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分工理论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区域分工的内涵和实质
1.分工的内涵
分工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行为主体承担。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专业化则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职能操作上。通常意义的分工与专业化,往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二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分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斯密在论述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马克思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是指在企业这样一个组织内的个人之间的分工。社会内分工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形成的分工与专业化。马克思在对这两者进行区别的大量分析中,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首先,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其次,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织,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最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有统一的一面,但也有冲突的一面,即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并用图形对分工及其演进作了直观的示意。如图3-1所示。
(a)自给自足(b)部分分工(c)专业化分工
分工的演进。杨小凯认为随着交易费用发生改变,有关分工与专业化的决策可能会发生连
续性跃变。当交易效率低下时,人们选择自给自足。当交易效率上升时,分工的好处会逐渐超过其引起的交易费用,均衡分工水平会上升。当交易效率进一步改进时,社会会跳到完全分工状态。
2.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亦称劳动地域分工、地理分工,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受一定利益机制的支配而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分异。从个别区域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区域生产专门化,即“各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它实际上是生产力“趋优分布”规律下,人们为获得各种区域利益而出现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选择过程。也就是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地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当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出现区域专业化部门。这种选择的结果是使各地区都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全社会形成一个专业化体系。然而,这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区域分工还必须通过区际交换来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
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只有超过当地需求量的生产规模,才有产品输往区外,参加区际交换。第二,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应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专业化产品的生产成本与运往消费地区运费之和,必须小于在消费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第三,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商品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梯度存在。如果在运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单位产品的差价愈大,对区域分工的实现和发展愈有利。只有这样,专业化生产在经济上才能成立,用货币形式表示:
C1 + ΣT < C2
式中C1为专业化地区生产成本;C2为消费地区生产成本;ΣT为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费用总和。
同时,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经济。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将带动区内其他生产部门的综合发展,并形成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相协调的区域产业结构。由于专业化生产是以与区外的商品交换为目的,为了满足区外日益增长的需求,区域间必然存在着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流与协作。这就形成了区域分工条件下的区际经济关系。随着区际交换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分工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从国内局部性分工到全国统一市场下各区域之间的全国分工以至扩展到国际分工,逐步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发展。
由此可见,区域分工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动力。其二,地区间密切的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化的前提。其三,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既包括国际分工的各种形式,也包括了国内分工的各个层面。其四,区域分工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之中。
3.总结
(1)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包括了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及其家庭之间,也包括了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区域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
(2)区域分工称为劳动的地域分工或者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上的表现形式。跨国公司内部之间的全球范围的区域分工,形成了区域生产的专门化。
(3)区域专业化发展的条件: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存在一定的梯度价格,区际交易带来的收益大于区内交易的收益。
(4)分工的形成和演进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
(5)分工有利于要素流动,推动了各地区专业化的形成。对各区域来说,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对整个经济来说,有利于范围经济的实现。
(二)区域分工的经济性与外部性
1.分工的经济性:分工的利益
(1)分工是一种组织结构,它以专业化为基础。以某种地域优势提供生产和交易,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分工的经济性表现为:
a.分工能够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b.分工将复杂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
c.分工所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
d.但分工产生了异化。
(2)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强调了地区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具有以下特点;
a.区域分工使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福利。
b.区域分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
c.区域分工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2.分工的外部性:区域利益主体的竞争和协作
在区域分工体系中,区域之间形成的不由单个区域考虑或承担的对其他区域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区域分工的外部性主要来自于区域之间在分工基础上的竞争与合作。外部性主要表现为:
(1)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
(2)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
(3)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自由流动。
(三)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外生和内生
1.外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外生因素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它决定了区域外生的比较优势。早期的区域分工是以自然差异为基础,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外生变量如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都是决定区域分工的重要因素。
2.内生因素
内生因素是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决定的变量。它是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认识程度的深入,如技术和制度等条件。内生因素决定了内生的比较优势。它是强调了选择决策的差异化导致了事后区域生产率的差异。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分工演进会伴随着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如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品化程度、生产集中程度、市场化程度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