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ppt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 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如果知道被除数和商,能求出除数吗?
除数=被除数÷商 如果知道除数和商,能求出被除数吗?
被除数=除数×商
【例8】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902÷22= 41
646÷38=17
41
22 9 0 2 88 22 22 0
租3条大船,1条小船 3×22+18 =66+18 =84(元) 答:租3条大船,1条小船最省钱。
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1)根据船的租金及限乘人数,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 更便宜。 (2)假设所有人都乘坐租金便宜的船, 如果正好坐满,无空座,那么这种租法最省钱; 如果没坐满,就再调整,调整时要做到尽量让船坐满。
4、算式450÷[3×(12+13)]的正确的运算顺序 是( C ) 。 A、乘法→除法→加法 B、加法→除法→乘法 C、加法→乘法→除法 D、除法→乘法→加法
5、计算下面各题。 30×[(35+37)÷4] =30×[72÷4] =30×18 =540
250÷(43-18)×67 =250÷25×67 =10×67 =67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要注意:0不能作除数!
2 四则运算顺序
大家先回顾一下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 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 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既有小括号,又有 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 算扩括号外面的。
36+49=85(瓶) 答:便利店今天一共卖出了85瓶汽水。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如果知道被除数和商,能求出除数吗?
除数=被除数÷商 如果知道除数和商,能求出被除数吗?
被除数=除数×商
【例8】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902÷22= 41
646÷38=17
41
22 9 0 2 88 22 22 0
租3条大船,1条小船 3×22+18 =66+18 =84(元) 答:租3条大船,1条小船最省钱。
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1)根据船的租金及限乘人数,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 更便宜。 (2)假设所有人都乘坐租金便宜的船, 如果正好坐满,无空座,那么这种租法最省钱; 如果没坐满,就再调整,调整时要做到尽量让船坐满。
4、算式450÷[3×(12+13)]的正确的运算顺序 是( C ) 。 A、乘法→除法→加法 B、加法→除法→乘法 C、加法→乘法→除法 D、除法→乘法→加法
5、计算下面各题。 30×[(35+37)÷4] =30×[72÷4] =30×18 =540
250÷(43-18)×67 =250÷25×67 =10×67 =67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要注意:0不能作除数!
2 四则运算顺序
大家先回顾一下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 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 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既有小括号,又有 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 算扩括号外面的。
36+49=85(瓶) 答:便利店今天一共卖出了85瓶汽水。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总复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
=8.37
=25.5
80×64 105×28 884÷26 1435÷35
=5120 =2940
=34
=41
(验算略)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0.01,0.001……每相邻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 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读几,依次读出;写 小数时,小数点写作“.”,小数部分读几就写几。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 10角 1角= 10分 1元= 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 100年 1年= 12月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 小月(30天)有: 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时间单位换算:
1日= 24小时 1小时= 60分
=5.17-(1.8+3.2) =9.95-4.95-3.14 =(8.43+0.57)+(2.87+0.13)
=5.17-5
=5-3.14
=9+3
=0.17
=1.86
=12
完成教材第111页第1题。
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419+387 2.84+3.76 16.32-7.95 100-74.5
3.56
+1 . 8 9
1
1
5 .45
验算:
-
.. 5.45 1.89
3. 56
(1)计算并验算。
5.64 - 1.78 = 3.86
.. 5.64 - 1.78 3. 86
验算:
3.86
+1 . 7 8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总复习)课件课件PPT
10.5 练习二十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则运算
知识点
具体内容
除法的意义和各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 部分间的关系 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 除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顺序
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
=156
=7500+75
=7575
10.5 练习二十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法,先乘、除后加、减。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
面的。
10.5 练习二十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则运算
知识点
有关“0”的运 算
具体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 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 不能做除数)
10.5 练习二十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知识点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
具体内容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0.5 练习二十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
我发现: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 10 )个锐角,( 2 )个锐 角三角形。 ( 2 )个钝角,( 2 )个钝 角三角形。 ( 4 )个直角,( 4 )个直 角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
大小比较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 比较方法,如位数比较法和近似值比 较法等。在比较时,要注意比较的准 确性和严谨性。
CHAPTER 02
数的运算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是基本的数学运算,它们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加法表示增加或合并,减法表示减少或比较,乘法表示倍数关系, 除法表示平均分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 学ppt课件
目录
• 数的认识 • 数的运算 • 空间与图形 • 应用题 • 综合复习
CHAPTER 01
数的
是一种基于10的进位制计数方法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
数方式。
数的组成
一个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整数部分按照十进制展开,小数 部分从小数点后第一位开始依次展 开。
总结词
了解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方法
详细描述
介绍如何比较不同形状的面积和周长,以及它们的 大小关系。
总结词
了解面积和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介绍面积和周长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土地测量、建 筑规划等领域的计算和应用。
CHAPTER 04
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
总结词:直接计算
详细描述:简单应用题通常只涉及到基础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等,不 需要复杂的解题步骤,直接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图形的测量,如周 长、面积和体积等 。
认识空间与图形的 关系
立体图形的认识, 如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圆锥等。
图形的变换和运动 ,如平移、旋转和 对称等。
应用题复习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4
应用题的逻辑思维训练,如 分析法、综合法和图表法等 。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 比较方法,如位数比较法和近似值比 较法等。在比较时,要注意比较的准 确性和严谨性。
CHAPTER 02
数的运算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是基本的数学运算,它们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加法表示增加或合并,减法表示减少或比较,乘法表示倍数关系, 除法表示平均分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 学ppt课件
目录
• 数的认识 • 数的运算 • 空间与图形 • 应用题 • 综合复习
CHAPTER 01
数的
是一种基于10的进位制计数方法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
数方式。
数的组成
一个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整数部分按照十进制展开,小数 部分从小数点后第一位开始依次展 开。
总结词
了解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方法
详细描述
介绍如何比较不同形状的面积和周长,以及它们的 大小关系。
总结词
了解面积和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介绍面积和周长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土地测量、建 筑规划等领域的计算和应用。
CHAPTER 04
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
总结词:直接计算
详细描述:简单应用题通常只涉及到基础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等,不 需要复杂的解题步骤,直接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图形的测量,如周 长、面积和体积等 。
认识空间与图形的 关系
立体图形的认识, 如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圆锥等。
图形的变换和运动 ,如平移、旋转和 对称等。
应用题复习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4
应用题的逻辑思维训练,如 分析法、综合法和图表法等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授课课件
1.观察物体
小试牛刀
连一连。
2.三角形的特性 小试牛刀
1.填一填
(1)由( 3 )条线段( 围 )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 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 3 )条边,( 3 )个顶点,( 3 )个角。
(3)从三角形的一个( 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 垂线), (顶点 )和( 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 边叫做三角形的( 底 )。
角形的内角和是( B )。
A.90°
B.180°
C.360°
4.画一画。 (1)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2)以平行四边形中的一个钝角为顶角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5.如图,AB=AD,∠1=60°,求∠2的度数。 ∠2=360°-90°-90°-60°-60°=60°
6.解决问题。 (1)吴大伯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地,周围全部
想一想吧!!
6.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对 称图形。
7.想一想,如何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利用平移法。 2.6+5.8+2.6+5.8=16.8(m)
10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1)》 观察物体和图形运动
练习
1.填空。 (1)先仔细观察再填空。
①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②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是图( C )。 的是图( A )。
B.上面
C.左面
(3)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C )。
3.动手操作。 (1)在下面的方格图中画出左图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
图形。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虚线为对称轴)。
=3.56
=49.79
(3)将梯形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5格,分别画出 平移后的图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
(三)减法简便运算:
•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 用字母表示:a-b-c=a-(b+c) •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 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 用字母表示:a÷b÷c=a÷(b×c) •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 用字母表示:a÷b÷c=a÷c÷b
读或写出下面各小数
20.04
5.42
0.25 0.672
零点六七二
二十点零四 五点四二 零点二五
说出上面各数中 2 表示的意义 20.04的2表示两个十 5.42的2表示两个百分之一 0.25的2表示两个十分之一 0.672表示2个千分之一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 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常用四舍五入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 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 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 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 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 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 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总复习(75页PPT)人教版
28.5+12.15=40.20
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图形的运动(二)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平移
大小、形状、方向不变,位置变化。
统计
条形统计图
58 21
54 27
49 35
4643
用一个单位长度(如1厘米) 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 量多少,画成长短相应成 比例的直条,并按一定顺 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 图,称为条形统计图。
特点: (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2021/11/28
例1.填空。
(1)①86.362中,整数部分的6表示( ),小数部分的6表
2021/11/28
①根据数位顺序表可知,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所表示的意义
也不同,整数部分的6所在的数位是在个位,表示6个一,小数
部分的6所在的数位是在百分位,表示6个百分之一;这个小数
பைடு நூலகம்
精确到十分位,也就是把它的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得
出86.4;②由于“一”是个位的计数单位,0.1是十分位的计数
大小、形状、方向不变,位置变化。
乘法分配律
(a+b)x?=ax?+?xc
)算式是求平均每班植树
axc-bxc=(?-?)xc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意义
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十分之一, 可以写作0.1,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1课时《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课件
900÷75÷4 =900÷(75×4) =900÷300 =3
576-(176+286)-114 =576-176-(286+114) =400-400 =0
125×7×24 =125×7×8×3 =(125×8)×(7×3) =1000×21 =21000
86×32+43×36 =43×2×32+43×36 =43×64+43×36 =43×(64+36) =43×100 =4300
7×9+12÷3=25 _(7_×__9_+__1_2_)_÷__3_=__2_5_________ 7×9+12÷3=49 _7_×__(_9_+__1_2_)÷__3_=__4_9_________ (2)写综合算式:420÷30=14,14+20=34,7×34=238。 ____7_×__(4_2_0_÷__3_0_+__2_0_)_=__2_3_8_________________
减法算式:375-59=316或375-316=59
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2)根据第②个式子,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已知一个因数与积,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已知除数和商,求被除数用乘法计算。
(1)怎样购票最便宜? 至少需要多少元?
分开购票: 40×3+20×98
=2080(元)
成人票:40元/人 儿童票:20元/人 团体票:30元/人 【10人以上(含10人)】
购买团体票: (3+98)×30 =3030(元)
2080 < 3030,因此分开购票便宜。 答:老师和学生分开购票最便宜,至少需要2080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第1课时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PPT
个数的积:a÷b÷c=a÷(b×c)。 ②在连除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
商不变:a÷b÷c=a÷c÷b。
(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
(4)下面是小明和小兵的计算方法,说说他们
各用了什么运算律。
加法结合律 316+59
=316+(50+9)
作乘法。 ②各部分的关系:
25 × 8 = 200 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 ①意义: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
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②各部分的关系:
375 ÷ 3 = 125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375 - 59 = 316 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1)根据第①个算式,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加、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法算式:59+316=375 减法算式:375-59=316或375-316=59
位置,商不变:a÷b÷c=a÷c÷b。
重点解析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1)根据第①个算式,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教材第104页第1(1)题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商不变:a÷b÷c=a÷c÷b。
(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
(4)下面是小明和小兵的计算方法,说说他们
各用了什么运算律。
加法结合律 316+59
=316+(50+9)
作乘法。 ②各部分的关系:
25 × 8 = 200 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 ①意义: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
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②各部分的关系:
375 ÷ 3 = 125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375 - 59 = 316 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1)根据第①个算式,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加、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法算式:59+316=375 减法算式:375-59=316或375-316=59
位置,商不变:a÷b÷c=a÷c÷b。
重点解析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1)根据第①个算式,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教材第104页第1(1)题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课件
写作:1.24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
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
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
布置作业
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回顾与整理——小数的性质
知识梳理
改正: =96÷(6×4)
=16×4
=96÷24
=64 ( × )
=4
70×[40÷(8+12)]
=70×[40÷20]
=70×20
布置作业
96÷[(19-13)×4]
=1400 ( × )
70×[40÷(8+12)]
改正: =70×[40÷20]
=70×2
=140
练习
知识梳理
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96÷ 32
第三步:除法:96÷32=3
=3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一个算式里,如果
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
算中括号里面的。
回顾与整理——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知识梳理
先计算单价
综合练习
再调整方案
拓展练习
最后选择最佳方案
课堂小结
解决租船问题的方法: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便
宜,再考虑先租这种船,如果没坐满,就进行调整,
× b + 3 × 20
练习
知识梳理
6.单位换算。
➢ 7 km 200 m=( 7.2 )km
综合练习
➢ 7 kg 20 g=( 7.02 )kg=(7020 )g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十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一)-人教新课标(共14张PPT)
78×99+78
=78×(99+1) =78×100 =7800
1700÷25÷4
=1700÷(25×4) =1700÷100 =17
练习巩固
四、你能根据下面的 图列出综合算式吗?
42 + 18 480 ÷ 120 +
320 ÷ 4 280 +
- 120
120+480÷(42+18) (280+320÷4)-120
三、 你能用简便运算 计算下列各题吗?
875+209+191+225 976-453-276-47
=(875+225)+(209+191) =(976-276)-(453+47)
=1100+400
=700-500
=1500
=200
练习巩固
三 、你能用简便运算 计算下列各题吗?
125×(27×8)
=(125×8)×27 =1000×27 =2700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总复习(数与代数一)
> 12 3
激趣导入
加法交换律和乘 法交换律有什么
区别和联系?
加法交换律是交换加数
区别
位置,乘法交换律是交 换因数位置。
26+(18)=18+( 26)
联系 它们都是数的位置改
变,但运算顺序和结 果不变。
26×( 18)=18×( )26
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
五、按要求添上括号。
35 × 65 -(20 ÷ 10)(先除再乘最后减)
35 ×(65 - 20)÷ 10
(先减再乘最后除)
(35 × 65 - 20)÷ 1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
数部分。
3. 大小比较:比较小数的大小同样可以通过数轴进 行,从小数点开始,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详细描述
2. 数轴表示:小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小 数点左边的部分表示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表示 小数部分。
百分数认识与转化
总结词:理解百分数的概念、转化方法 和应用场景
3. 应用场景:百分数在生活和工作中应 用广泛,如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等。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性质包括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 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通分是将不同分母的分数化为 相同分母的分数;约分是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四则运算。
掌握分数的性质、通分、约分和分数的四则运算。
小数的运算
小数的性质包括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 小不变;小数的四则运算与整数的四则运算类似。
2. 转化方法:百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或 分数,反之亦然。例如,50%可以转化 为0.5或1/2。
详细描述
1. 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一种表达比 例的数学方式,用百分号(%)表示, 例如50%表示一半。
02 第二章:数的运 算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面积的计算
面积是二维图形所占的空间量,一般 用平方单位来表示,常见的面积计算 方法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梯形等。
周长的计算
周长是二维图形边界的长度,一般用 长度单位来表示,常见的周长计算方 法包括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 等。
04 第四章:统计与 概率
统计图表的制作
总结词:掌握统计图表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3. 大小比较:比较小数的大小同样可以通过数轴进 行,从小数点开始,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详细描述
2. 数轴表示:小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小 数点左边的部分表示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表示 小数部分。
百分数认识与转化
总结词:理解百分数的概念、转化方法 和应用场景
3. 应用场景:百分数在生活和工作中应 用广泛,如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等。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性质包括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 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通分是将不同分母的分数化为 相同分母的分数;约分是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四则运算。
掌握分数的性质、通分、约分和分数的四则运算。
小数的运算
小数的性质包括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 小不变;小数的四则运算与整数的四则运算类似。
2. 转化方法:百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或 分数,反之亦然。例如,50%可以转化 为0.5或1/2。
详细描述
1. 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一种表达比 例的数学方式,用百分号(%)表示, 例如50%表示一半。
02 第二章:数的运 算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面积的计算
面积是二维图形所占的空间量,一般 用平方单位来表示,常见的面积计算 方法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梯形等。
周长的计算
周长是二维图形边界的长度,一般用 长度单位来表示,常见的周长计算方 法包括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 等。
04 第四章:统计与 概率
统计图表的制作
总结词:掌握统计图表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95张PPT
(3)这几个物体从上面看有形状相同的吗? 没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四、拓展练习
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 的图形, 请把它摆出来。你是怎么摆的?说一 说你思考的过程。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从侧面看,能看到什么图形? 想一想,画一画.
正面,上面
侧 面
练一练 观察下面左边的物体。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2、观察下面的物体。 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从上面看到的形状:
观察下面的物体。
从正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从正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3.做一做
①
②
③
A
④
⑤
从正面看 →
四、提炼升华
苦恼
四、提炼升华
苦恼
四、提炼升华
苦恼
四、提炼升华
苦恼
四、提炼升华
苦恼
四、提炼升华
苦恼
开心
四、提炼升华
观察 角度
开心
苦恼
观察得到的平面 图:正面画“√”, 上面画“⊙”, 右面画“△”。
△
√
⊙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 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摆一摆,说一说。 (1) (4) (2) (5) (1) (3( )5) (3) (6)
4. 能画出来吗?
正 面
侧 面
4. 能画出来吗?
正 面
侧 面
把从各个面看到的画出来
1 (正面) (侧面)
2 (上面)
3
选一选
正面 侧 面
上面
连一连
上面 正面
侧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1课时 数与代数(1)——四则运算及运算律【教学精品课件】
=(25×4)×33 =100×33 =3300
想一想每识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的 意义、关系以及运算律等内容。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信息 四(1)班男生22人,女生18人,共40人。 你能从中选择两个信
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 的问题吗?减法计算的呢?
归纳总结
1 加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 加法中,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 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 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差=被减数-减 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9+316=375
375-59=316
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2)根据第②个算式,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25×3=375
375÷125=3
①316+59=375
②375÷3=125
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 ɑ×b=b×ɑ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 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
(ɑ×b)×c=ɑ× (b×c)
乘法分配律
(ɑ+b) ×c=ɑ×c+b×c
三个数相乘,先乘 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
两个数,积不变。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 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 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
相加。
减法性质
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 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
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律和性质?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2022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授课课件新人教版202208042262
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 差不变,即a-b-c=a-c-b
乘法
乘 法
交换律
运
算 乘法
定 律
结合律
乘法
练一练 分配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 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 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a+b)×c=a×c+b×c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
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
练一练
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小
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 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
数
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的
读
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
练一练
加 法 运 算 定 律
练一练
加法 交换律
加法 结合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减法的运算 性质及简算
练一练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即a-b-c=a-(b+c)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884÷34=26 884÷26=34
3. 0的运算
1.我来判断。
(1) 0可以作除数。
(× )
(2) (2)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都得0。 ( √ ) (3) 两个不为0的相同的数相除,商一定是1。( √ )
乘法
乘 法
交换律
运
算 乘法
定 律
结合律
乘法
练一练 分配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 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 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a+b)×c=a×c+b×c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
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
练一练
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小
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 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
数
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的
读
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
练一练
加 法 运 算 定 律
练一练
加法 交换律
加法 结合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减法的运算 性质及简算
练一练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即a-b-c=a-(b+c)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884÷34=26 884÷26=34
3. 0的运算
1.我来判断。
(1) 0可以作除数。
(× )
(2) (2)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都得0。 ( √ ) (3) 两个不为0的相同的数相除,商一定是1。(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8×256+72 (456+72)÷2 38+256-72 587-72÷2 845-5×72 8×25 ÷ 100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8×256+72÷2 (45×5+72)÷2 38+(256-72÷2) (54+58)-72÷2 (845-5×72)÷2 38-256÷4×18
“√”,不能的打“×”
(1)3 cm (2)3 cm (3)2 cm (4) 3 cm 4 cm 3 cm 2 cm 3 cm 5 cm 3 cm 6 cm 5 cm ( √ ) ( √ ) (×) (√ )
知识点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 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 一般要把0去掉。
0.93 < 0.94 0.057 > 0.053 0.99 < 1
2.3 < 3.3 4.50 = 4.5 6.9 > 6.8
5、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 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 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 的大小不变。
第三位,把它四舍五入。
(1)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4800=( 2.48)万
(2) 把34528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 位的数。 (保留一位小数) 34528600000=( 345.286 )亿 ≈( 345.3 )亿
(1) 把5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0 5800=(0.58 )万 (2) 把34528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 位的数。 (保留一位小数) 0 28600000=( 0.286 ≈( 0.3 )亿 )亿
•7、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小数点向左移: 1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 ;
1 ; 100 1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0 ;
9、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
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把它四舍五入。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 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 的第二位,把它四舍五入。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
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
• 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
65+28+35+72
=(65+35)+(28+72) =100+100 =200
• 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拓 展:(a-b)×c=a×c-b×c • 简算例子: ①分解式 ②合并式 25×(40+4) 135×12—135×2
知识点三:运算定律
• 1.加法交换律:a+b=b+a 50+98+50 = ? • 2.加法结合律:(a+b) +c=a+(b+c) 488+40+60= ? • 3.乘法交换律:a×b=b×a 25×56×4= ? • 4.乘法结合律:(a×b)×c=a×(b×c) 99×125×8 = ?
简便计算一
3、小数的读法:
1.8 读作:一点八 读作:五点六三 读作:十二点三七八
5.63
12.378
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 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 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 的数字。
6.5 0.04 0.702 340.0
4、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 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 写几个0。
万 千 位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一 ( 个 )
…
位
计 数 单 位
…
万 千
百
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十 分 之 一
…
254.367
百 十 一 十 分 之 一 百 分 之 一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十 百 壬 分 分 分 位 位 位
千 分 之 一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2.56
506.4
13.20 8
十 百 千 分 分 分 位 位 位
6.连减:a-b-c=a-(b+c)
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
=528-(65+35) =528-100 =428
528—(150+128)
=528-150-128 =528-128-150 =400-150 =250
• 7.连除:a÷b÷c=a÷(b×c)
简便运算例子:3200÷25÷4
求出等腰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96°
(180°-96 °) ÷2= 4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0厘米, 求一条腰的长度。
36厘米
(80-36) ÷2= 22(厘米)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分类
知识点二:有关“0”的运算
• 1、“0”不能做除数; •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如:5+0= 5 如:5-0= 5 如:5-5= 5 如:5×0= 0 如:0÷5(a≠0)= 0
小数vs分数
• 1、把下面分数改写 成小数。
9 10
0.9
76 100
0.76
16 0.016 1000
0.8
• 把下面小数改写成数 8 。
10
0.12
12 100
0.300
300 1000
先读出下面各数,然后把它们分别填入合适的圈里, 再说说各表示几分之几。
0.34 0.334 一位小数 0.300 23.7 两位小数 0.34 0.04 0.80 0.04 0.4 0.108 0.80 三位小数 0.300 0.108 0.334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 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顶点 边 顶点 角
边
角 边
角
顶点
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 )个角。
小结:一个三角形由边、角、顶点三部分组成。
顶点
高
底
底 高
顶点
高
底
高 底 高
底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
1.三角形∠1=140°∠3=25°求 ∠2的度数。
• =528—(65+35) =528—128—89 150 • =528—100 =400—89 • =428 =311
• 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128—
528—(150+128)
=400—150 =250
• 3200÷25÷4 • =3200÷(25×4) • =3200÷100 • =32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 回顾(一)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
•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 只有乘、除法,都要按 从左往右 的顺序计算。 •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要 。 • 4、算式有括号,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
=25×40+25×4 =1000+100 =1100 =135×(12-2) =135×10 =1350
简便计算二
• ③特殊1: 99×256+256 =99×256+256×1 =(99+1)×256 =100×256 • =25600 ④特殊2: 45×102 = 45× (100+2) = 45× 100+45 × 2 = 4500+90 • ⑤特殊3: 99×26 = 4590 =(100-1)×26 =100×26-1 ×26 =2600-26 =2574 • ⑥特殊4: 35×8+35×6-4×35 = 35× (8+6-4)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小数点的移动 9.23×10= 92.3
12.5 0×100= 1250
0.9 0 0 ×1000= 900
小数点的移动
52.3÷10= 5.23
024.8 ÷100= 0.248
0 0 45.7÷1000= 0.0457
1000 1000 10
①有一个数,百位、十位和十分位上都是7,个位和百分 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770.70 )。 ②由5个1,4个0.1和7个0.01组成的数是( 5.47)。 5 0.4 0.07 ③4个十分之一、8个百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
0.4
是( 0.485 )。
0.08
0.005
在
里填上“<”、“>”或“=”。
• 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 • • •
256—58+44 =256+44—58 =300—58 =242
250÷8×4 =250×4÷8 =1000÷8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