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说课稿:乙醇
《乙醇》说课稿
![《乙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268c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5.png)
《乙醇》说课稿《乙醇》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乙醇》。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
在教学时要留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肯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老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楚明了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肯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神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阅历入手,充分利用试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
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依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五、说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讲授法(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当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学习、小结作业。
乙醇说课稿
![乙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328cacabb4cf7ec4afed02f.png)
乙醇说课稿(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乙醇是继卤代烃之后,又一种非常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好本节内容对学习其它烃的衍生物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本节内容也是全章的重点。
2.内容简介本节内容包括了乙醇的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和醇类,分二课时完成。
下面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乙醇的结构﹑性质﹑用途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②通过化学性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实质;③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②关注生活,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4.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突破由于乙醇在高中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地位,乙醇的化学性质将成为本节的教学重点,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结构决定性质;大多数的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实验以及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学好乙醇的化学性质,应紧扣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这一全章主线,抓住乙醇分子的关键部位(官能团及其邻近原子),分析有机物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本质,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提高知识的应用水平。
四、教法分析新课程提倡“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首先精心确定富有动态的题目《走近乙醇》,让学生有亲切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采用探究讨论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走近乙醇[创设情景]本节课的引入是从几首古诗开始的,教师首先富有感情的朗诵几首有关酒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撙空对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乙醇说课稿(评优课)
![乙醇说课稿(评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c32d0ef1b7360b4c2f3f64c2.png)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说课稿鹿泉一中段伟刚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乙醇.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说明及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乙醇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的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第一课时,是继烷烃、烯烃和芳香烃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类典型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在有机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乙酸、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依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为本节课制定的三维学习目标为: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乙醇的组成、结构,认识乙醇的主要性质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学生能写出乙醇的结构,乙醇与钠和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的思维方式。
②从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出发,认识官能团对性质的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模式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重点为: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我将通过学生搭建模型,实验探究、问题探究、多媒体动画演示等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所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对学生的学情做了分析。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1、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了乙醇的组成、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
2、学生前面已经掌握了钠与水的反应,并刚刚学完烃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但部分同学的逻辑推理不够严谨,还需要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进一步提高。
乙醇说课稿
![乙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74954593c1ec5da50e27057.png)
化工原 料
五、板书设计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一 乙醇的物理性质 二 乙醇的分子结构
三 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催化氧化
②完全燃烧
CH3CH2OH+3O2==2CO2+3H2O
四 乙醇的用途
六、设计反思
观察生活中的 事物
感受生活 四、教学过程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乙醇
一
物理性质
乙醇的: 颜色 状态 气味 熔沸点 挥发性 溶解性
生活线
1.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中的 的应用 应用
2.乙醇钠的制 取
知识线
物理性质
情感线
观察生活中的 事物
结构决定性质
官能团的学习
主题 ,提出探究问题 二 1:激活旧知 乙醇的分子结构
1.了解官能团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氧化反应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官能团的概念; 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 具备烃的基础知识; 掌握有机物的特性。 待发展知识: 官能团的概念、 氧化反应及配平
设计反思
1.通过创设生活线,引出知识线,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通 过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实验探究,完成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在每个环节中,我也渗透了新课标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目标培养。 2.打破传统的“填鸭式”学习方式,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将生 活融入学习,将思想融入学习之中。学生形成新的价值观念、 行为和生活方式。 3.注重STSE教育与教学设计的融合。 4.改良实验操作,仪器更简便,实验方法更简单。
《乙醇》说课稿1
![《乙醇》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5d8224d4bb4cf7ec4afed0c7.png)
《乙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典型的有机物代表——乙醇,在学生初中已对乙醇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乙醇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按旧的教学大纲和使用旧教材学习有机物,讲究官能团的学习、讲究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讲究各类有机物的衍生转化、讲究知识的系统性。
而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学习有机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
在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对有机物知识的系统性则要求很高。
这种设计应该是新的课程标准注重选择性与教学目标的多样性的必然结果。
因此,我认为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们并不需要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亦不需要过多的知识迁移,不需要强化有机物的衍生转化关系,这些工作留待学生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后再去做。
我们只需踏踏实实地按课本设置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好,与生活多联系。
多留一点时间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去体验、感知学习化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多留一点时间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中注意从结构的角度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通过乙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乙醇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桥梁,它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其他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性作用。
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烃的知识,又为后面其它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在本章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乙醇说课稿
![乙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5ac98b71a37f111f1855bcb.png)
乙醇说课稿一、说教材《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第一课时的内容。
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学习有机物,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乙醇是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性质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学生初中已对乙醇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中注意从结构的角度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乙醇的结构、主要性质及用途。
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乙醇的实验,学会观察、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和推理、探究实验结果,并学会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团结合作的品质。
通过学习乙醇的用途,感受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关注化学相关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乙醇分子结构的推断和乙醇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1. 从生活实际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隐藏的问题,积极思考,具体分析,达到一种师生和谐、共同学习的良好气氛。
采用边讲边实验探究,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提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
2. 充分发挥对媒体的作用,把乙醇的用途拼接起来,在围绕这些进行探究性学习。
用动画展示反应进行的微观过程,深入理解乙醇的结构,以及在化学反应时的断键特点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状况: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乙醇的化学式为:C:H,OH。
(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烃类的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3)学生的心理状况:能够深刻的认识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学生们心里会特别好奇,我会常联系实际生活来讲解。
2.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法: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乙醇(说课稿)
![乙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393e2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c.png)
乙醇(说课稿)引言概述:乙醇是一种常见的醇类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乙醇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环境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1. 乙醇的性质1.1 乙醇的化学结构:乙醇的分子式为C2H5OH,它是由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而形成的。
1.2 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具有特殊的酒精气味。
其熔点为-114.1℃,沸点为78.3℃,密度为0.789g/cm³。
1.3 化学性质:乙醇可以被氧化成乙醛、乙酸等化合物,也可通过脱水反应生成乙烯。
此外,乙醇还可与酸、碱等发生酯化、酯水解等反应。
2. 乙醇的制备方法2.1 通过发酵:乙醇可以通过微生物(如酵母菌)发酵糖类物质得到。
这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制备方法,如酿酒、制造酒精等。
2.2 通过合成:乙醇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得到,常用的方法包括乙烯的水合反应、乙烯的氢化反应等。
3. 乙醇的应用领域3.1 化工工业:乙醇是许多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用于制造醋酸乙酯、乙酸乙酯等化工产品。
3.2 药品工业:乙醇可用作药物的溶剂,也是一些药物的原料,如解热镇痛药物。
3.3 能源领域:乙醇可以作为生物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4 食品工业:乙醇可用于酿造啤酒、葡萄酒等饮品,也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成分。
3.5 医疗领域:乙醇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一定的医疗应用价值。
4. 乙醇的环境影响4.1 污染问题:乙醇在大量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4.2 温室气体排放:乙醇的生产和燃烧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4.3 能源效率:乙醇作为生物燃料,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能源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5. 乙醇的未来发展方向5.1 生物技术的应用:通过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乙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新型催化剂的研究:研发新型催化剂可以提高乙醇的合成效率和选择性,推动乙醇工业的发展。
说课稿乙醇人教版
![说课稿乙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b0e42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7.png)
说课稿乙醇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点课题——乙醇。
乙醇不仅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有机化合物。
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教材分析乙醇这一课题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有机化学单元中。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首次系统地接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乙醇作为最常见的有机溶剂之一,其学习对于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乙醇性质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以及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和分析。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乙醇的性质,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展示乙醇的应用和相关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乙醇的应用实例,如消毒酒精、饮料中的酒精等,引出乙醇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气味、颜色、沸点等,并介绍乙醇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和酯化反应等。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乙醇的燃烧实验和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乙醇的性质与其应用之间的关系,并分享各自的实验观察结果。
高中化学《乙醇》精品公开课说课稿
![高中化学《乙醇》精品公开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45630d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6.png)
高中化学《乙醇》精品公开课说课稿《乙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说明:本模块学习要求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可燃性、与金属钠的反应、催化氧化)及主要用途深广度要求仅限课标中所列常见代表物的学习,官能团概念、其他内容暂不作要求,将在选修模块学习。
2、教材地位和作用: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觉亲切、熟悉的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模块的乙醇教学应该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学生借助这种熟悉的有机物,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烃的含氧衍生物,认识到有机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初步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同时乙醇也是高考的重点物质之一,在各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中都曾有所体现,所以在学习中必须给与高度重视。
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掌握乙醇的组成、主要性质及用途。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探索,获得乙醇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观察生活实际和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运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养成团队合作的品质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感受乙醇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化学性质(催化氧化反应和置换反应)教学难点:经历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的过程,规范实验操作的要领。
二、学生分析:1、知识储备初中时学生对生活中常见到的酒有所了解,对乙醇的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用途也已初步接触;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乙醇》说课稿
![《乙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e2a892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d.png)
《乙醇》说课稿《乙醇》说课稿各位教师,大家好,我是今日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的内容:乙醇。
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教学思路,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开头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老师教和同学学的依据,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乙醇》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3其次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该部分从同学的日常生活阅历动身,以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为线索,引导同学学习了乙醇组成与性质,了解了乙醇的结构特点。
结合乙醇的结构认识了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并且在此基础上拓展了醛的相关学问,以此带领同学认识到乙醇在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引导同学认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办法,同时拓展了视野,认识了化学与STSE之间的关联。
(过渡:一堂好课不仅要熟识教材,而且要对同学的状况有所了解,这样才干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学情分析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无数的酒精制品,对于酒精的物理性质很熟识,但是对其化学性质并不了解。
考虑到同学的抽象规律思维正在进展当中,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针对乙醇化学性质的学习,我将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性,引导同学参加到乙醇化学性质的探索过程当中,营造"自主、合作、探索'式的课堂。
(过渡: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同学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能够书写乙醇和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以此判断乙醇分子的结构;能够书写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2.通过对照钠与水、乙醇的反应,熬炼对照、观看、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试验探索乙醇的分子结构,提高科学探索能力和试验操作技能。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
(过渡:按照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醇和钠的反应及其催化氧化。
乙醇说课稿
![乙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bd20d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1.png)
乙醇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其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 理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和主要应用领域;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乙醇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乙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3)乙醇的重要性与危害性。
2. 教学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约5分钟)
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对乙醇这个词有听说过吗?你们知道乙醇是什么吗?”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主题。
2. 基础知识讲解(约15分钟)
(1)介绍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式,并与其他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对比。
(2)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等,并与其他化合物进行比较。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溶解性等。
3. 乙醇的制备方法(约15分钟)
(1)介绍乙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天然发酵法和合成法。
(2)详细讲解天然发酵法,即通过微生物作用使糖类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说课稿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82dcf1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47.png)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说课稿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II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的第一课时乙醇,下面我从七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处理的一些看法:一、说教材分析(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代表有机物——乙醇。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
本节课主要从这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对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节内容安排在烃以后,是从烃过渡到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环节,强调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学好本章书其它烃的衍生物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及指导性的作用。
另外乙醇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知识,也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和用途。
了解羟基的特性,理解和掌握“官能团”的概念。
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乙醇分子结构推断过程,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对教学重点确定的说明:将乙醇分子结构推断过程确定为重点的理论依据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
乙醇人教版说课稿
![乙醇人教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b78a40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5.png)
乙醇人教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乙醇”这一课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如下所述。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乙醇的物理性质,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乙醇的性质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含有酒精的产品,引出乙醇的概念。
2. 讲授新知- 介绍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气味、沸点、溶解性等。
-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乙醇与水的互溶性。
- 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催化氧化反应,通过动画演示反应过程。
- 讨论乙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饮料制造、医疗消毒、化工原料等。
3. 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乙醇燃烧实验,观察火焰颜色、气味等,并记录实验现象。
-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
4. 课堂小结- 总结乙醇的性质和应用,强调安全使用酒精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收集更多关于乙醇应用的实例,并思考乙醇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乙醇一、物理性质- 气味:有特殊香味- 沸点:78℃- 溶解性:与水任意比互溶二、化学性质- 燃烧:C2H5OH + 3O2 → 2CO2 + 3H2O- 催化氧化:C2H5OH + O2 → CH3CHO + H2O三、应用- 饮料制造- 医疗消毒- 化工原料```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我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乙醇说课稿(通用10篇)
![乙醇说课稿(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4e44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4.png)
乙醇说课稿(通用10篇)《乙醇》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乙醇》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乙醇》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乙醇》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3第二单元一课时内容。
该部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以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习了乙醇组成与性质,了解了乙醇的结构特点。
结合乙醇的结构认识了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并且在此基础上拓展了醛的相关知识,以此带领学生认识到乙醇在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方法,同时拓展了视野,认识了化学与STSE 之间的关联。
(过渡:一堂好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酒精制品,对于酒精的物理性质很熟悉,但是对其化学性质并不了解。
考虑到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发展当中,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针对乙醇化学性质的学习,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到乙醇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当中,营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能够书写乙醇和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以此推断乙醇分子的结构;能够书写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2.通过对比钠与水、乙醇的反应,锻炼对比、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醇和钠的反应及其催化氧化。
乙醇(说课稿)
![乙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b17f6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8.png)
乙醇(说课稿)引言概述: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和燃料。
它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乙醇的结构1.1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是一种双原子醇。
1.2 乙醇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OH)和一个乙基基团(-CH2CH3)。
1.3 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常温下呈现特有的刺鼻气味。
二、乙醇的性质2.1 乙醇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可燃性,易燃易爆。
2.2 乙醇可溶于水,与许多有机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2.3 乙醇是一种中性物质,可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三、乙醇的制备方法3.1 乙醇可以通过发酵法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得到。
3.2 乙醇也可以通过乙烯的水合反应得到。
3.3 工业上常用的方法是乙烯的氧化制乙醛,再还原得到乙醇。
四、乙醇的应用领域4.1 医药领域: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广泛用于药物制剂和药物提取。
4.2 化工领域: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原料,用于制备醋酸乙烯、氯乙烯等化工产品。
4.3 食品领域:乙醇被用作酒精饮料的原料,也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
五、乙醇的环境影响5.1 乙醇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5.2 乙醇的生产和使用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对环境造成压力。
5.3 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结语:乙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和环境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种化合物,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乙醇》说课稿7篇乙醇说课稿必修二
![《乙醇》说课稿7篇乙醇说课稿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b57c83c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2.png)
《乙醇》说课稿7篇乙醇说课稿必修二下面是我整理的《乙醇》说课稿7篇乙醇说课稿必修二,供大家阅读。
《乙醇》说课稿1(一)教材认知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乙醇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五章“烃的衍生物”的第一节课,是继烃类化合物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类典型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油脂和单糖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且掌握了科学方法,带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②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特质和化学性质(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②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科学思想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观点。
从而让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即乙醇的性质,推导出醇类的化学性质。
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飞跃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反对假冒伪劣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可知,乙醇是醇类物质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
(2)重点、难点的突破,可设计三个突破点:①乙醇结构的特点可通过化学计算和分子模型来推导,电脑多媒体技术展示来确定,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充分利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掌握乙醇结构的同时,也学会了逻辑推理的严密性;②通过试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认识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抓住烃的衍生物中,官能团的教学中心点与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受反应条件的影响两条主线。
《乙醇》 说课稿
![《乙醇》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533fa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5.png)
《乙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乙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乙醇》是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内容。
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也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烃的衍生物。
通过对乙醇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其他有机物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乙醇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让学生对乙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接着通过实验探究了乙醇的化学性质,如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材还介绍了乙醇的用途,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对酒精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酒精可以燃烧,具有消毒的作用等。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键、有机物的分类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但是,学生对于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清晰,对于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理解还不够深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乙醇的氧化反应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乙醇的化学性质,如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
(2)乙醇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教学难点(1)乙醇的氧化反应原理。
(2)从结构的角度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如饮酒、消毒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乙醇说课稿人教版
![乙醇说课稿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fd339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6.png)
乙醇说课稿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乙醇》,这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乙醇与其他醇类化合物的比较。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来探究乙醇性质的能力;训练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乙醇的分子结构:介绍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及其分子中的官能团。
2. 乙醇的物理性质:讨论乙醇的颜色、气味、沸点、溶解性等。
3. 乙醇的化学性质:分析乙醇的燃烧反应、催化氧化反应、酯化反应等。
4. 乙醇的制备:介绍实验室中制备乙醇的一般方法和工业生产过程。
5. 乙醇的应用:探讨乙醇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应用。
6. 醇类化合物的比较:将乙醇与其他醇类化合物进行比较,加深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乙醇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乙醇的性质。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就乙醇的应用和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乙醇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大家知道酒的成分有哪些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乙醇这一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结构图和实验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说课
一、教材分析
《乙醇》是高二有机化学中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课之一。
在学习乙醇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烃,通过烃的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原子团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在此基础上,乙醇这节课将学习到官能团决定同一类物质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这对以后学习更复杂衍生物如苯酚、乙醛、乙酸打下基础。
本课时实验内容较多,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已完成了《烃》这章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但大部分学生认为有机反应不易理解、有机物分子结构认识困难,应用时容易出错,特别涉及分子结构的问题易错。
也就是说,学生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比较好地在课堂上独立完成一些实验操作并具备一定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2)了解乙醇的结构
(3)使学生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及官能团羟基的特性。
(4)了解乙醇的用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从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形成学习化学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性质
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方法
1.创设共同探索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我采用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边教边实验法。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探究性实验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另外,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闪现创造智慧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变静态信息为动态信息,将微观问题宏观化、直观化。
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乙醇的静态微观结构直观、动态地展示给学生,同样,借助多媒体手段动态演示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催化氧化、脱水反应等反应历程。
3.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乙醇联系实际的材料很丰富。
如打针前要用酒精消毒皮肤;人喝酒后为什么会身体发热?而过量饮酒又会头昏,甚至神志不清,不省人事?工业酒精是否能饮用等。
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学习方法
1.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的知识主线。
2.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学习烃的衍生物的性质。
官能团对于有机物的性质起着主要作用,学好烃的衍生物就要抓住官能团的结构特征。
3.抓好反应类型,掌握反应规律。
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七、教学过程
1、导课
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酒制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通过观察、闻乙醇以及将其涂在手上的一系列活动后,归纳出乙醇的物理性质。
演示动态的乙醇的物理性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乙醇的结构,并引导学生分析乙醇的断键方式。
3、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
(1)提出问题
乙醇可看成是水中的氢原子被乙基取代,而水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乙醇是否也可以呢?
(2)实验探究
乙醇与钠的反应。
(3)演示课件
乙醇与钠的反应的历程。
(4)知识迁移
写出乙醇与镁的反应方程式
(5)联系实际
交警判断酒后驾车的方法。
4、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氧化反应
(1)提出问题
乙醇可否被氧气氧化呢?
(2)实验探究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3)演示课件
乙醇催化氧化历程。
5、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消去反应
(1)提出问题
演示乙醇的分子内脱水的反应历程。
提出:若是改变反应的条件,是否还是发生分子内脱水?
(2)演示课件
乙醇的分子间脱水的反应历程。
6、乙醇的用途
让学生根据乙醇的性质及生活经验说出用途。
7、本课小结8、课堂练习。
8、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乙 醇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二、乙醇的结构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
2CH 3CH 2OH +2Na→2CH 3CH 2ONa+H 2↑
2、乙醇的氧化反应 2CH 3CH 2OH+O 2 2CH 3CHO+2H 2O
3、乙醇的消去反应: CH 3CH 2OH CH 2=CH 2 ↑+H 2O 四、乙醇的用途
170℃ 浓硫酸 △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