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古文练习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沁园春·雪(节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惜”字统领下文,请说说“惜”包含哪些意味。

(2)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略”和“稍”的准确性。

【答案】(1)“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有贬,批评他们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2)“略”和“稍”都是程度副词,是“略微”“稍微”的意思。

在句中分别修饰“输”和“逊”,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

【解析】【分析】(1)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又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惜”字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2)“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略”和“稍”都是程度副词,这两个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作者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表现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

前面的这些是为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做铺垫,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故答案为:⑴“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有贬,批评他们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专题25:八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

专题25:八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25:八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一、(23-24八年级下·期末)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甲】诗选自,【乙】文作者的字是。

2.翻译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A.【甲】诗开篇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甲】诗中“悠”是指忧思的样子,【乙】文中“问津”在文中是指访求、探求。

C.【乙】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处处写其所见,作者的心情、态度较为内、含。

D.【乙】文极力表现桃花源的似有似无,见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甲】诗中的“”字是全诗的中心;【乙】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

二、(23-24八年级下·山西晋中·期中)自然美景,牵动着文人墨客的悲喜。

班级就三单元古诗文开展了“品经典养性情”整合阅读活动。

请你阅读并完成一下题目。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诗歌鉴赏题训练卷附答案

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诗歌鉴赏题训练卷附答案

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诗歌鉴赏题训练卷训练卷一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2.《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4.《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6)《小石潭记》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三、《关雎》1、起兴的句子是:。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4、《关雎》中的男子由“。

”引起“。

”的美好联想;“。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四、《蒹葭》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五、《式微》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六、《子衿》1、“”,一句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10】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宝典-古诗与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含解析)

【10】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宝典-古诗与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含解析)

【复习要点总结】【拓展强化练习】(一)【2020南师江宁附中期中】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

(16分)【甲】蝉【唐】虞世南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②。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

【注】①垂緌:古时系冠的缨带,这里借喻蝉的口须下垂。

②流:发出。

疏桐:高大的梧桐。

③藉:凭借。

7.三四句中,“”与“”两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现了蝉的高洁品性。

(2分)8.请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诗句“流响出疏桐”所表现的画面。

(2分)【答案】7.自,非【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字词理解。

三四两句的意思是:蝉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自然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这是以蝉自况,说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凭借外在的力量(例如权势地位或者有力者的帮助),自然能声名远播”,所以一正一反即“靠自己”和“不需靠别人”对应诗中“自”“非”两字,得出答案。

8.蝉鸣声清脆响亮,不断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像悦耳的音乐,一直在树林间回荡,振奋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绘。

做这类题目首先需要找到要描绘的景物及其特点,此处为:响、疏桐。

第二步通过语言的修饰,如修饰词和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需要加入想象和联想来完善整个画面。

此类题型强调语言的优美性,同学应多进行语言的修饰。

【乙】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

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

”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

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

②砉(huā)然:象声词。

③阍(hūn):守门的人。

④良:很。

9.解释加点字词。

(4分)(1)城中安.得有此兽(2)童谓吴俗相传尔耳.(3)至使余惊错欲走.(4)徐.而思之10.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语文)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语文)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语文)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读下面题目,完成题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却”的义项,诗句中“却”的意思为________①〈动〉退;后退。

②〈动〉打退:击退。

(又)〈动使动〉使……后退。

③〈动〉推却;推辞;拒绝。

④〈动〉去:去掉。

⑤〈动〉回头。

⑥〈副〉通“恰”,刚刚。

(2)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B. 初闻涕泪满衣裳C. 却看妻子愁何在D. 便下襄阳向洛阳【答案】(1)回头(2)D【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却”的意思。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翻译为: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故“却”在这里解释为:回头。

(2)河南:古义是指黄河以南。

今义指河南省。

涕:古义是指眼泪。

今义是鼻涕。

妻子:古义是指妻子和孩子。

今义是指男子的配偶。

下:经过。

ABC三项的加下划线词都是古今异义词。

故选D。

故答案为:⑴回头;⑵D。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结合诗句和诗歌内容即可作答;⑵本题要结合积累的文言实词进行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熟记重点的课下注释,然后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进行归纳整理。

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配套练习(文言文部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配套练习(文言文部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配套练习(文言文部分)(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1. 作者是_________ 代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_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_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

2.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_____言________(a.绝句b.律诗)3.这首诗韵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致押的韵是_______4.这首诗的“闻笛赋”借用向秀典故,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烂柯人”借用王质的典故,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意思。

并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诗。

6.文中那个字与题目的“酬”相扣,请你说说这个字所表现的内涵。

(二)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

祖云,父溆,仕历州县令佐,世以儒学称。

禹锡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

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

从事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典记室,尤加礼异。

从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与吏部郎中韦执谊相善。

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

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

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

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问题:1.解释词义:世以儒学称以()(2)又登宏辞科登()(3)尤加礼异尤()(4)为监察御史为()(5)皆出于叔文皆()(6)与之图议图()2.翻译句子:(1)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

(2)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

结合下段文字,说说第一段最后一句表达的意思:韦执谊(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二王八司马之一。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专题训练(含
答案)
1. 诗歌阅读
题目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名诗,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描述诗人在何时何地写下这首诗?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1. 诗人在宿舍的夜晚写下了这首诗。

2. 诗人表达了思乡之情,寂寞和孤独的心境。

题目2:
下面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夕》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
2. 诗人在诗中传达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
1. 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夜空、农田和村庄的情景。

2. 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传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家乡的想念。

2. 文言文阅读
题目1:
下面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请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答案:
"有真知识的人不会迷惑,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害怕。

"
题目2:
下面是《史记》中的开头一段,请简要概括其内容: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答案:
这段文字指出了天地宇宙是万物存在的场所,光阴如百代过客,而人的一生很短暂,如同梦中仅是一瞬间,人生欢乐又有多少呢?
以上是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专题训练的部分题目和答案,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常考古文春江花月夜原文详解及练习题一套

高考语文常考古文春江花月夜原文详解及练习题一套

高考语文常考古文春江花月夜原文详解及练习题一套春江花月夜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春江花月夜有深刻记忆。

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了什么哲理?【答案】(1)“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2)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解析】【分析】(1)“独”意思是独自,孤独。

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落花时节,诗人独自一个人在饮酒作诗,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和几个知己饮酒作诗的情景,诗人感到物是人非的无奈与落寞。

太阳快要落山了,诗人独自一个人在小园的路上徘徊。

因此,“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进行分析,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因此这两句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故答案为:⑴“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⑵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点评】⑴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分析,考查的是炼字的艺术。

分析“炼字”的妙处,先看诗句写什么内容,然后看所“炼”之字在诗句景物描写或情感的表达方面富有怎样的表现力,起到什么作用。

2022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解析)

2022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解析)

2022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解析)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章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西江月【宋】苏轼世事一场大梦①,人一辈子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②,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②风叶已鸣廊:《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徐寅《人一辈子几何赋》:“落叶辞柯,人一辈子几何。

”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一辈子之短暂。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话》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看起来还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明白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画了一幅如何样的图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女孩,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请你尝试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统编版2023年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预习七年级上-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统编版2023年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预习七年级上-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统编版2023年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预习七年级上-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小题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歌,王孙自可留。

【注释】暝:日落,天色将晚。

王孙:原指贵族弟子,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1)诗的前四句写出了初秋的傍晚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人通过对青松明月、翠竹青莲以及采莲女的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 幽清明净(2)诗人通过对秋日山居生活中青松明月、翠竹青莲以及采莲女的描写,写出了安静美好、闲适自在,淡泊名利,噪官场、归隐的人生境界。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诗歌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明了时间、地点,“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给人世外桃源之感。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为: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小学语文常考的40首古诗词及练习题

小学语文常考的40首古诗词及练习题

古诗词一《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

(北)(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3)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二《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

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采莲人)(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三《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

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2、相关考题(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七上课内古诗文汇编+练习题答案《4.天净沙秋思》

七上课内古诗文汇编+练习题答案《4.天净沙秋思》
【词语解释】
天净沙,曲牌名。
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思:思绪。
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理解性默写】
《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参考答案】6、(1分)西风 (1分) 断肠人在天涯
7、C(2分)
【2018建平八下期末】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____,秋思是题目。
【考试真题】
天净沙˙秋思
【2020黄浦七上期中】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断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展现的萧索景象,与游子的悲凉心境吻合。
B. 整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枯藤”一句为诗眼。
C. 整首小令有景有人,描绘的是一幅秋景图,更是一幅秋思图。
D. 整首小令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答案】2. (1). 曲牌(名) (2). 断肠 3. B
【2017黄浦八下期中】
天净沙·秋思

古诗两首 同步练习(《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 同步练习(《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池上》《小儿垂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古诗两首同步练习(《池上》《小儿垂钓》)古诗两首同步练习(《池上》《小儿垂钓》)(精选15篇)古诗两首同步练习(《池上》《小儿垂钓》)篇1名师点睛本课选取的古诗都是写我们小朋友的,都很有情·趣。

七年级下册语文 21.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21.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小可对诗人信息及写作风格进行了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初唐诗人陈子昂。

他被誉为“诗骨”“一代文宗”,诗风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B.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著有“三吏"“三别”,被尊为“诗圣”。

C.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擅长说理与修辞,风格警辟精绝。

D.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答案】B【知识点】其他常识;登幽州台歌【解析】【分析】B:错误。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

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

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2.(2022九上·沈阳月考)下面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诗人用“落红”作为自然现象并象征韶光易逝,双重内涵显示了别离之苦。

C.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D.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答案】C【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活杂感;己亥杂诗【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古诗文《芣苢》与《插秧歌》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古诗文《芣苢》与《插秧歌》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古诗文《芣苢》与《插秧歌》练习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祮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芣苢》通过“采”“掇”“捋”等一系列动作,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给读者以画面感。

B. 《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劳动场面,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

C. 两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劳动的欢乐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者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D. 两首诗描绘了古代人民热烈的劳动场面,呈现了轻松、愉快的劳动节奏,充分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

2. 这两首描写劳动的古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请简要概括它们语言上的艺术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与古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夜坐韩偓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

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

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

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

[注]韩偓(842年~923年),晚唐五代诗人,唐时曾在朝中为官,深受皇帝器重,触怒权臣朱全忠而被贬。

格是:已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仰视写远景用虚笔,后俯视写近景是实写,通过星、露、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夜景。

B.颈联使用副词和叠词来突出情感的表达,既写诗人感叹身体现状的不好,又指出自己隐逸的归宿。

C.尾句运用借代手法来表明两种不同的生活,表明诗人如今无官一身轻,可以自由地追寻隐士的生活。

D.诗中表达方式多样,首联景中含情;颔联叙事与抒怀相结合;后两联融入身世之感,用语较为直白。

2.诗人说“此夕襟怀深自多”,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①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③。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③《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走水路,离家渐行渐远。

“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有日”“江阔”“浪生”的景象,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

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2.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和仲蒙夜坐文同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

B.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屋内,诗人此时凭几而坐,一洗素日尘劳。

C.夜深之时,诗人因难眠而体会到茶的功效;大寒之夜,诗人想饮酒驱散浓重的寒意。

D.本诗前两联侧重描写环境,后两联侧重抒发感受,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6分)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野菊李商隐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①他年。

紫云②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③近御筵。

[注] ①省:记忆。

②紫云:指代中书省。

令狐楚、令狐绹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绹时任中书舍人。

③霜栽:指野菊。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诗人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

B.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C.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诗人对身世的无限感慨。

D.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向朝廷引荐自己。

2、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在艺术技巧上的妙处。

(6分)5、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

菩萨蛮纳兰性德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词作上阕遒劲豪迈,下阕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2.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6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秋兴八首①(其七) 杜甫昆明池②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③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 ①为杜甫在夔州北望长安而作。

②昆明池:当年汉武帝为训练水师而凿。

池中有石刻的织女、牵牛和鲸鱼像。

③菰: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秋天结实,状如米,它的种子叫菰米,又名雕胡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由昆明池想到汉武之功,由汉时武功之盛又想到当今国势,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B.颔联写月夜下织女有机丝在杼,鳞甲耀动于秋风之中,体现出一派太平安乐气象。

C.诗人远望长安却只见连天关塞,惟有鸟道可通行,与“西当太白有鸟道”异曲同工。

D.本诗把夔州与长安、汉帝与唐皇聚拢于一处,形成包举宇内囊括千古的深邃境界。

2.全诗字面无一语及情而又无处不在写情,请结合颈联具体赏析。

(6分)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题。

除夜来鹄①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王安石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 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胡徐孺子亭边。

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

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

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③屠苏:药酒名。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既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也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

B.王诗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既紧扣了诗的标题“元日”,又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C.王诗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D.同为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

来诗愁苦,王诗喜悦,这与他们的境遇有关。

2.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章得象,字希言,世居泉州。

高祖..仔钧,事闽为建州刺史,遂家浦城。

得象母方娠,梦登山,遇神人授以玉象,及生,父奂复梦庭积象笏.如山,故名。

长而好学,美姿表,为人庄重。

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

真宗将东封.泰山,以殿中丞签书兖州观察判官事,知台州,历南雄州,徙洪州。

杨亿以为有公辅器,荐之。

或问之,亿曰:“闽士轻狭,而章公深厚有容,此其贵也。

”得象尝与亿戏博李宗谔家一夕负钱三十万而酣寝自如他日博胜得宗谔金一奁数日博又负即反奁与宗谔封识未尝发也其度量宏廓如此。

未几,召试,为翰林学士,迁右谏议大夫,以齐衰丧去官,有诏夺服..,号诉不见听,累迁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进承旨兼侍讲学士,迁户部侍郎,遂拜集贤殿大学士。

帝谓得象曰:“向者太后临朝群臣邪正朕皆默识之卿清忠无所附且未尝有所干请今日用卿职此也。

”陕西用兵,加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兼枢密使,辞所加官。

时西夏设言邀隙,得象阴使人往察之,折敌谋。

拓跋叛宋,公谓贼地褊,战则亟弊,乃按甲毋出,以饱士气,既割刈,不克,遂止。

庆历五年,拜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封郇国公,徙判河南府,守司空致仕..,薨.。

故事,致仕官乘舆..不临奠,帝特往焉。

盖公之纳忠也,至故报礼也。

赠太尉兼侍中,谥文宪。

皇祐中,改谥文简。

得象在翰林..十二年,章献太后临朝,宦官方炽,太后每遣内侍至学士院,得象必正色待之,或不交一言。

在中书凡八年,宗党亲戚,一切抑而不进。

仁宗锐意天下事,进用韩琦、范仲淹、富弼,使同得象经画当世急务。

富、韩俱少年执政,颇务兴作。

章郇公位丞相,终日默然,如不能言。

或问郇公:“富、韩勇于事为何如?”曰:“得象每见小儿跳踯戏剧,不可诃止。

俟其抵触墙壁,自退耳。

方锐于跳踯时,势难遏也。

”后富、韩二公,阅历岁月,经涉忧患,始知天下事不可妄有纷更。

而王荆公年少气盛,强项莫敌,尽取祖宗典制变乱之,二公不可救止而去,始叹郇公之贤也。

初,闽人谣曰:“南台江合出宰相。

”至得象相时,沙涌可涉云。

(节选自《宋史·章得象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向者/太后临朝/群臣邪正/朕皆默识之卿/清忠无所附/且未尝有所干请/今日用卿职/此也B.向者太后临朝/群臣邪正/朕皆默识之/卿清忠无所附/且未尝有所干请/今日用卿/职此也C.向者/太后临朝/群臣邪正/朕皆默识之/卿清忠无所附/且未尝有所干/请今日用卿/职此也D.向者太后临朝/群臣邪正/朕皆默识之/卿清忠无所附/且未尝有所干/请今日用卿职/此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竹片、玉或象牙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乘舆,可指乘车或泛指车辆,也可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蔡邕《独断(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

”后用作皇帝的代称。

D.翰林,我国古代官名,始设于唐。

在明、清两代,读书人只要考中了进士就可以做翰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得象得名颇为神奇。

其母怀着他时,梦到有神人送她一只玉象;出生后,其父又梦到庭院里象笏堆积如山,所以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B.章得象为人庄重厚道,气度宽容。

这是他得到杨亿举荐和皇帝重用的主要原因。

C.章得象清正忠诚,不攀附权贵。

宦官气焰很盛的时候,章得象也不对他们假以辞色。

D.章得象老成持重,受人称赞。

富弼、韩琦锐意变革时,他默然不言。

后来通过王安石变革,富、韩二人才真正认识到章得象的贤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或问之,亿曰:“闽士轻狭,而章公深厚有容,此其贵也。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俟其抵触墙壁,自退耳。

方锐于跳踯时,势难遏也。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王劢,字公济,通之弟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