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转基因抗虫棉

转基因抗虫棉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包括抗虫基因的研究、载体构建技术的研究、转化技术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等,并展望了转基因抗虫棉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花研究进展引言棉花生长周期长、虫害多,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据统计,在转基因抗虫棉商品化之前,全球每年用于防治棉花虫害的费用高达20亿美元,约占所有农作物防虫费用的四分之一。

[1]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不仅费用高,且已引发了棉虫的抗药性,同时化学杀虫剂的过量使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转基因植物所产生的杀虫蛋白主要是通过抑制害虫消化等生理功能而达到抗虫的目的。

与施药防治棉田害虫相比,转基因技术具有较多优势:不会在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残留;不会被雨水冲刷流失;对非靶标生物无毒性;保护作用无盲区;减少农药及用工投入[2]等。

雪花凝集素(Gulanthus nivalis agglutinin gene,GNA)是第一个转入重要作物、并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抗性的基因,转GNA的水稻可降低害虫的存活率,阻止害虫的发育[3]。

另外烟草阴离子过氧化物酶[4]、昆虫几丁质酶基因[5]也被用于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

迄今为止在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研究领域,最成功的例子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基因的应用,其次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另外,凝集素、α-淀粉酶抑制剂、胆固醇氧化酶等转基因抗虫植物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所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

自1996年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开始,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已由1996年的170万hm2猛增到2008年的1.25亿hm2,增长了73倍,2008年全球市场价值已达75亿美元,约占全球商业种子市场的22%,其市场价值优势明显,转基因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印度Bt棉2002年引入,连年种植面积快速增加,至2008年达760万hm2,产量翻番,曾经是全球棉花产量很低的国家,现已成为棉花出口国。

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Ξ刘冬青(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就棉花转Bt 基因、Bt +CPTI 双价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及品质改良基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Q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03)02-0039-04自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烟草问世以来[1],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抗逆及品质改良等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

据统计,至今全球转基因成功的植物已有35科120种植物[2],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hm 2猛增至2001年的5260万hm 2[3]。

在转基因棉花方面,国内外已先后育成抗虫、抗除草剂、品质改良等转基因棉花,2000年世界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高达530万hm 2[4]。

我国转基因棉花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内有关转基因棉花的报道多侧重于转Bt 基因抗虫棉,而转其他基因的报道相对较少。

现就棉花转基因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转Bt 基因抗虫棉1.1 转Bt 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机理1901年日本从病丝蚕幼虫中首次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giensis )(简称Bt )基因。

利用生物技术将Bt 基因导入棉花植株后,外源Bt 基因可在棉花的每个细胞中合成一种叫做σ—内毒素的伴孢晶体,该晶体是一种蛋白晶体,完整的伴孢晶体并无毒性,但当被鳞翅目等敏感昆虫的幼虫吞食后,在其肠道碱性条件下,伴孢晶体能水解成毒性肽,并很快发生毒性。

当棉铃虫幼虫取食含有此蛋白的棉花组织后,会引起棉铃虫口腔和肠道麻痹,体液酸度失调,取食停止或减少,进而中肠系统迅速溃烂,肠壁细胞渐渐萎缩而导致中毒死亡或发育不良[5,6]。

1.2 转Bt 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与应用1987年,美国Agracetus 公司首次成功获得转Bt 基因的棉花植株,当时转Bt 基因棉的毒蛋白毒性较低,没有实际生产价值。

双抗夹心酶免疫法检测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的研究

双抗夹心酶免疫法检测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的研究

果F 全 部 为 阳性 , F 阴性 和 阳性 数 量 比 为 1: 3 , 符 合 性状 分 离定 律 ; 此外, 模 拟 检 测 种 子 的偶 然 基 因 改 造成 分
混杂( Ad v e n t i t i o u s P r e s e n c e , A P) 检 测结果为 : 对于 B t 毒 蛋 白含 量 在 1 4 0 n g以上 的单 粒 种 子 , 最 低 检 测 比例 为
1 . 7 3 8 7 . a n d t 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v e c o e ic f i e n t wa s 0 . 9 9 2 . T h e s p e c i i f c i t y o b t a i n e d wi t h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s s a y wa s c o n i f r me d a n d v e r i — l f e d b y t h e c o mme r c i a l Bt Cr yl Ac p r o t e i n k i t a n d c o u l d b e q u a l i t a t i v e l y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 u s e d t o d e t e c t t h e Bt Cr yl Ac p r o t e i n . By t h e a s s a y ,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o f h y b id r F】 a n d F 2 wi t h e i t h e r o f t h e p a r e n t s i s n o n — t r a n s g e n i c Bt c o t t o n s h o we d t h a t , a l l t h e s e e d s o f F 1 we r e p o s i t i v e a n d t h e r a t i o o f s e e d s p o s i t i v e t o n e g a t i v e o f F 2 wa s 3 :1 . T h e a s s a y wa s a l s o u s e d t o i mi t a t e AP d e t e c t i o n a n d t h e l i mi t o f AP wa s 1:1 1 0 f o r s i n g l e s e e d wh i c h c o n t a i n e d mo r e t h a n 1 4 0 n g o f Bt C r y l Ac p r o t e i n .

bt转基因棉花抗虫原理

bt转基因棉花抗虫原理

bt转基因棉花抗虫原理BT转基因棉花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之一,这种棉花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具有抗虫功能,可以防治棉铃虫和蓟马等害虫,从而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但是,很多人对BT转基因棉花的作用原理却不是很了解,本文将深入讲解BT转基因棉花抗虫原理。

一、BT转基因棉花的简介BT转基因棉花是在一种名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的细菌中,抽取了其一种自然的杀虫毒素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其植入到棉花的基因组中,从而使棉花本身具有抗虫功能。

这种转基因棉花品种在全球已经成功商业化,我国也引进了BT转基因棉花,成为了我国目前面积最大、抗虫效果最好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之一。

二、BT杀虫毒素作用原理BT杀虫毒素是细菌毒素的一种,其不同毒素对不同昆虫有不同的杀虫作用谱。

BT杀虫毒素的作用机制是,杀虫毒素中有一段富含降解成分的蛋白质,被吞噬后到达昆虫肠道,这些蛋白质会被肠道中的酸性环境分解成毒素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出现孔道,让肠道内细菌和毒素进入体腔,对昆虫造成中毒致死。

三、BT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机制BT转基因棉花具有抗虫功能的原理与BT杀虫毒素的作用机制有关。

转基因棉花植株含有BT杀虫毒素基因,能够在棉花生长中不断表达BT毒素;当害虫食用棉花,BT毒素会被肠道吸收并作用在其肠道细胞中,从而导致害虫死亡。

BT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机制与传统农药不同,传统农药主要是通过亲触或进食中毒方式杀虫,而BT转基因棉花是通过害虫食用棉花植株,再被BT毒素杀死,因此其对害虫的杀伤作用更直接、更高效。

同时,BT杀虫毒素作用机制是非常特异的,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棉铃虫和蓟马等害虫进行杀伤,而对其他昆虫和人类则无任何影响,因此在使用BT转基因棉花时,无需担心对环境和人体安全产生危害。

四、BT转基因棉花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防治方法,BT转基因棉花能够降低农民使用农药的成本,避免对人体、环境以及耕地、农畜产品的污染;同时,其抗虫效果也更加持久,可以避免害虫的反复孳生和进化,保证棉花产量和质量稳定。

转Bt基因作物存在的问题及其安全性

转Bt基因作物存在的问题及其安全性

究 进 展 , 便 对今 后 的研 究 工作 提 供 一 些有 价 值 的 参 考 。 以
关键词 : Bt基 因 f 物 l 虫性 ; 全 性 作 抗 安
据 F AO 统 计 , 世 界 农 业 生 产 中每 年 因虫 全 害造 成 的损 失 占总 产值 的 1 [ , 国虫 害发 生 4 1我 ] 严重 , 每年 给作 物生 产造成 严重损 失 。 内蒙古 自治
马铃薯 、 草 、 烟 番茄 、 草莓 、 瓜 、 南 油菜 等 的 育 种研
究均 已取 得突 破性进 展 。 对 于种植 B 基 因作物存 在 问题及 解决 策 略 , t 以及 B 基 因作物 的 安全 性 最新 研 究 进展 进 行 了 t
不 同程 度发 生 。根 据 草地螟 一代 幼虫发 生趋势 预 报 和 防 治指 标 的要 求 , 下兴 安 盟 急需 防 治面 积 眼
(90 、 1 9 ) 水稻 (9 0 、 1 9 ) 马铃薯 ( 9 2 、 米 (9 3 、 19 )玉 1 9 )
油 菜 ( 9 4 、 豆 ( 9 4 、 蔗 ( 9 6 、 生 19 ) 大 19 ) 甘 19 ) 花
其作 用 的关 键环 节 , 与受 体结 合 的改 变是 产 生 它
究 所 与福 建 省农 科 院合作 , 功 培育 出高抗 虫 性 成
的转 基 因水 稻 , 经专 家评议 , 这是 我 国继 抗虫 棉后
区 兴 安盟 植 保植 检 部 门 2 0 0 7年 6月 提供 的 信 息 显 示 [ , 安 盟 草 地 螟 幼 虫 发 生 面 积 已 经 达 到 2兴 ] 2. 3 3万 h 全盟 6个旗县 市 3 m , O个 苏木 乡镇 均有
第二 个具 有 显示 度 和 产业 化前 景 的转 基 因作 物 , 达 到国际 先进水 平 。 另外 , 基 因抗 虫小 麦 、 转 玉米 、

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姓名:学号:班级:学院: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单位( )单位( )摘要: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对其潜在的风险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我国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对策;风险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是指利用基因操作技术改性获得的、具有复制功能或能将其插入基因转移给其它生物的生物,它包括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从1986到2000年的15年间, OECD国家共批准10 313例转基因生物进入田间试验,其中植物占总数的98。

4%,细菌占1。

0%,病毒占0。

3%,真菌占0。

2%,动物占0。

1%。

由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转基因生物面临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关注。

1 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现状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1986转基因农作物获得批准进入田间试验。

1994年美国Calgene公司培育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被批准商品化生产。

1998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为27 800 000 hm2。

ISAAA报告显示, 2004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81 000 000 hm2 [1]。

据不完全统计,转基因研究至少在35科120种植物中获得了成功,所涉及到的性状包括抗虫、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除草剂、抗逆境、品质改良以及对生长发育的调控以提高产量潜力等。

广泛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延熟番茄、抗虫玉米、抗虫棉花和抗除草剂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其中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分别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2%和30% (1998)。

2003年,全球收获的大豆有55%是转基因品种。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常淑芬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22期【摘要】长期以来,棉花深受虫害影响,导致棉花减产。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重组DNA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杀虫基因导入棉花获得转基因抗虫棉已成为解决棉花虫害的手段之一。

本文综述了常用外源杀虫基因的种类、杀虫机理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抗虫棉遇到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基因工程;抗虫棉;抗虫基因;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3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48-02棉花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长期以来棉花深受棉铃虫、棉红铃虫、甜菜夜蛾、玉米螟、蚜虫等多种害虫的侵害,其中以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危害最为严重。

据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棉铃虫连年爆发,每年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几十亿甚至几百亿。

已成为限制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

为了有效地防治棉铃虫等害虫,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培育抗虫棉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利用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是目前解决棉花虫害的一种主要方法。

一、常用的外源杀虫基因一些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能产生杀死昆虫的毒蛋白,将这些毒蛋白基因导入到棉花中,可赋予棉花抗虫性。

按导入的外源杀虫蛋白基因分类,转基因抗虫棉有Bt抗虫棉、蛋白酶抑制剂抗虫棉、外源凝集素抗虫棉等。

目前,在生产中应用最多的主要是Bt抗虫棉。

1.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蛋白基因(Bt基因)。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阳性菌,代谢过程中能产生杀虫晶体蛋白、δ-外毒素、β-外毒素等,主要对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害虫有毒害作用,研究还发现Bt对寄生线虫、绦虫等也有影响,但对人畜无毒害作用,因此在有害生物的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蛋白酶抑制剂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尤其在植物的种子中含量丰富,约占植物总蛋白的10%。

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3该项目受瑞典国际科学基金IFS 2C 236622及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9915项目资助。

33通讯作者收稿日期:1999209216昆虫对Bt 毒素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3谭声江 陈晓峰 李典谟3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0)Research progresses on m echan is m of i n sect resistance to B acillus thu ring iensis tox i n .TAN Sheng 2J iang ,CH EN X iao 2Feng ,L ID ian 2M o (S ta te K ey L abora tory of In teg ra teM anag e m en t of Insect P ests &R od en ts ,Institu te of Z oology ,Ch inese A cad e m y of S ciences ,Beijing 100080,Ch ina ).Abstract T he cu rren t know ledge of b i ochem ical and genetic m echan is m s of in sect resistance to B acillus thu ring iensis tox in is review ed .Six po ten tial step s concern ing the occu rrence of resistance are suggest 2ed .A vailab le info rm ati on on resistance inheritance and cro ss 2resistance is p rovided .B inding site modifi 2cati on and altered p ro teo lytic p rocessing are invo lved in mo st cases of resistance .F rom the availab le in 2fo rm ati on it seem s that b inding site modificati on is the mo st sign ifican t resistance m echan is m in the field and labo rato ry resistan t strain s.Studying the m echan is m of in sect resistance to B acillus thu ring iensis tox in w ill p rovide mo re tox in selecti on ,w ider u tilizati on ,and longer du rab ility in in tegrated pest m an 2agem en t p rogram s that u tilize B t tox in and B t crop s.Key words B acillus thu ring iensis ,resistance ,m echan is m ,b inding site ,p ro teo lytic p rocessing摘 要 文中综述了昆虫对苏云金杆菌(B t )毒素产生抗性的生化遗传机理及抗性的遗传及交叉抗性情况。

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摘要分析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以期为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害;综合防治近年来,由于转Bt基因抗虫棉大面积种植,棉花病虫害发生有了较大变化。

棉铃虫发生明显减轻,而棉盲蝽、棉叶螨、棉蓟马重发频率不断增加,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新传入和突发性的烟粉虱、甜菜夜蛾等上升为常发和重发害虫。

为切实有效地控制棉田病虫害危害,必须采取综合控制措施,通过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手段,以生态调控、科学用药为核心,实现控制危害、降低成本、保证高产、改善环境的综合效益。

1转Bt基因抗虫棉田病虫害发生特点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与常规棉田相比较:棉铃虫2、3代落卵量抗虫棉田高,但一般不造成为害;3代末和4、5代棉铃虫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降低,发生为害与常规棉田基本一致;棉蚜、棉蓟马、棉叶螨和棉盲蝽为害比常规棉田重;棉田烟粉虱、甜菜夜蛾和病害的为害基本相当。

转Bt基因抗虫棉区棉花上主要病虫害为:苗病(炭疽病、立枯病)、铃病(炭疽病、红腐病、红粉病)、棉蚜、棉蓟马、棉叶螨、烟粉虱、甜菜夜蛾、棉铃虫及棉盲蝽等。

2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农业防治、诱杀成虫、保护利用天敌、人工捕杀、科学用药等措施,应以防治棉铃虫、棉盲蝽、棉蚜、棉叶螨、棉花苗期病害为重点,兼治棉蓟马、烟粉虱、甜菜夜蛾、棉铃病害等,从而实现棉田病虫害控制的安全、经济、有效。

2.1整合农业防治措施2.1.1合理轮作。

通过3~5年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减少棉花土传病虫害的发生。

2.1.2精选种子及晒种[1]。

选择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及发芽势强的抗病虫良种,并进行播前晒种,减少种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发生。

2.1.3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中耕除草灭茬,直接杀死部分虫、蛹,压低虫源基数;二是结合整枝打杈、打顶心、摘边心、摘除无效花蕾和人工捉虫等,减少田间虫、卵量;三是平衡施肥,全程化控,促进棉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病虫能力,达到健身控害的目的。

转Bt抗虫基因水稻生物安全性探讨

转Bt抗虫基因水稻生物安全性探讨

转基 因植 物 的 生态 安 全 问题 一 直 成 为 人 们关 注 的焦
影响 [] J.中国老年学杂志 ,052 (1 : 8 — 38 20 , 1 )1 7 18. 5 3
[] 4 付英娟 , 于智峰 , 张建新. 超声 波提取蜂 胶黄酮 的条件优 化 [ ] J.
食品工业科技 ,0 7,8 5) 13—16 20 2 ( :4 4. [] 5 黄泽元 , 王海滨 , 志伟.芝麻 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 工艺研究 刘
江苏农业科学
21 0 2年第 4 第 9期 O卷
一 2 1一 7
王北艳 , 殷奎德.转 觑 抗虫基 因水稻生物安全性探讨[ ] J .江苏农 业科 学,0 2,0 9 :7 —2 3 2 1 4 ( )2 1 7
转 抗 虫基 因水稻生物安全性探讨
王北艳 。殷奎 德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 院, 黑龙江大庆 13 1 ) 6 3 9
酶、 过氧化物酶 、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乙
活性肽 , 并与昆虫受体蛋白结合 , 引起细胞膜穿孔 , 破坏细胞渗 透平衡 , 导致细胞肿胀破裂 、 昆虫瘫痪或死亡 。 J
由于 B 杀虫蛋乳动物组织 中无 此类特 异性的受体
, 因
此, 一些专家认为转 基 因产 品是 安全 的 , 需要 做动物 急 不 性毒理试验 。但 除插入基 因及其 表达产物外 , 由外源基 因
酰胆碱 酯酶和谷胱甘肽 一 s一转移酶两种 解毒酶 的活性都无 显著性差异 。转基 因食品关 键性 营养成分 与原 亲本之 间
的差异 也是衡量转基 因产 品食用 安全性 的重要指标 之一 , 王 忠华等还对转 基因抗虫水 稻与原 亲本 的淀 粉食用 品质 和 稻米关键性 营养成分进行 了检测 , 发现这 两种水 稻在表观直

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及生态风险

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及生态风险

织器 官对 棉 铃 虫 初 孵 幼虫 的抗 性 差 异 较 大 , 表现 为营 养 器 官 的 抗 性 高 于 繁 殖 器 官 ; t 对 低 龄 幼 虫 ( 别 是 1龄 幼 B棉 特
虫) 的抗 性 非常 高 , 随害虫 龄 期增 大 , 但 抗性 降低 。
3 应 用转 基 因 B 基 因棉 的生 态风 险及 对策 t 31 转 B 基 因棉对 非 目标 昆虫 及有 益 昆虫 的影 响 . t
1 转 B 基 因 抗 虫 棉 的 研 究 及 应 用 现 状 t
22 转 Bt 因抗 虫棉对 其他 害 虫的 控 制作 用 . 基
将 苏 云金 芽 孢杆 菌 ( ai sh rges , 称 Bt杀虫 蛋 B cl ui i i 简 l t n ns u )
转 B 基 因抗 虫棉 的抗 虫 特 点 为 专 一 性 、 抗性 、 异 t 高 差 性 。 虫棉 只对 棉 铃 虫 等鳞 翅 目害 虫 有抗 性 , 棉 蚜 、 叶 抗 对 棉 螨 、 蜘 蛛 等 不 具抗 性 。 基 因 抗 虫 棉 除 对 棉 铃 虫 有 抗 性 红 转 外 , 棉红 铃 虫 、 造桥 虫 均 有 抗 性 , 对 棉 目前 种植 的抗 虫 棉 多 为转 Bt 因棉 , 般仅 抗 鳞翅 目害 虫 , 性 强 弱 顺 序为 棉 基 一 抗 铃虫 、 米螟 >红铃 虫 、 玉 卷叶 蛾 、 桥 虫>地 老虎 、 造 斜纹 夜 蛾 ; 而对 棉 蚜 、 叶 螨 、 棉 棉蓟 马 等 刺 吸 害 虫 , 不仅 不 具 抗 性 反 而 有发 生 加 重 的 趋 势 。 株 各 空 间 组织 在 不 同发 育 阶段 均 能 棉 强 力 阻 止棉 铃虫 取 食 , 表现 出较 高 的抗 虫效 果 。 虫 棉 的 不 抗 同品 系 间抗 性 不 同 ; t 的抗 虫 性 有 随 棉株 生 育期 进 展 而 B棉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历程与展望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历程与展望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历程与展望转基因抗虫棉是指通过对棉花进行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使得棉花具备对虫害具有抗性的能力。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自那时起,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未来,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并降低对农药的依赖。

1990年代初期,研究人员首次尝试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在棉花中引入抗虫基因。

1996年,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一种叫做Bt杆菌的基因引入到棉花中,这种杆菌产生的一种名为Bt蛋白的毒素可以杀死多种寄生虫。

这种转基因抗虫棉成为了第一个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持续进行,不断改良和开发新的品种。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不仅有越来越多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被研发出来,也有一些转基因抗虫棉面临了一些挑战。

一些害虫的抗性逐渐地增强,需要不断地研究新的抗虫基因,以应对害虫的演化。

未来,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将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人员将继续改良已有的抗虫基因,并寻找其他有效的抗虫基因。

不同的虫害对不同的抗虫基因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因此,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抗虫基因,提高抗虫能力。

其次,研究人员还将继续研究抗虫基因的作用机制。

对于抗虫基因的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设计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并提高其抗虫能力。

此外,研究人员将致力于解决可能出现的抗性问题。

害虫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可能会出现对其中一种抗虫基因的抗性。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抗虫基因,并采用多基因组合的方式,以提高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对抗虫害的效果。

最后,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还将注重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带来负面影响,而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未来,研究人员将努力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能力,以减少或甚至消除对农药的需求。

总之,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历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需继续深入研究。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理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理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5 08 期
转 B 基 因 抗 虫 棉 的 生 理 特 性 及 配 套 栽 培 技 术 T
王 世 刚
( 心口市 种子 管理站 ,河南 郑州 4 6)) 6 (x ) (
摘 要 :探 讨 了转 基 因抗 虫棉 的生 育特 点 ,提 出 了 “ 膜 ” 栽培 、适 时 晚播 、适 当 密植 、平衡 双
减 少 1 %左 右 。 0
促 进 棉花 早 发 。
2. 适 时 晚 播 2
针 对 转 B 基 因抗 虫棉 种 子耐 低 温能 力 差 ,容 T 易烂 种 的特 点 ,春季 播种 一 定要 适 时晚 播 。适 播 期
以 5 c 以上 地温稳 定 通过 1 ℃为 宜 ,一般 比 普 m 5
过 摘除 早 蕾 ,可促 进根 系发 达 ,延 长 叶 片寿 命 ,促
龄 幼 虫抗 性 降低 。
来推 广转 基 因抗 虫 棉 的经验 ,谈谈 转基 因抗虫 棉 的 生 育特 点及 配 套栽 培技 术 。
1 转B T基 因抗虫 棉 的特性
1 7 从 抗病 性 上 看 ,无 论是 抗枯 、黄 萎病 还 是兼 .
抗 性 ,转 B 基 因抗 虫棉 均较 普 通棉 有所 下 降 。 T 2 转B T基 因抗 虫棉 配套 栽培 技术
将 外 源基 因导 人 普 通棉 花植 株 体 内后 ,其 生物
学 特性 发 生 了一 系 列相 应的 变化 ,主要 表 现在 以 下 几点 :
针对 转 B 基 因抗 虫棉 的生 育 特 点 ,必 须 采取 T
相 应 的栽 培技 术措 施 , 才能 发挥 抗 虫棉 的抗 虫 作用 ,
1 1 从 种 子本 身看 ,转 B . T基 因抗 虫 棉种 子 活力 相

Bt杀虫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中的表达_王冬梅

Bt杀虫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中的表达_王冬梅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3):495-498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Bt杀虫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中的表达王冬梅,李建平,孟庆玉(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摘要:=目的>评价转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性。

=方法>利用3个由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转Bt基因的抗虫棉品系,通过Southern杂交技术研究了抗虫棉的插入数,通过棉铃虫饲喂、半定量RT-PC R和E LISA测定了抗虫棉的Bt杀虫活性的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

=结果>B t基因在抗虫棉中为1~2个拷贝数;Bt蛋白杀虫活性的时空动态表现为在不同生育期的同一器官中,苗期叶片的表达比花铃期的叶片强,在同一生育期内,不同器官表达不同,叶片和铃壳的表达高于苞叶、花和雌雄蕊。

=结论>Bt杀虫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中的抗性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棉铃虫;抗性中图分类号:S562103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330(2010)03-0495-04Expression of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InsecticidalProtein in Transgenic Bt CottonWANG Dong-mei,LI Jian-ping,MENG Qing-yu(Institute o f Nuclear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Xinjiang Academy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s,Urumqi,83009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and Method>For biosecurity of 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e cotton,the insert copy and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and draft distance of three transgenic cotton lines transferring B t gene were evaluated.=Result>There is one or two c opy in insect-resistant cotton by southern blotting.The correc t death ratio of boll w orm and content of Bt insecticidal protein were studied through laboratory bioassay and ELISA.In the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the same plant,the insecticidal ac tivities of the lea ves of seedling stage were stronger than those of the leaves of flowering stage and bolling stage,and in the different tissue of the same period,the e xpression of leaves and boll was higher than bracts,flowers and pistil and stamen.s.=C onclusion>The insec t resistance of Bt protein in transgenic c otton has the specific te mporal and spatial e xpression.Key words: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ce c otton;boll w orm;resistance0引言=研究意义>棉花是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经济作物之一,因其独有的棉纤维而关系到人们的生活。

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性研究进展

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性研究进展

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性研究进展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大力推广与发展.转基因产品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食品与环境安全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其中转基因棉花大面积种植尤为重要.利益与安全应该同步发展与推广才能得到人们认可。

2008年,全球共有10个国家(前5位包括:美国、阿根廷、巴西、印度、加拿大)增加种植了混合型转基因棉花,其中美国种植转基因棉花达78%:印度多数种植转Bt基因棉花,种植面积占印度种植棉花总面积的82%m。

种植的转基因棉花既是主要的纤维经济作物.同时也是仅次于大豆的重要油料和蛋白质作物.全球种植转基因棉花的面积为2100万hm2.位居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物种的第3位,而国内种植转基因棉花的面积达到530万hm2。

北美地区和澳大利亚是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面积最大的地区与国家,在2007年孟山都第二代抗草甘膦棉花在美国与澳大利亚种植面积达80×104 hm2。

抗除草剂有效解决棉花杂草的危害,并扩大除草剂施用范围,降低了除草费用.达到低投入和高产出的目的。

因此,在广泛种植转基因棉花过程及生产应用中存在风险随之产生,主要包括:抗除草剂棉花有成为杂草的可能:基因漂移威胁棉花近缘物种:转基因棉花的应用会加速害虫抗性进化:转基因棉花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转基因棉花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笔者旨在对转基因棉花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讨论及展望。

1 种植转基因棉花的优势1.1 种植转Bt基因棉花对环境的影响首先.经过长时间种植转Bt基因棉花对环境影响较明显:棉田中的益虫增多,周围其他农田受益,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呈良性发展态势。

Bt基因具有天然杀虫特性,能够杀死害虫中的蛋白质。

在国内主要防治棉铃虫.对其他害虫也有间接防治效果,在转基因棉花田中瓢虫、蜘蛛和草蛉等益虫的数量都出现上升.它们会捕食蚜虫等害虫,从而间接起到防治虫害的效果。

同时不仅是转基因棉花田受益,这些益虫还会进入邻近的大豆、花生、玉米等非转基因作物田.使整个地域的农田生态系统向有益方向发展。

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张文亮26 摘要: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以及经济产物,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棉铃虫在我国大部分棉区持续性大发生或爆发,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开始进行抗虫棉的研究。

本文叙述了抗虫棉的发展过程以及抗虫棉的特点,从而对转基因抗虫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其优点,也发现了它的潜在危害,毕竟所有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抗虫棉、抗虫性、Bt蛋白、Abstract:Cott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rops and economic product, since the 90s of last century,because of the cotton bollworm in major cotton growingareas of China continuing occurrence or outbreak,cotton production has brought great threat, so startstudy on insect resistant cotton. This paper describesthe Bt cott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ect resistant cotton, thusof insect resistant transgenic cotton have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not only stay in the utility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lso found the potentialharm, after all, all things are two sides.Keywords: Transgenic cotton、bt cotton、insect resistance、Bt protein正文棉花是我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危害新特点及综防措施

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危害新特点及综防措施

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危害新特点
及综防措施
一、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危害新特点
1、抗虫效果优异:转Bt基因棉花具有抗虫能力强、抗性长久的特点,并且可以有效抑制常见病虫害,如棉铃虫、棉绵蚜、细菌性棉绒蚜、棉铃蛾等。

2、抗药性低:相比于化学农药使用,转Bt基因棉花抗虫效果更加稳定,而且抗药性要低得多,使得在使用上更加安全可靠,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3、环保可持续:转Bt基因棉花具有天然的抗虫效果,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同时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使得棉花种植的生态环境更加安全可靠。

二、综防措施
1、做好田间管理:应该做好田间管理,适当版割,减少病虫害的滋生,使得棉花可以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从而降低抗虫效果的需求。

2、采用植物病虫防治技术:可以采用植物病虫防治技术,如对病虫害进行分类识别,合理使用各种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3、配备抗虫设备:应该配备一定的抗虫设备,如喷雾设备、扫描仪等,可以有效帮助检测病虫害,进行及时的防治。

4、发挥转Bt基因棉花的作用:应该大力发挥转Bt基因棉花的作用,通过这种棉花种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而且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5、注意调整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应该注意调整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如释放拟除虫菊花蝇、拟抗性菊花蝇等,可以有效抑制棉铃虫的发生,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一、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由来和发展
Pusztai事件
英国Powett研究所Pusztai博士用转雪 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 1988 年秋在英国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大鼠 食用后“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 统受到破坏”。 此事首次引起国际轰动。绿色和平 组织、地球之友等反生物技术组织把 这种马铃薯说成是“杀手(killer)”, 策划了焚烧破坏转基因作物试验地、 阻止GMO产品进出口、示威游行等。
二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中国北京“亨氏米粉”事件 2006年3月14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宣布, 在“亨氏”婴儿营养米粉中发现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转基 因稻米成分,呼吁“亨氏”公司即刻召回该批次产品。
这一检测结果是由绿色和平当年1月 对北京市场上的19种婴儿食品及零食 进行抽样后,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德 国基因时代公司(GeneScan)下属实验 室进行独立检测后得出的。
英国皇家学会对此非常重视,组织了同行评审,并 于1999年5月发表评论,指出Pusztai的实验有六方面 的错误:
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 对食用转基因马铃薯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 供试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 标准食物,很少统计学意义; 实验设计不合理,统计方法不当; 实验结果无一致性等。
中未发现任何转基因成分,“亨氏”也力求避免在产品中
使用转基因成分。
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转基因生物的分类: 转基因微生物 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动物
( 一).微生物方面: 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 种重组微生物。
1.清除石油污染,例如假单胞杆菌。 2.生产稀缺的生化药品(胰岛素 生长激 素 疫苗),转基因工程菌。 3.转基因细菌可治癌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作者:王立国李菲刘勤红等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07期摘要:作为一种生物技术产品,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世界上许多棉花主产国通过严格的试验从基因漂移、靶标害虫对Bt蛋白的抗性产生及治理对策、抗虫棉种植对非靶标昆虫及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转Bt基因抗虫棉产品的食品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关生物安全方面的问题。

由于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有效控制及其所产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转Bt基因抗虫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对维持世界棉花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生物安全;基因漂移;靶标昆虫;土壤生态系统中图分类号:S562∶S33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7-0150-07AbstractAs a biotech product, the biosafety of transgenic Bt cotton is alway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controversy. The leading cotton produc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conducted extensive researches from the aspects of gene flow, resistance of target insects to Bt protei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the impacts of Bt cotton on non-target insects and soil ecosystem, as well as the food safety of Bt cotton products. So far, there was no potential hazard. As a result of its effective control of Lepidopteran insects and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the transgenic Bt cotton have been widely accepted,and it has been playing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lobal cotton production.Key wordsTransgenic Bt cotton; Biosafety; Gene flow; Target insects; Soil ecosystem转Bt基因抗虫棉最早于1996年在美国获准进行商业化生产,随后澳大利亚、中国、墨西哥、南非、哥伦比亚、印度等国家开始引进和推广。

截至2009年,美国的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8%,其中转Bt基因抗虫棉面积占65%以上。

我国于1997年开始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并迅速得到了大面积普及和推广,截至2012年,Bt基因抗虫棉在我国的栽培面积已达到棉花面积的75%以上。

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危害,大大降低了广谱性杀虫剂的应用,提高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在棉花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作为一种生物技术产品,Bt基因抗虫棉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可能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各个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并在释放前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Bt杀虫蛋白对人类及动物的食品安全性、基因漂移、Bt蛋白对土壤生态系统及棉田非靶标害虫的影响以及害虫抗性治理策略等方面就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1Bt杀虫蛋白对人类及动物的食品安全性1.1Bt杀虫蛋白对靶标害虫的作用机理目前已经进行商业化应用的转Bt基因抗虫棉所含外源杀虫基因均来自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giensis, Bt),主要包括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 ICPs)基因cry1Ac、cry1Ab、cry2Ab2以及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s, VIP)基因Vip3A等,其中Cry1蛋白对鳞翅目害虫有专一性;Cry2蛋白对鳞翅目和双翅目害虫有专一性;而VIP3A蛋白对棉铃虫、烟草夜蛾、红铃虫等某些鳞翅目害虫有专一性。

Cry杀虫晶体蛋白在pH 9.5以上的昆虫碱性中肠液中溶解,在胰蛋白酶作用下,切除C-端,加工成有活性的毒蛋白,再与中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囊泡(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 BBMV)的受体结合,形成孔道,中肠细胞溶解破碎,导致死亡;而VIP3A毒蛋白在pH1.2Bt杀虫蛋白对人类及动物的食品安全性棉籽具有较高的赖氨酸含量,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常加工成食品或动物饲料。

棉籽油是世界第六大植物油来源,通常作为烹调、煎炸用油或沙拉汁而广泛使用。

因此转基因抗虫棉Bt杀虫蛋白对人类和动物的食品安全性备受关注。

在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释放之前,通常对Bt 杀虫蛋白进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动物饲喂试验、体外消化分析及口服毒性测试等毒理检测来评价其安全性。

来自共同祖先的同源蛋白具有相似的氨基酸序列,通常具有结构和功能相似性。

因此将杀虫蛋白与目前已知的人和动物的毒性蛋白质进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可以发现杀虫蛋白对人类和动物的潜在毒性。

通过将Cry1Ac、Cry1Ab、Cry2Ab2及Vip3A的氨基酸序列与PIR、EMBL、SwissProt及GenBank蛋白质数据库比对,均未发现其与已知毒蛋白具有序列相似性。

另外将这些杀虫蛋白与过敏原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也未发现序列相似性,因此认为Bt杀虫蛋白不具有已知过敏原的特性,即不存在潜在过敏性。

事实上早在转基因抗虫棉释放之前,在全球范围内Bt杀虫剂已在多种作物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控制鳞翅目害虫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

人类或动物肠道为酸性环境,pH值约1.5,且缺乏可与Bt杀虫蛋白结合的受体[3~5],因此Bt杀虫蛋白难以在人类及动物中发挥毒性效应。

Betz 等(2006)[6]以4 200 mg/kg体重的高剂量Cry1Ac蛋白饲喂小鼠,结果未显示出急性口服毒性效应;分别用Cry1Ac、Cry2Ab蛋白对蜜蜂、草蛉幼虫、寄生蜂、瓢虫、弹尾虫、蚯蚓、鹌鹑和小鼠等进行试验,在超过预期环境浓度10~100倍的剂量下,受试物种的生长发育均未发现明显不利效应。

Castillo等(2001)[7]分别用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棉籽成分的饲料饲喂小鼠、河鲶、奶牛,在体重增长、生存能力、健康状况及产奶量等方面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孟山都公司分别用含Cry1Ac蛋白500、1 000、4 300 mg/kg 体重的饲料饲喂大鼠、小鼠、家兔、羊等,均未发现明显的急性毒性效应,这些动物在体重、食物消耗及其它方面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先正达公司以1 450 mg/kg体重的Cry2Ab2蛋白饲喂小鼠,也未发现有毒性效应;用大剂量的Cry1Ab蛋白对地上节肢动物花蝽与瓢虫、地下节肢动物隐翅虫与弹尾虫、传粉动物蜜蜂、鸟类鹌鹑、哺乳动物老鼠、水生无脊椎动物水蚤、鱼类鲶鱼等进行试验,也均未发现对受试生物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在印度,利用Bt棉籽饲料饲喂山羊、水牛、奶牛、家兔、鸟和鱼,结果均显示没有副作用,与对照试验动物无显著差异。

陈松等用含抗虫棉棉籽的饲料饲喂小鼠、大鼠、鹌鹑和鲤鱼等,与对照相比均未发现明显差异,但长期饲养是否有慢毒性或对后代是否有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8,9]。

由于棉花花粉粒大且有粘性,不会随风进行长距离扩散,接触到水生生物的可能性极小。

种子和植物残渣也不易通过陆地径流或风扩散到水生群落。

据此,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EPA)认为:在遵循转基因生物标识制度的前提下,Cry蛋白对非靶标生物如鸟类、淡水鱼类、淡水无脊椎动物类、近海和深海动物、节肢动物捕食类/拟寄生类、蜜蜂、环节动物类以及野生哺乳动物等的毒性和传染性风险极小甚至是不存在的。

2基因漂移2.1Bt基因向棉花近缘植物的转移基因漂移是指一种生物的目标基因向附近野生近缘种的自发转移,使后者具有目标基因的一些优势特征,可导致整个生态环境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Bt基因自转基因植株向近缘植物和杂草的潜在转移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棉花的近缘杂草植物极少,主要有陆地棉野生种、夏威夷棉(Gossypium tomentosum)、瑟伯氏棉(Gossypium thurberi)和Gossypium comstocksii等。

陆地棉起源于中美洲墨西哥一带,遍布于加勒比海、南美洲北部及一些太平洋群岛上。

根据形态和地理分布,主要有7个陆地棉野生种系:尤卡坦棉(Yucatanense)、尖班棉(Punctatum)、阔叶棉(Latifolium)、马丽加朗特棉(Marie-Galante)、鲍莫尔氏棉(Paimeri)、莫利尔氏棉(Morrilli)和李奇蒙德氏棉(Richmondii)。

陆地棉野生种属濒危物种,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国在陆地棉野生种存在区域如佛罗里达州中南部严禁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以防止抗虫棉同野生陆地棉进行天然杂交。

夏威夷棉是一种稀有植物,仅存于美国夏威夷群岛,没有杂草化倾向或侵害特性。

尽管在实验室和温室控制条件下,夏威夷棉可以同陆地棉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但通过分子标记分析未找到陆地棉基因在自然条件下向夏威夷棉转移的证据[10]。

作为一种预防措施,美国环境保护署禁止Bt棉在夏威夷进行商业化利用。

瑟伯氏棉不是濒危物种,存在于美国南亚利桑那山区,由于其仅含D染色体组,与陆地棉杂交不亲和,因此不可能发生天然异交。

Gossypium comstocksii仅发现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北部非棉花种植区。

另外,广泛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等地区的亚洲棉和草棉,均为二倍体A染色体组,也不能与陆地棉发生天然杂交。

因此,由于杂交不亲和性、花期不遇或地理隔离等原因,Bt基因自转基因抗虫棉向陆地棉野生种或近缘植物发生基因漂流或基因渐渗的可能性是基本上不存在的。

2.2Bt基因向土壤微生物的横向转移横向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是指DNA自一个物种向另一个物种的转移。

在自然条件下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各亚种或菌系存在于土壤中,各种cry基因有可能通过转化、接合或转导等途径由苏云金芽孢杆菌向其它土壤微生物进行横向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