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038675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f.png)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教学大纲《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小学英语教材与教法》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实践必修课(B 类)。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懂得小学英语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大纲,具有分析教材、编写教案和进行常规教学的能力,并且能够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规律进行初步的研究。
做为一名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方法的掌握是必须,为以后从事小学英语教育打下基础。
该门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适用于高职高专层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初步了解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能够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小学英语教材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切实可行的教案并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评析小学英语教学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过得教学。
配合有关材料和录像片,对有关重点进行实用性的教学。
同时本课程还采取实训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到小学课堂进行观摩学习,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知识。
本课程教学中,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
采用讲授、讨论﹑观摩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包括: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语音,心理学、教育学等。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实习 1工作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其中讲授为24学时,实践为44学时。
第一章 Children as Language Learners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1 How do we learn our first language1.2 How do we learn English1.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1.4 Children’s differences in learning1.5 Motivating children to learn English1.6 Treating children as human beings1.7 The quality of a good English teacher教学重点:第二语言的含义及学习方法;小学生语言习得的特点;优秀英语教师的标准教学难点:小学生语言习得特点第二章 Understanding 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教学时数: 2学时。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5e33e88bceb19e8b8f6ba46.png)
10093006305416 12345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讲授实验讲授实验1 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8 5第五章数与代数的教学82 第二章小学数学教材8 6 第六章空间与图形的教学63 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 6 7第七章统计与概率的教学54 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0 8第八章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3教学方法:注意追踪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援引较为权威的文献作为立论的依据;注意研究当前小学教育实际,广泛吸收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充实教材内容,验证理论原理;812319922000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0191219161923193219411950195219561963197819861988199220002001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课程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41234运用网络等手段获取一线教师研究教材的意见和成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分析。
4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小学数学新课标资料库.数学卷[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32、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3、《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数学教育》等期刊中介绍现行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文章612345612106 1234566123458212345620100212345662 12345621234551 123452000112345311234112345。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bf30c95fbfc77da269b165.png)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是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美术教材教法是认识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与目的,了解美术教学各种要素的性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摸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技术,研究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能根据教学大纲规定和学生特点,独立分析教材,设计教法,有创造性地组织各种课内外美术活动,并对教学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获得初步的美术教学经验和美术教育研究的能力。
2、教学目的与任务: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法理论和教育技术,使之掌握一定的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具备中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最初经验及能力。
3、课时:
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5、考核办法
期末考试占60%,平时成绩占20%,试讲占20%。
6、教学原则与方法
采取理论联系实际,举例,示范,实地观摩,现场演示等原则方法,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美术教学经验及感受。
二、教学内容
了解学校美术教育的不同理论及其功能与目的,学习美术教法的意义及研究方法,了解美术教学的四大要素,学生教师,课程和教材,教学资源和技术,学习美术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各类美术课的教学。
第一章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第二章中学美术课教材内容
第三章中学美术课的原则与方法第四章怎样上好一节课
第五章美术常识与欣赏的教材教法第六章绘画课教材教法
第七章工艺美术教材教法第八章课外活动的内容与组织
二、《中学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教学进度计划。
教材教法大纲
![教材教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2e307390b4c2e3f56276309.png)
淮南师范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_ 物理教学法______课程编号:___ ____0601212____________学科专业:___ 物理学______________所属系:物理系系主任:杜建明制订日期:___2011__年 __9__月 ___18__日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制《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601212 总学时: 54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 7 适用专业物理学大纲执笔人:郑庆华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门课程是体现高师物理学本科专业师范性的核心主干课程。
在编写中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课改精神,对原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构,增设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
在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的基本要求等都进行了相关的调整。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开设本门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进行教学技能(包括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奠定坚定的基础。
2.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社会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的双向要求,针对中学物理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需要,以创新型教师知识,能力和素养为起点,面向基础教育及全新的教学理念,在重视物理教学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教育的同时,重视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3.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处理中学物理教材,选择教法的能力,以及进行物理教育测量和评价的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际教学能力,为开展中学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编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理解物理课程、物理课程标准。
2.理解中学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3.了解物理教学方法论。
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会综合应用。
中小学教材教法大纲
![中小学教材教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850bdfec8d376eeaeaa316d.png)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中小学英语教材与教法研究》是高等师范院校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 必修学科。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必须具备比较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 及其语言外,还懂学英语的原理,掌握教授英语的方法,明确中小学英语教学的 目的,具有分析教材和常规教学的能力,并且能够进行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规 律作初步的研究。 二、教学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为第五学期课程,主要介绍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的演变和外语教学 法流派,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影响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些因素,中小学英 语听、说教学,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词汇教学,英语语法教学,英语课堂 教学和常规工作,英语测试,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活动形式,现行中小学 英语教材分析。 三、与其他专业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一 方面要使学生把所学英语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为毕业能较快地适应中 小学英语教学打好基础:加强学生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他专业课程与本 学科的关系应为理论与实践,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应当在较全面地讲授教学理论 的基础上,突出实践。 五、主要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辅以观看录像,专题讨论,课堂试讲和中学见习。 六、采用教材 《中学英语教学法》,English ,Teach it better 杭宝桐 主编及自编《小学英语 教学法》。 七、课时安排 每周 4 学时,一学期共 72 学时。其中讲授 56 学时,见习 12 学时,复习考 试 4 学时。
10.教材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教材深刻反映民族文化和心理意识,这一点在人文科 学教材上反映最为明显,民族教材、乡土教材的兴起反映了教材民族化的趋势;另一方面, 伴随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广泛与加深,教材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 也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外语教材及自然科学教材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736ff5f31b765ce05081448.png)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编号:07010138适用专业:教育学(小学教育)学时数:48 学分数:3编写执笔人:黄学军审定人:刘晓华编写日期:20XX年4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从内容上讲,这门学科包含中学数学的教育理论、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学数学教育目的、中学数学教学原则、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如何开展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学数学逻辑初步等知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就业需要而设定的。
它的任务是了解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做好必要的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的概况和发展趋势,了解中学数学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掌握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特点,掌握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能较好组织课堂教学,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教学要求,并能在教学中实施、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适应数学课程改革,为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2课时)教学内容:1.1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2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本章重难点: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的内容;了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数学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和功能(2课时)教学内容:2.1数学对象的性质、特征及存在方式2.2中学数学教育的功能2.3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本章重点:数学的特点;数学的3大功能;掌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及课堂教学目标的写法。
本章难点:对数学的正确理解;对数学教育文化功能的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写法。
教学要求:掌握数学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掌握数学教育的实用功能、育人功能、文化功能;了解教学目标的内容,能够具体的写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0a09c8a195f312b3069a51c.png)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JSZB0300【适用专业】【课时】【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中教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是在学习高等数学基础课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基本要求,掌握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获得一定的分析和处理中学数学教材、采用相应教学方法的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基本功。
课堂讲授:基本理论、逻辑知识等内容。
专题讨论:教材分析、教案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探讨,以及如何组织教学等教学研究的内容。
教学录像:第三章结束时,放一次录像:《数学教学设案例》。
在讲授第五章的过程中,放两次课堂教学实录:《绝对值》的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
作业:每章布置2-3道作业题。
学期结束时,设计一份教案。
教学实践:在写好教案、观看教学录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若干次试讲。
自学安排:第六章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 3 学分, 54 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章次课程内容课时备注(教学形式)1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6 传统2 中学数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0 传统;安排试讲一次3 中学数学的逻辑基础及其教学 14 传统;安排试讲两次4 中学数学能力的培养 4 传统5 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20 多媒体;试讲两次6 新课标及研究性学习 6 传统;试讲一次合计【教学内容要点】了解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明确并理解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熟悉中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国内外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概况。
1、确定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的依据2、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3、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4、中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掌握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数学教学的一般方法,了解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动向。
1、中学数学教学基本原则概述2、中学数学教学基本原则3、中学数学教学模式4、中学数学教学方法5、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有关逻辑基础知识,以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的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f883f773169a4517623a336.png)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说明1、学科性质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是化学教育(专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对培养合格的初中化学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现代教学论为依据,结合化学学科特点,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原理和规律,探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2、教学目的本课程的设课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学化学教材教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探讨中学化学教学规律与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为今后胜任初中化学教学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打下较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作贡献。
3、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掌握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
(2)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和主要教学方法。
(3)理解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征。
掌握指导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
(4)理解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具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掌握各种形式的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5)掌握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常规,理解初中化学教学的规范化要求。
(6)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的意义、有效途径及主要方法。
4、教学原则性建议(1)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采用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是指:知道“是什么能够记住知识的要点,并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理解是指:懂得“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并用概念和原理去解释和说明化学教学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掌握是指: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在执教时应明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切实贯彻“少而精,求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
(2)本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灵活地运用课堂讲授、实验、电化教具、自学辅导、课堂讨论、参观见习、总结经验、收集信息和开展专题研究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3f1e36bc850ad02de804177.png)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编码:1701613250总学时:64 总学分:2开课学期:6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等。
一、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中学地理教学法学科的研究对象,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和结构,地理教学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理解地理教学过程、地理学习方法、地理学习的评价以及地理活动课程教学等,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分支系统和研究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便于后面内容的学习。
掌握地理教学目的的制定、构成和贯彻实施途径。
在了解地理科学如何转化为地理学科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
使学生明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标准以及中学地理教材的构成与特点,逐一分析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和环节,备课与教学设计、上课、练习、复习,使学生掌握它们的要求和方法,初步形成整体的教学能力。
地理学习的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的类型、功能和特点,试卷的编制、评价的组织和实施以及评价后的统计、分析和反馈等。
二、课程基本内容:(一)理论教学:绪论教学目标: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分支系统和研究方法等内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了解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科学属性和系统,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掌握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和研究方法,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
教学难点: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研究方法,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中学地理教育发展概况教学目标:认识世界及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及改革的背景,明确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树立现代地理教育思想和改革的观念,并用改革的思想和观点指导后面内容的学习。
《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doc
![《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7b5cbccef18583d04864594f.png)
《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教材教法课程编号:80829301课程总学时:54 (其中,讲课3乞,技能训练实验上机0,实习2_,课外学时g 课程学分:3 课程分类:必修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学院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所需先修课程:初等数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负责人:杨尚二、课程内容简介《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它是建立在数学和教学论的基础之上,并结合逻辑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理论运用于数学教学过程而形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综合学科。
它是以一定系统的数学知识为载体,从数学自身规律出发,分析数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來数学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数学教学过程的规律, 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纽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诸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对数学教学的效果开展科学评价的一门科学。
它同时借鉴和整合了教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视听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強的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相当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学握初步的教学技能艺术和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因此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师范性的逼要体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数学教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数学教学的价值,形成现代数学课程、教材、教学、学习观念。
掌握中学数学教学基本理论。
了解《屮学数学课程标准》,了解屮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理解基础教育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木特征,理解数学教学的课程目标、性质L任务,理解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基木的数学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理论。
中学英语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英语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3b86d3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9.png)
中学英语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中学英语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代码:06401311课程学时:34 学分: 2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师范方向)开课时间:三年级二学期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大纲执笔人:金惠康大纲审定人:中学英语教学法(JEFC & SEFC English Methodology)是英语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它包括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学习技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其要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用现代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中学英语教材分析,了解语言的基本实践和能力培养的难点及原则,学会在贯彻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编写教案。
学会教学基本技能技巧、评估与测试,介绍和分析教学评估与测试的基本理论与具体方法;结合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应试模式问题,探索一套具有中国人学习特色的测试评估规律、原理、手段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作为对传统基础英语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明确的目标。
交际能力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语言能力, 如语音、词汇与文法等基本语言要素; 其二是交际技能, 即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包括说话流利、得体和言语策略的掌握; 第三是对目标语国家的熟习, 如文化背景、活习俗和价值观等。
与外国人交流, 从表面上看是语言交流, 但在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2. 教学难点:我国各大、中、小学外语教学再次面临全面改革。
无论是课题、课程设置、大纲、教材、还是教法、师资培训或是测试, 各环节无一例外地都卷入了这场现代的教育革命。
即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读辅导材料,写学习心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Chapter One Language Teaching Theories (语言教学理论)Part I Schools of English Language Theories (英语语言理论流派)Part II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Theories Upon FLT (语言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Part III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A Major Trend at Present(交际语言教学法:当前的主要趋势)Part IV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CLT (对交际教学法的评价)Chapter Two The Present Hypothese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现行语言习得假设)Part I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习得——学习假设)Part II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自然序假设)Part III The Monitor Hypothesis (监测假设)Part IV The Input Hypothesis (语言输入假设)Part V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设)Part VI The Compensation Hypothesis (填充假设)Part VII The Interactive Hypothesis (交互假设)Part VIII The Continuity Hypothesis (连续体假设)Chapter Three Language Acquisition (语言习得)Part I The Natural Approach (自然教学法)Part II The Plateau Phenomenon of Language Learning (语言学习的高原现象)Part III Factor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语言习得因素)Part IV The Traditional Learning Skills of Chinese Students (传统的中国学生的学习方法) Chapter Four Syllabi, Textbooks &Methodology (大纲、教材与教法)Part I New English Syllabus of 9-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Full-Time Junior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大纲与教材)Part II Textbooks & Methodology (教材与教法)Part III The Five Procedures (Five Steps) (五步教学法)Part IV Other Teaching Skills (其它教学技巧)Chapter Five Introduction to JEFC SEFC (人教社新教材介绍)Part I Teaching Materials (教材)Part II Characteristics of JEFC SEFC (新教材的特点)Part III Eight Teaching Principles (八个教学原则)Part IV The 16-Character Teaching Method (十六字教学法)Chapter Six The Four Skills (四会)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听力理解)Part II Oral Training (口语训练)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阅读理解)Part IV Writing Practice (练习写)Chapter Seven Professional Skills for English Teachers (英语教师职能技巧训练)Part I Introduction (简介)Part II Seven Requirements of A Qualified Teacher (七会教师) Part III Teachers & Students (教师与学生)Part IV Oral Presentation (口语表达)Part V Modern Teaching Media (现代教学手段)Chapter Eight Activities in Class (课堂教学)Part I Lesson Plan (备课)Part II Class Organization (组织教学)Part III Presentation (上课)Part IV Analysis & Evaluation of Class Activities (课堂教学的分析与评估)Chapter Nin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课外学习活动)Part I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课外学习活动)Part II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Forms (课外学习活动方式)Part III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Songs (唱歌学英语)Chapter Ten Language Testing (语言测试)Part I Procedures & Forms of Testing (测试手段与方法)Part II Testing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能力的测试)Part III Evaluation of Testing (测试评估)Part IV Models of T esting (测试模式)Chapter Eleven Teaching Practice (教学实习)Part I Period of Preparation (实习准备)Part II Teaching Practice (教学实习)Part III Evalu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实习评估)Chapter Twelve JEFC Classroom English (JEFC 课堂英语)Part I JEFC Classroom English (JEFC 课堂英语)Part II Terms in Teaching (教学术语表)五、实践教学内容要求与说明简要说明实践教学(含课内实践教学、实验、实训等)内容与要求。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8140c5a89eb172ded63b7d9.png)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编号:07010138适用专业:教育学(小学教育)学时数:48 学分数:3编写执笔人:黄学军审定人:刘晓华编写日期:2005年4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从内容上讲,这门学科包含中学数学的教育理论、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学数学教育目的、中学数学教学原则、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如何开展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学数学逻辑初步等知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就业需要而设定的。
它的任务是了解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做好必要的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的概况和发展趋势,了解中学数学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掌握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特点,掌握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能较好组织课堂教学,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教学要求,并能在教学中实施、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适应数学课程改革,为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2课时)教学内容:1.1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2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本章重难点: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的内容;了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数学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和功能(2课时)教学内容:2.1数学对象的性质、特征及存在方式2.2中学数学教育的功能2.3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本章重点:数学的特点;数学的3大功能;掌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及课堂教学目标的写法。
本章难点:对数学的正确理解;对数学教育文化功能的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写法。
教学要求:掌握数学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掌握数学教育的实用功能、育人功能、文化功能;了解教学目标的内容,能够具体的写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教材教法课程编号:80829301课程总学时:54 (其中,讲课36 ,技能训练实验18 ,上机0,实习0 ,课外学时0 ) 课程学分:3课程分类:必修开课学期:春开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学院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所需先修课程:初等数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负责人:杨尚二、课程内容简介《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它是建立在数学和教学论的基础之上,并结合逻辑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理论运用于数学教学过程而形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综合学科。
它是以一定系统的数学知识为载体,从数学自身规律出发,分析数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数学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诸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对数学教学的效果开展科学评价的一门科学。
它同时借鉴和整合了教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视听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相当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初步的教学技能艺术和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因此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师范性的重要体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数学教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数学教学的价值,形成现代数学课程、教材、教学、学习观念。
掌握中学数学教学基本理论。
了解《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了解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理解基础教育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理解数学教学的课程目标、性质与任务,理解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学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理论。
掌握逻辑方法、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体运用。
获得数学教学实践能力。
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方法,具备数学教学设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施数学教学活动、反思教学行为的能力,形成新世纪中学数学教师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形成初步的数学教师职业意识。
熟悉中学数学教学的日常工作与全过程,具有分析和处理教材的初步能力,能顺利地进入和完成教育实习工作。
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教学环境,胜任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完成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成为合格数学教师的信心。
能进行基本的数学教育科学研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教学理论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各部分教学纲要(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员比较系统地学习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能力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及教学基本要求《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教学基本要求是:比较系统地学习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能力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教学要求中,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等概念的内容按“知道、了解和理解”三亇层次要求;有关计算、解法、公式和法则等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亇层次。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教学改革基本要求:了解数学的对象与特点;理解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了解国内外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概况和趋势。
教学内容:数学的对象与特点;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概况和趋势。
重点:数学的对象与特点;理解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了解国内外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概况和趋势。
难点:改革的概况和趋势。
第二讲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通过对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备课、上课、课外工作、教育实习、学习成绩的考核、教育研究等工作的介绍,以及对中学数学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安排,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同时掌握教学基本技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工作。
教学内容:本章分九节,第一节介绍了中学数学的备课。
第二节着重介绍了中学数学的上课,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介绍了中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对基本技能训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四节介绍了中学数学的课外工作。
第五节介绍了中学数学的成绩考核。
第六节介绍了中学数学的教学研究的方法与工作。
第七节介绍了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功。
第八节介绍了教育实习。
第九节介绍了中学数学教学论文的撰写。
重点:备课、上课、教学基本功与基本技能、教育实习。
难点:如何能够上好一节课、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三讲中学数学的教学原则基本要求:了解学习的有关理论;了解中学数学学习的特点、过程及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的关系;理解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学习的有关理论;中学数学学习的特点、过程及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重点:教学原则难点:教学原则第四讲中学数学的逻辑基础基本要求:理解概念的含义、内涵与外延、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定义和概念的划分;了解数学判断、命题、简单命题、公理和定理的含义;理解复合命题的真值、数学命题的四种形式、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了解数学推理的意义和结构;理解并掌握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意义和方法;了解证明的意义、结构和规则;掌握数学证明的常用方法。
教学内容:概念的含义、内涵与外延、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定义和概念的划分;数学判断、命题、简单命题、公理和定理的含义;复合命题的真值、数学命题的四种形式、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数学推理的意义和结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意义和方法;证明的意义、结构和规则;数学证明的常用方法。
重点:概念的含义、内涵与外延、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定义和概念的划分;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证明的意义、结构和规则难点:概念的含义、内涵与外延、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定义和概念的划分;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第五章中学数学思想与方法基本要求:通过对中学数学方法意义及具体方法的介绍,特别是对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途径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具体内容,并会在实际学习中熟练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介绍了数学方法的意义。
第二节介绍了中学数学常用的方法。
第三节重点介绍了中学数学的思想方法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途径。
重点:中学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内容及其教学。
难点:如何恰当地运用中学数学教学思想与方法来进行教学。
第六章中学数学能力基本要求:通过对中学数学中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问题解决等基本能力的介绍,明确培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掌握数学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介绍了中学数学能力的意义。
第二节介绍了运算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介绍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介绍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第五节介绍了解题能力的培养。
第六节重点介绍了问题解决及其教学。
重点:中学数学能力的意义、问题解决及其教学。
难点:如何恰当地运用中学数学能力来进行教学。
第七章中学数学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教学手段及其使用要点;理解启发式教学法的原则;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介绍了中学数学的教学形式及数学课的主要知识、类型及结构。
第二节介绍了中学数学的各种教学手段。
第三节介绍了中学数学教学方法,重点介绍了启发式教学法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方法。
第四节介绍了中学数学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重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难点: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八讲中学数学教育测量和评价基本要求:了解教育测量评价的概念、类型、过程;了解标准化考试的要求;了解中学数学试题的类型、命题的步骤及命题的常用方法;理解中学数学命题的原则;理解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及标准分数;会相关的计算与分析。
教学内容:教育测量评价的概念、类型、过程;标准化考试的要求;中学数学试题的类型、命题的步骤及命题的常用方法;中学数学命题的原则;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及标准分数;相关的计算与分析。
重点:教育测量评价的概念、类型、过程;中学数学试题的类型、命题的步骤及命题的常用方法;理解中学数学命题的原则;理解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及标准分数。
难点:中学数学命题的原则;理解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及标准分数;会相关的计算与分析。
(四)、学时分布四、考核方法与要求1.考核方式:期末考查+实践+平时。
2.平时成绩:实践(技能训练) 约占30%;平时约占20%。
3.期末考试成绩:期末占50%,形式为开卷。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选用教材:[1]数学教学论,刘影,程晓亮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2。
教学参考书目:[1]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修订二版)第一分册总论,赵振威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6。
[2]中学数学教育学,章士藻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5。
[3]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第二版)总论十三院校协编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0。
[4]中学数学教学法新编,孙宏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1。
[5]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张占亮田玉萍何聪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06。
[6]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曾峥,李劲主编。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9。
[7]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10。
[8]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执笔人:杨尚审定人:(手写)2011年9 月21 日制定(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