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概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午太阳高度
14
太阳高度角
h
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
12:00
西
南
H
北
东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 15
太阳光线
太阳高度角 地面
16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公式: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
[例题3]:求北京(40°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解答:夏至日:直射点纬度为 23°26°N,
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都为46°52′。
90 °
66°34´
60 46°52´°
43°08´
30 23°26´°
0 °12.2 2
3.21
6.22
9.23
2712.2 2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前后)H达最大 值,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H达最小值(图A)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每年冬至日H达最大值,夏至日H 达最小值(图B)
二者之和是900
6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 昼夜长短
高度变化
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7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四季的更替 • 五带的划分
8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9
1.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 规律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3、移动速度
2 、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 B
A 、 0° B 、 23°26′ C 、 46°52′ D 、 90°
3 、若丙地与北京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则丙地可能位于 B
90°´ 66°34
N
´N
23°26´ 0° 23°26´S N
66°34 ´S
90°´ S
22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23
90°
66°34´ 60°
46°52´ 43°08´
30° 23°26´
0° 12.22
3.21
6.22
9.23
1224.22
90°
66°34´ 60°
46°52´ 43°08´
30° 23°26´
0° 12.22
3.21
6.22
9.23
1225.22
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全年有 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为﹤46°52′图A)。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 阳直射现象, 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其正 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为=46°52′ (图B)。
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
9月23日
6月22日 3月21日
12月22日
10
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公转速度 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
速度 渐慢
夏至
春分
夏至
近日点
冬至 春分
秋分 春分
远日点
秋分
速度
渐快
冬至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段:夏至→秋分→冬至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段:冬至→春分→夏至
公转速度加快时段:7月初→秋分→冬至→1月初 公转速度减慢时段:1月初→春分→夏至→7月初 11
北半球夏至日
23°26´
90°´N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90°´S
20
北
半 球 冬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 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至
23°26´
90°´N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90°´S
21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 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 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热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 变化幅度为23°26′N+当地纬度。
90 °
66°34´
60 46°52°
4´3°08 ´
30 23°26°´
0 °12.2 2
3.21
6.22 9.23 26 12.2 2
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 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值(图C)。
则∠3=∠2-∠1=40°-23°26′ H=90°-∠3=90°-(40°23°26′)=73°26′
二分日:直射点纬度为0°, 则∠3=∠2-∠1=40°- 0° H=90°-∠3= 90°- 40°=50°
3 H 21
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 则∠3=∠2+∠1=40°+23°26′
公转方向
远日点 N 7月初 速度最慢
太阳
公转方向
N 近日点 1月初
速度最快
4
在下图中: 1.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找出“近日点、远日点”位置,说出判断依据。
冬至日 12月22日
近日点
远日点 夏至日 6月22日
5
二、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034′ 南北极圈的度数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026′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下面节日,太阳直射点的位 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方向?公转速度快慢?
①今天
②元旦
今天
③儿童节
儿童节 元旦
12
黄赤交角变化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0
66034′ 600
300 23026′
寒带范围变大
温带范围变小 热带范围变大
23026′
30பைடு நூலகம் 温带范围变小
600 66034′ 寒带范围变大
13
地球的公转运动
1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公转的方向
公转方向
从天北极
俯视
N
太阳
N “逆时针”
公转方向
2
公转方向
太阳
S
从天南极
俯视 S “顺时针”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规律
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 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
3
2.公转的周期: 365天6小时9分10秒(1恒星年) 3.公转的速度:
17
H3=90°-∠3=90°-(40°+23°26)=26°34′
一、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
18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春秋分: 正午太阳高度 由赤道向南北 两侧递减
北半球春分
北半球秋分
90°´N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90°´S
19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8
甲、乙、丙、丁为不同纬度的四个地区,乙地主要粮食作物为 春小麦,丁地盛产茶叶、毛竹。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丙丁
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 0° 46°52′ 6° 46°52′
1 、四地自传线速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D
A 、甲、 丙、丁、乙
B 、丁、丙、乙、甲
C 、丁、乙、甲、丙
C、 乙、丁、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