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计量作业

合集下载

计量计价的作业题

计量计价的作业题

计量计价的作业题:
一、背景资料
甲企业拟建一工厂,计划建设期三年,第四年工厂投产,投产当年的生产负荷达到计划生产能力的60%,第五年达到生产能力的85%,第六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项目运行期20年。

该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估计为8000万元人民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计为5000 万元人民币,建设期间的基本预备费率为5%,涨价预备费率为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率为5%,流动资金估计为5000 万元人民币,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为18611.6 万元人民币。

项目的资金来源分为自有资金和贷款,项目的贷款计划为:建设期第一年贷款3000 万人民币、350万美元,建设期第二年贷款4000万元人民币、400万美元,建设期第三年贷款2000万人民币。

贷款的人民币部分从中国建设银行获得,年利率10%(每年计息一次),贷款的外汇部分从中国银行获得,年利率为8%(按年计息)
项目的投资计划为:建设期第一年投入静态投资的40%,第二年投入静态投资的40% ,建设期第三年投入静态投资的20% 。

二|、问题
1、估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2、估算预备费
3、估算工厂建设的总投资。

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作业(一轮)

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作业(一轮)

课时作业(一)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1mol水分子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D.一个NO分子的质量是a 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b 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g·mol-1答案 C2.(2011·临沂模拟)由阿伏加德罗常数和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有()A.1摩尔水的质量B.1摩尔水蒸气的质量C.1摩尔水的体积D.1摩尔水蒸气的体积答案 D解析(1)M=N A×m(1个分子的质量)。

(2)气体的体积受温度与压强影响。

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分解反应:2A(s)===B(g)+2C(g)+3D(g),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H2的15倍,则A的摩尔质量是()A.30g·mol-1B.60g·mol-1C.90g·mol-1D.120g·mol-1答案 C解析设2mol A完全分解,根据方程式知生成气体共6mol,其平均摩尔质量为M=2g·mol-1×15=30g·mol-1,根据质量守恒知A的摩尔质量为6 mol×30 g·mol-12 mol=90g·mol-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任何物质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B.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C.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的H2O和HF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答案 D5.(2012·山西四校三联)在三个密闭的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为()A.p(Ne)>p(H2)>p(O2)B.p(H2)>p(O2)>p(Ne)C.p(O2)>p(Ne)>p(H2)D.p(H2)>p(Ne)>p(O2)答案 D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温度相同密度的气体,其压强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成反比,Ne、H2、O2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0g·mol-1,2g·mol-1、32g·mol-1,所以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为p(H2)>p(Ne)>p(O2)。

计量作业参考答案

计量作业参考答案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29 6.61647774709
4.88443558622 4.94495260482
52.7428170988 8.69975385378e-05
解:如上表所示,回归结果如下:(此题以后作业的格式参见课本 P137—7.7 回 归分析结果的报告一节)
计量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mazhiyao
实验作业 1
1. 年份 每周博彩支出(美元) 每周个人可支配收入(美元)
1987
18
150
1988
24
175
1989
26
200
1990
23
225
1991
30
250
1992
27
275
1993
34
300
1994
35
325
1995
33
350
1996
40
375
1) 计算两变量(博彩支出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协方差。
价格和钟表年代的回归结果
Priˆce = -191.666193 + 10.48562272·AGE
se = (264.43)
(1.794)
t = (-0.725)
(5.846)
p 值 = (0.474)
(0.000)
r2 = 0.532
d.f.(自由度)= 30(= 32-2)
回归标准误:σˆ =273.600
告一节)
Yˆ = 2.713 +1.232·X
se = (0.693) (0.0389)
t = (3.916) (31.655) p 值 = (0.00579) (0.000) r2 = 0.993 d.f. (自由度)=7 =(9-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 (246)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 (246)

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4课时暑假作业1、属于定量仪器的是()A. 蒸馏烧瓶B. 容量瓶C. 干燥器D. 分液漏斗2、实验室配制250mL 0.5mo1·L﹣1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玻璃棒B. 酒精灯C. 胶头滴管D. 容量瓶3、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偏高影响的是( )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 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C. 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D. 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4、某学生配制了100 mL 1 mol/L的硫酸溶液.然后,对溶液浓度做精确测定,且测定过程中一切操作都正确.结果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低于1 mol/L.那么,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用来量取浓硫酸②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转移到容积为100 mL的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③在转移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④最后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A.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以下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③容量瓶④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称量的小烧杯⑤量筒(量取浓H 2SO 4用)A.①②⑤B.①③C.②④⑤D.①⑤6、将a %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 g 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中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 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 2VM maB .mol/L 100MV maC .mol/L 220MV maD .mol/L 50MVma 7、铜与1mol/L 的硝酸反应,如果NO 浓度下降0.2mol/L ,则溶液中c(H +)同时下降(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0.2mol·L1- B .0.4mol·L 1- C .0.6mol·L 1- D .0.8mol·L 1- 8、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mol·L -1的是A .将0.1mol 氨充分溶解在1L 水中B .将10g 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g 水混合C .将8g 三氧化硫溶于水并配成1L 溶液D .将0.1mol 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1L 溶液 9、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下列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 氯化钠 ②用100mL 的量筒量取21.48mL 盐酸 ③用容量瓶配制216mL 1mol·L -1的氯化钠溶液 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 H 2SO 4溶液⑤用广泛pH 试纸测定H 2SO 4溶液的pH 的3.2A .①④B .②④C .③⑤D .②⑤10、将标准状况下的NH 3(g)溶于水中,得到密度为b g·cm -3的氨水a g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1,则溶于水中的NH 3(g)的体积是A.174.22c LB.b ac 10004.22 LC. LD. L11、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最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计量第一次作业答案

计量第一次作业答案

C、函数形式的设定误差
D、 省略掉的变量
答案:(1)A(2)A(3)B(4)B(5)B(6)A(7)B(8)A(9)B
答案要点 这一题目是对数理统计知识的复习,目的在于练习数据整理。
8、已知某厂1985年~1991年产量X和利润Y的数据如下表。 (1)在下图中画出利润随产量变化的散点图。 (2)按照散点图,数据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的? (3)我们应当采用什么线拟合数据?手划一条拟合线。写出拟合方 程,并大致估计方程中的参数。 (4)如果产量是100,你预测利润大致是多少?
-0.0112X6
X1的系数0.068: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X1增加1个单位,Y平均增
加0.068;
X2的系数99.69: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X2增加1个单位,Y平均增
加99.69;
……
(4)Y变化:0.892*1-0.0936*2=0.71
(5)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是5%。将回归结果中的p值和5%比较:
7、随机调查了某城市3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单位:百元):
19 43 38 37 22
37 39 31 27 25
25 33 34 27
6
54 35 30 28 49
14 24 24 27 14
34 31 36 14 40
(1)计算算术平均值,方差和标准差;
(2)请用下表进行分组整理,完成该表,并根据结果画出频率直方图
答案要点: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并使用数理统计方法估计和检验模型 成为可能。随机项包括:(1)随机因素或偶然因素;(2)被省略的变 量;(3)变量的测量误差;(4)不恰当的函数形式。
4、解释概念:(1)残差;(2)回归方程:(3)最小二乘估计: (4)BLUE;(5)TSS,RSS,ESS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 (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 (12)

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知识点一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1.8 g无水硫酸铜配成0.1 mol·L-1的水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于500 mL水中B.溶于1 L水中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 mL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 L2.在0.5 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②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③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④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Cl-的物质的量为0.1 mol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④知识点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3.硫酸镁和硫酸铝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铝离子浓度为0.1 mol/L,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3 mol/L,则混合溶液中镁离子浓度为()A.0.15 mol/L B.0.3 mol/LC.0.45 mol/L D.0.2 mol/L4.将下列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含Cl-浓度最大的是()A.10 mL 0.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B.20 mL 0.1 mol·L-1的氯化钙溶液C.30 mL 0.2 mol·L-1的氯化钾溶液D.40 mL 0.25 mol·L-1的氯化钠溶液5.100 mL 0.3 mol/L 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20 mol/L B.0.25 mol/LC.0.40 mol/L D.0.50 mol/L知识点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6.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B.用蒸馏水洗涤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D.为了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手握瓶颈,左右振荡7.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称量4 g NaOH配制0.1 mol/L NaOH溶液1 000 mL时,砝码错放左盘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8.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A.950 mL,111.2 g B.500 mL,117 gC.1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9.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的Na2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A.在天平上称出14.2 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转移至容量瓶中;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计量 作业指导书

计量 作业指导书

计量作业指导书计量学作业指导书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计量学作业,本文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指导书。

以下是具体步骤:Step 1: 阅读并理解作业题目在开始作业之前,首先需要认真阅读并理解作业题目的要求。

如果有任何疑惑,可以向老师或助教提出问题以确保明确作业要求。

Step 2: 收集数据和文献根据作业要求,收集相关的数据和文献。

数据可以来自公共数据集或者是自己搜集的数据,而文献则可以来自课本、论文以及其它相关资料。

确保数据和文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Step 3: 数据预处理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一些误差或者异常值,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来保证数据质量。

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删除异常值、缺失值填补、数据标准化等。

Step 4: 模型构建根据作业要求和收集到的数据,确定所需的模型类型并进行构建。

例如,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或者是协整分析等方法来建立模型。

Step 5: 模型评价在建立模型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包括残差分析、模型符合度检验、预测精度检验等。

Step 6: 结果分析基于模型评价的结果,对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图表、文字等方式来呈现分析结果。

Step 7: 结论撰写最后,将模型的结果和结论进行撰写。

结论应该清晰、简练,突出本次研究的重点和所得到的结论。

以上就是计量学作业的具体步骤,希望对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有所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完成计量学作业需要耐心和细致,同时也需要灵活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如果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助教或同学寻求帮助。

2020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2020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和分子”,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装置:部分实验数据:温度压强时间水槽中H2O的质量H2体积O2体积30℃101 kPa 0 300 g 0 030℃101 kPa 4分钟298.2 g 1.243 L 请回答下列问题:(1)4分钟时H2、O2物质的量分别是mol、 mol。

(2)该温度下,气体摩尔体积是。

(3)假设电解H2O速率相同,2分钟时试管内收集到的H2的体积是 mL。

(4)根据以上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的温度相关B. 在该实验条件下,3 mol O2的气体摩尔体积为74.58 L/molC. 同温、同压下,2 mol O2和2 mol 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相同D. 该实验条件下,O2的密度为1.287 g/L【答案】(1)0.1 0.05(2)24.86 L/mol(3)1243(4)B2.(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同温同压下,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为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0.01 mol某气体的质量为0.44 g,则该气体的密度为________g·L−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4)在标准状况下,14 g CO与2 g H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________L。

【答案】(1)1∶2(2)1∶2(3)1.96 44(4)33.63.(1)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等质量的SO2和O2。

二者体积比为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密度比为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CO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C和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g·L−1。

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掌握一些基本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如何正确地取材、操作仪器、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并理解几个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计量检测实验室里提供的仪器和设备:1、数字示波器;2、计算机;3、万用表;4、热电偶;5、光学显微镜;6、薄膜厚度计;7、加热器;8、称量器;9、温度传感器;10、光度计。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内容如下:1、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1)数字示波器就是一种电子测试仪器,它可以让测量的信号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波形和数据。

学生将学会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通电、校准和测量等。

(2)数字示波器一般有多个通道,需要选择相应的通道来测量电信号。

例如,测量交流电流,需要选择相应的交流通道;测量直流电流,则选取相应的直流通道。

(3)为了使示波器的数据更加准确,需要进行校准。

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示波器自带的校准功能,以确保测试到的数据的可靠性。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光学显微镜主要是用来观察小尺寸物体的工具。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光学显微镜、调整放大倍数和焦距、观察物体的颜色和形态等。

(2)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需要注意焦距是否正确,以避免图像虚化或者失真。

另外,显微镜的条线和光线也需要进行校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薄膜厚度计的使用方法:(1)薄膜厚度计主要用来测量各种物质的薄膜厚度。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薄膜厚度计、如何校准及如何取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2)在使用薄膜厚度计时,需要注意测量的位置和厚度。

同时,需要将厚度计与标准的标准薄膜片之间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光度计主要用来测量光的强度和颜色。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光度计和如何校准、设置以及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2)在使用光度计时,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颜色,以避免干扰测试结果。

同时,需要将光度计与标准的光源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将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学科,在当今社会经济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为政策制定、企业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次大作业中,我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示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和分析过程。

假设我们要研究某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等渠道,我们获取了该地区一定数量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

接下来,我们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和分析。

观察数据的分布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值或缺失值。

对于异常值,需要判断其是由于数据录入错误还是真实的特殊情况。

如果是录入错误,进行修正;如果是特殊情况,则需要在后续的分析中加以考虑。

对于缺失值,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填补,如均值填补、回归填补等。

在确定数据质量良好后,我们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根据经济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假设居民消费水平(Y)与收入水平(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模型可以表示为:Y =β0 +β1X +ε ,其中β0 是截距项,β1 是斜率,表示收入对消费的边际影响,ε 是随机误差项。

为了估计模型中的参数β0 和β1 ,我们使用最小二乘法(OLS)。

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是使得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参数的估计值。

然后,我们对模型进行检验。

首先是经济意义检验,即参数估计值的符号和大小是否符合经济理论和实际情况。

例如,在我们的模型中,β1 应该为正,因为通常情况下收入增加会导致消费增加。

其次是统计检验,包括拟合优度检验(R²)、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 检验)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 检验)。

R²衡量了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其值越接近 1 表示拟合越好。

t 检验用于判断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F 检验用于判断整个方程是否显著。

假设我们得到的估计结果为:Y = 1000 + 08X ,R²= 08 ,t 检验和 F 检验均显著。

计量第二次作业

计量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1.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1) i i i X Y εββ++=3102) i i i X Y εββ++=log 103) i i i X Y εββ++=log log 104) i i i X Y εβββ++=)(2105) i ii X Y εββ+=10 6) i i i X Y εββ+-+=)1(1107)i i i i X X Y εβββ+++=1022110解:(1)(2)(3)(7)变量非线性,系数线性。

(4)变量线性,系数非线性。

(5)(6)变量和系数均为非线性。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区别?解:一元线性是说一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多元线性则是多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区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解释变量的个数不同;二是模型的经典假设不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了个“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的假定;三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式的表达更为复杂。

计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最小二乘法是整个回归思想中的核心。

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由于变量的增多,最普遍的会出现异方差性,还会有时序性等影响着回归方程的拟合度。

3.为什么说最小二乘估计量是最优的线性无偏估计量?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估计的正规方程组,能解出唯一的参数估计的条件是什么?解:在满足经典假设的条件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线性性、无偏性以及最小性方差,所以被称为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BLUE )。

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估计的正规方程组,能解出唯一的参数估计量的条件是解释变量间不完全线性相关。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试说明在证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有效性的过程中,哪些基本假设起了作用?解:随机误差项零均值,同方差,无序列相关且服从正态分布。

解释变量非随机,如果是随机的,不能与随机误差项相关,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

计量经济学作业 第四章

计量经济学作业 第四章

计量经济学作业第四章7.下表给出了2000年中国部分省市城镇居民每个家庭平均全年可支配收入(X)地区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地区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北京10349.69 8493.49 河北5661.16 4348.47天津8140.50 6121.04 山西4724.11 3941.87内蒙古5129.05 3927.75 河南4766.26 3830.71辽宁5357.79 4356.06 湖北5524.54 4644.50吉林4810.00 4020.87 湖南6218.73 5218.79黑龙江4912.88 3824.44 广东9761.57 8016.91上海11718.01 8868.19 陕西5124.24 4276.67江苏6800.23 5323.18 甘肃4916.25 4126.47浙江9279.16 7020.22 青海5169.96 4185.73山东6489.97 5022.00 新疆5644.86 4422.93 (2)检验模型是存在异方差;(3)如果存在异方差性,试采用适当的方法伏击模型参数。

解:(1)采用Eviews,用OLS估计的结果如下:人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线性模型为:Y =272.36+0.76X 2R=0.9831,F=1048.912,D.W.=1.1893。

(2)残差图如下所示,由图可以认为可能存在异方差性。

做进一步的统计检验,采用怀特检验。

得:2e=-180998.9+49.42846X-0.002115X怀特统计量:n 2R=20*0.632606=12.65212>自由度为2的卡方分布的相应临界值5.99。

即拒绝同方差性的原假设。

因此存在异方差性。

(3)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原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得:由输出结果可知,人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线性模型为Y=415.6603+0.729026X。

2R=0.999895,DW=1.545424,F=1056.477可以看出,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结果与不加权OLS估计结果有较大区别。

计量经济学作业

计量经济学作业

计量经济学作业(5-7)一、作业五1. 在存在异方差情况下,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估计量是有偏的和无效的。

()2. 当存在自相关时,OLS 估计量是有偏的并且也是无效的。

()3. 如果在多元回归模型中,根据通常的t 检验,全部回归系数分别都是统计上不显著的,那么该模型不会有一个高的R 2值。

()4. 在时间序列模型中,遗漏重要解释变量既有可能导致异方差问题,又有可能导致自相关问题。

()5. 变量是非线性的回归模型在计量经济学上不被称作线性回归模型。

()6. 随机误差项μi 与残差e i 是一回事。

()7. 给定显著性水平α及自由度,若计算得到的t 值超过临界的t 值,则接受原假设。

8. 蛛网现象可能会带来计量经济模型的自相关问题。

()9. 无论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离差平方和(TSS )的自由度总为(n-1)。

() 10.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方差膨胀因子(VIF )一定是不小于1。

() 11. 在存在异方差情况下,常用的OLS 法总是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差。

() 12. 若假定自相关系数等于1,那么一阶差分变换能够消除自相关。

() 13. 存在多重共线时,模型参数无法估计。

()14. 如果在多元回归模型中,根据通常的t 检验,全部回归系数分别都是统计上不显著的,那么该模型不会有一个高的R 2值。

()15. 当我们得到参数区间估计的上下限的具体数值后,就可以说参数的真实值落入这个区间的概率为1-α. ()16. p 值和显著性水平α是一回事。

()17. 只有当μi 服从正态分布时,OLS 估计量才服从正态分布。

()18. 多元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意味着模型中任何一个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

() 19. 戈德菲尔德-夸特检验(GQ 检验)可以检验复杂性的异方差。

() 20. 残差平方和除以自由度(n-k )始终是随机误差项μi 方差(2σ)的无偏估计量。

() 21. 用一阶差分法消除自相关时,我们假定自相关系数等于-1。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计量工作是指根据法定计量单位和计量法规进行各类物理量的测量、检测和校准工作,以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结果,保障产品质量和贸易公平,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计量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

为了保证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指导书对计量工作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1. 目标:准确、可靠、规范地完成计量工作,为各个领域提供准确的计量结果,保障产品质量和贸易公平。

2. 原则:依法进行计量工作,遵守计量法规,保证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取合理的计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严格遵守计量工作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篡改数据和记录;保障计量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养。

二、工作流程和内容1. 计划与准备:确定计量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时间和工作人员等。

根据工作计划准备所需的计量仪器设备和标准样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采样与准备:根据计量要求进行采样,并对样品进行相关处理和准备工作,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测性。

3. 测量与检测:根据计量要求和标准方法,采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测量和检测工作。

注意操作规程和方法的准确性,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和记录,计量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果报告和评估:根据测量结果,编制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和评估结论等,确保报告的准确、可靠和透明。

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三、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1.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设立计量工作的质量目标和指标,制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对计量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及时纠正和改进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计量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 (99)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 (99)

1.2.2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每课一练(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1 Ba(NO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 L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B.500 mL溶液中NO3-浓度为0.4 mol·L-1C.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D.500 mL溶液中NO3-总数为0.2N A解析 2 L 0.2 mol·L-1 Ba(NO3)2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1.2N A,A错误。

答案 A2.(2013·太原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碳酸钠溶液的阴离子总数等于0.1N AB.将1体积c mol·L-1硫酸用水稀释为5体积,得到0.2c mol·L-1硫酸C.将25 g无水CuSO4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其浓度为1 mol·L-1D.将w g a%NaCl溶液蒸发掉w2g水,得到4a% NaCl溶液解析CO32-水解使阴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A项错误;C项CuSO4的物质的量大于0.1 mol,则CuSO4溶液的浓度大于1 mol·L-1错误;D项若不析出晶体,得到2a%的NaCl溶液错误。

答案 B3.V L浓度为0.5 mol·L-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V LB.加入10 mol·L-1的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C.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D.加入V L 1.5 mol·L-1的盐酸混合均匀解析A项,通入HCl气体后溶液的体积会发生变化,若溶液体积不变时所给数据是合理的,该项不合理;C项,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浓缩会导致HCl 挥发,该项不合理;D项,不同浓度盐酸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两溶液的体积加和,该项不合理。

计量计价作业及答案

计量计价作业及答案

1.某工程某层内墙抹灰工程量为1500M2,由10人在25天施工完成,每天施工12小时,试计算每人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2.某施工小组8人,砌墙30立方米,5天完成(一班制)。

试计算台班产量和每工产量和时间定额。

3.某工程地下室底板砼工程量3600立方米,业主要求12天内连续浇捣完成,如果一台砼搅拌机需要15人工作、加班备用15人浇捣砼,台班产量为30立方米。

求需要派(雇佣)多少人?在现场工作的人员为多少人?需租用几台砼搅拌机?(施工场地和机械数量不受限制)。

作为施工方管理人员,如果工人要求每工日工资80元时,完成地下室底板砼浇捣任务至少需要支付多少工资?如果业主同意采用泵送商品砼浇捣,每小时每泵车可浇捣60立方米。

你认为浇捣几天比较合理,用几台泵车。

4.某泥工班组每台搅拌机配16人,专门承包浇捣基础砼,浇捣不同构件的产量定额分别是:浇捣砼垫层2M3/工日,承台和基础梁1.5 M3/工日,行业规矩:除垫层砼浇捣外,砼浇捣一般没有紧急情况均得连续浇捣。

近日该泥工班组承包到一个工程,工程量分别是:垫层砼52 M3,基础梁和承台砼190 M3,假如必须垫层砼浇捣完成后用2天安装模板和钢筋,才能继续浇捣基础梁和承台砼,你会承诺甲方最少几天完成?如果市场每工日工资为50元,支付工人每立方米基础梁和承台砼(含浇捣垫层砼工资)的工资单价为多少?(浇捣砼每台搅拌机规范配备人员为16-25人)注:计算一律留两位小数答案:劳动定额作业:1、每人每天工作12/8=1.5 工日每工产量=1500/(10*25*1.5)=4平方米/工日时间定额=1/4=0.25 工日/平方米2、5天总台班量=5*1=5台班台班产量=30/5=6立方米/台班每工产量=6/8=0.75立方米/工日时间定额=1/0.75=1.33工日/立方米3、按12天计算机械台数=3600/(12*3*30)=3.33台,取4台按4台反算天数=3600/(4*30*3)=10天;确认4台、10天;每班需要操作人员15*4=60人每天每人工作1.5班制共雇用60*2=120人每天每人一班制共雇用60*3=180人10*3*4*15*80=144000元因业主不要求赶工,取用1台机械工期=3600/(1*60*24)=2.5天,用1台泵车浇捣2.5天4、方案1、52/(2*16*3)=0.54天、连续取1天;方案2、52/(2*16)=1.625天、不连续取2天;190/(1.5*16*3)=2.64天、取3天;方案1、1+2+3=6天,连续可承诺6天完成;16*4*3*50/190=50.53元/立方米方案2、2+2+3=7天,垫层不连续可承诺7天完成;16*(2+3*3)*50/190=46.32元/立方米材料消耗定额作业:1、净用量=1/(0.11*0.11)=82.64 块总消耗量=82.64*(1+0.02)=84.29 块单方报价=84.29*36/100=30.34 元2、根据合同会变,单方报价=82.64*(1+0.06)*36/100=31.54 元3、根据题意,设缝宽为x依题意得【1800/【(0.1+x)*(0.1+x)】】*(1+0.03)=140189 解得x=15毫米4、单方净用量=1/(0.3*0.3)=11.11块黑白对半=11.11/2=5.555块黑地砖单方单价=5.555*1.05*5.8=33.86元白地砖单方单价=5.555*1.03*7.2=41.23元向业主报地砖单方综合单价=33.86+41.23=75.09元5、砼砌块净用量=10/(0.62*0.27*0.2)=298.69块砂浆净用量=10-0.6*0.2*0.25*298.69=1.04 立方米砼砌块总消耗量=298.69*(1+0.03)*2345/10=72144.09块取72145块一次性进场需要准备资金=72145*11.5=829667.5元,取829668元。

(完整版)《计量经济学》作业答案

(完整版)《计量经济学》作业答案

计量经济学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1-2.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答: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是研究经济现象中的具体数量规律(或者说,计量经济学是利用数学方法,根据统计测定的经济数据,对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即计量经济学方法或理论计量经济学;二是应用,即应用计量经济学;无论是理论计量经济学还是应用计量经济学,都包括理论、方法和数据三种要素。

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随机关系;二是因果关系。

1-4.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答: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1)设定理论模型,包括选择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3)估计模型参数;(4)模型检验,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

1-6.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答: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

在经济意义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大小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相符合;在统计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模型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本观测值以外的范围。

第二次作业:2-1 P27 6条2-3 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基本假设?违背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否就不可估计?答: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实际是针对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假设)是:解释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而且解释变量之间互不相关;随机误差项具有0均值和同方差;随机误差项在不同样本点之间是独立的,不存在序列相关;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之间不相关;随机误差项服从0均值、同方差的正态分布。

计量计价作业

计量计价作业

1、砌筑1M3的一砖墙,需消耗2工日,人工幅度差系数为10%,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砖和砂浆损耗系数别为3%和8%,完成1M3的砌体需耗水0.8M3,请计算1M3的一砖墙所需工料消耗量为多少?2、某工程年需红砖500万块,可有下列3个砖厂供货,请计算每千块砖的最低预算价格及相应的原价、运费、运输损耗、采保费?已知运费1.0元/km.t,墙面的墙面砖消耗量。

4、假定消耗量标准外墙面砖规格95mm×90mm×10mm,灰缝5mm,灰缝砂浆配合比为1:1水泥砂浆,其基价表详下表。

如设计外墙面砖规格80mm×100mm ×10mm,按一下给定数据换算面砖及灰缝砂浆消耗量:计算基期基价,并列出面砖、灰缝砂浆计算式。

面砖、砂浆施工操作损耗率按2%计算。

计算结果列于下表编号B2-149 B2-149换项目外墙面砖抹灰(灰缝5mm)95×90 80×100名称单位单价数量合价数量合价综合人工工日30.00 61.00 1830.00材料墙面砖95×90 M2 85.00 91.80 7803.00 墙面砖80×100 M2 80.00 / /水泥砂浆1:1(灰缝)M3 230.00 0.10 23.46 其他材料元/ 500.00机械费元/ 25.00基期基价元/ 10181.465、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含义及建设工程项目的划分6、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是怎样构成的7、某地区建筑企业生产工人基本工资16元/工日,生产工人辅助工资4元/工日,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1.5元/工日,职工福利费按2%比例计提,求该地区的日工资单价8、计算某地10t自卸汽车台班使用费。

有关资料如下:机械预算价格250000元/台班,使用总台班3150台班,大修理间隔625台班,年工作台班250台班,一次大修理费26000元,经常维修费系数K=1.52,机上人工消耗2.5工日/台班,人工单价16.5元/工日,柴油耗45.6kg/台班,柴油预算价格3.5元/kg,养路费95.8元/台班。

计量经济学作业模板

计量经济学作业模板

计量经济学作业国际商务0801班沈丰华 08020401464.13(1)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个人储蓄函数建立个人储蓄与个人收入的回归模型,模型如下:Y i=β1+β2X i+u i将数据输入Eviews,点击Eviews主画面上quick下的estimate equeation按钮,在空框中输入Y C X,点击OK,得到Y对X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步骤如下:得到如下结果:可知个人储蓄函数的模型为:Y=-684.124+0.085XSe=(118.163) (0.005)t=(-5.485) (17.342)R2=0.912 F=300.732 DW=0.912 n=31(2)用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进行异方差性检验点击Procs下的sort series,在弹出对话框输入X,按升序排列点击OK点击Sample,将样本范围分别改为1-15和17—31,做Y对X的线性回归,记下残差平方和分别得到如下结果:F=[RSS1/(n1-k)]/[RSS2/(n2-k)]=999202.3/220613.9=4.529又α=0.Fa(n1-k,n2-k)=Fa(14,14)≈2.01因为F﹥Fa,所以模型中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3)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个人储蓄函数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异方差,取权数W=1/X,点击quick下拉栏中的estimate equat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Y、C、X,然后点击右下方的Options,弹出新的对话框选中Weighted LS/TSLS,并在Weight中填入权数变量名W,即1/x,然后点击OK,如图:得到结果如下:权数为1/x时,得到结果如下:Y = -722.5037242 + 0.0881********XSe=(72.36495)(0.004372)t =(-9.984166)(20.15822)R2 = 0.774641 F= 406.3537 DW= 0.994618同理,权数为W=X^(-1/2)时,结果为:Y = -706.6985122 + 0.0872********XSe=(87.89896)(0.004334)t =(-8.039896)(20.13992)R2 = 0.873482 F= 405.6164 DW= 0.955188权数为W=1/abs(e)时,结果为:Y = -704.2026365 + 0.08898039623*XSe=(37.78047)(0.002750)t =(-18.63933)(32.36058)R2 = 0.991634 F= 1047.207 DW=1.358981通过比较,得到权数W=1/abs(e)的效果最好,因此最终结果为:Y = -704.2026365 + 0.08898039623*XSe=(37.78047)(0.002750)t =(-18.63933)(32.36058)R2 = 0.991634 F= 1047.207 DW=1.3589814.14(1)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该地区居民农产品消费量函数该地区居民农产品消费函数为:Y=27.912+0.352XSe=(1.869) (0.005)t=(14.934) (64.207)R2=0.997 F=4122.531 DW=0.680 n=16(2)进行序列相关检验在EQ01 的窗口中点击Procs/Make residual series,在窗口中键入e,生成了一个名为e 的残差序列画残差项的散点图,以察看是否存在序列相关因为DW=0.680,解释变量个数为1,样本容量为16所以 dL=1.10 dU=1.37因为小于下限,故模型中存在一阶自相关,结合残差散点图,可以判定为一阶正相关(3)试用广义差分法处理序列相关问题由DW=0.680,得到一阶正相关系数的估计值为ρ=1-DW/2=0.66在GNER对话框中输入DY=Y-0.66*Y(-1) 同理生成DX做回归模型,生成广义差分模型得到差分模型为:DY=9.997+0.351DX。

计量经济学作业HW1

计量经济学作业HW1

Homework1for Econometrics(due March27,2013)Spring2013Instructor:Jihai YuTA:Kunyuan Qiao1.Suppose that you are asked to conduct a study to determine whether smaller class sizes lead to improved student performance of fourth graders.(i)If you could conduct any experiment you want,what would you do?Be speci…c.(ii)More realistically,suppose you can collect observational data on several thousand fourth graders in a given state.You can obtain the size of their fourth-grade class and a standardized test score taken at the end of fourth grade.Why might you expect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lass size and test score?(iii)Woul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necessarily show that smaller class sizes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Explain.2.The data set BWGHT.DTA contains data on births to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Two variables of interest are the dependent variable,infant birth weight in ounces(bwght),and an explanatory variable, average number of cigarettes the mother smoked per day during pregnancy(cigs).The following simple regression was estimated using data on n=1,388births:\bwght=119:77 0:514cigs(i)What is the predicted birth weight when cigs0?What about when cigs20(one pack per day)? Comment on the di¤erence.(ii)Does this simple regression necessarily capture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ld’s birth weight and the mother’s smoking habits?Explain.(iii)To predict a birth weight of125ounces,what would cigs have to be?Comment.(iv)The proportion of women in the sample who do not smoke while pregnant is about0.85.Does this help reconcile your…nding from part(iii)?ing data from1988for houses sold in Andover,Massachusetts,from Kiel and McClain(1995),the following equation relates housing price(price)to the distance from a recently built garbage incinerator(dist):\log(price)=0:94+0:312log(dist)n=135;R2=0:162(i)Interpret the coe¢cient on log(dist).Is the sign of this estimate what you expect it to be?(ii)Do you think simple regression provides an unbiased estimator of the ceteris paribus elasticity of price with respect to dist?(Think about the city’s decision on where to put the incinerator.) (iii)What other factors about a house a¤ect its price?Might these be correlated with distance from the incinerator?4.Let^ 0and^ 1be the OLS intercept and slope estimators,respectively,and let u be the sample average of the errors(not the residuals!).(i)Show that^ 1can be written as^ 1= 1+P n i=1w i u i where w i=d i=SST x and d i=x i x. (ii)Use part(i),along with P n i=1w i=0,to show that^ 1and u are uncorrelated.[Hint:You are being asked to show that E[(^ 1 1) u]=0].e the data in WAGE1.DTA for this exercise.(i)Find the average education level in the sample.What are the lowest and highest years of education?(ii)Find the average hourly wage in the sample.Does it seem high or low?(iii)How many women are in the sample?How many men?6.The data set in CEOSAL2.DTA contains information on chief executive o¢cers for U.S.corporations. The variable salary is annual compensation,in thousands of dollars,and ceoten is prior number of years as company CEO.(i)Find the average salary and the average tenure in the sample.(ii)How many CEOs are in their…rst year as CEO(that is,ceoten=0)?What is the longest tenure as a CEO?(iii)Estimate the simple regression modellog(salary)= 0+ 1ceoten+u;and report your results in the usual form.What is the(approximate)predicted percentage increase in salary given one more year as a CE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计量经济学作业一、1、劳动参与率2010年:2012年:分析:由图形可以看出,2012年的劳动参与率普遍比2010年的劳动参与率要高。

而且12年的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有明显提高。

2、收入2010年:2012年:分析:从图像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2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的收入都有明显的提高。

男性收入和女性收入相比,各个年龄段都普遍高一些。

3、教育水平2010年:2012年:分析:根据两个图像的形状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2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这可能是因为短时间内受教育程度并不是太容易被改变带来的结果。

4、健康2010年:2012年:分析:从图像上看,从2010年到2012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从健康程度上来看,没有太大的提升,这可能与在短时间内,没有太大的经济状况变化来改变健康程度或者采取措施还未有成效有关系。

5、幸福感2010年:2012年:分析:从图像上来看,从2010年到2012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普遍认为自己的幸福程度有所下降。

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人们的幸福感有所降低。

6、消费和消费率gen in10= fh601+fincomekeep fid cyear fh601 in10rename cyear cyear10rename fh601 ex10save "E:\计量经济学\CFPS\CFPS\CFPS_2010_family_dta\cfps2010family_report_nat072014.dta", replaceuse "E:\计量经济学\CFPS\CFPS\CFPS_2012_family_dta\cfps2012famecon_072014.dta", clear gen in12=expense+fincome2_adjkeep fid10 cyear expense in12rename fid10 fidsort fidrename cyear cyear12rename expense ex12save "E:\计量经济学\CFPS\CFPS\CFPS_2012_family_dta\cfps2012famecon_072014.dta", replace merge m:1 fid using E:\计量经济学\CFPS\CFPS\CFPS_2010_family_dta\cfps2010family_report_nat072014.dtagen experc10=ex10/in10gen experc12=ex12/in12. sum experc10 experc12Variable Obs Mean Std. Dev. Min Maxexperc10 14540 .4859515 .2221916 -.0050251 1experc12 11248 .535299 .2238061 .013484 .9999704二、假设检验1、收入:. ttest in10=in12Paired t testVariable Obs Mean Std. Err. Std. Dev. [95% Conf. Interval]in10 10585 63064.25 1761.034 181181.2 59612.29 66516.21in12 10585 83459.16 969.4914 99744.6 81558.77 85359.55diff 10585 -20394.91 1854.47 190794.2 -24030.02 -16759.8mean(diff) = mean(in10 - in12) t = -10.9977Ho: mean(diff) = 0 degrees of freedom = 10584Ha: mean(diff) < 0 Ha: mean(diff) != 0 Ha: mean(diff) > 0Pr(T < t) = 0.0000 Pr(|T| > |t|) = 0.0000 Pr(T > t) = 1.0000结论:拒绝原假设,说明两年的总收入有了显著的提升2、消费. ttest ex10=ex12Paired t testVariable Obs Mean Std. Err. Std. Dev. [95% Conf. Interval]ex10 11186 31532.5 1296.262 137097.7 28991.6 34073.41ex12 11186 43286.86 606.5698 64153.18 42097.88 44475.85diff 11186 -11754.36 1380.414 145998 -14460.21 -9048.502mean(diff) = mean(ex10 - ex12) t = -8.5151Ho: mean(diff) = 0 degrees of freedom = 11185Ha: mean(diff) < 0 Ha: mean(diff) != 0 Ha: mean(diff) > 0Pr(T < t) = 0.0000 Pr(|T| > |t|) = 0.0000 Pr(T > t) = 1.0000结论:拒绝原假设,说明总消费也有显著提升。

3、消费率. ttest experc10=experc12Paired t testVariable Obs Mean Std. Err. Std. Dev. [95% Conf. Interval]experc10 10580 .4900928 .0021553 .2216959 .4858679 .4943177experc12 10580 .5368849 .0021631 .2224942 .5326448 .541125diff 10580 -.0467921 .002838 .2919153 -.0523551 -.041229mean(diff) = mean(experc10 - experc12) t = -16.4876Ho: mean(diff) = 0 degrees of freedom = 10579Ha: mean(diff) < 0 Ha: mean(diff) != 0 Ha: mean(diff) > 0Pr(T < t) = 0.0000 Pr(|T| > |t|) = 0.0000 Pr(T > t) = 1.0000结论:拒绝原假设,说明从2010年到2012年消费率有了显著的提升。

三:收入分解1、根据性别2010年. oaxaca income eduy gender qa1age urban,by(gender)weight(0.5)Blinder-Oaxaca decomposition Number of obs = 335901: gender = 02: gender = 1income Coef. Std. Err. z P>|z| [95% Conf. Interval]DifferentialPrediction_1 6469.657 107.8319 60.00 0.000 6258.31 6681.004Prediction_2 13001.24 187.6803 69.27 0.000 12633.39 13369.09Difference -6531.583 216.4523 -30.18 0.000 -6955.821 -6107.344DecompositionExplained -1276.99 72.97852 -17.50 0.000 -1420.025 -1133.954Unexplained -5254.593 211.7109 -24.82 0.000 -5669.539 -4839.647可以看出男女的工资差距非常显著,等于6531.583,其中控制的变量解释了1276.99的差距2012年. oaxaca income12 eduy12 gender12 age12 urban12,by(gender12)weight(0.5)Blinder-Oaxaca decomposition Number of obs = 356291: gender12 = 02: gender12 = 1income12 Coef. Std. Err. z P>|z| [95% Conf. Interval]DifferentialPrediction_1 7512.569 125.3911 59.91 0.000 7266.807 7758.331Prediction_2 15651.2 293.8965 53.25 0.000 15075.17 16227.23Difference -8138.631 319.5279 -25.47 0.000 -8764.894 -7512.368DecompositionExplained -2167.742 90.6923 -23.90 0.000 -2345.496 -1989.988Unexplained -5970.889 316.1988 -18.88 0.000 -6590.627 -5351.151可以看出男女工资的差距很明显,等于8138.631。

其中控制变量解释了2167.742的差距2、根据户籍2010年. oaxaca income eduy gender qa1age urban,by(urban)weight(0.5)Blinder-Oaxaca decomposition Number of obs = 335901: urban = 02: urban = 1income Coef. Std. Err. z P>|z| [95% Conf. Interval]DifferentialPrediction_1 6202.489 115.1226 53.88 0.000 5976.852 6428.125Prediction_2 13606.81 186.3053 73.04 0.000 13241.66 13971.96Difference -7404.321 219.0043 -33.81 0.000 -7833.561 -6975.08DecompositionExplained -2728.173 100.1091 -27.25 0.000 -2924.383 -2531.962Unexplained -4676.148 225.9995 -20.69 0.000 -5119.099 -4233.197可以看出2010年户籍工资的差距很显著,是7404.321,其中控制变量解释了2728.173的变量2012年oaxaca income12 eduy12 gender12 age12 urban12,by(urban12)weight(0.5)Blinder-Oaxaca decomposition Number of obs = 263351: urban = 02: urban = 1income12 Coef. Std. Err. z P>|z| [95% Conf. Interval]DifferentialPrediction_1 6327.397 123.2132 51.35 0.000 6085.904 6568.891Prediction_2 16404.78 323.8636 50.65 0.000 15770.01 17039.54Difference -10077.38 346.51 -29.08 0.000 -10756.53 -9398.231DecompositionExplained -3524.634 220.773 -15.96 0.000 -3957.341 -3091.927Unexplained -6552.744 390.8702 -16.76 0.000 -7318.836 -5786.653可以看出2012年户籍工资的差距非常显著,等于10077.38,其中控制变量可以解释3524.634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