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理论

合集下载

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

1、绝对优势理论
一、提出者: Adam· Smith 二、理论背景——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盛行 三、绝对优势理论 1)、假定条件 2)、基本思想 3)、绝对优势的分析
假设条件
(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2) 产品生产只需要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规模报酬不变。 (4)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5)无运输成本。 (6)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假设条件
(1) 1×2×2模式:一种资源、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2)固定的要素禀赋水平、资源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4)商品的相对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劳动投入量,而且生产成本是不变 的,供给曲线表现为水平线。
(5)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技术的差异,技术水平不变 (6)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 其他壁垒。
则:
分工前 A国 分工后
生产:6W+4C
消费:6W+4C
生产:12W 消费:6W+6C 生产:1W+2C 消费:1W+2C 生产:4C 消费:2W+2C
∴分工后比分工前A国多 获得2C
分工前 B国
分工后
∴分工后比分工前B国多 获1W
结论:分工生产、贸易使两国均能获利。
分析
A 小麦W 6
B 3
布匹C
4
2
3.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代表人物: 赫克歇尔(E.Heckscher) 俄林(B . Ohlin)
1、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 • 从要素禀赋差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 • 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 要素(劳动和资本); • 各国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原因,更易于解释。

第十讲 区域分工与区际要素流动

第十讲 区域分工与区际要素流动

3、影响区域分工的因素
——外生和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它是区域分工的基 本前提,包括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以及作 为历史知识载体的文化等。 内生因素是在区域分工中由各个经济主体自利的专业化决策交互作用 所决定的因素,如投资、消费等。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程 度不同,人们所认识的内生变量也是不同的,如技术、制度等在 以前就不被认为是经济内生的。 ——区域利益和区域竞争 ——区域竞争力

图1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图中,横轴表示X商 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商品的数量,曲线Ⅰ、Ⅱ是社 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 用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联机。它 是由个人无差异曲线合成而来,且具有与个人无差异 曲线性质相同的特点,例如在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社 会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表明整个国家效用满足 程度越高。由于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图中只有一组 社会无差异曲线。图中曲线PPFA、PPFB分别是国家 A、B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由于国家A劳动力充裕、国家B资本充裕; X商品劳动密集,Y商品资本密集,国家A生产的X相 对较多、国家B生产的Y相对较多,这样曲线PPFA平 而宽,曲线PPFB陡而窄。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假定只有两种 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 商品。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 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 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还假定只有 两个国家A、B,且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要素充裕 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 比较而确定的,B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国,则 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 总量之比大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两国具 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H-O定理表明资本 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 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 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区域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区域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区域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区域相关的概念1. 区域的定义区域是指地理空间上的一定范围或范围内相对稳定的地域。

区域具有一定的边界和内部联系,通常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

2. 区域的特征区域具有以下特征:边界清晰、内部联系密切、相对稳定、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3. 区域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区域可以分为自然区域、人文区域、政治区域、经济区域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的问题和目的。

二、区域相关的主要理论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地理学上的基本理论之一,主要研究地理空间上的物产、市场、交通等要素在不同地点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问题。

2. 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是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包括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中心城市和周边乡村等发展差异性问题。

3.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地位,以及分工条件和方式的演变和影响。

4. 区域识别理论区域识别理论主要研究区域的特色和认知,包括自然环境的特征、人文地域的特色、地域品牌的塑造及其对发展的重要性。

5. 区域规划理论区域规划理论主要研究在特定地域内进行的各种规划活动,包括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环境规划等,以及规划实施的科学方法和流程。

三、区域相关的研究方法1. 区域调查区域调查是研究区域内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基本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

2. 区域分析区域分析是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间发展差异、关联性和发展趋势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模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

3. 区域比较区域比较是研究不同区域之间异同点和联系的方法,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地理环境差异比较、文化特色比较等。

4. 区域模拟区域模拟是通过模型和仿真方法研究区域内不同因素之间的作用和变化过程的方法,包括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多智能体系统等。

四、区域相关的主要领域1. 经济区域经济区域主要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往来等经济问题,以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区域分工名词解释

区域分工名词解释

区域分工名词解释区域分工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旨在描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分工合作的现象。

这种分工可以基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技术能力、劳动力市场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在区域分工中,各个地区专门从事特定的产业或提供特定的服务,以实现经济的高效运作和资源的最佳利用。

首先,区域分工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如农业资源、工业资源和服务业资源等。

通过区域分工,各个地区可以将自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例如,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专门从事农产品种植和养殖,而工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

这样一来,各个地区可以通过互补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其次,区域分工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

不同地区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存在差异。

通过区域分工,各个地区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例如,某个地区可能在某种特定的高新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而另一个地区可能在营销和销售方面更加擅长。

通过合作和交流,各个地区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推动整个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此外,区域分工还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流动。

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差异,包括技能结构、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等方面。

通过区域分工,劳动力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市场需求,在不同地区间灵活流动。

这不仅可以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区间的人才交流和合作。

例如,某个地区的高技能工人可以到另一个地区从事相关的工作,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和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

总之,区域分工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流动。

通过区域分工,各个地区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经济的高效运作和资源的最佳利用。

这种分工合作的模式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18页文档资料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18页文档资料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第一节 概述
什么是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什么是分工?
分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 固有的现象,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 会经济规律,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 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第一节 概述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劳动地域分工的经济地理内涵
地域分工与部门分工紧密相连,互为影响,但两者的发展 过程则各有特点。在生产力的共同作用下,部门分工主要 体现在产业部门的不断增多和部门联系的不断增强和日益 密切上;而地域分工主要体现在地域专门化的不断加强, 生产力的不断扩展和经济地域联系的不断密切与日益深化 上。
手工业从农业大部门中分离出来,实 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早期的城市的形成实现了第三次社会 大分工
第二节 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认识
劳动地域分工与劳动部门分工是劳动社会分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 部门分工是劳动社会分工的基础,而劳动地域分工则是劳动社会分工 在地域上得表现和落实。
那么,劳动地域分工与劳动部门分工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 域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 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 其所需要的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 产产品并相互交换其产品的现象。
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 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比较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 (地区)效益。
第三节 劳动地域分工的经济地理内涵
地理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即社会分工的 地理环境和资源环境。地理条件差异是社会分工形成发展的基 础。社会分工与地理条件两者同属社会历史范畴,是一个动态 概念。如前所述,社会分工的水平和内容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 展而不断提高和复杂化,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部门分工的不 断深化,对地理条件又不断地提高新的要求,许多新的资源陆 续投入到社会分工中去,地理条件也在不断地被改变着。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一、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资源配置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与竞争等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最早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认为农业生产的布局取决于距离市场的远近和运输成本。

此后,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强调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克里斯塔勒和廖什则分别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区位理论的内容。

区位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交通规划和产业布局,引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区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每个地区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而是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部门和企业集中的地区首先出现增长,这些地区就成为增长极。

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向其集中,从而使增长极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扩散效应则是指增长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向周边地区扩散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在一些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集中投入资源,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3.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分工理论的早期代表。

区域分工理论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厦门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区域分工理论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厦门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区域分工理论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厦门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分工理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区域分工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和合作性,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特别是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厦门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以厦门市为例,探讨区域分工理论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应用,并深入分析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

具体来说,研究将分析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该市各区域间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情况,分析区域分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的影响,并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如何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 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厦门市各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分工情况(3) 区域分工对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4) 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2.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搜集与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情况。

(3) 统计分析法: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区域分工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4) SWOT分析法: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四、预期研究结果(1) 描述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了解厦门市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情况;(3) 探讨区域分工对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的影响;(4) 提出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讨区域分工理论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应用,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

(3)改革开放前区域分工格局的效应分析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局 面,增强了内地的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加 快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沿海与内地均衡发展起到过 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格局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它 不仅造成了三大地带间的高度垂直型区域分工加剧了 中西部地区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并且使各经济 区出现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体系,导致区域之间经 济联系弱化,区域分工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整个国民 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
以上数据表明, 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高, 集体、私营、外 资等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 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对较 慢, 国有经济比重一直较高。而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 异主要是非国有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这种差异在1978 年以 来的每次经济高涨期表现更加突出。有关资料显示: 在经济高 涨期东西部国有工业发展速度的差异并不大, 而非国有工业发 展速度的差异却非常显著。在90 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东部 非国有工业的增长率高于国有工业25.85 个百分点,而西部仅高 出15.1 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是造成西部发展 缓慢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的区域差异
构成区域差异的因素很多,如自然资源、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本、 技术、区于域经济产权结构、文化等等。
(1)自然资源
总体上看,我国工业生产能力60%以上集中在沿海地区,而水资源、 能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则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例如西南4省区水资 源总量约占中国36.7%,加上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6省, 水资源总量共占全国71.4% 。北方特别是西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存在严重的 工业用水不足问题,它使北部耗水量大的工业发展受到限制。 从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空间组合看,中部和西部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有优 越性,是中西部参加区域分工的有利条件。

区域分工方案

区域分工方案

区域分工方案背景在一个公司或组织中,不同的部门和团队需要协同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效果,需要对不同区域进行分工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区域分工方案,以期达到更加高效的工作目标。

方案第一步:确定区域首先需要确定部门或团队的区域划分,根据不同组织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划分的细节和方式都有所不同。

但无论如何,都应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划分。

可以参考以下过程:1.对组织的业务和人员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各部门和团队的工作内容、职能、人数、地理分布等情况。

2.根据上述数据,将不同的部门和团队划分到不同的区域中,确定每个区域的负责人和工作重点。

第二步:优化工作流程根据区域分工确定各部门和团队的职责和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

具体可参照以下步骤:1.对每个部门和团队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确定各自的标准流程。

2.建立工作协作机制,明确部门和团队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沟通渠道。

3.制定工作规范和标准,确保统一的标准和流程。

第三步:加强监管和评估为了确保各部门和团队按照分工方案和流程高效完成工作,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监管和评估。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设立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定期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工作流程和效率进行评估。

2.量化考核标准,按照标准来考核各部门和团队的表现和执行情况。

3.加强对各部门和团队的督促和指导,对于工作流程和效率存在问题的部门和团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培训,提升其工作效率和水平。

结论区域分工方案是组织协作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效果,减少冲突和重复工作。

而完善的工作流程和监管机制能够确保各部门和团队高效完成各自任务,最终实现整个组织的整体目标和要求。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组织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调整和优化分工方案和工作流程,持续加强对各部门和团队的监管和指导,提高整体协作效率和水平。

6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6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理论 ——五种经典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1)亚当·斯密:英国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创始人,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1)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2)地理分工的类型:
① 绝对的地理分工:完全不能生产 ② 相对的地理分工:生产成本高 3)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经济利益 4)地理分工的公式: Cv > Cp+t 产品:销售地价格 > 产地价格+运费和关税
(六)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的进一步发展
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中,除土地 不能自由流动外,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
按照相对价格差异的理论,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的 构成,将所有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 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等类别。
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土 地较充裕,资本和劳动力较稀缺,故形成小麦 、羊毛、肉类等产品的专门化。
展的基础和动力。 区域间经济联系:扩大专业化生产规模的途径 区际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从国内局部性地
区分工,到全国统一市场下各区域之间的全国 性分工,从国内地域分工到国际地域分工。
(二)模式
垂直分工:相关区域在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阶 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一个完整生产过程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等三个主要生产阶段,并需要相关配 套服务,不同区域承担不同生产阶段而形成分 工,是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地区间的分工。

(精品)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件: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精品)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件: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和黄田镇),尤以精锡、“汉白玉”大理石享誉国内
外。

(六)农副产品多样
展 平桂管理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温
优 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给农、林、牧、渔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自然条件,盛产公会晒烟、芳林马蹄、栗木莲藕、鹅塘油粘米、
势 青梅、大平腐竹、旺牌食用油等优质农产品,品质纯正,美名远扬,
33
第一节 区域优势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与模式
三、区域联系分析
34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五)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一节 区域优势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1
第一节 区域优势
一、区域优势的概念及类型 二、区域优势的确定
2
一、区域优势
(一) 区域优势概念 (二)区域优势特点 (三)区域优势类型
3
第一节 区域优势
一、区域优势
• (一)、区域优势概念
• 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 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 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 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 保持在较高水平。
•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8
二、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一)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二)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方法
9
第一节 区域优势
(一)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区域分工方案

区域分工方案

区域分工方案背景在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中,分工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区域分工是团队中特定地区的人员负责特定职责的一种分工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团队效率和减少误操作。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地制定区域分工方案,以实现良好的团队效率和工作效果。

步骤1. 确定区域和职责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要分配职责的具体区域和每个区域的职责。

这需要我们对工作流程和任务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在确定区域和职责时,我们可参考以下几点:•区域划分:根据团队实际情况确定划分的区域,一般应根据工作流程或部门和职能等因素进行划分。

•职责分配:根据工作类型和能力分配相应的职责,要求相互独立和互补,减少工作重叠和人力浪费。

2. 制定分工方案明确了区域和职责之后,就可以制定分工方案了。

分工方案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合理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工,避免单一区域工作量过大或过小,其中各自的工作职责相互独立。

•清晰明确:清晰地写出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内容,避免重复和混淆。

•可执行性:具有实际可执行性,需要考虑到人员实际情况和工作负荷等因素。

•明确时间节点:应该在分工方案中明确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以及偏差情况的处理流程。

3. 落实分工方案制定好分工方案之后,需要及时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商,将分工方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落实分工方案时,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实施过程中应及时反馈和调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根据分工方案制定每周工作计划,用于度量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进度和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

•分工不等于孤立,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促进团队共享、学习和成长。

结论通过这样一套区域分工方案,我们可以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并且减少重复和冗余的工作。

分工方案既要考虑工作归属和互动界面的调和,还得注意人员的适配性、培训和支持,以达到最佳的团队效率和工作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持续优化和调整分工方案,落实分工效果,并适时完善方案细节,以达到更好的团队协作和业务发展。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

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

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

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

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

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

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

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

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

第十四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分工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四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分工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二)来自于现实的严峻挑战 严重地忽略了“后进经济在原先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
域或部门大幅提高了生产率”的情况。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果我们遵循比较优势定理,有可能
只会强化区域分工的不平等地位。也就是,发达地区占 据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而欠发达地区只能永远处于低附 加值一端,从而导致全球化利益严重偏向发达地区。
(二)城市竞争与区域合作的相互对立 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城市之间的互斥竞争
中不同城市生产相同商品并且各自竞相试图将对手挤出 市场,从而引起了城市竞争与区域分工相互对立。在这 种情况下,尽管技术的差异性、产品式样的不同或者在 某一领域的专业化在各城市相互的交易中起着明确的积 极作用。但是,当一个城市担心通过专业化而造成自己 对其他城市的依赖时,没有哪个城市愿意实行全面的专 业化。
(一)区域内部的合作与竞争 城市之间的共同体关系是通过经济互利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好处首先是通过区域分工实现的。 现实中,即使是产业和产品结构完全不同的城市之间,
也不存在完全没有竞争的情况。竞争使区域内不同城市 的竞争者平等地进行各自局限条件下利益最大化的产品 生产偏好的选择。
二、城市竞争与区域协作的对抗性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
一、比较优势理论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1、从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 2、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 3、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 4、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二、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区域分工
(一)D—S模型
新贸易理论建立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1977)模型(简称D—S模型)基础上。
无法解释等优势或等劣势贸易模型
一旦出现此种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 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 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人们惊异地看到,李嘉图陷 入了“此优为彼优,无甚可择”或“彼劣即此劣,何以权轻” 的尴尬境地。

第七章区域经济分工

第七章区域经济分工
扩大开放、消除封闭、加强合作、克服冲突是区际关系合理化 的要求与标志,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基础和理论
区域分工是指一国内各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实 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 产品价值与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 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
7、对国家或区域的产业政策有一定的影响。Leabharlann 二、区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
区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归纳进来,主要表现出为 两对关联的矛盾形式,即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冲突。
前资本主义时期主要表现为封闭,其主要特征是各区域自然经 济盛行,区域间往来少,经济进步缓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 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依然存在,但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一 对新的矛盾,即合作还是冲突。
(1)自然条件的差异。
自然的差异是区域分工的重要原因。一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 差异同样是导致区域分工与贸易的基本前提。
自然条件是指环绕人类的自然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 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等; 而自然资源则是指自然条件中可以被除人类生产和生活利 用的自然条件,如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不同 产业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所起的 作用是不一样的。从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对自然条件和自 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
首先,存在着人口流动的经济阻碍。即人口迁移的成本较高。 其次,存在着人口迁移的结构性阻碍,即落后地区希望迁出 处于贫困且无技能的人,尽量留住素质较高的人。发达地区 需要的是有技能、素质高的人而非无一技之长者。这样在迁 出和迁入愿望之间产生了结构性困难。最后,存在着人口流 动的非经济性阻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安土观念与户籍 制度制约等。

农业园区区域分工理论名词解释

农业园区区域分工理论名词解释

农业园区区域分工理论名词解释农业生产区域分工名词解释: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优势条件,专门从事某种或某几种农产品的生产,形成农产品的集中产区。

农业生产区域分工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和农业专业化的重要形式,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不同的农业生物要求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

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差悬殊,因而形成不同的生产区域。

名词解释二
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不能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工。

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也日益发达。

对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及相关现象的分析

对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及相关现象的分析

对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及相关现象的分析
1. 理论阐述
劳动地域分工是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空间进行的一种分工形式,其直接原因是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比较优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地区)效益。

相关理论认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确定(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使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区际之间适当的公平竞争,会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应建立有序的地域分工层次体系,高层次上的地域分工对低层次上的地域分工有指导和制约作用,使地域分工实现纵向上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2. 相关现象
内蒙古地区近些年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可以说是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很好的实践。

第一,内蒙古北部地区煤铁资源丰富以及宽阔的草原,这些天然优势才有助于太钢以及伊力这些大型企业的崛起,再加上内蒙古当地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带动了内蒙古北部经济的腾飞。

第二,光依靠资源密集型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于内蒙古经济发展不是长远之际,因此要转变经营模式就必须由资源劳动
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无疑内蒙古北部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起譬如旅游产业,生态产业这些所谓的“朝阳产业”的开发,对于内蒙古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互补的效益。

3. 理解分析
因此当前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在保持传统经济产业例如钢铁,乳业产业增长的同时要保持对新兴产业譬如旅游、生态、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互动支持的良好局面,这样对于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社会区域分工方案

社会区域分工方案

社会区域分工方案前言社会区域分工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类社会的繁荣昌盛和科技进步,往往与社会区域分工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社会区域分工已经成为了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社会区域分工的原理和实践应用两方面进行探讨。

社会区域分工的原理社会区域分工的原理可以归纳为“效率最大化”和“资源最优配置”两个方面。

从效率最大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区域分工能够使得劳动力的专业性更强,技能更加熟练,从而在生产和服务环节中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也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从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来看,社会区域分工能够使得各个地区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竞争。

比如,工业区域集中的地方往往具备更好的基础设施和资源配套能力,而农业区域则具备较为丰富的耕地和水资源。

社会区域分工的实践应用社会区域分工的实践应用包括行政区划、经济区划和职业分工等多个层次。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有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区域划分,是国家进行社会区域分工的主要方式。

以中国为例,全国行政区划划分为省、市(直辖市)、县(市、区)和乡(镇、街道)。

不同的行政区域在以政治管理为主要任务的同时,也有不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任务。

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以经济为主要任务进行的区域划分。

以中国为例,全国经济区划划分为北京-Tianjin-Hebei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

不同的经济区域之间在经济价值链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实现区域内经济协同发展。

职业分工职业分工则是以个人的工作岗位为切入点进行的社会区域分工。

一方面,职业分工可以让人们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不断深耕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另一方面,不同职业之间的协同作用也决定了社会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转。

比如,医护人员的不断努力和创新,让疾病治愈的效率不断提高,为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分工理论一、区域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一)区域分工的内涵和实质1.分工的内涵分工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行为主体承担。

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专业化则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

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职能操作上。

通常意义的分工与专业化,往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二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分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

斯密在论述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

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马克思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内分工。

企业内分工是指在企业这样一个组织内的个人之间的分工。

社会内分工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形成的分工与专业化。

马克思在对这两者进行区别的大量分析中,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

首先,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

其次,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织,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

最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有统一的一面,但也有冲突的一面,即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并用图形对分工及其演进作了直观的示意。

如图3-1所示。

(a)自给自足(b)部分分工(c)专业化分工分工的演进。

杨小凯认为随着交易费用发生改变,有关分工与专业化的决策可能会发生连续性跃变。

当交易效率低下时,人们选择自给自足。

当交易效率上升时,分工的好处会逐渐超过其引起的交易费用,均衡分工水平会上升。

当交易效率进一步改进时,社会会跳到完全分工状态。

2.区域分工区域分工亦称劳动地域分工、地理分工,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受一定利益机制的支配而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分异。

从个别区域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区域生产专门化,即“各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

它实际上是生产力“趋优分布”规律下,人们为获得各种区域利益而出现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选择过程。

也就是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地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当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出现区域专业化部门。

这种选择的结果是使各地区都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全社会形成一个专业化体系。

然而,这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区域分工还必须通过区际交换来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

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只有超过当地需求量的生产规模,才有产品输往区外,参加区际交换。

第二,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应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条件。

换言之,专业化产品的生产成本与运往消费地区运费之和,必须小于在消费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

第三,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商品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梯度存在。

如果在运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单位产品的差价愈大,对区域分工的实现和发展愈有利。

只有这样,专业化生产在经济上才能成立,用货币形式表示:C1 + ΣT < C2式中C1为专业化地区生产成本;C2为消费地区生产成本;ΣT为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费用总和。

同时,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经济。

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将带动区内其他生产部门的综合发展,并形成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相协调的区域产业结构。

由于专业化生产是以与区外的商品交换为目的,为了满足区外日益增长的需求,区域间必然存在着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流与协作。

这就形成了区域分工条件下的区际经济关系。

随着区际交换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分工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从国内局部性分工到全国统一市场下各区域之间的全国分工以至扩展到国际分工,逐步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发展。

由此可见,区域分工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动力。

其二,地区间密切的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化的前提。

其三,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既包括国际分工的各种形式,也包括了国内分工的各个层面。

其四,区域分工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之中。

3.总结(1)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

包括了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及其家庭之间,也包括了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区域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

(2)区域分工称为劳动的地域分工或者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上的表现形式。

跨国公司内部之间的全球范围的区域分工,形成了区域生产的专门化。

(3)区域专业化发展的条件: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存在一定的梯度价格,区际交易带来的收益大于区内交易的收益。

(4)分工的形成和演进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

(5)分工有利于要素流动,推动了各地区专业化的形成。

对各区域来说,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对整个经济来说,有利于范围经济的实现。

(二)区域分工的经济性与外部性1.分工的经济性:分工的利益(1)分工是一种组织结构,它以专业化为基础。

以某种地域优势提供生产和交易,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分工的经济性表现为:a.分工能够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b.分工将复杂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c.分工所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d.但分工产生了异化。

(2)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强调了地区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具有以下特点;a.区域分工使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福利。

b.区域分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c.区域分工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2.分工的外部性:区域利益主体的竞争和协作在区域分工体系中,区域之间形成的不由单个区域考虑或承担的对其他区域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区域分工的外部性主要来自于区域之间在分工基础上的竞争与合作。

外部性主要表现为:(1)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2)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3)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自由流动。

(三)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外生和内生1.外生因素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

外生因素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它决定了区域外生的比较优势。

早期的区域分工是以自然差异为基础,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外生变量如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都是决定区域分工的重要因素。

2.内生因素内生因素是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决定的变量。

它是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认识程度的深入,如技术和制度等条件。

内生因素决定了内生的比较优势。

它是强调了选择决策的差异化导致了事后区域生产率的差异。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分工演进会伴随着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如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品化程度、生产集中程度、市场化程度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等。

二、新古典分工理论及其发展新古典的分工理论主要强调了交易产生分工,交易是前提,交易的动机是新古典理论讨论的核心问题。

(一)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到要素禀赋理论绝对成本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

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就很少是荒唐了。

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自己有利地使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

”绝对优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

各国如果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自由交换,则彼此都能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

(二)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比较利益的核心思想: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一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另一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都低于该国,处于绝对劣势。

两国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由于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该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商品,而只停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通过自由交通,提高生产率,共同获得福利的增进。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逻辑资本劳动比: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劳动生产率相同,但资源禀赋造成了资本劳动比存在差异,生产成本的差异也会导致两国之间发生贸易关系。

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四)新贸易理论——产业间贸易1.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试图从产品特性与劳动和资本等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之间建立关系解释产业内贸易。

假定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麦和布:其中麦是无差异的,织布是有差异的,布的差异性基础在于布的质量,从这个角度可以视为是一种垂直性差异。

假定布有两种产品C1和C2,其中C2质量优于C1。

消费者在收入低的条件下购买C1,在收入高的条件下购买C2。

从生产看,厂商生产质量较高的布就需要配置单位劳动更多的资本。

假定无论质量高低,生产1单位的布需要1单位的劳动投入;生产1单位任何品种的布所需要的资本数量为ρ,布的质量越高,ρ的数值也就越大,因此可以用ρ作为布质量指数。

本国生产1单位质量为ρ的布的成本为:()C p W r ρ=+其中W 和r 分别是本国的工资率和质量特定资本的报酬。

同样,外国生产1单位相同质量的布的成本就是:()C W r ρρ***=+假定W W *<,并且r r *>,也就是说本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在不同质量的布的品种中,总有一种质量为1ρ的,其单位成本在两国都相同,则: 11W r W r ρρ**+=+,则1W W r r ρ**-=-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两国生产任何其他质量布的单位成本相对于这一边际质量的商品差异为: 11()()()W W C C ρρρρρ**--=-本国在生产质量为ρ的布时,只有该品种的单位成本低于外国,即()()0C C ρρ*->,才会有比较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