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区域分工的内涵和实质

1.分工的内涵

分工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行为主体承担。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专业化则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职能操作上。通常意义的分工与专业化,往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二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分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斯密在论述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马克思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是指在企业这样一个组织内的个人之间的分工。社会内分工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形成的分工与专业化。马克思在对这两者进行区别的大量分析中,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首先,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其次,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织,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最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有统一的一面,但也有冲突的一面,即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并用图形对分工及其演进作了直观的示意。如图3-1所示。

(a)自给自足(b)部分分工(c)专业化分工

分工的演进。杨小凯认为随着交易费用发生改变,有关分工与专业化的决策可能会发生连

续性跃变。当交易效率低下时,人们选择自给自足。当交易效率上升时,分工的好处会逐渐超过其引起的交易费用,均衡分工水平会上升。当交易效率进一步改进时,社会会跳到完全分工状态。

2.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亦称劳动地域分工、地理分工,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受一定利益机制的支配而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分异。从个别区域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区域生产专门化,即“各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它实际上是生产力“趋优分布”规律下,人们为获得各种区域利益而出现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选择过程。也就是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地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当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出现区域专业化部门。这种选择的结果是使各地区都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全社会形成一个专业化体系。然而,这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区域分工还必须通过区际交换来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

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只有超过当地需求量的生产规模,才有产品输往区外,参加区际交换。第二,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应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专业化产品的生产成本与运往消费地区运费之和,必须小于在消费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第三,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商品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梯度存在。如果在运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单位产品的差价愈大,对区域分工的实现和发展愈有利。只有这样,专业化生产在经济上才能成立,用货币形式表示:

C1 + ΣT < C2

式中C1为专业化地区生产成本;C2为消费地区生产成本;ΣT为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费用总和。

同时,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经济。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将带动区内其他生产部门的综合发展,并形成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相协调的区域产业结构。由于专业化生产是以与区外的商品交换为目的,为了满足区外日益增长的需求,区域间必然存在着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流与协作。这就形成了区域分工条件下的区际经济关系。随着区际交换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分工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从国内局部性分工到全国统一市场下各区域之间的全国分工以至扩展到国际分工,逐步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发展。

由此可见,区域分工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动力。其二,地区间密切的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化的前提。其三,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既包括国际分工的各种形式,也包括了国内分工的各个层面。其四,区域分工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之中。

3.总结

(1)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包括了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及其家庭之间,也包括了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区域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

(2)区域分工称为劳动的地域分工或者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上的表现形式。跨国公司内部之间的全球范围的区域分工,形成了区域生产的专门化。

(3)区域专业化发展的条件: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存在一定的梯度价格,区际交易带来的收益大于区内交易的收益。

(4)分工的形成和演进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

(5)分工有利于要素流动,推动了各地区专业化的形成。对各区域来说,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对整个经济来说,有利于范围经济的实现。

(二)区域分工的经济性与外部性

1.分工的经济性:分工的利益

(1)分工是一种组织结构,它以专业化为基础。以某种地域优势提供生产和交易,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分工的经济性表现为:

a.分工能够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b.分工将复杂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

c.分工所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

d.但分工产生了异化。

(2)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强调了地区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具有以下特点;

a.区域分工使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福利。

b.区域分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

c.区域分工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2.分工的外部性:区域利益主体的竞争和协作

在区域分工体系中,区域之间形成的不由单个区域考虑或承担的对其他区域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区域分工的外部性主要来自于区域之间在分工基础上的竞争与合作。外部性主要表现为:

(1)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

(2)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

(3)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自由流动。

(三)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外生和内生

1.外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外生因素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它决定了区域外生的比较优势。早期的区域分工是以自然差异为基础,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外生变量如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都是决定区域分工的重要因素。

2.内生因素

内生因素是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决定的变量。它是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认识程度的深入,如技术和制度等条件。内生因素决定了内生的比较优势。它是强调了选择决策的差异化导致了事后区域生产率的差异。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分工演进会伴随着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如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品化程度、生产集中程度、市场化程度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等。

二、新古典分工理论及其发展

新古典的分工理论主要强调了交易产生分工,交易是前提,交易的动机是新古典理论讨论的核心问题。

(一)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到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亚当·斯密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就很少是荒唐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自己有利地使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

绝对优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如果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自由交换,则彼此都能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

比较利益的核心思想: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一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另一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都低于该国,处于绝对劣势。两国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由于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该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商品,而只停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通过自由交通,提高生产率,共同获得福利的增进。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

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逻辑

资本劳动比: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

劳动生产率相同,但资源禀赋造成了资本劳动比存在差异,生产成本的差异也会导致两国之间发生贸易关系。

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四)新贸易理论——产业间贸易

1.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试图从产品特性与劳动和资本等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之间建立关系解释产业内贸易。

假定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麦和布:其中麦是无差异的,织布是有差异的,布的差异性基础在于布的质量,从这个角度可以视为是一种垂直性差异。假定布有两种产品C1和C2,其中C2质量优于C1。消费者在收入低的条件下购买C1,在收入高的条件下购买C2。

从生产看,厂商生产质量较高的布就需要配置单位劳动更多的资本。假定无论质量高低,生产1单位的布需要1单位的劳动投入;生产1单位任何品种的布所需要的资本数量为ρ,布的质量越高,ρ的数值也就越大,因此可以用ρ作为布质量指数。本国生产1单位

质量为ρ的布的成本为:

()C p W r ρ=+

其中W 和r 分别是本国的工资率和质量特定资本的报酬。同样,外国生产1单位相同质量的布的成本就是:

()C W r ρρ***=+

假定W W *<,并且r r *

>,也就是说本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在不同质量的布的品种中,总有一种质量为1ρ的,其单位成本在两国都相同,则:

11W r W r ρρ**

+=+,则1W W r r ρ*

*-=-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两国生产任何其他质量布的单位成本相对于这一边际质量的商品差异为: 11()()()W W C C ρρρρρ*

*--=-

本国在生产质量为ρ的布时,只有该品种的单位成本低于外国,即()()0C C ρρ*->,才会有比较优势。由于W W *

<,则1ρρ>,显然,对于资本比较充足的本国来说,生产质量由于边际质量1ρ的所有布具有比较优势,而质量低于边际质量1ρ的具有比较劣势。因此资本相对丰裕的本国会出口资本密集的布中的高质量品种,而劳动相对丰裕的外国会出口劳动密集的麦和出口资本密集的布中的低质量的品种。

2.新张伯伦模型

新张伯伦模型引入了水平差异来讨论这个问题。它认为产品品种之间的差异来自它们的特性上不同。如酒的颜色,或者酒的味道。尽管每个消费者本人都会根据不同的品种符合的偏好程度对各品种进行评价和排列,但所有消费者不会都对不同的品种作出惟一的评价。

张伯伦模型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克鲁格曼模型。他假定了一国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并且其供给是固定的。存在许多厂商,每个厂商都生产X 商品中的一个品种,几个厂商中的每一个,或者其生产的品种都用下表i 表示。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能够生产的X 产品不同品种的数目没有限制。每个厂商需要固定数量的劳动投入,然后每个厂商都以不变的边际劳动投入要求来生产他的品种,因此厂商i 所需要的总劳动投入是: i i l x αβ=+

其中i x 是X 商品i 品种的产出。随着产出的增加,平均劳动投入下降。

克鲁格曼假定每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相同,所有的品种都能够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表明消费或者需求因素的影响可以忽略)。这就是说,每增加一单位任何品种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都是相同的,消费的品种越多,总效用增加越多,实际效用函数为:

1()n

i i u v C ==∑

其中()/0i i v C C ??>,在保持总消费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另一品种会提高福利水平。

如果每个厂商都是面临一个给定的工资率w ,那么其总成本就是()i w x αβ+,如果品种i 的价格为i p ,则厂商的利润为()i i i i p x w x παβ=-+,如果厂商能够自由进入该产出,长期均衡要求每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在长期均衡中必然就有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则:

()i i p w x α

β=+,

模型的对称性意味着每个厂商都会以相同的平均成本将其选择的品种生产出同样数量的产出,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所以对于所有厂商:i x x =,i l l =,i p p =。

由于生产所有品种所需要的劳动不能超过固定的劳动供给,决定了厂商数目。如果总劳动供给为L ,厂商的数目n 则:

L L n l x

αβ==+,每个消费者会对每个品种消费完全相同的数量,其总效用为: ()u nv c =,用于该商品所有品种的全部开支必然等于支付给劳动的全部报酬。

如果将上述的国家称为本国,假定有一个外国,它在其他方面都相同,如果允许两国自由贸易,并且不存在运输成本和其他障碍,则两国就会进行这种相异产品的贸易,其中一国生产与另一国完全相同品种的厂商会改变品种,转而生产新品种。由于生产成本相同,随着厂商的调整,最后每个品种都只能由一个厂商生产,实现了自由贸易的均衡。其结果与自己自足的均衡相同。

3.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战略性依赖

假定关键是少数厂商,存在策略性的相互依赖,需要考虑对手的行动和信息

假定2×2×2模型,每个国家只有一个生产者,以相同的成本生产相同的产品,需求函数相同,两个厂商采取的是“古诺行动”,即每个厂商在决定自己产出时都给定了对手产出,产出是厂商的策略变量。

两个厂商共同的总成本函数假定为线性的,为:

()C Q F fQ =+

其中Q 是产出,F 为固定成本,f 是边际成本,需求函数为12()i i i P a b Q Q =-+,本国生

产者在本国市场上的收入就取决于他自己销售和外国竞争者的销售,本国收入为: 11111121

[()]R a b Q Q Q =-+ 外国市场的收入为:22221121[()]R a b Q Q Q =-+

总成本为:12111()C F f Q Q =++

利润就是两者相差

古诺行为假定意味着每家厂商都是在对手销售不变得假定下选择他对两个市场销售来使其最大化的,因此:

1111211

20a bQ bQ f Q π?=---=? 2211221

20a bQ bQ f Q π?=---=? 外国竞争者类似

均衡方程达到的均衡路径,本国厂商在本国市场的销售得到:

111211()22

Q a f Q b =--(反应函数) 外国生产者在本国市场的反应函数为: 112111()22Q a f Q b =

-- 如图,1R 是本国生产者的反应函数,2R 为外国生产者的反应函数,两条函数的交点是该市场的均衡点。只有在E 点,才能达到最大化。

三、杨小凯的分工理论:内生化

(一)内生化分工理论的源泉

1.斯密定理

分工内生化可以追溯到斯密定理问题,斯密认为:

(1)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斯密把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归结为两点:分工,以及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比例,并且认为主要取决于前者。如果像马克思所认识的那样,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看成是社会的基本分工,那么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就只剩下分工这一点了。分工如何增进国民财富,根据斯密的观点,国民财富积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最大提高则是由于分工的结果。

斯密认为分工之所以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其原因在于:第一,分工提高了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在这里,斯密强调了两点:即技能上的差别更多的是分工的结果而较少是其原因;分工由于有助于边干边学过程而提高生产率。第二,分工节省了劳动时间。斯密把时间的节约只归结为消除工作转换所浪费的时间。第三,分工促进了机器的发明和采用。

(2)交换是产生分工的原因,分工是交换的结果

斯密认为,分工是由人类的“交换倾向”引起的。“当初产生分工的正是人类要求互相交换的这个倾向”。他还举例说,“在狩猎或游牧民族中,有个善于制造弓矢的人,他往往自己制造的弓矢,与他人交换家禽或兽肉,结果他发现,与其亲自到野外捕猎,倒不如与猎人交换,因为交换所得却比较多。为他的利益打算,他只好以制造弓矢为主要业务,于是他便成为一个武器制造者”。“这样以来,人人都一定能够把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换得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这就鼓励大家各自委身于一种特定业务,使他们在各自的业务上,磨练和发挥各自的天赋资质或才能”。在这里,斯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不是交换引起分工,而是分工引起了交换。

(3)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斯密的《国富论》第3章的标题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这一思想被斯蒂格勒称为“斯密定理”,它的具体含义为:只有当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随市场范围的扩大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专业化的生产者才能实际出现和存在。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反过来说,如果市场范围没有大到一定程度,即需求没有多到使专业生产者的剩余产品能够全部卖掉时,专业生产者不会实际出现。正如斯密所指出的那样:“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身专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可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斯密认为,市场需求大小取决于收入水平、人口密度以及交通运输费用;在前两种不变时,市场需求随交通费用的下降而扩大,分工也随市场容量的扩大或缩小而深化或浅化。斯密定理可以反过来表述为:市场范围的扩展是分工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上看,斯密定理意味着市场的扩张应先于分工的发展。但关于市场扩张的条件、起源以及从这种扩张中所得到的额外收益问题,斯密没有解决。

由于将分工看作是由市场容量决定的,斯密不仅可以考察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而且使他得以将国际贸易看作扩大市场从而促进分工的一条途径,从而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增长理论联系起来。

总之,正如普鲁·克尔指出的,“在《国富论》中经济理论就是基于两个不同经济领域的定理展开的,即生产中的劳动分工是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新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的

扩大,斯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凭借持续引进新的分工而自我维持的增长理论”。这种持续的增长过程来自于这样的事实,即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样一种累积因果的过程。然对这一过程的认识,则是由阿林·扬格来完成的。

斯密定理认为,分工只受市场范围限制,这一立论在斯密时代,企业内分工的不断深化与完全竞争的市场交易的确是没有冲突。但随着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发展,企业规模可能会越来越大,一直达到市场范围允许它发展的极限为止,这就与竞争性市场结构发生了矛盾。这正如施蒂格勒指出的,亚当·斯密在劳动分工问题上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失败,他只是提出了问题,未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如果市场范围限制了劳动分工,那么典型的产业结构必定是垄断;如果典型的产业结构是竞争性的,那么这一定理就是错误的,或者没有意义”。斯密定理造成的这一两难困境为后世经济学家所关注,马歇尔、扬格、罗默等人为发展斯密定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斯密在分工问题上的失败可归结为:

一是没有把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与社会各部门间分工的交互作用联系起来。斯密以扣针制造业工场的分工说明了手工业工场内部分工的好处,以羊毛呢绒上衣的生产来说明社会各部门间分工的结果,并认为两种分工具有同样的作用,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对这两种分工之间的区别,斯密理解为只是观察者主观认识上的区别,没有进一步深究,从而忽视了制度安排在动态分工演进中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为我们理解斯密定理提供了帮助,马克思不仅区别了企业内分工与社会分工,而且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分工已经达到一定发展程度。相反地,工场手工业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

二是斯密定理所说明的只是在市场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下的“外延式”的发展过程,而对人口不增加(甚至减少)和市场区域既定条件下的“内涵式”的分工发展过程未能加以证明,这个问题直到本世纪20年代才由扬格所完成。

2.扬格定理

扬格在《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将分工与报酬递增作为核心论题,进一步精练并扩展了斯密的经济发展理论。扬格认为,斯密只考察了分工的一种形式,还存在其他的分工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形式是迂回生产程度的增加,迂回生产的经济等同于报酬递增的经济;递增报酬的实现依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不但市场的范围决定分工的程度,而且市场范围由分工程度所制约;需求和供给是分工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与新古典理论不同,扬格认为技术进步不应该是外生的,它源于劳动分工的发展,是经济组织结构演进和自我繁殖的结果。

扬格用广义市场概念重新改写了斯密定理。“用一种包容的观点来看,考虑到市场不是作为某种产业产品的输出口,因此不是外在于那个产业的,而是作为总产品的输出口,市场规模是由生产的数量决定和确定的。……(因此)斯密定理可以改写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扬格的上述思想被称之为扬格定理,这决非同义反复。扬格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它反映了经济系统背离均衡力量超过使经济系统趋于均衡的力量而造成的经济系统不断演进的过程,反映了分工与市场两者之间存在的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一方面,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只有当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足够大时,生产这种产品的专门化的操作才能被分离出来。斯密定理关于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扬格认为分工的作用就是为了造成越来越迂回、越来越间接的生产方式,从而不断把先进的生产方法引入到生产过程中来,其结果是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由于迂回生产方式带来了专业化部门和中间产品的增多以及生产率的提高,市场规模扩大。

针对报酬递增是幻想以及报酬递增必然导致垄断的一些认识,扬格强调了两点:(1)报酬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发展,表现为报酬递增的主要经济是生产的资本化或迂回方法的经济,这些经济又主要与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相等同。(2)迂回方法的经济比其它形式

的劳动分工的经济更多地取决于市场规模。

扬格的理论可概括为:(1)报酬递增机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产业整体相联系的,不能从观察单个企业或产业的角度来认识。(2)报酬递增取决于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或者说迂回的生产方式,产业间分工是报酬递增的媒介。劳动分工的经济、迂回生产方式的经济和报酬递增的经济是等同的。(3)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是一个互为因果、循环累积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引起报酬递增并最终导致经济进步。

扬格对分工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表现为:一是继承了斯密分析经济增长机制的正确方法,提出了由分工到分工的累积循环机制,动态地发展了斯密定理。二是引入报酬递增、迂回生产方法、分工链等概念并纳入非均衡框架,论证了分工扩大了市场范围的命题;而且使报酬递增牢固地成为经济学的主题,为建立一种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提供可能。三是对分工与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认识。扬格认为,技术进步是劳动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分工与技术进步或知识积累是直接同一的。

虽然,扬格理论在提出后很长时期内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其深刻的经济思想方法是不容置疑的。扬格的思想对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阿罗、舒尔茨、卢卡斯、罗默、杨小凯和贝克尔等人纷纷用模型阐释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二)内生化分工理论的发展

根据斯密和扬格定理,分工被认为是专业化的发展和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他们的思想在专业化内生增长模型中都有体现。斯密的分工观在杨小凯—博兰德和贝克尔—墨菲的模型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罗默、卢卡斯等人的理论模型则为进一步阐释扬格的思想作出了努力。

1.杨-博兰德模型

杨小凯和博兰德于1991年提出了一个分工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杨小凯和博兰德认为分工的动态演进是由经济中的边干边学和规模收益递增引起的。边干边学是个人在深化分工、拓展市场范围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同时边干边学又推进了收益递增和专业化水平的演进。在该模型中,经济的均衡增长率是不断变化的。在初始阶段,由于生产率不高,分工的交易费用会大于分工经济,因此专业化水平很低;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后者会大于前者,进而可以使劳动分工得到演进。分工的演进将引起市场容量扩大、人力资本积累加快、贸易依存度上升、人均收入增加,从而引起增长率的不断上升;当分工的潜力耗尽时,经济增长率将再次降低。杨小凯和博兰德模型很好地说明了斯密和扬格的“分工源于分工的演进”的思想。

杨小凯和博兰德模型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将制度演进与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它的缺陷是没有考虑一般知识对分工的影响。

2.贝克尔-墨菲模型

贝克尔和墨菲1992年提出的分工与专业化模型,克服了杨—博兰德模型没有处理知识在分工发展中的作用的缺陷。同时,他们指出,分工并不像亚当·斯密所论断的那样主要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而是主要受“协调成本”和一般知识水平的限制,并且分工演进和知识积累相互促进,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协调成本实际上是对交易成本的一个扩展,协调成本将随社会知识存量的增加而降低,贝克尔和墨菲认为,将专业化工人结合起来的协调成本可以用来解释企业和产业组织的许多方面。

贝克尔和墨菲认为知识与分工是相互作用的。知识的增进趋于提高专业化的收益,并提高最优的分工水平;专业化的增进反过来又提高投资于知识的收益。这样,知识存量的增加、专业化分工的加深、对知识的投资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构成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杨—博兰德模型和贝克尔—墨菲模型从由专业化水平决定的个人生产函数的角度说明经济的动态均衡特征,为构建增长模型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但他们只是将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内生化,分工深化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即中间产品种类的增加在他们的模型中没有得到比较充分的说明,因此,这条思路目前还不能取代罗默—卢卡斯思路的主流地位。

3、其它模型

还有一类模型主要沿着扬格的思路,将分工理解为中间产品品种或消费品种的增加。代表性的模型有:罗默、里韦拉—罗默的中间产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的消费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阿尔文·扬的边干边学增长模型。

罗默、格罗斯曼和赫鲁普曼都认为,知识积累和知识外部性对于经济持续增长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决定分工水平的主要是经济的供给方面的因素如生产成本或协调成本等,因此考察分工演进的较为适合的分析框架是垄断竞争分析框架。

罗默1987年的论文中构造了一个在专业化和收益递增框架下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该模型把收益递增看作专业化程度提高的结果,专业化引起的收益递增导致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罗默将经济分为中间产品部门和消费品部门,认为以产品品种增加为表现形式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唯一源泉。

罗默的知识驱动模型、里韦拉和罗默的模型用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来说明经济增长。在这一模型中,消费品产量取决于技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劳动。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资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在罗默的模型中,知识或技术被赋予了一个完全内生化的解释,它是经济主体利润极大化的投资决策行为的产物,有专门的生产部门,R&D部门生产的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它可以生产新的中间品或增加本部门的知识积累,从而使经济增长。

格罗斯曼和赫鲁普曼循着罗默的思路,分析了消费品品种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格罗斯曼和赫鲁普曼区分了知识的两方面用途,认为知识具有一种正的外部性。当消费品品种增加时,带来两种外部性,新设计所体现的知识积累使研究部门的研究成本降低和生产率提高以及消费多样化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提高。当知识增加同时产生这两种外部性时,经济可以实现内生增长。

阿尔文·扬也将创新理解为消费品品种的增加,从而构建了一个类似的用创新和边干边学共同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在扬的模型中,创新与边干边学都是不可或缺的,由边干边学所导致的技术进步是有限的,只有持续的技术进步才能维持持续的边干边学,因此经济存在一条平衡增长路径,经济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创新和边干边学二者中何者构成经济的“短边约束”。

(三)新兴古典分工发展理论

杨—博兰德模型作为第一个用分工的演进解释内生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模型,开始了以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分工思想的潮流。所谓新兴古典经济学就是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将古典经济学的灵魂放在一个现代经济分析的躯体中。新兴古典经济学并不是一场经济学的革命,而是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下,将现代经济理论进行了重新组织。

1.新兴古典分析框架

杨小凯认为,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心是劳动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古典经济学看来,人们关于专业化水平和模式的决策决定分工的水平,社会分工水平的模式决定市场上的供求,而各种经济发展现象都与分工水平和模式有关。但自马歇尔后,古典经济学的这种从分工演进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的思想逐渐被边缘化了。他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就是要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将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以现代分析

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杨小凯比较了新古典和新兴古典分析框架之间的根本差别。

出自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

杨小凯认为,新古典分析中以纯消费者与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基础,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和模式的决策不能被分析,生产率只与企业规模有关,而与分工水平和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无关。因此新古典分析框架无法解释经济组织从自给自足向分工演进的原因。

新兴古典发展理论把专业化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杨小凯认为,若某人在生产某产品时,生产函数显示边际或平均劳动生产率随他在此活动中的专业化水平而增加,则他在生产此产品的活动中有专业化经济;若一个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水平都等比例增加,产出增加的比例会更大,则他在此生产活动显示规模经济。专业化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第一,专业化水平和专业化经济都是针对特定个人和特定活动而言的,专业化经济不会超出个人的有限的时间范围,是一种局部递增报酬,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个人活动范围的缩小;而规模经济不需要考虑生产者的活动范围和时间约束。第二,专业化经济的总和为分工经济,它同人与人之间依赖程度加大后生产力改进的潜力有关,因此是一种社会网络效应,而不是规模经济那种纯技术概念。第三,专业化经济是学习的结果,它来自于个人在特定活动中的经验积累和熟能生巧;由于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节约并不一定是通过学习而来,因而基于经验和技能提高的专业化经济不能或者很难在人际之间转移。

由于具有一个完全新颖的分析框架,新兴古典经济学不仅大大地扩展了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将相互孤立的经济学各分支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理论重新统一起来。2.分工演进与交易费用

杨小凯指出,经济体系总是从自给自足向局部分工,再向完全分工演进。随着分工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业化程度、市场个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生产集中程度、交易次数及总交易费用等都相应提高。经济发展就是由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分工演进过程。

新古典经济学将交易费用分为内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不管是内生交易费用还是外生交易费用,对分工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外生交易费用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的那些费用,它不是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冲突导致经济扭曲的结果。它包括运输费用、储藏时商品腐化造成的费用,交货不及时造成的费用,执行交易时的各种费用,甚至税收等。内生交易费用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内生交易费用是个体自利决策之间交互作用的后果,它由交易次数和每个交易的费用之积决定。狭义内生交易费用是市场均衡同帕累托最优之间的差别,即机会主义行为使分工的好处不能被充分利用或使资源分配产生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歪曲。

交易费用概念的出现使得对分工问题有了更加有力的分析工具。当交易效率足够低时,分工的好处被分工造成的大量交易费用抵消,自给自足是全部均衡。而当交易效率足够高时,分工的好处就大于交易费用,分工就会是全部均衡。但交易效率的提高,有赖于经济制度的改革。因此,杨小凯认为制度变化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制度变化的方向是节约交易费用。经济发展的原因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积累的资金既可以用于购置设备改

进生产技术,也可以用于支付交易费用,试探新的制度安排,当社会进入到一种制度,其中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时,分工有正反馈作用,于是发生经济起飞。这种解释强调了现存的制度不是外在且事先给定的,而是节约交易费用扩大分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制度深化达到的某一阶段。

3.分工与贸易

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统一的。它们都是折衷专业化经济与节省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即由于交易效率的提高会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市场一体化,相互分割的局部市场将逐步发展出一体化市场。随着交易效率和分工的进一步提高,市场最终突破一国范围,国际贸易出现,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所以,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发展的结果,其市场容量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国际贸易之所以在国内贸易之后发展起来,是因为同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有一些额外的交易费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把国际贸易的产生内生化了。

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

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快速崛起,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2008年京津冀地区实现GDP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超过9.0%的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66亿美元,吸纳外资占全国的18%。京津冀区域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板块中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期 当前,中国进入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关村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及国家颁布实施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机遇,即将出台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也将为京津冀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带来重大契机。 (一)中国进入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人均GDP3000美元前后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性阶段。此阶段,经济将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会迅速提高,据估算,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68%。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诸如城乡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更加突出,特别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尤为明显。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08年东部GDP比东北、中部、西部GDP之和还高4.78万亿,人均GDP差距更为明显,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为32089.14元/人,东北地区约为东部的67%,中部约为东部的46%,西部约为东部的41%。区域差距拉大引起了一系列的区域矛盾和问题,比如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且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和压力日益增

大;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老化,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沿海地区过度“拥挤”,发达城市在城市转型、产业置换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面临很多空间资源矛盾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均衡协调发展,要将深化区域分工、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京津冀区域地缘优势独特,辐射三北,连接东西,向南联系着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台。这一地区的发展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南北部的发展差距,缓解我国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已经出现的“马太效应”,最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京津冀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北京中关村的建设发展先后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三大动力引擎。就像深圳之于珠三角,上海浦东之于长三角,这三大区域的发展不仅能够大大提升京津冀区域乃至我国北部地区国际竞争力,而且在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模式,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园区。经过20年发展,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从500余家发展到超过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从14亿元增长到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年上缴税收从5000万元增长到500亿元。目前,中关村已形成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产生了闪联、TD-SCDMA、IPv6等一系列重大行业标准以及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神州5号、神州6号、非典灭活疫苗、嫦娥1号等大量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前沿领域的科技差距,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关村的创新成果还通过技术交易、技术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应该把资本和劳动用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品,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完成相互之间的互补,从而在使用和消耗等量资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是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俄林(B.C.Ohlin)提出的。1919年,赫克歇尔就提出了要素禀赋的有关论点。在此基础上,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所以,后人也把要素禀赋学说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 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资本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

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研究

摘要:合理的区域分工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动力源,每个区 域应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为合适的主导 产业;密切的区域合作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内在要求,目前, “走廊”各区域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经济合作的水平不高,这已成 为“走廊”进行区域经济整合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提高区域内各行为 主体对区域合作前景的前瞻性认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区域合作。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区域分工;区域合作 2005年6月,国务院确定了“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经济发展思路。在经济 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进一步提升哈大齐工业走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整体实力,是关系到“走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认真 研究区域经济整合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到“走廊”各区域走访调查,对“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优势、目标、制约因素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达成共识: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进行整合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实现“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未来的发展中,这一问题是 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对哈大齐工业 走廊区域经济整合问题初探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分 工与合作问题。 一、合理的区域分工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动力源 区域分工亦称劳动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 表现形式。区域分工从单个区域的角度看,表现为区域生产专门化,即各地区 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或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它实际上是生产 力“趋优分布”规律下,人们为获得各种区域利益而出现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必然选择过程。也就是说,在经济利益的趋动下,各区域根据自己的优势 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当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形成区域专业化部门[1]。因此,地域分工的产生源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区域的比较优势,二是规 模经济。哈大齐工业走廊各区域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并能形成规模经济,客观 上存在区域分工的条件。因此,在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每个区域应该在所在的经济和行政区域的坐标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行合 理的区域分工,确认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因地制宜的选择最为合适 的主导产业。 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区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以及电站成套设备、飞机、燃气 轮机、汽车等高加工度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具有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 聚核心的实力。因此,其产业发展应以建设我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装备工 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生态旅游基地为目标,逐步成为综合性的产业 发展中心。 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区域辖5区4县,是“走廊”南部城市带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近年来,大庆市石油、石化工业稳步发展,

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以下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作一介绍评价。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在《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理论:假定有一个孤立国,它全是沃土平原,但与别国隔绝;在这一孤立国中有一个城市,远离都市的外围平原变为荒芜土地;都市所需农产品由乡村供给,都市提供农村地区全部加工品。在这种假设下杜能提出了各种产业的分布范围,或者说它们的区位。他把都市外围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环带,这些环带后来被称为杜能环。第一个杜能环被称为自由农作区,距离都市最近,主要生产新鲜蔬菜、牛奶等。由此向外,距离变远,运费增加,新鲜农产品可能因来不及运抵城市而腐烂,依次导出第二个杜能环林业带,第三环为谷物轮作区,第四环为谷草轮作区,第五环为牧业区,第六环为荒芜土地。地租的差别全视距离都市远近而定,越近都市,地租越高,远则反之。 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他的工业区位理论。 假定:(1)原材料产地是已知的;(2)消费地的位置和规模也是给定的;(3)劳动力不具有流动性,每个有可能发展工业的地位,

都有相应的劳动力供给,而且每类工业的工资率是固定的,在此工资率下,劳动力可充分供给。 韦伯认为,假定暂时不考虑劳动力成本和聚集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那么工业区位就是由运输成本高低决定的,运输成本会将工业企业吸引到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上去,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即为工业的合理区位,称为运输区位或运输指向的区位。 除了运输成本之外,劳动力成本的地理差异也影响着工业区位,从而有可能使由运输成本决定的工业区位结构发生变形。区位的变化只有在新地点劳动力成本可以产生的节约大于为此增加的运输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

区域分工与协作

区域分工与协作 一、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融入世界经济,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1.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决定了经协工作的长期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社会化大生产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佳组合。这种有效配置和组合的过程就是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过程。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小到一个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要素和资源配置的结果,直接决定着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我国资源分布落差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通过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实现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这个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靠人来实现的,而且是靠众多的人来实现的,这些人组成的组织称为合作组织或经协组织。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有生产过程,就会有要素和资源的配置和组合过程,这个过程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也就决定了经济协作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已打破了原有的国界,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我国经济将在更高程度和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必然使经济主体间的协作也超出国界,实现国内协作与国际合作的进一步融合与互补。同时,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些都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着眼于国内外统一的大市场,按照“以内促外、以外促内”的原则,坚持对内经济协作与对外经济合作相结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综合竞争力。 3.扩大内需的方针,为经协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将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也为扩大对内开放和开展经济联合与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内需与扩大对内开放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做的都是开拓国内市场这篇大文章。扩大内需是由国家注入资金,拉动需求,资金投入是纵向的,对内开放是省市间的联合与协作,是横向的,纵向投入越大,横向工作内容越多,扩大对内开放就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4.经协工作自身的职能,决定了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经协机构作为综合职能部门,既没有项目审批权,也没有资金调拨权和行政执法权,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搞好协调和服务:一是综合服务。以市场导率团出访为契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组织、引导有关部门和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搞好合作。二是协调服务。发挥经协职能,积极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帮助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信息服务。发挥经协网络作用,为党政领导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天津经协办每年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信息5500多条,采纳1800多条。四是政策服务。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制定了《天津市鼓励外地在津投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内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对内开放环境为外地投资服务试行办法》等,经市政府批转全市执行。 上述四个方面充分说明了经协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那么,为什么理论上必要,干起来需要,而在机构改革中,经协部门总是作为最先考虑的精简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部门设置上存在“唯上”思想,更多的是考虑有没有上级对口部门,而很少考虑客观实际需要。而天津是从客观实际需要出发的。二是经协部门作为协调服务的综合职能部门,是专业部门不能替代的,而当前往往存在着综合与专业混淆

新兴古典分工理论与区域分工抉择

本文已发表于《经济科学》2002年第3期 新兴古典分工理论与区域分工抉择 聂辉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102) 提要: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通过分析劳动分工的决定因素,论证了劳动分工、制度供给、交易费用和市场规模之间的内生关系。作者进一步运用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分析了不同经济实力的区域在不同的阶段应选择的最优分工网络,从而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劳动分工、区域经济 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发表的宏篇巨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被公认为古典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按照斯密的本意,劳动分工对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作用和市场竞争对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国民财富增加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经济学发展了一百多年后,能同时处理“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的数学工具(如处理角点解的“库恩—塔克定理”)仍没有发现。为避开这个难题,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Alfred?Marshel)把全社会的人分成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两部分,用效用函数和无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来描述“市场竞争”。但是生产函数只反映了各种投入产出的关系,而未反映专业化水平、组织结构、递增报酬,这显然与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相悖。本文所要揭示的,正是长久以来被遗忘的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分支。 本文结构做如下安排:第一部分综述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指出劳动分工的决定因素;第二部分运用模型证明几个劳动分工方面的定理;第三部分将这些定理应用于区域劳动分工模式的抉择;最后是小结以及本文结论的推广。 一、新兴古典分工理论 1、综述1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开篇就谈到劳动分工。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构。”(第5页)斯密说,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是减少了工种的转换成本;第三是有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关于分工的决定因素,他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1 限于篇幅及作者能力,本文不打算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做详细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登录相关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a18473567.html,)查看。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区域分工的内涵和实质 1.分工的内涵 分工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行为主体承担。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专业化则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职能操作上。通常意义的分工与专业化,往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二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分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斯密在论述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马克思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是指在企业这样一个组织内的个人之间的分工。社会内分工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形成的分工与专业化。马克思在对这两者进行区别的大量分析中,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首先,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其次,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织,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最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有统一的一面,但也有冲突的一面,即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并用图形对分工及其演进作了直观的示意。如图3-1所示。 (a)自给自足(b)部分分工(c)专业化分工 分工的演进。杨小凯认为随着交易费用发生改变,有关分工与专业化的决策可能会发生连

结合区域优势、区域分工理论,试以某城市为案例,分析其在区域分工中的特点和问题

结合区域优势、区域分工理论,试以杭州为案例,分析其在区域分工 中的特点和问题 杨加利规划11乙1191710234 (一)区域特征 近几年来,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杭州始终把推进城市化摆在重要位置,市第九次党代会做出了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和重大举措,包括萧山、余杭撤市设区,调整高新区、滨江区管理体制,调整之江旅游度假区和西湖区管理体制建立西湖风景名胜区,开展两轮撤乡(镇)建街、撤村建居,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十大工程”和西湖综合保护等重大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杭州的城市化建设。这些都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也是杭州区域创新建设必须把握的大环境。具体表现在: 1.城市定位奠定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点 杭州着眼于“浙江省省会城市、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从浙江、中国、世界这三个不同层次为杭州未来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也决定了杭州区域创新体系范围和内涵。对浙江而言,杭州是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须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增强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要素资源和集聚辐射能力,真正发挥领跑作用。对中国而言,杭州是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必须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提升在长三角城市群和新经济网络中的节点区位优势,拓展腹地辐射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对世界而言,杭州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必须以国际化为先导,发挥独特风景旅游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成为世界有影响的休闲之都。杭州城市定位的三句话实际上为杭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定下了基点,从长远来看,杭州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从三个层次来满足杭州发展需要,即要满足于浙江省区域中心发展的要求,要满足于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发展的需求,也要满足于打造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需要。

心得体会:构建长三角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体系(最新)

心得体会:构建长三角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体系(最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资源要素能充分流动、有效配置,这要求区域分工要有序、合作要紧密。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多个层面进行展开,每个层面的分工合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根据区域空间范围,可以从城市、都市圈、省域交界地带三个主要层面来构建长三角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体系。 一、城市层面:产业链式分工与合作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首先都是从具体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开始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雏形——X经济区,就是从凤凰、永久自行车厂的跨省市联合生产开始的,欧盟一体化也脱胎于欧洲煤钢共同体。而长三角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多年来,在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和标杆竞争下,竞争思维大于合作思维,导致优势产业重合度较高、同质化竞争加剧。对长三角41个城市的“十三五”规划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有39个城市将现代物流业作为优

先发展的产业进行培育,除了现代物流业,重合度较高的产业还有金融业(36个)、高端装备业(34个)、医药制造业(26个)、汽车制造业(26个)、新材料(26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3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要素的涌现,长三角城市之间原有产业分工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从国际上看,分工的趋势正逐渐由产业间分工为主变为产业内分工为主、由产成品分工主变为以零部件中间品分工为主。世界贸易中中间品贸易已占到70%,30%是产成品,而四十年前,中间品是30%,产成品是70%。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应再是简单的中心与外围的等级关系,也不是标杆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平等、协同的关系。而这种合作、平等、协同的关系需要以跨区域的产业链分工与合作来突破,来将行政边界模糊化。具体来说,可以从长三角目前重合度较高、同时也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一些产业,比如现代物流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集成电路等产业入手。一是详细梳理产业的链条,厘清各地产业基础,组建产业联盟;二是改变原来的以不同产业作为政策切分依据,而是对链条上不同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三是制定长三角产业链招商地图,鼓励不同城市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C ) A、人口数量 B、人口迁移 C、人口素质 D、人口分布 2.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 C ) A、区域分工全球化 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3.全国性综合开发计划是下列哪个国家的?( A )。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4.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D )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 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 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 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 5.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 C ) A、局部优势 B、潜在优势 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 6.下列不属于区域具有的特征的是( B ) A.整体性 B.统一性 C.结构性 D.动态性 7.下列不属于按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分类的是( A )A.地下资源 B.天然食物 C.矿产 D.森林 8.( C )是人类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A.社会环境 B.经济环境 C.自然环境 D.区域环境 9. 不属于同一类的生态环境补偿方式的是:( B )。A.实物补偿 B.基金 C.技术补偿 D.政策补偿 10.20世界90年代( D )学者提出了“阳光经济”理论。 A.杜能 B.沃尔特—艾莎德 C.杰奎—西斯 D.赫尔曼—舍尔 11.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 A.人口容量 B.适度人口 C.人口承载力 D. 最大人口量 12.区域合作的类型包括区域行业合作和( A ) A.区域全面合作 B.区域市场合作 C.区域生产合作 D.区域商业合作 13.下列属于区域最基础的特性是( C ) A.整体性与结构性 B.整体性与动态性 C.结构性与动态性 D.动态性 14. 下列不属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内容的是( B ) A.生态环境调查 B.调查资料整理 C.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D.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5.边际外部收益简写( B ) A.MPB B.MEB C.MSB D.MSC 16.下列不属于按产业布局指向性分类的是( C )

2021新版地测安全质量区域分工负责制度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地测安全质量区域分 工负责制度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新版地测安全质量区域分工负责制度 1为把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地测工作要实施业务保安区域分工负责制度,做到每名职工任务清楚,职责明确。 2地测部门领导负责全部门地测业务保安,并对地测部门职工安全作业负责。 3副职领导、各专业组队及每名职工,按专业分区域进行业务分工。 4每名职工都必须按既定分工,各负其责,严格执行业务规程和质量标准化标准,按时保质完成工作。 5各层次主管负责人对其下属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对查到的问题必须限期整改,同时,检查结果作为奖金分配的主要依据。 6对于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出色完成工作、对生产贡献较大者给予表彰奖励;因工作失误(不及时)而造成事故的,视

情节轻重给予扣除当月部分奖金、全部奖金或其它行政处分。 管理人员“三违”考核制度 1地测部门组、队以上的管理人员为本组、队主要安全责任人,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章制度,加强组、队管理。 2出现“三违”人员的组、队,给予组、队长与违章者同等处罚。 3连续出现“三违”的组、队,应按规定严肃处理,免除季度安全奖。 4管理人员出现违章行为,加倍处罚。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机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机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结构和动力机制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企业作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微观基础,其组织行为是影响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决定性力量。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由传统的大规模、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向更为灵活的水平分工的企业网络转变。企业内部生产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区域产业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的内外部动力,它们的叠加作用型构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 关键词:区域;产业分工;产业合作;动力 近年来,对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研究开始增多。不少学者基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利用计算不同区域的产业相似系数等方法来分析区域产业分工问题,并提出应通过政府政策制定区域产业规划等手段,在不同区域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布格局,以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避免产业同构引发的恶性竞争。事实上,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不仅有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还有产品内分工;不仅有产品内垂直分工,还有产品内水平分工,这种复杂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很难用产业层面的统计数据来准确描述。另外,什么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政府在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中的作用有多大?政府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实际上,企业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微观基础,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来源,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决定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强度和效率。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企业行为出发,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变化 近30多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始终处在变革之中,旧的生产组织方式不断被突破,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不断被创造和推广。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在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生产方式是福特制。福特制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生产单元规模巨大,使用流水线制造工艺,生产大批量的标准化产品,用于大众消费。这种大规模、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将传统企业的内部化特征发挥到了极致。70年代中期之后,福特制开始被各种新的企业生产方式所取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企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一系列影响。首先,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生产过程可以分拆为系列操作过程;其次,单个操作过程越来越标准化和常规化,容许使用半熟练和不熟练工人;最后,生产过程的灵活性越来越高,改变了生产规模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品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 一、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关联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并可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

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 在谈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时,有人总喜欢以绝对优势作为衡量标准。所谓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地区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在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如美国在电脑CPU芯片上有绝对优势,其他国家的CPU芯片制造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生产成本都远远不及美国。具有绝对优势确然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如果不同的地区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和自由交易,那么可以扬长避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会有极大的好处。但需指出的是,往往有一些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可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远远不及另一个地区,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无论是高科技产品还是传统农业产品,其劳动生产率都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如果仅仅从绝对优势的角度考虑,发展中国家就不宜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了,但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同样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上获得好处,并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这实际上是比较优势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作用。 比较优势是指在区域分工中有两个地区,乙地区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都要比甲地区低,劳动生产率都比甲地区高,处于绝对优势,甲地区则处于绝对劣势。由于两个地区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差距,并不是所有产品都一样,处于绝对优势的乙地区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只需集中生产本地区内最具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甲地区也不必停止生产全部产品,而只需停止生产在本地区最具最大劣势的产品并进行自由交换,这样就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促进两个地区的共同发展。 具体的分析如下: 假设甲地区生产X产品需8个单位劳动,生产Y产品需6个单位劳动,乙地区生产X产品需2个单位劳动,生产Y产品需4个单位劳动,如下表所示: 工之前,两个地区若生产4个单位的产品,则共需投入20个单位劳动,其中甲地区需投入14个单位劳动,乙地区需投入6个单位劳动。 若根据相对优势原理进行分工,则甲地区应停止生产X产品,而集中生产Y产品,乙地区应停止生产Y 个单位产品,甲乙两个地区共生产2.3+3=5.3个单位产品,比分工前增加了1.3个单位产品,从整个社会来看,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从甲地区来看,除了保留6个单位的劳动用以生产一个Y产品自用外,剩下的8个单位劳动可以生产8/6=1.3个单位产品用以交换X产品;乙地区除了保留2个单位的劳动用以生产1个X产品自用外,还剩余4个单位劳动可以生产4/2=2个单位X产品用于交换Y产品,均比分工前增加了积累。显然,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对甲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很有帮助。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思路:落后地区不一定缺乏发展潜力,只要对发达地区和本地区的各种优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与发达地区共同协作,找出在发达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而在本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进行分工生产和自由交换,就可以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腾飞。事实上,顺德乐从的家私业、中山古镇的灯饰业,鹤山的制鞋业、恩平的麦克风制造业都属于应用比较优势原理促进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实证。 应用比较优势原理时应充分认识到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是比较优势理论的

区域联系和主要的方式

在哈萨克斯坦生产的棉花→在土耳其纺织成棉线→在中国台湾省用德国制造的燃料染色→在波兰纺织厂织成粗棉布→在法国厂家生产的口袋衬里、洗涤和烫衣说明标签→在意大利厂家生产的纽扣、小铆钉→在菲律宾缝制牛仔裤→在希腊用浮石和硫酸对牛仔裤进行成品加工→德国人每年收集大约50万吨旧衣服→由德国人每年捐献旧衣服的越30%送往非洲。之前,其中的旧牛仔裤进入荷兰进行整理。 小结: 牛仔裤成衣的出现需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一直到就牛仔裤的收集、整理、捐献等各环节和工序都分别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完成,由此可见,不同区域的人们通过不同的经济活动发生着联系,这就是地域联系。 在生产活动中,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条件,有些拥有丰富的原料、燃料,有些拥有廉价的劳动力。有些又拥有市场、技术或其他优势,地域联系使得各地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原料来源广 产品去向多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 现代社会生产生产专业化→地域联系 地域分工细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交通运输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通信 商业贸易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a、适运货物 空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公路:短途、量小、易死、易腐、鲜货 铁路:远程、量大 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管道:流体(气体、液体、固体粉末) b、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航空运输 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途→公路运输 货运方式选择长途且数量大→铁路专用车 大宗笨重的货物(运距离运输)→水运或铁路运输 长距离、短时间内必须到达→航空运输 客运方式选择短途→公路运输 经济实惠的抵达→水运或铁路运输

C.综合考虑运距、运量、运费确定运输方式 近→公路小→航空 运距航空 远→水运运量铁路高→铁路 铁路大→运费 水运低→水运 另外还要考虑实际情况,看当地条件是否能满足。 图11-1-1 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2)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B.②C.③D.④ 2.货物④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B.河运C.铁路D.海运 右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读图回答题。 3.图中a、b、c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海运、公路 B.河运、公路、铁路 C.航空、铁路、公路 D.航空、公路、铁路 4.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 应选择图中的 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 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区域规划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区域规划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 的值。 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分) 1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

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 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 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和功能区。 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 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专利等。 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 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 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 A、区域分工全球化 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B ) A、人口容量 B、适度人口 C、人口承载力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1.区域有哪些特征? (1)地域性 (2)独立性 (3)开放性 (4)完整性 2.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 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地域结构及组成单元,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经济政策等。 3.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区域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基础,他们之间存在一种包容关系,经济发展包容经济增长。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又存在一种互动关系。从短期看,经济增长不一定能带来相应量的发展,但从长远看经济增长必然会引发经济进步,发展将不可避免。反过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又必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幅度。 区别: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在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加还表现在质量方面的增长。 4.区域经济增长战略的主要内容? (1)战略指导思想 (2)战略目标 (3)战略内容 (4)战略重点 (5)战略措施 5.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确保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条件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6.区域分工理论有哪些? (1)绝对成本学说 (2)比较成本学说 (3)要素禀赋学说 (4)要素替代理论 (5)技术差距理论 (6)产品周期理论 (7)条件相似的区域分工理论(8)竞争优势理论 (9)马克思主义关于地域分工理论 7.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理论? 累积因果理论,又有叫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发展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时,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 8.城市化的类型及测度方法? 类型: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就地型城市化 方法: (1)城市人口比重指标,即计算城市人口中所占比重 (2)非农人口比重指标,即计算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9.区域经济学存在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