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量估算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数据处理流程作者:***时间:2011年10月11日北京天合数维科技有限公司目录(CONTENT)一、所需数据与参数 (3)1、所需数据 (3)2、所需中间参数 (3)2.1、水土保持因子P (3)2.2、地标覆盖因子C (3)2.3、地形因子LS (4)2.4、土壤可视性因子K (4)2.5、降水侵蚀因子R (4)3、所需参数 (5)3.1、潜在土壤侵蚀量Ap (5)3.2、现实土壤侵蚀量Ar (5)3.3、土壤保持量Ac (5)4、指标结果参数 (5)4.1、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Ef (6)4.2、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Es (6)4.3、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En (6)二、处理流程 (7)1、DEM数据的处理 (8)1.1、坡长L (8)1.2、百分比坡度a (8)1.3、地形因子LS (9)2、气象数据 (9)2.1、月降雨量Pi的计算 (9)2.2、土壤侵蚀力指标R (10)3、土壤类型数据 (10)4、遥感影像数据 (10)5、土壤理性化数据 (11)三、所需参数的计算 (11)四、指标结果参数计算 (11)一、所需数据与参数在计算的过程中,总共涉及到的数据有地形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土壤理性化数据以及统计数据,涉及到的中间参数有水土保持因子P,地标覆盖因子C,地形因子LS,土壤可视性因子K,降水侵蚀因子R,所需要的参数有潜在土壤侵蚀量Ap,现实土壤侵蚀量Ar,土壤保持量Ac,指标结果参数有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Ef,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Es,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En。
1、所需数据在进行土壤侵蚀的估算过程中,需要以下数据:A、地形数据;B、遥感影像数据;C、气象数据,主要是降雨量数据;D、土壤类型数据;E、土壤理性化数据;F、统计数据。
2、所需中间参数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中间参数与计算公式如下。
2.1、水土保持因子P按照游松财的方法,水田的P值取0.15,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基本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因此取值为1.00。
土壤侵蚀量估算
C 值等于 1.0; C 值按表 2 求
地面覆盖度( %) 草地 灌木
乔灌混交 茂密森林
表 2 作物经营因子 C 值表
不同植被覆盖的 C值
0
20
40
0.450
0.240
0.150
0.400 0.390
0.220 0.200
0.140 0.110
0.100
0.080
0.060
60 0.090 0.085 0.060 0.020
7.83
65.24
5.87
管道平均埋深取 1.5m, Y" 、
3.3 各水毁点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侵蚀深度估算及管道安全风险评价
各参数确定以后即可估算出各灾害点在管沟开挖前后的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
计算结果
如表 7 所示。由表中计算结果可知:
( 1)管沟开挖后,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侵蚀深度显著加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究,水土保持通报, 1996.10)
图 1 全国降雨侵蚀力 R 值的等值钱图
2.2 土壤可蚀因子 K 值的确定
USLE 中的 K 值,是一个由实验确定的定量数值,对于一个具体土壤,它对于“单元”
小区上每单位侵蚀指标的土壤流失率。单位小区的认为定义是:坡长
22.1m,均一坡度 9%,
顺坡梨耕的连续休闲地。当这些条件都满足时,
侵蚀模型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由于 USLE 模型形式简单、 所用资料广泛、 考虑因素全面、 因
子具有物理意义,因此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
的形式如下:
A RK L SC P
1-1
式中: A——土壤流失量(吨∕公顷·年)
R——降雨侵蚀力指标;
安徽省淮北地区土壤侵蚀量估算与评价
安徽省淮北地区土壤侵蚀量估算与评价付金沐1,史志刚2,张 勇1,苏海民1,方 刚1(1.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宿州234000;2.安徽省水利厅,安徽合肥230022)摘要:应用修正过的土壤流失方程(USLE),在GIS 技术的支持下,确定了淮北地区的降雨因子、土壤侵蚀因子、植被覆盖因子、水土保持因子和坡度坡长因子,估算了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模数,评价了区域内土壤侵蚀分布特征,以期为本区水土保持布局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土壤侵蚀;USLE 方程;估算与评价;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09)07-0613-03Estim ation and Evaluation o f Soil Erosion in Huaibei Area of Anhui Province FU Jin-mu 1,SHI Zhi-gang 2,ZHANG Yong 1,SU Hai-min 1,FANG Gang 1(1.Department of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ouzhou College,Suzhou 234000,China;2.Anhui Provincial 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Hefei 230022,China )Abstract:With the technical support of GIS,the rainfall factor,soil erosi on factor,vegetation coverage factor,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actor,slope and length factor of the Huaibei area were accurately esti mated.Then,a revised USLE equation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oil erosion modulus and evaluat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oil erosion.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f in the Huaibei Area.Key words:soil erosion;USLE equation;estimating and evaluation;Huaibei Area收稿日期:2009-05-25;修订日期:2009-06-23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5KG20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08SK289)。
土壤侵蚀量估算
C 值等于 1.0; C 值按表 2 求
地面覆盖度( %) 草地 灌木
乔灌混交 茂密森林
表 2 作物经营因子 C 值表
不同植被覆盖的 C值
0
20
40
0.450
0.240
0.150
0.400 0.390
0.220 0.200
0.140 0.110
0.100
0.080
0.060
60 0.090 0.085 0.060 0.020
中国不同措施 P 值
坡度(o)
等高带状耕作草田带状间作水平来自田水平沟等高垄作
<5
0.3
0.1
0.01
0.1
5— 10
0.5
0.1
0.03
0.05
0.1
>10
0.6
0.2
0.1
0.3
3 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估算
算例:利用上述计算模型,选取鄂东—安徽段几个典型水毁在灾害点,估算其多年平 均土壤侵蚀量,并对管道安全风险作评价。
其单位是,
L ——坡长因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长与标准小区坡长( 流失量的比值;
22.1 米)土壤
S——坡度因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度与标准小区坡度( 失量的比值;
9%)上土壤流
C——作物经营因子。 为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 (经过犁翻而没有遮蔽的休 闲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P——土壤保持措施因子, 有土壤保持措施地块上的土壤流失量与没有土壤保持 措施小区(顺坡梨耕最陡的坡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0.36
5.41
0.31
1
0.3
1
184
655.9
0.36
土壤侵蚀量估算
3 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估算算例:利用计算模型,选取鄂东—安徽段几个典型水毁在灾害点,估算其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并对管道安全风险作评价。
各水毁点的基本特点和坡体性质参数根据野外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点的现场调查结果,选取灾害点编号为74、132、137、141、147、149、182及184的水毁点进行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及侵蚀深度估算。
各水毁点的基本特征如表4所示,管沟开挖后,坡体基本无任何水工保护措施,坡面上已形成深度不等的冲沟。
表5为各水毁灾害点坡体性质的基本参数。
室内编号灾害类型:附图水毁点基本特征74坡面水毁管道向下敷设,坡体上未修建水工保护工程,坡面冲刷成深沟,目前水土流失严重。
光缆开挖形成约2m宽的坑,管道外露,未用土填上。
132坡面水毁管道顺斜坡敷设,坡度在15°左右。
管沟为砂性碎石土,因管沟开挖致使土体松散,水土流失严重。
管沟外侧已形成冲沟。
137`坡面水毁管道上坡,坡体为风化砂土,由于管沟开挖后,使得坡上土体极为松散,在坡面流水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坡面上已形成小冲沟。
141坡面水毁管道顺坡向上敷设,坡长约150m。
上部局部坡度达30°,整体坡度为10°-15°。
地层为薄层砂页岩,强-全风化,极易发生冲刷。
147坡面水毁管道上坡,坡体为风化砂土,由于管沟开挖后,使得坡上土体极为松散,在坡面流水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坡面上已形成冲沟。
…149坡面水毁管道上坡,坡体为风化砂土,由于管沟开挖后,使得坡上土体极为松散,在坡面流水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
182坡面水毁管道顺坡向下敷设,由于管沟开挖后,使得坡上土体极为松散,在坡面流水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坡面上已形成冲沟。
184坡面水毁、管道上方土体松散,表面水流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坡面上已形成冲沟。
表5 各水毁灾害点坡性参数一览表灾害点编号地区土体类型坡长平均坡度相对高度植被覆盖率水土保持措施…74大冶市 砂性碎石土 80 15 荒草地,小于5% 无 132 池州市 砂性碎石土 ` 80 15 灌木,30%无 137 池州市风化砂土60 15 | 灌木,30% 无 141 池州市 砂性碎石土 150 13 灌木,30% 无 147 [池州市 风化砂土 120 15 荒草地,10% 无 149 池州市 风化砂土 60 | 20 荒草地,5% 无 182 广德县 风化砂土 60 15 灌木,10% : 无 184广德县风化砂土4520灌木,5%无各水毁点计算参数的确定 ~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的计算公式为:P C S L K R A ⨯⨯⨯⨯⨯=(R 取多年平均值) 依据上述计算模型各参数的确定原则,得到表6所示的各灾害点的计算参数取值表,74号灾害点位于大冶市,其余各灾害点均位于池州市,由于无实际降雨资料可查,故依据前人所作的全国降雨侵蚀力R 值的等值线图进行估算,74号灾害点的年均R 值取,其他灾害点的年均R 值取,地形参数LS 根据公式1-4确定,C 、P 参数分别依表2和表3可查的。
海南岛土壤侵蚀量估算及控制方案
海南岛土壤侵蚀量估算及控制方案海南岛位于我国最南部,是一个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岛屿。
因为其独特的热带植被和气候条件,海南岛的土壤资源丰富。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的变化,土壤侵蚀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对海南岛土壤侵蚀量进行估算,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海南岛土地利用和覆盖的信息,结合实地调查结果,确定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方法。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和覆盖度,结合降雨和坡度等因素,应用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等方法,可以对土壤侵蚀量进行定量估算。
通过对海南岛的土地利用和覆盖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土壤侵蚀的程度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其次,针对土壤侵蚀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的控制方案。
首先是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合理划分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减少裸露土地的面积,从而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
其次是加强土地保护和管护,制定土地利用和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土地执法,严格控制非法占用土地和激进的开发行为。
同时,加强土壤水分管理,合理利用降雨和地下水资源,减少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对土地的侵蚀影响。
此外,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植被恢复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促进植被对土壤保持的作用。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加强对土壤侵蚀机理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土壤侵蚀量估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同时,加强现有土壤保护措施的改进和创新,开发出更加高效和可行的土壤侵蚀控制技术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土壤侵蚀治理经验,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土壤侵蚀问题。
综上所述,海南岛土壤侵蚀量的估算与控制是一个综合性和长期性的工作。
需要通过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对土壤侵蚀量进行定量估算,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
只有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保护和管护、强化土壤水分管理和生态建设,以及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才能有效控制海南岛的土壤侵蚀问题,保护好宝贵的土壤资源。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土壤侵蚀评估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土壤侵蚀评估地质勘察报告是对勘察区域的土地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的重要文件。
其中,土壤侵蚀评估是对土壤侵蚀程度进行定量化和评价的关键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报告中土壤侵蚀评估的相关内容,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结果解读。
一、评估指标土壤侵蚀评估的指标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类型和受侵蚀土地面积等。
其中,土壤侵蚀强度是衡量土地侵蚀程度的关键指标,通常以土壤流失量或土壤侵蚀速率来表示。
而土壤侵蚀类型则用于描述土壤侵蚀的形式和特点,如水土流失、风蚀等。
受侵蚀土地面积则是评估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参考。
二、评估方法1. 土壤流失定量测定法土壤流失定量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侵蚀评估方法,通过野外观测和数据分析,计算土壤流失量和流失速率。
该方法通常采用水土流失模型,综合考虑降雨强度、坡度、土壤类型等因素,计算土壤流失量,并进一步得出土壤侵蚀强度。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信,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评估中。
2. 土壤侵蚀类型判定法土壤侵蚀类型判定法是基于土壤侵蚀形式和特点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野外观测和数据分析,结合土壤剖面和沟渠切割特征,判断土壤侵蚀类型,如水土流失、风蚀等。
该方法主要依靠地质勘察和现场调查,对土地侵蚀形式进行识别和判定,是评估土壤侵蚀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结果解读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土壤侵蚀评估结果通常以表格和图表的形式进行呈现。
表格列出了勘察区域的土壤侵蚀指标数据,如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类型和受侵蚀土地面积等。
图表则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评估结果,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比较。
对于土壤侵蚀评估结果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勘察数据、土地利用状况和环境背景等因素。
评估结果可以提供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土地保护建议的依据,如采取防治措施和改善措施,以减轻土壤侵蚀程度,维护土地生态平衡。
四、结论在地质勘察报告中,土壤侵蚀评估是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保护需求进行重要评估的内容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评估指标和方法,准确评估土壤侵蚀的强度、类型和受侵蚀土地面积,可为土地利用规划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wischmemier 年降雨侵蚀力经验公式
wischmemier 年降雨侵蚀力经验公式
Wischmeier年降雨侵蚀力经验公式是一种常用的地表侵蚀估算方法,可用于预测一定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
该公式由美国农业研究所的Wischmeier和Smith于1978年提出,基于降雨强度和降雨量以及土壤类型、坡度、坡长等因素,用来估算土壤流失。
该经验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A = R * K * LS * C * P
其中:
A代表单位面积年土壤侵蚀量(单位:吨/公顷/年)
R代表降雨侵蚀力因子(单位:吨/英寸/小时)
K代表土壤侵蚀性因子(单位:无量纲)
LS代表坡度及坡长因子(单位:无量纲)
C代表地表覆盖和土壤保持因子(单位:无量纲)
P代表土壤保持措施因子(单位:无量纲)
这个公式的准确性并不高,因为它是基于经验总结和一些统计数据而建立的,不能考虑所有的因素。
使用该公式时需要估算各个因子的数值,并进行适当的修正,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该公式的应用范围包括农田、林地、水土保持工程等领域。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理环境、土壤特性和降雨条件等因素的复杂性,该公式不能完全应用于所有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和调研数据进行更准确的估算。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
2.3 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水土保持效益的指标体系
阎文哲、常茂德、陈国良、 阎文哲、常茂德、陈国良、李中魁等
水土保持价值评价方法
条件价值法
理论效果评价法
市场价值法
环境损失评价法
3 水土保持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已有的研究模型来看 从模型的适用范围来看 USLE模型的各因子看 从USLE模型的各因子看
植被覆盖度 生态参数 NPP 叶面积指数 空间结构 平面覆盖状况 两者之间 三维空间结构
• 3S等空间技术的发展 等空间技术的发展—— 技术保护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服务功能 • 明确云南省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地域
2 水土保持及其价值研究进展
2.1 土壤侵蚀模型
经验统计模型 国外: 国外:
•USLE模型 模型 •RUSLE模型 模型
国内
•中国土壤流失模型 刘宝元) 中国土壤流失模型(刘宝元 中国土壤流失模型 刘宝元) •小流域宏观产沙模型(尹国康) 小流域宏观产沙模型( 小流域宏观产沙模型 尹国康) •未治理流域暴雨产沙预报模型(江忠善) 未治理流域暴雨产沙预报模型( 未治理流域暴雨产沙预报模型 江忠善)
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
•SHE模型 模型 •IHDM模型 模型
2.2 USLE模型因子研究进展 模型因子研究进展
降雨侵蚀力因子( ) 降雨侵蚀力因子(R)
与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动能和强度有关。 与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动能和强度有关。可 分为经典法和简便法。 分为经典法和简便法。
土壤侵蚀力因子( ) 土壤侵蚀力因子(K)
根据土壤保持量和土壤表土平均厚度(0.6m)来推算 因土壤侵蚀而造成的废弃土地面积,再根据机会成本 法计算因土地废弃而失去的年经济价值。 Es=Ac÷P÷0.6×B÷10000 式中,Es,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元/a);Ac, 土壤保持量(t/a);P,土壤的容重(t/m3);B,林 业年均收益(元/hm2)。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土壤侵蚀是指水、风或人为活动导致的土壤表层的流失和破坏。
土壤侵蚀对农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估算和监测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并详细阐述传统评估方法和现代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估算中的应用。
一、土壤侵蚀的传统评估方法1.水文模型法水文模型法是一种通过数学模型对土壤侵蚀进行估算的方法。
常用的水文模型包括水域侵蚀预测与评估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 WEPP)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Soil Loss Equation(SLE)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输入降雨、土壤类型、地形等参数,来模拟土壤流失过程和量化土壤侵蚀的程度。
2.土壤侵蚀等级划分法土壤侵蚀等级划分法是依据土壤侵蚀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等级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土壤侵蚀因子进行测定和评估,包括地形因子、土壤侵蚀性因子、农作物覆盖度等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将土壤侵蚀分为轻度、中等、严重、极严重等等级。
二、现代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估算中的应用1.土壤侵蚀模型与遥感数据相结合利用遥感数据获取地表覆盖信息,结合土壤侵蚀模型对土壤侵蚀进行估算的方法,可以提高土壤侵蚀的定量评估能力。
通过遥感数据获取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和地形等参数,结合水文模型和土壤侵蚀方程,可以精确地估算土壤侵蚀的程度和流失量。
2.遥感图像分类和变化检测利用遥感图像的分类和变化检测方法,可以获取土地利用/覆盖的信息,并对土壤侵蚀进行估算。
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像元分类、对象分类和混合分类等,通过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将其归类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变化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对多期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估算土壤侵蚀的程度。
三、总结土壤侵蚀的估算是预防和治理土壤侵蚀的基础,传统的评估方法通过数学模型和指标法提供了估算土壤侵蚀的手段,而现代遥感技术的应用则为土壤侵蚀的估算提供了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方法。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土壤侵蚀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土壤表面的侵蚀和流失。
土壤侵蚀不仅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等问题。
因此,准确估算土壤侵蚀对于科学制定防治措施和保护土壤资源至关重要。
定量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土壤侵蚀模型来进行计算,常用的有环境系统研究所的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模型和农业部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的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考虑降雨、土壤侵蚀因子(如坡度、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地管理等)、保护措施等因素,计算土壤侵蚀量,并得出相应的侵蚀风险区划图。
在进行定量评估时,需要收集相关的地理信息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等来进行模型输入。
除了土壤侵蚀模型,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用于定量评估土壤侵蚀。
比如,通过单位面积年均土壤流失量来评估土壤侵蚀程度,或者使用Erosion Potential Method来评估土壤的侵蚀潜力。
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专家经验和现场观察来估计土壤侵蚀程度。
通过观察地表产生的裸露土壤、水沟沉积物、农田墙垛等现象,结合水土流失指数、土壤侵蚀风险评价指标等,进行判定。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还可以通过GIS技术来进行空间分析和建模。
通过将土壤侵蚀模型与GIS融合,可以实现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模拟和风险评估。
通过引入地理空间分析和遥感信息,可以更准确地估算土壤侵蚀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总而言之,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可以通过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使用土壤侵蚀模型、Erosion Potential Method、单位面积年均土壤流失量等方法,并结合GIS技术进行分析和建模。
同时,还需要收集相关的地理信息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等来进行评估。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制定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
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关于土壤侵蚀量的计算,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是美国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作为一个经验统计模型,它是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在土壤侵蚀研究领域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地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由于USLE模型形式简单、所用资料广泛、考虑因素全面、因子具有物理意义,因此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的形式如下:⨯⨯A⨯=1-1⨯⨯CRSPLK式中:A——土壤流失量(吨∕公顷·年)R——降雨侵蚀力指标;K——土壤可蚀性因子。
它是反映土壤吝易遭受侵蚀程度的一个数字。
其单位是,在标准条件下,单位侵蚀力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L——坡长因子。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长与标准小区坡长(22.1米)土壤流失量的比值;S——坡度因子。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度与标准小区坡度(9%)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C——作物经营因子。
为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经过犁翻而没有遮蔽的休闲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P——土壤保持措施因子,有土壤保持措施地块上的土壤流失量与没有土壤保持措施小区(顺坡梨耕最陡的坡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计算结果只适用于多年平均土壤流失量,而不能够代表当地某一年或某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
当方程式右边每个因子值都是已知数时,即地块内的土壤种类、坡长、坡度、作物管理情况、地块内的土壤保持措施以及降雨侵蚀力都已知,且都被分别赋于一个适当的数值时,它们相乘后,就得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所预报的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年度土壤侵蚀模数计算公式
年度土壤侵蚀模数计算公式土壤侵蚀是指地表水和风对土壤表面的冲刷和侵蚀作用,是造成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科学评估土壤侵蚀的程度,人们提出了土壤侵蚀模数的概念,并通过计算公式来进行定量评估。
本文将介绍年度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年度土壤侵蚀模数是评估土壤侵蚀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在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土壤侵蚀的量。
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土壤流失量来表示,单位是吨/公顷/年。
年度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公式如下:E = RKLSCP。
其中,E表示年度土壤侵蚀模数,单位是吨/公顷/年;R表示降雨侵蚀力,单位是mm;K表示土壤侵蚀性,无单位;L表示坡长因子,无单位;S表示坡度因子,无单位;C表示覆盖因子,无单位;P表示土壤保持因子,无单位。
降雨侵蚀力R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对土壤的冲刷作用,通常用降水量来表示。
土壤侵蚀性K是指土壤的抗流失能力,是一个与土壤类型相关的参数。
坡长因子L是指坡地的长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坡度因子S是指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
覆盖因子C是指植被或者覆盖物对土壤侵蚀的抑制作用,土壤保持因子P 是指土壤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减缓作用。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从而评估土壤侵蚀的程度。
这对于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可以及时发现土地资源的退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对降雨量、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情况等因素的调查和测量,来获取计算土壤侵蚀模数所需的参数。
然后将这些参数代入到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具体的土壤侵蚀模数值。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模数进行计算,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总之,年度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公式为E = RKLSCP,通过对各项参数的调查和测量,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估土壤侵蚀的程度,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
式中,Es,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元/a);Ac,土壤保持量(t/a);P,土壤的容重(t/m3);B,湿地年均收益(元/hm2)。
注:土壤容量取26.5吨/立方米,湿地年均收益根据崔丽娟(2004年)研究推算,湿地年均收益为245.5元/平方米。
4.3
按照我国主要流域的泥沙运动规律,全国土壤侵蚀流失的泥沙有24%淤积于水库、江河、湖泊,这部分泥沙直接造成了水库江河、湖泊蓄水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旱、洪涝灾害发生的机会,因此可根据蓄水成本计算损失价值。
地形数据dem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土壤理性化数据统计数据坡长百分比坡度地形因子ls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fc地表覆盖因子c月降雨量pi土壤侵蚀指标r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土壤可蚀性因子knpk价格pinpk纯含量ci土壤容量p土壤密度de土壤有机质含量co湿地年均收入b水库工程费用c潜在土壤侵蚀量ap现实土壤侵蚀量ar土壤保持量ac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图1数据处理流程图1dem数据的处理运用dem数据得到的最后结果是求出了地形因子ls在求ls的过程中需要坡长l和百分比坡度a其求解主要在arcmap中完成
3.3
由上两式可得到土壤保持量:
Ac=Ap-Ar
式中,Ap为潜在土壤侵蚀量(吨/平方千米),Ar为现实土壤侵蚀量(吨/平方千米),Ac为土壤保持量(吨/平方千米)。
4
指标结果参数总共涉及到的数据有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Ef、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Es和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En三个参数,其计算公式与所需参数值见下。
土 壤 侵 蚀 的 估 算 方 法
数
据
处
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
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
/
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
土壤可蚀性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中国大部分土壤可蚀性还未完全了解,对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土壤可蚀性值是指土壤受水力作用作用后,所可蚀变的程度。
土壤可蚀性值通常用K值来表示,K值的大小受到土壤的类型、含水率、坡度、表层植被、土壤水热条件、溶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次,研究者们发现,中国大部分土壤的可蚀性普遍较低,但也存在一小部分土壤有较高的可蚀性,如砂质土壤或淤土质土壤,高可蚀性地区其K值普遍低于0.9,低可蚀性地区其K值通常大于1.8。
此外,估算中国土壤可蚀性值一般有三种方法:基于实测数据的方法、基于可观察地貌要素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
基于实测数据的方法是实地采掘土块,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然后用具体的实验数据计算出该地区的土壤可蚀性值。
基于可观察地貌要素的方法,就是根据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地形类型、土壤性质和含水率等地貌要素,计算出该地的土壤可蚀性值。
基于模型的方法,则是用常用的侵蚀模型,如SHERP、EPIC-HSPF等,根据模型设定的地貌要素,估算出该地区的土壤侵蚀结果,从而计算出土壤可蚀性值。
总之,土壤可蚀性值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它的研究对控制土壤侵蚀和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中国大部分土壤可蚀性值普遍较低,但也有一小部分土壤可蚀性较高,因此,要想准确估算中国土壤可蚀性值,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多次测试估算,这将为土壤保护及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土壤侵蚀量估算
3 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估算算例:利用计算模型,选取鄂东—安徽段几个典型水毁在灾害点,估算其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并对管道安全风险作评价。
3.1 各水毁点的基本特点和坡体性质参数根据野外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点的现场调查结果,选取灾害点编号为74、132、137、141、147、149、182及184的水毁点进行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及侵蚀深度估算。
各水毁点的基本特征如表4所示,管沟开挖后,坡体基本无任何水工保护措施,坡面上已形成深度不等的冲沟。
表5为各水毁灾害点坡体性质的基本参数。
表5 各水毁灾害点坡性参数一览表灾害点编号地区土体类型坡长平均坡度相对高度植被覆盖率水土保持措施74 大冶市 砂性碎石土 80 15 20.71 荒草地,小于5% 无 132 池州市 砂性碎石土 80 15 20.71 灌木,30% 无 137 池州市 风化砂土 60 15 15.53 灌木,30% 无 141 池州市 砂性碎石土150 13 33.74 灌木,30% 无 147 池州市 风化砂土 120 15 31.06 荒草地,10% 无 149 池州市 风化砂土 60 20 20.52 荒草地,5% 无 182 广德县 风化砂土 60 15 15.53 灌木,10% 无 184广德县风化砂土452015.39灌木,5%无3.2 各水毁点计算参数的确定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的计算公式为:P C S L K R A ⨯⨯⨯⨯⨯=(R 取多年平均值) 依据上述计算模型各参数的确定原则,得到表6所示的各灾害点的计算参数取值表,74号灾害点位于大冶市,其余各灾害点均位于池州市,由于无实际降雨资料可查,故依据前人所作的全国降雨侵蚀力R 值的等值线图进行估算,74号灾害点的年均R 值取558.5,其他灾害点的年均R 值取655.9,地形参数LS 根据公式1-4确定,C 、P 参数分别依表2和表3可查的。
表6 各水毁点灾害点计算参数一览表灾害点编号R K LS C" C P" P 74 558.5 0.31 5.90 0.45 1 0.3 1 132 655.9 0.31 5.90 0.18 1 0.3 1 137 655.9 0.36 5.41 0.18 1 0.3 1 141 655.9 0.31 5.91 0.18 1 0.3 1 147 655.9 0.36 6.66 0.35 1 0.3 1 149 655.9 0.36 7.86 0.12 1 0.3 1 182655.90.365.410.3110.31 184 655.9 0.36 7.21 0.3 1 0.3 1注:表中C" 、P"和C 、P 分别为管沟开挖前后的作物经营因子和水土保持因子值。
最新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
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关于土壤侵蚀量的计算,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是美国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作为一个经验统计模型,它是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在土壤侵蚀研究领域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地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由于USLE模型形式简单、所用资料广泛、考虑因素全面、因子具有物理意义,因此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的形式如下:⨯⨯⨯A⨯⨯=1-1SPCLRK式中:A——土壤流失量(吨∕公顷·年)R——降雨侵蚀力指标;K——土壤可蚀性因子。
它是反映土壤吝易遭受侵蚀程度的一个数字。
其单位是,在标准条件下,单位侵蚀力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L——坡长因子。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长与标准小区坡长(22.1米)土壤流失量的比值;S——坡度因子。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度与标准小区坡度(9%)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C——作物经营因子。
为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经过犁翻而没有遮蔽的休闲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P——土壤保持措施因子,有土壤保持措施地块上的土壤流失量与没有土壤保持措施小区(顺坡梨耕最陡的坡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计算结果只适用于多年平均土壤流失量,而不能够代表当地某一年或某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
当方程式右边每个因子值都是已知数时,即地块内的土壤种类、坡长、坡度、作物管理情况、地块内的土壤保持措施以及降雨侵蚀力都已知,且都被分别赋于一个适当的数值时,它们相乘后,就得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所预报的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1、《论语》十则 (七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
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土壤侵蚀是指水流、风力或其他力量作用下,土壤颗粒被冲刷、演蚀和溶解的现象。
土壤侵蚀量的计算模型是根据土壤侵蚀过程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建立的数学模型,用于预测和评估土壤侵蚀的程度。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派森土壤侵蚀模型。
派森土壤侵蚀模型是根据土壤侵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建立的一种水土保持模型,通过考虑降雨、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要素,对土壤侵蚀进行计算和模拟。
派森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将土壤侵蚀过程分解为降雨侵蚀、径流产沙和风蚀三个主要环节,并通过数学公式描述这些环节之间的关系。
1.降雨侵蚀计算:考虑降雨对土壤侵蚀的作用。
降雨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有降雨强度、降雨时间和土壤保持性能。
通过研究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降雨侵蚀计算模型。
2.径流产沙计算:径流产沙是指降雨过程中通过径流冲刷而带走的沙粒量。
径流产沙的计算主要考虑了地形、土壤和植被三个因素。
地形因素通过考虑坡度和流距的影响,确定了沟道的密度和长度。
土壤因素主要通过考虑土壤侵蚀性能参数,确定了土壤侵蚀的速率。
植被因素主要通过考虑植被覆盖率和根系的牵制作用,确定了植被的保护效能。
3.风蚀计算:考虑风对土壤侵蚀的作用。
风蚀主要与风速、风向和土壤表面的覆盖程度有关。
通过研究风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风蚀计算模型。
派森模型将以上三个环节综合起来,进行土壤侵蚀量的计算和模拟。
同时,模型考虑了降雨和风速的时空分布,能够预测不同降雨和风速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状况。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土壤侵蚀量,派森模型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模型中的参数。
例如,可以考虑不同降雨强度、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来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总之,派森土壤侵蚀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通过考虑降雨、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要素,对土壤侵蚀进行计算和模拟。
它能够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状况,为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关于土壤侵蚀量的计算,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是美国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作为一个经验统计模型,它是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在土壤侵蚀研究领域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地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由于USLE模型形式简单、所用资料广泛、考虑因素全面、因子具有物理意义,因此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的形式如下:⨯⨯⨯A⨯⨯=1-1SPCLRK式中:A——土壤流失量(吨∕公顷·年)R——降雨侵蚀力指标;K——土壤可蚀性因子。
它是反映土壤吝易遭受侵蚀程度的一个数字。
其单位是,在标准条件下,单位侵蚀力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L——坡长因子。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长与标准小区坡长(22.1米)土壤流失量的比值;S——坡度因子。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度与标准小区坡度(9%)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C——作物经营因子。
为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经过犁翻而没有遮蔽的休闲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P——土壤保持措施因子,有土壤保持措施地块上的土壤流失量与没有土壤保持措施小区(顺坡梨耕最陡的坡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计算结果只适用于多年平均土壤流失量,而不能够代表当地某一年或某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
当方程式右边每个因子值都是已知数时,即地块内的土壤种类、坡长、坡度、作物管理情况、地块内的土壤保持措施以及降雨侵蚀力都已知,且都被分别赋于一个适当的数值时,它们相乘后,就得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所预报的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2 模型中各参数确定依据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的确定R值的确定有以下三种途径:(1)R值的经典算法:美国学者威斯奇迈尔和史密斯(1985年)利用美国35个土壤保持试验站8250个休闲小区的降雨侵蚀资料统计得出R指标与降雨动能E及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I 30的经验关系,计算式如下:∑•=30I E R 1-2(2)R 值的简易计算:上式在实际应用中,计算降雨动能E 需要降雨过程,其计算是件繁杂的事情,故R 值简易计算的关键在于寻求一个通过常规降雨资料就可得到的参数,并建立它与R 值的经典算法的关系,省去动能E 的计算。
美国学者威斯奇迈尔提出了一个直接利用年平均降雨量和多年各月平均降雨量推求年降雨侵蚀力R 值的经验计算公式:∑⎥⎥⎦⎤⎢⎢⎣⎡⨯=-⨯121)8188.0lg 5.1(2110735.1PP R 1-3式中:R ——年降雨侵蚀力值; P ——年平均降雨量(mm ); P 1——月平均降雨量(mm )。
(3)根据各地的降雨资料获得全国降雨侵蚀力R 值的等值线图(图1),若无相关降雨资料,可查等值线图取得。
(参考文献:王广忠、焦菊英,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水土保持通报,)图1 全国降雨侵蚀力R 值的等值钱图土壤可蚀因子K 值的确定USLE 中的K 值,是一个由实验确定的定量数值,对于一个具体土壤,它对于“单元”小区上每单位侵蚀指标的土壤流失率。
单位小区的认为定义是:坡长22.1m ,均一坡度9%,顺坡梨耕的连续休闲地。
当这些条件都满足时,L ,S ,C ,P 各为,则K=A/EI 。
由于直接测定K 值比较费事,因此美国在进行区域性土壤性质与K 值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通过土壤基本性质查算K 值的办法,并绘制了用以查算的诺谟图。
我国K 值的获取有两个方面:一是应用诺谟图;二是实测K 值。
同时K 值可以通过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从表1中查找。
表1 USLE 中的可蚀因子K 值地形因子LS 的确定L (坡长)和S (坡度)常作为一个复合因子进行综合计算,LS 就是特定坡度与坡长上的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小区上土壤流失量的比率。
美国学者威斯奇迈尔和史密斯得出的适用于大于9%坡度的LS 关系为:3.13.0)16.5()22(θY LS = 1-4 式中:Y ——坡地坡长(米);θ——坡地坡度(度)。
作物经营因子C 与土壤保持措施因子P 的确定C 值确定:植被作用系数C 与植被类型、覆盖度有关,地面无任何覆盖时C 值等于;有很好的植被或其它保护层时,C 值等于。
不同植被类型及覆盖率下的C 值按表2求取。
表2 作物经营因子C 值表P 值确定:P 为特定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壤流失与起伏耕地的相应土壤流失之比。
措施好的P 值小,反之P 值大。
未采取任何措施的P 值为1。
表3为我国不同措施的P 值。
表3 土壤保持措施因子P值表中国不同措施P值坡度(º)等高带状耕作草田带状间作水平梯田水平沟等高垄作<55—10>103 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估算算例:利用上述计算模型,选取鄂东—安徽段几个典型水毁在灾害点,估算其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并对管道安全风险作评价。
各水毁点的基本特点和坡体性质参数根据野外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点的现场调查结果,选取灾害点编号为74、132、137、141、147、149、182及184的水毁点进行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及侵蚀深度估算。
各水毁点的基本特征如表4所示,管沟开挖后,坡体基本无任何水工保护措施,坡面上已形成深度不等的冲沟。
表5为各水毁灾害点坡体性质的基本参数。
表4 各水毁点基本特征表室内编号灾害类型附图水毁点基本特征74坡面水毁管道向下敷设,坡体上未修建水工保护工程,坡面冲刷成深沟,目前水土流失严重。
光缆开挖形成约2m宽的坑,管道外露,未用土填上。
132坡面水毁设,坡度在15°左右。
管沟为砂性碎石土,因管沟开挖致使土体松散,水土流失严重。
管沟外侧已形成冲沟。
137坡面水毁管道上坡,坡体为风化砂土,由于管沟开挖后,使得坡上土体极为松散,在坡面流水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坡面上已形成小冲沟。
141坡面水毁管道顺坡向上敷设,坡长约150m。
上部局部坡度达30°,整体坡度为10°-15°。
地层为薄层砂页岩,强-全风化,极易发生冲刷。
147坡面水毁管道上坡,坡体为风化砂土,由于管沟开挖后,使得坡上土体极为松散,在坡面流水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坡面上已形成冲沟。
149坡面水毁为风化砂土,由于管沟开挖后,使得坡上土体极为松散,在坡面流水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
182坡面水毁管道顺坡向下敷设,由于管沟开挖后,使得坡上土体极为松散,在坡面流水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坡面上已形成冲沟。
184坡面水毁管道上方土体松散,表面水流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坡面上已形成冲沟。
表5 各水毁灾害点坡性参数一览表灾害点编号地区土体类型坡长 平均坡度 相对高度植被覆盖率 水土保持措施74 大冶市 砂性碎石土 80 15 荒草地,小于5% 无 132 池州市 砂性碎石土 80 15 灌木,30% 无 137 池州市风化砂土60 15 灌木,30% 无 141 池州市 砂性碎石土 150 13 灌木,30% 无 147 池州市 风化砂土 120 15 荒草地,10% 无 149 池州市 风化砂土 60 20 荒草地,5% 无 182 广德县 风化砂土 60 15 灌木,10% 无 184广德县风化砂土4520灌木,5%无各水毁点计算参数的确定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的计算公式为:P C S L K R A ⨯⨯⨯⨯⨯=(R 取多年平均值)依据上述计算模型各参数的确定原则,得到表6所示的各灾害点的计算参数取值表,74号灾害点位于大冶市,其余各灾害点均位于池州市,由于无实际降雨资料可查,故依据前人所作的全国降雨侵蚀力R值的等值线图进行估算,74号灾害点的年均R值取,其他灾害点的年均R值取,地形参数LS根据公式1-4确定,C、P参数分别依表2和表3可查的。
表6 各水毁点灾害点计算参数一览表灾害点编号R K LS C"C P"P 7411 13211 13711 14111 14711 14911 18211 18411注:表中C" 、P"和C、P分别为管沟开挖前后的作物经营因子和水土保持因子值。
表7 各个水毁灾害点多年平均侵蚀量估算一览表灾害点编号A"(吨/公顷/年)A(吨/公顷/年)H"(米/年)H(米/年)Y"(年)Y(年)74132137141147149182184注:表中A" 、H"和A、H分别为管沟开挖前后的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和侵蚀深度;管道平均埋深取, Y"、Y 为土壤侵蚀深度达所需的年数。
各水毁点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侵蚀深度估算及管道安全风险评价各参数确定以后即可估算出各灾害点在管沟开挖前后的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由表中计算结果可知:(1)管沟开挖后,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侵蚀深度显著加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74号灾害点,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由吨/公顷增大到吨/公顷/年,侵蚀深度每年达15cm,若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侵蚀持续进行,将严重威胁管道安全。
149号灾害点,侵蚀最为严重,土壤多年平均侵蚀量为吨/公顷,侵蚀深度达28cm,仅需年即可造成露管风险。
(2)坡体上已形成冲沟的地段,若不采取相关水工保护措施,水土流失量将更加加大,侵蚀深度也将明显增大,更加不利于管道的安全运营,故建议对管道周边坡体进行水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