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外科)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8ab8e65af1ffc4ffe47aca7.png)
表1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患者篇)
尊敬的:
欢迎您来到我院就诊,为了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完成您的治疗过程,是您对治疗的具体环节充分享有知情同意权,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特别指定临床路径,请认真阅读理解,个别内容还需您填写,感谢您的配合。
(适用对象:下肢静脉曲张;拟行手术:下肢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护士将为您
医
护士将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医护篇)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拟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小腿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硬化剂治疗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06bc6c9ec3a87c24028c4b6.png)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安排,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县医院医疗实际,研究制定了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股骨干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凹陷性颅骨骨折、高血压脑出血等县医院外科1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实际,在我部制定的临床路径原则内,指导辖区内县医院细化各病种的临床路径并组织实施。
原则上,各县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时应当参照本通知下发的县医院版临床路径实施,有条件的县医院可参照我部下发的临床路径(2009年-2011年版)实施。
请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反馈我部医政司。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2c069e3a941ea76e59fa04c4.png)
下肢静脉曲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一、下肢静脉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ICD-10:I83)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的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f5c79dc80722192e4436f6c5.png)
下肢静脉直弛临床路径之阳早格格创做一、下肢静脉直弛临床路径尺度住院过程(一)适用对于象.第一诊疗为下肢静脉直弛(ICD-10:I83)止脚术治疗(ICD-9-CM-3:38.59)(两)诊疗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北-中科教分册》(中华医教会编著,群众卫死出版社)1.明隐的临床症状:肢体重重感、累力、胀痛、瘙痒等.2.典型体征:静脉迂直扩弛、色素重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软化、溃疡等.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齐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4.血管乌色多普勒超声查看或者下肢静脉制影查看精确.(三)治疗规划的采用.根据《临床诊疗指北-中科教分册》(中华医教会编著,群众卫死出版社).1.脚术:大隐静脉或者小隐静脉下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2.脚术办法:根据小腿静脉直弛的范畴战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采用直弛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关锁仄分歧脚术办法.(四)尺度住院日为7-10天.(五)加进路径尺度.1.第一诊疗必须切合ICD-10:I83下肢静脉直弛徐病编码.2.当患者共时具备其余徐病诊疗,但是正在住院功夫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效率第一诊疗的临床路径过程真施时,不妨加进路径.(六)术前准备2-3天.1.必须查看的名目:(1)血惯例、尿惯例、大便惯例;(2)肝肾功能、电解量、凝血功能、熏染性徐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乌色B超.2.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下肢静脉制影、超声心动图战肺功能查看.(七)采用用药.抗菌药物: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挥准则》(卫医收〔2004〕285号)真止,并分离患者的病情决断抗菌药物的采用,可采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防止性用药时间为1-2 天.(八)脚术日为进院第3-5天.1.麻醒办法:硬膜中麻醒、硬膜中蛛网膜下腔共同阻滞麻醒或者腰麻.2.术中用药:麻醒惯例用药、术后镇痛用药.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回复5-7天.1.必须复查的查看名目:根据患者简直情况而定.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挥准则》(卫医收〔2004〕285号)真止,可采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2天.(十)出院尺度.1.患者体温仄常,伤心无熏染迹象,能仄常下床活动.2.不需要住院处理的并收症.(十一)变同及本果分解.1.宽重前提徐病大概对于脚术制成效率者,术前准备时间会延少.2.术后出现伤心熏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产死等并收症时,住院回复时间相映延少.两、下肢静脉直弛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于象:第一诊疗为下肢静脉直弛(ICD-10:I83)止脚术治疗(ICD-9-CM-3:38.5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7-10天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一、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尺度住院过程(一)适用对于象.第一诊疗为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ICD-10:K80.0)止启背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2).(两)诊疗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北-一般中科分册》(群众卫死出版社,2006年,第1版)、世界下等书籍院课本《中科教》(群众卫死出版社,2008年,第7版).1.症状:胆绞痛或者上背部隐痛、收热、奇我有黄疸.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3.辅帮查看:B超、CT或者MR猜疑或者提示胆囊结石.4.真验室查看:血惯例查看隐现黑细胞总数降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下,奇睹血浑总胆黑素及分离胆黑素删下,血浑转氨酶战碱性磷酸酶降下.(三)治疗规划的采用.根据《临床诊疗指北-一般中科分册》(群众卫死出版社,2006年,第1版)、世界下等书籍院课本《中科教》(群众卫死出版社,2008年,第7版).胆囊切除术.(四)尺度住院日为≤7天.(五)加进路径尺度.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2.当患者合并其余徐病,但是住院功夫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效率第一诊疗的临床路径过程真施时,不妨加进路径.(六)精确诊疗及进院惯例查看≤2天.1.必须的查看名目:(1)血惯例、尿惯例、大便惯例;(2)肝肾功能、电解量、凝血功能、熏染性徐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3)背部超声;(4)心电图、胸部X线仄片.2.根据患者病情可采用的查看:血气分解、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背部CT等.(七)使用抗菌等药物采用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挥准则》(卫医收〔2004〕285号)真止.修议使用第两代头孢菌素,有反复熏染史者可选头孢直紧或者头孢哌酮或者头孢哌酮/舒巴坦;精确熏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考查截止安排抗菌药物.2.正在赋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大概留与相关标本支培植,获病本菌后举止药敏考查,动做安排用药的依据.有脚术指征者应举止中科处理,并于脚术历程中支集病变部位标本干细菌培植及药敏考查.3.尽早启初抗菌药物的体味治疗.体味治疗需采用能覆盖肠讲革兰阳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战坚强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普遍宜用至体温仄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八)脚术日为进院≤3天.1.麻醒办法:气管插管齐身麻醒或者硬膜中麻醒.2.脚术办法:启背胆囊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醒惯例用药.4.输血:根据术前血黑蛋黑情景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5.病理教查看:切除标本解剖后做病理教查看,需要时止术中冰冻病理教查看.(九)术后住院回复3-4天.1.必须复查的查看名目:血惯例、肝肾功能、电解量.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挥准则》(卫医收〔2004〕285号)真止.如有继收熏染征象,尽早启初抗菌药物的体味治疗.体味治疗需采用能覆盖肠讲革兰阳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战坚强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3.周到瞅察有无胆漏、出血等并收症,并做相映处理.4.术后饮食指挥.(十)出院尺度.1.普遍情景佳,体温仄常,无明隐背痛.2.回复肛门排气排便,可进半流食.2.真验室查看基础仄常.3.切心愈合良佳:引流管革除,伤心无熏染,无皮下积液(或者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可门诊拆线.(十一)变同及本果分解.1.术前合并其余前提徐病效率脚术的患者,需要举止相关的诊疗战治疗.2.分歧意脚术患者,退出本路径.3.术中创制肝胆管结石战/或者炎症、胆管癌、肝癌,则加进相映路径.4.有并收症(胆漏、出血等)的患者,则转进相映路径.两、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于象:第一诊疗为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ICD-10: K)止启背胆囊切除术 (ICD-9-CM-3:51.2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7天。
普外科单病种--护理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篇
![普外科单病种--护理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682dc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0.png)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腔内激光)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下肢静脉曲张(单侧腔内激光)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下肢静脉曲张(结扎剥脱刨吸术)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下肢静脉曲张(结扎剥脱刨吸术)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下肢静脉曲张(结扎剥脱旋切)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下肢静脉曲张(结扎剥脱旋切)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先天巨结肠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先天巨结肠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 住院号:乳腺癌(改良根治)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 住院号:乳腺癌(改良根治)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乳腺癌(根治)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乳腺癌(根治)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胃癌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胃癌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贲门癌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贲门癌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直肠癌(Mailes)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直肠癌(Mailes)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直肠癌(Dixon)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直肠癌(Dixon)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脐疝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脐疝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乳腺纤维囊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乳腺纤维囊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乳腺纤维瘤(旋切)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乳腺纤维瘤(旋切)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住院号:。
县医院版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2011-10)
![县医院版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2011-10)](https://img.taocdn.com/s3/m/d104ae82e009581b6bd9eba9.png)
县医院10个临床路径1.腹股沟疝(行择期手术治疗)临床路径2.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临床路径3.下肢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4.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临床路径5.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临床路径6.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7.股骨干骨折(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临床路径8.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切除术)临床路径9.凹陷性颅骨骨折(行开颅凹陷性颅骨骨折清除术或骨折复位术)临床路径10.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临床路径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1)疝囊高位结扎;(2)疝修补术;(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2,K40.9腹股沟疝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2a4b7286529647d26285254.png)
下肢静脉曲张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一、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行手术治疗(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
县医院版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2011-10)
![县医院版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2011-10)](https://img.taocdn.com/s3/m/819483b0360cba1aa911da4e.png)
县医院10个临床路径1.腹股沟疝(行择期手术治疗)临床路径2.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临床路径3.下肢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4.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临床路径5.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临床路径6.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7.股骨干骨折(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临床路径8.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切除术)临床路径9.凹陷性颅骨骨折(行开颅凹陷性颅骨骨折清除术或骨折复位术)临床路径10.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临床路径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1)疝囊高位结扎;(2)疝修补术;(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2,K40.9腹股沟疝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初探周围血管病临床路径之-静脉曲张
![初探周围血管病临床路径之-静脉曲张](https://img.taocdn.com/s3/m/236efa3aee06eff9aef807b0.png)
初探周围血管病临床路径之-静脉曲张我国关于静脉曲张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流程,我们沃天网耗时3个月、多人参与,制定了这个静脉曲张住院路径希望此临床路径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它能帮助中国各位血管外科医生或外科医生把静脉曲张的治疗规范化和流程化。
一、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二)诊断依据。
根据《静脉曲张的临床诊治》(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皮肤硬化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静脉曲张的临床诊治》(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药物注射等不同手术方式。
3.社会因素与卫生保健病人和亲戚的教育:应当教会病人,适当自我保护、如何认识和报告(恶化)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发烧、局部伤口条件的改变)。
确定病因和预防复发:确定病因以减少曲张复发的机会,卧床期间下肢的保护。
应该给予该病人长期观察和综合的下肢护理。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2年版)执行。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50899e48ce2f0066f433221e.png)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一、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ea150b4c524de518974b7d78.png)
2.
□无 □有,原因:
1.
2.
护 士 签 名
医 师 签 名
时
间
住院第5-7天
(术后第2天)
住院第6-8天
(术后第3天)
住院第7—10天
(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
□上级医师查房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伤口评
主
□术后病程记录书写
□术后病程记录书写
估,决定是否可以出院
要
□查看患肢情况及伤
□查看患肢情况及伤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二级护理
临时医嘱:
占
八、、
□饮食
□必要的会诊意见及处理
医
临时医嘱:
□明日准备于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
腔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大隐静脉/小隐静
嘱
规
脉高位结扎、抽剥或腔内激光烧灼术◎小
口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
腿曲张静脉切除/环缝/刨吸/电凝/激光闭
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重
占
八、、
医
嘱
长期医嘱:
□今日在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 醉下行◎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咼 位结扎、抽剥或腔内激光烧灼术 ◎小腿曲张静脉切除/环缝/刨 吸/电凝/激光闭锁治疗
口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口6小时后普食
□抬高患肢30度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观察患肢血运
临时医嘱:
□吸氧
诊
口
口
出院证明等文件
疗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父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复
工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360c70fe240c844769eaee92.png)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开具化验和检查单□上级医师查房及术前评估□初步确定手术日期□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及评估□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书写□根据体检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讨论制订手术方案□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签署手术同意书、自费用品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文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饮食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胸片、心电图、下肢血管彩超,□必要时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长期医嘱:□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必要的会诊意见及处理□明日准备于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大隐静脉/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或腔内激光烧灼术◎小腿曲张静脉切除/环缝/刨吸/电凝/激光闭锁治疗□术前禁食水□备皮□术前用药(鲁米那,阿托品)□预防用药抗菌药物□一次性导尿包(必要时)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及设施□告知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医院规章制度□入院护理评估□宣传教育及心理护理□执行术前医嘱□心理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5天(手术日)住院第4-6天(术后第1天)主要诊疗工作□手术□完成手术记录书写□术后病程记录书写□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上级医师查房□术后病程记录书写□查看患肢情况及伤口□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今日在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大隐静脉/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或腔内激光烧灼术◎小腿曲张静脉切除/环缝/刨吸/电凝/激光闭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6小时后普食□抬高患肢30度□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观察患肢血运临时医嘱:□吸氧□补液(视情况而定)□抗菌药物长期医嘱:□普食□二级护理临时医嘱:□止呕、止痛药物□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补液主要护理工作□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反应及麻醉副作用□观察患肢情况□伤口渗出情况□心理和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患肢情况□伤口渗出情况□心理和生活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5-7天(术后第2天)住院第6-8天(术后第3天)住院第7—10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术后病程记录书写□查看患肢情况及伤口□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上级医师查房□术后病程记录书写□查看患肢情况及伤口□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上级医师查房,进行伤口评估,决定是否可以出院□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等文件□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复查时间、出现手术相关意外情况时的处理等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护理□普通饮食临时医嘱:□伤口换药长期医嘱:□二/三级护理□无特殊临时医嘱:□视具体情况而定临时医嘱:□拆线、换药□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患肢情况□伤口渗出情况□心理和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患肢情况□伤口渗出情况□心理和生活护理□指导办理出院手续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下肢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下肢静脉曲张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d329498fab069dc502201bb.png)
下肢静脉曲张【概述】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为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亦称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继发性类型则是深静脉病变导致深静脉压增高,破坏隐没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而引起浅静脉曲张,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大隐静脉,也有大、小隐静脉同时发病,单纯小隐静脉曲张较少见,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病率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国外统计女性病人多于男性,南在我国男性发病率高.【临床路径】1.病人久立,坐位或行走后患肢沉重,酸胀或胀痛,易疲劳,平卧休息或抬高患肢后症状可减轻,有晨轻尊重的特点,病情轻者可无明显不适。
2.好发因素(1)长时间站立或坐位。
(2)体型高大和肥胖(3)妊娠和腹压增高(4)遗传和习惯性便秘可能与下肢浅静脉曲张有关.。
3.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甚至迂曲成团,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病情长者足靴区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如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的溃疡。
4.曲张静脉容易并发浅静脉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可扪及红肿的索条,有压痛。
【诊断要点】1.患肢沉重、酸胀,且晨轻暮重,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
2.踝都和足背部肿胀,病情严重者足靴区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
试验可发现有无大隐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erthes试验阴性,证明深静脉通畅,对怀疑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应做血管彩色超声及血管Doppler检查或静脉造影。
4.血管彩色超声及血管Doppler检查见深静脉通畅及浅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可以作为手术的依据;5.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可鉴别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导致的浅静脉曲张,无创检查能够确诊的病例不必常规行静脉造影。
【治疗方案及原则】1.保守治疗适用于病变轻、妊娠期妇女或者不愿手术和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保守治疗只能够减轻症状,而不能治愈本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静脉曲临床路径
一、下肢静脉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ICD-10:I83)
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激光烧
灼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的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
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
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
敏感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2天。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体温正常,伤口无感染迹象,能正常下床活动。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严重基础疾病可能对手术造成影响者,术前准备时间会延长。
2.术后出现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时,住院恢复时间相应延长。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
单侧患肢手术3000-4000元,双侧患肢手术4000-5000元。
二、下肢静脉曲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ICD-10:I83)
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