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计算式

合集下载

模板计算公式

模板计算公式

1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X(1+施工消耗)X[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一1)x补损率/周转次数一(1 —补损率)50%/周转次数]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观点:1、消耗量=一次使用量x (1+施工消耗)x(周转次数一1) x补损率/周转次数周转性资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一定进行必定的修理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理所耗费的木材量称为消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X (1+施工消耗)/周转次数+消耗量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资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均匀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X (1+施工消耗)*(1 一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是指周转性资料每周转一次后,能够均匀回收的数目。

4、摊销量=xx使用量-回收量摊销量是指为达成必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资料的数目。

5、若公式4用于编制估算定额中的周转性资料摊销量时:(1)回收部分一定考虑资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 )周转性资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赔偿此项花费和简化计算的采纳举措:减少回收量、增添摊销量(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添的施工管理费率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8、上边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能够看看:周转资料的耗费定额,应当依据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立。

摊销量是指周转资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耗费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构造构件上的周转资料耗费量。

周转性资料耗费定额一般与下边四个要素相关: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资料数目。

依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查收规范计算。

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②消耗率:在第二次和此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破坏不可以复用,一定另作增补的数目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均匀每次周转补损率。

模板计算公式

模板计算公式

1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

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

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模板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

模板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

模板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模板工程量计算是指在建筑施工中,根据工程图纸和设计要求,通过一定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确定模板工程的施工量。

模板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掌握常用的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一、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模板面积是指模板工程所占用的建筑面积。

在实际计算中,常用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有:1. 单个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单个模板面积 = 模板尺寸A ×模板尺寸B其中,模板尺寸A和模板尺寸B分别表示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2. 总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总模板面积 = 单个模板面积 ×模板数量其中,模板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模板的总数。

二、模板木材用量的计算公式模板木材用量是指在模板工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木材的数量。

常用的模板木材用量计算公式有:1. 单个模板所需木材总量的计算公式:单个模板所需木材总量 = 模板长度 ×模板宽度 ×模板厚度其中,模板长度、模板宽度和模板厚度分别表示模板木材的尺寸。

2. 总模板木材用量的计算公式:总模板木材用量 = 单个模板所需木材总量 ×模板数量其中,模板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模板的总数。

三、模板扣件用量的计算公式模板扣件用量是指在模板工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扣件的数量。

常用的模板扣件用量计算公式有:1. 单个模板所需扣件总量的计算公式:单个模板所需扣件总量 = 直线扣件数量 + 拐角扣件数量 + 连角扣件数量其中,直线扣件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直线扣件的数量,拐角扣件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拐角扣件的数量,连角扣件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连角扣件的数量。

2. 总模板扣件用量的计算公式:总模板扣件用量 = 单个模板所需扣件总量 ×模板数量其中,模板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模板的总数。

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式,实际的模板工程量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模板工程的形状、结构等。

这些因素的考虑会涉及到更加复杂的数学计算和几何原理。

独立基础模板计算实例

独立基础模板计算实例

独立基础模板计算实例篇一:模板计算公式1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

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

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

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

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
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
1. 模板支撑力计算公式:
模板支撑力 = [(混凝土标准重量 + 模板材料重量)/2 + 模板
外表面积× 模板根数] × 模板使用系数
其中,混凝土标准重量为 2.4 t/m³,模板使用系数根据不同的
模板类型和使用情况有所不同。

2. 模板强度计算公式:
模板强度= [9.8 × 模板长度(m)× 模板宽度(m)× 模
板厚度(mm)× 模板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 [8 × 模板根数] 其中,模板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在材料厂家提供的相关资料中查
找得到。

以上是混凝土模板计算的核心公式,但实践中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模板拼接方式、支撑点距离等。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建议在设
计和施工前请专业人员进行计算和评估,并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使用。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是根据工程需求和模板类型来确定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板计算式:
1. 模板展开面积计算式:
模板展开面积= 模板长度×模板宽度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模板的展开面积,即模板所需的原材料面积。

2.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式:
混凝土侧压力= 混凝土密度×混凝土浇筑高度×9.8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是确定模板支撑体系的重要参数。

3. 梁模板计算式:
梁模板面积= (梁宽+ 模板宽度)×梁长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梁的模板面积,考虑了模板宽度对梁宽度的增加。

4. 楼板模板计算式:
楼板模板面积= 楼板长度×楼板宽度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楼板的模板面积,直接根据楼板的尺寸进行计算。

5. 墙模板计算式:
墙模板面积= (墙高×墙长+ 门窗洞口面积)×墙厚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墙的模板面积,考虑了门窗洞口对模板面积的影响。

这些计算式是土木施工模板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正。

同时,还需要注意考虑其他因素,如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方法、材料性能等。

模板的计算

模板的计算

模板的计算一、根据混凝土量快速估算模板用量1、适用情况:一般用于工程开工前期,在已知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估算模板用量,以初步估算工程周转材料成本投入数量,为筹措资金提供依据。

2、优缺点:优点:速度快,简便节约计算时间。

缺点:模板用量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一)各种截面柱模板用量1、正方形截面柱其边长为a×a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1按下式计算:U1=4/a2、圆形截面柱其直径为d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2按下式计算:U2=4/d3、矩形截面柱其截面为a×b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3按下式计算:U3=2(a+b)/ab(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U4=(2h+b)/bh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U5=1/h式中h——楼板的厚度。

(四)墙模板用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墙,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6按下式计算:U6=2/d式中d——墙体的厚度。

二、按照混凝土构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展开的办法精确计算模板工程量。

1、适用范围:常用于成本核算,及班组工程款结算。

2、优点:数据准确缺点:计算过程繁琐,占用时间较长,受计算者个人水平影响较大。

方木的计算快速估算法每平方米模板方木(50×100)用量V:V=0.0333(m3)对拉螺栓长度计算4.5m以下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4.5m以上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4.5米以下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4.5米以上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 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1(竖向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对拉螺栓数量的计算1、墙体对拉螺栓a、止水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b、周转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 ×1.05注:其中1.05为周转型对拉螺栓的损耗2、柱对拉螺栓柱对拉螺栓个数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柱截面尺寸及施工方案进行计算钢管的计算柱模钢管用量的计算柱净高:基础顶面或楼面至上层梁底的高度柱箍间距:指同向相邻两排加固柱箍钢管组合中心距柱模加固杆长度=柱子截面尺寸(b或h)+2×模板厚度+2 ×方木高度+2×自由端长度(一般取200~500)柱模加固杆根数(b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模加固杆根数(h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长度及数量柱模加固杆数量=柱模加固杆长度(b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模加固杆长度(h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报工程量注意事项:1、分规格报量2、按钢管长度模数确定钢管长度规格普通高度墙体钢管用量计算墙体净高度:基础顶面或结构楼面到上层梁或板底的高度。

模板用量计算公式及模板施工常用数据

模板用量计算公式及模板施工常用数据
矩形截面主梁及次梁之模板用量U4值
梁截面尺寸
(h×b)/m
模板用量
U4= /㎡
梁截面尺寸
(h×b)/m
模板用量
U4= /㎡Biblioteka 楼板模板用量U5值板厚d1/m
模板用量
U5= /㎡
板厚d1/m
模板用量
U5= /㎡
墙模板用量U6值
墙厚d2/m
U6= /㎡
墙厚d2/m
U6= /㎡
U3=
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
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
U4=
式中 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
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
楼板模板用量/㎡
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
U5=
式中d—楼板厚度(m)
墙模板用量/㎡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墙,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6按下式计算
模板用量计算公式及模板施工常用数据
模板用量计算公式及模板施工常用数据
项目
计算公式及说明
各种截面柱模板用量/㎡
正方形截面柱
边长为a×a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1按下式计算
U1=
圆形截面柱
其直径为d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2按下式计算
U2=
矩形截面柱
边长为a×b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3按下式计算
U5=
式中d2—墙的厚度(m)
项 目
柱模截面尺寸
(a×a)/m
模板用量
U1(U2)= /㎡
柱模截面尺寸
(a×a)/m
模板用量
U1(U2)= /㎡
正方形或圆形截面柱的模板用量U1(U2)值
矩形截面柱子模板用量U3值

模板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和技巧

模板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和技巧

模板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和技巧1、现浇混凝土模板,定额按不同构件,分别以:组合钢模板、钢支撑、木支撑;(编制标底时可用此项)复合木模板、钢支撑、木支撑;(钢框+12mm厚竹胶板)胶合板模板、钢支撑、木支撑;(塑料套管穿对拉螺栓)木模板、木支撑编制。

2、现场预制混凝土模板,定额按不同构件分别以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木模板,并配制相应的混凝土地膜、砖地膜、砖胎膜编制。

3、现浇混凝土梁、板、柱、墙是按支模高度(地面支撑点至模底或支模顶)3.6m编制的,支模高度超过3.6m时,另行计算模板支撑超高部分的工程量。

若立模高度超过3.6m时,应从3.6m以上,按每超过3m增加一次计算套用定额项目。

超高支撑增加次数=(立模高度-3.6m)/3计算,不足3米者也按1次计算。

超高每增3m的工程量,梁、板是按超高构件全部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计算的;柱和墙是按超高部分的混凝土接触面积计算的。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1、现浇混凝土及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应区别模板的材质,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定额附录中的混凝土模板含量参考表,系根据代表性工程测算而得,只能作为投标报价和编制标底时的参考。

3、现浇混凝土基础的模板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1)现浇混凝土带形基础的模板,按其展开高度乘以基础长度,以平方米计算;基础与基础相交时重叠的模板面积不扣除;直形基础端头的模板,也不增加。

(2)杯形基础和高杯基础杯口内的模板,并入相应基础模板工程量内。

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长边长度的,套用高杯基础定额项目。

4、现浇混凝土柱模板,按柱四周展开宽度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

(1)柱、梁相交时,不扣除梁头所占柱模板面积。

(2)柱、板相交时,不扣除板厚所占柱模板面积。

现浇混凝土柱模板工程量=柱截面周长柱高[例10-15]如图所示,现浇混凝土框架柱20根,组合钢模板,钢支撑,计算钢模板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解:①现浇混凝土框架柱钢模板工程量=0.4544.5020=162.00m2现浇混凝土框架矩形柱组合钢模板,钢支撑套10-4-84 定额基价=251.33元/10m2②超高次数:4.5-3.6=0.90m1次混凝土框架柱钢支撑一次超高工程量=0.454 20 (4.50-3.60)=32.40m2超高工程量=32.401=32.40m2柱支撑高度超过3.6m钢支撑每超高3m套10-4-102 定额基价=34.90元/10m5、构造柱模板,按混凝土外露宽度,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

模板挠度计算公式

模板挠度计算公式

模板挠度计算公式篇一:模板计算式8.2.1截面尺寸:b×h=1000mm×1500mm1、梁侧模板荷载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F=0.22γctβ1β2V1/2 F=γH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取值,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3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为50.99KN/m2、36KN/m2;取较小值36KN /m2做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2、梁侧模板面板计算:面板做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面板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2.1抗弯验算σ=M/W< f其中,σ----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M----面板的最大弯矩(N.mm)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30×1.5×1.5/6=11.25cm3[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M=0.1ql2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0.3×36×0.9=11.66KN/m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2×0.3×2×0.9=0.76KN/mq=q1+q2=11.66+0.76=12.42 KN/m计算跨度(内楞间距):l=300mm面板的最大弯矩M=0.1×12.42×300×300=11.18×10N.mm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M/W=11.18×10/1.13×10=6.9N/mm442 4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f],所以满足要求。

工地模板工程计算公式总结,又简单又详细!(2)

工地模板工程计算公式总结,又简单又详细!(2)

〔3〕板与柱相交时,不扣除柱所占板的模板面积。但柱与墙相连时, 柱与墙等厚部分〔柱的墙内部分〕的模板面积,应予扣除。
超高次数:〔5.20-0.12-3.60〕÷3.00≈1 次 钢支撑每增加 3m 套 10-4-176
[例 10-18]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有梁板,如下图,胶合板模板,钢支撑, 计算有梁板模板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现浇混凝土小型池槽模板工程量=池槽外围体积
板: 地(楼)面支撑点至板底坪。
19、现浇混凝土柱、梁、墙、板的模板支撑超高:
(4)梁、板(水平构件)模板支撑超高的工程量计算如下式:
第3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超高次数=(支模高度-3.6)÷3(遇小数进为 1)
投影面积计算。挑出墙外的牛腿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12、轻体框架柱(壁式柱)子目已综合轻体框架中的梁、墙、柱内容,
但不包括电梯井壁、单梁、挑梁。轻体框架工程量按框架外露面积以平方
雨篷、阳台模板工程量=外挑部分水平投影面积
米计算。
16、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以图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第2页共5页
3m为超高 2 次,依次类推;缺乏 3m,按 3m计算。
预制桩模板工程量=混凝土工程量
超高工程量(m2)=∑(相应模板面积×超高次数)
3、构筑物混凝土模板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
(6)墙、板后浇带的模板支撑超高,并入墙、板支撑超高工程量内计
(1)构筑物工程的水塔、贮水(油)池、贮仓的模板工程量按混凝土与
算。
模板的接触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现场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
(2)大型池槽等分别按基础、墙、板、梁、柱等有关规定计算并套用

模板摊销计算

模板摊销计算

模板量计算
1.组合式钢模板
(1)计算式:
组合式钢模板定额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一残值率)/周转次数〕×(1十施工损一次使用量=混凝土模板接触面积每100m2一次净用量。

2.木模板
(1)计算式:
木模板一次使用量=构件每100m2接触面积一次模板净用量
周转用量=一次使用量×〈l十(周转次数-l)×补损率〉/周转次数
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一补损率)×50%/周转次数
摊销量=(周转量一回收量) ×(1十施工损耗率) 或摊销量=一次使用量×K×(1十
3.大钢模板:周转200次,损耗率12.2%(包括大修、经常维护)
4.木胶合板模板:模板定额摊销量的计算公式与组合式钢模板相同。

材料
一次使用量
摊销量
10.26906250.26906310.26906251
0.18375。

材料周转次数见下表
护)
(1十施工损耗率)
施工损耗率);
10.1640625
10.1365
周转量回收量0.36250.1063。

模板计算规则

模板计算规则

一、计算规则:
按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
柱子:周长乘以柱高,从柱基或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无梁板算至柱帽底部
墙:外墙由楼层上表面算至上层楼板上表面,内墙则算至上层楼板(梁)下表面,0.3平米以内的孔洞面积不扣除,也不增加侧壁模板,采用大模板时洞口均不扣除
板:扣除柱、梁、0.3平米以外的孔洞面积
梁:梁长乘以梁底与2倍两侧长度之和,梁长算至柱侧、墙侧,次梁算至主梁侧,外墙部分按中心线计算,内墙部分按净长线计算
如果是单梁,面积=梁高*梁净长度*2+梁底模面积
如果是有梁板,面积=(梁高-板厚)*梁净长*2+梁底模面积
二、计算公式:
1、垫层模板:S=1*4*0.1*2=0.8m2(周长X 高X 个数)
2、基础模板:S=0.8*4*0.45*2=2.89m2(周长X 高X 个数)
3、基础柱模板:S=(0.4*4*0.6-0.4*0.3*2)*2=1.44m2((周长X 高- 梁头接触部位面积)X 个数)
4、梁模板:S=(0.3+0.4*2)*(4-0.2*2)=3.96m2((底面+ 侧面X 2) X 梁净长)。

模板木方工程用料计算公式

模板木方工程用料计算公式

模板木方工程用料计算公式在进行模板木方工程时,准确的用料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合理的用料计算,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下面将介绍模板木方工程用料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1. 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

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图纸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墙体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墙体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墙体的高度、厚度和长度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墙体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为,墙体模板木方 = 墙体高度×墙体厚度×墙体长度。

2) 梁板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梁板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梁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梁板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为,梁板模板木方 = 梁板长度×梁板宽度×梁板厚度。

3) 柱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柱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柱的截面积和高度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柱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为,柱模板木方 = 柱截面积×柱高度。

2. 模板木方用料计算方法。

在进行模板木方用料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图纸来确定具体的用料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模板木方用料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模板木方的种类和规格,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图纸,确定需要使用的模板木方的种类和规格。

2) 计算模板木方的数量,根据模板木方的计算公式,计算出需要使用的模板木方的数量。

3) 计算模板木方的面积,根据模板木方的数量和规格,计算出需要使用的模板木方的总面积。

4) 计算模板木方的材料,根据模板木方的总面积,计算出需要使用的模板木方的材料,包括木材、螺丝、钉子等。

3. 模板木方用料计算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模板木方用料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考虑浪费量,在进行模板木方用料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浪费量。

一般来说,需要增加一定的浪费量来应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浪费情况。

2) 考虑材料的规格,在进行模板木方用料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规格。

模板面积怎么算

模板面积怎么算

模板面积怎么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模板。

模板通常是指一种规则的平面图形,比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接下来,我将分别介绍这些常见模板的面积计算方法。

对于矩形而言,它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和宽度来计算。

公式为,面积 = 长×宽。

比如,一个矩形的长为5米,宽为3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5 × 3 = 15平方米。

对于三角形,它的面积计算稍微复杂一些,需要使用三角形的底和高。

公式为,面积 = 底×高÷ 2。

比如,一个三角形的底为4米,高为6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4 × 6 ÷ 2 = 12平方米。

对于圆形,它的面积计算需要使用圆的半径或直径。

公式为,面积 = π×半径²或π× (直径/2)²。

其中,π取3.14。

比如,一个圆的半径为2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3.14 × 2² = 12.56平方米。

除了这些常见的模板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形状的模板,比如梯形、菱形等。

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计算模板的面积,比如测量工具、计算器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更快速地计算出模板的面积。

总结一下,模板的面积计算方法主要取决于模板的形状,常见的模板包括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通过掌握这些模板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谢谢阅读!。

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第一种:一、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二、分类计算公式:1、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周转次数*(1+回库维修费率〕注:回库维修费率取定8%2、胶合板模板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3、木模板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摊销系数注:模板的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补损率均根据取定表采用。

现场经验值:木模如果是规则结构:周转7~9次;圆形不规则的:4次左右不超过5次,钢模一般在50次以上.三、补充说明: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消耗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假设此公式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

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

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
说明:因为是按照一定模数、计算顺序连续计算的。

公式均有限定条件
1、边柱模板:
边柱外侧模板面积=结构层高*柱截面尺寸
边柱内侧模板面积=结构层高*柱截面周长-各向梁截面面积-柱截面周长与各向梁宽度之和的差乘以平均板厚
说明:根据柱子编号确定同类柱子根数;面积基数可一次算出,再减扣除量。

2、内柱模板面积=结构层高*柱截面周长-各向梁截面面积-各向梁界面周长与各向梁宽度之和的差乘以平均板厚;
3、边梁模板:外侧模板面积=梁净长*梁截面高度;
内侧模板面积=梁净长*(梁截面高度-板厚)
梁底模板面积=梁净长*梁宽度
4、内主梁模板:
梁侧面模板面积=梁净长*(梁截面高度-平均板厚)*2-次梁宽度*(次梁高度-板厚)
梁底模板面积=梁净长*梁宽度
5、内次梁模板面积:
梁侧面面积i=梁净长*(梁界面高度-板厚)*2
梁底模面积=梁净长*梁宽度
说明:应先计算主梁、后计算次梁。

按照梁编号根据同类编号梁的
根数一次算出面积基数,在减扣除量
6、现浇板模板面积:按照板号,根据同类板号数量一次算出面积基数,再扣除减量
某一板号面积=梁间净尺寸(长度)*梁间净尺寸(宽度)- 不扣除板与柱交接处柱角所占平面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模板计算14.1楼板支撑系统的验算由于楼板模板采用15厚多层板做面板,用50×100和100×100木方做龙骨,在《模板施工方案》已经验算过,在这里主要进行立杆稳定性计算。

从脚手架布置图来看,只有Ⅲ段室内活动室立杆伸出自由长度最大,就按此图进行计算。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0.75kN/m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0kN/m2混凝土自重 24×0.15=3.6kN/m2钢筋自重 1.1×0.15=0.165kN/m2由于模板支架为敞开架,挡风系数小,可忽略风荷载的影响.单根立杆上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按模板及支架自重、楼板新浇混凝土自重、楼板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组合计算:N=[(0.75+3.6+0.165)×1.2+1.0×1.4]×0.92=5.52KN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0=1.5+2×0.44=2.08m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表5.3.3取长度系数μ=1.5由JGJ130—2001公式5.3.3得长细比λ= l0/i=kμh/i.当k=1时, λ=1.5×208/1.58=197<210,满足要求。

当k=1.155时, λ=1.155×208×1.5/1.58=228。

查表得ф=0.14N/фA=5.52×103/(0.14×489)=81N/mm2<205 N/mm2满足要求。

14.2楼板梁计算14.2.1Ⅰ段报告厅梁的验算以梁高1250mm,宽350mm,顶撑间距450mm,采用18厚多层板及50×100木方作底板模。

(1)荷载分析底模板自重 0.75×0.35=0.26kN/m砼自重 24×0.35×1.25=10.5kN/m钢筋自重 1.5×0.35×1.25=0.66kN/m活荷载 2.0×0.35=0.7 kN/m总竖向荷载 q=(0.26+10.5+0.66)×1.2+0.7×1.4=14.65kN/m抗拉、抗压和抗弯设计值:f=11N/mm2弹性模量: E=9000 N/mm2截面特性: I=bh3/12=40×853/12=2.05×106mm4W= bh2/6=40×852/=4.82×104mm3(2)弯距计算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得弯距系数k=0.107,剪力m系数Kv=0.607,挠度系数Kw=0.632Mmax=kql2=0.107×14.65×0.452=0.32KN·mmσ= Mmax/W=0.32×106/4.82×104=6.64N/mm2<11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ω=0.632ql4/100EI=0.632×14.65×4504/(100×9000×2.05×106)=0.20mm<L/400=1.125mm满足要求。

(4)立杆稳定性计算单根立杆上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按模板及支架自重、楼板新浇混凝土自重、楼板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组合计算:N=[ (0.26+10.5+0.66+0.75)×1.2+2×1.4]×0.45=7.83KN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1.5+2×0.295=2.09m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表5.3.3取长度系数μ=1.5由JGJ130—2001公式5.3.3得长细比λ= l0/i=kμh/i。

当k=1时, λ=1.5×209/1.58=198<210,满足要求。

当k=1.155时, λ=1.155×209×1.5/1.58=229。

查表得ф=0.139N/фA=7.83×103/(0.139×489)=115N/mm2<205 N/mm2满足要求。

结论:凡是梁高大于1m的顶撑间距为450mm,小于等于1m的顶撑间距为900mm。

14.2.2Ⅰ段室内活动室梁的验算以梁高1200mm,宽400mm,顶撑间距450mm,采用18厚多层板及50×100木方作底板模。

(1)荷载分析底模板自重 0.75×0.4=0.3kN/m砼自重 24×0.4×1.2=11.52kN/m钢筋自重 1.5×0.4×1.2=0.72kN/m活荷载 2.0×0.4=0.8 kN/m总竖向荷载 q=(0.3+11.52+0.72)×1.2+0.8×1.4=16.17kN/m抗拉、抗压和抗弯设计值:f=11N/mm2弹性模量: E=9000 N/mm2截面特性: I=bh3/12=40×853/12=2.05×106mm4W= bh2/6=40×852=4.82×104mm3(2)弯距计算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得弯距系数k=0.107,剪力m 系数Kv=0.607,挠度系数Kw=0.632ql2=0.107×16.17×0.452=0.35KN·mMmax=kmσ= Mmax/W=0.35×106/4.82×106=7.26N/mm2<11N/mm2(3)挠度计算ω=0.632ql4/100EI=0.632×16.17×4504/(100×9000×2.05×106)=0.22mm<L/400=1.125mm满足要求。

(4)立杆稳定性计算单根立杆上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按模板及支架自重、楼板新浇混凝土自重、楼板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组合计算:N=[ (0.3+11.52+0.72+0.75)×1.2+2×1.4]×0.45=8.44KN=1.8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表5.3.3取长度系数μ=1.5由JGJ130—2001公式5.3.3得长细比λ= l0/i=kμh/i。

当k=1时, λ=1.5×180/1.58=171<210,满足要求。

当k=1.155时, λ=1.155×180×1.5/1.58=197。

查表得ф=0.186N/фA=8.44×103/(0.186×489)=92.8N/mm2<205N/mm2满足要求。

结论:凡是梁高大于1m的顶撑间距为450mm,小于等于1m的顶撑间距为900mm。

14.2.3Ⅱ段展厅梁的验算由于该展厅顶板梁截面不大,按常规支撑能满足承载力及稳定性要求。

14.2.4 Ⅲ室内活动室梁的验算以梁高1300mm,宽400mm,顶撑间距450mm,采用18厚多层板及50×100木方作底板模。

(1)荷载分析底模板自重 0.75×0.4=0.30kN/m砼自重 24×0.4×1.3=12.48kN/m钢筋自重 1.5×0.4×1.3=0.78kN/m活荷载 2.0×0.4=0.8 kN/m总竖向荷载 q=(0.30+12.48+0.78)×1.2+0.8×1.4=17.39kN/m抗拉、抗压和抗弯设计值:f=11N/mm2弹性模量: E=9000 N/mm2截面特性: I=bh3/12=40×853/12=2.05×106mm4W= bh2/6=40×852=4.82×104mm3(2)弯距计算=0.107,剪力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得弯距系数km系数Kv=0.607,挠度系数Kw=0.632Mmax=kql2=0.107×17.39×0.452=0.377KN·mmσ= Mmax/W=0.377×106/4.82×104=7.8N/mm2<11N/mm2(3)挠度计算ω=0.632ql4/100EI=0.632×17.39×4504/(100×9000×2.05×106)=0.24mm<L/400=1.125mm满足要求。

(4)立杆稳定性计算单根立杆上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按模板及支架自重、楼板新浇混凝土自重、楼板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组合计算:N=[ (0.30+12.48+0.78+0.75)×1.2+2×1.4]×0.45=8.99KN=1.2+2×0.335=1.87m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表5.3.3取长度系数μ=1.5由JGJ130—2001公式5.3.3得长细比λ= l0/i=kμh/i。

当k=1时, λ=1.5×187/1.58=177<210,满足要求。

当k=1.155时, λ=1.155×177×1.5/1.58=194。

查表得ф=0.191N/фA=8.99×103/(0.191×489)=96N/mm2<205 N/mm2满足要求。

结论:凡是梁高大于1m的顶撑间距为450mm,小于等于1m的顶撑间距为900mm。

14.3预应力力空心楼板强度及变形验算14.3.1楼板验算计算空心楼板的折算厚度:(21×32×0.7-0.225(每个轻质管截面积)×1.3×672(根数))/(21×32)=0.41m楼板新浇混凝土自重:(24x0.41+1.1x0.41)+0.014×10×0.41=10.35kN/m2模板自重0.75kN/m2施工活荷载2.5kN/m2取1m板宽计算。

(1)板抗弯强度验算q=(10.35+0.75)×1.0×1.2+2.5×1.0×1.4=16.82kN/m=0.107ql2=0.107×16.82×0.3×0.3=0.162kN.mMmaxW=bh2/6=1000×152/6=3.75×104mm3σ= M max/W=0.162×106/3.75×104=4.32N/mm2<9.68N/mm2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