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的文学改编之路探析_李艳

合集下载

小说到电影——探究《金陵十三钗》的影视改编

小说到电影——探究《金陵十三钗》的影视改编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传播媒介层出不穷,传统 文学的传播方式也从简单的文本阅读向影视艺术 传播方向转变。两相得益,既加快了文学作品的 传播速度,扩大了阅读群体,也在丰富影视作品的 内涵上做出了贡献。近些年来,将文学作品改编 为剧本搬上大荧幕已经形成了一股热潮, {金陵 十三钗》便是如此。电影《金陵十三钗》由严歌苓 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是张艺谋导演的一部战争 史诗影片。影片讲述了 1937 年的南京,一座教 堂,一个假神父,一群生死未卡的女学生,十四个 躲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中国军人 一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这位奉行"把原著 当做素材"的导演在保留小说核心的基础上,对 文本进行了大幅度的删改。巴拉兹认为"一个 真正名副其实的影片制作者在着于改编一部小说 时,就会把原著仅仅当成为未经加工的素材,从自 己的艺术形式的特殊角度来对这段未经加工的现 实生活进行观察,而根本不注意素材所已具有的 形式。" [IJ280 电影《金陵十三钗》对小说的改编,受
战争中妓女们对女学生的拯救来表现自己的女性
主义史观。然而张艺谋的文化认知和艺术追求与
严歌苓不同,电影放弃了女性叙事的视角,置换为
世俗的英雄主义。在当今社会,对于电影市场而
言,这种改变是一种必然。英雄主义更容易引起
大众的共鸣,从而获得更好的商业效果。于是电
影中增加了一条中国军人在南京城里浴血奋战的
故事线索,以此来表现中国军人的血性和顽强不
2018 年 6 月 第 35 卷第 6 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m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Jun.2018 Vol. 35 No.6
小说到电影
一一探究《金陵十二钗》的影视改编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张艺谋是中国现当代知名导演,他的电影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节的奖项。

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重点介绍张艺谋电影中常见的文学表现手法。

一、故事结构的变化张艺谋的电影故事结构常常通过非线性叙事、多时间线同时展开,或者采用后期剪辑的手法,使得故事呈现出错综复杂、跳跃式的态势。

例如《红高粱》中,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40年,通过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变化,将人物命运的曲线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符号象征的运用张艺谋电影中常常使用符号象征的手法,通过场景、道具、服装等来代表某种意义。

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色元素代表着权力、受虐和痛苦;《活着》中,白鬼子的象征意义是侵略、残忍和死亡。

三、色彩的运用张艺谋电影中对于色彩的运用非常讲究,通过色彩表达人物的情感、内心的痛苦或者幸福。

例如《红高粱》中,红色象征着热血、鲜血和中华民族的情感;《卧虎藏龙》中,蓝色象征着自由、追求和亲情。

四、对话与内心独白的运用张艺谋电影中的对话与内心独白经常以寓言的形式出现,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或者人物自己的内心独白展现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

例如《英雄》中的对话,让人物之间的观点、情感以一种丰富、深刻的方式呈现。

五、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张艺谋电影中的音乐与画面的结合非常精彩,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画面的动静对比,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共鸣。

例如《卡布奇诺》中,音乐的温柔缠绵与画面的温馨亲密相得益彰,使得观众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充满创意与想象力。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关注现实社会问题,还将人物的情感、内心矛盾等抽象概念以生动有力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赋予电影更多的文学艺术感。

这些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使得他的电影作品在国内外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张艺谋是一位备受世人关注的导演,他的电影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各种奖项。

在他的电影中,常常能够看到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

在他的电影中,常常会从文学作品中获取灵感,将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题材等元素引入到自己的电影中,这不仅能够为电影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够提升电影的艺术成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剖析他是如何借鉴文学作品并且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电影中的。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之一就是剧情引用。

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对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剧情的引用。

比如他的作品《红高粱》就是根据著名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这部电影中,张艺谋将小说中的红高粱田描绘得极为细腻,通过红高粱的热烈与似血的红色,让观众感受到了饱经战乱的年代里人们的痛苦和挣扎。

他的作品《梁祝》也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学《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改编而来。

在这部电影中,张艺谋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经典的爱情故事进行改编,使得电影在传承经典的也为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这些例子都表明了张艺谋在电影中对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剧情进行引用,并且通过自己的创作手法将其娓娓道来,从而使得电影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刻。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剧情引用、人物角色刻画和题材选择等方面。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剧情、人物、题材等元素进行借鉴和改编,张艺谋成功地丰富了自己的电影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使得电影作品更加具有深刻的时代感和文化底蕴。

他的这种文学表现手法不仅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信在未来的创作中,张艺谋会更加巧妙地运用文学表现手法,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电影作品。

张艺谋电影改编论

张艺谋电影改编论

张艺谋电影改编论张艺谋电影改编论张艺谋是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以其独特的电影风格和大胆的创新著称于世。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常使用文学作品作为他的电影的基础,进行改编。

因此,讨论张艺谋电影改编的话题是非常有趣和具有深刻意义的。

首先,我们需要谈谈为什么张艺谋选择改编文学作品。

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他为什么钟情于该方法。

首先,文学作品通常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度的主题。

通过将文学作品移植到大银幕上,张艺谋能够更好地传达这些情感和主题,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

其次,文学作品已经有了一大批的忠实读者群体,通过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张艺谋可以吸引这些读者,使他们与电影产生更紧密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他的作品。

而且,张艺谋对于文学作品的尊重和敏感度也是他改编成功的关键。

他能够从原著中感受到作家的意图和情感,并将其转化为电影的语言。

例如,他的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充满战争伤痕的农村的故事。

张艺谋通过镜头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使观众深切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痛苦。

他通过电影语言呈现出莫言小说中的细致描写和独特风格,使人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小说所要表达的东西。

此外,张艺谋的电影改编也经常进行与之相适应的题材和风格的改变。

他能够根据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对原著进行删减、增添和调整,使之更符合电影的需要。

例如,他的电影《黄土地》改编自六六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位农村女革命者的故事。

为了更加突出女主角的坚韧和勇敢,张艺谋将电影中的戏剧冲突和张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有意识地通过人物塑造和剧情的调整来实现这一目的,使电影更加吸引人并具有张艺谋的特点。

当然,张艺谋的电影改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一部个人喜好的文学作品并不一定适合改编成电影。

有时,原著中的情感和主题在电影中无法完全呈现,或者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取舍。

这可能会引起原著的读者的不满和争议。

其次,电影改编涉及版本的选择和改动的程度,这要求导演有足够的敏锐度和判断力来把握平衡。

浅析张艺谋电影改编特色——文学的影像诠释

浅析张艺谋电影改编特色——文学的影像诠释

小说 《 红 高粱 》的 开头 交 待时 间 、地 点、 事件 。 ”u 岁的 小
说 的灵魂: 更 重 要 的 是 , 张 艺 谋 用 导 演 的 眼 光 看 小说 ,找 到 了 小 说 与 孩 、传 奇 英雄 、伏 击汽 车 队 ,这简 洁 的交待 为 小说 定下 了抗 日的
电影的最佳契合点 ,用 电影的方式表迭作 家通过文字表达的 东西 ,在 基 调 ,整 篇作 品是 以打 日本 人 为主 线的 。而 电影 《 红高 粱 》的 开 小说 的 影 像 转 换 上 作 了可 贵 的 创 新 ,独 树 一 帜 。 头 是年 轻 漂亮 、灵 气逼 人 的我 奶奶那 张 充满 生命 的 红润 的脸 ,接


在2 0 世 纪 的众 多艺 术样 式 中 ,要论 普及 性和 影 响力 ,当 然是
首推 诞 生仅 一 百年 的年 轻 的艺 术形 式—— 电影 。列 宁 曾说 ,在 一 着 ”似 乎 是一种 没有 起 点也 没有 终 点的行 为 。时 代作 为人 性浮 雕 切 艺术 中 ,对我 们最 有 用 的是 电影 。他 看重 的 ,似 乎主 要是 这一 的 陪衬 和底 色被 刻 意淡化 ,比如 “ 大 跃进 ”和 “ 文革 ” ,虽然 发
关键词 :张艺谋 ;文学 ;电影 ;改编 张 艺谋 对文 学改编 的挚 爱
着 就是 占满 银幕 的 红盖 头 、热烈 饱满 的 红轿 子 ,然后 是 娶亲 、轿
颠 、野 合 ,意在 突 出 “ 我爷 爷 ”与 “ 我奶 奶 ” 的情 事 , 意在 赞烦 生 命、展 示痛 快淋 漓 的人生态 度 。 另 一种情 况 是 强化 时 间。小 说 《 活着 》有 意模 糊 时 间 , “ 活
影 的拐杖 ,张 艺谋 电影是 凭借 小说 ,才取得 如此 巨大的成 功。他 自 张艺谋 按 照他 自己 的理 解 对小 说 时间进 行 了处 理 ,主要 有 两种 情

论张艺谋电影的改编艺术

论张艺谋电影的改编艺术

论张艺谋电影的改编艺术张艺谋,这位可以号称是中国电影导演界的旗帜性的人物,在上个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的电影史创造了一个另人瞠目结舌的成绩,纵观他迄今导演的十七部电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张艺谋是一个离不开小说的导演。

小说《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作品完成后,因先在网络上拥有了大量“粉丝”,才出版成小说在市面上广泛发行。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该故事凭借其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和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收到广大读者的热捧,该小说的无意为拍摄电影做铺陈,然其凭借人物形象和场景营造上优异的画面感,为以画面见长的张艺谋的电影提供了最初的触动和必要的过渡。

本文将以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例,从三个方面,分别是:改编人物的对比、改编意象的对比、改编情节的对比,来分析张艺谋电影中对于小说文本的改编艺术。

一、由小说改编至电影中的人物的对比由小说改编成电影,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电影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参照:一方面是小说的作者;一方面是小说的读者。

作为广大读者中的一员的笔者来说,是在欣赏完了电影之后才阅读的小说,那么,跟笔者有着相同的经历的观众似乎也并不在少数,就这种从电影的人物形象设计来看,在没有阅读小说的前提下欣赏电影,似乎就已经把静秋与老三的形象框定在了张导所精心挑选的周冬雨和窦骁身上了。

在笔者看来,电影中所刻画两位主人公形象只是导演心目中的静秋与老三,小说《山楂树之恋》为什么那么火?正是因为小说很强的画面感以及鲜明的形象塑造在读者中如此深入人心,电影中的静秋是个单薄瘦弱的女孩,而小说中的饱满风韵的静秋与演员“静秋”完全搭不上边,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女孩。

连小说的原著者艾米也流露不平,她在自己的博客中似乎失望地劝“山楂迷”们“洗洗睡吧” [1] ,这无疑使“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某种意义上一时失灵。

这不免使人感到遗憾,却也很有意味。

毋庸置疑,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

因小说以文字符号为载体,读者阅读时将文字还原为想象,进而产生相应形象。

从小说到电影——以张艺谋五部作品为例

从小说到电影——以张艺谋五部作品为例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从小说到电影——以张艺谋五部作品为例导言: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有着独立的表达方式和奇特的魅力。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张艺谋是中国著名的导演,以其出色的电影作品和独特的影视风格著称于世。

他的电影作品中,不仅呈现着辉煌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学表现手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和思想深度。

本文将从叙事技巧、人物刻画、意象运用和对话构建等几个方面探讨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在电影中的叙事技巧上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

他擅长运用叙事的跳跃和叠加,通过回忆、幻想、穿插等手法将故事情节展示得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以《红高粱》为例,影片中通过回忆的方式呈现了女主角少妇宋丽的成长和情感经历,通过叙述和短暂的情节闪回,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张艺谋还擅长运用暗示和悬念,通过一些模糊的细节和情节线索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张艺谋对人物的刻画也非常出色。

他擅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复杂的人物性格设计,使得电影中的人物更加丰满和立体。

无论是《红高粱》中的宋丽、牡丹、樵夫大福,还是《英雄》中的荆轲、秦王、孔雀,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张艺谋用镜头语言和动作表演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生活境遇,使得观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复杂的人物性格设计,张艺谋成功地赋予了他的电影作品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

张艺谋在电影中的意象运用上也具有独到之处。

他善于运用象征性的意象,通过影像、颜色、音效等多种形式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在《卧虎藏龙》中,雪景和青林的意象运用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追求;而在《活着》中,白色的鸡蛋意象展现了人物的苦难和坚韧。

这些意象既为故事情节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又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张艺谋在对话构建方面也有着独到之处。

他擅长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对话来传达思想和情感,使得对话更加贴近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核。

在《让子弹飞》中,主要人物间的对话极具戏剧性和喜剧性,让电影更加生动有趣。

而在《菊豆》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与父亲的对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牵挂。

张艺谋电影对文学原本的改编探究

张艺谋电影对文学原本的改编探究

杂 志上 公开 发表来 信 的方式 表 明他 的不 在 意 。问题 是这位观众将“ 高粱野种 ” 的 烂 账 算 到 张艺 谋 的头
上, 不能不 让人 为之抱 不平 。相对 于莫 言小说 《 红 高
粱》 与《 高 粱酒 》 而言 , 电影 《 红高粱》 其实要“ 干净”
得多 。
的原 因 . 对于张艺谋的电影 , 中 国第 五 代 导 演 的 电 影. 乃 至 中 国当代 的电影 研 究都 有 着 一定 意 义 。笔 者将 从 文 学 原本 改 编 这 一 角度 对 张艺 谋 电影 进 行
第 1 3卷 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金 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 A o 1 . 1 3 N o . 2 p t . 201 3
张艺 谋 电影 对 文学 原 本 的 改编 探 究
陈 青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金华 3 2 1 0 0 7 )
摘要 : 作 为 第五 代 电影 导 演代 表 之 一 的 张 艺谋 , 到 目前 为 止创 作 的 1 6部 电影作 品 , 有 1 2部 改 编 自文 学原 本 , 如《 红
且 不 同作 家不 同风 格 作 品 的 改 编 也 可 以较 好 地 发
挥 导 演在 电影艺 术表 现上 的多样 性 和丰富 性 。张艺 谋还说 . “ 我 一 直认 为 文学 是母 体 , 并 希 望从 小说 里 发现 一个点 , 然 后再逐 步地 扩展 。长期 以来 , 我 已经
《 高 梁酒 》 、 刘恒 的《 伏 羲伏 羲 》 、 苏童 的 《 妻 妾成 群 》 、
研究
甚 至不 少 电影 评论 家 、 理论 家 也 不 知道 或 不理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文学隐喻探析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文学隐喻探析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文学隐喻探析严爱慈【摘要】经典的艺术作品处处充满了隐喻。

《我的父亲母亲》是著名导演张艺谋1999年创作的唯一一部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一部表现形式非常与众不同的作品。

影片大量运用了隐喻的手法来塑造角色,揭示主题,表达感情,使得影片具有诗一般的简练含蓄、寓言式的深刻隽永,成为在国内外获奖无数的经典作品。

一直以来,影片的隐喻艺术手法很少被人提及和关注。

本文从人物、情节和环境这些文学元素入手,分析影片的隐喻艺术特色,旨在探寻其获得成功的更多原因,帮助观众更加有效地进入影片,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好地解读电影作品,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Classic works of art are full of metaphors. Thefilm“theRoadHome”is the only poetic realistic film directed by famous director Zhang Yimou in 1999. Its expression form is very much different from the rest. Technique of metaphors are heavily used in the film in the creation of characters, revealing the theme and expressing feelings. This makes the film to be poetically concise and profound and one of the classic works that has received numerous domestic and overseas awards. But few people mention or pay attention to the methods of artistic metaphor of i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literary elements of the characters, plot and environment in the film and analyzes the metaphorical artistic features in order to explore more of the reasons for its success, to help the audience enjoy the film more effectively, to dig up richer connotation and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ovie works and more aesthetic enjoyment.【期刊名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89-93)【关键词】我的父亲母亲;电影;文学;隐喻【作者】严爱慈【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深圳 5181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3《我的父亲母亲》是著名导演张艺谋1999年创作的唯一一部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一部导演创作时最动情和表现形式非常与众不同的作品。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界的巨匠之一,其作品中充满了文学化的表现手法。

他擅长运用符号、隐喻和比喻等手法,将文字和影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深化故事情节、塑造角色形象的作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一、叙事方式张艺谋的叙事方式常常采用倒叙、配比以及意识流等文学手法。

例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他运用倒叙的方式,将主角范一帆与其父亲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了亲情的真正含义;而电影《活着》则让观众跟随主角福贵一路回顾过去,通过配比来呈现出戏剧性的转折点和主角的心理变化。

这种叙事方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整个故事更具有情感含义。

二、符号与隐喻张艺谋擅长运用符号和隐喻来增强电影的意境和深度。

例如他的电影《菊豆》中,菊花,是一种清如水的意象,一直伴随着主人公向美好未来的追寻。

而电影《十面埋伏》中,红袍,是主人公保持内心纯洁的代表;紫罗兰色,则是揭示悲剧结局的预示。

这些符号和隐喻用鲜明的形象呈现,使电影拥有更多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呈现。

三、对话和旁白张艺谋的电影经常使用对话和旁白来传递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电影《英雄》通过三个不同的版本,让角色之间的对话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和看法;而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宫女的旁白,则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角色内心的感受。

这种对话和旁白不但保持了电影的戏剧性,还增强了电影的意境和情感的呈现。

四、音乐和配乐张艺谋在电影中也擅长运用音乐和配乐的手法,将音乐和情感视为一体,从而让电影更具感染力。

例如电影《千里走单骑》采用了纯音乐来配合反映情感,让观众随着音乐的节奏和音量体验角色的心情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则是运用了古典乐配合角色出现的动感场景,让电影更加震撼有力。

综上所述,张艺谋是一位将文学表现手法运用得非常到位的电影导演。

他擅长运用各种手法将文字与影像有机结合,从而让电影更具意境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情感共鸣。

张艺谋电影与中国当代小说从文学时代到影像时代的变迁

张艺谋电影与中国当代小说从文学时代到影像时代的变迁

张艺谋电影与中国当代小说:从文学时代到影像时代的变迁苏七七(Su Qiqi)从1987年的《红高粱》到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二十年间,张艺谋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电影导演。

诚如在文学史会对“好作家”与“重要作家”进行区分一样,张艺谋的电影作品,评论或誉或毁,但就其重要性而言,却是勿庸置疑的。

这种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美学风格与成绩,而在于它与意识形态及文化潮流之间的共生关系——它是某个社会阶段的文化产品,同时是它的症候与构成。

也因此,探讨张艺谋电影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关系,重点不在于这种“改编”的成功与否,而且在于改编的内容,改编的取舍,以及最后对于改编的放弃里,折射出了怎样的媒介型态与社会型态的变化——并且进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影像时代与消费时代来临的时候,电影与文学之间怎样能形成一个良性关系,在思想与美学上互相启发。

从这个角度上说,张艺谋是一个反面例子。

如果把他的电影作品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红高粱》(1987)——《活着》(1994)中期:《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幸福时光》(1999)近期:《英雄》(2001)——《满城尽带黄金甲》(2007)很明显可以看到,张艺谋的早期作品几乎全部改编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当代文学作品,莫言,苏童,刘恒,余华这些重要小说家的代表作;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开始,他依然是中国文学期刊的一大订户,但电影的原著小说,往往是不太知名的作家作品了,这些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都算不上重要作品;最后,自《英雄》开始的古装武侠大片,与当代小说没有任何关系,《满城尽带黄金甲》回到一个现代戏剧名著中去取材。

这条极其明显的渐行渐远的轨迹,是张艺谋的选择,也能从中看到整个社会的文化潮流变迁,张艺谋总是能紧跟上时代的潮流,同时也站在潮头成为最醒目的标志。

他有他的机敏,但缺乏反思,他有他的幽默,但缺乏反讽,他的形式主义是他的风格所在,而这种形式的最高成就,是不自觉地成为时代状况的同构。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张艺谋作为中国当代著名导演,其电影作品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和赞誉。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同时在文学表现手法上也颇具特色。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深刻有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之一就是叙事技巧的精湛运用。

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叙事常常是错综复杂的,不拘一格,通过回溯、倒叙等手法带领观众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秘密。

他的代表作之一《活着》就运用了倒叙的手法,通过主人公讲述自己一生的经历,让观众逐步了解他的人生轨迹,直至最后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通过这种手法,张艺谋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是展示了他对于影片节奏把握的精准.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也表现在对于人物性格描写的深刻刻画上。

他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深刻而生动。

比如在《红高粱》中,张艺谋通过对女主角菊仙的塑造,展现了在乱世中女性自立自强的形象,在《菊豆》中则通过妇女庙和妈祖坛两大象征女性角色的意义展开了对人物内心的深刻挖掘。

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刻画,使得张艺谋的电影作品更具有文学艺术的魅力。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还体现在对于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准确把握上。

他擅长将历史与人物的故事相结合,通过历史的百年变迁,展现人物命运的曲折起伏。

比如在《卧虎藏龙》中,张艺谋通过对于清朝末年社会政治状况的描绘,刻画了许多为了爱情、为了生存而奋斗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整个社会的动荡和演变。

在《英雄》中,他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视角,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残酷。

这些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的描绘,让他的电影更具有文学的艺术价值。

张艺谋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手法还体现在对于人物语言的精准运用上。

他擅长通过人物的日常对话、内心独白等方式,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比如在《千里走单骑》中,通过对话和内心独白,刻画了主人公从绝望到希望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的坚韧和乐观。

理性选择与情感复归——论张艺谋电影对当代文学的改编

理性选择与情感复归——论张艺谋电影对当代文学的改编

作者: 张琳
作者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
出版物刊名: 宿州学院学报
页码: 64-6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9期
主题词: 改编 二元对立 叙事策略 主题
摘要:从叙事策略、主题选择和二元对立原则的运用3个方面对张艺谋电影对当代文学的改编进行阐释。

在叙事策略方面,张艺谋擅长选取文学作品中众多线索中的一条,并用加强影片戏剧性的方式来弥补因对文本故事的简单化处理而造成的影片深度不够的缺陷;在主题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对美的追求、信念的执着和复杂人性的表现3个方面;而二元对立原则则突出表现在个人性爱与社会秩序的对立和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对立两方面。

通过对这3个方面的分析阐释,展示张艺谋电影对当代文学改编的策略及其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艺谋电影的文学改编之路探析李艳摘要:在当代电影导演中,张艺谋的电影创作对文学的倚重非常大。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对先锋文学作品的改编开始,张艺谋改编过不同作家、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小说,不见重复,一路求新求变,他对电影的改编走过了一条从忠实创造到改写对抗再到曲折回归之路。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改编;文学改编从1987年改编莫言“红高粱”家族小说开始,到2014年对严歌苓《陆犯焉识》的改编,张艺谋的电影十分倚重对文学的改编。

从带有“先锋性”的“寻根文学”作品开始,张艺谋改编过不同作家、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小说,不见重复,一路求新求变,他对电影的改编走过了一条从忠实创造到改写对抗再到曲折回归之路。

下面是张艺谋根据文学改编的电影作品一览表:影片名原作名原作作者上映时间《红高粱》《红高粱》、《高粱酒》莫言1987《菊豆》《伏羲伏羲》刘恒1990《大红笼高高挂》《妻妾成群》苏童1991《秋菊打官司》《万家诉讼》陈源斌1992《活着》《活着》余华1993《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帮规》李晓1994《有话好好说》《晚报新闻》述平1996《一个都不能少》《天上有个太阳》施祥生1998《我的父亲母亲》《纪念》鲍十1999《幸福时光》《师傅越来越幽默》莫言2000《满城尽带黄金甲》《雷雨》曹禺2006《山楂树之恋》网络小说《山楂树之恋》艾米2010《金陵十三钗》《金陵十三钗》严歌苓2011《归来》《陆犯焉识》严歌苓2014在张艺谋导演的19部电影作品中,除了《代号“美洲豹”》(1988)、《英雄》(2001)、《十面埋伏》(2004)、《千里走单骑》(2005)和《三枪拍案惊奇》(2009)外,其余14部均来自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尤其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改编。

张艺谋电影的改编之路分为四个时期:电影与文学同行的第五代时期、文学边缘化的90年代时期、“去文学化”的高概念大片时期、曲折回归文学改编的时期。

一电影与文学同行的第五代时期中国第五代电影领军人物张艺谋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仰仗于对同时代文学作品的改编。

第五代时期的张艺谋电影对传统文化审视的精英意识与当时的寻根文学高度契合,强调电影对大众的思想启蒙功能。

他的第五代电影绝大部分由小说改编而成,《红高粱》是其中的代表,这部作品改编自莫言的《红高梁》和《高梁酒》,后在由文学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中成为忠实加创造的典范案例。

《红高粱》对饱满生命活力的尽情礼赞,对野性、刚健和狂欢的原始情调所构筑的“民族精神”的追寻,都秉承了小说本身“寻根”、“重铸民族精神”、“呼唤自由人性”的精神旨趣。

此后,在改编自刘恒《伏羲伏羲》的《菊豆》、苏童《妻妾成群》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把对“原始民族精神”的赞扬转向了批判。

在《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电影中,场景的封闭愚昧、生活秩序的沉重、心灵的被压抑和对自由的渴望,带给观众沉郁的观影体验。

传统文化正在衰朽,暴露出黑暗、腐朽和狰狞,电影在批判传统文化“沉疴痼疾”的价值倾向上与小说本身是一致的。

张艺谋的电影和寻根文学家们肩负了那个时代精英知识分子的使命,以文学和电影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完成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深沉思索,显示着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引起强烈反响。

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延续了“五四”时期文学艺术对“启蒙”精神的关注和书写,张艺谋电影对“寻根文学”的选择,使其进入到了思索与改造中国文化的历史序列,具有时代先锋性和精英性。

同时,电影借文学的深沉与高远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味和意境。

张艺谋在电影中成功完成了从文学的抽象语言到电影镜像语言的媒介转换,从小说人物到电影叙事中人物的转换,从小说线性时空到电影多维交叉时空的转换。

他对以声画为本质规定性的电影形式进行独特探索,为百年中国电影实践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使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

二文学边缘化的90年代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和大众媒介的勃兴,以“反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情绪”为特征的王朔作品,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世俗精神和大众趣味而被率先改编成电影,并呈现出电影的时尚感和商业性。

在电影与文学共同向市场性过渡的90年代,张艺谋也在重新摸索和确立自己的位置,具体体现在张艺谋电影的“先锋性”逐渐退隐,改编文学作品的风格多样,无迹可寻,具有代际标志的审美诉求和人文关怀逐渐以市场票房的诉求为旨归。

改编路径可分为两个阶段:90年代初期和90年代中后期。

90年代初期,对文学高度倚重的张艺谋一如既往地从中国当代小说中攫取灵感成就其镜像世界。

1993年张艺谋完成了对余华《活着》的改编。

在小说中,作者以超脱的态度平静地讲述了“福贵”亲人们的一个个“死去”,呈现了“死亡”的不确定性,直面“活着”的残酷并完成对苦难的超越,给予顽强坚韧的“活着”本身以崇高尊严。

电影《活着》发挥了电影擅长纪录的特点,史诗般地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动荡和变化,使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时代气息紧密相连。

尤其是在对“大跃进”和“文革”的温和讽刺中,透视出时代的荒谬感。

由于导演触角太过敏感,主体情感介入的态度过于明显,这部优秀的史诗作品最终没能通过电检,无缘内陆市场。

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活着》,张艺谋电影从同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攫取灵感,保留文学本身特有的深度模式,并加以创造性的改编,形成了典型的张艺谋电影风格,也使刘恒、苏童、余华等作家成为文坛焦点,加快了优秀小说的流传,提升了小说的影响力。

90年代中后期,多元化文化格局以及媒介环境的逐渐形成,推动着文学与电影齐向市场过渡,张艺谋的电影改编之路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90年代的文学没有了重大而统一的时代“共名”主题,如“伤痕”、“启蒙”、“改革”等时代精神的集体书写,作家创作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了个人和民间的叙事立场。

由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新写实小说向凡俗人性倾斜的创作价值取向,为张艺谋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带来了一定影响。

从《秋菊打官司》开始,我们看到张艺谋的作品从历史的想象与虚构中走了出来,从对传统文化和对人性的宏观思索转向对作为个体的普通人的真诚关注,关注平凡人的“情”与“理”的矛盾冲突。

此后,张艺谋分别选择将李晓的《门规》和述平的《晚报新闻》拍成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4年)和《有话好好说》(1996年),两个故事使张艺谋完成了对都市题材小说的尝试,也使张艺谋开始了向电影商业性和时尚性的追求。

《有话好好说》,讲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是对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及人生命运的一次深刻追问。

MTV式的拍摄方式,结构上有意识的松散,表明张艺谋在有意向日常生活的经验性靠拢。

1998根据施祥生《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的《一个都不能少》,塑造了与秋菊一样具有坚韧、执拗性格的魏敏芝形象,非职业演员、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还原了农村生活的原生形态,直面了农村教育的艰难现实。

1999年,根据鲍十《纪念》改编而成的《我的父亲母亲》,是在物欲横流、纯真情感日趋式微的背景下,向纯真青春爱情致敬的一首抒情诗。

2000年,张艺谋又一次将莫言的《师傅越来越幽默》改编成了“喜剧电影”《幸福时光》。

这一时期的张艺谋一共拍摄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幸福时光》三部城市题材电影,《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两部农村题材电影,他并没有执着于对某类题材的偏好,而是尝试着各类题材形式的创作。

大众媒介的强势登场赋予导演以强势地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进入张艺谋的改编视野时,被边缘化了。

文学作品不再坚持其以深度模式、审美意蕴为本质规定性的独立地位,而是往往根据导演的构思需要、创作意念和市场利益被任意改写。

在《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中,我们难以对照电影还原原作诉诸的主题、传达的人物精神,原作只被借鉴了有限的情节线索和人物,甚至有的只被保留了一些人名和地名。

如对鲍十《纪念》的改编,在导演意念的强势指挥和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小说被“策划”成剧本,在电影中已经很难看到原作的文学质素。

“这种随心所欲的改写中潜在地反映出一种等级关系,影视对文学的权威性、遮蔽式的驱遣造成了平等互动的交流的中断。

”①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媒介力量的强大,陈源斌、李晓、述平、鲍十、施祥生等不太知名的作家随着其作品被张艺谋选中并改编成电影,知名度迅速得到扩大,小说本身更是借助电影媒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在媒介环境下,电影改编朝着从“文学驮着电影走”向“电影驮着文学走”的趋势发展,媒介被赋予了某种重新阐释文学作品的权力。

三“去文学化”的高概念大片时期新世纪之后,张艺谋凭借《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等高概念大片在90年代电影平民化、通俗化的基础上,把电影的娱乐性、商业性发挥到了极致。

这一时期其电影对文学的改编呈现出“去文学化”的倾向,张艺谋电影几乎放弃了文学这个他过去最重要的依仗。

2001年《英雄》创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极尽形式之华美,极尽技术效果之能事,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神话,是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的篇章。

“以《英雄》为分水岭,张艺谋的艺术创作发生了深刻的转型。

如果说,前期创作以‘创造有意味的形式’为审美追求,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批判精神;那么,后期创作则开始自觉‘削平深度’,制造‘有异味的奇观’,满足普罗大众的文化消费欲望,并渐渐形成了张艺谋式‘奇观电影’的风格。

”在故事形态与人物角色等叙事层面颠覆了人们对张艺谋的既定印象,“故事情节编织上一味追求‘曲、奇、险、悚’的特点,角色奇观,即人物形象离奇怪诞,追求极致……带有鲜明的拼贴、戏仿、互文等消费文本叙事特征。

”②张艺谋这一时期的电影没有选择文学,电影剧本是由创作团队根据他的意念和情绪商量策划编写出来的。

这一时期活跃在张艺谋创作团队的核心成员不再是文坛上的作家,而是王斌、李冯等影视策划人。

因为参与《英雄》、《十面埋伏》的主创,王斌一度成为张艺谋电影的“第一编剧”,后来参与《千里走单骑》的文学策划。

导演的强势,压抑了编剧们的主动创作意识,使影片剧本的质量直线下降,影片虽呈现出极强的“视觉盛宴”,但在情节设计、篇章结构、人物塑造等许多地方经不住推敲。

人物欲望简单地推动情节的发展,缺乏合理的叙事动机,人物的符号化,因为没有承载精神而沦为空壳。

故事移植改写自《雷雨》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饱受观众诟病,在戏剧文本向电影脚本的转换中,原著内容被肆意妄为地粗暴改写,使人文精神没有了依傍,人物成了欲望的代码。

打着改编文学经典的旗号,但与经典悖离甚远,文学缜密的叙事逻辑,真实的细节以及对人文情怀的守护,在赤裸裸地迎合讨好大众感官与愉悦的电影中被毫不犹豫地抛弃了。

新世纪以来,大众媒介对文学艺术的全方位参与,消费语境的基本形成,促使引领中国电影风向标的张艺谋电影出现明显的消费性、娱乐化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