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抨击浇薄的世风恶习,歌颂高尚的道德情操 《劳山道士》 《马介甫》 《娇娜》 《王六郎》
反映清初时事,宣泄民族情绪 《公孙九娘》 《林四娘》
(三)艺术成就
有意将幻境与现实社会连接在一起,以寄托自己的孤 愤和追求,使作品既驰骋天外,充满浓郁的浪漫气息; 又立足现实,蕴含深厚的生活内容。“出于幻域,顿 入人间” 《婴宁》 《聂小倩》 《娇娜》
正说着,外边走进一个人来,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 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 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 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
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 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 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 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清·徐大椿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身心的毒害和摧残 思想被禁锢,智能被破坏,道德被腐蚀 塑造贤人君子形象,反映礼乐兵农理想的破灭
与颜李学派的关系 颜元 李塨
第37回泰伯祠大祭是全书结构的顶点,也是贤人们 礼乐事业的高峰
进行新的探索,从下层人民身上发现新的品质,并 加以充分表彰
吴敬梓故居
吴吴南
敬敬京
梓 塑
梓 故 居
秦 淮 河
像
畔
桃
叶
渡
安徽全椒 吴敬梓纪念馆
一、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
吴敬梓(1701-1754), 字敏轩,一字粒民,晚号文木 老人,安徽全椒人。 13岁丧母, 23岁丧父,33岁移居南京,54 岁客死扬州。
《儒林外史》56回(1732后-1749年前) 《文木山房集》12卷,现存4卷。 集外诗文33篇;《文木山房诗说》43则
从《聊斋志异》人鬼恋看蒲松龄的女性观
2013年8月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ug.2013第27卷第4期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7No.4●中国文学研究从《聊斋志异》人鬼恋看蒲松龄的女性观周玉(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摘要:《聊斋志异》人鬼恋行走在情与理的边缘。
与狐女的自由和独立不同,女鬼与人世更近,更希望融入人世,获得人世的幸福。
因此,分析《聊斋志异》人鬼恋中女鬼的形象,更能揭示蒲松龄矛盾的女性观。
关键词:聊斋志异;人鬼恋;女鬼;女性观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34(2013)04-0055-03收稿日期:2013-04-12作者简介:周玉,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
它不但是蒲松龄“孤愤”的释放,更描绘了他长期寂寞坐馆生活中“幻由心生”的种种幻影。
《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计有小说约500篇,其中谈鬼者170多篇,占全书1/3强。
小说涉及女性题材的有190多篇,塑造女性形象200多人。
其成就之一就在于塑造了凄美的女鬼群像。
她们来自异域,走入孤独书生生命之中。
她们以不同的风采,构成聊斋鬼故事最有魅力的篇章。
本文以《聊斋志异》人鬼恋为切入点,试分析作者蒲松龄的女性观。
鬼文化是由于人的死亡、丧葬、招魂、祭祀等衍化出来的一种虚幻的文化现象。
鬼魂观念来自人对自身生理现象以及周围世界的一种误识和原始思维经验[1]123。
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文化当中,成为人类思维发展史中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
它以强大的原始魅力,渗透到人类思想与文化的深处,影响着人类世界观的形成。
人鬼恋是鬼小说中常见的题材。
通常模式为男人与女鬼,在蒲松龄笔下,就定型为孤独男书生与风流俏女鬼。
鬼蜮是现实的翻版,鬼是人的影射,鬼的一切都与人相关。
然而没有了肉体的束缚,灵魂就有了一定的自由。
聊斋志异与蒲松龄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聊斋志异》
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聊斋志异》里绝大部分篇章叙写的是神仙狐鬼精 魅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境幻域,有的是异类化入人 间,也有人、物互变的内容,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 奇异性,即便是写现实生活的篇章,如《张诚》、 《田七郎》、《王桂庵》等,也往往添加些虚幻之 笔,在现实人生的图画中涂抹上奇异的色彩。从这 个角度说,它与六朝志怪小说同伦。由于其中许多 篇章描写委曲,又有别于六朝志怪小说之粗陈梗概, 而与“始有意为小说”的唐人传奇相类。
案例:
『目标设置』
通过对特定的案例《婴宁》进行分许,使学生深入理 解《聊斋志异》中狐鬼花妖的人情化和意象性。
『案例分析』
一颦一笑一婴宁,一意一情一象征
『要点分析』
在蒲松龄的笔下,婴宁被赋予了生命,她的形象集中 了人世及狐鬼世界中众多的美好之处,所以又被称为 蒲松龄笔下最美的女子。她的美好令人向往,但最终 由异境走入了人世,由笑变成了不笑。蒲松龄借对婴 宁形象的描述,表现出对复归自然天性的向往,而婴 宁形象由此所具有的典型性也愈发具有生命力。
测试
• 单项选择题:
• 评价《聊斋志异》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是( )
• A 纪昀
B 李卓吾
C 金圣叹 D 鲁迅
• 多项选择题:《聊斋志异》的名篇佳什有( )
• A 《婴宁》 B 《枕中记》 C 《黄英》 D 《公孙九娘》 E 《考城隍》
• 填空题:《聊斋志异》共近五百篇,体式、题材、作法和风格
扩展学习
教材阅读: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四卷,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八编第四章第一节, pp264-269 课外阅读: 1.[清]蒲松龄撰,张友鹤整理《聊斋志异》(会校 会评会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辜美高《聊斋志异与蒲松龄》,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3.王枝忠《蒲松龄论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版 4.张稔穰《聊斋志异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 “惨淡经营,冀博一第,而终困于场屋。至五十 余尚希进取”
➢ 妻子刘氏劝阻说:“君勿须复尔。倘命应显通, 今已台阁矣。山林自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为快 哉?”
编辑ppt
14
三、 “人生大半不如意”的科举
心态
❖ 蒲松龄的科举人生
仕途失意的心灵创伤
➢“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 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 抱玉卞和哭死。”(《词集》
考试不中的故事——求仕而 怀才不遇
出家不成的故事——出世而 凡心难泯
做官受难的故事——做官而 祸患临头
编辑ppt
17
《贾奉雉》的文化解读
❖ 考试不中的故事
为什么有才华的文人却考不中?
➢外在原因:考官素质不高
✓ “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
(《司文郎》)
➢内在原因: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编辑ppt
11
二、蒲松龄的文化心态
❖ 《与毕怡庵绰然堂谈狐梦》:
朔风吹冷绰然堂,华灯粲粲燃无光。 诗心酒胆迸而发,剧谈益烈相颠狂。 人生大半不如意,放言岂必皆游戏? 缘来缘去信亦疑,道是西池青鸟使。 一群姊妹杂痴颠,翠绕珠围索解人。 剌史高楼一角明,香梦重寻春复春。
(诗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腊月十九日夜)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编辑ppt
1
参考书目
❖ 路大荒:《蒲松龄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0, 192000。
❖ 路大荒编:《蒲松龄集》,上海:中华书局,1962;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 盛伟编著:《蒲松龄全集》,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编辑ppt
3
一、《聊斋志异》概说
❖ 《聊斋志异》的写作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中的“狂生”
26蒲松龄与《聊斋志异》中的“狂生”韩博 重庆三峡学院 文学院摘要:蒲松龄屡试不第,一生郁郁不得志,但他笔下的《聊斋志异》却成为了一本旷世奇书。
本文先分析了蒲松龄充满狂气却又注重节操、品德和痴情的性格特征,再从《聊斋志异》中不拘礼法、特立独行、真心实意的“狂生”入手,看蒲松龄是如何把自己对社会的向往与诉求和自己的人生信条注入到他笔下的“狂生”中去的。
关键词:蒲松龄;狂;狂生一、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自称“异史氏”,清代初年山东淄川县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可谓一鸣惊人,但之后便屡试不第,直至71岁高龄才成岁贡生,这期间近42年他都在淄川县西铺村做塾师,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耗费毕生心血所完成的一部著名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其内容包含了大量以狐鬼故事为载体的爱情作品,故又称之为《鬼狐史》。
蒲松龄在《聊斋自序》中曾写道,他“雅爱搜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从中可以看出,蒲松龄之所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撰述《聊斋志异》这样一部奇书,主要是因为他个人十分喜爱狐鬼故事。
此外,蒲松龄曾写过一首题为《十九日得家书感慨,呈孙树百刘孔集》的诗,诗中有一句为“新闻总入鬼狐史,斗酒难消块垒愁。
”[1]这句话首先指出这部小说虽然名为《鬼狐史》,但实际记录的却是面向现实人生的所见所闻,其次则表达出《聊斋志异》是一本寄寓了蒲松龄个人情绪的孤愤之书。
总的来说,蒲松龄的大半生都一直在执着于考取功名利禄,只可惜屡试不第的残酷现实导致他心情郁结,长期的仕途失意使得他家中拮据,蒲松龄所处的社会并没因为他的持之以恒而给予他应有的回报。
另一方面,蒲松龄在仕途失意的同时把自己大量的空闲时间用于写作,他结合了自己所钟爱的狐鬼故事与他这若干年来对于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仕途的深刻认识体会,进而创作出了《聊斋志异》这本旷世奇书。
《聊斋志异》涉仙题材与蒲松龄的“寒士”文化心理
古代文学研究NG NG 5聊斋志异6涉仙题材与蒲松龄的/寒士0文化心理侯学智一、道教仙境:失意文人的桃源追寻蒲松龄笔下神仙世界是令人神往的,这些仙人们所居住的天宫洞府与人间的黑暗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理想的精神家园:这里环境优美,四季如春,/时十月中,山花满路,不类初冬。
0/异彩之禽,驯人不惊,声如笙簧,时来鸣于坐上。
0(5成仙6)即使是隆冬季节,湖上照样/弥望青葱,间以菡萏。
转瞬间,万枝千朵,一齐都开,朔风吹来,荷香沁脑。
0(5寒月芙蕖6)/时方严冬,,觉气候顿暖,似三月初旬。
又至亭中,益暖,异鸟成群,乱弄清味,仿佛暮春时。
亭中几案,皆镶以瑙玉。
有一水晶屏,莹澈可鉴,中有花树摇曳,开落不一;又有白禽似雪,往来句耪于其上。
以手抚之,殊无一物。
0(5丐仙6)天上的广寒宫:/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
0/檐外清水白沙,涓涓流溢,玉砌雕栏,殆似桂阙。
0镜里画外,亦真亦幻,妙不可言。
月宫口朱车舟中树茂花香,/桂树两章,参空合抱,花气随风,香无断际,亭宇皆红0。
宫中的丽人/冶容秀骨,旷世并无其俦。
0(5白于玉6)如此令人神往、美妙缥缈的仙境,当然不可能在现实中找到,这正是蒲松龄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的桃源境界。
在5聊斋志异6中,神仙世界还是幸福美好、自由自在的理想王国。
在凡间,人们一生只为稻粱谋,可在这里,人们无忧无虑,衣食无愁:/取大叶类芭蕉,剪缀作衣0, /取而审视,则绿锦滑绝0。
/取山叶呼作饼,食之,果饼;又剪作鸡、鱼烹之,皆如真者。
0(5翩翩6)制草具数枝,布置如法,则/转眼化为巨第0;抛素练一匹,则转眼/化为长堤,其阔盈丈0。
(5仙人岛6)在这里,黑夜也并不可怕:/剪纸如镜,粘壁间。
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
0还可以邀嫦娥翩翩起舞:/以箸掷月中。
见一美人自光中出。
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
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
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
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
2001—2020年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研究论著简目
2001—2020年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研究论著简目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2001年1.志异圣手蒲松龄∕马瑞芳∕山东教育出版社2.聊斋学研究论集∕张永政、盛伟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3.姑且白日说梦:闲侃《聊斋》∕牧惠∕辽宁画报出版社4.说聊斋话世相∕张芹玲∕长虹出版公司2002年5.蒲松龄小传∕孙灿平∕广东旅游出版社6.聊斋著述论集∕赵怀珍∕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7.聊斋新赏∕王林书∕新华出版社8.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马瑞芳∕中华书局9.千姿百态万种风情———评《聊斋志异》中女性之出场∕田原∕江苏古籍出版社10.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刘晓静∕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11.蒲松龄志∕袁世硕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2.聊斋新说∕吕扬∕中国文史出版社13.聊斋境界∕陈炳熙∕湖南美术出版社14.聊斋赘语∕王光福∕大众文艺出版社15.《聊斋志异》诠释与解读∕孙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6.鬼狐风情———《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汪玢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7.《聊斋俚曲》语法研究∕冯春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8.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袁世硕∕山东文艺出版社19.《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杜建华∕四川文艺出版社20.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马瑞芳∕山东教育出版社21.聊斋俚曲∕陈玉琛∕山收稿日期:2020-09-01作者简介:苗怀明(1968-),男,河南平舆人。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聊斋学书目·文章编号:1002⁃3712(2020)04⁃0140⁃04140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22.马瑞芳讲聊斋∕马瑞芳∕中华书局(东方出版中心2018年版)23.漫说聊斋∕韩田鹿∕人民文学出版社24.《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黄洽∕齐鲁书社25.名家名篇与《聊斋》∕王同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26.聊斋写作艺术鉴赏∕雷群明∕学林出版社27.谈狐说鬼第一书:跟马瑞芳读聊斋∕马瑞芳∕中华书局28.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马瑞芳∕东方出版社29.《聊斋志异》的人生智慧∕贺和军∕海潮出版社2007年30.蒲松龄传∕林宗源∕百花文艺出版社31.狐鬼与人间:解读奇书《聊斋志异》∕马瑞芳∕当代中国出版社32.马瑞芳说聊斋∕马瑞芳∕作家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年再版)33.聊斋志异的靓女痴男:《聊斋志异》精品论评∕王同书、张文娟∕江苏教育出版社34.聊斋搜鬼∕王溢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35.玩·聊斋∕宋记远∕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6.从志异到俚曲:蒲松龄新解∕邵吉志∕齐鲁书社37.聊斋风俗文化论∕徐文军∕齐鲁书社38.评聊斋志异说儒林外史∕傅光明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39.话说聊斋∕张国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0.图说蒲松龄∕马瑞芳∕山东友谊出版社41.谈狐说鬼话聊斋∕高光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2.奇情聊斋∕王冉冉∕上海辞书出版社43.聊斋文化概览∕李锋主编∕齐鲁书社44.清代仿《聊斋志异》之传奇小说研究∕王海洋∕安徽人民出版社45.论《聊斋志异》在清代的改编:以戏曲为中心∕郑秀琴∕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46.谈狐说鬼的《聊斋志异》∕冷妍∕吉林出版集团47.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马瑞芳∕上海文艺出版社48.说聊斋∕潘知常∕上海文化出版社49.疯话五书:文癫申维痴评《聊斋志异》《水浒传》《西游记》《春秋》《道德经》∕申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聊斋五十狐∕安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细读聊斋中的女子∕胡狼拜月∕重庆出版社52.蒲松龄与《石头记》∕张许文∕白山出版社2011年53.蒲松龄研究丛稿∕邹宗良∕山东大学出版社54.《聊斋志异》中印文学溯源研究∕王立、刘141卫英∕昆仑出版社55.《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之渊源研究∕冀运鲁∕黄山书社56.《聊斋志异》解读∕张泰∕天津古籍出版社57.道听狐说话聊斋∕胡狼拜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58.《聊斋志异》叙事研究∕刘绍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9.聊斋女儿谱∕赵玉霞∕齐鲁书社60.闲话聊斋∕天马行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61.胭脂聊斋:香肌玉骨报知己∕鱼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62.《聊斋志异》的清代衍生作品研究∕蒋玉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3.《聊斋志异》思想论∕孔令升∕文汇出版社64.第三只眼看《聊斋》:基于女性学视角∕李志红∕九州出版社65.《聊斋俚曲》语气词研究∕翟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66.幻由人生:蒲松龄传∕马瑞芳∕作家出版社67.《聊斋志异》创作比较研究∕孟睿∕沈阳出版社68.蒲松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庞云凤、牛蒙刚、王福臣∕山东人民出版社69.法说《聊斋志异》∕余宗其∕中国财富出版社70.马瑞芳评说聊斋之官场∕马瑞芳∕安徽文艺出版社71.从跨文化操纵到文化和合:《聊斋志异》英译研究∕李海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72.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汪玢玲∕中华书局73.狐狸精从志怪闯入志异∕蔡国梁∕上海—聊斋研究文选∕吴九文艺出版社74.周先慎细说聊斋∕周先慎∕上海三联书店75.仙乡漫步——成∕艺阳出版社76.她从聊斋来∕蔡小容∕河南大学出版社77.狐鬼见人道∕杜永道∕语文出版社78.《聊斋志异》鉴赏辞典∕李桂奎、冀运鲁∕上海辞书出版社79.《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张泰∕九州出版社2016年80.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刘艳玲∕山东大学出版社81.《聊斋志异》探赏∕郑春元∕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82.缘来不喜,离去不伤:聊斋里的禁忌之爱∕安宁∕哈尔滨出版社83.聊斋志译:诠释学视阈下的《聊斋志异》翻译研究∕孙雪瑛∕上海三联书店84.霍夫曼艺术童话与蒲松龄《聊斋志异》比较研究∕霍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85.聊斋俚曲论纲∕刘秀荣、刘婷婷∕齐鲁书社2017年86.蒲松龄诗词论集∕焦伟主编∕齐鲁书社87.聊斋丛考∕张崇琛∕商务印书馆88.《聊斋志异》新证∕赵伯陶∕文化艺术出版社89.读《聊斋志异》漫想走笔∕章敬一∕南开大学出版社90.破—探秘《聊斋志异》中的方术世界∕李学良∕当代世界出版社91.聊斋小说的当代电影改编异——研究∕赵庆超、霍巧莲∕江西人民出版社92.《聊斋志异》的创作发生及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朱振武∕学林出版社142(上接第45页)参考文献:[1]齐裕焜.明末清初时事小说述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2]罗伯特·马什,杜维超.马克思·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的误读[J ].南开法律评论,2015,(00).[3]田默迪.东西方之间的法律哲学—吴经熊早期法律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马念珍.论《春秋》决狱与汉代礼法并用[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李婉秋.“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刑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承与发展[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5).[6]王静.清代州县官的民事审判[D ].长春:吉林大学,2005.[7]真德秀.西山政训[M ]//陈生玺.政书集成·第4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8]叶小波.中国传统慎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18.[9]张仁善.传统“息讼”宣教及现实启迪[A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中华民族优秀法律传统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2014.(责任编辑:谭莹)2018年93.蒲松龄白话作品语言研究∕张树铮∕山东大学出版社94.聊斋艺术高峰论∕马瑞芳∕齐鲁书社95.《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尚继武∕南京大学出版社96.《聊斋志异》面面观∕马振方∕北京出版社97.聊斋琐议∕蒲先和∕齐鲁书社98.马瑞芳讲聊斋∕马瑞芳∕东方出版中心99.十年书简话聊斋:探寻鬼狐故事里的中国文化∕刘鑫全、周容良、冈井礼子∕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100.《聊斋志异》笺证初编∕赵羽∕天津人民出版社101.《聊斋志异》二十讲∕左江∕河南大学出版社102.聊斋学研究初集∕李桂奎、樊庆彦主编∕齐鲁书社103.聊斋的狐鬼世界∕张国风∕天津人民出版社104.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梁晓声∕现代出版社105.《聊斋志异》英语译介研究(1842-1948)∕李海军、蒋凤美、吴迪龙∕科学出版社106.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五种句式研究∕许培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7.蒲松龄生平研究新编∕林宗源∕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08.英美聊斋学研究∕任增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9.聊斋俚曲集俗字研究∕董绍克∕商务印书馆(责任编辑:李汉举)143。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
• • •
•
•
主旨
《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 活,提出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鲜明 的态度。
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 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 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
人生历程
蒲松龄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 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 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试不第,为生活所迫, 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 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 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 家。蒲松龄一生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到了晚年 才稍有改善。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 逝。
其次是考试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是穷苦读书人唯一的进身之阶。 19岁秀才考试,三试第一,成了秀才。 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 直到72岁,仍只是个贡生。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 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 生。贡生理论上可以当官,蒲松龄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 导”。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一个中学 副校长了。但是蒲松龄这个儒学训导前还加了两个字“候 补”。
•
苦行僧转世,是蒲松龄的故事,但蒲松龄的一生, 确实很苦。我们说蒲松龄三苦并存——生活苦,考 试考得苦,写书写得苦。而他人生中的种种苦难, 则一一映射进了他的作品当中。
书写得苦自不必言,因为从二十五岁左右开始,作者就 开始构思鬼狐故事,四十岁初步整理成篇,又陆续写到六 七十岁,才完成《聊斋志异》一书,前后历经40多年,相 比之下,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不算 什么了。
促织片段
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包灰死,大骂曰:“业根!死 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儿涕而出。未几成归, 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 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 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人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它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有力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山东淄川人。
他生长在书香继世的家庭,19岁参加县、府、道三级考试连获第一,名震乡里。
但此后他应考举人,几十年未中,怀才不遇。
在他30岁时,曾到江苏宝应做了短暂时间的幕宾(秘书),得以熟悉江南风俗,了解官府内情,接触思想开放的女性,为创作积累了素材。
蒲松龄一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孔孟的仁政思想是他在《聊斋》中抨击赃官酷吏的标准,而儒家的道德观念则是他讽谕世态的准绳。
《聊斋》是在广泛搜集传说的基础上写成,但其大量代表作品却是蒲松龄的艺术创造。
作者不仅常使篇幅增长数倍,主题、品格、面貌也焕然一新。
《聊斋》的文体分为笔记和短篇小说两种,前者承继笔记小说传统,是传闻的记录,篇幅短小;后者承传奇小说传统,多作者创作,篇幅漫长。
其主要题材主要分为五类:一歌颂爱情类,以青年男女婚恋情爱为主题,女主角多非生人,与之相恋的书生也多是情种,篇篇都是发于人性的爱的赞歌;二是揭露社会黑暗面类,以种种神奇意象揭示其贪赃虐民本质,入骨三分;三是暴露科场弊端类,揭露了科场的种种劣迹,展示当中昏庸腐败的考官、精神扭曲的考生等;四是讽喻世情,运用种种艺术手段对不良世风极尽嘲讽,分为高度寓言化类、纪实类、以奇幻意象渲染某种癖性类和以写实手法表现恶劣世情类四种;五是异闻笔记类,有鬼怪异闻和现实异闻两类,除保持了传说原貌,记录民俗外,还有许多富于思想与艺术的成分。
《聊斋》将深刻的历史事实,融汇于千奇百怪的鬼狐故事之中,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它是神话与现实结合的艺术,种种神异形象多是显示现实本质的艺术手段;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特别是美情作品大都富有神奇幻异的色彩,拥有众多出奇特异的人物;它讲求构思艺术,意象新奇,变化无穷,又情节曲折,山重水复;它语言精妙,高超的描摹艺术在文言小说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既继承与发展了笔记小说和传奇小说文体,使其在内容题材和艺术形式上大有发展,又模仿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创造了“异史氏曰”,评议人物,讽谕世风,在体例创新上贡献突出。
7蒲松龄与聊斋志异汇总PPT课件
《席方平》 : 席方平为代父伸冤,魂赴阴司告状,但
上自冥王,下至城隍,皆为仇家贿通,无不 相互勾结,贪赃枉法。席方平不仅冤屈未伸, 反遭种种酷刑。但他百折不回,终于为二郎 神明断,昭冤雪恨。 ——钱神当道,有冤莫 伸 (二郎神判词: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 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 月。)
23
《书痴》:彭城邑宰史某,为了一睹别人 妻子的容颜,利用职权,拘人下狱,梏械备 加。 ——县令
《潞令》:潞城令宋国英“贪暴不仁,催 科尤酷”,到任百日,便杖杀五十八人。— —县令
24
《伍秋月》:冥间皂役对平民的凌 虐——异史氏曰:“余欲上言定律: ‘凡杀公役者,罪减平人三等。’盖 此辈无有不可杀者也。” ——衙役
12
5、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青柯亭刻 本(十六卷,共431篇) 6、乾隆三十二年(1767)王金范刻本(凡 十八卷,收文270余篇)
13
7、[清]蒲松龄 著、任笃行 辑校《全校 会注集评聊 斋志异》, 齐鲁书社 2000年。
14
故事来源: 蒲立德(孙)《聊斋志异跋》: 而于耳目所睹记,里巷所流传,同 人之籍录,又随笔撰次,而为此书。
最早:《地震》——康熙七年(1668) (29岁);
最晚:《夏雪》、《化男》——康熙四 十六年(68岁)。
10
版本: 1、手稿本(残存半部,共237篇 ) 2、康熙间抄本(存四全册又两残册, 共250篇) 3、乾隆间《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 (存474篇)
11
4、乾隆十 六年张希 杰铸雪斋 抄本(凡 十二类, 存目488 篇,实有 文474篇)
七十一岁,授例成为贡生,候补儒 学训导。
七十六岁,去世。
8
《寄孙树百》: 歧途惆怅将焉往?痛哭遥追阮嗣宗。
《聊斋志异》-蒲松龄-考城隍-注释及译文
考城隍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觅邑廪生气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气牵白颠马来见云:“请赴试。
”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钞"吏不言,但敦促之。
公力疾乘马从去气路甚生疏。
至一城郭,如王者都。
移时入府崩气宫室壮丽。
上坐十馀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气檐下设几、墩各二气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气几上各有笔札气俄题纸飞下。
视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二公文成,呈殿上。
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诸神传赞不已。
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气君称其职。
”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气何敢多辞。
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
”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气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白:“有阳算九年气“共踌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气瓜代可也气”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气给假九年。
及期,当复相召。
”又勉励秀才数语。
二公稽首并下气秀才握手,送诸郊野。
自言长山张某气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
【注释】O讳:名讳。
旧时对尊长不能直称其名,要避讳。
因称其名为"讳"。
@邑廪生:本县廪膳生员。
明洪武二年(1369)始,凡考取入学的生员(习称“秀才”),每人月廪食米六斗,以补助其生活。
后生员名额增多,成化年间改为定额内者食廪,称廪腊生员,省称廪生;增额者为增广生员和附学生员,省称增生和附生。
清沿明制,廪生月供廪侁银四两,增生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可依次升廪生,称补廪。
参见《明史·选举志》、《清史稿·选举志》。
@牒:古代官府往来文件,公文。
@白颠马:白额马。
颠,额端。
《诗·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朱熹注:“白颠,额有白毛,今谓之的颜。
”@文宗:原指文章宗匠,即众人所宗仰的文章大家。
《后汉书·崔驸传》:"崔为文宗,世禅雕龙。
“清代用以敬称省级的学官提督学政,简称“提学”、“学政"。
《聊斋志异》-蒲松龄-聊斋自志-注释及译文
聊斋自志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气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气自鸣天簇气不择好音叱有由然矣气松落落秋萤之火,魁魅争光气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气才非千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气闻则命笔,遂以成编气久之,四方同人气又以邮筒相寄气因而物以好聚气所积益夥气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气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气遗飞逸兴,狂固难辞气永托旷怀,痴且不讳气展如之人气得毋向我胡卢耶妇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气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气放纵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废者气【注释】CD披萝带荔,三间氏感而为骚:意为披萝带荔的山鬼类的民间传闻引起了屈原的诗兴。
披萝带荔,《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薛荔兮带女萝。
“写山鬼以薛荔为衣,以女萝为带。
薛荔,也叫木莲;女萝,一名松罗,两者均指香草。
三闾氏,指屈原。
屈原(约前340—前227),名平,战国时楚国伟大诗人,出身贵族,曾做过三间大夫,掌楚王族昭、屈、景三姓之事。
感,感触,有所感而发。
骚,指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一种诗歌形式,也称“楚辞”。
@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意为李贺对于牛鬼蛇神那样的荒诞不经的事情却纳入诗歌,嗜吟成癖。
牛鬼蛇神,指虚荒诞幻的不经之事。
唐杜牧《李长吉歌诗序》论其诗云:"鲸咕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长爪郎,指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中期诗人。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能苦吟疾书。
”@天赖:自然界的音响。
《庄子·齐物论》:"汝闻人赖而未闻地赖,汝闻地赖而未闻天簇夫。
”这里借指发自胸腿的诗作。
@好音:好听的声音。
《诗·鲁颂·洋水》:“食我桑跳,怀我好音。
”这里以之指世俗所崇尚的“正声”、“善言”。
@有由然:有一定的原委。
以上举屈原、李贺为例,说明描写鬼神的虚荒诞幻之作,有着久远的传统和理由。
@松落落秋萤之火,魁魅争光:意谓自己孤寂失意,犹如一点微弱的萤火,而冥冥之中,精怪鬼物却争此微光。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导读: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
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
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
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
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
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
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
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
《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
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
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
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
作者善于运
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15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郭沫若 1、“用传奇法以志怪”,即以传奇的笔法表现志怪的内容。他创造的 、 用传奇法以志怪” 即以传奇的笔法表现志怪的内容。 花妖狐鬼都有寓意,是象征性的文学意象。 花妖狐鬼都有寓意,是象征性的文学意象。 2、以丰富奇异的文学想象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借花狐鬼怪曲折地反 、以丰富奇异的文学想象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 映了人类社会的现实。 映了人类社会的现实。 3、人物千姿百态,性格各不相同,以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同类人 、人物千姿百态,性格各不相同,以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写出差异,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 写出差异,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 4、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作者巧于使用“关子”,运用伏笔、悬念, 、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作者巧于使用“关子” 运用伏笔、悬念, 使每篇故事情节变化多端,出人意料,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使每篇故事情节变化多端,出人意料,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5、基本规范的文言,叙述语言简洁洗练,人物语言灵活多样。 、基本规范的文言,叙述语言简洁洗练,人物语言灵活多样。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
1、生平 、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屡试不中。 )字留仙、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屡试不中。 长期做私塾教师。一生贫苦不得志,深切体会到社会罪恶和下层人民 长期做私塾教师。一生贫苦不得志, 痛苦。 痛苦。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 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 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 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 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蒲松龄《聊斋自志》 蒲松龄《聊斋自志》 蒲松龄
【历史故事】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故事
【历史故事】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故事清朝初年,山东的一个小地方出现了一家奇怪的茶棚。
过往的路人都可以进到茶棚里面喝一杯茶,这茶不收银子,客人喝了茶,只需说一些奇闻异事就行。
蒲松龄是这家茶馆的主人。
他出生在山东一个商人家庭。
他的父亲抛弃了儒家思想,开始经商。
多年来,他的家庭已达到小康水平。
在父亲的支持下,年轻的蒲松龄可以安心学习,准备科举考试。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家里面就出了很大的变故。
蒲松龄两个哥哥的妻子都很调皮。
他们常常因为琐事而让家里不安。
蒲松龄的父亲再也受不了了,所以他不得不把三个儿子的家庭分开。
蒲松龄的妻子非常贤惠,不像两个嫂嫂这样能打能吵又能抢,分家的时候也是默默躲在一边等待蒲松龄父亲的安排,最后,蒲松龄只分到了农场的三间破房子,以及二十亩薄田和只够吃三个月的粮食。
从这以后,蒲松龄不能像过去一样只用读书,什么都不管了。
他必须要自谋生路。
生活所迫,他做了一个私塾老师,但当时私塾老师的待遇非常低微。
每年可以拿到的钱最多只有八两银子。
辛辛苦苦教一年书,挣的钱还不够富人家的一顿宴席。
父亲去世后,蒲松龄不得不养活母亲,家里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他挖空了心思,可在当时,文人要想出人头地,就只有走科举考试这条道路,蒲松龄也把希望寄托在了科举考试上。
除了教书外,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参加科举考试上,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始终不能如意,直到他七十二岁时才成为一个岁贡生。
蒲松龄的一生可以说是在贫困线上挣扎,他曾经感慨道:“穷神穷神,你和我为什么这么亲近,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就算我是你的一个仆人,你也得给我放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都不离开我,就好像是两个热恋的情人!”蒲松龄在科举失败的同时,与黑暗社会和不合理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冲突。
他有说话的欲望,所以他计划写一本书。
为了收集故事的素材,蒲松龄花了很多心思,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他在他住的路附近建了一座草亭和一座茶棚。
所以故事中有换茶的场景。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及蒲松龄的女性观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及蒲松龄的女性观一、本文概述《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笔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奇幻瑰丽的鬼神世界。
在这部作品中,蒲松龄巧妙地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生动鲜活的女性形象,传达出他对女性的独特理解和深刻关怀。
本文旨在探讨《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所反映的蒲松龄的女性观,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性格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揭示蒲松龄在性别平等、女性独立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和进步思想。
本文还将结合蒲松龄的生平经历和社会背景,探讨其女性观的形成原因和影响,以期对《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瑰宝,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独具魅力。
蒲松龄笔下的女性,不仅具有优美的外貌和出众的才华,更展现了她们坚韧、智慧、善良、独立等多面的性格特征。
蒲松龄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的外貌。
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仙女、妖精还是人间女子,都美丽动人,各具特色。
如《婴宁》中的婴宁,她“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其美貌与纯真的笑容成为她最鲜明的标签。
同时,蒲松龄还通过外貌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内在的性格特点,如《连城》中的连城,她的美貌与坚贞的性格相得益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才华。
她们不仅善于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还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智慧和谋略。
如《辛十四娘》中的辛十四娘,她以智慧和勇气帮助丈夫解决难题,赢得了人们的敬佩。
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突破了传统女性角色的局限,也展现了蒲松龄对女性智慧和才华的赞赏。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还塑造了许多善良、无私的女性形象。
她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总是以善良和爱心去帮助他人,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如《青凤》中的青凤,她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不忘帮助他人,她的善良和无私感动了周围的人,也赢得了读者的尊敬。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创作背景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
他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奋斗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
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际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
他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作了一定准备。
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
此外,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异事。
他不仅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而且直接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
这是他采用充满奇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
艺术成就《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博采中国历代文言短篇小说以及史传文学艺术精华,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鬼狐世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说:“聊斋志异虽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中国小说史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书目
路大荒编:《蒲松龄集》,上海:中华书局,
19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路大荒:《蒲松龄年谱》,济南:齐鲁书社, 1980,1986。 朱一玄编:《聊斋志异资料汇编》,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天津:南开大学, 2002 。 朱一玄等编著:《聊斋志异辞典》,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贩妇 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不可忽也。”(《促织》) “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 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席方平》)
三、《聊斋志异》例解
情爱与节义的融合无间
——《阿宝》的众音杂奏 情痴:子楚截指答阿宝 魂离:子楚魂魄依阿宝 化鸟:子楚化身见阿宝 殉身:阿宝绝食救子楚 “性痴则其志凝”
“缘来缘去信亦疑”的宗教意识
二、《聊斋志异》的小说世界
神异奇特的小说世界
阴阳两界来往自由
花妖鬼狐皆具人情
“以为异类有情,或者尚堪晤对”(余集 《聊斋志异序》)
但明伦所说的:“写情缘于花木,无非美
人香草之思;证因果于鬼狐,犹是鸳被燕 巢之意。”(《聊斋志异· 绛妃》评语)
二、《聊斋志异》的小说世界
《聊斋志异》的写作
《聊斋志异》的写作过程 康熙十八年(1678)初次结集 康熙四十六年(1707)尚在修订 《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
“耳目所睹记,里巷所流传,同人之籍录” (蒲立德《聊斋志异跋》)
一、《聊斋志异》概说
《聊斋志异》的版本
抄本
乾隆十六年(1752)铸雪斋抄本
刻本
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柯亭本
三、《聊斋志异》例解
入世与出世的人生困境
——《贾奉雉》的文化解读 考试不中的故事——求仕而怀才不遇 出家不成的故事——出世而凡心难泯 做官受难的故事——做官而祸患临头
四、《聊斋志异》的艺术创新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冯镇峦:“此书即史家列传体也,以班、马之 笔,降格而通其例于小说。”(《读聊斋杂说》)
《小谢》《连城》 《红玉》
二、《聊斋志异》的小说世界
现实社会鬼魅横行
有关科举考试的故事
《叶生》《司文郎》《贾奉雉》《王子安》
“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 非战之罪也,愿亦足矣。” (《叶生》)
二、《聊斋志异》的小说世界
现实社会鬼魅横行
有关官场黑暗、豪强肆虐的故事
《促织》《席方平》《续黄粱》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
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 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 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此, 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生揖之。 媪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 笑人也。”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 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生无语, 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曰:“目灼 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 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 至门外,笑声始纵。……穿花小步,闻树头苏 苏有声,仰视,则婴宁在上。见生来,狂笑欲 坠。生曰:“勿尔,坠矣!”女且下且笑,不 能自止。方将及地,失手而坠,笑乃止。生扶 之,阴撙其腕。女笑又作,倚树不能行,良久 乃罢。(《婴宁》)
整理本
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北
京:中华书局,1963)
铸雪斋钞 本《聊斋 志异》书 影
铸雪斋钞 本《聊斋 志异》书 影
铸雪斋钞 本《聊斋 志异》书 影
青柯亭刻 本《聊斋 志异》书 影
一、《聊斋志异》概说
蒲松龄的文化心态
蒲松龄(1640-1715),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 号柳泉居士,淄川(今 山东淄博)人。
“朔风吹冷绰然堂,华灯粲粲燃无光。
诗心酒胆迸而发,剧谈益烈相颠狂。 人生大半不如意,放言岂必皆游戏? 缘来缘去信亦疑,道是西池青鸟使。 一群姊妹杂痴颠,翠绕珠围索解人。 剌史高楼一角明,香梦重寻春复春。”
一、《聊斋志异》概说
蒲松龄的文化心态
“人生大半不如意”的满腔愤郁
“翠绕珠围索解人”的虚渺理想
一、《聊斋志异》概说
蒲松龄的文化心态
“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
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 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 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 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 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聊斋自志》)
一、《聊斋志异》概说
蒲松龄的文化心态
四、《聊斋志异》的艺术创新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同于化工赋物,人各面目。”(冯镇峦《读
聊斋杂说》)
“人性”和“物性”复合统一
四、《聊斋志异》的艺术创新
幻想性的情节逻辑
人物性格的逻辑 幻想的逻辑
优美典雅的小说语言
“读其文,或探源《左》、《国》,或脱胎韩、 柳,奄有众长,不名一格。”(王士禛《聊斋文 集序》)
一日,有少妇笑入,曰:“翩翩小鬼头快活死! 薛姑子好梦,几时做得?”女迎笑曰:“花城娘 子,贵趾久弗涉,今日西南风紧,吹送来也!小 哥子抱得未?”曰:“又一小婢子。”女笑曰: “花娘子瓦窑哉!那弗将来?”曰:“方呜之, 睡却矣。”于是坐以款饮。又顾生曰:“小郎君 焚好香也。”生视之,年二十有三四,绰有余妍。 心好之,剥果误落案下,俯地假拾果,阴捻翘 凤。……城笑曰:“而家小郎子,大不端好。若 弗是醋葫芦娘子,恐跳迹入云霄去。”女亦哂曰: “薄幸儿,便直得寒冻杀!”相与鼓掌。花城离 席曰:“小婢醒,恐啼肠断矣。”女亦起曰: “贪引他家男儿,不忆得小江城啼绝矣。”
(《翩翩》)
思考题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文化心态。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态度。 分析《聊斋志异》中关于爱情婚姻题材作品
的思想意义。 《聊斋志异》是如何建构非现实世界的?
பைடு நூலகம்
繁衍的才子之笔
“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盛时彦《姑 妄听之跋》引纪昀语)
但往南山行去,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
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 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 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 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 鸟格磔其中。意其园亭,不敢遽入。回顾对 户,有巨石滑洁,因据坐少憩。俄闻墙内有 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方伫听间, 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 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捻花而入。审视 之,即上元途中所遇也。(《婴宁》)
参考书目
于天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马瑞芳:《幽冥人生》,北京:三联书店, 1995。 张稔穰:《聊斋志异艺术研究》,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盛源、北婴选编:《名家解读〈聊斋志 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一、《聊斋志异》概说
花妖鬼狐皆具人情
“异史氏曰:天生佳丽,固将以报名贤;
而世俗之王公,乃留以赠纨绔。此造物所 必争也。……独是青夫人能识英雄于尘埃, 誓嫁之志,期以必死;曾俨然而冠裳也者, 顾弃德行而求膏粱,何智出婢子下哉!”
(《聊斋志异·青梅》)
二、《聊斋志异》的小说世界
花妖鬼狐皆具人情
男女恋情故事
《葛巾》《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