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总论

合集下载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中药的产地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 药材的专用名词。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 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 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2.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确定道地药材,除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 产量等因素有关外,临床疗效是确定道地药 材的关键。品质和疗效是主要标准。
这部分内容安照历史发展分为十个时期讲述,每个
时期按下列内容介绍:
1.该时期中药学发展特点
2.该时期的代表著作: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著作的贡献
(一)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前)[先




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 [西汉—公元前 202年—公元8年]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 (四)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五)宋代(公元960-1127北宋,1127——1279南宋) (六)金元时期(公元1279—1368) (七)明代(公元1368—1644) (八)清代(1644—1911年) (九)民国时期(1911—1949)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
“本草”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 以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为“本草”。
我国现有中药以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
物11146种(占87%以上),药用动物 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 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 吨左右。
第一章
三、火制法 火制法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 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烫、煅、煨等 1、炒-- 清炒--炒黄、炒焦、炒炭 辅料炒--如土、麸、米或砂、滑石、 蛤粉等(皆为固体辅料)。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部分)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识的一门学科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三品分类法,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记载药物730种《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药1892种,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本草学的成就道地药材:是传统中医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综合判别标准。

历史悠久,质量优等,疗效显著。

中药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常用的炮制方法:净制(修制,水制,火制),切制,炮制,水火共制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四气:寒热温凉四气功效: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就逆五味:辛甘酸苦咸五味功效:辛——能散能行,散发、行气、行血甘——能补、能和、能缓,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酸——能收,能涩,收敛固涩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软坚散结,泻下淡——能渗,能利,渗湿,利水升降浮沉反应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属阳,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沉降——属阴,下行向内,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归经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增强原有疗效相使:功效有共性,或性能不同,但治疗目的一致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是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相反:两药合用,会增强毒性或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白芍。

《中药学总论》课件

《中药学总论》课件
保管方法
根据中药材的不同性质,应采用不同的保管方法。如易虫蛀的药材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好 的地方,易挥发的药材应密封保存,易氧化的药材应存放在避光、阴凉处。
03 中药的性能与应用
中药的四气五味
总结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属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
详细描述
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了中药对人体 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 酸、苦、咸五种滋味,反映了中药的作用特点和功能。
《中药学总论》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中药学概述 • 中药的种类与来源 • 中药的性能与应用 • 中药的应用与发展 • 中药的安全与合理使用
01 中药学概述
中药学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中药学的定义与性质
详细描述
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的学科,它涵盖了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应用等方 面的知识。中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 的理论体系。
中药的现代研究
01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04
中药的现代研究涉及到多个学 科领域,如化学、药理学、生
物学等。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 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毒副 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中药的现代研究有助于揭示中 药的作用机制,提高中药的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药的现代研究还有助于推动 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提高中药的国际地位。
01
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历 史悠久,疗效显著,具 有独特的优势。
02
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调节 ,通过调和阴阳、气血 、脏腑功能,达到治病 求本的目的。
03
中药治疗常见病、多发 病、慢性病及疑难杂症 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

中药学 总论

中药学 总论

第三章
• 炮制的目的:
• • • • • • • • • •
中药的炮制
一、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材,区分等级 二、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三、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四、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五、降低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eg:姜矾水制半夏、胆巴水制附子
六、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eg:延胡索醋制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
• 临床意义:因为疾病病位有上下表里之不同,病势趋向有上下内
•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
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 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 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花、叶、皮、 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 多都是沉降药。 ps.旋覆花虽为花然药性沉降,苍耳子虽为果实药性 升浮。
6、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eg:人参恶莱菔子 7、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eg:甘草反甘遂;贝 母反乌头。详见“十八反”、“十九畏”。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 中药的用药禁忌诸药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 食禁忌四个方面。
• 一、配伍禁忌:
• 1、“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 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 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 沙参、细辛、芍药 • 2、“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 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 二、证候禁忌:临床用药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慎用的药 物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 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禁用的药 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 香、三棱、莪术、水蛭、斑鳌、雄黄、砒霜等。 • 三、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 • 四、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事物的禁忌,又简称食 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课件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课件
亦即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
药性理论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第一节 四 气
一、四气的含义
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是从性质上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第一节 四 气
二、四气的作用(功效)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浙八味
白术、白芍、白菊花、玄参、(玄)延胡索、浙贝、郁金、麦冬
第二节 采 集
原则
应用
配伍
剂型
同类药味多非主、汤剂煎煮法
先煎
后下
包煎
矿物类、贝壳类
质坚不易出汁
有毒的药
久煎能减毒
芳香类
有效成分易挥发
性 属性 作用 适应证
寒、凉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热证、阳证
温、热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
寒证、阴证
第二节 五 味
一、五味的含义
辛、甘、酸、苦、咸
淡、涩
二、五味的作用
升浮 温热 辛甘 轻(花、叶) 酒升、姜散
沉降 寒凉 酸苦 重 金石 盐下行 咸 贝壳 醋酸敛 果、子
治疗气逆证

喘咳、呕吐
燥湿
治疗湿证

坚阴
泻火存阴
治疗阴虚内热证



渗湿
利水
治疗水湿内停之证


软坚散结

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癥瘕
泻下
治疗便秘
3、性同味异,作用不同
麻黄 辛温、发散风寒
淫羊藿 甘温、补肾壮阳
乌梅 酸温、敛肺涩肠
厚朴 苦温、燥湿,治寒湿证

2024-中药学总论ppt-中药学总论

2024-中药学总论ppt-中药学总论
38
毒性
是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反映药物安稳程度的性能。 药物的毒性即是药物偏性,凡药皆有偏性,因此毒性具 有普遍性。 毒性只是有毒之药对人体的伤害性,而绝大多数药物是 无毒的,因此毒性具有特殊性。
39
正确对待中药毒性
临床用药时应防止两种片面性。 一是使用所谓无毒药时,盲目加大用量,无视
安稳,以致引起中毒反响。 二是使用所谓有毒药时,应当确保用药安稳而
16
中药知识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开展
?本草品汇精要? •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官修
发明

朝 时
状期
本草 •1937年才正式出版

?本草纲目?
•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首,
共52卷
•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
17
中药知识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开展
?本草纲目拾遗?


清 朝
状时
况期
本草备要 本草从新 本草求真
本草崇原 本经逢原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本经疏注
中药的性能区别于药材的性状
性能是用以描述药物作用的特性,主要 以服药后的人体为观察对象;性能的总结要 以阴阳、脏腑、经络、治那么治法等中医根 底理论为根底,并以药物作用为依据。药材 的性状是以药物本身为观察对象,用于描述 药材的各种天然物理特征,其主要内容为形 状、颜色、气臭、滋味、质地(如轻重、粘 润、疏密、软硬、坚脆)等。
❖ 一、修治
中药的炮制
❖ 二、水制 淋、洗、泡、润、漂等。 水制法中较特殊的是“水飞〞。
❖ 三、火制
❖ 四、水火共制
❖ 五、其他制法
中药的贮存
中药材贮存不当,不仅药材外观差,质量降低,影 响疗效,而且还会危害人体。
中药贮存常见的变质现象 虫蛀 霉变 变色 走油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⑶酸 味 酸 能收 能涩 能收——收敛,能涩——固涩既具有收敛固涩作 用.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 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 作用
⑷涩味 涩味
能收敛固涩.
《本经》"涩为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味 同".即涩附于酸之意. 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 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 消食,安蛔等作用.
3、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软, 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得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如: 龙骨,牡蛎,棕榈炭,血余炭.
4、蒸法——蒸法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
二 、中药的性能
序—三个概念 三个概念 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 中药治病基本原理 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 阴阳气血偏 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盛偏衰 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药的药性(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药性 ( 中药的性能 ) ——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 性质 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 和性能 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 概括. 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 药性理论 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 , 五味 , 升降浮沉 , 归 四气,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
⑹咸味 咸味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治疗瘰疬,瘿 瘤. 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便秘. ⑺淡味 淡味 能渗,能利——即有渗利水湿的作用.水湿内停所 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
(三) 升 降 浮 沉 三
1,升降浮沉的概念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性 趋向性,是说明 趋向性 药物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唐宋以来, 唐宋以来,人们将具有地区 特色、质量优良、 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著 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不同产地金银花 灰毛忍冬)绿缘酸的含量( 不同产地金银花(灰毛忍冬)绿缘酸的含量(%)
产 地 山东平邑 山西太谷 云南大理绿Leabharlann 酸5.66 3.88 1.81
不同品种莪术( 姜黄素含量( 不同品种莪术(Curcuma)姜黄素含量(%)
多数果实类药材,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 果实成熟或将熟时采收。 果实成熟或将熟时采收 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 取树皮, 取树皮,因此时植物生 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 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 而且枝干内浆汁丰富, 而且枝干内浆汁丰富, 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 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 树皮易于剥离。 树皮易于剥离。
总黄酮含量 产 地 日 期 雄 北京前门 北京前门 北京检定所 北京检定所 北京宣武门 北京宣武门 19951995-09 1995-10 19951995-09 199519951995-10 19951995-09 19951995-10 0.63 0.36 0.66 0.33 0.37 0.32 株 雌 株 1.02 0.74 0.68 0.53 0.85 0.45
2.中西药的互用 2.中西药的互用
主体同为药,无中西之分。 主体同为药,无中西之分。 例证: 人工合成(天然) 芒硝(NaSO4.XH2O) 例证:①人工合成(天然)药物 芒硝(NaSO4.XH2O)泻下 ②cortisone 考的松 皮纸激素类药物 类似中医上的助阳药
清末民初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③Aspirin 阿司匹林 清末民初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加解 表药,石膏阿司匹林汤(表证未解,里证已成。) 表药,石膏阿司匹林汤(表证未解,里证已成。)

中药学总论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总论执业药师考试
九.民国时期 1.《中国药物大辞典》:陈存仁组织编纂,包含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但错误较多。 2.中药研究开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十.当代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第二版(1963年版,公布于1965年)起,分为二部,其中一部为中药。截止目前共发行8版,最新的为2005年版 2.《中药大辞典》:1975年完稿,载药5767种 3.《中华药海》:1993年出版,载药8488种 4.《中华本草》:1999年完稿,载药8980余种 5.《全国中草药汇编》:1975、1978年出版,载药2202种 6.《中药志》:原载药500余种,后有增补。
动物及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药材的收集,以保证药效,并兼顾容易获得和利于保护资源为原则,一般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每因品种不同而收集时间各异,小昆虫类应在数量多的活动期捕获,矿物药大多随时可以采集。 如桑螵蛸应在3月中旬收集,过时则虫卵孵化 鹿茸应在清明后45-50天锯取头茬茸,过时则角化 金钱白花蛇应在夏、秋季节,捕捉孵出 1-3周的幼蛇 制取阿胶的驴皮,应于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而质优; 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此时因其翅受湿不能起飞,且可减轻对皮肤刺激(应带上手套)。
先秦时期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采集天然动植物以供食用——“药食同源” 以动物为师 日常生产劳动及生活 有意识、有目的的探索寻找
1.中药的起源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据医药学史专家研究,早期的人类主要以植物 类食物充饥,所以最先发现和使用的是植物药。 将有毒植物用于狩猎,可谓原始社会利用植物 药的一大创举。在渔猎生活和生产大量开展之 后,又认识了某些动物类药物。进入原始社会 后期,随着采矿和冶炼活动的出现,才相继掌 握了矿物药的加工和应用知识。在这一时期, 我们的祖先还从野果与谷物的自然发酵现象中, 发明了酒的酿制,这对日后的医药产生了深远 影响。
3、隋唐时期 李绩、苏敬《新修本草》(唐本 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最早一部药典学著作。全书卷帙浩博, 收载药物共844种,书中还增加药物图谱, 并附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 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隋唐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经济、文化、交通和 海外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医药学又有了明显的进 步。这一时期的本草已达百种之多。综合性大型 本草的编修已成为国家的行为,其规模更大,水 平更高。药图、食疗、外来药等专门性本草的出 现,又构成了此时本草的另一特色。隋唐宫廷医 药教育的开设,唐代药材交易的活跃,又促进了 种药、采药、辨药、贮药和制药知识的提高。当 时各地使用的药物已达1000种以上,而且十分重 视特效药的应用,如以常山、蜀漆治疟,昆布、 海藻及羊靥、鹿靥治瘿,动物肝脏治夜盲,粳米 治脚气,人胞补虚,等等。 在唐王朝“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的基础上, 根据原有文献及全国性的药物调查资料,于显庆4 年(公元659年)颁行了由李勣、苏敬等23人编纂的 《新修本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南· 雷xue《炮炙论》——它是中国第一部炮制专 著。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通过适宜的炮 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副作用。 该书介绍了近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总结了水 飞、煨等多种炮制技术,其对辅料选用十分考究, 主张淫羊霍用羊脂炙、厚朴用姜汁炙、茜草忌铁 等内容,甚为合理。

中药学总论共57页

中药学总论共57页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巴戟天 主产于广东德庆、高要等地。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 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 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 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广地龙
主产于广东各地。
清热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 平喘利尿。主治热病发热狂躁, 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 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药材的采集: 1)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 前或刚开花时采收。 2)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3)花类:一般在花含苞待放或刚开放时进行。 4)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应于果实成 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5)根和根茎类:以阴历二、八月为佳。 6)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 夏时节)剥取树皮。
例: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
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 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 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夏季 感冒、急慢性肠胃炎的轻症、 胃不舒、恶心呕吐。
主要的中成药包括:藿香正气 丸、藿香正气液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动物类的中药:金钱白花蛇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 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 拘挛,中风,半身不遂,抽 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瘰疬恶疮。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作者,明代李时珍,成书 于公元1578年,共52卷, 载药1892种,附方 11096 首,新增药物374种。全 面总结了明以前的药性理 论,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 还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等 多学科知识,是我国科技史 上极其辉煌的硕果。

中药学总论全套精品课件

中药学总论全套精品课件

• 据医药学史专家研究,早期的人类主要以植物 类食物充饥,所以最先发现和使用的是植物药。 将有毒植物用于狩猎,可谓原始社会利用植物 药的一大创举。在渔猎生活和生产大量开展之 后,又认识了某些动物类药物。进入原始社会 后期,随着采矿和冶炼活动的出现,才相继掌 握了矿物药的加工和应用知识。在这一时期, 我们的祖先还从野果与谷物的自然发酵现象中, 发明了酒的酿制,这对日后的医药产生了深远 影响。
四个步骤中,中药学占据着落实到病人身上的最 后一环。 “用药如用兵”
一、 代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 认识到某些植物可能对人体产生的 影响,逐渐形成了早期的药疗。
• 原始社会药物知识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不断地进 行采集和渔猎活动,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步 了解到若干植物和动物对人体的影响。最初,由 于缺少辨别能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中毒遭 遇和药效反应,因而很自然地使先民们在觅食时 有所选择和避忌。在罹患疾病时,上述经验启示 人们对这些植物和动物的药效作用加以利用,通 过反复试验和观察,逐步形成了简单的药物知识。 自古相传的伏羲“尝味百药”和“神农尝百草之 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 地概括了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人类寻求食物的 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 。这一过程,充满着艰辛与 危险,并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
2、西周时期
已经有了专业的“医师”;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并有“五药”的记载,以及汤液、药酒 等剂型
• 早期的药物知识出现以后,经历了由零 星、分散而逐渐集中和系统的积累过程。 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和使 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到书面记载, 其传播速度得以大大加快。
• 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除了作为饮料 之外,酒还具有祛寒邪,通血脉,行药势,消 毒和助溶等多方面的医疗作用,故古人将酒誉 为“百药之长”。从繁体医(医)字的汉字结构 中,亦体现了酒对早期中医药的影响。在当时 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中,又开始出现了“药”字。 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草, 从草,乐声。”不仅明确了药为治病物质的基 本含义,而且反映了药物以植物类为最多的客 观事实。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一、引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药物性质、制备工艺、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的学科。

中药学总论是中药学的基础科目,涉及中药的起源、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等内容。

本文将从中药学的概念、起源、分类、特点、作用机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和中药制剂为主要对象,系统阐述中药的性质、功能、功效、配伍、用法用量以及临床应用等内容的学科。

中药学分为中药药学、中药药理、中药分析化学、中药实验等专业领域。

三、中药学的起源中药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

这部著作总结了古代祖先对草药的认识和运用,标志着中药学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中药学的分类中药学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如按照作用特点可分为补品、泻品、清热品等;按照药物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按照药物形态可分为药材、饮片、中药饮片、中成药等。

五、中药学的特点中药学有着独特的特点,包括药理特点突出、配伍应用灵活、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持久、副作用相对较少等。

这些特点使中药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

六、中药学的作用机制中药学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分布和排泄机制,以及药物与生物体内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

通过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中药的合理应用。

七、中药学的现状目前,中药学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拥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在中国,中药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中有着重要地位。

同时,中药学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八、中药学的发展趋势未来,中药学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学科交叉和国际交流合作。

同时,中药学的发展还需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加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推动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

九、结论中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一直在探索中草药的奥秘,努力实现中药在保健和治病中的应用。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

增强原有疗效。 石膏、知母,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之效。 大黄、芒硝,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之效。 麻黄、桂枝,能明显增强发汗解表之效。 荆芥、防风,能明显增强祛风的效果。 是临床上经常选用的药物组合。
“相使” :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
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 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 高主药的疗效。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神农本草经》 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阳热 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是临床用 药的基本原则。药物的四气,为这一用药 原则提供了药理依据。四气理论也是该临 床用药原则的理论基础。
2、 五味
含义: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
真实滋味。中药性能中的五味,则是 用 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味及 其附属于酸甘的涩味、淡味,以表示 药物的某些主要作用。
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可以
利用其作用趋向:①纠正机体功能失调, 使之恢复正常。②因势利导,有助于祛 邪外出。一般来说,病势上逆者,宜降 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药物功效与升降浮沉
药物功效的作用趋向:具有解表、升 阳、祛风、散寒、涌吐、开窍、透疹、温 阳益气等功效的药物,多为升浮之性; 具有清热、泻下、利水渗湿、安神、潜 阳、息风、止呕、止咳平喘、收敛固涩、 消导积滞功效的药物,多为沉降之性。
药物性味与升降浮沉
与性味的关系:从实际情况来看,具有升
浮趋向的药物,大多为温热、辛甘之品; 具有沉降趋向的药物,大多为寒凉、酸苦 咸涩之品。故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 确定其升降浮沉的重要因素。 由于性味和升降浮沉均是从不同角度概括 药物的作用特点,两者为间接关系,都不 能作为影响和确定对方的因素。

中药学《总论》范文

中药学《总论》范文

中药学《总论》范文
一、中药学的定义
中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阐释、掌握中国传统医
学的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它综合了中国传统医学常识,中药资源、中药原料的加工制备、质量控制、使用方法、安全性研究及中药药理、药
效学、药物药效、药物制剂、中药药事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中药的药用质量、药效、有效成分等进行研究。

二、中药学内容
1、中药科学
2、中药质量管理
中药质量管理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中药质量、效力和
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贯穿于整个中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它主要包括中药
原材质量管理、中药生产加工质量管理和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等方面。

3、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的学科,也是认识中药药效、提高药
效控制、发掘新药物和探索中药传统技术的重要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中药的药理作用、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药效应细胞及分子机制、中药
抗微生物作用、中药复方药效的研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第一章中药与中药学的发展第一节中药1. 中药就是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物质及其制剂。

(多数使用天然药,也使用部分化学合成品)2. “天然药物”是现代人们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中相对于“化学合成药”而提出来的。

3. 草药,也有动物药和矿物药,而不是专指草本类药物。

草药流传于民间。

实际上,草药是中药的初级阶段,中药是草药的高级阶段的称呼。

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1.中药学古代称为“本草”。

“本草”也是药物的最初名称,中药与本草没有本质的区别。

2.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药材鉴别、种植(或养殖)、采收、贮存、加工炮制、制剂、性能、功效、应用、药理、化学成分等一切与中药有关知识的一门一级学科。

3.临床中药学是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临床应用知识。

4.中药的发展①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各论载药365种ⅰ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

ⅱ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四气五味、有毒无毒)。

ⅲ采用“三品”分类导入。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陶弘景ⅰ首次将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用于药物分类。

ⅱ于序补充采收、炮制、鉴别、制剂、配方量取理论等内容。

ⅲ初步确定了综合性本草的合理模式。

③隋唐时期:《新修本草》国家颁布,其正文收录药物844种(目前统计为851)ⅰ成为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

ⅱ世界上最早药典。

ⅲ采用图文对照写法ⅳ记载药材基源考证和用药经验。

④宋金元时期:《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作者四川蜀中晋原名医唐慎微。

ⅰ药后附单方(采用方药对照的编写模式)ⅱ转引北宋以前的方药资料、资料详实—工具书ⅲ载药-1700余种、方—3000余首。

金元贡献:ⅰ以药物形气味体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及阴阳五行学说ⅱ建立了一套“法象药理”模式、促进了药学理论的发展ⅲ发展了升降浮沉、归经、脏腑苦欲补泻等药性理论ⅳ进一步完善中药药性内容、并使之系统化ⅴ重视药物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歌诀出现。

⑤明代:《本草纲目》ⅰ对中医药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总结和发挥ⅱ各论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16部60类)ⅲ各药项下分{ ⅳ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绘图1109种,附方11000多首⑥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ⅰ全书收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ⅱ纠正或补充《本草纲目》内容34条。

⑦ 当代:大型中药学综合性参考著作《中华本草》《中华临床中药学》。

第二章 中药的功效1. 中药作用的含义{ }2. 中药作用基本原理原理{ }3. 中药的功效① 含义:中药的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概括的以反应治疗和保健作用的一种特殊表述形式,即指中医药理论化后形成的一种特殊语言表述形式。

② 特点:ⅰ其观测及作用对象—人体(非其他生物)ⅱ是中药作用的一部分ⅲ不同于现代药理作用的表述语言(“抗菌”“降血压”“降血糖”“抗心律不齐”)4. 中药治疗功效的内容治疗功效的概括依据及目的释名、集解、正误 正名、修治、气味 主治、发明、附方指药物对机体产生 ①防病、治病作用 “利”(正向)——功效 ②不良作用 “害”(负向) A .中药的防病治病作用 中药的功效是临床中药的核心内容 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利害作用 B .中药的不良作用{a .副作用—在常用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可逆、停药可复【大黄泻下—腹痛】)b .毒性作用(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破坏,机体组织器官损害。

(严重不良反应、甚则危及生命)1.利用药物的偏性—纠正机体的偏盛偏衰(毒性的普遍性)2.各药所含精微物质(气与味相联系)—有效部位 目的重建恢复↓ 机体功能 ↓ “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中药治疗功效,使机体最大限度恢复正常状态(中医治疗强调“标本兼治”)一般治本为主,治标为辅。

“急则治标”。

:①对因(证、病)治疗功效基于中医八纲脏腑辨证:ⅰ祛除病邪、消除病因。

ⅱ恢复脏腑功能协调ⅲ纠正阴阳偏衰病理偏向②对症(标)治疗功效:ⅰ消除或缓解患者自觉症状。

ⅱ对临床体征有特殊作用第三章中药的性能1. 中药性能—是认识和概括中药作用性质的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部分。

2. 主要内容①四气(寒热温凉作用性质)②五味(辛甘酸苦咸)③归经(作用部位)④升降浮沉(作用趋向)⑤毒性(对机体的伤害性)→安全性【某种药效特性(①②③④)某种作用特性(①②③④⑤)】3. 药材性状—指药物的形、色、质地、滋味等物理性状4. 四性定寒热,五味定能,归经定位,升降浮沉定向,毒性定安全性。

5.四气(1)含义①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②用以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偏向和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③气与性之别:性,泛指药物作用性质与特征。

气,指气候、气味香臭。

所以“四气”改为“四性”较妥。

(2)确定依据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A直接“寒凉”“温热”感受——“入腹则知其性”B吸收后(多数为药物)a减轻或消除寒热病理改变与药物所治病证得寒热性质相对。

b造成阴阳失调、加重寒热病理状况②现今的认定方式A凡能改善或消除热证的药物,性寒凉,称为寒凉药B对寒热病理偏向影响不明显的,称为平性(非作用缓和,具有相对性)C凡能改善或消除寒症的药物,性温热,称为温热药(散寒、补火助阳药物)。

(3)意义①区别寒热之性而分用A祛除寒、热病邪“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B消除典型寒热症状(发热、口渴、面红、目赤;恶寒、畏寒、肢冷、冷痛)C调整脏腑阴阳(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②区别寒热之性而合用 A治疗寒热错杂B纠正药物寒热偏性C利用反佐——防止格拒5.五味(1)含义①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②用以反映药物散敛补泻作用特点。

③认识基础,最初基于药物的真实滋味,发展为反映药物作用特性。

药物与食物不止五种,尚有淡,涩。

淡味是甘味的余味,而附于甘味,李时珍提倡“淡附于甘”。

涩味是酸味的变味,而附于酸味。

④提示——中药性能中的五味,除表示真实滋味外,主要用以反映该药的某种作用特点(2)五味的作用①辛(散、行)A发散(解表药)B行气(理气药、开窍药)C活血(活血化瘀药)②甘,补虚A和中,大枣B缓急,甘草、蜂蜜③酸(涩),收敛固摄a止汗b止泻c固精d缩尿涩(龙骨、牡蛎)酸(五味子、乌梅)酸生津④苦A泄a降泄ⅰ降肺气,苦杏仁ⅱ降胃气。

b清泄热邪(+寒性)“坚阴”,泻火存阴,黄柏。

C通泄大肠,大黄B燥(燥、湿)a寒性,苦寒燥湿,黄连、龙胆。

b温性,苦温燥湿,白豆蔻、砂仁⑤咸,软坚散结,昆布、海藻。

软坚泻下,芒硝⑥淡味,利水渗湿(或利尿)作用,但仅有茯苓、薏苡仁少数药标淡味。

3. 归经(1)含义①指药物对机体某一或某几经络或脏腑的选择性作用。

②反映药物的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

③药物的作用范围A一味药物a对某脏腑或经络病变能发挥明显的治疗作用b对其余部位的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B同属清热寒凉药a有的长于清肺、胃实热(石膏、知母)b有的长于清心热(黄连、栀子)C有的长于清肝热(夏枯草、龙胆)(2)确定依据中医学脏腑的定位概念与西医解剖学中的脏器有较大区别,不能混淆。

①药物所治病证的病位(藏象学说、经络学说)A依据脏腑辨证确定归经。

所治病证的脏腑为依据a直接治疗本脏的病变为依据b治疗脏腑所主组织器官病变为依据B依据六经、经络辨证确定归经。

所治疾病的经络归属,经络是沟通人体上下内外,脏腑组织器官的立体网络系统②有以药物的形、色、气、味、体、质等自然属性作为归经依据(历史认识、先进少用)(3)指导意义①丰富和完善了中药学基本理论②提高用药准确性,增强临床疗效,结合中医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经络辨证)根据病变部位选药,提高用药准确性。

运用归经理论,脏腑与经络的关系在生理上相互联系。

病理上相互影响。

不能单纯拘泥使用某一经的药物治疗。

5.升降浮沉(1)含义,升降浮沉是反映药物作用趋向的性能,通过药物对病证的治疗效应加以认识和概括的。

(2)依据药物作用趋向与病势相对升——向上——升阳举陷——脏器下垂浮——向外——发表透疹——疹发不透降——向下——止咳平喘——咳嗽喘息沉——向内——收敛止汗——体虚汗出(3)升降浮沉具有多样性A药物作用具有多效应,部分具有二向,一般根据主次,判定其主要趋向B部分药物具有(升浮;沉降)二向性,如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升浮;利水褪肿,平喘,沉降。

(4)影响因素①炮制:酒制提升、姜制发散,改变了升降浮沉之性②配伍,沉降之性的药物+升浮之性的药物相互受到制约。

(5)临床意义①纠正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调,使之恢复正常、脏器下垂,用升阳举陷之品。

②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以免外邪进一步伤正,如“通因通用”“塞因塞用”6.毒性(1)含义①指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②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③认识观点(历代持两种观点)A指药物的偏性,凡药皆具毒性,普遍性。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

”B指药物伤害机体,导致功能活动障碍或组织器官损伤,甚则死亡,特殊性。

(2)影响毒性的因素①用药是否对证A辨证不正确、药不对证。

B虽对证,但对于非适应人群造成的中毒反应。

②用量大小A药物毒性的大小事相对的,主要取决于用药剂量。

B毒物作用的增加,比剂量的增加更大,毒物剂量越大,毒性越大,作用越快。

③品种正确与否,一味药来源涉及品种多,不同品种的药材其毒性强弱存在差异④质量优劣A药材产地:生长在云南的乌头属植物,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

B采集:苦楝皮中的苦楝素开花期含量低,从结小果开始含量越高,毒性越高。

C贮存,轻粉曝光贮存,会发生化学变化,分解成氯化汞及金属,颜色变深,毒性增强。

⑤配伍是否合理A合理配伍,利用药物的相畏、相杀配伍关系,可监制其某种对立毒性。

B配伍不当,产生新的毒性(朱砂与昆布生成碘化汞,汞离子游离,易致汞中毒)。

⑥炮制是否得当A合理炮制可以降低药物毒性。

B不合理的炮制反而致毒性增强。

⑦制剂与剂型:不同剂型中毒性强弱可能存在差异,生半夏加热,止呕成分易溶出,而催吐会引起失音甚至死亡,催吐成分易溶于乙醇。

⑧给药途径砒霜口服有毒,注射治疗血癌毒性相对低。

有的口服无毒(少量蛇毒),皮下注射则有毒。

毒性反应:静脉﹥呼吸吸收﹥腹腔﹥皮下﹥口服﹥直肠灌⑨服药方法:药物的中毒与否有昼夜节律(桂枝的急毒白天的毒性和致死作用较、夜间明显增强)。

服药时间不同对药物毒性亦有影响,空腹疲劳时服用含毒的中药,易致中毒。

⑩患者个体差异:蜂蜜等无毒药,有对花粉过敏者,可出现不良反应。

白果,细辛毒性引起中毒与否,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在种植附子、乌头的地区,炖食,耐受性比一般人强。

(3)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①临床使用中药防止片面性,不要将毒性中药量降至无效或将无毒药物忽视安全盲目加量。

正确的态度:有毒观念,重视毒性对机体的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