠ABF=∠6+∠ABF=∠ABC=90°.∴△DB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6分 ∵点M 是DF 的中点,则△BM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2BM. …………………………………7分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有不同解法,只要过程和解法都正确,可相应给分.)13.(海淀)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60°,∠ADC=105°,AD =6,且AC ⊥AB ,求AB 的长.14丰台.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FC 中,ACB ∠=90°,BC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BC 于点D,交AB 于点E,且CF=AE.(1) 求证:四边形BECF 是菱形;(2) 当A ∠的大小为多少度时,四边形BECF 是正方形?A DCBDC BA ABC DA B CD15.如图,梯形ABCD 中, AD //BC , ∠ABC =45︒ , ∠ADC =120︒ , AD =DC , AB =22, 求BC的长.16西城.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B=45°,∠BAC=105°,AD =CD =4.求BC 的长.17.已知:在△ABC 中,BC=a ,AC=b ,以AB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 探究下列问题:(1)如图1,当点D 与点C 位于直线AB 的两侧时,a=b=3,且∠ACB=60°,则CD= ;(2)如图2,当点D 与点C 位于直线AB 的同侧时,a=b=6,且∠ACB=90°,则CD= ;(3)如图3,当∠ACB 变化,且点D 与点C 位于直线AB 的两侧时,求 CD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ACB 的度数.图1 图2 图318. 朝阳(本小题8分)DC B A图① 图② (1) 已知:如图①,Rt △ABC 中,∠ACB=90°,AC=BC ,点D 、E 在斜边AB 上,且∠DCE=45°. 求证:线段DE 、AD 、EB 总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已知:如图②,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E 在边AB 上,且∠DCE=30°,请你找出一个条件,使线段DE 、AD 、EB 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求出此时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19崇文.(本小题满分8分)在等边ABC ∆的两边AB 、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 、N ,D 为ABC 外一点,且︒=∠60MDN ,︒=∠120BDC ,BD=DC. 探究:当M 、N 分别在直线AB 、AC 上移动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 ∆的周长Q 与等边ABC ∆的周长L 的关系.图1 图2 图3(I )如图1,当点M 、N 边AB 、AC 上,且DM=DN 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此时=LQ;(II)如图2,点M、N边AB、AC上,且当DM≠DN时,猜想(I)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III)如图3,当M、N分别在边AB、CA的延长线上时,若AN=x,则Q= (用x、L表示).20.海淀.在课外小组活动时,小慧拿来一道题(原问题)和小东、小明交流.原问题:如图1,已知△ABC, ∠ACB=90︒, ∠ABC=45︒,分别以AB、BC为边向外作△ABD与△BCE, 且DA=DB, EB=EC,∠ADB=∠BEC=90︒,连接DE交AB于点F.探究线段DF与EF的数量关系.小慧同学的思路是:过点D作DG⊥AB于G,构造全等三角形,通过推理使问题得解.小东同学说:我做过一道类似的题目,不同的是∠ABC=30︒,∠ADB=∠BEC=60︒.小明同学经过合情推理,提出一个猜想,我们可以把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况.请你参考小慧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这三位同学提出的问题:(1)写出原问题中DF与EF的数量关系;(2)如图2,若∠ABC=30︒,∠ADB=∠BEC=60︒,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ABC DEF (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如图3,若∠ADB =∠BEC =2∠ABC , 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图1 图2 图313.(海淀)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60°,∠ADC=105°,AD =6,且AC ⊥AB ,求AC 的长. 解:过点D 作DE ⊥AC 于点E ,则∠AED =∠DEC =90°.………….……………………1分 ∵ AC ⊥AB ,∴ ∠BAC =90°. ∵ ∠B =60°,∴ ∠ACB =30°.∵ AD ∥BC ,∴ ∠DAC =∠ACB =30°.………….……………………2分∴ 在Rt △ADE 中,DE =12AD =3,AE =,∠ADE =60°. ….………3分 ∵ ∠ADC=105°,∴ ∠EDC =45°.∴ 在Rt △CDE 中, CE =DE =3.…………….……………………………4分∴ AC =AE +CE =3.14丰台.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FC 中,ACB ∠=90°,BC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BC 于点D,交AB 于点E,且CF=AE.(3) 求证:四边形BECF 是菱形;BECAD FDACE FBEFCBAD ADCB ADCBEAB CDEF(4) 当A ∠的大小为多少度时,四边形BECF 是正方形?⑴∵ EF 垂直平分BC,∴CF=BF,BE=CE ,∠BDE=90° …………………………1’又∵ ∠ACB=90°∴EF ∥AC∴E 为AB 中点, 即BE=AE ………………………………2’ ∵CF=AE ∴CF=BE∴CF=FB=BE=CE …………………………………………3’ ∴四边形是BECF 菱形. …………………………………4’ ⑵当∠A= 45°时,四边形是BECF 是正方形. …………5’15.如图,梯形ABCD 中, AD //BC , ∠ABC =45︒ , ∠ADC =120︒ , AD =DC , AB =22, 求BC的长.16西城.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B=45°,∠BAC=105°,AD =CD =4.求BC 的长.作AE ∥DC 交BC 于点E ,AF ⊥BC 于点F (如图2). ······································· 1分∵AD ∥BC ,∴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 ······················································ 2分 ∵AD=CD ,∴四边形ADCE 是菱形. ∴ AE=EC =CD=AD =4. ······················ 3分 ∴∠EAC =∠ACB ,∵∠B=45°,∠BAC=105°,∴∠ACB=180°-∠B -∠BAC=30°.∴∠AEB =∠EAC +∠ACB =60°.在Rt △AEF 中,221==AE EF ,323==EF AF . ··························· 4分 DC B AD AB C E F 图2DC BA ABC DA B CD在Rt △ABF 中,32==BF AF .∴BC =BF +EF +EC =326+.························································ 5分17.已知:在△ABC 中,BC=a ,AC=b ,以AB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 探究下列问题:(1)如图1,当点D 与点C 位于直线AB 的两侧时,a=b=3,且∠ACB=60°,则CD= ;(2)如图2,当点D 与点C 位于直线AB 的同侧时,a=b=6,且∠ACB=90°,则CD= ;(3)如图3,当∠ACB 变化,且点D 与点C 位于直线AB 的两侧时,求 CD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ACB 的度数.图1 图2 图318. 朝阳(本小题8分)图① 图② (1) 已知:如图①,Rt △ABC 中,∠ACB=90°,AC=BC ,点D 、E 在斜边AB 上,且∠DCE=45°. 求证:线段DE 、AD 、EB 总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已知:如图②,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E 在边AB 上,且∠DCE=30°,请你找出一个条件,使线段DE 、AD 、EB 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求出此时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1)证明:如图①,∵∠ACB=90°,AC=BC,∴∠A=∠B=45°.以CE为一边作∠ECF=∠ECB,在CF上截取CF=CB,则CF=CB=AC. 图①连接DF、EF,则△CFE≌△CBE. ………………………………………………1分∴FE=BE,∠1=∠B=45°.∵∠DCE=∠ECF+∠DCF=45°,∴∠DCA+∠ECB=45°.∴∠DCF=∠DCA.∴△DCF≌△DCA. ……………………………………………………………2分∴∠2=∠A=45°,DF=AD.∴∠DFE=∠2+∠1=90°.∴△DFE是直角三角形.又AD=DF,EB=EF,∴线段DE、AD、EB总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4分(2)当AD=BE时,线段DE、AD、EB能如图②,与(1)类似,以CE为一边,作∠ECF=∠ECB,在CF上截取CF=CB,可得△CFE≌△CBE,△DCF≌△DCA.∴AD=DF,EF=BE.图②∴∠DFE=∠1+∠2=∠A+∠B=120°. ……………………………………5分若使△DFE为等腰三角形,只需DF=EF,即AD=BE.∴当AD=BE时,线段DE、AD、EB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6分且顶角∠DFE为120°.19崇文.(本小题满分8分)在等边ABC ∆的两边AB 、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 、N ,D 为ABC 外一点,且︒=∠60MDN ,︒=∠120BDC ,BD=DC. 探究:当M 、N 分别在直线AB 、AC 上移动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 ∆的周长Q 与等边ABC ∆的周长L 的关系.图1 图2 图3(I )如图1,当点M 、N 边AB 、AC 上,且DM=DN 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此时=LQ; (II )如图2,点M 、N 边AB 、AC 上,且当DM ≠DN 时,猜想(I )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III ) 如图3,当M 、N 分别在边AB 、CA 的延长线上时, 若AN=x ,则Q= (用x 、L 表示).解:(I )如图1, 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 BM+NC=MN .此时32=L Q . (II )猜想:结论仍然成立.证明:如图,延长AC 至E ,使CE=BM ,连接DE .CD BD =,且 120=∠BDC .∴ 30=∠=∠DCB DBC .又ABC ∆是等边三角形,∴90MBD NCD ∠=∠=.在MBD ∆与ECD ∆中:⎪⎩⎪⎨⎧=∠=∠=DC BD ECD MBD CE BM∴≅∆MBD ECD ∆(SAS) . ∴DM=DE, CDE BDM ∠=∠∴ 60=∠-∠=∠MDN BDC EDN在MDN ∆与EDN ∆中:⎪⎩⎪⎨⎧=∠=∠=DN DN EDN MDN DE DM ∴≅∆MDN EDN ∆(SAS) ∴MN=NE=NC+BMAMN ∆的周长Q=AM+AN+MN=AM+AN+(NC+BM)=(AM+BM)+(AN+NC) =AB+AC =2AB而等边ABC ∆的周长L=3AB∴3232==AB AB L Q . (III )如图3,当M 、N 分别在AB 、CA 的延长线上时,若AN=x ,则Q= 2x +L 32(用x 、L 表示).25.怀柔如图1,在△ABC 中,∠ACB 为锐角.点D 为射线BC 上一动点,连接AD ,以AD 为一边且在AD 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 解答下列问题:(1)如果AB=AC ,∠BAC=90º.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与点B 不重合),如图2,线段CF 、BD 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数量关系为 .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A B C D E F图1 图2 FE D C B AF E D C B A 图3(2)①如果AB=AC ,∠BAC≠90º,点D 在射线BC 上运动.在图4中同样作出正方形ADEF ,你发现(1)问中的结论是否成立?不用说明理由;②如果∠BAC=90º,AB≠AC ,点D 在射线BC 上运动.在图5中同样作出正方形ADEF ,你发现(1)问中的结论是否成立?不用说明理由; 答:(3)要使(1)问中CF ⊥BC 的结论成立,试探究:△ABC 应满足的一个..条件,(点C 、F 重合除外)?画出相应图形(画图不写作法),并说明理由;(1)①CF 与BD 位置关系是 垂 直、数量关系是相 等;……1分②当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时①的结论仍成立(如图3).由正方形ADEF得AD=AF ,∠DAF=90º.∵∠BAC=90º,∴∠DAF=∠BAC ,∴∠DAB=∠FAC.又AB=AC ,∴△DAB≌△FAC.∴CF=BD.∠ACF=∠ABD.∵∠BAC=90º,AB=AC ,∴∠ABC=45º,∴∠ACF=45º,∴∠BCF=∠ACB+∠ACF= 90º.即CF⊥BD.……………3分(2)①画出图形(如图4),判断:(1)中的结论不成立.②画出图形(如图5),判断:(1)中的结论不成立.……4分(3)当∠BCA=45º时,CF⊥BD(如图6).理由是:过点A作AG⊥AC交BC于点G,∴AC=AG.可证:△GAD≌△CAF∴∠ ACF=∠AGD=45º .∠BCF=∠ACB+∠ACF= 90º.即CF⊥BD.…………………………………5分图620.海淀.在课外小组活动时,小慧拿来一道题(原问题)和小东、小明交流.原问题:如图1,已知△ABC, ∠ACB=90︒, ∠ABC=45︒,分别以AB、BC为边向外作△ABD与△BCE, 且DA=DB, EB=EC,∠ADB=∠BEC=90︒,连接DE交AB于点F.探究线段DF与EF的数量关系.小慧同学的思路是:过点D作DG⊥AB于G,构造全等三角形,通过推理使问题得解.小东同学说:我做过一道类似的题目,不同的是∠ABC =30︒,∠ADB =∠BEC =60︒. 小明同学经过合情推理,提出一个猜想,我们可以把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况. 请你参考小慧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这三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1)写出原问题中DF 与EF 的数量关系;(2)如图2,若∠ABC =30︒,∠ADB =∠BEC =60︒,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 (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如图3,若∠ADB =∠BEC =2∠ABC , 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图1 图2 图3解: (1)DF= EF . ………………………………………………………………1分 (2)猜想:DF= FE .证明:过点D 作DG ⊥AB 于G , 则∠DGB =90︒. ∵ DA =DB , ∠ADB =60︒.∴ AG =BG , △DBA 是等边三角形. ∴ DB =BA .∵ ∠ACB =90︒ , ∠ABC =30︒,∴ AC =21AB =BG . …………………………………………………………2分 ∴ △DBG ≌△BAC .∴ DG =BC . ……………………………………………………3分 ∵ BE=EC , ∠BEC =60︒ , ∴ △EBC 是等边三角形. ∴ BC =BE , ∠CBE =60︒.∴ DG = BE , ∠ABE =∠ABC +∠CBE =90︒ . ∵ ∠DFG =∠EFB , ∠DGF =∠EBF , ∴ △DFG ≌△EFB .∴ DF= EF . ……………………………………………………4分(3)猜想:DF= FE .证法一:过点D 作DH ⊥AB 于H , 连接HC , HE , HE 交CB 于K , 则∠DHB =90︒. ∵ DA =DB ,∴ AH =BH , ∠1=∠HDB .∵ ∠ACB =90︒, ∴ HC =HB .BECAD FDACE FBEFCBAD K H BFECAD 2431∵ EB =EC , HE =HE ,∴ △HBE ≌△HCE . ……………………………5分 ∴ ∠2=∠3, ∠4=∠BEH . ∴ HK ⊥BC .∴ ∠BKE =90︒. ……………………………6分 ∵ ∠ADB =∠BEC =2∠ABC , ∴ ∠HDB =∠BEH =∠ABC .∴ ∠DBC =∠DBH +∠ABC =∠DBH +∠HDB =90︒,∠EBH =∠EBK +∠ABC =∠EBK +∠BEK =90︒. ∴ DB //HE , DH //BE .∴ 四边形DHEB 是平行四边形.∴ DF =EF . ………………………………………………………………………7分 证法二:分别过点D 、E 作DH ⊥AB 于H , EK ⊥BC 于K , 连接HK , 则∠DHB =∠EKB =90︒.∵ ∠ACB =90︒,∴ EK //AC .∵ DA =DB , EB =EC ,∴ AH =BH , ∠1=∠HDB ,CK =BK , ∠2=∠BEK .∴ HK //AC . ∴ 点H 、K 、E 在同一条直线上. …………………5分D A CE F B H K 12。

中考数学经典难题集锦

中考数学经典难题集锦

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经典难题(二)A P C DB A F G CE BO D 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C B DA A 1 BF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经典难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 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 为圆的割线,AE 、AF 与直线PO 相交于B 、D .求证:AB =DC ,BC =AD .经典难题(四)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Ptolemy (托勒密)定理: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1≤L <中考数学经典难题集锦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4、如图,△ABC 中,∠ABC=∠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EBA =200,求∠BED 的度数.。

初三数学难题精选答案及讲解

初三数学难题精选答案及讲解

1、如果将点P 绕定点M 旋转180°后与点Q 重合,那么称点P 与点Q 关于点M 对称,定点M 叫做对称中心。

此时,M 是线段PQ 的中点。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 的顶点A ,B ,O 的坐标分别为(1,0),(0,1),(0,0)。

点列P 1,P 2,P 3,…中的相邻两点都关于△ABO 的一个顶点对称:点P 1与点P 2关于点A 对称,点P 2与点P 3关于点B 对称,点P 3与点P 4关于点O 对称,点P 4与点P 5关于点A 对称,点P 5与点P 6关于点B 对称,点P 6与点P 7关于点O 对称…对称中心分别是A ,B ,O ,A ,B ,O ,…,且这些对称中心依次循环。

已知点P 1的坐标是(1,1),则点P 2017的坐标为 。

解:P 2的坐标是(1,-1),P 2017的坐标是(1,-1)。

理由:作P 1关于A 点的对称点,即可得到P 2(1,-1),P 3(-1,3),P 4(1,-3),P 5(1,3),P 6(-1,-1),又回到原来P 1的坐标,P 7(-1,-1);由此可知,每6个点为一个周期,作一次循环,2017÷6=336…1,循环了336次后又回到了原来P 1的坐标,故P 2017的坐标与P 1的坐标一样为(1,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心对称的性质,以及找规律问题,根据已知得出点P 的坐标每6个一循环是解题关键.2、如图①,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线段AB 上,点D 在直线BC 上,且DE=EC ,将△B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至△ACF ,连接EF 。

试证明:AB=DB+AF 。

【类比探究】(1)如图②,如果点E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线段AB 、DB 、AF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果点E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③的基础上将图形补充完整,并写出AB ,DB ,AF 之间数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难题精选(附答案)

初中数学难题精选(附答案)

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APCDB AFGCEBOD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1B1C1D1都是正方形,A2、B2、C2、D2分别是AA1、BB1、CC1、DD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2B2C2D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M、NBC的延长线交MN于E、F.求证:∠DEN=∠F.D2C2B2A2D1C1B1C BD AA1B经典难题(二)1、已知:△ABC中,H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为外心,且OM⊥BC于M.(1)求证:AH=2OM;(2)若∠BAC=600,求证:AH=AO.(初二)2、设MN是圆O外一直线,过O作OA⊥MN于A,自A及D、E,直线EB及CD分别交MN于P、Q.求证:AP=AQ.(初二)F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经典难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是正方形ABCD一边BC上的任一点,PF⊥AP,CF平分∠DCE.4、如图,PC切圆O于C,AC为圆的直径,B、D.求证:AB=DC,BC=AD.(初三)经典难题(四)1、已知:△ABC是正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一点,PA=3,PB=4,PC=5.求:∠APB的度数.(初二)2、设P是平行四边形ABCD内部的一点,且∠PBA=∠PDA.求证:∠PAB=∠PCB.(初二)3、设ABCD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CD+AD·BC=AC·BD.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FP DE CBAA2、已知: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求PA+PB+PC的最小值.3、P为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并且PA=a,PB=2a,PC=3a4、如图,△ABC中,∠ABC=∠ACB=800,D、E分别是AB、AC 上的点,∠DCA=300,∠EBA=200,求∠BED的度数.经典难题(一)1.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初中数学经典难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难题(含答案)

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A P C DB A F G CE BO D 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C B DA A 1 BF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 为圆的割线,AE 、AF 与直线PO 相交于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E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Ptolemy (托勒密)定理: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3≤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 ,求正方形的边长.4、如图,△ABC 中,∠ABC =∠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DCA =300,∠EBA =200,求∠BED 的度数.经典难题(一)1、2、3、4、经典难题(二)1、2、4、经典难题(三)1、3、4、1、2、3、4、证明:过D 作DQ ⊥AE ,DG ⊥CF,并连接DF 和DE ,如右图所示 则S △ADE =21S ABCD =S △DFC ∴21 AE ﹒DQ = 21 DG ﹒FC 又∵AE=FC,∴DQ=DG,∴PD 为∠APC 的角平分线,∴∠DPA=∠DPC1、2、3、3、4、。

中考数学经典难题集锦

中考数学经典难题集锦

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经典难题(二)A P C DB A F G CE BO D 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C B DA A 1 BF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经典难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 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 为圆的割线,AE 、AF 与直线PO 相交于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经典难题(四)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Ptolemy(托勒密)定理: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1≤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4、如图,△ABC 中,∠ABC =∠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EBA =200,求∠BED 的度数.。

中考巨难数学试卷及答案

中考巨难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已知函数f(x) = 2x^3 - 3x^2 + 4x + 1,若f(x)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k,则k的值为: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由导数的定义,f'(x) = 6x^2 - 6x + 4,代入x=1得f'(1) = 6 - 6 + 4= 4,所以切线斜率k=4。

2. 在等差数列{an}中,a1=1,公差d=2,则第10项an的值为:A. 19B. 20C. 21D. 22答案:A解析: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代入a1=1,d=2,n=10,得an= 1 + (10-1)×2 = 1 + 18 = 19。

3. 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BC=4,则角A的正弦值为:A. 1/2B. √2/2C. √3/2D. 1答案:C解析:由勾股定理,AB=AC=√(BC^2/4) = √(4^2/4) = √4 = 2。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sinA = 对边/斜边 = BC/AB = 4/2 = 2。

4. 若复数z满足|z-1|+|z+1|=4,则复数z对应的点在复平面上的轨迹是:A. 矩形B. 等腰梯形C. 矩形D. 等腰梯形答案:B解析:由复数的几何意义,|z-1|表示点z到点(1,0)的距离,|z+1|表示点z到点(-1,0)的距离。

因为|z-1|+|z+1|=4,所以点z到这两个点的距离之和为4,对应的轨迹是一个等腰梯形。

5. 已知函数f(x) = ax^2 + bx + c,若f(1) = 2,f'(2) = 6,则a+b+c的值为:A. 2B. 3C. 4D. 5答案:B解析:由导数的定义,f'(x) = 2ax + b,代入x=2得f'(2) = 4a + b = 6。

又因为f(1) = a + b + c = 2,解得a+b+c=3。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3,则f(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

中考数学试卷超难题

中考数学试卷超难题

1. 已知函数f(x) = x^3 - 3x + 2,若存在实数a,使得f(a) = 0,则a的取值范围是()A. a ≥ 0B. a ≤ 0C. a > 0D. a < 02. 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2,且前n项和S_n = 2n^2 + 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 an = n + 1B. an = n + 2C. an = 2n + 1D. an = 2n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2,3),B(-1,1),C(m,2m)共线,则m的值为()A. -1B. 0C. 1D. 24.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2,且前n项和S_n = 2^n - 1,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 an = 2^n - 1B. an = 2^(n-1) - 1C. an = 2^n + 1D. an = 2^(n-1) + 1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5. 若函数f(x) = ax^2 + bx + c在x=-1时取得最小值,则a,b,c的关系是______。

6.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_1 = 3,公差d = 2,则第10项a_10 = ______。

7. 已知点P(1,2),Q(x,y)在直线y=2x-1上,且PQ的中点坐标为(3,2),则x=______。

8. 若函数f(x) = x^3 - 3x + 2在x=1处取得极值,则该极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9. (12分)已知函数f(x) = ax^3 + bx^2 + cx + d(a≠0)的图像如图所示,且f(-1) = 0,f(1) = 0。

(1)求a,b,c,d的值。

(2)若函数g(x) = f(x) + x^2 - 2x,求g(x)的极值。

10. (12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_1 = 1,公差d = 2,等比数列{bn}的首项b_1 = 1,公比q = 2。

初三数学题目大全难题

初三数学题目大全难题

初三数学题目大全难题初三的小伙伴们呀,今天咱就来唠唠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数学难题。

一、函数相关难题函数在初三数学里那可是个大头啊。

比如说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它就像一个多变的小怪兽。

有时候呢,它会让你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这可不是简单的把数字往公式里一套就行哦。

它可能会给你几个点的坐标,但是这些点的坐标就像是藏在迷宫里一样,你得先在脑海里把二次函数的图像想出来,然后再去分析这些点和函数的关系。

像那种已知顶点坐标和另外一个点坐标求解析式的题,你要是没搞清楚顶点式是怎么回事,那可就真的要被它绕晕啦。

还有二次函数和几何图形结合的题,这就更复杂啦。

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可能会和三角形、四边形纠缠在一起。

它会问你什么时候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呀,或者四边形是特殊四边形时函数的参数是多少。

这时候你就得把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函数的知识都拿出来,在脑袋里不停地捣鼓,就像厨师在做一道超级复杂的菜肴,各种调料(知识)都要恰到好处才行。

二、几何难题几何难题也是初三数学的大麻烦。

圆的题目就特别让人头疼。

圆里的切线问题,就像两个调皮的小朋友在玩捉迷藏。

你得先找到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这个关键线索。

然后还有圆中的角度问题,圆周角、圆心角那些关系,就像是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一不小心就会被困在里面。

比如说一个圆里有好多条弦,然后让你求某个圆周角的度数,你得先找出和这个圆周角相关的圆心角或者其他圆周角,这中间要经过好多弯弯绕绕。

三角形的相似问题在初三几何里也不简单。

要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那条件可多了。

有时候是两角对应相等,有时候是三边对应成比例。

可这些条件不会明明白白地摆在你面前呀,你得自己去挖掘。

就像寻宝一样,你得在图形里找那些隐藏的线索,可能是一条小小的平行线,也可能是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角。

三、方程与不等式难题方程和不等式的难题也不少呢。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相关的题目,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盒。

它会告诉你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根或者没有实数根,然后让你求方程里的参数。

初中数学难题精选(附答案)

初中数学难题精选(附答案)

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APCDB AFGCEBOD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1B1C1D1都是正方形,A2、B2、C2、D2分别是AA1、BB1、CC1、DD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2B2C2D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M、NBC的延长线交MN于E、F.求证:∠DEN=∠F.D2C2B2A2D1C1B1C BD AA1B经典难题(二)1、已知:△ABC中,H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为外心,且OM⊥BC于M.(1)求证:AH=2OM;(2)若∠BAC=600,求证:AH=AO.(初二)2、设MN是圆O外一直线,过O作OA⊥MN于A,自A与D、E,直线EB与CD分别交MN于P、Q.求证:AP=AQ.(初二)F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经典难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是正方形ABCD一边BC上的任一点,PF⊥AP,CF平分∠DCE.4、如图,PC切圆O于C,AC为圆的直径,B、D.求证:AB=DC,BC=AD.(初三)经典难题(四)1、已知:△ABC是正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一点,PA=3,PB=4,PC=5.求:∠APB的度数.(初二)2、设P是平行四边形ABCD内部的一点,且∠PBA=∠PDA.求证:∠PAB=∠PCB.(初二)3、设ABCD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CD+AD·BC=AC·BD.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FP DE CBAAPCB2、已知: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求PA+PB+PC的最小值.3、P为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并且PA=a,PB=2a,PC=3a4、如图,△ABC中,∠ABC=∠ACB=800,D、E分别是AB、AC 上的点,∠DCA=300,∠EBA=200,求∠BED的度数.经典难题(一)1.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中考数学难题集锦

中考数学难题集锦

中考数学难题集锦难题一:甲、乙两个机器同时开始工作。

甲每分钟可以工作4件产品,乙每分钟可以工作6件产品。

请问,甲、乙两个机器同时工作10分钟,能生产多少件产品?解析:甲每分钟可以生产4件产品,那么在10分钟内甲可以生产4x10=40件产品。

同样地,乙每分钟可以生产6件产品,所以在10分钟内乙可以生产6x10=60件产品。

因此,甲、乙两个机器同时工作10分钟,总共可以生产40+60=100件产品。

难题二:若一个角的余弦值等于0.6,那么这个角的弧度值是多少?解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余弦值等于邻边长度与斜边长度的比例。

假设该角对应的直角边长为x,斜边长为1。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到x2+12=1,即x^2=0,所以x=0。

因此,该角的弧度值为0。

难题三:一个立方体的边长为a,体积为V,若将该立方体的体积增加到原来的8倍,边长变为原来的一半,求增加后的体积。

解析:原立方体的体积为V,边长为a。

增加后的立方体边长为a/2,体积为8V。

我们可以通过体积的公式得到方程:(a/2)3=8V。

将等式两边同时开立方,得到a3/8=8V,化简为a^3=64V。

所以,增加后的体积为64V。

难题四:某商场原价为100元的商品打六折促销,然后进行满减活动,满200元减20元。

问若购买者购买该商品2件,实际需要支付的金额是多少?解析:首先,打六折,原价100元的商品会有60元的折扣,所以每件商品的价格为100-60=40元。

购买2件商品的总价为2x40=80元。

然后,根据满减活动,若满200元减20元,则购买者需要支付的金额为总价80元-20元=60元。

难题五:若正方形的边长为x,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解析:正方形的对角线可以看作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正方形的边长,假设为x。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对角线的长度为√(x2+x2)=√(2x^2)=x√2。

以上是一些中考数学的难题集锦及其解析。

这些题目涵盖了各个考点,帮助学生通过解题训练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初三中考数学压轴难题有答案

初三中考数学压轴难题有答案

1.矩形纸片ABCD中,AB=5,AD=4.(1)如图1,四边形MNEF是在矩形纸片ABCD中裁剪出的一个正方形.你能否在该矩形中裁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最大面积是多少?说明理由;(2)请用矩形纸片ABCD剪拼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要求:在图2的矩形ABCD中画出裁剪线,并在网格中画出用裁剪出的纸片拼成的正方形示意图(使正方形的顶点都在网格的格点上).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的坐标为(x1,y1),点Q的坐标为(x2,y2),且x1≠x2,y1≠y2,若P,Q为某个矩形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点P,Q的“相关矩形”,如图为点P,Q的“相关矩形”示意图.(1)已知点A的坐标为(1,0),①若点B的坐标为(3,1),求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②点C在直线x=3上,若点A,C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求直线AC的表达式;(2)⊙O的半径为 2 ,点M的坐标为(m,3),若在⊙O上存在一点N,使得点M,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求m的取值范围.3.问题背景:如图①,在四边形ADBC中,∠ACB=∠ADB=90°,AD=BD,探究线段AC,BC,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吴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思路是:将△BCD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到△AED处,点B,C 分别落在点A,E处(如图②),易证点C,A,E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CE= 2 CD,从而得出结论:AC+BC= 2 C D.简单应用:(1)在图①中,若AC= 2 ,BC=2 2 ,则CD=___________.(2)如图③,AB是⊙O的直径,点C、D在⊙上,⌒AD=⌒BD,若AB=13,BC=12,求CD的长.拓展规律:(3)如图④,∠ACB=∠ADB=90°,AD=BD,若AC=m,BC=n(m<n),求CD的长(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4)如图⑤,∠ACB=90°,AC=BC,点P为AB的中点,若点E满足AE=13AC,CE=CA,点Q为AE的中点,则线段PQ与AC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爱好思考的小茜在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垂三角形”,即两条中线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如图(1)、图(2)、图(3)中,AM、BN是△ABC的中线,AM⊥BN于点P,像△ABC这样的三角形均为“中垂三角形”.设BC=a,AC =b,AB=c.【特例探究】(1)如图1,当tan∠P AB=1,c=4 2 时,a=_________,b=_________;如图2,当∠P AB=30°,c=2时,a=_________,b=_________;【归纳证明】(2)请你观察(1)中的计算结果,猜想a2、b2、c2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并利用图3证明你的结论.【拓展证明】(3)如图4,□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三等分点,且AD=3AE,BC=3BF,连接AF、BE、CE,且BE⊥CE于E,AF与BE相交点G,AD=3 5 ,AB=3,求AF的长.1.如图,抛物线y=x2-2x-3交x轴于A(-1,0)、B(3,0),交y轴于C(0,-3),M是抛物线的顶点,现将抛物线沿平行于y轴的方向向上平移三个单位,则曲线CMB在平移过程中扫过的面积为___________(面积单位).2.如图,点A为函数y=9x(x>0)图象上一点,连结OA,交函数y=1x(x>0)的图象于点B,点C是x轴上一点,且AO=A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3.书店举行购书优惠活动:①一次性购书不超过100元,不享受打折优惠;②一次性购书超过100元但不超过200元一律打九折;③一次性购书超过200元一律打七折.小丽在这次活动中,两次购书总共付款229.4元,第二次购书原价是第一次购书原价的3倍,那么小丽这两次购书原价的总和是_____________.4.已知抛物线y=ax2-4ax+c经过点A(0,2),顶点B的纵坐标为3.将直线AB向下平移,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D,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P,若D是线段CP的中点,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A 、B 、C 三点的坐标为( 3 ,0)、(3 3 ,0)、(0,5),点D 在第一象限,且∠ADB =60°,则线段CD 的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6.若直线y =m (m 为常数)与函数y = ⎩⎨⎧x 22(x ≤2)4x (x >2) 的图象恒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则常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7.如图,在正方形ABCD 外侧作直线DE ,点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点为M ,连接CM ,AM .其中AM 交直线DE 于点N .若45°<∠CDE <90°,则当MN =4,AN =3时,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8.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 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 ∥x 轴.直线y =-x 从原点出发沿x 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 与直线在x 轴上平移的距离m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D 的长为 ______________.9.如图,已知A 、C 是半径为2的⊙O 上的两动点,以AC 为直角边在⊙O 内作等腰Rt △ABC ,∠C =90°,连接OB ,则O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0.如图,在Rt △ABC 中,∠B =60°,BC =3,D 为BC 边上的三等分点,BD =2CD ,E 为AB 边上一动点,将△DBE 沿DE 折叠到△DB ′E 的位置,连接AB ′,则线段A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1.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6,BC =8,点F 在边AC 上,并且CF =2,点E 为边BC 上的动点,将△CEF 沿直线EF 翻折,点C 落在点P 处,则点P 到边AB 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_____.12.如图,矩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在边AB ,BC ,CD ,DA 上,点P 在矩形ABCD 内.若AB =4cm ,BC =6cm ,AE =CG =3cm ,BF =DH =4cm ,四边形AEPH 的面积为5cm 2,则四边形PFCG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OCBA14.在面积为15的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点A 作AE 垂直于直线BC 于点E ,作AF 垂直于直线CD 于点F ,若AB =5,BC =6,则CE +CF 的值为_____________.15.已知:直线y =- n n +1x + 2n +1 (n 为整数)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 n ,则s 1+s 2+s 3+…s n =___________________.16.如图,矩形ABCD 中,AB =8,BC =6,P 为AD 上一点,将△ABP 沿BP 翻折至△EBP ,PE 与CD 相交于点O ,且OE =OD ,则AP 的长为______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不等的正方形依次排列,每个正方形都有一个顶点落在函数y =x 的图象上,从左向右第3个正方形中的一个顶点A 的坐标为(8,4),阴影三角形部分的面积从左向右依次记为S 1 、S2、S 3 、…、S n ,则S n 的值为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 为正整数)AB CD19.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E 到点A 、D 、B 的距离EA 、ED 、EB 分别为1、3 2 、2 5 ,延长AE 交CD 于点F ,则四边形BCFE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20.如图,矩形OABC 的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7,3),点E 在边AB 上,且AE =1,已知点P 为y 轴上一动点,连接EP ,过点O 作直线EP 的垂线段,垂足为点H ,在点P 从点F (0,254)运动到原点O 的过程中,点H 的运动路径长为____________.21.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BC =90°,AB =BC =2,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P A ⊥PB ,则PC 的取值范围为 .22.已知一次函数y =-43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现有点M (m ,-m ),N (m +3,-m -4)则当四边形MNAB 周长最小时,m =____________.23.如图,四边形ABCD 的顶点都在坐标轴上,若AD ∥BC ,△ACD 与△BCD 的面积分别为10和20,若双曲线y =k x恰好经过边AB 的四等分点E (BE <AE ),则k 的值为____________.1.(1)16 设AM=x,则MD=4-x,得S=2(x-2)2+8,故当x=0或4时面积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P C
G F
B Q
A D
E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
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
求证:AE =AF .(初二)
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
求证:PA =PF .(初二)
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 为圆的割线,AE 、AF 与直线PO 相交于
B 、D .求证:AB =D
C ,BC =A
D .(初三)
D A
F D E C B E D
A C
B F A E P
C B A O
D B
F
A
E
C
P
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
求:∠APB 的度数.(初二)
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
3、Ptolemy (托勒密)定理: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 (初三)
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
A
P C B P A D C
B C B D
A
F P
D E C B A
经典难题(五)
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
≤l <2.
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
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 ,求正方形的边长.
4、如图,△ABC 中,∠ABC =∠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DCA =300,∠EBA =200,求∠BED 的度数.
A
P
C B A C
B
P
D
E
D
A
A
C
B
P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