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农村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在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1)基础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或者财力限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2)农民素质较低。
农村普遍存在教育水平低下、科学文化知识匮乏的问题,缺乏创新和创业意识,制约了农村发展的活力。
3)农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经营,农民收入较低,农业发展的潜力未能有效发挥。
4)农村治理不规范。
一些地方存在权力寻租、腐败现象,农民的权益保护不到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
发展现代化的农村交通网络,提高农村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输效率。
加强农村供水和供电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四、推进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
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师生教学质量。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教育扶贫相结合,帮助贫困地区农民接受优质教育。
五、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多元化经营。
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村旅游、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对接城市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六、加强农村治理,保护农民权益健全农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推动乡村基层自治,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实现农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加大法治力度,打击腐败和权力寻租,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难题及解决方案
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难题及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
然而,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难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收入难以增加、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等。
在本文中,将探讨这些难题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的不便。
这也妨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解决方案: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通过加大投资,修建道路、供水设施、电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二、农民收入难以增加农民收入难以增加是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现实难题。
由于农民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作物产量和销售价格,受市场波动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农民的收入难以稳定增长。
解决方案:政府可以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发展农村产业,提升农民的经营水平。
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鼓励他们创办农业企业,增加收入来源。
三、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难题之一。
农村土地往往分散、碎片化,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此外,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也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方案:政府可以通过土地整治和流转来解决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整治,对散乱地块进行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政府可以推动土地流转,引导农民将土地集约利用,发展农业经济。
四、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学校和医院少,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不足,导致农民和农村学生无法享受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解决方案: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
修建、改进农村学校和医院的设施,增加教师和医护人员的数量,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质量。
五、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相继推出的一项重大扶贫政策,旨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围绕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 基础设施落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的一环。
然而,在一些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
比如,部分村庄的道路狭窄、坑洼,给农村交通带来了不便;部分农村缺乏供水、供电等设施,限制了农村发展的潜力。
2. 农业生产不足新农村建设以农业生产的技术更新和现代化为目标,但是,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依然存在严重问题。
例如,少数农村缺乏先进耕作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导致农产品生产不足,还有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耕地利用和农业技术支持,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环境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收入。
3. 城乡差距扩大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缩小城乡差距,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差距反而进一步扩大了。
首先,城市与乡村的收入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扩大;其次,新农村建设在“乡村振兴” 政策的背景下,许多城市经济成为了支配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
4. 农民参与程度低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从农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农村全面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但是,由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不足,以及农村社会基础设施投放和农业生产技术更新等方面的不足,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致使他们的意愿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对策1. 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驱动力,是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强化农业技术研究,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打造农业龙头企业,改变现有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转型发展的基础,必须重视它的建设和改造。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政府需要贡献更多投入,设立更多专项基金,以加快农村道路、供水、排污、燃气、网络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乡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资源浪费、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农业现代化滞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助力乡村建设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一、资源浪费的问题资源在乡村建设中的合理利用一直是一个难题。
由于管理不善和观念落后,许多乡村地区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例如农产品浪费、土地浪费等。
这种情况导致了资源的低效利用,进而阻碍了乡村的发展进程。
针对资源浪费的问题,需要进行的整改措施包括:1. 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农田、水源等资源的利用,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2. 强化对资源的节约意识,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提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行为,减少资源的浪费。
3. 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对环境的破坏。
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乡村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城乡发展差距大、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等方面。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不公平,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针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进行的整改措施包括:1. 完善政策支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促进城乡发展平衡。
3.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间的发展差距。
三、环境污染的问题随着乡村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严重影响了乡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进行的整改措施包括:1. 加大环保力度,加强对乡村环境的监测和治理,严厉打击乡村环境违法行为。
2. 推动绿色生产方式,支持农村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培养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呵护乡村的清洁环境。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I NNOVAT ON S I TU1I )ES 盛 一 一■ ■■ ■ ■一 穗鼗 ■ ■ ■ 器 ■ ■ 一麟 曛 越 掰 陧辫
骥 鹱
鞲
菏 泽 学 院资源 与环 境 系 李 爱敏
农业 、 农村 、 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 化进程 的关键 性问题 , 也是关 系党和 国家工 作全局的根 本性问 题 ,农业丰 , “ 则基础牢 ; 村稳 , 社会安 ; 民富 , 国家 昌。 农 则 农 则 ” 中共中央审时度势 , 十六届五 中全会 上作 出了建设 社会 主义 在 新农 村的重大 战略 决策 , 为我 国农村 建设勾 画 出了新 的蓝图
期 活 动 , 克 服 急躁 心理 , 要 指 望 一 步 实 现 ; 立 足 实 际 , 眼 要 不 要 着 实效 , 踏实地 , 步推进 , 弃 “ 程性 ”“ 动式” “ 进式 ” 脚 稳 摒 工 、运 、跃 的心态 . 充分考 虑农民群众 的意愿和需要 , 万 不能搞成“ 要 千 形
、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新 农村 建设 中存 在 的 问 题
1对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内 涵 认 识 不 到 位 。 新 农 村 建 . 设 , 是 建设社 会主义 和谐农 村 , 一个 长期 、 巨的进 程 , 就 是 艰 不
能也 不应该 一蹴 而就 , 而是要 科学 制定发 展战 略 , 真研 制长 认
的 共 同努 力 。社 会 主义新 农 村 建 设 是一 项 系统 工 程 , 一 朝 一 不是
程 中, 在既没有征得绝大 多数农 民同意 , 也没有经过实地勘察论 证 的情 况下 , 村干部或地方政 府便 自行确 定中心村 、 新村 位置 ,
而 后 绘 出 图 纸 强 行 实 施 , 致 农 民 有 很 大 意见 , 配 合 、 愿 意 导 不 不 参 与 到新 农 村 建 设 当 中 来 。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新农村建设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薄弱,如道路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方面存在不足。
许多农村道路狭窄、崎岖不平,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和农民的出行;一些农村地区水电供应不稳定,通信网络覆盖不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农村产业发展单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缺乏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农村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未能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
3、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地区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过度开发和滥用资源,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农村劳动力流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村发展缺乏活力和创新。
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方面的能力有限。
5、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导致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不高。
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设备陈旧,医护人员短缺,难以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
农村文化体育设施不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
6、资金投入不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农村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和农民自筹,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资金的短缺限制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改善。
7、农民主体意识不强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农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建议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范、科学、健康地发展,科学的规划是前提和基础。
目前各地在建设新农村中普遍重视规划先行,但在编制规划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现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一)重视村容规划,忽视发展生产有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全面,简单地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搞工程建设,以村容规划代替新农村建设规划,大搞“农民新村”建设,忽视了发展生产。
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规划只有突出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二)规划期限较短,发展后劲不足在编制规划中,某些地方有短视现象,规划的年限较短,有的甚至仅是一个5年规划,这样势必会影响新农村的长远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贯穿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相伴而行、共始共终。
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不仅要做好近期规划,还要对村庄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展望。
(三)规划积极性高,依法性较弱我国许多地方的村庄规划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需从头做起,当地政府虽有很高的积极性,但由于经验不足和编制人员的水平局限,在规划中未充分考虑到建设内容与土地法、环保法、水利法等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的矛盾,如有些村庄的规划未经审批,违法占地、违章建筑的情况难以遏止,市场规划与国家建设标准相冲突等,从而为进一步实施埋下了纠纷和隐患。
新农村建设规划需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依法规划,才能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城市规划代替村庄规划,缺少农村特色有些村庄套用城市规划手段来规划农村,忽视了农村经济的特点,把村庄建成了城市小区,这既不符合农村实际,也给农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新农村建设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加之我国农村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很大。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发展。
然而,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农民生活、农业结构、农业科技、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土地问题、农村治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经济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等。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依赖农业经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对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兴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支持,为农民提供创业贷款、信用贷款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环境保护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非法垄断、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等。
这些问题不仅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环境,还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影响。
对策: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监管,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方式,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同时,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农民采取环保措施的行为给予奖励,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农民生活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生活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不足等。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农民在生活、出行、教育、医疗等方面受到了限制。
对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四、农业结构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农业占比过高、农业产业链缺乏完善等。
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农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对策: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从事高效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农村建设项目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分析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1. 监管机制不健全目前,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和流程。
部分地区存在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的现象,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监管空白。
2. 监管力度不足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健全,部分地区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
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导致项目质量下降、资源浪费等问题。
3. 监管手段单一目前,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监管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的现场检查和事后处理方式。
这种监管方式往往难以发现潜在的问题,也无法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4. 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地区的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监管知识和技能。
这使得监管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对项目实施产生负面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1.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多头监管和重复监管的现象。
同时,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和流程,提高监管效率。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3. 创新监管手段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实现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同时,建立项目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4.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不称职的监管人员进行问责和处理,确保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结论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手段单一以及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追求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环境污染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往往会忽视环境保护。
农村区域内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对策:1.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减少污染物排放。
2.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查和监督,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的全面展开。
二、资源浪费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在低效的项目上,如过度砍伐树木、盲目填埋垃圾等,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生态环境恶化。
对策:1.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优先选择可再生资源进行建设,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鼓励农民参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倡绿色生产方式,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三、生态破坏问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土地扩张、建筑开发等因素,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愈发突出。
对策:1.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重视湿地、树林等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
2.加强农村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留农田、林地等自然资源,维护农村生态平衡。
四、水土流失问题部分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土地资源的减少导致土壤退化,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对策:1.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采取措施防止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土地生态功能。
2.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倡耕地轮作休耕、有机农业等方式,改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五、环境监管不力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监测与管理体系相对滞后,监管不力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些违法行为得以滋生。
对策:1.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机制,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农村住建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住建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住建领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住房建设不足、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本文将探讨农村住建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住房建设不足由于资金、土地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农村住房建设一直存在不足的问题。
许多农民的住房条件较差,甚至有的无法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
这给农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农村居住环境差农村居住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交通、供水供电、卫生等方面。
农村交通不便、供水供电不稳定、卫生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
二、解决对策1. 加大住房建设力度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确保农民有足够的住房。
采取多种手段,如引进合作社、设立农村住房建设基金等,解决资金、土地等问题。
同时,可以提供低息贷款,鼓励农民自建房屋,提高农民的住房条件。
2.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改善交通条件,修建更多的道路,解决农民出行不便的问题。
建设更完善的供水供电系统,提供稳定的供水和电力,解决农民的生活困扰。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卫生条件,保障农民的健康。
3.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住建领域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农村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民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更好的基础。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扶持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 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农民的住房建设和居住环境问题也与农民自身素质和技能相关。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在住房建设和居住环境改善方面有更多的能力和意识。
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住建工作。
三、总结农村住建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上级投入资金有限,县级财政配套能力较弱,各地资金投入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少数试点村“等、靠、要”思想严重,群众资金筹措难,因资金不到位,大多数村因为搞新农村建设而负债,有的村负债达20多万元,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新问题。
(二)旧房拆迁难。
由于“祖业不可废、存下一片瓦、留与子孙用”,以及宅基地是祖业等传统思想作怪,加上补偿费不多,即使是旧房、烂房,有些村民也不愿拆除,还有一些破旧房房主在外打工,难以联系到人,拆迁也很难进行。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
虽然各地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但许多试点村的特色产业,普遍存在着“优”而无“势”、“特”而不“强”现象,缺乏规模效应,加上一些试点村存在重“三清三改”轻“生产发展”现象,导致产业培植难,农业龙头企业量少质弱,科技含量不高,带动辐射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四)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使试点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农民思想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一些地方群众集体主义思想缺乏,农村文化生活单调,科学文化还停留在原来的较低水平上。
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行为,以及占用耕地建房、建坟墓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五)后续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由于资金短缺,多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后续管理空缺。
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卫生保洁难。
一些村刚修好的整洁巷道、广场由于缺少专人负责,一年半载后,人畜粪、杂草、垃圾又到处都是。
二是公共设施维护管理难。
器械自然磨损、灯具使用到期后,因为维修资金难筹,这些公共设备一旦失修便无法使用。
三是规划坚持难。
少数试点村没有按“五先五后”的程序建设,造成人力、物力浪费;有的地方新农村建设过后,一些村民仗着家(宗)族势力,批地建房不按规划实施,甚至未批先建、随心所欲,新农村规划意图难以落实。
乡村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人开始关注到乡村发展建设。
然而,与城市相比,乡村发展建设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以期对乡村发展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乡村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1、人口外流: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相对低下,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到城市谋生。
长期以来,这种人口外流现象逐渐加剧,直接导致了许多乡村经济的停滞甚至萎缩。
2、土地资源问题:由于资源优势的不同,一些地方土地资源相对缺乏,加之一些人的盲目开发,导致了不少泥石流、滑坡等问题的产生,引起了安全隐患。
3、传统文化淡化:由于现代文化的影响,不少青少年已经渐渐忘记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对它们不感冒。
这样的情况导致了许多乡村文化的消失,失去了它们的传承价值。
4、基础设施缺乏:在一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不完善,例如道路、桥梁、供电、供水等问题都很突出,造成了许多不便。
5、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相信大家都知道,传统的农业只有单一的粮食等作物,缺乏多样性。
由此不难发现,这种情况也导致了该地区农业产业的停滞。
二、如何推进乡村发展建设1、完善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的农业,引进专业化的农业企业,摆脱过去的单一种植模式。
例如加强水果、蔬菜、花卉、草业、畜牧等副业,并加强高新技术等,这样会让农业产业更加多样化,也会增加农村收益和农民收入。
2、提高农村文化教育: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持和传承乡村文化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如举办庙会、民间艺术比赛等,可以使青少年了解、尊重和传承乡村文化。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桥梁、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样会使得交通更便利,居民生活环境更卫生,促进乡村建设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4、优化土地资源使用:加强土地管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
通过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将土地转变成为旅游、观光、养生等用途,既保护了环境又提升了经济效益。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精选五篇)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精选五篇)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上级投入资金有限,县级财政配套能力较弱,各地资金投入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少数试点村“等、靠、要”思想严重,群众资金筹措难,因资金不到位,大多数村因为搞新农村建设而负债,有的村负债达20多万元,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新问题。
(二)旧房拆迁难。
由于“祖业不可废、存下一片瓦、留与子孙用”,以及宅基地是祖业等传统思想作怪,加上补偿费不多,即使是旧房、烂房,有些村民也不愿拆除,还有一些破旧房房主在外打工,难以联系到人,拆迁也很难进行。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
虽然各地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但许多试点村的特色产业,普遍存在着“优”而无“势”、“特”而不“强”现象,缺乏规模效应,加上一些试点村存在重“三清三改”轻“生产发展”现象,导致产业培植难,农业龙头企业量少质弱,科技含量不高,带动辐射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四)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使试点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农民思想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一些地方群众集体主义思想缺乏,农村文化生活单调,科学文化还停留在原来的较低水平上。
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行为,以及占用耕地建房、建坟墓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五)后续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由于资金短缺,多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后续管理空缺。
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卫生保洁难。
一些村刚修好的整洁巷道、广场由于缺少专人负责,一年半载后,人畜粪、杂草、垃圾又到处都是。
二是公共设施维护管理难。
器械自然磨损、灯具使用到期后,因为维修资金难筹,这些公共设备一旦失修便无法使用。
三是规划坚持难。
少数试点村没有按“五先五后”的程序建设,造成人力、物力浪费;有的地方新农村建设过后,一些村民仗着家(宗)族势力,批地建房不按规划实施,甚至未批先建、随心所欲,新农村规划意图难以落实。
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人将目光转向了农村地区,关注着农村社区和乡村旅游等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必须直面一些存在于村庄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在许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巨大滞后。
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等基本生活条件不完善,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由于缺乏医疗保健设施和学校,居民在面临疾病和教育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通过修建道路、铺设饮用水管网、加强电力网络覆盖等措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增加高质量医院和学校的数量以及提升其服务能力来满足居民需要。
二、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一些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污水处理不规范、集体污染治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水源受到污染;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地退化,资源浪费严重。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居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农村旅游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环保设施建设和环境监管力度。
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中心的建设,并加强对其运营管理的监管;鼓励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从而改善农田质量。
三、产业结构单一问题许多农村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
传统种植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大,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缺乏多元化的经济活动也限制了居民创业就业机会。
这些问题既是经济发展困局,也是人才流失的隐患。
政府可以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
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的培育;同时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的投入,提高农民自身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社会服务机构不足许多村庄缺乏完善的社会服务机构,如养老院、托幼中心等。
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缺乏养老设施使得许多老年人无法获得长期照顾;而缺乏托幼机构也给年轻父母带来了困扰。
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乡村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低等。
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由于乡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给当地乡村振兴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如修建道路、铺设供水管网、建设乡村医疗设施等,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乡村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上,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在此背景下,可以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引进高效农业生产设备,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等,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再次,要加大对农民收入的支持和保障。
乡村地区农民收入普遍偏低,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等因素导致的。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农村共享经济等,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后,要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建设。
乡村地区由于条件限制,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更好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同时,应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或就业,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乡村建设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既需要政府的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也需要农民自身的主动参与和创新,共同推动乡村建设迈向现代化和繁荣。
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也是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问题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乡村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低等。
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乡村发展的瓶颈之一。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也逐渐发展起来,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基础设施不完善。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了交通不便和信息不畅的情况,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善。
同时,可以引入民间资本,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加快项目推进速度,提高建设质量。
二、农村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许多农村地区存在着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等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居民的健康。
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环境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可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依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存在经济风险较大的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农民发展多元化经营,引入新技术、新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村企业和农民提供更多的扶持和激励措施。
四、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优秀的农村青年选择到城市工作生活,导致农村地区人才匮乏,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和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摆上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活动。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和全国、全省、全市其他地方一样,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受历史条件和环境因素制约,村庄规划改造难度大。
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庄规划晚。
截止到20xx年,全县333个行政村只有173个村有规划。
我县的大多数村存在的房屋建设标准高矮、宽窄、方向不一,宅基地乱占,街道不整齐,甚至没有一条象样的街道等等,都是因为缺少规划或者不按规划建设造成的。
二是村庄建设不按规划执行。
即使有了村庄规划,但规划型同虚设、不按规划建设的村庄非常普遍,任意占宅基,想在那里盖就在那里盖,想盖多大就盖多大,想盖多高就盖多高,还有多占宅基地的问题等,严重影响了村庄的面貌。
三是人口流动造成村内闲置房。
有些家庭,人员长期在外居住,或打工、或经商、或种地,房屋及院子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房屋、院墙破旧。
四是一些传统的不良生活方式造成了房前屋后、房内房外脏、乱、差。
五是房台村人均住房面积小。
我县沿黄河大堤的房台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治理黄河而由国家投资集中搬迁建设的,已经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房屋破旧、面积窄小,已经非常不适合现在的生活需求。
据了解,这些房台村每户院落的面积是160平米,正房面积只有51个平方。
这样的村在我县所占的比例很大,全市共有5万左右的人口,我县就占了56个村、8421户的3.5万人,房台村人口数占了我县农村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六是村庄小而分散。
全县333个行政村中,100户以下的村有125个,其中最小的村仅有49口人。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
首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后。
尽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文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精神文明水平普遍落后。
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居民未能改变传统观念,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而忽视了文化精神建设,使得农村文化精神建设情况更加复杂。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资金筹集不足,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大,大多数农村地区仍然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公路、通信、电力、水电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此外,农村用地管理不善。
近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农村土地利用率不断上升,农村用地管理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土地分配混乱、地价收费高昂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并给农民和农村居民带来不便。
此外,农村人口结构失衡,人口流失加剧。
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潮淹没了农村,农村在发展中失去了竞争力,农民和农村居民贫穷落后,大量农民和农村居民外出务工,造成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
总而言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
首先,要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精神文明水平;其次,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第三,要加强农村用地管理,改善农村用地管理;最后,要加大对农村空心化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和农村居民留守乡村,促进乡村振兴。
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也逐渐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在村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分析当前村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地区,给农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公路、电力、供水等基本设施缺乏投入或更新改造,致使交通堵塞、用电不足以及取水不便等问题时有发生。
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修建宽阔平整的乡间支线道路,确保通行顺畅;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和改善供水管网,满足人们日常需求;完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降低环境污染等。
二、教育资源匮乏与城市相比,在教育资源方面,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供给不足和质量偏低的现象。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简陋,教学资源缺乏严重影响到农村孩子们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和教育硬件设施建设。
同时,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参与到农村教育事业中来,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三、医疗条件落后当前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
医院设备落后、药品配送不及时,导致群众就医困难。
很多患者需要赶到县城或者更远的城市才能获得合适的治疗和专业的医生指导。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在乡镇和村级设置基层医疗机构,并配备必要的检查仪器和常用药品来改善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鼓励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到农村从事卫生工作也是一个重要措施。
四、产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传统的农业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由于缺乏多元化产业支撑,导致很多农民收入相对较低。
为此,政府应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新兴产业来改善这一状况。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生产工艺,并加强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兴产业中来,提升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
五、生态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地区存在污水处理不当、粪便无害化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和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摆上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活动。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和全国、全省、全市其他地方一样,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受历史条件和环境因素制约,村庄规划改造难度大。
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庄规划晚。
截止到20XX年,全县333个行政村只有173个村有规划。
我县的大多数村存在的房屋建设标准高矮、宽窄、方向不一,宅基地乱占,街道不整齐,甚至没有一条象样的街道等等,都是因为缺少规划或者不按规划建设造成的。
二是村庄建设不按规划执行。
即使有了村庄规划,但规划型同虚设、不按规划建设的村庄非常普遍,任意占宅基,想在那里盖就在那里盖,想盖多大就盖多大,想盖多高就盖多高,还有多占宅基地的问题等,严重影响了村庄的面貌。
三是人口流动造成村内闲置房。
有些家庭,人员长期在外居住,或打工、或经商、或种地,房屋及院子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房屋、院墙破旧。
四是一些传统的不良生活方式造成了房前屋后、房内房外脏、乱、差。
五是房台村人均住房面积小。
我县沿黄河大堤的房台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治理黄河而由国家投资集中搬迁建设的,已经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房屋破旧、面积窄小,已经非常不适合现在的生活需求。
据了解,这些房台村每户院落的面积是160平米,正房面积只有51个平方。
这样的村在我县所占的比例很大,全市共有5万左右的人口,我县就占了56个村、8421户的3.5万人,房台村人口数占了我县农村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六是村庄小而分散。
全县333个行政村中,100户以下的村有125个,其中最小的村仅有49口人。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以垦利镇的渔洼村为顶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入海口在垦利境内不断改道,农民种地跟着黄河走,许多种地的生产屋子慢慢地演变成村落。
这些村落都没有规划,随意建设,房屋基本是低矮的泥土房,特点是散、乱、小、差、偏、远。
总之村庄规划建设滞后、村庄小而分散,加之我县历史比较短,群众来自全国11个省,109个县,居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进行新村建设、旧村改造难度很大。
(二)经济收入差距大。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我县20XX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0700元,而同期全县农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4477元,差距比为2.4:1。
二是乡村集体经济收入差距大。
据调查,目前我县集体经济在100万元以上的村仅有14个,10万元以上的村72个,而集体经济空壳村却有133个。
三是村民收入差距大。
虽然我县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77元,但仍然还有一部分刚解决温饱甚至连温饱还没有解决好的困难户。
四是境内城中村、油区村、纯农业村之间以及乡镇之间区位、资源、条件、基础差异较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三)环境卫生整治不够彻底。
通过近两年小康文明村的创建和集中整治,我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了加强,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但保持村庄整洁还没有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习惯,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乱堆乱放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整治并不彻底。
(四)公共设施档次较低。
许多村的医疗卫生服务站、幼儿园、道路、饮水等公共基础设施还不配套完善,村庄文化大院设施不配套且档次低,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还有不少村庄没有文化大院等。
(五)建设机制和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工作量大、面广、任务重,必须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完善的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建设工作。
目前,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刚进入起步阶段,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制度需进一步探索与健全。
二、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一)从发展经济、强化基础入手,切实增加群众和集体收入。
非农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怎样才能增加群众和集体收入,结合我县实际,首先要把资源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重头戏。
我县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多,要继续实施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农业开发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改善生产条件,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畜牧、水产、棉花是我县农业上最大的优势,并且潜力巨大,是农民增收的抓手,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畜牧、水产大县强县建设,而且要精、要快、要好。
二是要毫不放松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重点培植冬枣、蜜桃、桑蚕、蔬菜、食用菌等新兴产业,努力实现一乡一业或多业、一村一品或多品。
三是要实施好能人带动战略,重点培植几个块头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走企业加农户、企业带产业、吸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自然人入股等多种模式的发展路子。
四是要抓好对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把增强农民劳动技能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作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换的手段,培育技能型、高工资型劳动力队伍,如黄河口镇的栾家村输出的主要是农业机械手和农业技术员,年收入每人都在2——3万元以上。
五是想方设法增加集体收入。
没有集体收入和公共积累的村,新农村建设就是空架子,要鼓励有积累的村进行投资上项目,让死钱变活钱;无积累的村想尽千方百计寻求资金来源渠道,可以采取成立协会、公司、合作组织等方式,为村民搞好服务来增加收入。
六是积极启动民间资本,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有公共积累的村集体和能人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掀起一场发展民营经济的革命。
先当小老板,再当大老板,由农业经济、打工经济向工业经济、创业经济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有一个强大的经济支撑。
(二)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建设做起,抓好村庄规划改造。
要想搞好村庄改造,一是规划必须先行。
在村庄规划方面我县相对滞后,从现在开始要对各乡镇、各村庄的规划重新进行审核修编,并加快详细规划编制力度,同时搞好乡镇驻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提升规划层次。
除100人以下的小村和偏远村,都应该在年内完成规划编制,越晚越被动。
二是采取整体搬迁、撤并、老村改造三种模式想结合的方法,加快村庄规划改造步伐。
对有经济实力和条件成熟的村,可采取整体搬迁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高起点、大众化,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在一定时间内不落后,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区域建设,不搞一刀切;二要掌握建设时间,对于不能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集中搬迁的村,可分步实施,但不能再在老村内建设新房。
对于小、偏、远的村,可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村庄的撤并。
对于老村的改造,要坚决按规划进行。
宅基大小、房台高低、房子高矮宽窄都要有统一的标准,不能随意建设。
要坚决杜绝乱占宅基地,对村内的空宅基地要统一收回,搞好合理规划。
三是对村庄改造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新农村建设不是建新村,要由群众按规划自主行动。
条件好的一类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改居,有条件的建设楼房,实现公寓化;二类村坚持转化升级,提高村庄道路标准,逐步消除土坯房;三类村进行整理提高,全部建有柏油路,争取在两年内全部消除危房。
(三)从群众最容易干、见效最快的方面切入,抓好环境卫生整治。
一类村,特别是已经创建为小康文明村的村,要建立起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保持,提升卫生环境水平;二类村要建章立制,对骨干道路、村庄道路、村内卫生集中进行治理;三类村的工作重点就是环境卫生的治理,对“三堆”进行集中清理,使全县每个村在20XX年都要达到“四个一”标准:即有一条环境卫生示范街,有一批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有一支环卫队伍,形成一套卫生管理制度。
在集中治理的基础上,抓好“一池三改”,从根本上改善卫生状况。
环境建设不仅是刷刷墙,挡挡草,要多在绿化上下功夫。
目前,文化大院也好,休闲广场也好,大多是全部硬化一个模式,刚一建完,已明显落后。
真正的新农村应该是“人在绿中,房在树中,村在林中”,在我县尽管有难度,但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要注重绿化和硬化相结合,宜草则草,宜树则树,提升层次,增添灵气。
(四)从群众最关心、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事上下功夫,抓好公共事业发展。
农村公共事业是城乡最明显的差距,也是农民最迫切的需要。
要采取多种融资渠道,从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的实事抓起,进一步加大对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断配套完善。
同时要为群众建设一批扎实、实用的敬老院、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大院、体育广场和放心店等公益设施,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不同层面的需求。
要注重小学和幼儿园的建设,让农村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到更好的教育;要加快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改造,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制度,让群众都能看得起病。
要逐步提高对老人和失地、失业、弱势农民的保障水平,确保人人生活过得去,争取人人过得好。
(五)从农村和谐、创造现代生活着眼,抓好乡风文明。
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按照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强村班子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定时定点集中办公、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务大事村民公决、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及村章、合同、程序“三监管”等民主管理制度,规范“一事一议”运作程序,提高村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加快推进村级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依法治村。
二要加强引导教育,改变农民的传统生产生活习俗。
充分发挥文化大院等设施的作用,引导农民学知识、学文化,过文明健康的生活。
我县的东部人口主要是三、四十年代从鲁西、鲁西南地区移民而来,中部地区主要是从潍坊、广北一带迁移来的,而西部地区是以我县的原有人口为主,思想意识、文化背景、生产生活习俗差别较大。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分别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在生活上要逐步解决那些辟如盖房不垒院墙、吃喝不讲营养、房内房外不讲卫生、柴草乱堆乱放、人畜家禽混居等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在生产上要引导农民摒弃那种单纯靠地吃饭的传统农业意识,积极从事二、三产业,增加非农业收入。
三要抓好活动载体,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组建一批村级文艺宣传队、体育队,搞好“十星级文明户”、“信用户”、“五好家庭”、“五好村民”、“好媳妇”、“好婆婆”、“好孝子”“好邻居”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倡树文明乡风,展现农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