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超技练习曲2Liszt - Etudes d'execution transcendante No.2 (fusées)

合集下载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
李斯特的超技钢琴练习曲是世界著名的练习曲作品,被广泛认为是钢琴技巧的巅峰之作。

这些练习曲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技术要求,从音阶、琶音、跳音到走音、颤音、音程,
无所不包。

它们深受钢琴演奏家的钟爱,也是考级和比赛的重要曲目。

李斯特的超技钢琴练习曲以其技巧要求严苛而闻名于世。

每首练习曲都涉及到特定的
技术要素,例如《巴赫-布赖恩》需要灵活的指法配合奔放的音乐性,而《练习曲“大跳与琶音”》则要求弹奏者掌握跳音和琶音的技巧。

这些要求会对演奏者的手指灵活性、协调性、力度和速度提出很高的要求。

李斯特的超技钢琴练习曲具有极高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虽然这些曲目被称为“练习曲”,但它们并不仅仅是为了训练技巧而存在的。

每首曲目都有独特的音乐结构和情感表达,如《三重奏无伴奏奏鸣曲 C小调》以其奔放的节奏、激情四溢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让人深感震撼。

这些曲目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出色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李斯特的超技钢琴练习曲对于钢琴演奏技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曲目
展示了李斯特自己作为钢琴家的能力和创造力,也为后来的钢琴演奏家们提供了许多借鉴
和学习的机会。

这些曲目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练习
和演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李斯特的超技钢琴练习曲对于钢琴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曲目丰富了钢琴教学
的内容,使学生们能够针对不同技巧进行训练,并在演奏过程中培养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这些曲目也可以作为丰富和挑战学生的素材,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进步。

李斯特超级练习曲《英雄》教学研究

李斯特超级练习曲《英雄》教学研究

李斯特超级练习曲《英雄》教学研究李斯特(Franz Liszt)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在钢琴演奏技巧方面具有很高的挑战性和创新性。

而他的超级练习曲《英雄》(Heroic Etude)更是被誉为钢琴练习曲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地应用于钢琴教学与演奏中。

本文将对《英雄》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演奏技巧、音乐风格及教学方法,帮助钢琴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经典作品。

一、《英雄》的音乐特点《英雄》是李斯特于1857年所创作的练习曲,以其宏伟的音乐气质和高难度的技术要求而著称。

整首曲子共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技术要求。

首先是曲子的总体音乐风格,整体上表现出豪迈、澎湃的气势,将英雄主题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在技术层面上,曲子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手指灵巧和技巧。

其高速的音符和复杂的手指跳跃、反复的音阶和琶音等技术要求极大地挑战了钢琴演奏者们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英雄》的音乐特点体现在它的宏伟气势和高超技术上,因此要求演奏者具备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音乐感觉。

二、《英雄》的演奏技巧1. 手指灵活性的要求《英雄》中大量的手指跳跃和快速的音阶要求演奏者具备极高的手指灵活性。

平时的练习中要加强手指的灵活性训练,经常进行琶音的练习,以及不规则的手指锻炼,提高手指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

2. 音乐的表现力《英雄》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曲子所表达的英雄主题。

需要在稳健的节奏中,突显出音乐的豪迈和激情,同时展现出音乐节奏和情感的处理技巧。

3. 腕力与手腕技巧的训练由于曲子中涉及到一些大幅度的手腕的移动和控制,因此要求演奏者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手腕技巧和腕力的训练,以保证演奏中的手腕平稳和准确。

三、教学方法1. 初学阶段的课程安排在初学阶段,可以从曲子的整体结构和基本的手指技术开始训练,通过练习琶音、音阶、手指跳跃等训练来渐进式地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技巧。

2. 分段练习在学习《英雄》时,建议将曲子分段进行练习,分解独特的音乐技术难点,逐一进行练习。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1. 引言1.1 李斯特简介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他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音乐家庭,从小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

在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之后,他开始在欧洲各地进行演出,并迅速成为当时备受瞩目的钢琴演奏家。

他以其惊人的技巧、炫目的演奏风格和对音乐的独特见解而闻名于世。

除了演奏,李斯特还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歌剧和交响乐曲。

他的音乐风格充满激情和浪漫主义气息,深受当时听众的喜爱。

李斯特的音乐创作影响了后来许多作曲家,包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人。

他的作品《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音乐功底。

1.2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简介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作之一,也是匈牙利风格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作品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于1852年创作,是他根据匈牙利民间音乐创作的一系列狂想曲中的第二首。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展示了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特色,包括独特的旋律、节奏和调式。

整个作品充满了激情与浪漫主义情感,展现了李斯特对匈牙利民族精神和民间音乐的热爱与理解。

这首狂想曲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多样,旋律优美动人,节奏明快跌宕起伏,给人一种强烈而深沉的感受。

作品中充满了振奋人心的气氛,让人仿佛置身于匈牙利的大草原之上,感受到那种狂放不羁的自由与激情。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被认为是李斯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对匈牙利音乐文化的珍贵贡献。

这首作品展示了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2. 正文2.1 音乐特点分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一部富有激情和力量的作品,充满了匈牙利风情的特色。

从音乐结构上来看,这部作品采用了自由变奏的形式,使得整个曲目具有了强烈的个性化特点。

论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S

论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S

论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S.139的创作及技术要点(一)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Etudes D`Execution Transcendante)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其艰深的技巧、辉煌的音乐会演奏效果、诗情画意般的描绘使这部作品成为19世纪钢琴音乐的里程碑。

这部作品李斯特总共写了三个版本:初稿完成于1826年李斯特在法国南部旅行期间,在马赛的波亚斯洛出版社以作品6出版,采用的是车尔尼式的手指训练技术,但已具备后来的超技练习曲音乐主题的雏型,属于李斯特青年时期的习作。

第二稿修订于1837年,由意大利的黎柯第出版社出版,题献给车尔尼。

在这一稿中,李斯特将青年时代的简单习作作炫技性发展,并改写了其中三首,改动幅度之大,完全像是新作,降E大调练习曲的引子引用了李斯特早期创作的一首歌剧幻想曲的前奏部分。

最后一稿完成于1852年李斯特与卡洛琳公主在魏玛时期,由莱比锡的布莱特科普夫出版社出版,并被冠以《超技练习曲》的标题。

这套练习曲集的调性布局为:由C大调开始,加上关系小调,作五度圈的左迴转6次(与肖邦的24首《前奏曲》Op.28不同,肖邦前奏曲的调性安排是以C大调开始,加上关系小调,作五度圈的右迴转12次并遍及24个大小调),以调式色彩中最温暖(降D大调)与最悲情(降b小调)的一组调性结束。

其中十首被加上了文学性的标题:第四首被取名为《玛捷帕》,此曲完成于第二稿与第三稿之间,上有题献给维克多·雨果的小标题。

其余几首练习曲的标题也与雨果的诗歌标题相关联,如第三首《风景》、第六首《幻影》。

第八首《狩猎》描绘了一个德国古老的神话:在英格兰,一群猎人跟随亚瑟王打猎,他们纵马驰骋,在喊叫声与鞭子抽打声中追逐猎物。

第十一首《黄昏的谐音》与波德莱尔的诗歌并无关联,曲中的钟声、迷人的旋律和忧郁的色彩与诗歌毫不相同。

第一首《前奏曲》,C大调。

作为这部宏大曲集的序奏,从一开始就展示出李斯特强烈的个人风格,如双手强奏八度和弦、全音域的琶音跑动、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是世界著名的钢琴作品之一,由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法朗茨·李斯特创作。

全曲分为12首,每一首都以其独特的音乐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而闻名。

这些练习曲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既是技巧的挑战,也是音乐表达的机会。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以其曲目形式的唯美和技巧的复杂性著称。

每一首练习曲都注重特定的钢琴技巧,例如《云与水》通过连续的速度和力度变化来模仿云和水的流动。

这些复杂的技巧要求钢琴家灵活运用手部和手指的协调,以及掌握音乐的速度和节奏。

李斯特的练习曲还以其浓厚的音乐表达力而著称。

每首练习曲都有其特定的情感和主题,例如《克罗比兹舞曲》,以其激情四溢和欢快的旋律为人所熟知。

通过演奏这些练习曲,钢琴家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同时展示他们的技巧和个人风格。

演奏李斯特练习曲并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得以理解和传达其中所包含的音乐意义。

在演奏过程中,钢琴家需要仔细分析音乐结构和表达方式,以准确地传达作曲家的意图。

通过理解李斯特的音乐语言和风格,钢琴家可以将其独特的艺术性和表演力融入到演奏中,使音乐更加丰富和感人。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是一项挑战,但也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通过不断练习和努力,钢琴学习者可以逐渐掌握这些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其他曲目中。

练习曲的学习和演奏过程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探索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技巧,并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音乐的艺术表达。

通过演奏这些练习曲,钢琴家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丽和力量,并将其传达给观众。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带给听众愉悦和享受,更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成为了世界各地钢琴家和音乐爱好者追求的目标和梦想。

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曲式分析

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曲式分析

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曲式分析作者:郭晓娜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7期【摘要】本文将通过李斯特的钢琴练习曲集《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中的《狩猎》进行研究,从该练习曲的作品背景和曲式分析这两个方向出发,认为这首有极高技术难度的练习曲蕴含着颇丰富的审美价值,在音乐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斯特;《狩猎》;作品背景;曲式分析中图分类号:J605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055-01一、作品背景弗朗茨·李斯特是19世纪出生于匈牙利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他的作品以炫技著称但又不乏丰富的情感。

曲式结构相比古典主义时期更加复杂,音响效果也更加的恢弘壮阔。

他的《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更是以艰深的技巧和鲜明的形象闻名于世。

这套练习曲的调性排列是受《肖邦练习曲》和《十二平均律》的启发,不同的是,李斯特采用按照五度关系下行写作(C大调,a小调,F大调,d小调……)。

这套超级技巧练习曲一改之前的枯燥乏味的手指机能训练,每首作品不仅包含多个演奏技巧的练习,还有复杂的和声织体和丰富的音乐内涵,大大提高了演奏和欣赏价值,实现了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

这套超级技巧练习曲首次出版是在李斯特15岁时,是他献给恩师车尔尼的名字叫作《年轻的李斯特为大小调性而作的四十八首钢琴练习曲》。

15年后,受帕格尼尼和柏辽兹的启发,李斯特在第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炫技性并将其添加标题,技术之艰深当时除了李斯特本人几乎无人能够驾驭。

第三个版本的出版是在李斯特的晚年时期,创作理念也随之变化,将第二个版本进行了简化,减少了许多超过十度和弦,不再追求过度炫技而致力于用尽量少的音符达到最恢弘的音响效果,音乐形象更加鲜明。

《狩猎》这首c小调练习曲,既有气势磅礴的狩猎场景,又有清新绚丽的山间风景。

特殊复杂的节奏又带来紧张兴奋的猎杀场面,用钢琴表现出一个交响乐团带给人的音响效果的冲击。

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分析及演奏

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分析及演奏

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分析及演奏
胡健
【期刊名称】《艺术探索》
【年(卷),期】2007(021)006
【摘要】本文在对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音乐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后,主要从乐曲体裁、匈牙利民间音乐文化的渗透,以及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等方面对该曲音乐风格进行研究.最后,就有关此曲演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对此曲的演奏与教学者有一定借鉴与参考意义.
【总页数】3页(P119-121)
【作者】胡健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浅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的主要艺术特色及其演奏技巧 [J], 王华
2.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作品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J], 蒋帆
3.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J], 胡晶晶
4.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J], 胡晶晶;
5.浅谈李斯特第十首《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分析与演奏实践 [J], 王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完整研究指南

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完整研究指南

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完整研究指南导读: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以其大胆狂放的激情和异乎寻常的表现技法而闻名于世,他那读谱时就足以使人望而却步的困难技巧成为后世钢琴演奏者们探索的目标,然而李斯特并未将这些“神技”看作创作的目的,而是看作表现思想的手段,其将大多数作品加入标题,通过丰富的技巧来刻画特定的音乐形象,实现了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统一,这是音乐描写技巧长足发展的结果,对于一个钢琴演奏者来说,对于李斯特这《十二首超技练习曲》的音乐研究无疑是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结合自己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的学习和理解来进行初步的研究。

李斯特是19世纪音乐界最为激动人心的人物之一,是钢琴独奏家行列中的第一人,可以这么说,在纯技艺表演方面无人能及。

他从小就受系统、严格的训练,又经不断的实践,善于吸收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形成一套独特的技巧,这些技巧在他创作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的这些高级技巧练习曲中,快速的音阶、琶音、双音、八度音、装饰音和长时间的震音、颤音交织成一个绚丽多彩的音响世界,展现出狂放的激情和异乎寻常的表现力,他使钢琴变成一件万能乐器。

但更为可贵的是,他突破了传统练习曲中单调、冗长的技巧性训练,将技巧练习融入一首小诗,一幅风景画中并且附加了标题,如《玛捷帕》、《幻影》、《狩猎》等,通过“神技”来表现各种音乐形象,创造了富有神话般魔幻色彩的练习曲,在他的钢琴高级技巧的练习曲中,成功地实现了技巧性和文学性的统一,目的也是浪漫主义美学目实现的基础之一。

△别列佐夫斯演奏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S.13919世纪的浪漫主义艺术,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下,以表现人和大自然取代了过去表现神和英雄。

艺术家在这宽泛、自由氛围中,一方面欣喜若狂地将强烈地自我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以获得展现自己的想象和讴歌人民的希望;而另一方面却以悲观不满的情绪,对庸俗的社会宫廷的约束,孤独的心灵、幸福的渴望或进行揭露,或予以渲泄,在这个以人及其命运为主题的时代里,艺术家在提示人和命运的真谛之时,又被人和命运所摆布。

浅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的主要艺术特色及其演奏技巧

浅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的主要艺术特色及其演奏技巧

马, 在梵蒂冈接受剪发礼成为修士 , 但仍从 事作 曲、 艺术教育等工作。1 8 7 5 年, 李斯特 创 立布达佩斯音乐学院 , 并亲自 担任 院长 。 李 斯特 是音乐 史上重 要 的浪漫 乐派音 乐家 , 交响诗体裁的首创人 。他不仅是著名 的钢琴 演奏家 ,同 时还 是一 位优 秀的作 曲 家, 其演奏和创作主要得益 于肖邦 、帕格尼 尼、 柏辽兹等前辈大师。李斯特一生创作了 十余部交响诗 , 创作了多首钢琴 曲,出版有 音乐论著 《肖 邦 》《 匈 牙利的茨 冈人及 其音 乐 》等 , 可谓 成就 巨大。笔者认为 ,《 匈牙 利狂想 曲》 等钢琴曲作 品最能代表李斯特的 艺术特色。 不少音乐家都创作过名为 《 匈牙利狂想 曲》 之类的作 品 , 李斯特一生先后创作 了 1 9 首《 匈牙利狂想曲 》 o l 8 3 9 年 ,2 8 岁 的李斯 特带着 “ 钢琴王子 ”的桂冠从 巴黎回到祖 国 匈牙利 , 开始广泛搜集匈牙利 民歌 、 吉普赛 音乐 等 , 陆续创作了在其艺术生涯中极为重 要的 l 9 首 《 匈牙利狂想 曲 》 o后人对其 《 匈 牙利狂想曲》第二首最 为推崇 ,该曲主要 采 用匈牙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体裁写成 , 双拍 子 。全 曲分 为两大部分 ,演奏时 间大 约 1 O 分钟。 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大都技巧艰深 , 音乐 感情炽热 、旋律常带有朗诵调性质[ 】 ,在他 钢琴演奏与钢琴音乐创作 的实践过程中 , 特 别 是在织 体多样性 与交 响性方 面的诸 多创 新, 极大地丰富了浪漫主义 时期钢琴音乐 的
文史艺术 2 0 1 4年 3月 ( 上)
浅析李斯特 《 匈牙利狂想 曲第二首 》 的主要艺术特
色及其奏技巧
王 华
( 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 ,河南 郑州 4 5 0 0 4 4 ) 匈牙利作 曲家 、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 ( L i s z t F e r e n c z ,1 8 1 1 - 1 8 8 6) ,从小即表现出 超人 的音乐天赋 ,6岁开始学琴 ,9岁 即在 家 乡肖普朗举行音乐会 。1 8 2 1 年 ,父亲带着 1 O 岁 的李斯特移居音乐之都维也纳 , 追随著 名钢琴教育家采尼尔学 习钢琴 。 1 8 2 2 年李斯 特在维也纳登台演 出, 获得巨大成 功。 此后 , 李斯特先后在欧洲多个 国家巡 回演出 ,以高 超 的技巧获得了世界性 的声誉 。 1 8 4 8 年 以后 的许多年问 , 李斯特移居德国魏玛 , 担任公 爵宫廷歌剧院指挥 。1 8 6 1年移 居意大利罗 称为 “ 弗里斯 ” ( 意即 “ 新鲜” ) ,速度迅疾 , 多用切分音 , 气氛极其热烈 。该曲一开始是 先奏 出一段宣叙调性 的随想曲风格 的引子 , 坚定沉着的节奏、短促的倚音 ,营造出了果 断有力的气氛 ,带有强烈 的匈牙利民间音乐 情调 。接着 , 作品进入 “ 拉绍 ”部分 ,奏出 了庄严 、 沉重 的主题旋律。在滞缓的音乐节 奏 的衬托下 , 低沉压抑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 悲痛 、愤怒情绪 ,用以表达对匈牙利民族不 幸遭遇 的哀痛和控诉 ,同时也刻画 了匈牙利 人骨子里刚毅 、 刚强 、 不屈不挠 的民族性格。 这一 主题在高音区变化、反复之后 , 乐 曲忽 然转入舞 曲风格的中间段落 。 这里 的舞 曲带 有匀称 、规整的节奏和轻捷 、跳跃 的旋律。 高音区不 断重现的同音反 复犹如钟声一般 , 伴 随着舞蹈 的节奏不停地鸣响, 使得舞 曲洋 溢着极强 的动力性 。经过变奏的渲染、发展 之后 , 这一音乐主题开始急转直下 , 再现庄 严而沉重的主题 。接着 , 音乐速度加快 , 进 入全曲的 “ 弗里斯 ”部分。在这一部分 中, 首先演奏出的是 “ 拉绍”部分已经出现过 的 舞 曲主题 ,随后速度越来越快 ,接连涌现出 个 接一个 的 由各 种节奏构 成 的鲜明生 动 而富于个性的主题 , 宛若此起彼伏的欢 乐浪 潮 ,构成了一帧帧色彩明快、气氛绚丽的舞 蹈场面 。接着,乐曲在全 曲的高潮 中忽然稍 作停顿 ,以快速的八分音符奏 出了奔流般的 曲调 ,用辉煌结束全曲。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 、一种美 , 绝不仅仅 是 一些悦耳音响的组合形式 , 它必然要 以某 种 附着于其 中的精神内涵 为本质[ 】 ,李斯特 的这部 钢琴音 乐作 品蕴含有 丰富多彩 的匈 牙利民间音乐元素 , 具有浓郁而鲜 明的民族 特色 ,同时又具有交响诗 的雄浑和诗意 , 具 有较高的演奏难度 ,要想演奏好这部作 品, 需要 掌握很 多演奏技 巧并能 够深刻 理解作 品 的内涵。 前文我们已经分析 , 李斯特的这部钢琴 作 品在结构上很独 特, 主要由 “ 拉绍 ” 和“ 弗 里斯”构成 , 此 曲就整部作品而言 ,结构是 极为 自由的, 整体处于两个乐章的组曲向单 乐章过渡 的套曲单章化结构[ ] ,我们在演奏 时需要对此采取不同的技巧和处理。在演奏 “ 拉绍 ” 时, 右手的强音表现为坚定 的突强 , 声音 比较直接 。 要在情绪上传递给受众不容 置疑、不可抗拒的音响效果 ,以表达匈牙利 民族那种 刚毅 、 刚强、 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 此时演奏者要手指坚挺 , 指尖坚硬 , 下键要 果断直接 , 手指触键之后手腕要稳定 、 坚 固。 为 了强化重音 的音响效果 , 大指可顶住 三指 的第一指关节处 以便帮助其支撑。而左 手的 重音表示和弦的突强 , 要处理得 比其他音稍 强 .给人以突出的感觉 。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 是, 音响要处理 的有弹性 , 切忌生硬、 尖锐 , 所 以下键要干脆果断 , 手腕要 有弹性 , 这样 处 理才容易营造浑厚、轻盈的音响效果 。在

深度剖析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三个版本

深度剖析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三个版本

深度剖析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三个版本薛鹏摘要:从《超技练习曲》的版本问题入手,以独特的视角,结合李斯特成长经历和创作灵感来源,深度剖析了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的几个版本问题。

试图通过相关的文献搜集和整理及对三个版本的比较,来寻觅李斯特对《超技练习曲》进行改编的原因。

关键词:李斯特;钢琴练习;钢琴技巧;版本浪漫主义时期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钢琴作品,其中最能反映李斯特钢琴炫技特点的是他的一系列练习曲,包括《12首超技练习曲》(下称《超技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和《3首音乐会练习曲》。

这些练习曲不仅集中体现了李斯特高超的钢琴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为这类技巧性的乐曲注入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本文之所以选择《12首超技练习曲》作为探讨的对象,是因为该套练习曲共有三个版本,即李斯特非常罕见地将初版修改了两次,这首先说明了作曲家本人对该套作品的重视;其次,从时间上看,这套作品从1826年初版到1852年第三版出版,即从李斯特音乐生涯的初期跨越到中后期,历时26年,由此可见,这套练习曲从初创到完成的过程,也是作曲家音乐风格走向成熟和创作观念逐步转变的过程。

为此,本文先从《超技练习曲》的版本问题入手,试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及对三个版本的一般性比较,来寻觅李斯特对《超技练习曲》进行改编的原因。

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从初版到第三版,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做了较大的改变。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首先,三版练习曲的出版年代和出版名称有所不同。

其次,第一、二版练习曲的实际曲目数量与出版名称所提示的数量不同,其目的何在?最后,为什么李斯特要在1840年创作S.138并于1847年出版,而S.138是带有标题的一部作品?带着种种问题,我试图从李斯特的生平出发,以他第一部出版并三次修改的作品为例,阐述李斯特所处相应阶段的技术和音乐风格的关系,说明这部练习曲作品和它的三次改编反映了李斯特思想的转变和创作技法的不断成熟。

李斯特超级技术练习曲Mazeppa的作品探析

李斯特超级技术练习曲Mazeppa的作品探析

李斯特超级技术练习曲Mazeppa的作品探析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兼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

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技巧,而《迷宫/马泽帕超技练习曲》(Mazeppa)无疑是他最具挑战性和技术性的作品之一。

这首作品借鉴了卢梭(Victor Hugo)的诗歌《Mazeppa》,描述了一个传说中的乌克兰将军马泽帕在马背上飞驰的故事。

这首练习曲以其异常艰难的技术要求和丰富的表现力著称,被誉为钢琴技术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探析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表现主题和演奏技术,并探讨其在音乐史上的意义。

一、音乐结构《Mazeppa》这首练习曲以其极其复杂的音乐结构而著称。

整首曲子的节奏十分激烈,充满了挑战性。

曲子开始时,以强劲有力的主题开场,直接表现了乌克兰将军马泽帕骑马飞驰的场景。

接着,曲子逐渐转入了悠扬优美的中段主题,表达了马泽帕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最后曲子回到了开头的强劲节奏,以高潮结束,仿佛在诉说马泽帕的顽强和勇气。

在和声方面,作品采用了大量的对位法和变音,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变化,使得整个篇章锦上添花,更显华丽。

在曲子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旋律变奏和重复,这些手法使得曲子更富动感和变化。

音乐结构上的复杂性是这首练习曲的最大特点,也是其被誉为超级技术练习曲的原因之一。

二、表现主题《Mazeppa》这首练习曲的表现主题主要是描述了乌克兰将军马泽帕骑马飞驰的场景。

在整首曲子中,可以感受到强烈的节奏和激烈的音乐表现力,如同直接把人带入了马泽帕骑马飞驰的场景之中。

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琶音和叠加音,这些手法使得整个曲子更显动感和震撼力。

而中段的柔和乐段,则表达了马泽帕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通过音乐的表现,听众可以感受到马泽帕艰难的经历和他内心的挣扎。

整个作品的表现力非常丰富,使得马泽帕的故事得到了生动的再现。

三、演奏技术《Mazeppa》这首练习曲的技术难度非常大,被誉为钢琴技术的巅峰之作。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摘要】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是钢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从其历史背景和意义来看,这些练习曲为钢琴演奏技巧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练习曲之爱》、《练习曲之魔》、《练习曲之火》、《练习曲之水》和《练习曲之风》五部作品则展现了李斯特在创作上的独特天赋和深刻思想。

这些练习曲因其音乐性和技术挑战性备受钢琴家们推崇,对今后钢琴练习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将继续在音乐界中闪耀,为钢琴演奏者们提供更高水准的挑战和表现机会。

李斯特的这些练习曲无疑是钢琴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将继续激励和启发后人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探索。

【关键词】李斯特, 超技, 钢琴练习曲, 历史背景, 意义, 《练习曲之爱》, 《练习曲之魔》, 《练习曲之火》, 《练习曲之水》, 《练习曲之风》, 影响, 未来发展.1. 引言1.1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的历史背景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具有挑战性,更突出了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特点。

通过这些练习曲,李斯特不仅展示了他在钢琴演奏技术方面的造诣,还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热情和创造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逐渐成为钢琴演奏家和学习者们的必修曲目,被视为学习和提高琴艺的重要素材。

这些练习曲不仅为钢琴演奏者提供了技术上的挑战,也让他们有机会深入体验李斯特在音乐表达上的独特风格和思想。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在历史背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展现了李斯特作为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非凡才华,也为后世音乐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1.2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的意义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的意义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贡献和音乐教育价值。

这些练习曲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李斯特的作曲技巧和艺术修养,更是为了帮助钢琴学习者提高技术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练习这些曲目,钢琴学生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性、技巧性和表现力,同时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和深度。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的意义还在于其对后人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的影响。

李斯特全集

李斯特全集

专辑英文名: 100 Best Liszt专辑中文名: 李斯特百分百艺术家: Various Artists古典类型: 全集作品资源格式: MP3版本: [6 CD Set]发行时间: 2011年08月23日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简介:压缩码率: 192-320Kbps (VBR)专辑介绍:★这套录音为庆祝李斯特两百週年冥诞发行,由EMI旗下顶尖的乐手包括契可里尼、有「李斯特再世」称号的季弗拉等人共同演奏,其中最特别的就是有一整张的艺术歌曲录音,这是一般最难听到的李斯特作品。

李斯特自称是「既是吉普赛人又是方济教派的修士」,这样复杂而且两面的性格,形成他作为浪漫乐派最具有特色的作曲家的总括,是非常适宜的,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匈牙利吉普赛人的狂放和无羈,那些纵横於乐曲中的灵感,似乎就是在东欧的森林和田野里驰骋而来的营火和劣酒交错而成的狂闹歌声。

李斯特的作品数量非常庞大,且总类繁多,除了正式的交响曲因为和他的创作精神抵触而未涉猎外(但他还是写有两首作品以交响曲为名)、举凡协奏曲(三首钢琴协奏曲)、歌剧、神剧、艺术歌曲、钢琴独奏曲都留有名作。

尤其是钢琴作品,数量更是惊人。

他的「超技练习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练习曲(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鐘」,是知名的代表作)。

与达顾特公爵的夫人相恋让他流亡瑞士意大利边境,激发他写下钢琴名作「巡礼之年」。

之后他一度退隐,复出后重回阔别近十年的祖国匈牙利,听到当地的吉普赛人乐团,激发了他灵感,於是写下了近二十首的「匈牙利狂想曲」成为他管弦乐作品中最膾炙人口的杰作。

一八四四年他在俄罗斯遇见了日后的终生伴侣:卡若兰公主,两人相偕私奔到威玛宫廷,写下了他著名的浮士德和但丁交响曲,以及两首钢琴协奏曲,和著名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

另外,李斯特也是交响诗这种音乐型式的创始人,他将白辽士在幻想交响曲中所採用的固定乐念延伸到这些交响诗中,并据此发展出动机写作的手法。

这套录音为庆祝李斯特两百週年冥诞发行,由EMI旗下顶尖的乐手包括契可里尼、有「李斯特再世」称号的季弗拉等人共同演奏,其中最特别的就是有一整张的艺术歌曲录音,这是一般最难听到的李斯特作品。

(第25期)齐夫拉《李斯特超技练习曲》

(第25期)齐夫拉《李斯特超技练习曲》

(第25期)齐夫拉《李斯特超技练习曲》这张专辑是著名钢琴家齐夫拉演奏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

齐夫拉(Gyorgy Cziffra)(1921-1994)法籍匈牙利钢琴家,5岁就登台即兴演奏民歌,1930年进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在多南伊班上接受严格训练。

1933-1941年在匈牙利和北欧等地举行独奏会,好评如潮。

1941年入伍参战,1947年被俘释放后,在费伦希(Ferenczi)班上继续学习,1955年获李斯特比赛奖,1957年移居巴黎,后入法国籍。

齐夫拉的演奏,以技巧而取胜,技巧的表达令人眼花缭乱,但对作品的内涵往往很难深入探究。

他演奏的练习曲及高难度技巧作品,都能充分展示其才华,最具特色的作品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与《超技练习曲》。

也许齐夫拉自由主观的诠释的方法,确实违反战后以德国文化圈为中心的音乐美学主流标准。

当时新一代评论家和作曲家的共通想法是重视音乐的正统性、严整性,排斥浪漫名家式的演奏和曲目,包括后期浪漫巨匠拉赫曼尼诺夫等。

李斯特代表的民族主义、拉赫曼尼诺夫代表的享乐主义、浪漫主义,注重音乐华丽与美,都不是本世纪后半最初二十年的乐坛主流。

诸如名作改编、变奏和即兴演奏,也不受音乐厅和录音室所观迎,齐夫拉无可避免成为当时钢琴社会的边缘人。

我们可从中看到这位钢琴大师的优缺点,不管是录音室或现场录音都成为李斯特音乐的重要成就。

对齐夫拉而言,录音室和音乐厅的条件不同,但是这对他想表达追求的音乐效果完全不构成问题。

他的演奏技巧己然无瑕,但是个人旺盛的活力、音乐气质尤胜技巧,因此录音室那种冷冰冰的环境对他的音乐性丝毫无损。

对他来说,录音室不过是个空间,让他用来捕捉艺术灵感。

他可以透过冒险、试验、练习,来达到彻底的说服力。

他在录音室内燃亮作曲家所托付的音乐概念,再发挥所有的技巧魔力,让作品闪耀生辉。

作品中的戏剧性诱发齐夫拉的创意,发挥了惊天动地的超技。

但听众并不会觉得齐夫拉只是工于塑造表面效果,而是把内省能量转而向外,把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火。

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音乐表现及演奏技巧

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音乐表现及演奏技巧

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音乐表现及演奏技巧
龚璇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2()6
【摘要】李斯特钢琴作品以辉煌的演奏技术著称,其超技练习曲不仅需要非凡的手指技巧,更不应忽视对音乐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如何在练习和演奏中将两者结合思考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将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No.8《狩猎》的音乐表现力、技术难点及练习方法、舞台演奏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页数】3页(P97-99)
【作者】龚璇
【作者单位】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野猎》演奏技巧解析
2.钢琴演奏中的"技术和技巧"r——为什么学生能弹好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却弹不好莫扎特奏鸣曲
3.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的演奏探析
4.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演奏技巧探究
5.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演奏技巧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