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道与德之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水之道与德之端》

2009-06-05 20:40

如果说艾兰博士的《世袭与禅让》和《龟之谜》主要采用了结构主义的方法的话,那么她的《水之道与德之端》(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 Root Metaphor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ought)则吸收了西方当代哲学关于“关联思维”(correlative thinking)和“隐喻”(metaphor)的理论,并选择哲学观念与自然现象尤其是水的关系为研究中国早期哲学的一个切入点,它既是对中国早期哲学观念的解读,又是对语言与思想之关系的考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表现出艾兰博士主要研究路数的某种转向,但其仍然孜孜于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深层结构及其与作为现代西方思想之根源的印—欧传统的不同。

艾兰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经典(religious canon),没有神圣叙事(sacred narrative),古代中国人缺乏超验观念(transcendental concept),他们直接面向自然界──水及其所润育的植物──寻求其哲学概念得以建构的本喻。他们的思想进路是整体性的:经由对自然规律的考察便能洞识人类社会的支配力量。因此,在将抽象概念系统化的哲学阐述中,他们从自然现象中提取了原型。中国与西方概念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在中国,植物、动物与人被包容在生物这个单一的范畴内,这为自然秩序的理论化提供了基础。艾兰指出,西方哲学的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同于属于修辞领域的比喻,它不是用来表述已经形成的思想,其本身就是一种认知力量,对思想观念的形成起一种引导性的作用。隐喻的来源不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一文化的样态或特质。《水之道与德之端》一书借鉴了隐喻理论,重点从“水”的本喻这一视角来研究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从具体物象而非抽象概念切入,试图重构(reconstruct)而非解构(deconstruct)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主要的概念范畴和框架体系,通过揭示隐含于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中的物象,来了解这些概念意义的潜在范围,以及它们彼此间结构上的关联。艾兰在本书所讨论的哲学文献,系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即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Golden Age),其中包括《论语》、《老子》、《孟子》、《庄子》和《荀子》。主要讨论的概念有:“道”、“物”、“性”、“仁”、“才”、“端”、“自然”和“德”。

关于水对中国哲人的影响,艾兰指出,水滋养生命,从地下汩汩涌上,自然流淌,当其静止时变得水平如仪,并沉淀杂质,澄清自我,忍受外在的强力而最终消磨坚石,可以硬如坚冰而散为蒸汽,是有关宇宙本质的哲学观念的模型。自然之水成了本喻的源泉,被用于抽象概念系统化的过程之中,水的意象埋置于中国哲学的语言与结构之中。水的特性,诸如有源之水长流、水循道而流、水之就下、水卷泥沙、水柔弱、屈从与不争、水无常形、止水为仪、水清如鉴和水难领悟,成了中国早期哲人提取和阐发哲学理念和道德信条的无尽的思想源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思想者们无一对自然之水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并对之沉思冥想、体察品味,从中创发了自己的思想。

例如,孔子把水视为理解人类行为的准则而对之兴味盎然,《论语·子罕》载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雍也》载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而且,据《孟子·离娄上》载,

孔子曾敦促他的弟子注意这则童谣所含的智慧:“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观察到水的清浊“自取之”,正如“夫人必自侮”。无怪乎据《孟子·尽心上》载,孟子曾称孔子“观水有术”。孔子把水视为知识源泉的传统,在《荀子·宥坐》中有进一步的体现。那里,我们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子贡向凝视东流之水的孔子问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答道:

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再如老子,水往下流的重要性,对《老子》来说亦毫不逊色。这里也有一个政治类比,把水往下流归入江河海洋与人民归顺统治者关联起来。而且,这里也有一个同样的假设,即人们的行为犹如水之所为,《老子》六十六章曰: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对于《老子》来说,水的最有趣的特性是,虽然它在所有物质中最为柔弱,但它是最坚强的。无论水与何者相遇,它总是屈从的;它不争。然而,它从未被强者打败。它回避危险而最终取得胜利,《老子》八章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关于“道”的字义来源,艾兰教授在《水之道与德之端》中指出,尽管“道”的英文翻译与中国的概念不十分恰切,但是,传统上将“道”译成“way”算是幸运之举。“道”,像“way”,能在通道这一专门的意义上使用—道路,小径或水道—并有其引申意义,即做某种事与某事发生的道理。我们认为,哲学意义上作为自然规律的“道”,是基于水之溪流的基本隐喻。如我们已知的那样,水的特性之一便是循道而行。在儒家早期文献—《论语》与《孟子》—“道”的意义被较为狭隘地依照水道或道路的指谓来限定。“道”的概念,作为一条溪流,作为一条指导人们行为道路的方向原则,由此,“道”概念被拓展延伸,蕴涵了这样一个条件状态,每一事物都应因循自然规律而动。在《老子》和,庄子》中,“道”观念的构造不仅源于溪流及其水道,而且其所有各种特征都源之于水自身。按这个扩展了的意义,道也兼具时间的观念,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在水的意象中得到了表达。不少西方学者已经开始用道路的隐喻来解读“道”的意义。例如,在《孔子:神圣即凡俗》(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里,赫伯特·芬格瑞特(Herbert Fingarette)广泛利用道路的隐喻来解释“道”的概念,甚至将“礼”描述为“道”的“道路系统”(road system)。现代汉语中,复合词“道路”意指road,而road的意思确实蕴涵于“道”的范畴之中;同样的汉字组合也见于古代汉语中,如《论语·子罕》。在周代金文中,“道”的意思之一是指道路。然而,芬格瑞特自己已经意识到,道路的隐喻不完全切合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