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5年,清廷谕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 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侍郎绍英分赴东 西洋各国(日、英、法、比和美、德、俄、意、奥等国)考察政 治。在考察中,考察团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用心。……最后, 在立宪问题上,清廷采取了师仿德日的政体模式。
出洋考察大臣及其随员在罗马的合影
(2)局限性: ①新政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统治,无法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 ②由于封建王朝的顽固保守,改革措施中有诸多缺陷和差强 人意之处,具有保守性和不彻底性; ③新政同时也加重了对列强的依赖,便利了帝国主义侵略; ④新政中大部分资金分摊到人民身上,增加人民负担,社会 矛盾更加尖锐; ⑤编练新军也导致近代军阀崛起,形成后来军阀混战局面
运动一一清末新政。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
【答案】(1)义和团运动沉取打击外国侵略,为清政府贏得 了哨息的机会;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的积极推动 和执行。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经济法规:
(2(2)阅)合读理材性料:二一的方表面格,,奖有励学实者业认的为措:施清促末进新了政民的族经资济本政主策义,的 “发导展致,了壮资大产了阶资级产利阶益级与队专伍制,制有度利的于冲推突动越反来专越制大的”民。主结革合命史的实 说发明展该。观(点4分的)合另理一性方。面,清政府的专制腐朽无法真正发展资 本主义经济,反而会阻碍其发展,所以利益冲突越来越大。 (5分〉
第一部分14条规定了君主在立法、行政、司法、统军等各方 面的绝对权力,维护皇帝尊严,保障皇权,限制议会权力 等。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富弼行政,以法院尊律司 法。
第二部分规定了臣民的诸项义务和权利,并加以种种限制。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年) 积极性: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历程及启示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历程及启示
文化交流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也使中国更加了解世界。
全球化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 贡献。
对未来的展望
持续发展
01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继续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使中国更加繁荣昌盛。
创新驱动
02
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实现更高质量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历程及启示
汇报人: 2023-12-01
目录
• 早期社会现代化概述 • 早期社会现代化的启动 • 早期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 早期社会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 • 总结
01
早期社会现代化概述
早期社会现代化的定义
早期社会现代化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前,由于各种原因,一个国家或地区 开始逐渐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这个过程通常包 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变革。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的经验教 训告诉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 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现 代化进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的经验教 训告诉我们,必须加强国家宏 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为现代化进程提供稳定 的社会环境。
重视文化交流与融 合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的经验教 训告诉我们,必须重视文化交 流与融合,推动多元文化的共 同发展,为现代化进程提供丰 富的文化资源。
02
早期社会现代化的启动
西方列强的入侵
冲击了传统社会秩序
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激起了人们对传 统社会秩序的质疑和反思。
促进了思想的觉醒
西方文化的传入,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启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 思想觉醒。

浅析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关联性研究

浅析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关联性研究

浅析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关联性研究作者:唐慧云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6期摘要:清末新政是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时期,为解决危机所采取的改革。

新政十年正好是清王朝的最后十年。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新政的性质意见不一致,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清末新政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

从现代化入手,通过研究清末新政的内容,从而评价新政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并从现代化的角度反思其中的教训:一是缺乏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二是改革为时已晚。

关键词:现代化;清末新政;改革中图分类号:K25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98-03清末新政始于1901年,结束于1911年,共持续十年。

它包括两个阶段:1905年之前的新政阶段,1905年之后的《钦定宪法大纲》的宪政时期。

在清王朝日益没落之际,清王朝实施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并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起点。

但遗憾的是在内外忧患之际,清政府所采取的改革为时已晚,最终武昌起义终结了改革。

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反思。

一、现代化的概念与现代性现代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一个热点,何谓现代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

罗兹曼对现代化的界定是“我们把现代化看作是一个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的过程”,简而言之,他把现代化看作是一个过程,他还指出了影响现代化的因素,并把这些因素作为现代化的特征具体包括:国际依赖的增进;非农业生产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应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由高到低的运动;持续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更加平均;组织和技能更加专业化和传授推广;官僚主义化;大众参与政治(不论民主与否);以及各阶层教育的普及。

作者还指出这个单子还可以扩大[1]4。

罗荣渠概括了现代化的四种定义:现代化是落后国家通过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国家的历史过程;现代化的实质是工业化,经济落后的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现代化是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包括经济领域、知识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等方面;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一句话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形式。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作者:忻平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1062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09日清末新政是清朝最后十年社会全面危机时的适应时势之举,应势而变的目的是延续统治。

人们常用其宗旨来证明其失败的必然性:“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然“琴瑟改弦”会改变基调,“假演”的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

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如此全面深刻的改革是罕见的。

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为辛亥后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

这样,现代化这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彷徨了40年,终于登上前台成为主角。

本文拟就这一课题从以下几方面作一探讨。

一清末新政加剧了正在发展的城市化趋势,新型资本主义工商型城市急遽递增,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源与加速场。

中国古代城市出现虽晚于古巴比伦,但其发达程度却是无与伦比的,与西方城市特质不同,中国传统城市主要是作为政治军事中心而存在的。

据施坚雅统计,19世纪90年代中国关内18个省的39000个城镇有1546个是地方政府所在地。

[2]城市职能为政治控制与赋税征收,结构格局体现了等级制度的帝都型模式,如长安、北京均以皇城为核心层层扩散依等级而逐次递减。

城市经济则依赖乡村供养维持,城市人口以消费人口为主,商人工匠少且居末等地位。

唐宋起城市商业繁荣,但作为王权支持依附系统的城市性质未变,“很难成为引导社会发生变革的中心”。

[3]与欧洲城市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相对独立的自治体,市民藉此向封建王权发动进攻,终成现代化的发源地不同,为数甚多的中国城市却“孕育不出与封建社会相对抗的市民阶层、市民运动,发动不了与封建自然经济相对抗的工业革命,也无法启动近代化的闸门”。

[4]鸦片战争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批资本主义工商城市相继出现,成为接触外部世界与孕育现代化的前沿地带。

清末新政与现代化关系研究综述

清末新政与现代化关系研究综述

清末新政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综述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1901~1910)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

新政上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余绪,下起辛亥革命之肇始,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实质性拐点,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其历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因此探究新政不仅要详察其历史大背景和政策措施,更要考量其社会效果和历史意义。

现就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现状概述如下:从纵向的时间经度来讲,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限,在此之前的研究尚未摆脱阶级革命史思想的窠臼,新政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学者统计,1979年至1989年11年间国内发表的新政及与其相关的研究论文仅约百篇出头,而对于新政的负面评价居多,其中资料搜集始于60年代,出版于1993年,由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所著《清末宪政史》最具代表性,本书对清末新政中的预备立宪史的研究比较全面系统,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其所持的历史观相对保守,对预备立宪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清廷的立宪活动是一幕幕“丑剧”,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

这种观点时至90年代后逐渐式微,但与其类似的保守型观点至今仍然存在,如彭成刚认为清末新政是“满清权贵主导的为了加强满洲贵族中央集权的改革,是怕失去政权而强行收权的一场政治运动。

”[1]因此,对末新政的研究的一个首要前提是要摒弃阶级分析法的谬误与不合理成分,回归理性与实证的研究方法,从宏观的争论向微观的实证转变,如此,才能能对晚清新政的变革予以理性的认识与评价。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对清末新政历史地位和影响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拓宽了人们治史的思思路,一批批有关清末新政的专著和论文相继发表,从而使得对清末新政的研究持续升温,乃至成为研究热点。

尤其是随着现代代化范式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对清末新政的研究有渐趋细化与深化之势。

李细珠先生在其著作《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中,对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概况做了较为详实的叙述,笔者拾其牙慧,在这里将适当引用其文中的叙述体例,对近年来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做一简单的述评,而时于仓促,其中的著作未能遍览,只述其大概,由于笔者学年论文题为“防御性现代化的歧路——清末新政中的权威合法性危机”,因此本文的述评还将适度的述评有关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问题。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中国作为一个古老文明发展了数千年,其历史变迁多端且不断前行,而清末时期就是其历史变迁中比较重要的节点之一。

清末时期,也就是中国在20世纪初受到外来势力的影响,以致中国从古老的文明向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里,中国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奠定了后来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因此,讨论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尤为值得我们研究。

清末时期最为重要的新政措施就是政治改革。

中国的政治体制从康乾盛世的封建制度变成了新的帝国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且加强了国家统一。

在清末时期,太平天国和同治帝分别设立了宪政的先行试验,称为中国的第一个宪政。

这些新的政治改革最终导致中国实行了近代化的政体:议政制度和议会制度。

新的政治架构确立了民主立宪制度,虽然实际操作上仍存在诸多制度上的问题,但形成了今天共和政体的基础,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清末时期的新政措施不仅仅体现在政治改革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经济和教育上。

经济方面,清末时期中国采取了较大规模的民企改革。

清政府对外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民企等实施了不同程度的规制,为中国经济和市场结构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此外,清末时期还确立了教育体制,加强了教育管理,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为培养现代国家所需的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清朝也实行了许多类似的改革,例如内政部的实行、改革邮政系统、银行制度的改革,等等。

对清末时期新政的评价,一般是褒义的。

客观上,清末时期新政措施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基础。

而且这些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为今天的中国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清末的新政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政府缺乏有效的实施管理,这些改革的实施过程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总而言之,清末的新政的主要内容主要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教育改革,这些新政策在当时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今天依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化2

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化2

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化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存在着改革,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在改革中得以前进、得以发展的,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这种改革在中国封建时代常被称为“变法”、“新政”。

1900年八国联军打到了北京,中华民族接受了来自外部世界的最残酷的挑战,最高统治者们终于被迫走上了改革之路。

无论新政多么被动,其改革都反映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扼杀戊戌变法的刽子手,在无可奈何中变成了维新运动思想的执行人,最终导致了晚清帝国的分化瓦解。

一、层级递进的晚清政治变法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

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

每两次新政相隔的时间不到5年,可谓是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这是因为,晚清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确实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社会危象一再显现。

传统的社会制度在危机面前破绽百出,捉襟见肘,陷入难以应付的窘境;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才是出路。

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变法”、“新政”有如晚清的“变法”、“新政”这样规模宏大,所要改革的不只是某一项制度,或一个领域,而是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更新多项制度,且深及数千年传统,而且三次新政环环相扣,层级递进。

洋务新政是晚清时期的第一次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运动的背景,是许多官僚士大夫所认识到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大变局”。

时代变了,统治手段也必须有所变。

所谓变,亦即以传统为对象的改革,但任何改革又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如同历史上任何改革一样,洋务新政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这里所说的传统,主要是传统的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

所谓政治资源,是指这次改革运动是由封建官僚阶层中的一个政治派别,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机器进行的。

一次面向近代的改革却让封建官僚派别来主持进行,这实在是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悲剧,是时代和社会无奈的选择。

慈禧对我国早期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慈禧对我国早期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慈禧对我国早期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李静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摘要】慈禧是清朝末年的最高统治者。

在她统治时期我国经历了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也是这个时期我国才开始走出了闭关锁国的状态,踏上了缓慢艰难的早期现代化路程。

所以不能不说我国的早期现代化与慈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不能因为她在统治我国时对外国侵略者的求和投降,就简单地对她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采用客观的态度论其功过。

下面我就简单谈下慈禧对我国早期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慈禧早期现代化促进作用慈禧在辛酉政变后掌握了我国的政权后,统治我国48年的时间,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般来说学术界对于我国早期现代化的研究都集中在慈禧对我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上。

对慈禧对我国的早期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基本是持完全否认的态度的。

但是我们不能凭个人的喜好完全否定一个历史人物,慈禧或多或少对我国早期现代化还是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一.慈禧统治时期的历史背景慈禧是1861年通过辛酉政变掌握的国家政权。

她统治时期的晚清是历史上最屈辱、最沉重的一页,中国不战而败,列强不战而胜。

我国形成这种局面并不是由于个人的原因造成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过错加在她的身上,应该从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去看待。

她统治下的我国这个时候已经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国力每况愈下。

外有列强大量输入鸦片,腐蚀国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

内有广大人民群众风起云涌的起义。

可以说我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巅峰时期。

这个时候无论是谁走上了统治的最高层,都不可能挽救我国发展的颓势了。

慈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最高统治权的。

也间接地决定了这位女统治者统治之路的坎坷。

二、慈禧支持的洋务运动是我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慈禧垂帘听政后,清政府开展了一场持续三十年的改革运动。

清政府开始向正视西方,积极地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引进机器,准许外国的技术人员来华传授一些技术,办合资企业,建立外语学校,派遣了我国第一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购买军舰和洋枪洋炮,建设新式海军。

论文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

论文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

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关键词:清末新政改革中国现代化进程失败经验教训清朝末期,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风雨飘摇,内有农民的不断反抗,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

在内忧外患之际,清政府也做了一些“挣扎”即清末改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下面以清末新政为例,评述一下清末的改革。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继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之后,在最后十年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清末新政最终以清朝的灭亡而告终,其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清政府近代以来所实行的每一次变革,大多是在国家经历了外来侵略、民族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所做出的被动反应。

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生存与自救,但也正是如此推动了清政府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现代化的尝试和努力,也才有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这三次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因此,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

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了变法改革的谕旨“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以闻”。

[1]这份诏书实际是清政府全面推行变法新政的宣言书和动员令。

(一)从清末新政的内容看其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新政改革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在政治制度层面,从“改官制”扩展到“预备立宪”,并探索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在经济制度层面,从奖励农工商业扩展到试图确立以个人为本位的财产权制度;在军事制度层面,从编练新军扩展到确立现代军制;在文教制度层面,从建立学堂、废除科举扩展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可谓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运动。

1.政治改革:前期主要是整顿吏治,裁撤合并中央和地方一些旧有机构,同时创立商部、学部,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等。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遂开始着手政治体制改革。

厘定中央官制,确立司法独立和自治原则,设资政院、咨议局,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一系列新的法规等。

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赔款之巨、丧权之痛,超过历次战败后签订的不
• • • • •
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确立。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京畿的战略要地,并将海防炮台一律削平,这等于使中国 解除了防务,由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实行了永久的军事占领。大清皇朝的首都 出现了一个中国人不得进入的武装使馆区,这是真正意义的“国中之国”,它在 紫禁城旁,用枪口监督着中国中央政府的一举一动。 中国人抵抗侵略的权利被完全剥夺,连民众加入反帝组织,也要被统统砍头,而 中国政府的官员则成了列强镇压人民的工具,否则就要被革职惩罚。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评论道:中国此时“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 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 清政府实际上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儿皇帝,被称为“洋人的朝廷” 。 在这样一个卖国政府主持下的任何改革,只能引起自身的矛盾加剧。清末新政 是典型的例证。
十三、新政加速了清政府灭亡
• 清政府原想藉此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新政非但没有延
• • •
长其寿命,反而加速了灭亡,这是非常吊诡的现象。 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无论 是在国内新式学堂中还是在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 多少为已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士类的 知识分子群体,成为王朝的掘墓人。 扩编新军,原本是用来弹压各种可能出现的变乱,反而给革 命党人在各省发展革命势力的机会,新军多数成了王朝的 “叛兵”。 奖励实业,原想借此以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却导致了资产 阶级利益、知识分子利益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越来越大。所 有这一切,都走向了清政府预想的反面。
十六、新政失败的原因究竟何在

清末新政的实施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实施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实施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内容摘要:关键字:清政府;新政:统治危机;近代化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当时的清政府可谓内外患,危机四起。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不仅造成清政府统治力量的下降,同时也使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统治压力,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稳定政局,但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势力弱小。

财政亏空,社会对清政府的反抗加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消除自身统治危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新政的实施,不仅推动了中国政治的现代化,同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官僚体制方面的改革首先是裁撤书吏、差役。

六部作为天下之根本,但并未以《六部则例》为依据。

往往舍利引案,,以达到其弄权自如,所以力图整顿,从六部着手,然后渐及各省与与各府州县衙。

为示廓清弊窦之意,各部署案一并销毁,由于书吏肆意弄权。

为消除此隐患,新政规定裁汰书吏,各部堂官督率司员亲理部务,除此之外,差役扰民“尤为地方之害”。

故差役更加裁革,以期除弊安民。

第二、禁止捐官和实行官吏考核,由于捐官是一种公开的钱权交易。

不仅耗费了钱财,还导致贪污甚多,吏治的腐败。

1901年9月,清廷发布上谕,谕旨称:“捐纳职官本一时权宜之政,近来捐输益滥,流弊滋多,人品混淆,仕路冗来,实为吏政民生之害,现在振兴庶务,应加意澄清,嗣后无论何何向事例,均著不准报捐买官,自降职之日起,即行永远停止。

1902年光绪上谕:“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内而部院,外而封疆,均应以询事考言,当鉴别人才之准,故为巩固统治,实行官吏考核制度十分重要。

第三,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置其他六部之前。

这使当时的中国半殖民地化得程度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在建立新机构的同时,为除冗滥,也裁撤、归并了一些旧衙门。

在新政中,清政府实行的官僚体制方面的改革,革新了吏治,改善了官僚的不良行政作风问题,提高的行政的效率,保证了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

清末新政与长沙城市早期现代化

清末新政与长沙城市早期现代化

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的城市化——以湖南省长沙为例摘要: 李鸿章在同治十一年五月《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议及当时的形势说道: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其实这种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光涉及宏观的国家形势,微观层面也体现在社会、文化、风俗等层面的变化。

清末新政时期,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下,中国的很多城市跨入了早期的城市化行列,湖南省省会长沙就是其中一例。

这个时期长沙的近代化转变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的近代化转变,城市市政管理机构的现代化改革,现代报刊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及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的出现。

长沙的早期现代化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关键词: 清末新政城市化现代化1840年中英战争过后,因民族危机所带来的强烈的变革意识终于在统治阶层内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革举措。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戍变法、义和团运动、庚子事变一系列事件,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出现了众多清王朝难以调和的复杂因素。

一种救亡图存的王朝自救意识终于把大厦将倾的清王朝推上了改革之路。

1901 年,清政府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政权,开始推行“新政”,“新政”涉及范围之广,触动旧体制之深,实际上远远超过了此前的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颇有理想化的“一次性”解决的决绝,相比而言新政则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及侧重点,因而更加具有操作性。

1905 年以前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军事、经济、法律、教育、等领域。

在1905 年之后,清政府被迫加大在政治层面的改革力度,如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宣布“预备立宪”,随后各省又成立咨议局和中央资政院,并在地方上开始推行自治政策,使封建帝国的专制制度开始向近代资义政体的初步转变。

从洋务运动到新政改革,虽然具有极大的消极滞后性。

但是“新政”各个方面措施的实行,尤其是经济理念的转变,即重商主义的普及使得经济获得较为明显的发展,进而酝酿了城市中市民阶层的崛起。

在内外合力的推动下,满清王朝轰然倒下。

再次过程中“新政”无疑担当了一个掘墓人的角色。

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解读

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解读

二、从天而降的新政
• 20世纪初的中国再次出现发展机会,这次机遇来 •
得非常突然。原因在于:它是在列强威逼下被动 地发动的。 西方列强何以会威逼腐败的清政府实施新政?因 为:在一个腐败的政权和社会制度下,列强在华所 取得的利益是难以保障的;为了保障自己在华利 益,列强希望清政府有限度地变革封建经济制度 和政治制度。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不能对列强的 威逼无动于衷;按旧的方式很难维持统治,清政府 不得不下决心实行新政。
十八、地方官府的腐败与无能
• 新政推行之时,官吏以新政为借口,乘机勒索肥已,使新政

非但没有达到“自救”目的,反而加速了灭亡。署名“长 舆”的人在1910年就敏感地指出: “我国今日之新政,固速乱之导线也。十年以来,我国朝野 上下莫不奋袂攘臂,嚣然举行新政。兴学堂也,办实业也,治 警察也,行征兵也,兼营并举,日不暇给。然而多举一新政,即 多增一乱端,事变益以纷拿,国势益以抢攘。夫我国今日所 谋之新政,固行之东西文明诸国,致治安而著大效者也;然 移用于我国,则反以速亡而召乱。” 它准确地说明一个道理:在一种腐败的制度下移植一部分 新事物,并不会使腐败的东西新生,而只会使新鲜的东西腐 败。新政之所以促成民变,其原因就在于此。立宪派在绝 望之后转向革命,其原因不也在此吗?

八、改革中央官制
• 1907年,清政府发布改革官制的上谕, 中央及地方官制改革
• •
的方案陆续出台。 中央官制改革根据立宪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行三权分立,有限制君权的意思;撤销军机处,更有限制 君权的意思。 慈禧太后最后裁决:认可行政方面11个部的设置;同意增 设资政院、审计院,批准大理寺改大理院,专掌审判;但在 官制改革最核心之处——军机处的存留问题上,则明确保 留,否决了撤销军机处、以军机大臣充办理政务大臣的意 见。 官制改革设计者提出的实行内阁制的方案在正式出台前被 慈禧太后划掉了。

清末新政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影响

二、经济早期现代化
1903年设立商部,(1906年改为农工商部,) 主管商务、工矿、铁路、电信、金融、农桑畜牧 1906年设立邮传部,将铁路、电信、航运从农 工商部分离,分工更为明确。
三、中国军事早期现代化
停止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培养新 型军官,裁汰旧军,编练新军
四、中国法制早期现代化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具有浓厚的封建 性,但也承认了人民有一定的权力,如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的自由,非依法律,不得加以逮捕 和监禁,财产和居住不得无故加以侵扰等。
第二,违背太平天国以来汉族地主地方势 力日益扩大的总的趋势,一味加强以满洲 贵族为中心的中央集权,迫使汉族官僚离 心,失去了自己统治基础的又一部分。
1861-1900的40年中,清政府任命的总督44个,其 中汉人占33个;同一时期任命的巡抚117个,其中 汉人104人。以载沣为首的清廷在新政的后期企图 扭转这个趋势,一味扩大强化中央集权,扩大满 洲贵族的势力,结果适得其反,将汉族地主阶级 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失去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 持。
最典型的例子1911年5月成立的内阁,是整个国人 的寄托和期盼,结果宣布,全国哗然,13名阁员 中,满人9,汉人4。9名满人中皇族占7人,被嘲 笑为皇族内阁,国人对清廷的信誉度一下子降到 零。 地方方面,剥夺总督巡抚的兵权、财权,全部集 中到中央。 所以武昌起义爆发,地方官员、汉族地主官僚几 乎没有人为清政府殉葬,他们几乎都站到了清政 府的对立面
清末新政内容 一、政治早期现代化
1909年各省成立咨议局,作为地方议会的雏形, 1910年中央设立资政院,作为国家议会的基础,而 咨议局、资政院的议员,绝大多数是通过选举产 生的。宪法方面,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废除军机处,1911年5月成立了内阁(皇族内阁)。 经过新政,设立了外交、农工商、学部、法部、 邮传部、巡警部、陆军部、海军部、度支部、理 藩部等部,国家机构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新诠释——评张华腾的《新政、革命与清末民初社会研究》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新诠释——评张华腾的《新政、革命与清末民初社会研究》

命 与清末 民初 社 会研 究 》 书 , 有 耳 目一新 之 一 大
感。 清末 民初 时期 ( 8 5—12 ) 又 被称 为 北 洋 19 97 , 军 阀时期 , 是 中 国早 期 现代 化 进 程 中 最 为迅 速 这 的历史 时 期 之 一 。所 谓 现 代 化 , 指 的 是从 一 个 “
史 的研究 也 因 此成 为学 术禁 区 。改 革 开 放 以后 , 随着 “ 放思想 , 事求 是 ” 解 实 的思 想路 线 的重新 确 立, 人们 开始 以冷静 、 观和实 事求 是 的眼光研 究 客 历史 , 视为 学术 禁 区的 清末 新 政 和 北 洋集 团 的 被
政 治体 制 由两千 年 的君 主专 制变成 了英 国式 的君
[ 者 简 介 ] 效 正 (9 8一) 男 , 南 汤 阴 人 , 史 学 博 士 , 究 方 向 为 清末 民初 社 会 转 型 。 作 许 16 , 河 历 研
第 2期
许 效 正 : 国早 期 现 代 化 的新 诠 释 中
— —
价》、河 间 、 《 彰德会 操及 其影 响》、辛 亥革 命前 后 《 同盟会 、 洋 集 团关 系 述 论 》 《 角视 野 下 的北 北 、多 京政 府》 代议 制在 中 国 的厄运 》 2 和《 等 3篇 文章 。
这 些著 作 问世 后 , 受到 了学术 界 的一致好 评 。
交织 , 其斗 争之 激烈程 度空 前绝后 , 由此 引发 的社
会 结 构 和 思 潮 的 变 化 也 是 令 人 眼花 缭 乱 的 。但 是 , 过 这 些历 史 的乱 象 , 们 不难 发 现 , 透 人 中国社 会 的基本脉 络还 是 非 常 清楚 的 , 就 是 政 治 的 民 那 主化 , 济 的工 业 化 , 经 教育 的普及 化 , 想 的科 学 思 化 , 会生 活的组 织化 , 社 而这 些就是 现代 化 的主要 内容 。

清末新政时期河南巡抚与河南早期现代化

清末新政时期河南巡抚与河南早期现代化

清末新政时期河南巡抚与河南早期现代化清末新政期间,河南巡抚的频繁更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南新政的成效,但河南地处北洋和湖北两大模范新政省区之间,不仅容易受其新政举措的影响,而且便于学习和借鉴。

河南巡抚群体虽然思想上较为保守,但忠于清廷,忠实执行新政谕令,致使河南新政别有特点。

河南新政虽然没有北洋新政和湖北新政那样成果辉煌,光彩夺目,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开启了河南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征程。

标签:清末新政;河南巡抚;早期现代化河南新政开启了河南早期现代化的征程,加快了近代河南发展进步的步伐,是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学界在清末新政尤其是各省新政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对位于北洋和湖北两大模范新政省区之间的河南新政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至今不但没有专著出版,即便是比较全面深入的论文也不多见。

①本文以清末河南新政时期的河南巡抚为视角,以掌握的有关资料为基础,对清末新政时期的河南早期现代化进行初步探讨。

一、频繁更换的河南巡抚清政府的新政,得到地方以及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热烈欢迎。

作为地方政府的最高长官——总督、巡抚,对中央政府的决策必须遵照执行,不管其愿意与否。

然而,将中央政府的决策贯彻落实到基层,使之发挥出效力,则取决于各省督抚的贯彻执行力度。

所以一个省区的社会发展,除了自然环境的差异外,与地方督抚的认知水平与领导能力密切相关。

有的督抚本身就是推动新政的有生力量,对中外悬殊差距、清政府面临的沉重危机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们不仅要求变法的心情较为迫切,而且有魄力和能力。

如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等。

有的督抚,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对朝廷无限忠诚,内心并非完全赞成新政的所有举措,但职责所在,不得不执行新政命令,在其辖区也进行了一些颇有成效的改革。

只有极个别督抚思想较为保守,往往借口地方困难,对中央政府的某些新政措施或有条件地执行或一直拖延,新政成效不彰。

中国早期现代化之路反思——清末新政与济南自开商埠纵横谈

中国早期现代化之路反思——清末新政与济南自开商埠纵横谈

Introspection on the Road of China's Earlier
Modernization: Rambling Talk about the Reformation of 1901 - 1911 and Opening of Port by Jinan Itself for Foreigners;
作者: 郭大松[1]
作者机构: [1]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版物刊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0-108页
主题词: 清末新政;济南;自开商埠;早期现代化
摘要:中国早期现代化之路崎岖坎坷,济南清末新政和自开商埠前后的早期现代化之路呈现巨大反差,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结合近代中外大背景,探讨济南及中
国清末新政前后早期现代化巨大反差的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发人深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从天而降的新政
• 20世纪初的中国再次出现发展机会,这次机遇来 •
得非常突然。原因在于:它是在列强威逼下被动 地发动的。 西方列强何以会威逼腐败的清政府实施新政?因 为:在一个腐败的政权和社会制度下,列强在华所 取得的利益是难以保障的;为了保障自己在华利 益,列强希望清政府有限度地变革封建经济制度 和政治制度。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不能对列强的 威逼无动于衷;按旧的方式很难维持统治,清政府 不得不下决心实行新政。
七、新政深化:预备立宪
• 日俄战争影响了中国政治局面的变动和走向。时人认为, •
日本战胜俄国是立宪制国家战胜君主制国家的标志,中国 要想真正富强,必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新政向改革政治 制度的纵深处发展。 清政府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等五大臣, 赴日、美、英、法、比、德、意、奥等东西洋各国考察政 治,为清政府将来实行宪政作准备。1906年夏秋之交,出洋 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先后回国复命。他们除将所见所闻向清 政府报告外,同时也请朝廷准备立宪。他们以为中国只有 走立宪的路,才能使清政府摆脱危机,皇位永固。 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分析立宪之利三端:皇位永固, 外患渐轻,内乱可弥。真正打动慈禧太后的是“皇位永固” 四字;宪政方案是效仿日本宪政模式。
十二、新政广度与深度超过戊戌维新
• 清末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社会、文 • • • • • •
化生活等领域展开的广泛改革,其广度与深度超 过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 官制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体制的现代化; 教育改革奠定了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基础; 军事改革推进了中国军事的现代化; 法律改革开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先河; 奖励实业直接促成了创办实业的高潮。 这些实绩所构造的宏伟场景,是洋务运动和百日 维新所无法企及的。
十五、新政的成效与正面效果
• 清政府推行新政固然有取悦列强、拉拢立宪派、打击民主
• • • • • •
革命的一面,更有统治阶级变法自强的一面;它有欺骗、 拂逆舆情的一面,更有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具体内容。 历史的效果往往不以人们的动机为转移。 清末官制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体制的近代化; 教育改革,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 军制改革,推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法律改革,开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河; 奖励实业,则直接促成了创办实业的高潮。
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赔款之巨、丧权之痛,超过历次战败后签订的不
• • • • •
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确立。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京畿的战略要地,并将海防炮台一律削平,这等于使中国 解除了防务,由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实行了永久的军事占领。大清皇朝的首都 出现了一个中国人不得进入的武装使馆区,这是真正意义的“国中之国”,它在 紫禁城旁,用枪口监督着中国中央政府的一举一动。 中国人抵抗侵略的权利被完全剥夺,连民众加入反帝组织,也要被统统砍头,而 中国政府的官员则成了列强镇压人民的工具,否则就要被革职惩罚。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评论道:中国此时“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 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 清政府实际上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儿皇帝,被称为“洋人的朝廷” 。 在这样一个卖国政府主持下的任何改革,只能引起自身的矛盾加剧。清末新政 是典型的例证。
六、新政初期的主要措施(二)
3、建立具有近代意义的“新军”。1903年, 在京师设立练兵 处,作为全国组建、训练新军的中央办事机构。1905年, 袁世凯练成北洋六镇。张之洞练成一镇一混成协。陆军部 计划建立的36镇,1911年成军20万人。 4、调整和制订合乎近代规范的法律制度。沈家本主持起草 《大清新刑律草案》、《大清法律草案》等,借鉴西方法 律体系, 初步贯穿了三权分立与立法、司法和检察分离的 精神。 5、废科举,兴学校。1903年3月,袁世凯、张之洞会奏建议废 止科举。清政府颁布各级各类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及 年限——“癸卯学制” 1905年, 清政府决定从次年丙午 科开始,所有乡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完全废除,中国教育 步入近代特征的新轨道。
十八、地方官府的腐败与无能
• 新政推行之时,官吏以新政为借口,乘机勒索肥已,使新政

非但没有达到“自救”目的,反而加速了灭亡。署名“长 舆”的人在1910年就敏感地指出: “我国今日之新政,固速乱之导线也。十年以来,我国朝野 上下莫不奋袂攘臂,嚣然举行新政。兴学堂也,办实业也,治 警察也,行征兵也,兼营并举,日不暇给。然而多举一新政,即 多增一乱端,事变益以纷拿,国势益以抢攘。夫我国今日所 谋之新政,固行之东西文明诸国,致治安而著大效者也;然 移用于我国,则反以速亡而召乱。” 它准确地说明一个道理:在一种腐败的制度下移植一部分 新事物,并不会使腐败的东西新生,而只会使新鲜的东西腐 败。新政之所以促成民变,其原因就在于此。立宪派在绝 望之后转向革命,其原因不也在此吗?
十六、新政失败的原因究竟何在
• 清末新政是由一批曾仇视改革或与改革为敌的人物完成了一场带有革
命内容的改革,是以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 式上出现的一场变革。 • 从新政的计划来说,无疑是保守的,其保守性典型地体现在:新政的 主持者和举办者,多为曾经反对过变法的旧官吏。 • 清末立新制而不易旧人,由曾与改革为敌的人物来推行新政,不仅冲淡 了新政的革新色彩,而且限制了新政的历史展开。 • 新政的保守性和欺骗性,使清政府没有得到中国社会精英分子的全力 支持和拥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始终对新政持否定态度;以康、 梁为首的维新派被清政府排斥于新政之外,也对新政进行抨击。满人 和皇族占绝对优势的事实,令立宪派对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真诚性表示 怀疑。立宪运动被镇压激化了立宪派与清政府的矛盾,使它失去了包 括立宪派在内的一般士绅的同情和支持。
十四、新政失败的原因很复杂
• 人们大都将新政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清政府推行动 • •
机欺骗性和反动性,并认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 致了新政的失败和无效。这种观点并非没有道理。 由清朝廷主持的所谓新政,其出发点本来就是保守 的,就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具有不可避免 的反动性。 但这些并不是新政的全部,问题也没有人们想象 的这么简单。
十三、新政加速了清政府灭亡
• 清政府原想藉此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新政非但没有延
• • •
长其寿命,反而加速了灭亡,这是非常吊诡的现象。 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无论 是在国内新式学堂中还是在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 多少为已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士类的 知识分子群体,成为王朝的掘墓人。 扩编新军,原本是用来弹压各种可能出现的变乱,反而给革 命党人在各省发展革命势力的机会,新军多数成了王朝的 “叛兵”。 奖励实业,原想借此以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却导致了资产 阶级利益、知识分子利益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越来越大。所 有这一切,都走向了清政府预想的反面。
十、国会请愿与皇族内阁
• 立宪党人对九年立宪的承诺不满意,以为九年的道路太长, • •

期望越快越好,从1909年起接连发起了四次国会请愿运动, 派出代表进京请愿 ,要求速开国会 。清政府镇压东北请 愿代表,只答应缩短立宪年限五年。 1911年5月, 清政府宣布实行责任内阁, 总理大臣只对君主 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议会虽有弹劾之权。任命奕匡为内阁 总理大臣,13人中,皇族占7人,另有满族2人,而汉族只有4人。 史称“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的名单宣布后引起举国哗然。立宪党人除了失望, 就是愤恨,逐步转向支持革命。 外受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猛烈进攻,内又失去了立宪派支 持,大清皇朝距离自己的灭亡已经不远了。


四、清末新政的发动
• 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宣示变法。要求朝臣和地方大
吏“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 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 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度支始裕?如何 而武备始修?” 各抒己见,限两个月内向朝廷报告。 山东巡抚袁世凯首先提出有关新政对策;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上了三个奏折(“江楚变法三折”), 提出“育才兴学”、“整顿中法”、“采用西法”等方面 建议。 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负责筹划新政事 宜。 清末新政分为两个阶段:1901—1905年为初期;1906— 1911年为后期(预备立宪时期)。

三、推动清政府实施新政的三种力量
• 1、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辛丑议和过程中, 列强提出了清
政府应当变法的要求,因为一个顽固保守封建统治秩序的 政府并不利于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清政府从“首重邦交” 的原则出发接受了这一要求。 2、巩固权力的需要。光绪皇帝主持戊戌变法,得到了外国 的支持,而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想要罢黜光绪,却得不到 列强支持。慈禧太后看到,若自己倾向变法新政,可以改 变自己在列强心中的形象,又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力。 3、对付日渐高涨的反清革命形势的需要。朝廷主动变法, 可以取消康梁甚至孙中山等人攻击清政府、进行革命的借 口。
十七、新政计划保守,但内容激进
• 清末新政的计划虽然是保守的,但其内容却是激进的,具有革命性的
• • • •
变革意义。新政的推行,必然会碰到来自保守的既得利益方面的顽强 阻力,侵害到一大批清政府官吏的既得利益。 这种触动清政府内部既得利益的结局,必然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和权 力的再组合,而这种权力的再组合,必然导致清政府内部矛盾的激化 和冲突,使清政府上上下下处于剧烈的动荡之中,动摇了清政府赖以 生存的统治基础。 清政府内部各种矛盾的冲突和激化,消解了新政的正面效果,加速了 清政府的灭亡。 透过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满汉官吏等诸种矛盾所体现出来的, 是改革与传统的对立,是改革与既得利益的冲突。 在矛盾冲突中推行新政,只会愈改愈乱,愈革愈糟。



五、新政初期的主要措施(一)
1、中央、地方机构的调整及冗员的裁汰。宣布裁撤各部书吏,令各部员 司亲自办理部务;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下令永远停止捐纳买官。 2、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3年3月,清政府正式设立商务部,作为“振兴 商务之地”,主管路、矿、工、商、农垦、畜牧等方面实业,并以此部 的名义先后颁布一批具有近代资本主义色彩的工商条例或实业章程。 如《奖励公司章程》《商会简明章程》《重定铁路简明章程》《重定 矿务暂行章程》《公司律》《商标注册暂拟章程》等。 这些规章宣布发展实业合法,奖励资本家发展实业,并且承担保护 投资者的责任,鼓励民族资本创办各式各样的实业公司、银行等,鼓励 资本家建立商会,对于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