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鲁迅小说的文学艺术成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析鲁迅小说的文学艺术成就

摘要:鲁迅的小说既有现实主义的深邃性和史诗般的艺术概括力,又富有同时代作家所不能比拟的思想光辉,特别是小说的结构安排更是别具一格。

关键词:叙达方式结构形式象征意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发表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石。笔者就人称叙述方式、故事情节的展开及结构的简洁、凝炼试论述一下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在叙述方式上,鲁迅大量采用了第一人称写法

《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乡》、《一件小事》、《社戏》、《孤独者》等都是用第一人称或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写法,但其中“我”的作用和位置是不同的。

第一,“我”在小说中是主人公的地位。《社戏》中无论前两回看戏还是儿时和小朋友到赵庄看戏都以“我”为中心,反映了作者对儿时的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狂人日记》中以“我”即狂人口气展开了故事情节。

第二,“我”是小说的叙述人。《一件小事》中通过“我”的思想及行动反衬了车夫的高尚。《故乡》中儿时的闰土与成年后闰土的不同形象及思想的变化,是通过与“我”是故事的引述者。“我”是小说的引言人,作用就是把人物引上场,然后由主人公自己展现或叙述主要情节或者以第三人称的写法展开人物的思想性格。《阿Q正传》中的“我”主要任务就是把主人公阿Q引出场,再由阿Q本人展现主要故事,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另外“我”在小说中还有衬托的作用。《兔和猫》中用“我”对动物的感受及心情,反衬了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心理。

二、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社会现实或主人公的思想内涵,而这都需要故事情节来展现

在组织安排故事情节展开方面,鲁迅先生采用的是以一个中心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的。《社戏》就是以“戏”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展现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不满。《药》就是把“药”作为主线,通过买药、吃药及结果来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华老栓。

三、鲁迅采取倒叙的笔法,先把故事的结果展现给大家,然后再叙述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一件小事》先说“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然后再展出小事经过。《祝福》先把祥林嫂之死告诉大家,然后再补叙她死去的原因及经过。

四、用对比的方法来组织故事情节

《风波》通过“七斤”“赵七爷”及“七斤嫂”的“皇帝坐龙庭”与“不坐龙庭”的不同表现而加以对比展开故事的。《故乡》中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通过写二十年前西瓜地里的小英雄闰土活泼、机灵、勇敢与二十年后,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而麻木、凄苦的闰土的形象对比,反映了农民物质上的“病苦”,更侧重表现农民精神的“病苦”,少年时代的闰土叫“我”为“迅哥”,其关系亲密无间,成年后叫“我”为“老爷”,这称呼上的变化对比,突出反映了等级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然后又用宏儿和水生的关系与儿时的“我”与闰土关系的对比,说明了只有改变社会制度,才能不使宏儿和水生的关系步入“我”和闰土的覆辙,这样通过几个对比展现了故事主题,表达了“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很多,每篇小说都各具特色。《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对狂人变态心

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小说把几千年来被奉为行为规范和准则的封建道德和吃人现实联结了起来,由于狂人目睹社会上存在着人吃人的严重现象,狂人就产生了劝吃人者别再吃人的心思,但劝导失败了,吃人者中不仅有青年还有小孩,因此,狂人最后呼吁大家来推翻这个人吃人的社会,表现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这样,虽是“狂人日记”,但却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病,使人们感觉到狂人并不是胡言乱语的。

《白光》则以“看县考的榜”引起下文,先写陈士成看县考的榜文,然后写出他一系列的内心活动,一直到后来溺死在万流湖里,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同时也反衬了封建文人的思想的腐朽,强烈讽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五、鲁迅的小说也很注意结构的首尾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对称和谐的艺术特色

如《孔乙己》的开头在鲁镇的酒店里展开故事情节,结尾也是在酒店里结束,首尾呼应,形成完整的格局。《帝史》的开头在公益局的办公室里,小说结尾的时间是第二天,地点还是在办公室里。

六、鲁迅的小说无论在结构上或是语言上及情节安排上,都有一个显著特点——简洁、凝炼

鲁迅的小说往往是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情节场面来表现其主题思想。《端午节》围绕“薪水”这一主要场面开展,塑造了方玄绰这个愚腐的封建文人形象,反映了当时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人们,在封建军阀的压榨下过着痛苦的生活,揭露社会的黑暗。《风波》通过写因一个辫子而出现的闹剧,表现了七斤一家的愚昧落后的思想和性格,同时也反映出了封建地主赵七爷的保守、阴险、狡诈。七斤在辛亥革命进城时辫子被革命军剪掉了,在复辟后又想留辫子,以致于受到了赵七爷的恐吓,闹得全家不安,至于为什么要剪辫子,皇帝坐龙庭后又要留辫子,七斤并不考虑,风波过去后,他依然帮人撑船,他的女儿六斤也裹了脚,过着陈旧、保守的愚昧生活。像这些小说篇幅短小,结构也很简单,只是由一个或几个场面描写就表现了人物的鲜明个性及当时的社会问题。

鲁迅小说结构的简洁、凝炼还表现在结构简单,但反映的问题多,也就是说包容量大,他的小说往往利用较短的几个场面或事件,反映出主人公大半生甚至一生的悲剧经过,虽然结构简单,但它浓缩了人物一生的重要事件,反映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其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内涵。《祝福》中,主要写祥林嫂前后两次到鲁家当佣人的经过,叙述了她守寡迫嫁,逃婚被抢,夫死,子亡,赶出门,后来第二次到鲁家,受尽了封建礼教的迫害,终于被解雇,沦为乞丐,最后死在街头的悲剧人生。

《伤逝》也是这样概括地写出了子君开展追求妇女个性解放誓死抗争,和史涓生建立了小家庭以及后来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被涓生厌弃的经过,容括了子君悲剧的大半生,同时也反映了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正确道路,应该另寻新路的重大社会问题。

总之,鲁迅小说的艺术表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去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