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精品)《中国军魂》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课《游击队歌》 1 课时授课目的1、可以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认识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觉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味,可以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加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

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立力,依照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授课要点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境地。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授课方法感觉、体验式欣赏法,启示、引导式授课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授课过程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觉(二)二次欣赏,解析歌曲音乐要素: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巧。

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 4音乐特色: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仇家后方、神出鬼没。

(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A段(第 1~8 小节 )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军号式的光明音调。

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坚毅、机智灵巧、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

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

这所有与前段形成鲜亮比较,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容颜。

第二乐句再现了 A 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一。

在这里,特别清楚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终究的信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解析:①44②44音域:① 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② 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力度:① 中弱、轻快地、有弹性地② 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两段学唱( 1)掌握歌曲的节奏《游击队歌》的节奏爽朗、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拥有鲜亮的进行曲风格。

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课《游击队歌》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

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二)二次欣赏,分析歌曲音乐要素: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xx ∣xx xx x xxx ∣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44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

(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

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

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

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

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55︱11 22 3 234︱……··分析:①4433 3 22 2︱……②44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力度:①中弱、轻巧地、有弹性地②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两段学唱(1)掌握歌曲的节奏《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中国军魂 教案

中国军魂 教案

中国军魂教案
教案标题:中国军魂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军魂的内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军魂的认同和尊重;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1. 中国军魂的内涵和特点;
2. 中国军魂对国家和人民的意义;
3. 如何培养和传承中国军魂。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军魂的深层含义;
2.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
2. 班级墙报、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 中国军魂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源。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中国军魂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了解中国军魂:介绍中国军魂的内涵和特点,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呈现,让学生对中国军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探讨中国军魂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军魂对国家和人民的意义,通过小
组讨论、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
4. 分析中国军魂的传承:介绍中国军魂的传承方式和途径,鼓励学生思考如何
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国军魂;
5. 激发爱国情感:通过故事、影视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奉献精神,让学生感受中国军魂的伟大力量;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强化对中国军魂的认同和尊重。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中国军魂的相关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研究或展示
活动;
2. 可以邀请退伍军人或军事专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军魂;
3. 组织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或举办红色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军魂的
伟大历史和文化底蕴。

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军旅之歌教案之军旅之歌 第一课时

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军旅之歌教案之军旅之歌 第一课时
学 习 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中国军魂》
学生随歌曲进入教室
初步感受音乐
导入新课
1、观看电视连续剧《亮剑》片段, 结合画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思考问题并讨论回答
激发学生的探究心 理
2、了解进行曲
学生介绍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 与课程
讲授新课
1、介绍进行曲
听音乐感受其独特的音 乐风格
7、教师伴奏
学生学唱
拓展训练
欣赏《中国军魂》
听辨歌曲主题
深入体会歌曲
2、欣赏《中国军魂》,能够听辨歌曲的主题,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音乐 的主要特点。
3、会背唱《一二三四歌》,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歌曲表情需要,运用饱 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中国军魂》,能够听辨歌曲的主题
教学难点: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歌曲表情需要,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 情的声音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
对音乐知识进一步 了解,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2、介绍合唱的几种表现形式
3、欣赏歌曲《中国军魂》,教师介 绍作品
感受作品的情绪及要表 达的情感
加深学生对音乐作 品及主题的认识
4、欣赏《中国军魂》主歌》
学生欣赏
初步感受歌曲
6、介绍歌曲
学生谈感受
进一步感受歌曲
锦州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音乐导学案
上课时间
3月8日
课题
军旅之歌(一)第1课时
累计3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军旅歌曲的欣赏及演唱,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 使学生对军旅歌曲风格有所体验,感受解放军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 风貌和乐观态度。学习解放军为祖国、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国防意思。

中国军魂教案

中国军魂教案

中国军魂教案教案主题:中国军魂学科:语文年级:初中课时:1节课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中国军魂,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中国军魂的理解。

2. 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国军魂。

3. 能够通过学习中国军魂,增强爱国情感,发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军魂的内涵和价值,理解中国军魂对于强国兴军的重要意义。

2. 通过阅读带有中国军魂元素的文章,体会中国军魂的力量和精神。

教学难点:1. 能够理解中国军魂具有坚定的信仰、激情伟力和奉献精神等方面的特质。

2. 能够通过阅读文章准确捕捉与中国军魂相关的比喻、暗示等语言表达,并认识到这些语言表达的思想内核。

教学方法:1. 演讲式教学。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阐述中国军魂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对中国军魂有初步了解。

2. 朗读式教学。

通过朗读带有中国军魂元素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语言和情感上感受中国军魂的力量和精神。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工具播放一段有关中国军魂的视频或图片,并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军魂,它包含哪些特质。

Step 2. 演讲式教学(15分钟)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阐述中国军魂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对中国军魂有初步了解。

在讲解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军魂是指爱国主义精神在军人身上的体现,具有坚定的信仰、激情伟力和奉献精神等方面的特质。

2. 中国军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队建设的精华,也是中国强军之路的重要支撑。

3. 发扬中国军魂是强国之志,壮军之道,是中国军队建设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Step3. 朗读式教学(30分钟)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要求其带有中国军魂元素,比如《五星红旗永不倒》或《我和我的祖国》等。

让学生依次朗读课文,并听取老师的点评。

在点评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表达。

让学生准确捕捉与中国军魂相关的比喻、暗示等语言表达。

2. 内容理解。

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语言表达的思想内核,感受中国军魂的力量和精神。

铸牢忠诚军魂 磨砺铁军品质教案

铸牢忠诚军魂 磨砺铁军品质教案

铸牢忠诚军魂磨砺铁军品质教案教案:铸牢忠诚军魂,磨砺铁军品质教学目标:1.了解忠诚和军魂的概念,并了解其在军人中的重要性。

2.掌握铸牢忠诚军魂的方法与途径。

3.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军人品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黑板、白板2.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组织一次参观当地军事基地的活动(可选择性实施)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展示一些追求忠诚和军魂的成功案例,如忠诚的亲人,军事英雄等。

2.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军魂?忠诚和军魂在军人中的重要性是什么?二、知识讲解(20分钟)1.以PPT或黑板为媒介,向学生详细阐述忠诚和军魂的概念。

2.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向学生介绍一些具有忠诚军魂的军事英雄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具有军事背景的英雄人物或事件,展示其忠诚和军魂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力和背后的原因。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英雄?他/她的表现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四、方法与途径(20分钟)1.介绍培养忠诚军魂的方法与途径,如培养责任心、增强自律能力、拓宽视野等。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与途径进行培养。

五、实践活动(可选)(30分钟)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一次参观当地军事基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军人的训练和生活。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忠诚和军魂的理解和感悟。

六、总结与展望(10分钟)1.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以及对忠诚和军魂的认识。

鼓励学生交流彼此的认识和体会,进行展示或小结。

2.鼓励学生思考,忠诚和军魂如何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如何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保持忠诚和军魂。

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产生共鸣,加深对忠诚军魂的认识。

2.利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思辨能力。

3.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军人的训练和生活,增强对忠诚军魂的理解。

中国军魂教案

中国军魂教案

《我国军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我国军魂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掌握我国军队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主要成就。

-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讲授、图片展示、视瓶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 引导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总结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激发学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 培养学生的军人气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弘扬我国军队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我国军魂的内涵和体现。

- 我国军队的历史发展成就和重要战役。

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军魂的精神实质。

- 如何引导学生将我国军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讲解我国军魂的内涵、历史发展和重要意义等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军魂的体现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 运用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5. 实践教学法- 组织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实地感受我国军魂的力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激昂的我国军队阅兵视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提问学生:看完这段视瓶,你们有什么感受?我国军队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 引导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国军魂。

(二)讲授新课1. 我国军魂的内涵- 讲解我国军魂的定义,即我国军队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它包括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等核心价值观。

- 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故事,阐述我国军魂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中国军魂(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中国军魂(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中国军魂》
人教版音乐教材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 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剧中,爱国精 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 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再见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这句话就是李云龙,这位“草莽英雄”式将 军的一生写照。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 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 壮士一去不复返。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 给我生命,给我力量, 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 洒在我的胸膛上。 红旗飘飘,军号响, 剑已出鞘,雷鸣电闪, 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 向前进,向前进, 红旗飘飘,军号响, 剑已出鞘,雷鸣电闪, 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 中国军魂!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共14张PPT)
故事内容是讲述我军 优秀将领李云龙从他 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 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 抗击日寇开始富有传 奇色彩的一生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下册《当兵的人》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下册《当兵的人》公开课教案

《当兵的人》教学设计【教材版本】初中-音乐学科-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军魂》-第三课时《当兵的人》【教材分析】“当兵的人”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音乐简炼上口,第一句“咱当兵的人”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

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当兵的人》为4/4拍,降B大调,两段体结构。

A段,前16小节,为复乐段结构,鲜明生动地刻画出当代军人威武高大的形象。

B段,后16小节,为四句体结构,音乐由高音区转入中低音区,舒展亲切,是发自内心的倾诉,与A段形成对比。

接着音乐发展逐渐向上,显示出“热血儿郎”的英雄气概。

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最好的表达。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及自学能力。

《当兵的人》这首歌曲学生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听到,学生对歌曲的学唱没有很大的问题,但对歌曲的理解、分析,对军人的了解、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九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调动以及表现欲望不是太强烈,因此有感情演唱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进行曲的音乐节奏和结构特征也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当兵的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进行曲的体裁及其特点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录像,欣赏歌曲,让学生能够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当兵的人》。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当兵的人》这首歌曲,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解放军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进而得到情感的升华,使自己爱祖国,爱家乡。

【教学重点】了解进行曲音乐的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当兵的人》【教学难点】1.对歌词的理解、分析歌曲2.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演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老师这有一段抗战胜利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式的视频,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解放军的光辉形象。

中国军魂,教案

中国军魂,教案

篇一:2014年下学期九年级教案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1课教学内容:1、唱歌《游击队歌》2、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教学目标:知识:能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能力:以视、听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歌曲要素与情感表达的手段。

情感:通过演唱和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在日寇侵略、国土沦丧的危急时刻,全国军民团结一心、奋勇杀敌的斗争历史,感受游击健儿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学生聆听。

教师提问:①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曲名吗?②歌曲是什么风格?(2)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进行曲的特点吗?进行曲具有强弱分明、雄壮有力、结构规整等特点,一般具有明显的行进节奏。

2、学唱《游击队歌》(1)节奏练习(2)视唱a段旋律,教师提问:这段旋律是什么调式?(3)学生边看谱边聆听《游击队歌》a段。

教师提问:①歌曲的力度、速度有什么特点?②为什么要运用这种力度、速度来演唱?(4)师生交流①歌曲演唱力度开始较弱,随后渐强,声音轻巧、灵活,富有弹性;以中速演唱;具有进行曲风格。

②歌曲刻画了游击队员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形象,演唱时,声音应轻巧、灵活而富有弹性。

(5)按节奏朗读a段歌词,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声音要有气息的支持,才能轻而不虚。

(6)学唱a段歌词,应用轻巧、灵活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7)学生边看谱边聆听《游击队歌》b段。

(8)教师提问:b段旋律有哪些变化?(9)师生交流:b段前面两个乐句,多次使用同音重复,节奏与a段形成对比;歌曲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a段素材,与之形成呼应。

(10)学生学唱b段歌词。

(11)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3、拓展练习(学唱三部合唱片段)(1)教师用钢琴弹奏低声部,演唱第一声部,学生学唱第二声部,师生合作,感受合唱的魅力。

(2)学生也可自主选取一个声部进行学唱,三个声部相互配合演唱这两个乐句,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教学课件:中国军魂(简谱)

教学课件:中国军魂(简谱)

请再次聆听歌曲。歌曲的风格是怎样的?
歌 曲 是 进 行 曲 风 格
请聆听范唱。想一想怎样才能唱好这首歌曲。 (节拍、换气、三个乐段的情绪对比等)
同学们分为四个组,随伴奏演唱歌曲,并相互 评价。
请老师指挥,全班同学随伴奏演唱歌曲,注意 节拍重音、换气、乐段间的情绪对比。
1
中国军魂
选唱
中国军魂
——电视连续剧《亮剑》主题歌
李海鹰词曲
请聆听歌曲。知道这首歌曲的曲名吗?歌曲塑造 了什么形象?
《中国军魂》 歌曲塑造了中国军人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
电视连续剧《亮剑》剧情简介。
电视连续剧《亮剑》讲述了我军优秀将领李云 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是一部将战争与传奇 色彩融为一体的主旋律作品。
请仔细聆听歌曲前奏,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其 音调具有什么特点?


















请再次聆听歌曲。歌曲分为几个唱歌谱。
注意带有 的音准。请唱第三乐段歌谱。
老师钢琴伴奏,请同学们慢速演唱歌词。注意带 有 的音。
请同学们随伴奏演唱歌曲。注意带有 的音。

(教学精品)《中国军魂》教案

(教学精品)《中国军魂》教案

《中国军魂》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中国军魂》,并且能够说出歌曲的音乐风格和包含的感情,用自信、积极向上的声音合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探究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中国军魂的内涵,提高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通过歌曲学唱、经典台词回顾以及经典片段的欣赏、模仿表演等活动,体会“亮剑”精神。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亮剑》这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属于哪种题材的电视剧吗?生:……师总结:抗日体裁,包含英雄主义、友情、爱情等等(简单介绍电视剧及主要演员——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

2、接下来老师要和大家分享在电视剧中老师最喜欢的一句台词:“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要求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和气势朗读一遍)师总结:台词在电视剧中能够真实鲜活的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主人公李云龙的这种“亮剑”精神彰显了伟大的中国军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视剧《亮剑》的主题曲《中国军魂》。

三、新课教学1、完整聆听第一遍歌曲,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音乐情绪、风格、演唱形式。

(四四拍、中速、进行曲风格、男声合唱)2、介绍电视剧音乐相关知识。

3、教师范唱。

4、教唱歌曲。

5、学生跟着音乐有感情的合唱歌曲.四、音乐实践表演活动1、《亮剑》经典片段欣赏与模仿——李云龙舍妻炸城楼。

人物:李云龙、秀芹、和尚、日本军官……地点:城楼事件:新婚期李云龙妻子秀芹被日本人抓住做人质,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前去营救。

2、播放经典片段视频。

3、分析四位主角当时语气情绪变化,请四位同学进行表演模仿。

(同时播放《亮剑》中突围背景音乐)4、老师总结学生表演情况,并互相评价。

五、小结同学们,打仗需要亮剑精神,生活学习需要亮剑精神,社会人生需要亮剑精神,中考更需要有亮剑精神,逢敌必亮剑,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气势。

《军魂》导学案

《军魂》导学案

课题3《军魂》学案三年一周洪艳2012 3 21【自主学习】一、课前准备查找关于刘伯承的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

二、自主探究新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抄写下来。

4军神指的是谁?5、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二)、锁定重点,品读“军神”内涵。

1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你觉得沃克医生是怎样说这句话的?2为什么被称为“军神”?3在刘伯承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三、完成课后习题并正确的书写生字。

四、自我测试:1 认读本课生字词:肃然起敬孤傲暴躁从容镇定不甚相信汗如雨下喋喋不休喏喏连声一针见血侮辱堪称勉强怔住鄙夷崭新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强————()重————()————()————()血————()称————()————()————()《军魂》导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开发潜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走近人物,研究人物,领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军神》教材分析:《军神》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眼伤时,拒绝使用麻醉剂,手术时一声不吭,手术后说出刀数,沃克医生称赞他为军神的事情。

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

刘伯承这次受伤是在1916年3月,他时任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连长,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为救一个战士而受伤的。

《军神》这课内容,写的就是他几个月后到重庆治疗眼伤做手术的事。

教学目标1、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感变化的语句,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计:中国军魂

教学设计:中国军魂
能力)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国庆节阅兵仪式视频,在视频中的那首坚定有力的音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谁知道那首歌曲的名字吗?(生回答)。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播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视频 ,生认真聆听感悟歌曲) 师:歌曲的速度、力度?同学们欣赏以后有什么感想?
(1)、师放录音并范唱,让生再次熟悉歌曲的力度和情绪。 (2)、让学生跟随录音唱熟乐谱。
(3)、让学生填上歌词演唱, (听出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
(4)、老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在学唱中进一步找出存在的问题,灵活处理) (5)、让学生指出有难点的地方,并加以纠正。
(将存在的问题集中解决是学唱歌曲难点的重要环节。)
三、欣赏《一二三四歌》
1、初听,思考
(1)歌曲描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的节奏特点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有什么共同点?
2、再听,分析歌曲的情绪。
3、三听,思考:全曲分为几个乐段?
4、学生随音乐哼唱,体验歌曲情绪。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一二三四歌》
【教学反思】:
在上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堂课,给我的感触很深。在上这堂课时,由于这首进行曲的旋律学生们比较熟悉,所以不能按照一般的进行曲来分析,而是分析一下这首进行曲的细节,妙处所在。通过我的启发和分析,学生在听了一遍之后就能把这首进行曲的前段和高潮部分哼唱了出来。
【教具准备】:电子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创造课堂气氛:出示国庆节阅兵仪式视频(着重观看奏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一段),与学生共同欣赏。

《中国军魂》教案

《中国军魂》教案

《中国军魂》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学唱《中国军魂》,并且能够说出歌曲的音乐风格和包含的感情,用自信、积极向上的声音合唱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中国军魂的内涵,提高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亮剑”精神,体会中国军魂的内涵,提高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军人在你们心中是什么形象呢?来谈一谈吧。

说到军人,与“军队”是离不开的。

军队的力量就是维护国家的稳定不受外来国家的欺凌。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对于军人而言,职责高于一切,使命重于泰山,军人的形象是刚毅,勇猛,无畏艰险的。

只要人民和国家需要会好无保留的奉献所有,直至生命与灵魂,人们常说是正义和英雄的化身。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首《中国军魂》,感受中国军人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中国军魂》是电视剧《亮剑》的主题曲,歌曲十分有气势,展示中国军队的军魂。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歌词吧。

【设计意图】赏析歌词,体会歌曲情感。

2.介绍电视剧《亮剑》。

在李云龙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

接着李云龙会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闯进日军重兵防守的县城,守备部队的全体军官都在这次袭击中丧生。

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晋西北因此名声大噪,李楚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

1941年冬天,弹尽粮绝的独立团在野狼峪伏击日军用冷兵器全歼日军两个中队,此战之惨烈竟惊动了最高统帅部的蒋委员长,也引起了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官极大关注。

抗战胜利,李云龙、楚云飞二人又相逢在淮海战场上,这一次交手双方险些同归于尽。

李云龙师长被一发迫击炮弹炸得像个被打碎的瓶子,楚云飞少将胸前中了两发机枪弹,身边的卫士扑了过来,掩护住了楚云飞。

段鹏和几个战士抬着李云龙风风火火的冲进医院,李云龙被抬进了手术室,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血浆突然不够了,未曾料想到的是,抽验完所有战士的血浆后,发现没有一个战士和李云龙的血浆相符,就在这危急时刻,小护士田雨发现自己的血浆和李云龙的相符,田雨献血挽救了李云龙的生命。

语文课军魂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课军魂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军人的崇高品质和英勇精神。

(3)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军人的敬意,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军人的崇高品质和英勇精神。

(2)掌握生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军人题材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军人的形象。

(2)提问:你们对军人有什么样的认识?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 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 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 军人的崇高品质有哪些?b. 军人的英勇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c. 我们应该如何向军人学习?(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观看一部军人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加深对军人的认识。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军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5. 总结评价(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军人的崇高品质和英勇精神。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军人的崇高品质和英勇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军魂》《清贫》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军魂》《清贫》教学设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及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及三单
情景导入:刘伯承给我们带来了军神的意志,那“清贫”的意志又是怎样的?
学习活动一:整体感知学字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6.“清贫”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在文中是说的谁呢?
教学准备
课件及三单
情景导入:小小宣讲员选拔活动开始了,今天我们走进中国英雄人物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故事,成为一名优秀的宣讲员。
学习活动一:初识军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1.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2.今天学习一位堪称“军神”的军人,他是谁呢?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板书)
3.出示阅读要求。
学习活动二:赞军神学军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3.指导朗读
4.如果军神刘伯承此时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5.出示阅读链接
6.找出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你体会到了军需处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4.分角色朗读
5.讨论交流你想对刘伯承说什么并汇报。
6.快速读文章,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7.出示人物及背景资料
8.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9.字词学习
4.交流回答“清贫”的含义
5.了解人物及背景
6.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对字词。
1.整体了解方志敏,感受方志敏的崇高精神,为下文学习打好基础。
2.能正确认读字词
教师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军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唱《中国军魂》,并且能够说出歌曲的音乐风格和包含的感情,用自信、积极向上的声音合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探究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中国军魂的内涵,提高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通过歌曲学唱、经典台词回顾以及经典片段的欣赏、模仿表演等活动,体会“亮剑”精神。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亮剑》这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属于哪种题材的电视剧吗?
生:……
师总结:抗日体裁,包含英雄主义、友情、爱情等等(简单介绍电视剧及主要演员——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

2、接下来老师要和大家分享在电视剧中老师最喜欢的一句台词: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要求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和气势朗读一遍)
师总结:台词在电视剧中能够真实鲜活的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主人公李云龙的这种“亮剑”精神彰显了伟大的中国军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视剧《亮剑》的主题曲《中国军魂》。

三、新课教学
1、完整聆听第一遍歌曲,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音乐情绪、风格、演唱形式。

(四四拍、中速、进行曲风格、男声合唱)
2、介绍电视剧音乐相关知识。

3、教师范唱。

4、教唱歌曲。

5、学生跟着音乐有感情的合唱歌曲.
四、音乐实践表演活动
1、《亮剑》经典片段欣赏与模仿——李云龙舍妻炸城楼。

人物:李云龙、秀芹、和尚、日本军官……
地点:城楼
事件:新婚期李云龙妻子秀芹被日本人抓住做人质,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前去营救。

2、播放经典片段视频。

3、分析四位主角当时语气情绪变化,请四位同学进行表演模仿。

(同时播放《亮剑》中突围背景音乐)
4、老师总结学生表演情况,并互相评价。

五、小结
同学们,打仗需要亮剑精神,生活学习需要亮剑精神,社会人生需要亮剑精神,中考更需要有亮剑精神,逢敌必亮剑,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气势。

我们就该拥有这样一种气势,吞天地、贯长虹,浩然不止。

学习了这节课,你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亮剑”精神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