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名词解释
音乐名词解释
![音乐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eabdf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a.png)
音乐名词解释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有规律的声音和声调的组合创造出来的。
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声音和情感的表达来传递信息和创造美感。
音乐术语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音乐名词的解释:1. 节奏: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的时间感觉。
节奏可以让音乐更加有力量和生动。
2. 旋律:由一系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音符组成的音乐句子。
旋律可以让音乐更加有感染力和易于记忆。
3. 和声:不同音符之间的音乐关系。
和声可以通过和弦、和弦进行等方式来表达。
4. 音调:音乐中的基本音高。
不同音调可以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感和意境。
5. 调性:音乐中的音调体系。
调性可以给音乐带来稳定感和结构性。
6. 表情:音乐中通过音乐元素和演奏技巧来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7. 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常见的曲式有奏鸣曲、交响曲、合奏曲等。
8. 乐器:用来演奏音乐的器械。
常见的乐器有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9. 悠扬:音乐中有旋律美感和动听的特点。
10. 抒情:音乐中表达情感和内心感受的特点。
11. 节拍:音乐中规律的有规律的拍子感觉。
12. 速度:音乐中的演奏速度。
常见的速度有快速(快板)、中速(中板)、慢速(慢板)等。
13. 力度:音乐中的音量和强弱。
力度可以给音乐带来层次感和戏剧性。
14. 音色:乐器演奏出的声音质地。
不同音色可以带来不同的音乐效果。
15. 合唱:由多位歌手同时演唱的表演形式。
合唱可以增加音乐的厚度和壮观感。
总的来说,音乐是一种充满艺术和情感的创造性的表达形式。
通过理解和学习这些音乐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
具体音乐的名词解释
![具体音乐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faa6c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7.png)
具体音乐的名词解释音乐:世界上最美妙的艺术形式之一。
这种形式通过声音的排列与处理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并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音乐有着丰富的类型和风格,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传统音乐到现代音乐,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的重要领域,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
它包括了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
这些音乐作品通常以乐器演奏为主,而且具有复杂的旋律和和声结构。
古典音乐以其灵感、优雅和感人的特点而闻名,被誉为音乐的最高境界。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指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初期的音乐风格。
它的特点是复杂的和声结构、繁琐的装饰音和富于表达力的旋律。
巴洛克音乐往往通过合唱、歌剧和宗教音乐来表达它的主题和情感。
巴洛克音乐家如巴赫、亨德尔和维瓦尔第等,至今仍被广泛演奏和欣赏。
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是指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的音乐风格。
这种音乐注重对称与平衡,并以明快、优雅和富于逻辑的创作方式闻名。
古典主义音乐最伟大的代表是莫扎特和海顿,他们的作品充满了优美的旋律和精致的和声。
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音乐风格。
它采用了丰富的和声和复杂的情感表达,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在世界的表达。
浪漫主义音乐家如贝多芬、肖邦和柴可夫斯基等,通过他们的作品传达出激情、梦幻和戏剧性的情感。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受欢迎的音乐类型。
它通常采用简单易懂的旋律和流行的节奏,以吸引年轻人的喜爱。
流行音乐可以包括摇滚乐、流行乐、嘻哈音乐等各种风格。
流行音乐家如艾尔维斯·普雷斯利、甲壳虫乐队和迈克尔·杰克逊等,通过他们的音乐成为了时代的偶像和代表。
传统音乐传统音乐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形式,它与特定文化和地理环境紧密相关。
传统音乐通常传承于家族、社区或民族之中,包含了独特的音乐元素和风格。
例如,中国的传统音乐包括京剧、古筝等,印度的传统音乐包括印度古典音乐和印度舞曲等。
音乐名词解释2
![音乐名词解释2](https://img.taocdn.com/s3/m/731cce3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4.png)
歌剧: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
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
有正歌剧、喜歌剧、轻歌剧等类型。
2、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融音乐、舞蹈、哑剧、文学、舞台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3、室内乐:通常指由少数演奏者演奏的重奏曲。
室内乐重奏不同于管弦乐合奏,前者每一声部由1至2人演奏,后者每一声部则由多人演奏,按声部或人数的多寡,室内乐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直至九重奏等多种演奏形式。
4、组曲:是几个各具独立完整结构的乐曲,根据互相对比的原则和一定的联系,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
组曲分为古代组曲和现代组曲两种类型。
5、奏鸣曲:13世纪始见于音乐用语中。
16、17世纪时泛指各种器乐曲,以与声乐曲的泛称康塔塔相对。
17世纪中叶以后,古典奏鸣曲开始出现并巩固其某些特征。
自海顿、莫扎特之后至今,奏鸣曲专指采用器乐套曲形式(即三至四个乐章)组成的大型器乐独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
6、协奏曲: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其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
7、交响曲:是在17世纪末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18世纪中叶后,才独立成为音乐会乐曲的体裁名称,专指用交响乐队演奏采用奏鸣(交响)套曲形式的大型器乐曲。
8、前奏曲:原文是“序”、“引子”之意。
是一种自由结构的短曲。
原指西欧民间歌手开始歌唱之前伴奏的“引子”,最初常是即兴演奏。
19世纪波兰作曲家肖邦开始使前奏曲脱离组曲和赋格,成为独立的钢琴特性曲。
作品欣赏:《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波兰]肖邦9、即兴曲:即兴曲是19世纪的一种抒情特性曲。
原是钢琴独奏曲的体裁名称,后也成为其他乐器的独奏乐曲。
即兴是指创作动机,常由激动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组成。
作品欣赏:《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波兰]肖邦10、幽默曲:又名滑稽曲是器乐独奏曲的乐曲体裁。
流行于十九世纪的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精致的器乐曲。
音乐当中的名词解释
![音乐当中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a0b98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5.png)
音乐当中的名词解释音乐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的编排和演奏,传达着情感、表达着思想,对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音乐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名词和术语,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
本文将对音乐当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期增加读者对音乐的认识和欣赏。
1. 节奏(Rhythm)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通过音符的持续时间和强弱变化的组合来创造出一种有规律的时间感。
节奏决定了音乐的稳定感和动感,让音乐更具张力和韵律。
2. 旋律(Melody)旋律是音乐中最易被人们记住和辨认的部分,它由一系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音符组成。
旋律通过音高、音符的持续时间和音符间的跳跃等元素营造出美妙的音乐形象,是音乐作品的灵魂所在。
3. 和声(Harmony)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音符在时间上的同时性,它使得音乐更具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和声可以通过和弦的运用、声部的交错、音符的层叠等方式呈现,为音乐增添了深度和和谐感。
4. 调式(Tonality)调式是音乐作品中使用的音高体系和音程的组合,它决定了音乐的调性和情绪。
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和小调,它们分别代表了明亮开朗和深沉哀愁的音乐氛围,为音乐赋予了个性化的特点。
5. 速度(Tempo)速度是指音乐的演奏速度,它通过音符的持续时间来衡量。
不同的速度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迅猛的速度使人激动,缓慢的速度则让人感受到宁静与舒适。
6. 动态(Dynamics)动态是音乐中音量的变化,它决定了音乐的响度和强弱。
通过巧妙地运用动态,音乐可以表达出愤怒、欢乐、深情和恐惧等广泛的感情,使音乐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7. 音色(Timbre)音色是指乐器或音源发出的声音质地或音色特征。
每种乐器都有独特的音色,例如小提琴的婉转柔和、吉他的明亮悦耳、钢琴的丰满清晰等。
音色使得音乐更加多样化,丰富了音乐的表达效果。
8. 表情(Expression)音乐中的表情是指音乐家通过演奏技巧、动态、速度等元素来表达音乐作品所要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音乐名词解释.doc
![音乐名词解释.doc](https://img.taocdn.com/s3/m/37fdbaa13186bceb19e8bbaa.png)
音乐名词解释[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
这样便产生了七个基本音级。
根据纯律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又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
它的EF、BC之间的半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半音要大。
全音的情况有两种:CD、FG、AB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大。
ED、GA为小全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全音都小。
前面简略地谈到了各种律制产生的方法和结果,但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定律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现以e1为例,用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的定律方法来进行一次计算。
我们已知纯律是以复合音的第二分音、第三分音和第五分音作为生律要素的,也就是说纯律大三度的振动数比应是5/4。
已知振动数比,再由振动数比求得音的振动数是很容易的。
五度相生律是以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为基础,按照纯五度(3/2)的关系连续相生而得。
关于十二平均律,我们已知它是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而成,因此,除一度和八度外,其他各律的音高与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皆不相同。
三种律制在实际的应用上各有长处,五度相生律是根据纯五度定律的,因此在音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
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而定律,因此在和弦音的同时结合上纯正而和谐,适用于多声音乐。
但随着多声部音乐的发展,转调的频繁,加上键盘乐器在演奏纯律上的困难,因而受到很大限制。
十二平均律在音的先后结合和同时结合上都不是那么纯正自然,但由于它转调方便,在键盘乐器的演奏和制造上有着许多优点,因此近百年来被广泛采用。
[五度相生律]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例如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
有关于音乐的名词解释
![有关于音乐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82e4e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e.png)
有关于音乐的名词解释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充满了美好与感动。
然而,对于非音乐专业的人来说,有时候可能会对一些音乐术语感到迷惑。
在本文中,我将解释一些常见的音乐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各个方面。
1.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时间和强度的组合。
它可以是快速或缓慢的,强烈或柔和的。
节奏使得音乐有了一定的动感,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拍子摇摆。
节奏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或声音的组合来构建,从而给音乐带来独特的韵律。
2. 和弦:和弦是指由两个或多个音符同时发声所形成的音。
它们由根音、第三度和第五度组成。
和弦能够给音乐增添和谐的感觉,并为乐曲赋予不同的情感和色彩。
常见的和弦包括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属七和弦等。
3. 调性:调性是音乐中基于主音与其它音符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音乐系统。
它是由一个基调(主音)和相应的音阶组成的。
调性能够给音乐带来稳定感和层次感,让人们更容易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和情感。
4. 旋律:旋律是由一系列音符按照一定顺序演奏而形成的音乐片段。
它是音乐的灵魂,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旋律可以通过音高、音长、音符的连续性和跳跃性等特征来识别和描述。
5. 节拍:节拍是音乐中规律性的重复,可以看作是音乐的心跳。
它为音乐提供了时间感,使得音乐更易于理解和跟随。
通常,一个乐曲会有一个固定的节拍,例如4/4拍或3/4拍。
6. 和声: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声部之间的音乐关系。
和声可以通过音乐中不同音符的叠加和交错来表达。
它给音乐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和谐感,使得乐曲更加丰富多样。
7. 音乐风格: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所属的特定类型或流派。
不同的音乐风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特点,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常见的音乐风格包括古典音乐、摇滚、流行、爵士、电子乐等。
8. 拉格:拉格是一种印度古典音乐的节拍模式。
它用来描述音乐中独特的时间和强度组合,给音乐带来了独特的韵律感。
拉格在印度音乐中被广泛使用,并且每个拉格都有其特定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关于音乐名词解释
![关于音乐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b632ec24afe04a1b071de5b.png)
一、名词解释:1. 新音乐: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
2. 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指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3. 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
中国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作的音乐。
4. 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
其代表剧目有《邓霞姑》,《洛神》,《宇宙锋》以及由他编演的《木兰从军》等爱国戏。
他发展、创造了新腔,与青衣的“花衫”行当相融合。
这种新的唱腔和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的京剧艺术流派被称为“梅派”。
同时他对京剧的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加入了二胡和月琴)。
他的表演艺术被誉为可于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西特相媲美的表演艺术体系。
抗战八年蓄须辍演,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5. 周信芳:浙江人。
曾编演了《宋教仁》和《四进士》等爱国剧目。
他的表演风靡南方,世称“麒派”。
6. 富连成班:由萧长华,叶春善等人在北京主持。
其存在的四十余年间培养出了大批经过传统京剧艺术教育的演员。
为京剧艺术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7. 评剧:评剧约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河流而成。
1935年定名为评剧。
其代表剧目有《杨三姐告状》。
8. 越剧: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的嵊县一带,故名。
起初是男演员组成的“的笃班”。
后入上海发展改称绍兴文戏。
1936年后,女班盛行,时称女子文戏,约在此时开始以“越剧”为名。
近代以来的代表剧目有“雪声剧团”的《祥林嫂》。
9. 河南坠子:是由河南的道情与“颖歌柳”“三弦书”等合流而成的。
是歌唱性较强的说唱曲种。
以乔清秀的“乔派”和董桂芝的“董派”为代表。
10. 江南丝竹:是中国的传统器乐丝竹类的重要乐种。
原先主要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近代在上海获得大的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成为全国著名的乐种。
音乐的知识点总结高中
![音乐的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af939e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d.png)
音乐的知识点总结高中一、音乐的定义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旋律、节奏和和声的声响组合,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音乐可以通过声音、乐器、歌唱等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在漫长发展历史中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
二、音乐的类型1. 世界音乐世界音乐是指各国各民族的音乐,包括非洲音乐、亚洲音乐、欧洲音乐、美洲音乐等多种形式。
世界音乐是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代表,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2.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17世纪至19世纪末期的音乐形式,包括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等。
古典音乐以其精致的曲式和优美的旋律深受欣赏者的喜爱,是西方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流传广泛、受到大众喜爱的音乐形式,包括摇滚乐、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类型。
流行音乐通常具有简单易记的旋律和歌词,能够快速传播和被接受。
4. 传统音乐传统音乐是指各民族、地区传承下来的音乐,包括各种民歌、民族乐器演奏和舞蹈音乐等。
传统音乐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生活状态,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音乐的发展历程1. 史前音乐史前音乐是指人类文明形成前的音乐形式,包括原始部落的鼓乐、吹管乐和歌唱等。
史前音乐是人类最早的文化表达,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表达。
2. 古代音乐古代音乐是指古代文明时期的音乐形式,包括古希腊音乐、古罗马音乐、中国古代音乐等。
古代音乐在宗教、宫廷和市井中都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是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是指中世纪时期的音乐形式,包括教堂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等。
中世纪音乐以其古朴的旋律和宗教性质的歌词为特点,是宗教和世俗文化交流的产物。
4. 文艺复兴音乐文艺复兴音乐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形式,包括宫廷艺术音乐、多声部音乐和器乐音乐等。
文艺复兴音乐在音乐声部和调式上有了重大突破,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指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音乐形式,包括巴洛克歌剧、巴洛克器乐和巴洛克舞曲等。
关于音乐名词解释
![关于音乐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7122b63bd64783e09122bff.png)
一、名词解释:1、新音乐:新音乐就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得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得,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得新音乐。
2、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就是指随着新式学堂得建立而兴起得歌唱文化,一般指开设得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得歌曲。
3、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一般就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得本土音乐。
中国得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作得音乐。
4、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
其代表剧目有《邓霞姑》,《洛神》,《宇宙锋》以及由她编演得《木兰从军》等爱国戏。
她发展、创造了新腔,与青衣得“花衫”行当相融合。
这种新得唱腔与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得京剧艺术流派被称为“梅派”。
同时她对京剧得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加入了二胡与月琴)。
她得表演艺术被誉为可于苏联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得布莱西特相媲美得表演艺术体系。
抗战八年蓄须辍演,表现了崇高得民族气节。
5、周信芳:浙江人。
曾编演了《宋教仁》与《四进士》等爱国剧目。
她得表演风靡南方,世称“麒派”。
6、富连成班:由萧长华,叶春善等人在北京主持。
其存在得四十余年间培养出了大批经过传统京剧艺术教育得演员。
为京剧艺术得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7、评剧:评剧约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得“蹦蹦”河流而成。
1935年定名为评剧。
其代表剧目有《杨三姐告状》。
8、越剧: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得嵊县一带,故名。
起初就是男演员组成得“得笃班”。
后入上海发展改称绍兴文戏。
1936年后,女班盛行,时称女子文戏,约在此时开始以“越剧”为名。
近代以来得代表剧目有“雪声剧团”得《祥林嫂》。
9、河南坠子:就是由河南得道情与“颖歌柳”“三弦书”等合流而成得。
就是歌唱性较强得说唱曲种。
以乔清秀得“乔派”与董桂芝得“董派”为代表。
10、江南丝竹:就是中国得传统器乐丝竹类得重要乐种。
原先主要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近代在上海获得大得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成为全国著名得乐种。
音乐名词解释
![音乐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d6c745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d.png)
音乐名词解释引言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表达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概念。
在音乐领域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这些名词是理解和解释音乐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音乐名词的解释。
1. 节拍和节奏节拍指的是音乐中的基本节律单位,它通过一定的时间间隔来界定音乐的节奏感。
常见的节拍记号包括四分之一音符、八分之一音符等,通常用数字表示。
节奏是指音乐中不同音符的相对强度和持续时间。
它包括强弱、长短以及间隔等因素,给予音乐以动感和活力。
2. 和声和旋律和声是指同时发出的两个或更多音符的组合。
和声可以创建和弦,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和色彩。
和声通常由主旋律和伴奏构成,它们共同营造出整个音乐的氛围和情感。
旋律是音乐中最为突出和人耳所感知到的部分。
它由一系列音符组成,有着一定的音高起伏和节奏感。
旋律是音乐中人们最容易记住和识别的元素之一。
3. 和弦和调性和弦指的是同时发出的两个或多个音符的组合,它们以和谐的方式共同存在。
和弦用符号表示,常见的和弦包括大调和弦、小调和弦、属调和弦等。
和弦在音乐中起到了连接旋律和节奏的作用。
调性是指音乐中围绕着某个音为中心的音符的集合。
常见的调性包括大调和小调。
调性对于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起伏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调性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觉。
4. 节奏性和旋律性乐器节奏性乐器是指主要用于产生和强调节奏的乐器。
常见的节奏性乐器包括鼓、打击乐器和钢琴等。
这些乐器通过不同的敲击方式和节奏模式,为音乐增添了动感和韵律。
旋律性乐器是指主要用于演奏旋律的乐器。
例如,小提琴、吉他和长笛等。
这些乐器可以通过演奏不同的音符和音高来表达旋律和情感。
5. 音域和音色音域是指乐器或人声能够发出的音符的范围。
不同乐器和歌手的音域不同,音域的宽度对于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音色是指不同音符在相同音量和音高下发出的特殊音质。
每个乐器和声音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这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和有趣。
结论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语言,通过结构、节奏、和声、旋律等元素来表达和传达情感和概念。
音乐名词解释
![音乐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24337d73b3567ec102d8a90.png)
音乐名词解释玛祖卡波兰民间舞曲,中速或快速,三拍子,节奏带有附点,强拍常处于第二或第三拍上。
肖邦创作的玛祖卡舞曲最有特色,分为两类,一是描写波兰乡村生活,二是对祖国的怀念。
波兰舞曲产生于波兰宫廷的舞曲,具有庄重、华丽的贵族音乐特征,多为三拍子肖邦创作的波兰舞曲是他表达伟大爱国热情的一种重要体裁,结构多为三部曲式。
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三拍子的舞蹈,分为快步和慢步两种。
十七、八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速度一般为小快板,重音在每小节第一拍,伴奏时每小节用一个和弦,二、三拍的时值一般要短一些。
波莱罗(bolero,西)西班牙舞曲,三拍子,稳定的中速,用响板敲击具有特性的节奏。
拉威尔的管弦乐《波莱罗舞曲》是最著名的作品,肖邦也写有这种风格的钢琴曲。
狂想曲一种技术艰深且具有史诗性的器乐曲。
原为古希腊时期由流浪艺人歌唱的民间叙事诗片断,十九世纪初形成器乐曲体裁。
其特征是富于民族特色或直接采用民间曲凋,如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回旋曲是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它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单主题的和对比主题的。
前者的各个插部是主部的展开,而后者的各个插部则是和主部相对比的新主题,插部相互之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也有些回旋曲是把两种类型结合起来,其中一些插部是单主题的,而另一些插部则是对比主题的。
回旋曲起源于古代欧洲民间的轮舞歌曲。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包含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
舞剧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以歌唱为主。
协奏曲音乐体裁的一种。
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
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
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音乐的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音乐的基础知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a485c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9.png)
音乐的基础知识名词解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创造美感。
在学习和欣赏音乐时,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名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音乐的一些基础概念进行解释和探讨。
调性(Tonality)调性指的是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和声中的音高关系。
调性分为两类: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乐音色明亮、愉悦,而小调音乐则更富有深情和忧郁。
节奏(Rhythm)节奏是音乐中声音的有规律的分布和时间安排。
它包括节拍、拍子和节奏图案。
节奏赋予音乐以动感和律动,创造出旋律和和声的有序结构。
旋律(Melody)旋律是一系列音符按照时间次序演奏而形成的主题或乐句。
它是音乐中最富有表现力和辨识度的一部分。
旋律通常由高低不同的音符和音程组成,可以激发听众的情感。
和声(Harmony)和声是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到音符的音高和音量之间的搭配。
和声创造了音乐中的和弦和和音,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节拍(Beat)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时间单位,通过重复出现产生稳定的节奏感。
它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演奏和合奏的重要依据。
拍子(Meter)拍子是组织节拍的方式。
它包括主拍和小节的划分等。
拍子是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结构要素,决定了节奏的整体感觉和韵律。
音程(Interval)音程是由两个音高之间的差距所决定的。
音程可以是半音、全音或更大的间隔。
它对于音乐中的旋律、和声以及和弦的构建有重要影响。
和弦(Chord)和弦是指由多个音符同时演奏而形成的音组。
和弦在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调性和情绪。
音符(Note)音符是音乐中最小的单位,代表一种特定音高和持续时间。
音符通过不同的符号和位置来表示,使得演奏者和听众都能够理解和演奏音乐。
乐器(Instrument)乐器是用来创造声音的工具。
乐器分为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敲击乐器等多种分类。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为音乐增添了个性和表现力。
音乐的名词解释
![音乐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dfd79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f.png)
音乐的名词解释音乐是一门广泛涉及人类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学科,它通过声音和声乐来表达情感、传达思想、娱乐和沟通。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极高的重视并盛行于各个文化之中。
本文将通过解释音乐相关的名词,探讨音乐的内涵与表达方式,以及它在文化与社会中的重要性。
1. 音符音符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它是一种可测量的声音单位,用来表示音高和持续时间。
音符由一个椭圆形或带有尾巴的直线组成,尾巴的方向和数量决定了音符的持续时间。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通过不同的音符排列组合,音乐创作者可以创作出美妙动人的乐曲。
2. 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基本组成部分,代表音乐中的时间结构。
它是音符的安排和演奏方式,包括强弱节拍、速度和重音等元素。
节奏能够为音乐赋予节奏感和动感,使得音乐更富有魅力和影响力。
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具有不同的节奏特点,例如古典音乐强调严谨而复杂的节奏结构,而流行音乐则常常注重强烈的节奏感。
3. 和声和声是由不同音符同时发声产生的音乐效果。
它由多个声音线构成,每个声音线都有不同的音高和发声时间。
和声能够为音乐增加复杂度和层次感,使得音乐更加丰满和富有变化。
和声技巧的运用对于创作和演奏音乐都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音乐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
4. 旋律旋律是音乐中最为人所熟知和关注的部分,代表着音乐的主题和主旨。
它由一系列音符按照特定的音高、音长和顺序组成。
旋律可以通过其音符的连续性、音域和音程等特点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优秀的旋律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让人产生共鸣和回忆,成为音乐作品中最耐人寻味的元素之一。
5. 演奏技巧演奏技巧是指演奏者在演奏音乐时所采用的各种技巧和表现手法。
它包括乐器技巧、声音控制、音乐解读和表情等方面。
演奏技巧直接影响着音乐的表达和效果,一位出色的演奏者能够通过独特的演奏技巧赋予音乐更为细腻和感人的表现力。
6. 音乐风格音乐风格是指不同音乐类型和流派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和特征。
关于音乐的名词解释
![关于音乐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26ed22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6.png)
关于音乐的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新音乐: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
2.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指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3.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
中国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作的音乐。
4.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
其代表剧目有《邓霞姑》,《洛神》,《宇宙锋》以及由他编演的《木兰从军》等爱国戏。
他发展、创造了新腔,与青衣的“花衫”行当相融合。
这种新的唱腔和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的京剧艺术流派被称为“梅派”。
同时他对京剧的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加入了二胡和月琴)。
他的表演艺术被誉为可于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西特相媲美的表演艺术体系。
抗战八年蓄须辍演,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5.周信芳:浙江人。
曾编演了《宋教仁》和《四进士》等爱国剧目。
他的表演风靡南方,世称“麒派”。
6.富连成班:由萧长华,叶春善等人在北京主持。
其存在的四十余年间培养出了大批经过传统京剧艺术教育的演员。
为京剧艺术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7.评剧:评剧约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河流而成。
1935年定名为评剧。
其代表剧目有《杨三姐告状》。
8.越剧: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的嵊县一带,故名。
起初是男演员组成的“的笃班”。
后入上海发展改称绍兴文戏。
1936年后,女班盛行,时称女子文戏,约在此时开始以“越剧”为名。
近代以来的代表剧目有“雪声剧团”的《祥林嫂》。
9.河南坠子:是由河南的道情与“颖歌柳”“三弦书”等合流而成的。
是歌唱性较强的说唱曲种。
以乔清秀的“乔派”和董桂芝的“董派”为代表。
10.江南丝竹:是中国的传统器乐丝竹类的重要乐种。
原先主要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近代在上海获得大的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成为全国著名的乐种。
音乐的名词解释视听语言
![音乐的名词解释视听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5c05fe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8.png)
音乐的名词解释视听语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和节奏的结合来传达情感和表达意义。
它是一种无需语言的视听语言,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让人们获得共鸣和情感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音乐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旋律、节奏、和声以及情感表达,并探讨音乐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旋律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它是由音符的顺序和高低排列组成的,可以认为是音乐的主线。
旋律可以通过一系列连续的音符来表达情感或传达一个故事。
它有时柔和温暖,有时激昂高亢。
旋律的选择和演奏技巧都能影响听众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当我们听到动听的旋律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愉悦和宁静,或者受到激励和激动。
节奏是音乐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由音符的时值和重复模式组成的,并决定了音乐的整体感觉和流动性。
节奏可以是快速和充满活力的,也可以是缓慢和舒缓的。
不同的节奏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
例如,快速而有力的鼓点和节奏可以给人带来兴奋和激情,而缓慢的节奏则能带来安宁和放松的感觉。
和声是音乐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它涉及音符的组合和排列方式。
和声可以通过同时奏响不同的音符来创造和谐和旋律性。
和声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和张力,给人以丰富的听觉体验。
当和声与旋律和谐地结合时,音乐可以更加丰满和动听。
和声的变化和转变可以直接影响听众的情感和情绪。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听音乐来放松自己,缓解压力和焦虑。
音乐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让我们感到更轻松和愉快。
有些人还会选择在学习或工作时听音乐,因为它可以提供背景音乐并激发创造力。
音乐也可以被用作治疗工具,帮助人们应对心理疾病和情绪问题。
例如,音乐疗法可以通过让患者与音乐互动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促进情感表达和自我认知。
总的来说,音乐是一种无需语言的视听语言。
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的结合,它能够传达情感、表达意义和引发听众的共鸣。
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带来放松、创造力和情感疗愈。
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必背音乐常识大全
![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必背音乐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e5e90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2.png)
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必背音乐常识大全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元素的组合来表达情感和观念,包括声音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
2. 音乐的元素- 旋律:由一系列音符按照时间和音高的顺序组成。
- 节奏:音乐中的时间流逝和强弱变化的规律。
- 和声:多声部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关系。
- 音色:不同乐器或嗓音的独特特点。
- 动态:音乐的响度变化。
- 性格: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3. 音乐的分类- 古典音乐:音乐历史上形成的传统音乐,如巴洛克、古典和浪漫音乐。
- 流行音乐:大众喜爱的音乐,如摇滚、流行、爵士等。
- 民族音乐:不同地区或民族独有的音乐风格。
- 电子音乐:通过电子合成器等电子设备产生的音乐。
4. 音乐符号- 谱号:用于标示音符所代表的音高。
- 音符:用来表示音乐的基本音符。
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 节拍:音符的时间长度。
- 调号:标示音乐作品的调性。
5. 常见的音乐形式- 奏鸣曲:一种多乐章的器乐曲形式,常用于古典音乐。
- 弦乐四重奏:由两个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成的演奏团体。
- 交响曲:多乐章的管弦乐曲形式,常用于古典音乐作品。
6. 音乐史上的重要音乐家- 贝多芬: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作品包括《第九交响曲》。
- 巴赫: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作曲家,作品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
- 莫扎特:古典音乐时期的作曲家,作品包括《交响曲第四十号》。
7. 常见的音乐术语- 卡农:一种音乐形式,是由一个声部开始,其他声部跟进并以逆行或变调进行演奏。
- 前奏曲:一首乐曲的开场部分,通常用来引入主题和创造情绪氛围。
- 赋格:以主题不断进行变奏和衍生的音乐形式。
以上是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必背音乐常识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常见名词解释
![音乐常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ba0783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a.png)
音乐常见名词解释很多朋友喜欢唱歌,想要在音乐这条路上找到谋生的出路,但是你得付出实际行动才行,光说不做不行,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音乐常见名词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音乐常见名词解释1:音(Tone)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Tone-color)指音的感觉特性。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Resonance)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
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Fundamental tone)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
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
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
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
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Pitch name)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
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
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
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音乐论文的名词解释
![音乐论文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2e8ea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6.png)
音乐论文的名词解释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情感的激荡以及思想的启迪。
而在研究音乐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许多专业名词。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音乐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1. 节奏(Rhythm)节奏是音乐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指的是音符与休止符的时间分配和安排方式。
节奏可以使音乐有序地推进,产生一种有规律的韵律感。
它可以通过强弱、长短、重复等手段来表达,使音乐更加生动有力。
2. 旋律(Melody)旋律是音乐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指的是一段有组织的音符序列。
它是音乐的核心部分,能够通过音高、音程、音色等元素表达感情或者传达特定的意义。
旋律可以是简单的、重复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多变的,它是音乐中最容易被听众记住的部分。
3. 和声(Harmony)和声是指不同音符在一段音乐中的组合和关系。
它可以通过音程、和弦等来表达。
和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音乐的美感和和谐度。
良好的和声可以为音乐增加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度,给人听觉上的愉悦和满足。
4. 调性(Tonality)调性是指音乐中的音高体系,它以音级关系为基础来组织音乐结构。
调性可以给音乐带来稳定感和归属感,使听众能够更好地听懂和理解音乐。
常见的调性体系包括大调和小调,它们在西方音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速度(Tempo)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程度,它通过音符的长度和节奏的组织来体现。
速度可以使音乐有不同的情绪表达,例如快速的速度会带给人活力和兴奋,慢速的速度则会给人一种沉思和内省的感觉。
速度的选择对于音乐的表达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6. 音色(Timbre)音色是指音乐中不同乐器或声源所具有的独特音质。
不同乐器或声源的声波振动特性,使它们发出的声音在听觉上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特征,这就是音色。
音色的不同可以为音乐增加层次感,使乐曲更具个性和魅力。
7. 异律(Microtonal)异律是指不同于传统音乐系统的调音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名词解释玛祖卡 波兰民间舞曲,中速或快速,三拍子,节奏带有附点,强拍常处于第二或第三拍上。
肖邦创作的玛祖卡舞曲最有特色,分为两类,一是描写波兰乡村生活,二是对祖国的怀念。
波兰舞曲 产生于波兰宫廷的舞曲,具有庄重、华丽的贵族音乐特征,多为三拍子肖邦创作的波兰舞曲是他表达伟大爱国热情的一种重要体裁,结构多为三部曲式。
圆舞曲 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三拍子的舞蹈,分为快步和慢步两种。
十七、八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速度一般为小快板,重音在每小节第一拍,伴奏时每小节用一个和弦,二、三拍的时值一般要短一些。
波莱罗(bolero,西)西班牙舞曲,三拍子,稳定的中速,用响板敲击具有特性的节奏。
拉威尔的管弦乐《波莱罗舞曲》是最著名的作品,肖邦也写有这种风格的钢琴曲。
狂想曲 一种技术艰深且具有史诗性的器乐曲。
原为古希腊时期由流浪艺人歌唱的民间叙事诗片断,十九世纪初形成器乐曲体裁。
其特征是富于民族特色或直接采用民间曲凋,如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回旋曲 是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它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单主题的和对比主题的。
前者的各个插部是主部的展开,而后者的各个插部则是和主部相对比的新主题,插部相互之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也有些回旋曲是把两种类型结合起来,其中一些插部是单主题的,而另一些插部则是对比主题的。
回旋曲起源于古代欧洲民间的轮舞歌曲。
戏曲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包含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
舞剧 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以歌唱为主。
协奏曲 音乐体裁的一种。
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
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
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另有两件相同或不同乐器与乐队竞奏的复协奏曲(或和双重协奏曲)、三件相同或不同乐器与乐队竞奏的三重协奏曲,单乐章的小协奏曲,乐队与乐队竞奏的控化的大协奏曲等。
芭蕾舞 一种起源于意大利的舞剧,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
女演员舞蹈时常用脚趾尖点地。
芭蕾舞剧 由芭蕾舞蹈演员身着剧装在音乐伴奏下表演的戏剧。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传入法国获得极大发展。
协奏曲 音乐体裁的一种。
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
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
序曲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
17世纪早期歌剧的序曲是一种简短的开场音乐,没有固定的形式。
歌剧 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我国的第一部歌剧是《白毛女》。
咏叹调 独唱曲,是歌剧、清唱剧等大型声乐作品中的重要段落,也可以是独立的作品。
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幅度较大的情感抒发。
(歌剧中最能体现主人公性格和思想感情的声乐独唱曲,通常篇幅较大,富于戏剧性。
)宣叙调 也叫朗诵凋,旋律近于说白,节奏比较自由。
清唱剧 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
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
康塔塔 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
原意指声乐说唱的乐曲。
后演变成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各乐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如《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
群众歌曲:一般是指为群众演唱而创作的表现群众生活情绪,演唱技巧难度不大的各种形式歌曲的总称.演唱形式:主要为齐唱,亦有小型合唱,轮唱,独唱,重唱,对唱,表演唱等。
组歌:为反映某一重大历史性现实题材的声乐套曲形式,每首乐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朗诵调 西洋歌剧中具有叙述,吟诵性质的独唱曲,用以代替对白的歌唱,节奏自由,曲调接近于朗诵。
交响曲 器乐体裁的一种。
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
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
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交响诗 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
交响诗的名称为.李斯特所创,他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因此他把标题交响音乐和诗联系起来称交响诗。
交响音画 交响音画与交响诗相似,也是单乐章标题性的交响音乐,与交响诗不同的是,交响音画偏重于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们生活情景的描写。
民族乐派 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
阿勒曼德 17世纪盛行于法国和英国的舞曲体裁,四拍子,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常用于组曲。
同样的名称在19世纪指流行于瑞士乡村的三拍子轻快舞曲,它是华尔兹的前身。
船歌 来源于威尼斯船夫歌曲的器乐曲(钢琴曲为多,也有管弦乐曲),6/8或12/8拍,速度和缓,通常是在荡漾的节奏韵律之上有一条歌唱性的悠扬曲调。
摇篮曲 安静温和的声乐或器乐小曲,节奏有如摇篮缓缓摆动。
布鲁斯 (blues,英)一译蓝调。
美国爵士乐的一种风格,源于黑人灵歌。
通常为十二小节,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其名称来源于别具特色的常降低半音的大调第三和第七级音(称作"怨音"blue notes)。
华彩乐段:原指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末尾处,由演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后来发展为在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中,乐队停止演奏,由独奏者充分表演演奏技巧的段落,今一般是由作曲家写好供独奏者提前准备好,协奏曲中允许由不同的作曲家写不同的华彩乐段。
卡农 一种二声部或更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形式,当一个声部的旋律出现之后,另外的声部紧跟模仿。
随想曲 ⑴16世纪末至17世纪较为自由的赋格性质器乐曲,多为古钢琴作品。
⑵技巧性练习曲,如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
⑶19世纪用于形式较为自由的乐曲,常借用著名曲调为主题,如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曲《意大利随想曲》。
室内乐 指适合在室内而不是大厅由少数人演奏的器乐曲,早期曾包括声乐。
主要体裁是数种重奏,最常见的是古典时期的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
现在虽常在音乐厅演奏这类作品,但依然保持原有的细腻亲切的特性。
协奏曲 也称作独奏协奏曲,是一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的协奏。
形成于18世纪,通常为快-慢-快三个乐章。
在莫扎特奠定的古典协奏曲模式中,第一乐章有两个呈示部,即乐队先呈示主题,然后由主奏乐器在乐队伴奏下带有变化地再次呈示主题;第一乐章(有时也在末乐章)将近结束处有"华彩乐段",即主奏乐器单独演奏的炫技性段落。
19世纪逐渐不再遵循这种模式。
练习曲 专为练习乐器演奏技巧而作的乐曲。
19世纪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人加强了这种体裁的艺术性,使之成为音乐会上的正式曲目。
这类作品称为"音乐会练习曲"。
幻想曲 起源于十九世纪初,以史诗或民间叙事诗为题材的器乐曲,一般以民歌或世间曲调作为主题,写作形式自由。
多数狂想曲是由缓慢的歌曲旋律和快速的民间舞曲交替进行,广泛运用变奏手法,如李斯特写的狂想曲最有代表性。
弗拉门科 盛行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的歌舞体裁,用吉他伴奏,常常带有悲伤意味。
在西班牙吉他作品中弗拉门科是一种典型风格。
托卡塔 一种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键盘器乐曲。
始于16世纪的意大利。
赋格 是一种结构复杂,形式严谨的复调曲式。
产生于十七世纪末,结构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经过巴赫等作曲家的创作,使赋格曲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一般分为三种形式,严格赋格曲、自由赋格曲、小赋格曲。
加伏特 盛行于17世纪的法国舞曲,传入宫廷后,成为当时各种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形式,如歌剧、组曲中常有加伏特舞曲。
快速,4/4拍。
格里高利圣咏 一译"素歌"。
罗马教会所保存并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宗教歌曲集,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
单声部旋律,节奏自由,以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为依据。
分为两大类:⑴用于教堂举行弥撒的成套圣咏,内容集中于耶稣最后的晚餐与受难;⑵用于修道院每天不同时辰祈祷的"日课"圣咏。
即兴曲 盛行于19世纪的钢琴小曲体裁,具有精美典雅以及自由灵动的特性。
如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
引子 乐曲的开头部分,常见于交响曲、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较大型作品,通常为慢速,与快板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前奏曲:最早不是独立的一种曲式结构,只是组曲的第一段音乐,肖邦首创了这一体裁,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器乐体裁,塑造了突出的艺术形象,描绘了诗一般的情景。
如,肖邦创作的《雨滴前奏曲》。
进行曲 伴随队伍行进的音乐。
两拍子或四拍子(快速的也有6/8拍子),重拍突出,乐句对称。
多是二部曲式,少数是三部曲式,附点音符较多(可是声乐曲,也可是器乐曲)。
小步舞曲 17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中速三拍子舞曲,源自民间,后成为宫廷舞。
18世纪常被用于多乐章器乐曲,如交响曲、弦乐四重奏的第三乐章。
奏鸣曲 是多乐章的器乐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结构。
它们和组曲相比,都有构思缜密、结构严谨的特点。
古典主义奏鸣曲的奠基人是海顿和莫扎特。
奏鸣曲式是大型器乐作品中最主要的一种结构,在三部曲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曲式。
由呈式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无词歌 是浪漫派音乐创作的音乐体裁,它是按照歌曲体裁和特点写作的一种抒情钢琴小曲,其中经常包含一个歌唱性的旋律和相应的伴奏部分。
无词歌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首创。
回旋曲式 音乐作品的曲式之一,由同一主部和不同的插部多次循环交替而构成的曲式。
图式为,A+B+A+C+A+D……。
组曲:是一种大型的器乐曲形式,一般由相对独立且带有标题的数段音乐组成,每段音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用钢琴和管弦乐演奏的形式比较多。
如,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是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无标题音乐:没有标题或没有文字提示作品内容的作品,如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
巴洛克音乐 原意为不圆的、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现指欧洲17世纪和8世纪初期豪华的建筑风格。
音乐家借用此语概括地说明同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十二平均律 在键盘乐器上将一个八度内的所有半音都调成一样距离(音分)的调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