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它探讨了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群体行为、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一、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在集体环境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会受到群体动力、社会规范和集体决策等因素的影响。

1. 群体动力:群体动力是指在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

它包括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认同感。

群体凝聚力越强,个体越容易受到群体影响。

群体认同感是指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它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2.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群体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人们在群体中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规范分为明示规范和暗示规范,明示规范是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而暗示规范则是通过群体行为和社会期望传递的。

3. 集体决策:集体决策是指群体中成员共同参与的决策过程。

在集体决策中,个体的意见和观点会相互影响,最终形成群体的决策结果。

集体决策可以通过协商、投票和共识等方式进行。

二、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

它包括对他人的认知、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偏差等方面。

1. 对他人的认知:人们对他人的认知是指对他人的个性特征、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认知。

人们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获取他人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形成对他人的认知。

他人的认知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和行为。

2.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它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人们通过比较和反思等方式来认识自己,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3. 社会认知偏差:社会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处理社会信息时存在的一些心理偏差。

例如,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常常受到第一印象和刻板印象的影响,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此外,人们也容易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进行自我保护性的认知偏差。

三、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在社会环境中的运作和影响的学科。

而群体行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群体行为的定义群体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指集体中个体的行为与心理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会导致个体的行为表现出一种集体性。

群体行为可以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也可以引发集体冲突和危机。

二、群体行为的成因1.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准则,它规定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如何行为。

在群体中,人们往往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集体的期望。

2. 群体认同: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在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当人们感到自己与群体有共同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时,他们更容易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并愿意参与到集体中去。

3.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面临群体行为时,受到他人行为、态度或观点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信息传递、社会压力等方式实现。

三、群体行为的特征1. 异质性:群体由许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

因此,群体行为往往是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反映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互动。

2. 互动性:群体行为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实现的。

个体之间的互动会影响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策,从而形成集体的动态特征。

3. 集体决策:群体行为常常需要集体决策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决策过程中,个体之间的意见和权衡会影响最终的集体行为和决策结果。

四、群体行为的影响1. 社会规范的塑造:群体行为可以塑造和传递社会规范。

当个体在群体中观察到其他成员的行为时,他们往往会模仿和学习这些行为,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规范。

2. 社会压力的产生:群体行为可以带来社会压力。

当个体感到与群体的期望不符时,他们可能会受到来自群体的批评、指责或排斥等负面反馈,从而产生压力。

3. 决策结果的影响:群体行为可以影响决策的结果。

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第十一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群体及其形成 第二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第三节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
第一节 群体及其形成
一、群体的基本概念 二、 群体的形成
第一节 群体及其形成
一、群体的概念
(一)什么是群体
群体(group) 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以一定方式相结 (group) 合,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和相互认同的两人以上的 人群。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和社会角色分 化的。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称这类人群为聚合体(aggregate) 聚合体(aggregate) 聚合体(aggregate)。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1980)认为,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 高形式。当群体目标与社会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而不只局限于群体的内部 时,群体就成了集体。
共同的目的既是群体的特征之一,也是形成群体的重要因素。 共同的目的既是群体的特征之一,也是形成群体的重要因素。
2.隶属需要 隶属需要
(1)安全需要 ) (2)地位需要 ) (3)自尊需要 ) (4)情感需要 ) (5)权力需要 )
第一节 群体及其形成
(一)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3. 共同兴趣 4.压力情境 4.压力情境 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 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 5.群体的工具作用 5.群体的工具作用 工具作用:为了某种功利目的, 工具作用: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因为群体成员的身份可以使得这个 目标更容易达到。 目标更容易达到。
虽然社会惰化普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发生。我们可以用一些 方法来减少社会惰化现象(1)单独评价。(2)提高认识。(3)控制群体 规模。

社 会心理学群体影响力知识点总结

社 会心理学群体影响力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群体影响力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群体无处不在。

从家庭、朋友聚会到工作团队、社交网络,我们总是身处各种群体之中。

而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和决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研究的群体影响力。

一、群体的定义和类型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群体。

群体可以被定义为两个或更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

群体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具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的,比如工作中的团队、学校里的班级。

非正式群体则相对较为松散,通常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临时的需求而形成,比如一起打球的球友、小区里的广场舞队伍。

二、群体影响力的表现形式1、从众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以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

比如,在路口等待红灯时,如果周围的人都开始闯红灯,有些人可能也会跟着一起闯,尽管他们原本知道这是不对的。

从众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希望获得群体的接纳和认可,避免被排斥;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认为群体的判断可能更准确。

2、服从服从是指个体按照他人的命令或指示去行动。

在一些权威情境中,比如军队、医院,服从是非常重要的。

但有时候,过度的服从也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著名的米尔格拉姆实验就揭示了人们在权威的压力下,可能会做出违背自己道德判断的行为。

3、社会助长社会助长指的是个体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好、更高效。

比如,运动员在有观众加油助威时,可能会创造更好的成绩;学生在有同学一起学习时,可能会更专注。

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助长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发生,如果任务复杂或个体对任务不熟悉,他人在场可能会导致表现下降,这被称为社会抑制。

4、社会惰化与社会助长相反,社会惰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时,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工作时少。

这是因为个体认为自己的努力不容易被看到,或者觉得其他人会承担责任。

三、群体影响的原因1、信息影响个体可能会因为相信群体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更准确的判断,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1,人的心理分类人的心理由于人的存在状态即现实载体的不同而区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

2,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所在制度性关系是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

“关系”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核心位置,是一种文化遗留,它为我们这个民族所选择、所赋予。

(宗法制度)3,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一个个个体构成群体,群体心理则因心理共性或共鸣而具有感染性、鼓动性、动员性和集体性等特点.从群体和个体构成的角度看,个体心理是群体心理的基础,群体心理寓于个体心理之中。

群体的单位是个体,个体心理及其表达能力的成熟是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越来越不可忽视。

4,群体与个体心理的各自特征1。

个体心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正统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是生物学走向的本我心理学转向社会文化走向的自我心理学,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转变的中介。

阿德勒的心理整体论、主观目的论和社会文化定向,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但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仍属于潜意识心理学范畴。

2。

群体心理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可见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1.成员有共同的目标;2。

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3。

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群体具有生产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

群体的价值和力量在于其成员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取决于群体规范的特殊性和标准化的程度。

群体规范具有维持群体、评价和导向成员思想和行为以及限制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功能。

5,民族心理的形成语境民族心理学研究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社会心理学分支。

它以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又以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材料为参照,不仅研究特定民族集团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还研究他们内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社会化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意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2.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或者说,是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

3.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图式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识。

5.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

6。

启动效应P182先前的图式影响后来不相关信息的解释的现象就是图式的启动效应。

7。

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8.正性偏差P184是指认知者表达的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又叫宽大效应。

9。

假设相似P185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

10。

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11。

态度个体对特定的社会客体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12.犯错误效应P295犯错误导致了人们对有能力的人的更加喜欢,这叫做“犯错误效应"。

13。

曝光效应P293熟悉性导致喜欢的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曝光现象”。

14。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以帮助他人为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15.侵犯行为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16。

旁观者效应当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17。

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的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学科,主要探索人们在群体中的思维、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现象。

群体心理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研究的是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社会心理学中的几个重要群体心理知识点。

一、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是指群体力量和群体行为的变化过程。

当个体来到一个群体中时,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群体动力学主要包括凝聚力和规范压力两个方面。

1. 凝聚力: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的凝聚程度。

当群体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下紧密合作时,凝聚力会增强。

例如,当一个团队中的成员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时,他们之间的凝聚力就会增加。

2. 规范压力:规范压力是指个体受到群体规范和期待的影响而改变行为。

在群体中,个体倾向于遵守群体所认同的规范。

例如,当个体置身于一个倡导环保行动的群体中,他们往往会受到群体的规范压力而采取环保的行为。

二、集体决策集体决策是指群体成员通过讨论和协商,共同制定决策的过程。

在集体决策中,群体心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思维和决策受到群体的影响。

群体思维倾向于追求一致性和协调性,个体会更加关注群体的共识和一致意见,而忽略了个人的异议和差异。

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导致团队忽略一些重要信息或者出现群体思维的偏差。

2. 群体决策的优势和劣势:群体决策有其优势和劣势。

群体决策的优势在于可以综合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经验,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然而,群体决策也有劣势,例如可能出现信息的不对称和决策的滞后等问题。

三、群体影响群体影响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其他成员言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群体影响主要包括从众行为、社会比较以及权威影响等。

1. 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行为的影响而采取相似的行为。

从众行为可以分为信息性从众和规范性从众。

信息性从众是指个体出于对他人行为的看法和认同,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群体与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行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影响下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与行为所发生的变化。

态度变化是其典型。

“登门槛”效应表示一个曾遵从过小要求的人在将来很可能会遵从更多的大要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下至上分为以下七个需要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又是什么?第一阶段是孕育时期,又称哲学思辨期或社会哲学阶段,时间为古希腊至19世纪上半叶。

特点:依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的社会行为,无法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

第二阶段形成时期,又称经验描绘期或社会经验阶段,时间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标志为1908年出版的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分别是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的《社会心理学》。

第三阶段确立时期,又称实证分析期或社会分析阶段,时间为20世纪初至今。

特征a. 描述→实证;b.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c. 理论→应用;d. 大群体分析→小群体研究;e. 普遍论→特殊论。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有(1)受暗示者的年龄与性别:儿童易受暗示,因为他们知识经验少;同理,另一方面年龄越小越不会被暗示;年龄越大,暗示镇痛效果越大;性别上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2)受暗示者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意志与个性倾向性。

(3)当时的情景。

(4)暗示者的影响力:同样一句话,出自有社会地位的人比普通人更有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八段论是指什么?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八段论是指人历经一生的社会化进程分为以下八个阶段——A.婴儿期(0~1.5岁),主要是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B.儿童期(1.5~3岁), 主要是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C.学龄初期(3~5岁), 主要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D.学龄期(6~12岁), 主要是勤奋对自卑的冲突;E.青春期(12~18岁),主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F.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是亲密对孤独的冲突;G.成年期(25~65岁),主要是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H.成熟期(65岁以后),主要是自我调整与绝望的冲突。

《社会心理学》社会影响-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社会影响-知识点

第十一章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第一节他人在场一.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他人在场促进了活动的完成,并且提高了活动效率。

(蚂蚁搬土实验)社会抑制是指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他人在场不是促进活动,而是干扰了活动的完成,而且抑制了活动效率。

两个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不管是结伴效应还是观众效应,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心理的效应.(思考:影响因素是什么?)二.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优势反应强化说(查荣克) 由于他人在场,我们每个个体会提高自己的动机水平,优势反应就会增强,越熟练的工作完成得越好(促进),反之,越不熟练的完成得越差(抑制).三.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某个任务的时候,个人付出的努力会比他自己单独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付出的努力更少一些。

解释:(1)在群体的情况下,大家一起完成活动的时候,对于活动中的每一个人,他的责任意识会下降;(2)心理学觉得,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意识,在群体中所做事情的成果被淹没在群体中其他成员的成果当中了。

例子:和尚挑水吃,吃大锅饭,平均主义。

四.去个性化指一个人在群体当中,去做某种活动的时候,因为他对这个群体的认同,就淹没了对自己个人身份的感知,即失去了个性感,认为所做事不是他自己的责任而是群体的责任.积极的方面:防暴警察维护社会秩序消极的方面: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1895年出版《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研究集群行为,集群行为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人们在集群的时候去个性化了。

例子:1985中国足球5。

19事件;网络的虚拟化也实现了心理上的去个性化第二节从众、服从和顺从一.从众(带非理性的色彩)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倾向。

(即随大流现象)分类:真从众--口服心服权宜从众——口服心不服不从众经典实验:(1)谢里夫的经典实验-在某种情况下,我们是要以别人的观点行为作为我们做出行为的依据的。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范围分类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4、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是并列关系;社心是心理学的一条主干;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

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对社心的形成发展其重要推动力;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彼此相通;有共同的研究课题但侧重各不相同。

与行为科学的关系:行为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运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内。

与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家通过实地考察所收集到的丰富而生动的研究素材,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问题的阐明有重大价值;文化人类学在进行比较文化研究时,需引进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交往原则;伦理性原则(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研究中涉及本研究个人的材料必须保密,谨慎选择研究策略)2、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一)实验研究法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室研究者设计一种人为情境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模拟,以期探求人们在特定社会情境下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变化。

)(二)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

(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隐蔽性观察)(三)档案研究法(四)心理测验法(五)相关研究法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展望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1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1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圣才出品】

第11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1.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认同于某些群体的原因。

答:个体(individual)亦即个人,指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以独特方式行动的单个的人。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1)个体离开群体,就失去了与大社会联系的结点,心理活动与行为就失去了直接的参照,就不能获得不断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比较反馈,因而自我意识就失去了基点。

个体一旦组成群体,就有了不能简单由个体来解释的新的特征。

个人组成群体后出现的群体影响、群体心理气氛、士气、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等现象,都是个体所没有的。

(2)群体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个体的特征与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况与特点。

群体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的特征还可能影响整个群体的走向。

总之,对于个体而言,群体是其直接的社会现实和联系宏观社会的中介,大社会对于个体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群体实现。

而个体对于大社会的反馈和影响作用,通常也需要借助群体来实现。

2.社会助长作用除即时行为效应之外,还可能对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答: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助长作用广泛存在,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数量上的增加,还可以提高有些工作中的行为质量。

社会助长作用不仅具有即时行为效应,还会对个体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结伴效应、观众效应、竞赛效应。

(1)结伴效应。

个体因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产生了效率提高的现象,从而使得个体渴望自己纳入到某团体中。

(2)观众效应。

观众效应是指当他人在场旁观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个体会因他人在场而消除单调疲劳,努力表现自我,满足心理需要。

(3)竞赛效应。

社会助长产生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唤起行为内驱力,主要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意识。

因此,社会助长作用会激发个体的竞争意识。

3.群体思维与群体极化机制的异同点是什么?答:群体思维和群体极化都是群体决策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1.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变化和印象管理。

-人类的认知偏差:知觉的参差、幻觉、偏见等。

-影响认知的因素:认知支持,自尊、情绪、信息接受等。

2.社会认知作用-自我概念: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知觉的形成和作用。

-社会认知的作用:自我确认和自我增强。

-自我效能感:对自身能力的信任和确定。

3.人际互动与沟通-人际关系:人际接触、亲密关系和群体行为等。

-非言语沟通:言语之外的信息传递,例如姿势、面部表情等。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个体差异、情感表达和信任等。

4.社会影响与合规行为-社会影响:社会规范、启发法和权威性等对个体的影响。

-合规行为:顺从、因循和服从等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

-社会支援: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影响。

5.群体行为与社会认同-群体行为:奥斯曼尼著名的“集体心理”,群体决策和群体动力学。

-社会认同: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身份的认同。

6.人类攻击与合作行为-侵略行为:进化心理学解释和文化因素对侵略行为的影响。

-合作行为:共享资源、互助合作等社会行为。

7.群体决策与领导力-小组决策:小组决策的优劣和小组决策优化的策略。

-领导力:领导行为和领导特质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8.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和实验过程。

-观察研究: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的区别和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

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复习时可以结合课堂笔记和教材进行系统复习。

另外,还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源,加深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1、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ur):指由社会团体因素导致的并非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

社会行为不仅包括了流行、社会动荡、选举、生产管理、政府决策等宏观行为,也包括人际交往、助人、吸引和排斥等微观行为。

(课本第2页)2、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将关于人类行为的经济模式和斯金纳条件反射的观念集合起来,试图证明,稳定的社会规范能够作为个体利益的结果产生。

创始人是霍曼斯。

(课本第31页)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指的是存在个人无意识深处的更深广、更隐晦、年代更久远的东西,它不是源于个人获得物,而是源于遗传的一般心理功能的潜能,即源于遗传的大脑的结构,它是个体按照其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的先在的决定因素。

由卡尔.荣格提出(课本第36页)4、自我意识(sel f–consciousness):是个人对自己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不仅包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识,还应包括伴随自我认识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自我控制。

(课本第64页)5、获得自我认识的途径(课本69~74页):1)、通过他人认识自己:①社会比较:把我们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来得出关于自己特点的认识;②其他人的评价:表现为别人对自己清晰的反馈2)、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自我知觉理论:①态度的自我知觉;②情绪的自我知觉;③内部动机和过度合理化效应3)、通过内省认识自己:内省指个体往深处探索,直接检视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动机的过程。

6、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课本第129~137页):⑴、信息来源:①可信度:专业性、可靠性,可信度与睡眠者效应②喜爱性:一个说服者是否收到说服对象的喜欢与能否引起态度改变也有一定联系,比如外表和相似性⑵沟通过程:①差距;②恐惧唤醒;③单面船舶与双面传播;④修辞性疑问⑶说服对象:①自我卷入:事件卷入、反应卷入、承诺;②免疫:支持性防御和免疫性防御;③人格因素:自尊、智能、认知需求;④性别差异与年龄⑷情境:①预先警告:立场预警、意图预警;②分心:可以用认知反应的观点来解释;③心境;④信息重复7、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特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期末考试题型说明: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二、名词解释:6题*3分=18分三、简答:4题*8分=32分四、论述题:1题*20分=20分《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1、民族是最大范畴的群体。

2、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3、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

第一次是在韩国召开的,第二次在日本,第三次在中国台北由杨国枢主持召开。

4、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四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轮廓。

5、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6、关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7、社会心理8、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9、群体心理10、大众心理11、民族心理12、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研究方法1、乔根森主张,具有下面特征者都是参与观察者:⑴开放式的;⑵研究者作为被观察团体的成员之一;⑶个案的深度访谈;⑷直接观察。

2、戈尔德(Gold)把参与的程序分为四种:⑴完全参与者;⑵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⑶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⑷完全的观察者。

3、期待效应4、随机抽样5、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访谈的类型:⑴无结构访谈;⑵结论化访谈。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特点?㈠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㈡无关变量不易控制;㈢期待效应;㈣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8、问卷调查中题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⑴理解性原则;⑵准确性原则;⑶客观性原则;⑷选项排他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精品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精品

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统称为社会影响(socialinfluence)。

其中群体背景下人与人相互作用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较多的问题。

一、群体及其形成(一)群体的基本概念1.群体的定义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

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suhculture)。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

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与社会角色分化的。

这类人群为聚合体(aggregate),但是聚合体也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结构化的群体。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

2.群体的类型(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①首属群体(primarygroup)也称初级群体,是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体等。

首属群体是由于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起来的。

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

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

首属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

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②次属群体(secondarygroup)指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是社会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

第十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第十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 大锅饭
会进行 ;而群体决策时,50%的成功可能就 二、社会助长:心理机制
工具作用:女大学生参加联谊会的动机 由于他人在场而使个体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会 。 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练习的两人以
上的人群。 专职网路型(轮式):需要权利集中
❖ 特利普里特的实验 ❖ 案例:比赛的情境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二、社会助长
是否个人的优势行为:自我设阻现象 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练习的两人以
社会助长的条件 上的人群。
❖ 个人风格:自我推动型与他人激励型
二、社会助长:心理机制
任务难度:田径、举重与体操 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正式群体:具有正式结构、成员明确地位、明确的权力和义务的规定。
专职网路型(轮式):需要权利集中
是否个人的优势行为:自我设阻现象 专职网路型(轮式):需要权利集中
非正式群体:情感纽带结成的人群。
压力情境:印度和 的故事 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个人风格:自我推动型与他人激励型 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练习的两人以
上的人群。 工具作用:女大学生参加联谊会的动机 集体情绪状态 大锅饭 此时他们表现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低,结果导致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甚至时破坏性的行动。 实验研究:个人决策时,70%的成功把握才会进行 ;
❖ 责任分散 轮式:有利于问题解决和领导 不利于人际沟通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精华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精华版)

1.研究方法a)研究的层次:Intrapersonal level;interpersonal level;Intergroup level;Societal level;b)如何用实证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被试选择:变量的操作化;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统计推论c)研究方法的类型,优缺点:相关研究(因果,第三变量);实验研究(环境受限)d)数据收集中的偏差:实验者偏差;被试偏差(好被试、消极被试、忠诚被试、忧虑被试)2.社会认知a)定义:指人们从社会环境中获取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进行推理,作出判断b)图示i.定义:人对于事物或者范畴的心理表征(针对事件的图示叫做剧本)ii.优缺点iii.刻板印象:知觉者将某些特征与某个群体中的成员联系起来,认为该群体中的成员具有某些特征c)决策模型i.理性决策的步骤:界定问题;找出标准分配权重;建立可能方案;确定方案发生概率;评估期望值;选择最佳方案ii.理性决策的前提iii.有限理性(对应绝对理性):满意而非最佳,包含假定(认知能力、方案了解、喜好方案有限)d)判断启发:能够简化决策的基本原则,也称经验法则i.可得性启发:人们认为容易记住或回忆起来的事件比难于记住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ii.代表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时间与其认为典型的信息或时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iii.锚定和调整启发:人们往往参照某个标准点,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做出判断e)认知闭合i.定义:个体为问题快速找到答案的愿望ii.阶段:夺取;冻结iii.成分:对秩序,可预测性的偏好,对模糊性的不适感,思维闭合3.社会知觉a)定义:人们运用所能得到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从而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的过程b)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加工:i.核心特质(Asch实验)ii.注意凸显的信息iii.类别化(刻板印象)iv.运用图式c)自我知觉理论i.定义:人们对自己能力、抱负和态度等的认识和了解ii.镜像自我与自我实现预言:接受别人对于自己的判断,形成自我概念iii.社会比较,高于平均效应,自我评价维持理论(其他人的行为表现会威胁到个人的自我概念,而受到威胁的程度取决于比人与自己的亲密程度以及个人与该行为的关联程度)iv.自我效能(人们关于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自我阻抑d)与自我知觉有关的偏差i.自我中心偏差(夸大自己在某项事物中的作用)ii.自利归因偏差(成功归结为内部,失败归结为外部)iii.虚假一致偏差(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iv.后视偏差(事后诸葛亮)e)归因理论f)归因偏差i.行动者-观察者偏差ii.基本归因错误(对他人行为判断时,人们常高估内在或个人因素,而忽视情境的影响)与其文化差异(西方人更容易犯)g)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的言行反映他们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因素而非外在或情境的因素h)共变理论i.行动者,刺激物,环境ii.连续性(其他情境是否相同反应),特异性(是否对特定刺激才有特定行为反应),一致性(其他人是否有同样反应)iii.eg玛丽对小丑大笑4.自我a)自我概念:i.自我包括物质的自我和心理有意义的概念和空间;心理的自我是指人们持有的对自己的认知信念的集合ii.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己看法的集合,通常认为是一组多维度分层次组织的自我概念(如物理自我概念,心理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b)社会身份理论5.态度a)态度的成分:i.情感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ii.行为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想法iii.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b)态度的形成:i.情感来源:如对巧克力的态度ii.认知来源:如对维生素的态度iii.行为来源:人们通过外部行为来推测自己的态度iv.生理来源:如身体强壮 更喜欢体育运动c)态度如何影响行为i.合理行动理论ii.选择性知觉:有色眼镜d)态度的理论i.认知失调:1.当人们同时经历两种或多种彼此间不协调的心理过程时会产生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会促使人们作出某种改变以使之减弱2.与态度不符的行为→解释理由充足→轻微认知失调→态度改变较小ii.态度改变的两个模型1.系统——启发式:系统式加工——对于信息中的论据进行深入的思考;启发式加工——对于信息进行粗略分析,注重观点提出者的线索2.精细可能性:说服的中心路径——当态度改变来源于人们对于信息的深入思考时所产生的说服;说服的边缘路径——当态度改变来源于非认知因素时所产生的说服6.人际关系a)定义: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b)产生原因:归属/亲和需要;获得回报;摆脱寂寞c)发展阶段:吸引→建立→沟通与巩固→关系继续发展(或损害与下降→终结)d)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时建立并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的途径e)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i.接近性(Proximity)ii.熟悉性(Familiarity)iii.相似性(Similarity)iv.个人特征(Personal Qualities of the Other)f)卓哈里(Johari)窗g)怎样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7.冲突:因社会实体内部或之间的不相容不一致或不协调而表现出的互动状态。

社 会心理学群体行为知识点汇总

社 会心理学群体行为知识点汇总

社会心理学群体行为知识点汇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群体中,而群体行为对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和他人在群体中的表现,以及群体对个体和社会的作用。

一、群体的定义与分类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群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群体的规模,可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

大群体如整个社会、民族等,小群体如家庭、工作小组等。

按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可分为松散群体和紧密群体。

松散群体成员之间联系较少,如同一节车厢中的乘客;紧密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如一个足球队。

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分为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

实际群体是指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群体,假设群体则是为了研究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二、群体的特征1、共同的目标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

这个目标可以是明确的,如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也可以是模糊的,如共同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2、相互依存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成员。

3、共同的规范群体通常会形成一定的规范和准则,约束成员的行为。

这些规范可能是正式的规章制度,也可能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

4、群体意识群体成员具有一种“我们”的感觉,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群体,与群体外的人有所区别。

三、群体对个体的影响1、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时,其效率会提高的现象。

例如,在跑步比赛中,运动员在有观众加油助威的情况下可能会跑得更快。

社会抑制则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时,其效率会降低的现象。

比如,在考试时,如果旁边有人看着,可能会感到紧张而影响发挥。

2、社会惰化指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时,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工作时少的现象。

这是因为个体认为自己的努力不容易被看到,或者认为其他人会承担责任。

社会心理学_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_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社会兴趣广泛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步骤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二.查阅文献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

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档案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统称为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

其中群体背景下人与人相互作用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较多的问题。

一、群体及其形成(一)群体的基本概念1.群体的定义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

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suhculture)。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

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与社会角色分化的。

这类人群为聚合体(aggregate),但是聚合体也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结构化的群体。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

2.群体的类型(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①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也称初级群体,是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体等。

首属群体是由于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起来的。

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

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

首属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

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②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指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是社会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

次属群体有显著不同于首属群体的较大规模,其运转首先依赖于社会角色关系,群体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次属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径。

人们在次属群体中的社会角色,起着沟通个人与社会的作用,是个人与社会认同的核心构成部分,并由此对其自我认同发挥着重要影响。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①正式群体是具有正式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地位与社会角色分化,并有相应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群体。

②非正式群体是由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为纽带联结成的人群,通常是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社会角色分化和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

正式群体与次属群体、非正式群体与首属群体往往有着很大的对应性(但不重合)。

人们对于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是基于理性思考的,通过参与正式群体来参与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立足点和社会同一性;人们对于非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则主要基于自己情感上的好恶,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从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意义上讲,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参与为人们参与正式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背景支持。

3.群体与个体个体(individual)亦即个人,指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以独特方式行动的单个的人。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1)个体离开群体,就失去了与大社会联系的结点,心理活动与行为就失去了直接的参照,就不能获得不断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比较反馈,因而自我意识就失去了基点。

个体一旦组成群体,就有了不能简单由个体来解释的新的特征。

个人组成群体后出现的群体影响、群体心理气氛、士气、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等现象,都是个体所没有的。

(2)群体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个体的特征与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况与特点。

群体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的特征还可能影响整个群体的走向。

总之,对于个体而言,群体是其直接的社会现实和联系宏观社会的中介,大社会对于个体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群体实现。

而个体对于大社会的反馈和影响作用,通常也需要借助群体来实现。

(二)群体的形成1.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谢立夫(1961)的经典研究完整地揭示了人们从个体形成群体的全过程,证明了交往、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2.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1)共同目的不同个体所认同的共同目标的提出,是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

(2)隶属需要隶属需要,指个人认同于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并以相同方式行为,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一个人的安全感越是缺乏,他的隶属集群需要也越强烈;恐惧水平越高,合群倾向也越强。

(3)共同兴趣兴趣的一致是现实生活中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群体的吸引力,直接同其所开展的活动是否具有吸引力有关。

活动越是可以激发人们兴趣,越易于吸引人们参与群体的活动。

(4)压力情境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

当人们安全感受到威胁时,组成群体或加入群体成为人们获得足够安全感支持的最佳途径。

(5)群体的工具作用人们加入某一群体有时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或实现与群体无关的期待。

此时,人们加入群体成了实现其目的的手段。

(三)群体结构及其功能莱维特(H.J.Leavitt,1951)经过实验研究,揭示了不同的群体沟通结构有明显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群体沟通网络的类型如图11-1所示。

1.不同沟通网络具有不同的特点(1)轮式沟通:最有利于问题解决和领导,不利于群体成员间的人际沟通,成员满意水平低。

(2)环式沟通:群体成员彼此关系平衡,满意度较高,但解决问题速度慢,不易领导。

(3)链式与Y式网络沟通:效能居于轮式与环式之间,两者功能较为接近。

(4)全通道网络:群体每个成员之间都保持着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群体成员满意度最高。

2.沟通网络可以分为“集中型”和“非集中型”两大类集中型包括Y式和轮式,在这类沟通网络中,成员要通过居于核心位置的人才能和其他成员沟通。

而在非集中型沟通网络中,成员们彼此间能自由沟通,沟通的机会较多。

集中型和非集中型的沟通网络,对于群体的效率、士气以及成员满意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成员满意度而言,非集中型的沟通网络好于集中型;对信息数量而言,无论任务性质复杂与否,非集中型的沟通网络总是更好;而对效率而言,简单任务以集中型效率高,复杂任务则以非集中型的效率更高。

3.不同群体沟通网络,适合于不同性质的群体对于组织分层明确的群体,可以使用等级型网络(如图11-2)。

而对于需要权力集中的组织,则专制型网络(如图11-2)(轮式网络)最适合。

而全通道沟通网络,可在非任务定向的群体中使用。

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一)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1.社会助长的概念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与社会助长相反,如果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

2.社会助长作用的性质(1)F.H奥尔波特的研究发现:社会助长作用广泛存在,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数量上的增加,还可以提高有些工作中的行为质量。

但是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甚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

(2)扎琼克和卡特莱尔等人的研究证明,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和个体对任务的熟悉程度。

在完成简单任务时,群体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而在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时,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即个体对工作任务越熟悉,也越倾向于产生社会助长作用。

3.社会助长的机制社会助长产生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唤起行为内驱力,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

(1)他人在行为背景中存在,会直接激发人们的被评价意识,使行为情境转化为具有外加激励作用的评价情境。

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高度的自我意识被激发后,人们的行为会遵循自我价值支持和保护原则,去寻求新的自我价值支持,或在自我价值遭遇威胁时进行自我保护。

被评价情境下,人们期望得到积极评价的动机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激发,从而导致行为效率的明显提高。

(2)社会干扰的原因可能是他人的存在引起了人们过高的焦虑水平,使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

过度的被评价压力导致过分的焦虑,从而造成干扰作用;也可能是由于他人的存在和由此造成的种种影响,导致人们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

4.性别助长性别助长指对于性意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个人,异性的存在会导致特殊的行为效率提高;而对性意识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青春期之前的儿童,则不存在这种性别助长现象。

印象管理可能是性别助长作用的主要心理机制。

(二)脑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奥斯本提出,群体一起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新颖、更独创的问题解决方法。

群体讨论式的脑力激励方法,是普遍发挥人的创造性、充分利用这笔宝贵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变革现状的良好开端。

还可以使人们的受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增强人们的工作动机和对工作的满意度。

1.脑力激励方:去的具体步骤(1)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每一个群体成员努力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2)群体要造成一种氛围,使每一个成员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每一种观点都是受欢迎的。

(3)其他群体成员不是评价别人提出的方案,而是鼓励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4)记录群体每一个成员提出的意见,而不是用任何先定概念进行评价性筛选。

(5)鼓励群体成员补充与完善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解决方案。

2.有关脑力激励法的研究(1)邓尼特的研究发现,相比于脑力激励法,独立思考条件下人们提出的解决办法更多,也更有实际意义。

(2)有研究者认为,脑力激励的问题解决方式会使个人注意别人的意见,或者表达机会被剥夺,使思维活动受到干扰或中断,因而它并没有脑力激励的作用。

(3)林格伦依据检定脑力激励法作用性质的实验研究提出,脑力激励方法的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warm-up effect)之上。

(4)社会心理学家主张,在复杂的问题解决工作上,发挥社会助长作用的最佳途径,是采用脑力激励方法对人们进行解决问题的预热,然后再引导人们独自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方法。

(三)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1.社会惰化的概念和性质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减少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们的大量研究揭示,社会惰化作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

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群体中都存在社会惰化;社会惰化作用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下更明显,但在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和地区同样存在;不同的工作情境、工作性质(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下,均可能出现社会惰化。

2.社会惰化的机制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社会惰化出现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