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检测频率和指标及水质检测报告表

饮用水检测频率和指标及水质检测报告表
饮用水检测频率和指标及水质检测报告表

直饮水水质标准

江苏省地方标准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的术语、水质规定,水质检验项目和规则,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制水间、设备和管网的卫生要求,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和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以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可直接饮用的管道分质直饮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J94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GB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3 术语

管道分质直饮水(简称管道直饮水):是指对需要改善水质的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深度净化处理,通过管网系统,供给居民直接饮用的优质水。 4水质规定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水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他指标应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所规定的水质限值。 表1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水质项目及限值 项目限值 感官性状 色度 5度 浑浊度 0.5NTU 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 一般化学指标 p 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200mg/L 铁 0.2mg/L 锰 0.05mg/L 铝 0.2mg/L 硫酸盐 100mg/L 氯化物 100mg/L 溶解性总固体 400mg/L

水质检测九项指标简介

水质检测九项指标简介 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 在这我介绍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九项检测,让大家对水质有着进一步的了解: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6、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 7、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8、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9、大肠埃希氏菌:大肠细菌(E.?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埃希菌属(Escherichia)是其中一类,?包括多种细菌,临床上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大肠埃希菌()通称大肠杆菌,是所有哺乳动物大肠中的正常寄生菌,一方面

有用的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达标标准

有用的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达标标准 来源:国联质检实验室 饮用水和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它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常有关于饮用水水质安全隐患的报道,人们一直以来都对饮用水水质检测不重视,喝了这么久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水中含有众多微量物质,其中不乏有害物质,水质检测通过多个项目分别检测,达标后才能确定饮用水是否安全。 常见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4、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5、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6、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

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8、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9、大肠埃希氏菌:大肠细菌(E.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生活饮用水检验限值指标

生活饮用水、自来水、井水检测标准方法 生活饮用水是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生活饮用水的两个条件: 1、没有污染。 2、没有退化(充满生命活力的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饮用规范: 1、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 2、水的硬度适中(以碳酸钙计算:50-200mg/L) 3、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比例与人体体液相近(其中含钙量>=8mg/L) 4、酸碱度呈中、弱碱性(PH值为7.0-8.0) 5、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中(水中的溶氧量>=6mg/L,二氧化碳的含量10-30mg/L) 6、小分子团水(这是水的活性指标之一,5-6个小分子团水) 7、水的生理功能要强(包括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等) (其他;直饮水或称之为活化水,采用独特的美国KDF专用碘触酶技术和高分子分离膜装置进行过滤,杀死其中的病毒和细菌并过滤掉自来水中异色,异味,余氯,臭氧硫化氢,细菌,病毒,重金属。阻挡悬浮颗粒改善水质,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同时拜耳离子交换体软化水质! 在最后通过高能量生化陶瓷的作用将水体能量化,矿化,达到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直接饮用健康水的标准的七项标准。) 水质标准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35项。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5项,主要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15项、放射指标2项,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3项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 GB 5749-2006 水质标准(杨‘R180-287-193-70)方法。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 水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饮用水安全、合格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见此,新巴尔虎左旗水务局于2012年05月13日委托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对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检测。根据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现对送检水样做如下分析: 1、检测对象:此次水质检测采样地点为白音查干,采样数量为2份,分别为20米深机井和80米深机井。 2、采样方法:每份送检水质以高压灭菌玻璃瓶取样500mL,供水质微生物指标检测使用;以聚乙烯塑料壶取样2.5Kg,供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指标检测使用。 3、检测方法:检验依据为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微生物检测指标4项,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检测指标共29项,包括:色度、浑浊度、

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耗氧量、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磷酸盐、六价铬、挥发酚类、碘化物、汞、硒、砷、铜、铁、锰、锌、铅、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4、检测结果:根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均合格。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5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8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中有2项不合格,分别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12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耗氧量、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其中,2份送检水样的不合格项目集中在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5个项目上。 5、结果分析: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水质检测结果显示,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多数检测项目均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且20米深生活饮用水的项目合格率高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包括两大部分:法定的量的限值,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中各种有害因素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法定的量的限值;法定的行为规范,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达到法定量的限值,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法定行为规范。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35项。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5项,主要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15项、放射指标2项,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3项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 科标能源实验室科提供一些水质检测项目,如下: 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以CaCO3计)铁铝铜锰锌挥发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以O2计)砷镉铬(六价)氰化物铅氟化物汞硝酸盐(以N计)硒四氯化碳三氯甲烷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硫化物锑钠钡铍硼镍钼铊银二氯甲烷一氯二溴

猪场猪饮用水水质标准及检测

猪场猪饮用水水质标准及检测 【前言】在养猪生产中,虽所有养猪者都知道给猪水喝,但却常常忽视水的重要性,不重视水的质量。常给不清洁或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导致猪消化、吸收、生长、繁育以及生命都受到影响,导致疾病频频发生。有的养猪户为节约成本,把池塘水作为猪的饮用水。如此差的水质,引发各种疾病,出栏率不高,养殖户最终为此付出代价。 一、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 二、水质监测方法 为了保证猪群健康和正常生产,必须保证使用优质饮用水。最好使用自来水,如果使用地下水或地表水,须定期检测水质(2次/年)。 1、采集水样需要准备的用具

无菌处理过能够封闭的器皿(也可用矿泉水瓶)、酒精灯、打火机、标签纸、笔、保温箱、胶带、冰袋。 2、养猪场水样采集点 采集井水、蓄水池、主供水管道、饮水线、水箱、水嘴、水龙头内的水。检测蓄水池和供水管道内的水质,明确蓄水池和供水管道是否受到污染。 3、采取水样的操作方法 使用清洁、消毒过的瓶子取样,水样取好后立即密封。 采取地表水样时,应该在水面以下直接将瓶子灌满水。 采地下水样时,取样瓶装满水之前应一直保持水流动。从水龙头或饮水器取水样时同理。 4、采样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首先要清洗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消毒灭菌),待水龙头无菌处理后,打开水龙头,让水自然流出,流5-10分钟后,再用灭菌瓶采集水样。 5、水样采集量 每个检测点采集的水样量不少于50ml。 6、水样标记 瓶身帖标签,标记清晰(采样时间、样品来源[蓄水池、主供水管道、饮水线、水嘴、水龙头水、井水、水箱水、水线末端]、栋舍号)。 7、水样送检。 注意事项: 采样后在2小时内送检。 送检时把水样放保温箱内加冰袋送检,切忌冰冻。 根据养猪场具体情况确定采集水样的样品来源。 8、送检专业检测机构

20xx年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20xx年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报告正式版

20xx年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 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滴水的历程”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报告》日前在北京发布。 报告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与浩泽净水联合发起的“净泽计划”公益项目的成果之一。研究人员历时一年,实地调研7个城市,综合调研20个重点城市,对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基本情况、水源地水质和水污染情况、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情况等实施了详细调研分析。 报告选取中国20个重点城市(地区)作为考察对象,其中实地调研北京、上海、广州、西安、三江源、重庆和长沙7座城

市(地区)。这些城市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调研饮用水水源的形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为便于更好的比较,调研组还对水资源极度紧缺的新加坡供水系统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访谈。报告以实地调研、专业人士访谈、检索的方式开展,数据来源于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公开公布的信息、专业人士提供资料及研究论文、调研组实测数据。报告将相关数据与实地检测数据结合,更好接近真实现状。 报告显示,在我国,目前水质状况有五大规律: 水库水质好于河流水,地表水水质好于地下水,河流上游水质好于下游,河流

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

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 人类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 饮用水的安全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微量分析和生物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流行病学数据的统计积累,人们对水中微生物的致病风险和致癌有机物、无机物对健康的危害,认识不断深化,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相关机构纷纷修改原有的或制订新的水质标准。了解和把握国际水质的现状与趋势,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和修订已沿用多年的现行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城乡居民对饮水水质新的需求,加强对人体健康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 目前,全世界具有国际权威性、代表性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有三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欧盟(EC)的《饮用水水质指令》以及美国环保局(USEPA)的《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其它国家或地区的饮用水标准大都以这三种标准为基础或重要参考,来制订本国国家标准。如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以及南美的巴西、阿根廷,还有南非、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家都是采用WHO的饮用水标准;欧洲的法国、德国、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等欧盟成员国和澳门则均以EC指令为指导;而其它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同时参考WHO、EC、USEPA标准;我国和我国的台湾省则有自行的饮用水标准。 三部重要的水质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作为世界性的权威水质标准,是各国制订水质标准的重要参考,并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和人类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而不断发展。考虑到全球多个国家地方社会习俗、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异,因而水质指标较完整,但指标值并非是严格的限定标准,各国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1993年到1997年期间,WHO分三卷出版了《饮用水水质准则》第二版,其中包括:第一卷,建议书(1993);第二卷,健康标准及其它相关信息(1996);第三卷,公共供水的监控(1997)。最近WHO在《准则》中增加了"微囊藻毒素"指标,表明对蓝藻产生的藻毒素的健康影响给予高度重视。 欧共体(欧盟前身)理事会在1980年对各成员国提出《饮用水水质指令》(80/778/EC),指标比较完整,要求也比较高。该指令成为欧洲各国制订本国水质标准的主要框架。1991年底,欧盟成员国供水协会对《饮用水水质指令》80/778/EC实施以来的情况作了总结,认为尽管该指令对10年来欧洲饮用水水质的改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点:未能提供合适的法律架构以应对原水水质的变化,以及生产、输送饮用水所遇到技术困难;此外,该指令在1975年开始起草,其中的指导思想和水质参数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适宜的,但没有将近年来水行业的科技进步纳入其中。由此,1995年,欧盟对80/778/EEC进行了修正,1998年11月通过了新指令98/83/EC。指标参数由66项减少至48项(瓶装水为50项)。新指令更加强调指标值的科学性,与WHO指导标准的一致性。 美国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分一级规则和二级规则两部分。一级规则是强制性标准,通过规定最大污染物浓度或处理技术来执行。美国最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2001年3月颁布),共列了101项(包括计划实施的),分为两部分,一级法规(强制性标准),共86项指标,其中无机物16项,有机物35项,农药19项,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7项,微生物学指标7项,放射性指标4项;二级法规(非强制性标准),

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方案附表doc资料

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方案附表: 表1 监测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调查表 省地(市、州)县 报告单位(盖章):负责人: 报告人:日期:

表2 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 地区编码□□□□□□ 全县总人口:人;农村总人口数:人,城关镇总人口数:人。 注:该表格的第一栏填写城关镇。

报告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 报告人: 日期: 年月日

表3 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及供水方式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 地区编码□□□□□□

表4 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乡镇 村 集中式供水工程名称:(集中式供水填)

村户(分散式供水填) 水样编号□□□□□□□□□ 1.水源类型: 地面水:江河□ 湖泊□ 水库□ 沟塘□ 溪水□ 其它□ 地下水:深井□ 泉水□ 浅井□ 2.分散式供水:机器取水□ 手压泵□ 人力取水□ 集中式供水:水处理方式:完全处理□ 沉淀过滤□ 仅消毒□ 未处理□ (如果是集中式供水,继续调查,并填写3、4、5) 3.消毒方式: 不消毒□ 液氯□ 漂白粉□ 二氧化氯□ 臭氧□ 紫外线□ 其它□ 4.消毒设备使用情况: 无消毒设备□ 按要求使用□ 偶尔使用□ 不使用□ 5.工程建成时间:年月正式运营时间:年月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投资(万元): 供水覆盖人口(人):供水能力(吨/日): 供水工程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多选): 高氟□高砷□ 苦咸水□ 缺水□ 污染水□(主要污染物)注: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散式供水,供水覆盖人口的调查一定要准确。

无锡市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报告

无锡市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报告 (2019年5月) 一、饮用水水源的安全状况 无锡市现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7个,均为地表水水源,分别为无锡市区的贡湖沙渚水源地、锡东水源地,江阴市的长江小湾水源地、长江肖山水源地、长江西石桥水源地,宜兴市的横山水库水源地和油车水库水源地,均分别通过省水利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验收。无锡市(包括江阴、宜兴两县级市)各级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无锡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办法》、《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53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55 号)、《江苏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要求,督促各供水企业落实我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各项措施,全面提高水源水质预警监测能力和水源突发性污染应急处置能力,采用原水水质24小时在线仪器监测分析、每天人工采样检测分析、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外围水环境及入湖河道水质巡查等监测手段多方位监控饮用水水源状况,同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环保、水利、气象、市政公用(供水)等职能部门的水质相关信息共享,全面保障我市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目前无锡市(包括江阴、宜兴)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源水质总体情况良好,水源地各级保护区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良好,供水设施运行安全保障情况正常。但5月份随着我市进入太湖安全度夏期,太湖水域水草及藻类生长情况加剧,影响水源附近区域水体水质情况屡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防范区域仍出现小范围的水色异常情况,5月21日贡湖南泉沙渚水源地以东3公里以外庙港附近沿岸水域吹入芦苇荡内藻类发臭,曾出现水色发黑,嗅味严重现象,受风浪影响波及围堰外侧水域水质,后因气温回落及风向变化有所缓解,目前已按太湖水污染防治蓝藻打捞处置具体要求,启动太湖无锡沿岸水域地的蓝藻及水草等漂浮物的准备及实施工作,重点关注太湖水源保护区范围等重点部位的蓝藻打捞工作。 二、水厂出厂水的安全状况 无锡市区主要水厂(中桥、雪浪、锡东、锡澄水厂)、江阴(小湾水厂、肖山水厂、澄西水厂)、宜兴(氿滨水厂、张渚水厂、太华水厂、湖?水厂)的出厂水浊度、余氯、PH值等水质指标均处于24小时仪器在线监测状态,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群等微生物卫生指标按规定每天监测一次,我市各供水企业严格执行供水生产运行管理各项规范要求,按照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苏建函城〔2009〕139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确保城市安全供水的通知》规定的项目、频次要求开展水厂工艺流程中间水质和出厂水水质监测,并且每季度采样监测一次42项常规水质全分析、每半年采样监测一次106项常规水质全分析,从2019年5月各供水企业供水水质检测结果汇总情况和网上水质公示来看,我市各水厂出厂水水质指标均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合格率100%。 三、管网水水质(包括用户龙头水)的安全状况 1、监测点位: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指标、水质分级、标准限值、水质检验以及标准的监督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包括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分散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亦应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161 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铍卫生标准 GB11729 水源水中百菌清卫生标准 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级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为二级,其两极标准的限值见表1。 表1

3.1 一级水源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3.2二级水源水: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达到GB5749规定,可供生活饮用者。

3.3水质浓度超过二级标准限值的水源水,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GB5749规定,并取得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及主管部门批准。 4 标准的限值 4.1 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不应超过表1所规定的限值。 4.2 水源水中如含有表1中未列入的有害物质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5 水质检验 5.1 水质检验方法按GB5750执行。铍的检验方法按GB8161执行。百菌清的检验方法按GB1729执行。 5.2 不得根据一次瞬时检测值使用本标准。 5.3 已使用的水源或选择水源时,至少每季度采样一次作全分析检验。 6 标准的监督执行 6.1 本标准由城乡规划、设计和生活饮用水供水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主管部门、卫生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6.2 各级公安、规划、卫生、环保、水利与航运部门应结合各自职责,协同供水单位做好水源卫生防护区的保护工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水质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广祥、江运通。 本标准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负责解释。

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方案

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42项) 化验室基本建设和检测设备配置方案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1、概述------------------------------------------1 2、设备供应商简介--------------------------------3 3、42项检测标准--------------------------------- 4 4、化验室的基本建设------------------------------6 5、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8 6、解决方案(所需仪器配置方案)------------------9 7、售后服务-------------------------------------10

1、概述 1.1、生活饮用水目前的状况 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卫生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2006年底,卫生部会同国标委、原建设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完成了对1985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工作,并正式颁布了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国标首次明确提出生活饮用水的定义:供人日常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尤其是明确指出了生活用水也应符合标准。有资料表明,人体通过皮肤接触所吸收的水中物质的含量占到了水中物质总含量的60%左右,而通过饮用吸收的量则只占了20%或30%,也就是说,如果长期接触不安全的水,对人体的健康是有一定影响。而这一点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所严重忽略的。 2009年下半年,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住建部水质中心作了一次全国普查:抽检范围扩大到县城以上的全部城市;交叉检测;这次普查覆盖了全国4000多家县级以上城市自来水厂,得出了最为接近真相的饮用水质数据。普查结果显示有1000家以上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水质不合格。有专家估计,实际合格率也就是50%左右。另有数据显示,内地尚无一个城市实现直饮水,全国县以上4000多家自来水厂中,98%仍使用传统水处理工艺;城市供水管网质量普遍低劣,不符合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50.80%;老旧管网漏水严重,经常爆管,二次污染严重。城市水厂都是如此,上万座供应乡镇的小自来水厂,自然工艺更加落后、安全更无保证。 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取代微生物污染成为目前饮用水的最大危害。2009年的普查发现,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不合格,主要原因恰恰是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而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不少也出现了氟、砷、铁、锰等超标。即使是饮用水突发性污染多次成为关注焦点,其频率也很可能被低估。近几年发生的几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如2008年株洲、湘潭镉污染事件,2012年2月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江苏镇江苯酚污染事件每次都是偶然发现。两次定期检测之间发生的突发污染,往往无法察觉。 1.2、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情况 目前,我国实施的是1985年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年底,卫生部会同国标委、原建设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完成了对1985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工作,并正式颁布了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 1.3、生活饮用水标准的解读 1.3.1新国标的出台 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于2006年12月29日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下简称新国标),该标准属于国家标准,具有强制性,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该标准自1985年首次发布后的第一次修订,总指标从以前的35项增加到

饮用水水质评价实验报告

饮用水水质评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测定水质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等一般化学指标的方法。 2.掌握测定水质中硝酸盐(以N计)等毒理学指标的方法。 3.了解生活中饮用水和自来水的水质状况。 二.实验原理 水质评价指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的质量利用价值及水的处理要求作出评定。 在水质评价中,常用的参数有六类:①常规水质参数,包括色、嗅、味、透明度(或浊度)、总悬浮固体、水温、pH值、电导率、硬度、矿化度、含盐量等;②氧平衡参数,包括溶解氧、溶解氧饱和百分率、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等;③重金属参数,包括汞、铬、铜、铅、锌、镉、铁、锰等成分;④有机污染参数,分简单有机物(苯、酚、芳烃、醛、DDT、六六六、洗涤剂等)和复杂有机物(三、四苯骈芘、石油、多氯联苯等);⑤无机污染物参数,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磷酸盐、氟化物、氰化物、氯化物等;⑥生物参数,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底栖动物、藻类等。水的pH测定:pH=7的水为中性水,pH>7时为碱性水,pH<7时则为酸性水。实质上,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因为水中氢离子是由水分子解离而来,纯蒸馏水在22℃时,一千万个水分子中有一个解离成一个H+和一个OH一。 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水样经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过滤器的不容性微粒等。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2~108摄氏度。但105摄氏度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采用177~183摄氏度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使称量不能恒定质量,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 三.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主要仪器:ph计,分光光度计,烧杯,电炉,移液管,50ml定容瓶,胶头滴管,手套,石棉网,量筒,分析天平,水浴锅,蒸发皿,电烘箱 试剂:硝酸钾溶液,蒸馏水,冰露纯净水 四.实验步骤 ㈠自来水臭和味的测定: 1.取自来水250ml,放入烧杯,振摇后用扇闻法闻气味,用适当文字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参考表2。与此同时,取少量水样放入口中(此水样应对人体无害),不要咽下,品尝水的味道,予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参考表2。 2.将水样煮沸,按步骤1的方法测定其臭和味。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 在现在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究竟我们喝到口中的水,是否干净安全,符合什么样的标准,从自然界到水龙头这个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是否受到污染,各个环节对最终水质的影响有多大,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提高饮用水水质,怎样建立法制框架保护饮用水水质等等,这些问题在“净泽计划”撰写的调研报告《“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白皮书中都能找到答案。该报告将于3月22日提前发布节选精华电子版,并于4月22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呼吁全社会关注饮用水安全。 历时一年走访调研权威发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用水安全。近几年来,中国城市供水水源、净水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取得较大进展,污染源治理和饮用水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更为严峻的是,公众对水环境及饮水安全的知识不足,对于自来水是否健康安全、矿泉水是否可以安全饮用等一系列

安全饮水问题,尚存疑惑。 20xx年3月,针对我国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状况,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浩泽净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下,启动水质公益调研项目“净泽计划”,以“一滴水的历程”为线性考察逻辑,即水源地、自来水厂、市政管网、建筑物管网及二次供水、污水处理,并结合监管、行业标准规范,对全国范围内xx年,“净泽计划”走访了包括政府监管者、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高校学者、环保组织等在内的专业人士和机构,针对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基本情况、水源地水质和水污染情况、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情况、安全用水指导、未来水环境的治理建议等问题实施调研,并最终撰写出对公众安全饮水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报告《“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白皮书。浩泽净水品牌中心总监表示,《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将于4月22在北京正式发布,但在此之前,“净泽计划”将于3月22日在浩泽净水官网提前发布节选精华电子版。 关系民生饮用水安全亟需重视 在今年两会上,环境保护话题备受关注。作为与水环境和饮用水安全息息相关的企业、机构,甚至是日常使用者,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水环境保护活动前,则必须要对水环境现状充分了解。 “一般来说,影响城市自来水水安全有三个环节,第一是水源地水质,也就是原水的品质;二是从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水源地到自来水厂净化工艺处理后的水质;三是从自来水厂到供水管网水龙头出

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湖州市2011年一季度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根据《2011年全省卫生监督工作实施计划》以及《2011年湖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于2011年第一季度对全市范围内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了抽样检测。 一、基本情况 本季度饮用水卫生监督抽样监测共抽检56家水厂(市本级3家、吴兴区6家、南浔区17家、长兴县14家、德清县11家、安吉县5家),共采集水样586件(水源水53件,出厂水56件,管网末梢水477件)。水源水水质检测项目共28项指标;出厂水检测指标共32项;管网水检测指标共14项(游离性余氯、色度、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臭和味、pH值、锰、铁、锌、氨氮、耗氧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二、检测结果 水源水监测结果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结果如下:符合Ⅱ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安吉县,符合Ⅲ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市本级、吴兴区、德清县,符合Ⅳ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南浔区、长兴县;56件出厂水水质监测水样合格率为48.2%(项次合格率为96.3%);477件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66.9%(项次合格率为91.4%),其中:市本级100%(项次合格率为100%),吴兴区54.3%(项次合格率为95.0%),南浔区40.5%(项次合格率为85.9%),长兴县64.5%(项次合格率为81.6%),德清县54.5%(项次合格率为92.1%),安吉县100%(项次合格率为100%)。具体检测

结果见表1: 表1 水质监测结果汇总表

饮用水检验指标及意义

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水约占成年人体重65%,人体内一切代谢反应必须在水的参与下才能 实现,水是生命得以正常运转的根本。 既然水对于人体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水才符合人们生活饮用水呢?我们又以怎样的标准去衡量它的好与坏呢?对此,党和国家亦十分重视,早于1956年我国就首次制定了《饮用水水质标准》,后经多次修订,1985年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旧的标准已经不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 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联合发布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及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因此,新标准更具科学性和先进性,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水质标准的接轨,新标准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新标准包括五大类指标:分别是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指标、微生物指标、与消毒有关指标、放射性指标。以下就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指标及意义作一些浅析。 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水的色度是对天然水或处理后的各种水进行颜色定量测定时的指标,天然水经常显示不同的颜色。 腐殖质过多时呈棕黄色,粘土使水呈黄色,硫使水呈浅蓝色。藻类可以使水呈不同的颜色,如绿色、棕绿色、暗褐色、绿宝石色等。当水体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分为真色与表色。真色是由于水中溶解性物质引起的,也就是除去水中悬浮物后的颜色,而表色是没有除去水中悬浮物时产生的颜色。这些颜色的定量程度就是色度。色度是评价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色度不应大于15度。 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颗粒,使得原本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天然水的浑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细微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溶性带色有机物及浮游生物和其它微生物等细微的悬浮物所造成。这些悬浮物质能吸附细菌和病毒,所以浑浊度低有利于水的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毒,对确保给水安全是必要的。浑浊度是反映天然水和饮用水的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用以表示水的清澈或浑浊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重要指标。 臭和味:被污染的水体往往具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闻到的称为臭,口尝到的称为味。水中的嗅与味的来源可能有:水生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衰亡;有机物的腐败分解;溶解气体硫化氢等;溶解的矿物盐或混入的泥土;工业废水中的各种杂质如石油、酚等;饮用水消毒过程的余氯等。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气味,例如湖沼水因藻类繁生或有机物产生鱼腥及霉烂气味;浑浊河水常含有泥土的涩味;温泉水常有硫酸味;含溶解氧较多的带甜味;含有机物较多的也常具有甜味;水中含氯化钠带有咸味,含硫酸镁等带有苦味;含硫酸铜带有甜味,而铁高的水带有涩味。臭和味超标会给人一种嫌恶的感觉。根据水的臭与味,可以推测水中所含杂质和有害成分,标准是无异臭、异味。 可见物:可见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主要来源于土壤冲刷、生活及工业垃圾污染。含铁高的地下水暴露于空气中,水中的二价铁易氧化形成沉淀。水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水中絮凝物的残留。有机物污染严重的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

水质检测评价报告.doc

水质检测评价报告 一、时间:2012年1月1日~2012年4月30日 二、地点:校内(半霞湖、润泽湖、河道、竞慧西) 三、采样点:河道中游(动力保障部段) 半霞湖文心剧场前 竞慧西图书馆北侧水塘 润泽湖竞秀北楼前 四、检测项目:水温、PH、DO、COD、BOD 五、检测频次: 六、检测方法:

七、检测数据记录 a) 河道检测记录 b) 半霞湖检测记录 c) 竞慧西检测记录 d) 润泽湖检测记录

注:1)—对BOD项目的检测因试剂原因,检测频次低。 2)—受天气影响,检测时间具有间断性(为使结果具有可比性,在阴雨天气三天后进行检测)。 八、数据分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见附录 我学院适用于第Ⅲ类、Ⅳ类标准 (1) 由数据和分析图显示:四湖区PH值均达标,且在正常范围内。其中半霞湖及竞慧西侧水塘PH一直处于较高值。而润泽湖因湖区面积较大,补给水缓冲作用不明显,PH值较为平均,河道水因其流动性强,PH值受降水影响较为平均。出现明显的幅度,可能是测量误

差。 (2) 由数据和分析图显示:随着温度的上升,四湖区水中DO值普遍下降,均在达标值范围内。相较之下,因河道为流动水,在补给缓冲的作用下水中DO值均较低,均在达标范围内。半霞湖及润泽湖水因流动性能差,水中DO值偏高,但起伏较为平缓。 (3) 由数据和分析图显示:四湖区COD值均在达标值范围内,较去年同期相比,四湖区COD值均有所降低。半霞湖湖区COD值较河

道高,原因为水域面积较大和湖区较深,同时补给水减少,缓冲作用不明显,水中还原性物质和杂质较河道多。 (4) 由数据显示:四湖区的BOD值均达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河道水流动性大,水质较好。四湖区BOD值相差较大,原因为半霞湖湖区及润泽湖湖水域面积较大和湖区较深,流动性能差,水体中的藻类及微生物生长旺盛,在补给水减少的情况下,缓冲作用较流动性能好的河道不明显,说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相对较多。 补充说明: 1、取水样时,仍然发现湖区及河道不同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漂浮物(除树叶、杂草外,发现有油污状物质)出现。半霞池出现的地点为文心剧场及文心楼西门处;润泽湖出现地点为湖的北面;河道出现地点为竞秀南楼河道下游段。河道水质分化仍较严重,中下游水位均较低。 2、随着气温的升高,湖底底泥的上翻,四湖区水浊度、色度均较大,透明度降低,水体表色因补给水及流动性能的不同有明显差异。半霞湖水体表色以黄褐色为主;润泽湖水体表色以墨绿色为主;河道水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