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 伴性遗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必修二2.3伴性遗传(共41张PPT)
![必修二2.3伴性遗传(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3d0a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0.png)
8
9
A、XBXB B、XBXb
Ⅳ 10
C、XBY D、XbY
[巩固应用] 伴X隐性遗传病
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 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
(是3)8号12 基。因型是XBXb可能性
Ⅰ Ⅱ
1 5
2
34 6
(者4)的10可号能是性红是绿色14盲基。因携带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
(1)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1/2 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全部 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男孩/所有男孩
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是显性,为伴性 遗传;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 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 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红绿色盲的男孩。
Ⅱ1
234
5
6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问: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 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是为什么?
Y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Y染色体 X非同源区段
X染色体
如果控制人的红绿色盲的基因为(b),请完 成以下表格
XBXB XBXb XbXb XBY XbY 正常 正常 色盲 正常 色盲
第3节 伴性遗传
王女士本人有色盲症,现 在女儿5岁,老公很想再 要一个男孩,王女士担心 生男孩可能不健康,两人 因此僵持不下,你支持她 的观点吗?
有孝心的小道尔顿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 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
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 盲症患者。 •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 盲症叫道尔顿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 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 课件 (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590effaa00b52acfc7caca.png)
:
1
女性携带者
亲代
XBXb
×
男性色盲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1:1
XBY
XbY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因为男 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 而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 不患病而只是携带致病基因,她必 须同男时性患含者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才 会患色盲
答案:由外祖母传给男孩。
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答案:D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三、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1、概念:致病基因(D)和它的等位基因(d)位于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患者由于对磷、钙 吸收不良而导致骨 发育障碍。患者常 常表现为X型(O型) 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生长 缓慢等症状。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最可能 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 能为伴X隐性,女多于男则最可能为伴X显 性。
(4)“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即患者全为男性,则最可能为伴Y遗传。
• 1.女性正常×男性正常 • 2.女性正常 × 男性色盲(遗传图解及解释) • 3.女性携带者 × 男性正常(遗传图解及解释) • 4.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遗传图解) • 5.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遗传图解) • 6.女性色盲 × 男性色盲
女性正常
亲代
XB XB
×
配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教学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教学课件 (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35199ad4d8d15abe234e57.png)
性别决定:
• 1.孤雌生殖(染色体倍数决定): 如蜜蜂。 未受精的卵细胞(单倍体)→雄峰; 受精卵(二倍体)→雌蜂。 • 2.性染色体形态决定: ①XY型:如果蝇、人。XX→雌性;XY→雄性
Y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Y染色体 X非同源区段
结果:由XY染色 体上基因控制的 的遗传往往与性 别相关。
伴X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 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基因。这 种遗传称为伴X隐性遗传。 女性 (XX)
基因型
男性 (XY)
X B X B X B X b X bX b X B Y
正常 正常 色盲 (携带者)
XbY
色盲
表现型
正常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b
XBY
XbY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1 : 1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 1 : 1
b
父亲 思考: 母亲,一个来自于 女孩的XbXb一个来自于____ ___;
X Y。 父亲的基因型一定是_____ 口诀(逆推):女病父必病
图2-15 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
亲代
女性色盲 XbXb × 男性正常 XBY XB
伴性遗传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如血友病 (伴X隐性遗传),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
1.判断是否为伴Y遗传(传男不传女)
Ⅰ
1
2
Ⅱ Ⅲ
3
4
5
6
7
8
9
10
11
正常男女 患者
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
2.确定显隐性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甲
乙
丙
丁
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
• 1.孤雌生殖(染色体倍数决定): 如蜜蜂。 未受精的卵细胞(单倍体)→雄峰; 受精卵(二倍体)→雌蜂。 • 2.性染色体形态决定: ①XY型:如果蝇、人。XX→雌性;XY→雄性
Y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Y染色体 X非同源区段
结果:由XY染色 体上基因控制的 的遗传往往与性 别相关。
伴X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 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基因。这 种遗传称为伴X隐性遗传。 女性 (XX)
基因型
男性 (XY)
X B X B X B X b X bX b X B Y
正常 正常 色盲 (携带者)
XbY
色盲
表现型
正常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b
XBY
XbY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1 : 1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 1 : 1
b
父亲 思考: 母亲,一个来自于 女孩的XbXb一个来自于____ ___;
X Y。 父亲的基因型一定是_____ 口诀(逆推):女病父必病
图2-15 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
亲代
女性色盲 XbXb × 男性正常 XBY XB
伴性遗传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如血友病 (伴X隐性遗传),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
1.判断是否为伴Y遗传(传男不传女)
Ⅰ
1
2
Ⅱ Ⅲ
3
4
5
6
7
8
9
10
11
正常男女 患者
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
2.确定显隐性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甲
乙
丙
丁
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2.3伴性遗传课件(共27张ppt)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2.3伴性遗传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55c15758f5f61fb636664a.png)
2
1
教学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 2、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总结伴 性遗传特点。
2020/5/18
2
观察下图,判断你的色觉是否正常
2020/5/18
3
观察下图,判断你的色觉是否正常
2
4
观察下图,判断你的色觉是否正常
2020/5/18
5
预习检测:
什么是伴性遗传?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 性 染色体上, 性状遗传总是和 性别 相关联,这种 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总结归纳:
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隐)的遗传特点
①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 交叉遗传:致病基因 男→女→男
隔代遗传
③ 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女病父子病)
2020/5/18
16
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其遗 传特点又是怎样的?
1.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男女中的发病情况怎样?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
6
Ⅰ
1
Ⅱ1
23
2 45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6
女性色盲
男性色盲
Ⅲ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家系图中患者是什么性别的?色盲遗传与什么 有关?
2020/5/18
7
问题探究一.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再学习)
Ⅰ
1
Ⅱ1
23
Ⅲ1 2 3 4
5
2
45
6
6 7 8 9 10 11 12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Y
男性色盲
1
教学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 2、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总结伴 性遗传特点。
2020/5/18
2
观察下图,判断你的色觉是否正常
2020/5/18
3
观察下图,判断你的色觉是否正常
2
4
观察下图,判断你的色觉是否正常
2020/5/18
5
预习检测:
什么是伴性遗传?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 性 染色体上, 性状遗传总是和 性别 相关联,这种 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总结归纳:
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隐)的遗传特点
①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 交叉遗传:致病基因 男→女→男
隔代遗传
③ 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女病父子病)
2020/5/18
16
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其遗 传特点又是怎样的?
1.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男女中的发病情况怎样?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
6
Ⅰ
1
Ⅱ1
23
2 45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6
女性色盲
男性色盲
Ⅲ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家系图中患者是什么性别的?色盲遗传与什么 有关?
2020/5/18
7
问题探究一.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再学习)
Ⅰ
1
Ⅱ1
23
Ⅲ1 2 3 4
5
2
45
6
6 7 8 9 10 11 12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Y
男性色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16b77758fafab069dc0224.png)
X BXb
受精卵
XbY
Xb Y
女 病 父 必 病
XB
Xb
子代
XBXb XbXb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XBY
男性正常
XbY
男性色盲
1
:
1
:
1
:
1
㈡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现象
P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配子
XB Y
XB Y
母 病 子 必 病
Xb
F1
XB Xb
女性携带者XbY男性色盲1 Nhomakorabea:
1
伴X隐性遗传病特点:
问题: 什么样的人不能当司机?
!一般来说色盲的人不能当司机
色盲的发现 ——袜子颜色的故事
?
约翰· 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 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著作《论色盲》)
红绿色盲检查图
正常色觉与色盲色觉比较 正 常 色 觉
红 绿 色 盲 色 觉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 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 的发育成雄性?
我为什么是女孩?
我为什么是男孩?
性别决定 是指雌雄个体决定性别的方式 (一)基本概念: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无的染色体
(二)性别决定的方式
雄性: XY:异型 性染色体 雌性: XX:同型 性染色体
男→女→男 女→男→女
XbY
母亲 → 儿子 → 孙女
XBXb XbY
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患病
(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 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 课件(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6a4e3765ce050876321396.png)
伴Y染色体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小结: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隔代交叉遗传 3).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世代相传 3).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3、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患者均为男性,具有连续性,也称限雄遗 传 (例:外耳道多毛症)
ZW型性别决定和人类相反
♂ zz 同型
♀ zw 异型
请设计实验: 通过后代羽毛的特征即可区分鸡的雌雄。
芦花鸡羽毛(B)
非芦花(b)
同型的用隐性纯合子
非芦花雄鸡 ×
亲代
ZbZb
芦花雌鸡
ZBW
配子
Zb
ZB
W
子代
ZBZb
芦花雄鸡
1
:
ZbW
非芦花雌鸡 1
金版P30 预习反馈4; 金版P34 10
遗传系谱的判定思路
XBXb
XBY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 1 : 1
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_母__亲__那里传来。
女性携带者 × 男性色盲
亲代
XBXb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携带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 1 : 1
女儿是红绿色盲,_父__亲___一定是色盲。即女病_父___必病。
金版P30 典例1
【典例1】 (2014·课标全国Ⅱ卷)山羊性别决定方
式为XY型。下图所示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
《伴性遗传》PPT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2
![《伴性遗传》PPT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2](https://img.taocdn.com/s3/m/2b05b946856a561252d36fd4.png)
(3)显性遗传: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课件(共38张PPT)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口诀
1.父子相传为伴Y; 2.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3.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一)人类红绿色盲症 1. 色盲症的发现(快速阅读课本P33-P34)
英国化学家 道尔顿
J.Dalton 1766--1844
2.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开展讨论:
(1)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哪类染色体? 性染色体
如位于常染色体,则男女患病的几率应该一样
2.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
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
带者的概率是( D )
A.1/2
B.1/4
C.1/6
D.1/8
2.判断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1)致病基因位于 常 染色体上,属 隐 性遗传。 (2)6号基因型 Aa ,7号基因型 Aa 。
(3)6号和7号婚配,所生男孩中出现此种遗传病的 几率是 1/4 。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课件(共38张PPT)
2.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1)伴Y遗传:“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即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规律。 (2)隐性遗传: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伴X隐性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课件(共38张PPT)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口诀
1.父子相传为伴Y; 2.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3.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一)人类红绿色盲症 1. 色盲症的发现(快速阅读课本P33-P34)
英国化学家 道尔顿
J.Dalton 1766--1844
2.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开展讨论:
(1)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哪类染色体? 性染色体
如位于常染色体,则男女患病的几率应该一样
2.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
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
带者的概率是( D )
A.1/2
B.1/4
C.1/6
D.1/8
2.判断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1)致病基因位于 常 染色体上,属 隐 性遗传。 (2)6号基因型 Aa ,7号基因型 Aa 。
(3)6号和7号婚配,所生男孩中出现此种遗传病的 几率是 1/4 。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课件(共38张PPT)
2.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1)伴Y遗传:“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即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规律。 (2)隐性遗传: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伴X隐性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课件 (共57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课件 (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1c24fb9ec3d5bbfd0a7452.png)
这 孩这 对 色对 夫 盲夫 妇 的妇 生 概生 一 率一 个 是个 色男 盲 男 孩 的 概 率 是
1\ 2
1\4
1 : 1: 1 : 1
㈡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
亲代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XBY
母父 亲亲
色正
配请子 同学Xb 们自X己B 动Y 手
盲常 儿女
写一写该遗传图解
子儿 一一
二、伴 性 遗 传
概念: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表现与性 别相关联的现象,(某表现型在雌雄个体 中出现概率不同)
伴X遗传
伴X隐性遗传
• 分类
伴X显性遗传
伴Y遗传
㈠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
男
亲代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孩
XBXb
XBY
的 色
盲
基
配子
XB Xb
XB
Y
因 只
能
来
自
于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母亲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女♀ 22对(常)+XX(性) 男♂ 22对(常)+XY(性)
ZW型性别决定
雄性♂ zz(同型)
雌性♀ zw(异性)
例:鸟类、蛾蝶类昆虫等
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中是较为普遍的性 别决定方式.
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某些种类的两栖类、鱼类; 很多种类的昆虫(果蝇); 一些雌雄异株的植物(菠菜、大麻等.)
以下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
别的一组是( )
B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高一生物2.4 伴性遗传 课件(人教版必修2)
![高一生物2.4 伴性遗传 课件(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66845b4c77232f60dccca10e.png)
①男性色盲患者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传递给女儿。
②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一定不是色盲患者。 ③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色盲。
【例1】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 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 因来自于 ( B )
• Content
女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男性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 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3.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婚配组合及后代性状表现
双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子女可能出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后代患色盲的情况 无色盲 男性全为色盲 男性色盲×女性正常 (X b Y ) (X B X B ) 男性正常×女性色盲 (X B Y ) (X b X b ) XBXb 女性携带者 XBXb 女性携带者 XBY 男性正常 XbY 男性色盲 XBXb 女性携带者 X bY 男性色盲 XbXb 女性色盲 X bY 男性色盲 XbY 男性色盲 XBY 男性正常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 Content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显性伴性遗传病,显性基因D位于 X染色体上。基因型中只要有一个D基因,即表现为患病。因此, 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患病女 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 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图解如下:
由于女儿有两条X染色体(另一条来自母亲),故只有显性基因
才能表现为一定患病。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性患者 少于 女性患者,男性患 患者 。 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 • Content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性患者 多于 女性患者,女性 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 患者 。
生物:2.3《伴性遗传》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生物:2.3《伴性遗传》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f503dbd4cc175527062208c8.png)
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
而只是携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
两个致病基因(XbXb)才会患色盲。
(7%)
(0.5%)
2、 通常为交叉遗传 (隔代遗传)
色盲典型遗传过程是 外公-> 女儿-> 外孙。
XbY
XBXb XbY
3、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二
XBY
男性正常
:
1
女性携带者
×
亲代
XB Xb
配子
XB Xb
男性正常
XBY
XB
Y
子代
XB XB
XB Xb
XBY
Xb Y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 1 :1
女性色盲
×
亲代
XbXb
男性正常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XbY
男性色盲
:
1
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现象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生物》
必修2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1.了解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遗传物质基础,以及
它们与遗传规律之间的关系。 ❖ 2.掌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联
系的特殊遗传现象 ❖ 情感目标:
❖ 通过介绍与生物的性别发育有关的内外因素,渗透 内外因辩证关系的观点教育。通过对伴性遗传的现 象及特点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使 学生学会用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和人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 (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 (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6cbb358bd63186bdebbc9f.png)
点: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通常为交叉遗传 (隔代交叉遗传)
永远不会直接由父亲传给儿子
③.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bY XbXb
XbY
其他伴X隐性遗传
如人类中血友病的遗传
致病基因是h
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
红眼基因为W 白眼基因为w
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如女娄菜叶 形的遗传)
控制披针形叶的基因为B ,控制狭披针形的基因为b
迁移训练1、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 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推断其色盲基因来自( B ) 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解析】患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根据伴性 遗传的特点,其致病基因来源于他的母亲,而母亲视 觉正常,故其母亲基因型为XBXb,而该男孩的外祖父 视觉正常,所以其母亲的Xb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其外祖 父而只能是来自于其外祖母,并且其外祖母的基因型 同样是XBXb。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而 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而只是携 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 才会患色盲。
I
XbY
1
2
Ⅱ
1
2
XBXb 3
Ⅲ
1
2
3
4
5
色
盲
4
遗 传
家
系
XbY 图
6
男性的红绿色盲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
传给女儿(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递特点,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难点)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通常为交叉遗传 (隔代交叉遗传)
永远不会直接由父亲传给儿子
③.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bY XbXb
XbY
其他伴X隐性遗传
如人类中血友病的遗传
致病基因是h
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
红眼基因为W 白眼基因为w
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如女娄菜叶 形的遗传)
控制披针形叶的基因为B ,控制狭披针形的基因为b
迁移训练1、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 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推断其色盲基因来自( B ) 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解析】患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根据伴性 遗传的特点,其致病基因来源于他的母亲,而母亲视 觉正常,故其母亲基因型为XBXb,而该男孩的外祖父 视觉正常,所以其母亲的Xb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其外祖 父而只能是来自于其外祖母,并且其外祖母的基因型 同样是XBXb。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而 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而只是携 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 才会患色盲。
I
XbY
1
2
Ⅱ
1
2
XBXb 3
Ⅲ
1
2
3
4
5
色
盲
4
遗 传
家
系
XbY 图
6
男性的红绿色盲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
传给女儿(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递特点,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难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 课件 (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 课件 (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f792c5a32d7375a51780cc.png)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XB Y
男性正常
:
1
女性携带者
×
正常男性
亲代
XB Xb
XB Y
配子
XBX XbX
XBX Y
子代
XB XB
XB Xb
XB Y
Xb 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1 :1
女性携带者 ×
亲代
男性色盲
配子
子代
女性携带者 ×
亲代
XBXb
男性色盲 XbY
Ⅰ
特点2:交叉遗传
Ⅱ XBXb
请分析男性 色盲基因的
Ⅲ
来源和去路
XbY
Ⅳ XBXb XbXb
来源: 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
去路: 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二、探究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结论:致病基因是位于 X染色体上的_隐__性__基因。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XbY
1.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正常人眼中---
红绿色盲眼中---
一、色盲症的发现
J.Dalton 1766--1844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
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
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
红色的袜子,我怎么穿呢?
•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 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红色 的。
XBXb
2. 通常为交叉遗传
XbY
色盲典型遗传过程是 外公-> 女儿-> 外孙。
3. 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共6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共6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b2a30d6c175f0e7cd1375e.png)
者)
XBY
男正常
XbXb 女患者
二、探究: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3)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及特点
1 2 3 4 5 6
XBXB XBXB XBXb XbXb XBXb XbXb
x x x x x x
XBY XbY XBY XBY XbY XbY
无色盲
都色盲
2号婚配类型
亲代
正常女性与色盲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P35 男性色盲 ×
思考 3: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
结论:红绿色盲基因是在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Y非同源区段
X和Y同源区段 X X
X非同源区段
Y
B或 b (视觉正常或红绿色盲)
女性 男性 基因的位置: 色盲基因(b)是隐性基因,它与它的等位基因(B)都只存在于 X染色体上。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因而没有这种基因。
1 .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
盲,而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
而只是携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
病基因(XbXb)才会患色盲。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Ⅰ Ⅱ Ⅲ XbY XBXb XbY XBXB
2:交叉遗传
XbXb
通常为隔代交叉遗传
提示: 从男性色盲基 因的来源和去 路分析
男性
性染色体
女性
性染色体
Ⅰ
1
2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Ⅱ
1
2 3
4
5
6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思考 2:通过Ⅰ代1号和Ⅱ代2号的关系和表现出的性状, 推理色盲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
XBY
男正常
XbXb 女患者
二、探究: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3)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及特点
1 2 3 4 5 6
XBXB XBXB XBXb XbXb XBXb XbXb
x x x x x x
XBY XbY XBY XBY XbY XbY
无色盲
都色盲
2号婚配类型
亲代
正常女性与色盲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P35 男性色盲 ×
思考 3: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
结论:红绿色盲基因是在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Y非同源区段
X和Y同源区段 X X
X非同源区段
Y
B或 b (视觉正常或红绿色盲)
女性 男性 基因的位置: 色盲基因(b)是隐性基因,它与它的等位基因(B)都只存在于 X染色体上。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因而没有这种基因。
1 .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
盲,而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
而只是携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
病基因(XbXb)才会患色盲。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Ⅰ Ⅱ Ⅲ XbY XBXb XbY XBXB
2:交叉遗传
XbXb
通常为隔代交叉遗传
提示: 从男性色盲基 因的来源和去 路分析
男性
性染色体
女性
性染色体
Ⅰ
1
2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Ⅱ
1
2 3
4
5
6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思考 2:通过Ⅰ代1号和Ⅱ代2号的关系和表现出的性状, 推理色盲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
2.3 伴性遗传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36张PPT)
![2.3 伴性遗传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0c98b80740be1e650e9acd.png)
谢谢
抗维生素D佝偻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由
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 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 (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特点: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 女性患者的症状较轻。
问题探讨
01 02
学习目标
什么是伴性遗传(了解) 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理解)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了解)
女:22条常染色体+XX 男:22条常染色体+XY
亲代 22对(常)+XX(性)
22对(常)+XY(性)
卵细胞 22条+X
精子 22条+X 22条+Y
子代 22对+XX 1
22对+XY
:
1
伴性遗传
概念: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在遗传上总是
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种类
X
伴X染色体遗传
伴XY显性遗伴传Y遗传
C、由Y染色体决定的
D、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3、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它的
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D)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你能设计一个果蝇的杂交实验,使其子代就根据眼色来判断雌雄吗?
P
XWY
× XwXW
配子 XW
Y
Xw
F1
XWXW
红眼 雌
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亲代 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
XBXB ×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遗传物质基础,以及它们与遗传规律之间的关系。 2.掌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联系的特殊遗传现象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与生物的性别发育有关的内外因素,渗透内外因辩证关系的观点教育。通 过对伴性遗传的现象及特点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用客观的、 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和人生。
一、课前准备:
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1、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红绿色盲的现象。
2、指导学生用“色盲检查图” 对金乡一中高二年段每一位学生进行单独 色觉测试,在老师帮助下设计相应调查表,调查中学生红绿色盲发病情况, 得出统计结果。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
3、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不同” 。
能力目标:
通过介绍两性生物的性别比值、伴性遗传的现象,使学生练习从现象入手,运用遗传 基本规律进行分析,经历提出假设,并设法求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从而掌握运用遗 传基本规律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遗传原理及特点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遗传原理及特点 猜想,推理的科学方法.
3、如何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 传方式?
外耳道多毛症
总 结:
红绿色盲 调查调查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活动
遗传特点归纳
培 养 学 生
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 设 法 求 证 的 科 学 探 究 能 力
对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
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勇于创新、 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思考?
1、调查表的设计? 2、色盲和色弱区别?
3、调查数据的误差?
二、对现象的解释
探究、讨论模式相结合,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进行
探究性学习
1、红绿色盲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
2、我们能否推断红绿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请作 出合理性假设. 3:色盲基因和它的等位基因位于哪条性染色体上?
学生讨论:
X染色体
① 存在
Y染色体
存在
②
③
不存在
存在
存在
不存在
结论: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染色体特有区段
三、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一)、各种婚配方式的分析: 合作学习:以班级小组为单位,通过分组活动,彼此合作,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1、写出人类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2、不同基因型的随机婚配方式有几种?
1、性染色体基因和常染色体基因会不会发生自由组合? 2、X染色体显性基因,也会出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吗?
四、进一步探究
研究性作业:其他伴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血 友病、外耳道多毛症
1、如果某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是怎样的? 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又是怎 样的? 2、下图是外耳道多毛症遗传系谱图,判断它的基因可能位于哪条染 色体上?
男 性 发 病 率 高 于 女 性
(二)归纳色盲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课堂讨论: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集思广益,教 师进一步引导,从而获得完整的红绿色盲遗传特点的知识。
1、根据上面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归纳色盲的遗传特点。 2、根据一位色盲男同学的家族遗传病史调查情况,分析这位同学的色盲 基因的来源?
6种婚配方式
①XBXB × XBY ④XBXb × XbY ②XBXB × XbY ⑤XbXb × XBY ③XBXb × XBY ⑥XbXb × XbY
3、分别写出XBXB、XBXb、XbXb、XBY、XbY的配子?位于X染色体上的B、 b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规律吗?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分组写出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3、如果女性色盲,那么她的父母和子女表现型如何?如果男性色盲, 他的父母和子女表现型又如何?
色盲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②一般地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
他的外孙,在遗传学上称为交叉遗传
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知识点小结:
1、理解红绿色盲遗传仍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2、掌握正确书写规范 3、验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思考:
知识目标:
1.了解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遗传物质基础,以及它们与遗传规律之间的关系。 2.掌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联系的特殊遗传现象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与生物的性别发育有关的内外因素,渗透内外因辩证关系的观点教育。通 过对伴性遗传的现象及特点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用客观的、 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和人生。
一、课前准备:
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1、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红绿色盲的现象。
2、指导学生用“色盲检查图” 对金乡一中高二年段每一位学生进行单独 色觉测试,在老师帮助下设计相应调查表,调查中学生红绿色盲发病情况, 得出统计结果。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
3、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不同” 。
能力目标:
通过介绍两性生物的性别比值、伴性遗传的现象,使学生练习从现象入手,运用遗传 基本规律进行分析,经历提出假设,并设法求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从而掌握运用遗 传基本规律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遗传原理及特点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遗传原理及特点 猜想,推理的科学方法.
3、如何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 传方式?
外耳道多毛症
总 结:
红绿色盲 调查调查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活动
遗传特点归纳
培 养 学 生
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 设 法 求 证 的 科 学 探 究 能 力
对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
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勇于创新、 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思考?
1、调查表的设计? 2、色盲和色弱区别?
3、调查数据的误差?
二、对现象的解释
探究、讨论模式相结合,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进行
探究性学习
1、红绿色盲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
2、我们能否推断红绿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请作 出合理性假设. 3:色盲基因和它的等位基因位于哪条性染色体上?
学生讨论:
X染色体
① 存在
Y染色体
存在
②
③
不存在
存在
存在
不存在
结论: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染色体特有区段
三、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一)、各种婚配方式的分析: 合作学习:以班级小组为单位,通过分组活动,彼此合作,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1、写出人类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2、不同基因型的随机婚配方式有几种?
1、性染色体基因和常染色体基因会不会发生自由组合? 2、X染色体显性基因,也会出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吗?
四、进一步探究
研究性作业:其他伴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血 友病、外耳道多毛症
1、如果某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是怎样的? 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又是怎 样的? 2、下图是外耳道多毛症遗传系谱图,判断它的基因可能位于哪条染 色体上?
男 性 发 病 率 高 于 女 性
(二)归纳色盲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课堂讨论: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集思广益,教 师进一步引导,从而获得完整的红绿色盲遗传特点的知识。
1、根据上面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归纳色盲的遗传特点。 2、根据一位色盲男同学的家族遗传病史调查情况,分析这位同学的色盲 基因的来源?
6种婚配方式
①XBXB × XBY ④XBXb × XbY ②XBXB × XbY ⑤XbXb × XBY ③XBXb × XBY ⑥XbXb × XbY
3、分别写出XBXB、XBXb、XbXb、XBY、XbY的配子?位于X染色体上的B、 b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规律吗?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分组写出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3、如果女性色盲,那么她的父母和子女表现型如何?如果男性色盲, 他的父母和子女表现型又如何?
色盲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②一般地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
他的外孙,在遗传学上称为交叉遗传
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知识点小结:
1、理解红绿色盲遗传仍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2、掌握正确书写规范 3、验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