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介绍(97页)

合集下载

大跨度桥梁施工关键技术

大跨度桥梁施工关键技术

大跨度桥梁施工关键技术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研发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大跨度桥梁的设计中被广泛的应用,再利用遥控技术和GPS控制桥梁的施工,使得大跨度桥梁向着大跨度、新型、轻质和美观方向发展。

但是大跨度桥梁比普通桥梁在施工时,投资大,成本高,施工更为复杂。

本文主要探讨大跨度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一、大跨度桥梁施工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1、合理选取桥梁结构:一般情况下,普通的桥梁常采用T 型或槽型的桥梁截面,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截面形状的选择上与此有很大差别,其截面形状采用的是变截面箱型的结构,与一般形状相比,这种截面形状的承载能力更强,且自重较轻。

另外,对桥梁截面形状的选择,受到桥梁自身跨度的弯矩以及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综合各种因素,变截面箱型的结构形状是桥梁截面形状的最佳选择。

2、科学合理的运用线性控制技术:对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施工技术而言,线性控制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运用是较为普遍的,通过分析桥梁整体结构,进行科学设计,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预拱度作为桥梁线性控制的重要参数,对桥梁主跨与边跨的合拢程度起到重要的决定作用,同时对应力的分布情况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桥梁预拱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线性控制技术主要对桥梁预拱度进行计算与控制,通过保证预拱度的合理科学,来实现桥梁施工的及时性与连续性。

二、对于大跨度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施工技术(一)对于大跨度拱形连续桥梁的施工关键技术1、V型刚架施工:对V型钢架的施工过程中,首先是对接缝临时铰的设计,V型刚架斜腿施工采用在斜腿根部设湿接缝的方案,湿接缝宽1.1m,接缝内设置可以转动的钢结构铰,以适应斜腿施工过程中支架变形,从而避免斜腿混凝土开裂问题。

具体设计图详见图一。

图一临时铰设计图其次,对支座进行临时固定,最后需要采取临时支撑控制桥梁的沉降。

2、对贝雷桁架进行纵向固定:为了避免浇筑砼时水平推力直接传递到钻孔桩临时支撑上,需要将贝雷桁架用部分槽钢与承台固定。

长大桥梁关键技术综述

长大桥梁关键技术综述

公路 2009年5月 第5期 HIGHWA Y May12009 No15 文章编号:0451-0712(2009)05-0053-12 中图分类号:U44215 文献标识码:B长大桥梁关键技术综述刘 高,吴宏波,黄李骥,王 毅,唐 亮,吴文明,刘天成,张 杰,马军海,李贞新,付佰勇,李 毅,邬 都,陈上有,徐群丽(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桥梁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 100088)摘 要: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兴建了大量的桥梁工程,其中苏通大桥、卢浦大桥、石板坡大桥等保持斜拉桥、拱桥和梁桥的世界跨径记录。

2008年又建成通车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

随着桥梁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跨海桥梁工程已提到议事日程,如港珠澳跨海工程、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等。

修建跨海桥梁工程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台风、巨浪、强震、船撞、深水基础和结构体系等。

同时,桥梁工程全寿命设计、安全风险评估等新型设计理念需要在跨海桥梁工程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

面对未来跨海桥梁工程建设的技术挑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桥梁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本文将综述大跨桥梁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介绍桥梁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

关键词:结构体系;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深水基础;抗风设计;抗震设计;风浪耦合作用;安全风险评估;全寿命设计;桥梁分析软件1 概述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水平的提高,新建筑材料的出现,施工工艺的不断革新,设计理论及计算手段的突飞猛进,桥梁工程发展也日新月异。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先后在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上,在胶州湾、舟山海域、钱塘江口等内海地区以及西部复杂山区峡谷上设计了一批大跨、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长大公路桥梁,这些桥梁的建成,展示了我国长大桥梁发展的最新技术水平和成就,代表了长大桥梁发展方向,使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并对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和发展,完善国道主干线网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某大桥关键技术创新概述(PPT67页)

某大桥关键技术创新概述(PPT67页)
5
1. 概述
❖ 钢-UHPC组合桥面加劲梁
➢ 钢梁高3.5m,梁宽32m,横隔板间距3.0m ➢ 钢加劲梁总长298米,共27个梁段 ➢ 钢箱梁上铺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顶板形成组合桥面
6
1. 概述
❖ 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
Φ13焊钉 Φ10mm钢筋网
50mm沥青混凝土 50mmUHPC薄层
纵肋底f 纵桥向
压应力/MPa
纯钢梁 组合梁 降幅%
-146.18 -15.00
89.7
-142.72 -35.11
75.4
-66.65
-39.57
40.6
-187.33 -127.56 31.9
-39.21
-21.98
43.9
桥面钢结构压应力峰值最大降幅达89.7%!
17
3.1.1 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设计
51.5
101.28
81.78
19.3
纵肋底f 纵桥向 80.47
52.89
34.3
桥面钢结构拉应力峰值最大降幅达89.4%!
16
3.1.1 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设计
局部计算
横隔板
桥面钢结构压应力峰值计算结果
位置
应力 方向
面板a 横桥向
面板b 纵肋c 横隔d
横桥向
U肋腹板 斜向 主应力
横隔e 主应力
18
3.1.2 足尺模型静力试验
50 12
1062
试验模型构造 1200
8
1
12 50
150
3
300 300 8
1062
5200
2800
1200
12

最新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关键技术

最新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关键技术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关键技术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关键技术在高速铁路建设中,桥梁设计与建造已成为关键技术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速铁路规模的迅速发展,通过广泛借鉴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先进技术和成功建设经验,在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关键技术。

1高速铁路桥梁建设1. 1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桥梁作为轨道的下部结构,为确保高速运行条件下的安全性、平稳性和乘车舒适性要求,必须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高速铁路7 939 km,主要分布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英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最高运营速度达320 km /h,各线桥梁比例从1. 3 %到74. 5 %不等。

各国根据其施工水平、施工周期、桥梁工点的地质地形等不同特点,在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上也表现出自己的一些特征。

桥梁结构形式多样化,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简支箱梁、混凝土刚架、多片式T梁、上承式钢板连续结合梁、下承式钢桁梁、鱼腹式上承钢桁连续结合梁、大跨度系杆钢拱等多种结构形式(见表1) 。

表1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常用跨度法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1 576 km,地中海线高速铁路最高行车速度为320 km /h,各线桥梁比例为1.3 % ~32. 2 %。

在东南线和大西洋线上,桥梁常用跨度为40 m,采用双线箱形等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梁体现场现浇,用顶推法施工。

北方线由于桥梁需横跨高速公路和宽阔河流、施工期相对较短等因素,建造了跨度50 m左右的结合梁,以及一孔跨度93. 3 m的下承式钢桁结合梁。

据统计,北方线与巴黎地区联络线、东南延伸线的高架桥长约12 km,钢混结合桥比例达到50 %。

德国新建高速铁路总长1 265 km,最高运行速度为300 km /h,桥梁比例2. 7 % ~12. 5 % ,干线桥梁的标准跨度是25 m, 44 m和58 m。

概述高速磁悬浮PPT课件

概述高速磁悬浮PPT课件
第22页/共78页
1.2 磁悬浮列车分类和主要特点
按 运 行 速 度 范 围 来 分 , 德 国 的 Tr a n s r a p i d 磁 悬 浮 列 车 最 大 运 行 速 度 大 致 在 4 0 0 ~500km/h,日本的HSST磁悬浮列车最大运行速度为100km/h左右,日本的MLX 超导磁悬浮列车最大运行速度在500~550km/h之间。所以,德国磁悬浮列车和日本 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又称为高速磁悬浮列车,主要用于大城市之间的干线交通;而日 本的HSST则用于城市内或市郊的交通以及连接机场与市区等,被称为低速磁悬浮 列车。
第21页/共78页
1.2 磁悬浮列车分类和主要特点
德 国 的 Tr a n s r a p i d 磁 悬 浮 列 车 和 日 本 的 H S S T 磁 悬 浮 列 车 没 有 采 用 超 导 技 术 , 而是采用普通导体通电励磁,产生电磁悬浮力和导向力,因而又有人将它们称为常 导磁悬浮列车。日本的MLX磁悬浮列车利用低温(绝对温度4.2K)超导线圈励磁, 在车辆上形成强磁体,因而又被称为超导磁悬浮列车。
第7页/共78页
1.1 磁悬浮铁路的发展
第8页/共78页
1.1 磁悬浮铁路的发展
经过近5年的争论,1997年4月25日, 德国联邦交通部长维斯曼(Wissmann)公 布 了 由 两 个 咨 询 公 司 对Transrapid 磁 悬 浮 高 速 铁 路 柏 林 - 汉 堡 项 目 的 运 营 经 济 性 评 价结果,宣布德国政府决定修建柏林—汉堡磁悬浮铁路。这条磁悬浮铁路为全长29 2 km复线,其中高架线路占45%,地面低置线路占55%,包括车辆等运营设备在内 的总投资为98亿德国马克(1996年物价,不包括建造期间物价上涨和投资利息)。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综述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综述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综述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主要包括: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运营维护技术。

其中,由于我国自身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高速铁路的工程建造中桥梁建设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所以,本文对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建设;设计特点;关键技术一、铁路桥梁的分类1、拱式桥拱式桥由拱上建筑、拱圈和墩台组成。

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作为承重结构的拱肋主要承受压力,拱桥的支座既要承受竖向力,又要承受水平力,因此拱式桥对基础与地基的要求比梁式桥要高。

拱式桥按桥面位置可分为上承式拱桥、中承式拱桥和下承式拱桥。

2、悬索桥悬索桥,是桥面支承在悬索(也称大缆)上的桥,又称吊桥。

它是以悬索跨过塔顶的鞍形支座锚固在两岸的锚锭中,作为主要承重结构。

在缆索上悬挂吊杆,桥面悬挂在吊杆上。

由于这种桥可充分利用悬索钢缆的高抗拉强度,具有用料省、自重轻的特点,是现在各种体系桥梁中能达到最大跨度的一种桥型。

3、斜拉桥斜拉桥是将梁用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柱上的桥。

它由梁、斜拉索和塔柱三部分组成。

斜拉桥是—种自锚式体系,斜拉索的水平力由梁承受、梁除支承在墩台上外,还支承在由塔柱引出的斜拉索上。

按梁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钢斜拉桥、结合梁斜拉桥和混凝土梁斜拉桥。

4、刚构桥刚构桥是指桥跨结构与桥墩式桥台连为一体的桥。

刚构桥根据外形可分为门形刚构桥,斜腿刚构桥和箱形桥。

箱形桥的梁跨、腿部和底板联成整体,刚性好,适用于地基不良的情况和既有线下采用顶推法施工。

二、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设计特点1、高架桥所占比例大高架长桥多桥梁在高速铁路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主要原因是在平原、软土以及人口和建筑密集地区,通常采用高架桥通过。

京津城际铁路桥梁累计长度占全线正线总长的比例为86.6%,京沪高速铁路为80.5%,广珠城际铁路为94.0%,武广客运专线为48.5%,哈大客运专线为74.3%。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关键技术共11页文档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关键技术共11页文档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关键技术在高速铁路建设中,桥梁设计与建造已成为关键技术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速铁路规模的迅速发展,通过广泛借鉴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先进技术和成功建设经验,在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关键技术。

1高速铁路桥梁建设1. 1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桥梁作为轨道的下部结构,为确保高速运行条件下的安全性、平稳性和乘车舒适性要求,必须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高速铁路7 939 km,主要分布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英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最高运营速度达320 km /h,各线桥梁比例从1. 3 %到74. 5 %不等。

各国根据其施工水平、施工周期、桥梁工点的地质地形等不同特点,在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上也表现出自己的一些特征。

桥梁结构形式多样化,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简支箱梁、混凝土刚架、多片式T梁、上承式钢板连续结合梁、下承式钢桁梁、鱼腹式上承钢桁连续结合梁、大跨度系杆钢拱等多种结构形式(见表1) 。

表1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常用跨度法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1 576 km,地中海线高速铁路最高行车速度为320 km /h,各线桥梁比例为1. 3 % ~32. 2 %。

在东南线和大西洋线上,桥梁常用跨度为40 m,采用双线箱形等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梁体现场现浇,用顶推法施工。

北方线由于桥梁需横跨高速公路和宽阔河流、施工期相对较短等因素,建造了跨度50 m左右的结合梁,以及一孔跨度93. 3 m的下承式钢桁结合梁。

据统计,北方线与巴黎地区联络线、东南延伸线的高架桥长约12 km,钢混结合桥比例达到50 %。

德国新建高速铁路总长1 265 km,最高运行速度为300 km /h,桥梁比例2. 7 % ~12. 5 % ,干线桥梁的标准跨度是25 m, 44 m和58 m。

25 m跨度主要用于高架桥, 44 m和58 m跨度则主要用于山谷桥。

浅谈中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设计特点与关键技术

浅谈中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设计特点与关键技术
2 . 2 大 跨度桥 梁 的建造 技术 高速铁路 桥梁通 常宜采用小 跨。 但由于地域 的特殊 陛, 大跨 度桥不 可避免 ,
我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上速度目标值与其他路段保持一致, 这不仅增加了大跨 度 桥梁 的设计 建造难 度 , 同时也催 生了许 多新 型的建 造技术 , 主要建 造技术 包 括: 采 用更 高强度 等级钢 材 、 应用 新型 空间结 构 、 研 制 大跨重 载桥 梁专用 装置 、 采用深 水基 础施 工新 工艺 等 。 2 . 3 无缝线 路大 跨度桥 设计 建造 技术
社科 论 坛
I ■
Hale Waihona Puke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浅 谈 中 国高 速 铁 路 大 跨 度 桥 设 计特 点 与关 键 技 术
陈代 秀
( 西南 交通 大学 6 1 1 7 5 6 ) [ 摘 要] 中 国高速 铁路 正 处于 高速 发展 的黄 金 时期 。 桥 梁尤 其是 大跨 度桥 梁 正逐 渐发 挥着 越来 越 重要 的作 用 。 大跨 度 桥应尽 可 能采 用 刚度较 大 的结构 , 综 合考虑车辆、 轨道与桥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 进而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 减小桥梁的动力响应, 满足列车高速运营的需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的 设计 特点 与 关键技 术 , 具有 一定 的参 考价值 。
【 关键词] 高速 铁 路 大跨 度 桥 设计 特 点 关键 技术 中 图分类 号 : TU3 l 1 . 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4 ) 0 4 — 0 4 9 2 一 O 1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综述_甘军华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综述_甘军华

一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综述1桥上道岔地段无缝线路及桥梁结构设计线路和桥梁联系的中断会造成钢轨的破裂和线路变形,因此线路和桥梁的相互作用已成为铁路桥梁设计和维护的核心。

两者间相互作用引起的钢轨位移和外加应力需要进行计算和限制,这样才能确保对桥梁和线路影响的控制以及确保桥梁和线路的正常使用。

道岔的相对允许位移量。

道岔的相对允许位移量见表1。

(1)道岔被看作是无缝线路的一部分,也被纳入无缝线路。

所有道岔中的接头都是焊接的;绝缘钢轨接头被认为是无缝线路的中断。

在道岔焊接过程中,须区分中间焊接接头和无缝线路焊接接头。

中间焊接接头可在任何轨温下进行,而对于最终焊接接头,须考虑锁定轨温。

2)道岔要求。

伸缩缝和尖轨始端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规定取决于桥梁长度,见表2。

3)轨道桥梁相互作用和道岔桥梁相互作用。

由于道岔引起的轨道力必须考虑,道岔的几何结构要在结构模型中加以适当考虑。

道岔的几何结构和机械性能,特别是不同扣件的性能,须在相互作用计算中加以考虑。

4)支座布置。

如果在桥梁中心有一个固定支座,该固定支座须刚度很大,如果桥梁过长,也可设计多个固定支座,以使纵向荷载可以分布到不同墩上。

但因此桥梁温度变形引起的内力将加大。

5)梁缝处的横向偏移。

在伸缩缝位置,因桥梁热伸缩,加速/制动以及地震的影响,出现很大位移。

纵向位移须由钢轨伸缩缝弥补,但由于桥梁轴线和分岔钢轨之间的倾斜,桥梁纵向位移还将会产生倾斜轨道的相对横向位移。

根据横向位移的幅度,这可能会导致长期维护问题。

通常,在桥梁轴线和轨道之间不应有倾斜。

6)墩的纵向刚度。

对于计算基础的变形,UIC规范建议:要对热作用的弹性静态模量与加速和制动的弹性动态模量加以区分。

7)多跨桥的布置建议。

允许自由热伸展长度只要不超过允许钢轨应力和位移,也可以有更高的值。

钢轨和桥面之间相对位移的最敏感区是辙叉区和转辙机区。

参数研究重点在相对位移。

满足道岔要求的布置取决于道岔要求是什么。

主要的道岔要求是限制在道岔关键部件上出现的钢轨和桥面之间的相对位移。

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桥梁与轨道设计和创新

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桥梁与轨道设计和创新

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桥梁与轨道设计和创新高速磁浮交通的最快运行速度可达400~600 km/h,按照悬浮原理的不同主要有永磁电动悬浮、常导电磁悬浮、高温超导钉扎悬浮、低温超导电动悬浮等多种不同技术路径[1−3]。

其中:永磁电动悬浮、高温超导钉扎悬浮技术虽然经历了大量实验室模型试验测试,但是距离可工程化应用的交通运输系统尚有一定距离;常导电磁悬浮技术于2009年达到最高运行速度550 km/h(德国TR09高速磁浮列车);低温超导悬浮交通技术于2015年创造了603 km/h的地面轨道交通最高运行速度(日本L0磁浮列车)。

本文基于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开展相关研究。

我国通过引进德国常导高速磁浮技术于2002年底建成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最高运行速度431 km/h,并在“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对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开展了科技创新研究。

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制的时速600 km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下线,为时速600 km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工程化应用和运营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导高速磁浮交通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桥梁与轨道合二为一的“梁轨一体式”轨道梁结构形式—将集成了车辆悬浮、驱动、滑行、导向等多种功能的轨道功能件直接置于桥梁顶板的悬臂板两侧形成轨道梁。

一般认为轨道梁就是桥梁的梁部结构,无独立的轨道结构。

尽管我国早在18年前就建成了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但是长期以来常导高速磁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车辆及其运行控制系统,而在投资巨大的线路基础设施(桥梁、隧道、路基、轨道等)上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且主要偏重于磁浮交通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的仿真分析[4−7]或试验测试,对于高速磁浮桥梁与轨道结构系统的技术升级改进研究则更少,“梁轨一体式”轨道梁存在的制造工序复杂、施工难度大、轨面线形调整困难、经济成本高、适应的桥梁跨度小等诸多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随着时速600 km高速磁浮列车的试验测试以及沪杭、昆明至大理、济南至泰安等高速磁浮交通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启动,开展常时速600 km导高速磁浮桥梁与轨道系统技术升级改进研究越来越必要和紧迫。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桥梁技术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桥梁技术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桥梁技术摘要: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铁桥梁技术的快速进步,分析总结了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在以下领域的发展情况:普通通行桥的施工、大通行桥的变化控制和通行极限、混凝土梁的组合结构、大通行桥的无缝轨道技术、桥梁的应用。

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跨度桥梁;现状特征;技术分析;前言高铁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系统项目。

高速列车应由联络网供电,通信信号发出指示,其运行轨道应由轨道和叉加以保证。

桥梁结构作为支撑轨道系统的基础,不仅要满足承载能力,还要为高速列车提供稳定的支撑基础。

高速铁路跨度桥梁技术是通过研究我国高速铁路跨度桥梁的主要设计参数、设计理论、技术标准和制造方法,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特点而建立的一套技术。

一、高速铁路桥梁发展现状21世纪初,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2020年底,中国高铁里程将超过3.5万公里,其中高铁桥梁1万多座,全长约1.6万公里,占线路长度的45.2%。

其中京沪、京津、海夫高铁占全线长度的85%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桥梁工程已成为我国高速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缩影。

学会了追赶和跟踪两个发展阶段后,现已进入全面创新突破阶段,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技术体系,如我国铁路桥梁梁标准体系、设计技术、施工技术、运营管理和系统掌握了功率性能、大型设备等综合研发技术,实现900t级箱体梁和全场地孔的大规模施工。

40 m级梁和1000t级运输设备的研制已成功应用于郑基高速铁路,促进了我国高速铁路跨度桥梁技术的发展。

除了设计、制造、运输和铺设轨道的常用技术外,高速铁路桥梁在控制大规模混凝土桥梁改造、大规模拱形桥梁建设、困难山区大规模斜拉桥建设和并建造了典型的高铁桥梁群,表明中国高铁桥梁技术已进入世界最先进的行列。

200米以上正在建造110多座桥梁,其中25座在400米以上,11座在500米以上。

桥梁结构类型包括结构造型,例如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以及梁拱组合结构。

桥梁的数量、大小和技术标准是世界上最高的。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悬索桥关键技术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悬索桥关键技术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悬索桥关键技术悬索桥是高速公路桥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其能够跨越较大的跨度,并且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悬索桥的关键技术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速公路悬索桥的关键技术,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取、施工工艺等内容。

一、悬索桥的结构设计悬索桥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确定悬索桥的桥跨长度和主要支撑结构。

桥跨长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路况、地形地貌和交通流量等因素,并通过计算和模拟分析得出合适的跨度。

主要支撑结构包括主塔和悬索索道,主塔的高度和形状需要满足桥梁的稳定性和荷载要求,悬索索道的长度和材料的选取需要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

二、悬索桥的材料选取悬索桥的材料选取对于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悬索桥的主要构件包括悬索索道、主塔和桥面板。

悬索索道通常采用高强度钢缆,以承担桥梁的自重和荷载。

主塔一般采用混凝土或钢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抗压和抗弯刚度。

而桥面板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满足车辆行驶和行人通行的要求。

三、悬索桥的施工工艺悬索桥的施工工艺是保证其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障。

首先,需要进行场地准备和基础建设工作,确定主塔位置和基础类型。

然后,进行主塔和桥面板的制作与安装工作。

主塔的制作一般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采用模板工艺或者现浇施工工艺。

桥面板的制作可以在工厂进行,然后通过吊装的方式安装到主塔上。

最后,进行悬索索道的构建和调整工作,确保其张力和位置的合理安排。

四、悬索桥的监测与维护悬索桥的监测与维护是保证其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首先,需要安装适当的监测设备,对悬索桥的结构变形、温度变化和振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悬索桥的运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桥梁检测和维修,保持桥梁的结构完整和正常运行。

总结: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悬索桥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取、施工工艺以及监测与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

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

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不断加速,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作为重要的桥梁结构形式,在高速铁路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速列车磁浮悬浮力研究与设计

高速列车磁浮悬浮力研究与设计

高速列车磁浮悬浮力研究与设计概述高速列车磁浮悬浮力作为一种创新的轨道交通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高速列车磁浮悬浮力的研究与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包括磁浮悬浮力的定义与原理、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案例等方面的内容。

磁浮悬浮力的定义与原理磁浮悬浮力是指通过磁力作用使高速列车浮于轨道上的力。

磁浮列车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强大的磁场,使列车浮起,从而消除了与轨道的摩擦,减小了能量损耗,并大幅度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

磁浮悬浮力的大小与磁体产生的磁场强度、磁场分布以及列车与轨道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磁浮悬浮力的研究与设计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磁浮技术的核心是超导磁体的设计和制造,其在磁场产生和维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超导材料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成熟,超导磁体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磁浮悬浮力的实现变得更加可行。

此外,高速列车磁浮悬浮力的研究还涉及到轨道的设计和建造、列车的悬浮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开发等方面。

例如,轨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与列车的磁浮悬浮力相配合,以及适应高速行驶的特点。

悬浮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则需要确保列车的平稳悬浮和运行。

应用案例磁浮列车作为一种创新的轨道交通方式,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成功应用。

其中,中国的上海磁浮列车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上海磁浮列车于2002年建成,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

该线路使用了最先进的磁浮技术,列车设计时速为430公里/小时,创下了世界纪录。

这一成功案例证明了磁浮悬浮力作为一种创新的轨道交通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发展方向高速列车磁浮悬浮力作为一种创新的交通技术,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地方。

首先,磁浮悬浮力的性能和稳定性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以确保列车的安全和可靠性。

其次,磁浮技术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也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例如对能源的利用和环境影响的评估等方面。

高速磁浮整体技术方案

高速磁浮整体技术方案

2)运控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的接口从技术层面可进一步分解为:分区运控系统与牵引控制系 统的接口、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与牵引控制系统的接口、分区运控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的接口。 分区运控系统与牵引控制系统的接口:将控制车辆运行的数据传送给牵引控制系统,并接
收牵引控制系统的状态反馈信息。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与牵引控制系统的接口: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向牵引控制系统发送列车的
制命令,包括空调开/关/待机、空调温度设定、车头灯开/关、前窗玻璃加热开/关控制命 令;列车操作计算机向车载运控系统发送列车上的一些与安全无关的状态信息,包括空调 开/关/待机、空调实际温度、车头灯开/关、前窗玻璃加热开/关状态信息。 列车诊断计算机向车载运控系统发送车辆设备的诊断信息,通过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再发到 地面的车辆诊断终端。
在每个牵引分区内只允 许一列运行,其他列车 均只能处在停车或静止 状态;
列车只能在专门为其预 定的进路内移动,进路 安全由联锁保障;
当列车丢失位置等信息 时,运行控制系统将强 制其停在当前辅助停车 区;
当列车运行超速时,运 行控制系统将强制其减 速或切断牵引供电电源;
在异常紧急情况下,运 行控制系统可对列车实 施紧急涡流制动。
2013年8月,Elon Musk提出美国超级高铁Hyperloop。 2013年11月,HTT公司成立;2014年7月,HT公司成立,
之后改名为Hyperloop One。 电动制,属斥力型,需要一定起浮速度。
1988年,我国“西南交大”成立低温与超导技术实验室,开展超导磁浮列车研究。 1997年,国家863计划正式立项。 2000年12月31日,研制成功世界上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 2013年,建成我国首条高温超导磁浮车环形试验线。

高速磁浮系统实现高速的技术关键及急待研究的课题

高速磁浮系统实现高速的技术关键及急待研究的课题

高速磁浮系统实现高速的技术关键及急待研究的课题
钱立新
【期刊名称】《世界轨道交通》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从磁浮列车工作原理可以看到,高速磁浮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大直线电机,路轨和列车分别代表大直线电机的定子和转子,所以,对于高速磁浮(长定子型)而言,驱动动力系统主要布置在地面路轨上,也就是说供电及变流系统,包括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等装备都在地面,加大功率不受任何空间的限制,也没有轮轨黏着的限制。

不像轮轨系高速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钱立新
【作者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磁浮轴承在高速氧氮离心分离机上的应用研究——空气聚氧工程关键技术之一[J], 王喜魁;陈正举;洪广欢;王志成
2.高速磁浮车辆空调系统若干关键问题分析 [J], 臧建彬
3.高速磁浮轨道线形快速检测系统关键部件研发 [J], 袁亦竑;罗雁云;叶丰;曾国锋;
朱志伟;王国强
4.高速磁浮车辆悬浮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 [J], 孙玉玺; 山荣成; 董力群; 邓鸿剑
5.时速600km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J], 王梓丞;易立富;谭冠华;李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3 磁浮轨道梁简介 常 规 的 中 小 跨 径 轨 道 梁
上海浦东磁浮示范运营线轨道梁
19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3 磁浮轨道梁简介 常 规 的 中 小 跨 径 轨 道 梁
上海浦东磁浮示范运营线轨道梁——12.384m预应力砼梁
20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导磁体具有自身稳定调控能力,其悬浮状态的实 现一般无需外界控制系统。低速时抬车力小,故 车辆加辅助轮,高速时车体可达100~300mm的悬 浮高度,代表车型有日本研制的MLU001、MLU002、 MLU002N及MLX01型; ④ 高温超导HTS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悬浮;(5) 混合电磁悬浮,以上四种基本悬浮方式的组合, 如PMS与EMS组合。
1.3 磁浮轨道梁简介 常 规 的 中 小 跨 径 轨 道 梁
上海浦东磁浮示范运营线轨道梁——2×24.768m钢砼复合梁
21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3 磁浮轨道梁简介
上海线跨越浦东运河等有通航等级河道时采用了桥上轨道 梁结构,结构为迭合式体系。桥上轨道梁为6.192m的钢筋 砼板梁,下部支撑结构为三跨连续钢梁,主跨跨径45m。 板梁与下部钢梁间采用连接型钢及高强螺栓、焊钉连接。
为主形成磁吸式系列,代表车型有德国Transrapid、 日本HSST、韩国Komag,悬浮气隙稳定在8~12mm, 最多为20mm(如真空管道列车);
8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2 磁浮交通简介
③ 超导电动悬浮EDS (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 );研究表明,超
1
引言
3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1 概述
本课题研究跨越黄浦江的大跨度高速磁浮 桥梁关键技术、主要设计参数和设计指南、 可行的技术方案,为准备修建的上海浦东 机场到虹桥机场磁浮交通线做好必要的技 术准备。
磁浮交通桥梁刚度要求高,变形限值要求 非常严格,与道路桥梁和铁路桥梁相比, 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
16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3 磁浮轨道梁简介
轨道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一般均采用高架结构; 2. 以小跨度为主; 3. 刚度大、整体性好; 4. 重视改善结构耐久性,便于检查、维修。
17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3 磁浮轨道梁简介
德国高速磁浮轨道梁变迁
18
4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1 概述
N
磁 浮 跨 黄 浦 江 桥 梁 磁浮上海机场联络线沿A15公路南侧跨越黄浦江,大桥位于现有 工 闵浦大桥南侧; 程 考虑施工可行性、减小相互影响为前提,尽量靠近闵浦大桥,
减少用地; 两桥中线间距离约85m,桥面净距约50m;
5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6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2 磁浮交通简介
磁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实现车辆支撑、牵引 和导向的交通运输工具,其结构形式既具有常规 轮轨接触式铁路交通的特点,又有独特的结构形 式和系统工作原理:非接触式的电磁悬浮、导向 系统、非接触式的牵引和制动。
磁悬浮列车没有传统火车的车轮,靠巨大的电磁 力(吸引力或排斥力)支撑而悬浮在导轨上,运 行时除了空气摩擦阻力外,没有传统的轮轨摩擦 阻力和其它阻力,能达到传统陆地交通工具空前 未有的速度(时速可达500km/h)。
桥 上 轨 道 梁 结 构
上海浦东磁浮示范运营线轨道梁——迭合钢梁横断面
22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3 磁浮轨道梁简介
大跨度磁浮交通桥梁
迄今为止,最大跨度磁悬浮交通
桥梁是日本山梨实验线上的小形
山桥,该桥为单跨、双线提篮式
尼尔森体系系杆拱桥,跨长为
9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2 磁浮交通简介
磁浮列车悬浮方式与结构示意图 10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2 磁浮交通简介
磁浮列车悬浮方式与结构示意图 11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2 磁浮交通简介
美国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概念图
12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2 磁浮交通简介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研究”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轨道交通桥梁研究室 2019年12月2日
1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主要内容
1
引言
2
浮跨黄浦江桥梁方案研究
4
三塔斜拉桥方案介绍
2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7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2 磁浮交通简介
磁浮列车利用电磁吸力或斥力悬浮和导向车体,采 用直线电机牵引列车。按电磁力的产生方式,目前 磁浮列车己采用的电磁悬浮模式可分为:
① 永磁悬浮PMS (Permanent Magnet Suspension),代表车型有德
国M-bahn; ② 常导电磁悬浮EMS (Electro magnetic Suspension),以可控电磁铁
国防科大CMS-03A工程样车 西南交大中低速磁浮列车
13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2 磁浮交通简介
日本超导磁悬浮试验车
14
上海磁悬浮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2 磁浮交通简介
德国磁浮列车TR08结构原理图 15
高速磁浮大跨度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1.3 磁浮轨道梁简介
目前已修建的磁浮交通桥梁的数量有限, 其结构形式主要是小跨径的简支梁,只有 日本山梨试验线修建了跨度超百米的用于 超导系统的尼尔森体系系杆拱桥,而常导 磁悬浮系统的超百米跨度桥梁的建设在世 界上尚无先例,迄今为止人们对大跨磁浮 交通桥梁建造技术的认识和实践均处于初 级阶段。
1.1 概述
要建造跨越黄浦江的磁浮大跨桥梁,目前 没有现成的设计标准可循,也没有已建成 的大跨桥梁的经验可供借鉴,磁浮交通大 跨桥梁设计、建造技术存在着许多人们尚 未认识且有待研究的东西。因此开展大跨 度磁浮桥梁设计关键技术的前期研究无论 是对上海磁浮交通线的建设,还是对磁浮 交通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均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工程实际应用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