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杜甫登高的误读与新解-杨秋荣
杜甫《登高》解读
《登高》尾联新得
《登高》尾联新得作者:钱昌武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7年第03期摘要:学界对于《登高》尾联的理解与翻译存在分歧。
既然尾联对仗,上句“艰难苦恨繁霜鬓”应是动宾结构,译为:眼见国家多难、民生多艰,理应为国效力,自己却白发横生,不禁产生无限遗憾与悔恨。
下句杜甫“停杯”的原因应是贫病交加,侧重在生活贫困,无钱买酒。
关键词:《登高》;尾联;新得杜甫的《登高》被明代胡应麟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诗薮》),历来都是诗歌研究与教学的重点。
几届学生教下来,我发现他们默写此诗最易出错的是尾联,将“繁霜鬓”写成“烦双鬓”,或将“新停”写成“新亭”。
笔者在气得哭笑不得的同时,也在琢磨怎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杜甫诗中每个字所传达的情思。
后来发现,从对仗入手是关键。
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中评《登高》:“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
”参看各名家的评论与赏析,无人对《登高》尾联的对仗提出异议,但是对尾联的理解与翻译,却出现了分歧甚至自相矛盾。
分歧主要出自对“新停浊酒杯”缘由的理解,矛盾主要在于对“苦恨繁霜鬓”的翻译。
对尾联的理解,现今的参考书大多沿用唐汝询的《唐诗解》:“久客则艰苦备尝,病多则潦倒日甚,是以白发弥添,酒杯难举。
”(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66页)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教学参考书选用夏松凉先生的赏析,认为尾联“上句写自己艰苦备尝,白发弥添;下句写自己潦倒日甚,多病缠身”。
“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
因‘悲秋’而勾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相互紧密联系的”[1]。
笔者不禁疑惑:《登高》作为一首“句句奇、字字奇”的奇诗,既然在颈联中已经多层面描写自己的悲苦与多病,那么杜甫为何还要在尾联处画蛇添足,再次重复这些意思呢?对于下句“停杯”的原因,明末清初的朱鹤龄在《杜工部诗集辑注》中解释为:“时公以肺病断酒。
”后世学者多沿袭这一观点,或稍加改进,变一“肺病”为“多病”。
《登高》尾联新得
说词论句2017/3 W《餐高》足职新得◎浙江/钱昌武摘要:学界对于《登高》尾联的理解与翻译存在分歧。
既然尾联对仗,上句“艰难苦恨繁霜鬓”应是动宾结构,译为:眼见国家多难、民生多艰,理应为国效力,自己却白发横生,不禁产生无限遗憾与悔恨。
下句杜甫“停杯”的原因应是贫病交加,侧重在生活贫困,无钱买酒。
关键词:《登高》;尾联;新得杜甫的《登高》被明代胡应麟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诗薮》),历来都是诗歌研究与教学的 重点。
几届学生教下来,我发现他们默写此诗最易出错的是尾联,将“繁霜鬓”写成“烦双鬓”,或 将“新停”写成“新亭”。
笔者在气得哭笑不得的 同时,也在琢磨怎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杜甫诗 中每个字所传达的情思。
后来发现,从对仗人手 是关键。
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中评《登高》:“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
”参看各名家的评论与 赏析,无人对《登高》尾联的对仗提出异议,但是 对尾联的理解与翻译,却出现了分歧甚至自相 矛盾。
分歧主要出自对“新停浊酒杯”缘由的理 解,矛盾主要在于对“苦恨繁霜鬓”的翻译。
X汁尾联的理解,现今的参考书大多沿用唐汝询的《唐诗解》:“久客则艰苦备尝,病多则潦倒日甚,是以白发弥添,酒杯难举。
”(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66页)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教学参考书选用夏松凉先生 的赏析,认为尾联“上句写自己艰苦备尝,白发 弥添;下句写自己療倒日甚,多病缠身”。
“五、七 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 是写多病。
因‘悲秋’而勾起‘苦恨’,因‘多病’而 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相互紧密联系 的”[1]。
笔者不禁疑惑:《登高》作为一首“句句奇、字字奇”的奇诗,既然在颈联中已经多层面描写 自己的悲苦与多病,那么杜甫为何还要在尾联 处画蛇添足,再次重复这些意思呢?对于下句“停杯”的原因,明末清初的朱鹤龄在《杜工部诗集辑注》中解释为:“时公以肺病 断酒。
”后世学者多沿袭这一观点,或稍加改进,变一“肺病”为“多病”。
一曲卓绝千古的悲秋之歌杜甫《登高》解读
一曲卓绝千古的悲秋之歌杜甫《登高》解读一、本文概述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中,杜甫的《登高》以其深沉的悲秋情怀和卓绝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一首传颂千古的悲秋之歌。
本文旨在深度解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探索其背后的情感内涵、艺术特色和时代价值。
我们将从杜甫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诗歌风格等多个角度切入,逐一分析《登高》中的意象、语言、情感等元素,以期揭示这首悲秋之歌的深远影响和永恒魅力。
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杜甫的诗歌艺术,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的独特魅力。
二、《登高》诗歌内容解析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宏阔的悲秋之作。
诗人以登高望远为引子,巧妙地将个人的身世之悲与国家的兴衰之痛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以壮阔的秋景开篇,借风急、天高、猿啸等意象,展现出一幅雄浑的秋日画卷。
这里的风,既指自然界的秋风,也暗指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猿啸的哀鸣,既是对秋天凄凉气氛的渲染,也是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以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悲秋的氛围。
落木象征着生命的凋零,长江则代表着历史的流转。
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诗的后四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笔锋一转,将个人的身世之悲融入其中。
诗人长期漂泊异乡,身患疾病,独自登高望远,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
这里的“艰难苦恨”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描述,也是对国家命运的隐喻。
而“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整首《登高》以悲秋为背景,通过描绘壮阔的秋景和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悲,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凄凉气氛的渲染,更是对人生境遇和国家兴衰的深刻反思。
在杜甫的笔下,悲秋不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和人生的感悟。
苍凉沉郁的秋之歌──杜甫《登高》诗浅析
苍凉沉郁的秋之歌──杜甫《登高》诗浅析苍凉沉郁的秋之歌──杜甫《登高》诗浅析三十五岁到长安谋求官职以实现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理想,然玄宗自册立杨贵妃后便“春从春游夜专夜”,不理朝政居后宫。
奸信当道、正人被斥,杜甫于长安竟困居十年不为所用。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四十四岁的杜甫安顿家小于口州,只身北上投奔肃宗,不期途中被俘,押到长安,困囚了八个月。
后冒险出逃,历尽了千辛万苦到达凤翔,肃宗任命为左拾遗。
因直言谏净触怒龙颜,致左迁华州(今陕西华阴)。
华州一年,杜甫目睹种种社会惨状,深感理想绝望,故于乾元二年(759年)辞官回家,从此便飘泊无定饱受战乱之苦。
先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再至同谷(今甘肃成县),又至成都,仗亲友资助在西郊洗花溪畔盖一茅屋,名曰“草堂”,然成都亦非世外桃源,军阀纷争、战乱不已。
杜甫只得又掣妇将雏避乱梓州(今四川丁台),时年四十八。
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终告结束,杜甫从间州(今四川间中)重返成都,经人推荐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有“杜工部”之称。
五十二岁时,杜甫再离草堂,开始了他最后一段飘泊的生活。
大历元年(766年)到夔州;次年欲回家乡,但因兵乱不息而无法回归,只得往返流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衡州(今湖南衡阳)之间。
终于大历五年(770年)冬,病死湘江船上,终年五十九岁。
杜甫的一生,是潦倒文人的多难旅程,也是用诗歌谱写的人生悲剧。
杜诗遗留千四百余首,悲愤地叙述了他痛苦的一生,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转变,如实地记录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广大人民受苦受难的悲惨处境。
《登高》一诗,为杜甫晚年流寓夔州重阳登高所作。
孤城晚秋,猿啼鸟飞,败叶飘零,满目萧然。
全诗可分两大部分,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
所览之景苍凉雄浑,所抒之情沉郁悲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是一曲卓绝千苦的秋之歌,历来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语)。
2024届高考古诗词鉴赏客观题专题复习之巧识诗句意思理解错误+课件22张
正:“屈穷”的“穷”指不得
志,困窘 而非生活贫穷。
( 年新高考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误:受恩必报
细心翻译 不能无中生有
正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自由自在,不如隐居山中的逍遥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僧人令人羡慕。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正:而是曾巩自身不如飞鸟自在。
注 ①南丰先生 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 狭窄的路。篮舁 竹轿。③骨毛清 谓超凡 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 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没有联系全诗和表现手法 单句翻译 导致不合情理
规律5:下药: 联动全诗及生活实际生活 确定诗义是否合情理
( 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误:“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
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
陈师道
侧径篮舁[yú ]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找出省略句子的成分:(曾巩) 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
景图。
“万里”是“空间”,“百年”是“时间”。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
读出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意蕴——杜甫《登高》教学反思
读出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意蕴——杜甫《登高》教学反思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深沉、激荡人心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而闻名。
其中,《登高》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它通过描绘登高时的景色和感受,抒发了作者对领导者的儿子退隐山林的思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首诗歌给学生带来了深远的启发,引发了他们对世界及人生的一系列思考,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登高》的教学反思。
首先,我将整个课堂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导入与引发思考,第二个阶段是诗歌欣赏与讨论。
在第一个阶段,我会将学生引入《登高》的主题,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他们对登高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
例如,“你们曾经登上过高山吗?那种俯瞰大地的感觉如何?”或者,“你们是否想过在温暖的家中,欣赏着美景,心中想象着往日的往事?”通过这些问题,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先行建立起对于登高的感知和情感体验,为后面的诗歌欣赏打下基础。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阶段,我会向学生们展示杜甫的《登高》诗,并请他们默读一遍。
然后,我会逐行解读,并提问学生对于每一句话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蕴。
在解读过程中,我会注意到一些重要的句子和词语。
例如,诗中的“世事洞明皆学问”这一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我会让学生们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于这一句的理解和见解。
另外,诗中的“舌敝于剑知,胆尽于井反”这一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勇气与虚无的关系。
我会让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自己对于这一句的思考。
除了具体的句子和词语,我也会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并在回应时提出相关问题,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和理解诗歌中的意蕴。
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我希望学生们能够逐渐理解并体验到《登高》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也会通过引用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学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
由《登高》看杜甫的沉郁顿挫
由《登高》看杜甫的沉郁顿挫《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全诗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杜甫的《登高》一诗,是杜甫去世的前三年在四川夔州所作.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对此诗的教学,我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一、文化性导入.导语如下: 阅读杜甫的诗《登高》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九九重阳节带病"登高'时所写我便想到他在23岁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那首诗表达了杜甫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悲怆的人生情怀;想到了李白"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恢弘和壮阔,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地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峥嵘的情韵.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等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登高之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我们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从王之唤的《登鹳雀楼》中、从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它不象在河边、江头"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没有"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旖旎.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登)和旷茫无边(高)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 登高'诗的常态.感受下列"登高'诗,你喜欢哪一首,或喜欢哪一首中的哪一句,并说明理由: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金陵凤凰台》、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杜甫的《登岳阳楼》、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这些诗都属于"登高'诗的范畴,对她们的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登高赋诗'的文化现象,并通过阅读有所感悟.为杜甫《登高》诗的解读展示广阔的背景和参悟对象.所以不求深和透.。
以《登高》为例体会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第5句(仅七字就写了四悲):
杜甫的目标很高,对自己也很严格,务必达毫发 无遗恨的境地,持读书破万卷的恒心,追无不惊人死不 休的高标。第5句:一悲,他乡作客;二悲,经常作客; 三悲,万里作客;四悲,秋风萧瑟。可见凝练、准确、 生动之风非凡。
风格小结:
LOGO
沉郁和顿挫合为一体 ,沉郁凭借 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了杜诗的主要风格。
顿挫(成语“抑扬顿挫),指语言形式,主要包括 章法曲折变化 音节铿锵嘹亮 语言精炼严谨……
此诗的“沉郁”主要表现:
LOGO
内容(情感)上的深广、博大、厚重
思考:后两联短短28字包含了多少层悲苦?请分析。 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三悲?
羁旅之愁、身世之苦、家国之忧
具体指:
长年漂泊、年老多病、潦倒一生的身世之感和忧
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⑤⑥⑦⑧句的抒情,则将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作了直接
抒发,最后却令人颇感意外地落笔于“新停浊酒杯”这一生活
细节上,纵横开合变化自如。
正是这种曲折有致的章法,既令文势波澜横生,
也令情感的表达深厚凝重。
2、结构上的回环
五、七两句
六、八两句
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句中自对;
中间两联:①出句对句都对仗工整(字数、结构)
讲究平仄相对
②每句内,也平仄有致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尾联:也对仗工整
押韵:首句本可不押韵,此诗也押韵,而且押的平声
韵;另外,二、四、六、八句末规定必押韵,且
押平声韵,并一韵到底,那么出句一般就是仄声。
请朗读体会。
LOGO
杜甫:唐代最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
杜甫诗的风格:
读出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意蕴——杜甫《登高》教学反思
读出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意蕴——杜甫《登高》教学反思
廖海燕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杜甫的《登高》是一篇经典之作,这首诗被胡应麟称为“古今七律第一”,我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语文教师,更喜欢追求内容上的突破,尤其是这首内涵丰富的杜诗,必须得好好研习文本,得上出一定的高度和厚度。
课后,我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廖海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 22400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在整体结构关系中把握文本的意义--以杜甫《登高》的重新解读为例 [J], 杨朴
2.《登高》课例赏鉴——读出文本的深层意蕴 [J], 丁晓红(执教);李青峰(观察)
3.高远深重悲壮苍凉──说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二句意蕴 [J], 何锡光
4.杜甫《登高》悲诗文化的意蕴 [J], 陈海燕
5.秋景旷远,悲情绵绵——杜甫《登高》文本解读 [J], 陆素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杜甫《登高》的误读与新解-杨秋荣摘要:通过对《登高》的部分大众化的误读的剖析能还这首“古今七言律诗第一”以真相吗?杜甫的七律《登高》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崇高地位,明代胡应麟推许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诗薮》),清代杨伦称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等,乃是学界共知的。
《登高》还是高中语文教科书必选的定篇。
但笔者研究发现: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严谨或语焉不详处甚多,于是大胆提出新解,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
《登高》的创作日期:并非写于重阳节杜诗的注释版本历代皆有。
幸运的是,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皇皇十二巨册已经问世了,其中历代关于《登高》有价值的评注都罗列其中。
依赖这部大著,参阅其他著述,笔者首先就历代学者对《登高》的解释做一个概要的梳理。
毋庸置疑,早在宋代,赵次公在《杜诗先后解》中将杜甫夔州所作五首诗强行合并,改题《九日五首》,该诗成为其第五首,就属于一次学术判断的失误。
这一点已为清朝学者石闾居士所指出。
原来,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自古有登高的习俗,杜甫此诗既然题目叫“登高”,自然可推断为作于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明末的高棅对这一判断表示认同,在《唐诗品汇》中将《登高》题目改为了《九日登高》。
其实,钱谦益早就看出赵次公“九日”之解不通,故又将诗题改为《登高》,明末清初的张溍在《读书堂杜工部诗文集注解》中还对钱谦益的看法表示疑惑:“钱本改此首题为《登高》,何故?首四句概言九日远景,确是夔州九日。
”稍晚的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认同“夔州作”的传统见解,却不赞同九月九日重阳节所作,因此未敢下此断语。
虽有邓绍基主张“广德元年梓州作”的别见,也不占主流地位。
也就是说,《登高》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地点是夔州,年份是大历二年,成为了主流学术观点。
进入现当代,这个学术错误被一再沿袭。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这诗约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时重九登高所作。
诗中写江边秋景,意境雄浑开阔,惟感伤过甚,结尾处,情调不免低沉。
”周勋初主编《唐诗大辞典》:“此诗为重阳节登高所作。
”顾青《唐诗三百首》:“此诗作于大历二年秋,杜甫在夔州之时,写客居异乡、重阳登高的观感。
”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大历二年秋在夔州作。
登高:旧时风俗,重阳节有登高之事。
”也有注明其创作年份,却未明确是作于重阳节的,在学术界仅占偏席。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未断语写于何年何月何日,仅仅释首联曰:“二句从大处写秋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唐诗选注》:“这首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秋天,当时杜甫在夔州。
”类似的说法还有。
秋天可以分为“初秋”“仲秋”“暮秋”,仅说描写了“秋景”且作于“秋天”,比确定指出“九日”有所进步,但稍显模糊化。
个别有识之士明确否定该说法,例如封野的《杜甫夔州诗疏论》就写道:“三、四句进一步强化深秋肃杀景象。
”管又清注解的《唐诗三百首》主张:“这首诗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深秋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半生艰难的身世之感。
”都没有强调“九日”或“重阳”的时间节点。
奇怪的是,出版于2014 年的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仍注明“大历二年九月九日作”,隐去业已出现的学术争议,执拗于传统之旧见,这就很不应该了。
倘若对明显的学术分歧视而不见,弃而不录,何谈它的“集大成”呢?萧涤非先生于2007 年去世,主编工作由他的弟子接管。
看起来,这与他弟子所持的学术观点有关,其观点是恪守通行之说。
笔者以为,《登高》不可能作于大历二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而是作于该年的深秋(或称暮秋、晚秋)。
重阳节属于初秋,正是金风送爽的时节,适宜郊游和采摘,故此有“重九登高”的习俗,它与诗中“风急”和“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致并不吻合。
也许有人说:夔州地处三峡地区,山地多风,故九月九日重阳节也会有“风急”的现象,呈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致。
笔者认为,树木落叶乃是霜降时节的自然现象,怎么可能因为山风刮起就萧萧纷坠呢?如前所述,大历二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杜甫确实登高了,并写下《九日》等四首诗。
《九日》如下: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将《九日》与《登高》比照阅读会发现:前诗的“重阳独酌杯中酒”与后诗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是矛盾的,它们不可能作于同一日。
偏偏赵次公审读时较为粗心,径自将它和四首诗归并一处,硬扣上题目《九日五首》,实在是严重地欠妥当。
比照杜甫作于夔州的组诗《秋兴八首·其三》的首联“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可证杜甫外出“登高”眺览不必非在重阳节这天,其实他是日日须走一趟的。
反过来试想一下:假如《登高》果真作于重阳节,情形又会怎么样?首先,诗中所写的“独登台”不可能出现,而应作“众登台”才是;既然是登高的佳节,老少一齐去登高览胜,热热闹闹的多好呀!其次,一个刮“急风”的日子竟被古人定为重阳节,这岂不是太荒唐可笑?总之,古人将《登高》定于重阳节所作,缺乏充足的证据,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这个偏差极大地误导了后来的学者。
笔者主张:《登高》作于大历二年的深秋(或称暮秋、晚秋)。
“渚清沙白”作何解杨万里在《诚斋诗话》里说:“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
”既然杜甫号称“诗圣”,《登高》又号称“古今七言律诗第一”,那么,我们称它为一首“句句奇、字字奇”的千古奇诗,应当说得过去吧?奇怪的是,笔者翻遍杜诗各个选本,翻遍《唐诗三百首》各家对《登高》的注释,竟然找不到关于“渚清沙白鸟飞回”的确切解释!仇兆鳌《杜诗详注》,先引述王褒诗“对岸流沙白”,次引述《楚辞》“鸟飞还故乡”,然后释曰:“此联每句各包三景。
”此话固然没有错,问题在于:“渚清”何意?“沙白”何意?杜甫为什么要写这两个意象?得不到解答。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此句无注,这能叫“详析”吗?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此无注,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仅注一句:“回,回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唐诗选注》也仅注一句:“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顾青编注《唐诗三百首》注了两句:“渚,水中小洲。
回,回旋。
”管又清《唐诗三百首》(注解本)也注了两句:“渚,水中的小洲。
回,回旋。
”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注解稍详:“渚,水上沙洲。
在巫峡登高,故闻猿啸;下临长江,故曰沙洲白。
”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既称“注释详明,评论切当”,对于此句阐释理应最详尽,如下:渚,水中小洲。
回,回旋也。
巫峡多猿,鸣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也。
“风急”二字紧要,猿哀、鸟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皆从此生出。
汪灏曰:“风急天高,从大处写,从空际写,猿一物,从小处实处衬,七字中自为伸缩。
”又曰:“江上多洲,界画井然,曰清。
沙,渚旁水底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澈。
”“渚清沙白,大处写。
鸟字,无论众鸟、独鸟,皆从小处衬。
”仇注:“此联每句各包三景。
又杜诗:‘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句中亦含三折。
元人诗云:‘落日乱鸦红树老,断云孤雁碧天长。
’句法相似。
其写深秋景色,最为工肖,但语近悲凉,不如杜句之雄壮高爽也。
”细审以上列出的九条注释,最有用的自是最末一条,其中汪灏的《树人堂读杜诗》解释“清”“白”二字是:“江上多洲,界画井然,曰清。
沙,渚旁水底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澈。
”前人都未能解释明白,这是无疑的了。
理由一,王国维《人间词话》曰:“一切景语皆情语。
”杜甫给出“渚清”“沙白”“鸟飞回”三个意象,究竟要抒发他的什么情感?要么是前人没有想明白,因而缺少注释;要么是他们自以为搞懂了,因而不需要加注释,但其实并非真明白。
理由二,杜甫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既然《登高》是一首奇诗,“清”“白”二字必定含有奥妙;前人已有的解释都太稀松平常,因而极大地浅化了、矮化了我国的诗圣。
理由三,每个意象并非孤立,而是彼此勾连,胡应麟称“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所谓“一意”,指各行诗、各意象的情感脉络很顺畅,如同古人书法的“行气”,讲究“笔断意连”。
若按前人已有的见解,首联与颔联之间的情感脉络就断掉了。
理由四,理解每个意象,必须围绕着、紧扣着“悲秋”主题来展开;脱离了它,甚至忘却了它,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前人给出的解释:“江上多洲,界画井然,曰清。
沙,渚旁水底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澈”,“下临长江,故曰沙洲白”等,均与“悲秋”主题无关,没有多大意义。
理由五,查慎行在《瀛奎侓髓汇评》中评《登高》:“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
”“渚清”对“风急”,“沙白”对“天高”,若照前人的理解,则不成佳对矣!杜甫自称“老来渐于诗律细”,对于平仄、押韵、对仗,精细地琢磨过,偏偏千百年来学者心太粗,悟得不透!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于“清”字有这么一条解释:“〈形〉凄清;冷清。
《小石潭记》:‘以其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据此,笔者给出“渚清”的解释:江上的沙洲一片凄清、一片冷清。
查阅《辞源》,对于“白”字有这么一条解释:“〈形〉空白,空无所有。
”笔者据此给出“沙白”的解释:沙滩上空无所有。
联系杜甫同期作于夔州的《秋兴八首·其三》,首联是“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据此我们不难判断,杜甫每天都要到江边高处的楼阁上转悠。
做学问的灵气来自飞动的想象力,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在写作“渚清沙白鸟飞回”时,杜甫脑海里存留着往日的江畔记忆:无风的晴日里,江渚、沙滩上鸥鸟翩飞,“沙暖睡鸳鸯”之类的;还有人的活动,行船(上行船须依靠纤夫的拉拽)、打鱼、捣衣……而今日呢?急风呼啸,落叶纷飞,成了一片凄凉景象:江渚上一片凄清,沙滩上空无所有!从“清”“白”二字的新解,我们可以看出诗圣杜甫惊人的遣词造句能力。
只有做这样的解释,才能切合全诗“悲秋”的主题。
“鸟飞回”:回旋还是回巢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这样写道:“回,回旋也。
巫峡多猿,鸣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也。
”由于笔者将“渚清沙白”做了全新的解释,因而相应地,末尾的“回”字也应该有全新的解释——回巢。
为什么要做此新解?梳理这句诗意可知:首先,既然江渚上一片凄清、一片冷清,沙滩上又是空无所有,那么鸟(不管是独鸟还是众鸟)又岂能顶着呼啸的急风而打着旋子?其次,解作“回旋”,对“悲秋”的主题有什么意义呢?第三,倘若将首句的“猿啸哀”看成“猿哀啸”之倒装,那么次句的“鸟飞回”就可视作“鸟回飞”之倒装。
于是我们豁然顿悟杜甫锤炼语词的良苦用心,不禁击节赞叹:前者写猿发出凄哀的啸声,后者写鸟扇动翅膀往巢里飞去,对仗得何其工整精妙!第四,将“回”解释为“回巢”,更可领会诗圣杜甫的诗心:人被无情的地心引力牢牢束缚住,不能像鸟那般自由自在地扇动双翅,衰病之翁杜甫只能徒生羡慕;鸟可以自由地飞回巢去,杜甫却只能“万里悲秋常作客”,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痛苦的有力反衬!“反衬”,可以起到心理上的强化效果,其明显的美学功能历来为艺术家所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