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数学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数学美
物各有性,事有攸归。数学的美在哪儿?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鉴赏、美的创造、美的表现,数学之美无处不在,数学的美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曾经的高中学生和现在的高中老师,我将从以下几点来展示数学美的几个小方面:
一、用数学之美美化我们自己
前段时间在看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中听到这么一个例子:女士穿高跟鞋为什么给人漂亮的感觉?是不是穿的高跟鞋越高就越漂亮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是为什么呢?没研究数学的人不一定能回答并理解这个问题,研究过数学的人都知道:通常人的腿长占整个人身高的一半多点,而给人感觉最舒服的比例数字是0.618,这就是数学上所谓的黄金比。当女士穿上高跟鞋后,腿长占全身的比例就接近这个数了,因此就给人以美的感觉。但并不是越高越美。
二、用数学美的智慧充实我们自己
例如,前段时间,我市某一商家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为自己的商品做广告宣传,推出一种摸球得奖的游戏。在一个箱子中装着20个球:10个球上写着“红”,另外10个写着“白”。参加摸奖的人需要购买一件100元以上的产品,或者每人次交1元钱后再从中任意摸出10个球,摸球情况
与获奖情况如下表: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游戏。彩电和自行车分别占两种,即使是二等奖和三等奖也足以抵得上1元的开支,总的获奖情况占11种情况中的8种,获奖比例可谓很高。在一般人眼里,这着实是一个值得玩的游戏。可事实上,人们拿到的都是洗发液和矿泉水,还有非常多的人什么都没有拿到,彩电始终无人领走,自行车很少有人拿到。是商家在球上做了手脚吗?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绝对没有!不信我们可以当场来做实验。其实这纯粹是概率知识,是很容易揭穿的。
三、用奇异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实体为数学创造了良好的模型,因此数学的结构在一定的领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奇异性是指对这种稳定性的破坏,当然这种“破坏”是美学中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对原有习惯的一种美的突破。
例:求(999999999×999999999)÷(1+2+3+4+5+6+7+8+9+8+7+6+5+4+3+2+1),此算式整齐、匀称、和谐、平衡、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感兴趣,不难知道分母得9×9,于是分子、分母约分得: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此答案仍具有整齐、匀称、和谐、平衡等特点,使人感到奇异。
四、用相似美掌握知识规律
数学图形与式子的相似,数学命题的相似,数学关系与结构的相似,数学规律与方法的相似,都是数学中的相似因素。利用两个事物间的相似性,在数学中可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猜想、类比、归纳等数学方法。
例:(a+b)n的展开式的系数
由(a+b)0、(a+b)1、(a+b)2、(a+b)3……展开式的系数,通过猜想、类比、归纳、推广到一般(a+b)n的展开式的系数的一般形式(杨辉三角形)
五、一题多解,追求简单美
简单本是人们做事所追求的目标,干任何事都是越简单越美,因此对于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探索最简单的方式,以追求其美。
例:求cos215°-sin215°
解法1:cos215°-sin215°=1-sin215°-sin215°=1-2sin215°=1 -2sin°(45°-30°)=1-2(sin45°cos30°-cos45°sin30°)=/2
解法2:cos215°-sin215°=cos15°×cos15°-sin15°sin15°=c os(15°+15°)=cos30°=/2
同一算式,两种解法,显然“解法2”体现了简单的
美。
六、利用对称美,求解题捷径
数学形式和结构的对称性,数学命题关系中的对偶性,都是对称美的自然体现。引导学生充分注意数学形式与图形的对称性,可使解题方法简洁明快,这也是一种美的体现。
例:求椭圆x2/a2+y2/b=1的面积A。
由椭圆的对称性:A等于第一象限部分面积的四倍,此题的解法正是充分体现了椭圆关于对称,使得其简洁美得到了充分体现。(解略)
七、运用课堂教学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悦耳的话语、亲切的感情,直接给学生以美好的印象。教材组织的艺术,语言讲述的艺术、使用教具的艺术等,将产生巨大魅力,吸引着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旦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优美,就会带着高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课堂将会充满活力,一定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