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合集下载

重庆大学 研究生院

重庆大学 研究生院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1年,是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机构,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研究生院下设研究生统招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统招学术型硕士、职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四个学位授权点,培养层次涵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院致力于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品牌,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支持。

作为重庆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机构,研究生院具备一系列的优势和特色。

首先,研究生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包括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拥有海外学习经验的优秀青年教师。

这些导师们在各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创新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其次,研究生院拥有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科研平台。

学校设立了一系列的研究所和实验室,涵盖了多个研究领域。

对于学生的科研需求,研究生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支持,包括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等。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独立的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研究生院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学术交流。

学校定期组织各类学术活动和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思维碰撞的机会。

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研究生院注重国际交流和合作。

学校与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交流项目和合作机会,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是一个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研究支持,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培养平台,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研究人才。

航空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航空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航空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航空工程硕士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航空航天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在学术研究方面,培养学生具备研究课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在工程设计方面,培养学生具备工程项目管理和设计能力,能够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和实施;在技术应用方面,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航空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数值分析- 复杂变量函数论- 概率统计- 线性代数- 工程热力学2. 专业核心课程- 飞行力学- 航空材料与结构- 航空发动机原理- 航空电子系统- 航空工程设计- 航空航天工程实践- 航空航天控制与导航- 航空电磁兼容3. 选修课- 空气动力学- 飞行器设计- 航空材料与涂层技术- 航空发动机维修与管理- 航空航天系统工程- 航空安全与维护三、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航空航天相关企业或科研单位的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2. 毕业设计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独立完成工程设计任务的能力。

3. 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相关实验室设备,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

四、科研与创新1. 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进行学术讲座,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

2. 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并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3. 科研导师为学生配备专业的科研导师,进行科研成果的指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

五、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航空航天相关企业或科研单位的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航天航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航天航空人才。

在这个培养方案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需求的能力。

一、培养目标1.理论基础: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航空航天理论基础,包括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力学、航空航天材料、电子相关知识等。

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提倡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航空航天相关设备的操作、航空航天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航空航天项目的管理等。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专业技能: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航空航天专业技能,包括航空航天器设计和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技术、空间环境监测与控制等。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项目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4.创新能力:学生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航空航天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根据航天航空领域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航空航天力学、航空航天材料、电子相关知识等。

同时,鼓励学生选择与航天航空相关的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和技能。

2.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工程实践和科研实践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航天航空科研项目和竞赛,提供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

3.课外活动:在培养方案中注重课外活动的设置,包括学生社团、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航天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航天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航天工程专硕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航天工程专硕是为了培养掌握航天工程设计、制造、测试、控制、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航天工程相关领域的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内容1.航天工程基础理论课程航天工程概论、航天工程导论、航天器总体设计、空间动力学、航天制导导航控制、航天器结构设计、人工卫星技术、航天航空材料、航天电磁场与电磁波、航天控制技术等。

2.航天工程实践课程航天工程实验、航天工程设计、航天工程仿真、航天工程项目管理、航天工程实习、航天工程创新设计、航天工程毕业设计等。

3.航天工程专业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航天工程专业讲座,介绍最新航天工程技术和进展,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航天工程实训安排学生参与航天工程实训项目,如卫星研制实训、航天器系统设计与模拟实验、航天器结构材料性能测试等,提高学生航天工程实践能力。

5.航天工程实习安排学生到航天工程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实习,了解航天工程实际工作流程,掌握工程实践技能。

6.航天工程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选择与航天工程相关的题目进行毕业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和创新性。

三、培养环境1. 实验室设施学校配置完备的航天工程实验室,保证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2. 师资力量培养专硕学生的师资力量要求具有航天工程相关的工作经验和研究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航天工程设计和实践。

3. 资源支持学校为航天工程专硕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实习资源,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培养计划。

四、培养模式1.学术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术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如实验课、实训课等,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转化为实际技能。

2.导师制培养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航天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

3.项目导向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航天工程项目中,提高实践能力。

五、培养评价1.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学生学术成绩,确保学生掌握了航天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版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版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085213)一、专业(领域)简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是研究建造各类工程设施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监测、维护等的工程领域,其涉及的领域方向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建造等。

本领域覆盖的技术主要有设计技术、施工技术、维护与加固技术、管理技术、实验技术、计算机分析与仿真技术等。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覆盖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以及电、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行业。

二、培养目标1.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培养掌握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2.知识要求: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按特定领域方向可选的矩阵论、概率论、数值分析、应用统计、随机过程、应用泛函分析、优化理论与方法等应用数学知识及相关物理、化学知识;外语、信息检索等工具性知识;自然辩证法、工程伦理、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等人文社科知识。

(2)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域某一方向较为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为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主要包括: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的理论与应用、结构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现代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钢结构理论与应用、岩土工程理论与应用、地下结构理论与应用、桥梁结构理论与应用、现代施工技术、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结构防灾减灾技术、结构全寿命维护技术等。

随着领域外延的进一步扩大,不同学科与不同领域间的交叉进一步加深,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能力要求: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能够通过检索、阅读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能够符合专业需求及关联问题信息的能力,并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重庆大学建筑学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重庆大学建筑学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培养能够从事建筑学科方面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复合型人 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 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好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能力,能结合本学科发展所面对的实际和研究问题,通过有效的研究方法,从事相应的 理论研究、科学分析或承担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形成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具有进一步攻读相关博士学位的基础能力、素养与知识体系。
≥3
25
≥41
≥3
25
≥67
≥3
15
≥44
四、课程及环节设置
除公共必修课外,课程学时学分按 16 学时为 1 学分。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 0.5-1 年,参与教学实践环节不低于 8 周,学位论文 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 2 年;
直博生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 1.5 年,参与教学实践环节不低于 8 周,学位论文工作时 间原则上不得少于 2 年;
32 2

同等学 力及跨 一级学 科的研 究生补 修 1-3 门本、 硕课程
注:1、学生完成必修课程与必修环节学分后可以选修一至两门其它公共选修课与人文素质 课程;
2、新开出课程由学院确定 S(硕士)或 B(博士)层次,课程编号由学校统一编制。
五、培养指导方式
5-1.博士研究生培养:
由系、学科团队组成导师组,针对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和研究方法等进行集体指 导,后期研究方向与具体课题由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具体负责。导师应全 面负责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和成长过程,负责博士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 育、制定和调整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选题、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特别注重博士研究生自学、 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在规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0
2
2
考试
侯增选
4.专业课(至少选9学分,其中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其余可在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并包括一门实验专题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05500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据结构
40
2
2
考试
055002
面向对象技术—原理与设计
40
2
1
考试05Biblioteka 003并行工程方法学和技术概要
40
2
2
考试
055004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制造工程中的应用
40
2
2
考试
055005
制造系统的分析与优化设计
40
2
1
考试
055006
计算机辅助塑性成形
40
2
1
考试
055007
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40
2
2
考试
055008
板料成形性能
40
2
2
考试
055009
飞机制造准确度
40
2
2
考试
055034
交互式图形显示技术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503
英文名称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一、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简介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计算机辅助技术
(08250301)
Computer Aided Technology
40
2

《重庆大学生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稿)》(2005)

《重庆大学生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稿)》(2005)

重大校[2005]40号关于印发《重庆大学生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稿)》的通知各学院及有关单位:为了在研究生中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重庆大学生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稿)》。

该规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六届十九次会议最后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学院应将本《规定》通知全体导师和研究生。

重庆大学二00五年一月二十日重庆大学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稿)为了在研究生中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申请学位者的科研水平和创新成果,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六届十九次会议审定,对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新标准:一、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正式出版的相关学科学术刊物或正式出版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或录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硕士生应为第一、二作者(第一作者应为导师),且以重庆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二、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各学科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应按下表相关要求发表学术论文。

理工科学科经济管理学科建筑学学科人文社科学科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高水平期刊是指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学科分类的各学科中,按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综合考虑,从排名靠前的期刊中确定的学术刊物。

具体刊物见附录。

1、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如被SCI、EI收录(由校科研处认定),视为发表了“标淮二”要求的学术论文一篇。

2、在境外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在境内国际会议上发表且被SCI、EI收录(由校科研处认定)的学术论文视为CSCD、CSSCI刊源期刊论文或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重要期刊目录所列期刊论文。

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但在正式出版的同一次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至多按一篇计。

重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基本要求(试行稿)-重大校研[2014]1号

重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基本要求(试行稿)-重大校研[2014]1号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文件重大校研〔2014〕1号关于印发《重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各相关单位:现将《重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基本要求(试行稿)》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研究生院2014年1月6日重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基本要求(试行稿)一、重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总体要求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综合反映,是其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修养的全面体现,也是授予其学位的重要依据。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并以应用理论知识创新性解决实践问题,推进行业(专业领域)技术或管理的进步为专业学位论文的价值取向。

学位论文应当突出专业特点,并充分体现论文工作的“实践性”与“工程性”,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有职业或未来职业提供专业支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侧重于理论的应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位论文工作中应特别强调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整理和提炼实践工作中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处理问题的有效性,从而获得实际工作中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重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由重庆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合乎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是系统完整且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型论文,所需工作量应在6-12个月。

二、重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的形式要求根据不同的职业背景、不同的专业学位类别,可采用不同的学位论文形式。

每种形式所涉及到研究问题可以多样化,具体研究方法可以综合化。

所有各种形式的学位论文均应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按各硕士专业学位所在学院分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学位论文标准执行。

三、重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应采用规范的中文写作,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可采用规范的英文写作,做到立意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文字流畅。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研究生教育在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重庆大学秉持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的研究生的宗旨,致力于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为了帮助广大学子更好地了解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特编写本简章,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相关信息。

一、招生专业及学制1. 研究生专业设置重庆大学设有众多研究生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申请。

2. 学制和学位类型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研究生学制通常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2-3年,博士研究生为3-6年。

按照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不同,研究生学位分为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和博士学位。

二、招生条件1. 基本条件申请重庆大学的研究生,应具备中国公民身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具备相应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

2. 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申请者需具有相应学士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者需具有相应硕士学位。

3. 英语要求考生需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要求达到一定的托福或雅思成绩。

三、招生流程1. 报名根据招生简章的要求,申请者需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并按时提交报名材料。

2. 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是申请者获得录取资格的重要环节。

根据专业要求,申请者需参加相应考试。

3. 面试面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评估过程,通过面试,考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申请者的能力和潜力。

4. 录取经综合评估,录取名单将由相关部门发布,并以官方通知的形式告知考生。

四、奖学金和资助为了鼓励优秀的研究生学生,重庆大学设有一系列奖学金和资助项目。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主动申请,并根据绩效获得相应的资助。

五、报名信息及联系方式为了方便同学们获取更加详细的招生信息,以下是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的联系方式:联系人:XXX电话:XXX邮箱:XXX六、总结重庆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高校之一,严格遵守招生政策,注重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兼备的研究生。

航空宇航培养方案

航空宇航培养方案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25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学科面向国家航空航天科技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能够在国内航空航天科技和工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基础扎实、视野广阔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了解本学科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工程技术前沿动态;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试验研究等手段分析和解决本领域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清晰阐述和系统总结的能力。

能够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制造、管理及相关的工作。

二、学科群、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具有明显的多学科领域高度综合的特点。

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我国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级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

本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较完善的专业实验设备与仪器。

近三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和重要的军工和工程攻关项目等6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近三年各类科研经费总计2000余万元。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近几年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包括:飞行器气动与推进、高速飞行器热防护、先进飞行器结构与材料、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器控制与仿真、飞行器人机环境工程。

三、培养方式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课程学习和参与科学研究为主,重点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

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重庆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重庆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重庆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力学(专业代码:080100)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力学方面的教学、科研或相关工程设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力学和数学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重庆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创建于1978年。

1981年获得固体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校最早的硕士授权点之一;1986年获得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原重庆大学八个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之一;2003年获得力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力学一级学科被确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重庆大学力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包括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基础力学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基础力学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拥有先进的MTS材料实验机和并行计算机系统等一批重要设备,为力学理论、试验和数值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

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以及大量重点横向合作项目,获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1.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1)多场耦合理论与智能材料及结构力学(2)生物材料力学与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3)材料与结构的强度与破坏(4)超常环境下材料及其微结构特性的理论与测试(5)纳米材料特性及其微结构机理、多尺度及跨尺度分析(6)结构动态特性及失效(7)结构运动与变形耦合动力学及控制(8)微重力下晶体生长过程的流体动力学、热张力流和浮力流理论、方法及其应用(9)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的关键力学问题(10)多孔介质力学及其应用(11)生物力学(12)振动测试理论与技术(13)智能与虚拟仪器的研制与开发(14)可压缩流体动力学(15)超音速流和冲击波(16)线性波和非线性波2. 主要研究方向:(1)材料的强度理论与破坏机理(2)智能材料及结构力学(3)材料特性的多尺度及跨尺度分析(4)结构分析与优化(5)结构振动及控制(6)复合材料力学(7)非线性动力学(8)力学测试技术及仪器(9)计算流体力学(10)气体动力学(11)线性波与非线性波(12)浅水动力学(13)多相流体力学(14)环境流体力学(15)生物力学(16)振动、冲击的测试、模拟与控制(17)冲击动力学(18)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19)岩石、混凝土强度(20)复杂力学问题数值计算方法与软件(21)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22)结构健康监测(23)工程流体力学(24)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稳定性三、学习年限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至三年。

重庆大学关于选拔、培养硕博连读和提攻博研究生的暂行办法

重庆大学关于选拔、培养硕博连读和提攻博研究生的暂行办法

重庆大学关于选拔、培养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研究生的暂行办法(修改稿)重研院[2008]14号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优化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配合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的实施,特制定我校选拔、培养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研究生的有关规定。

一、招收专业范围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均可招收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研究生。

申请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研究生为我校学术型全日制硕士生。

二、申请条件1、在校一年级硕士生可申请硕-博连读,在校二、三年级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攻博。

2、申请人须已获得本科及以上毕业证、学士学位证书,品学兼优,未受过任何处分,学习科研能力强。

3、委培生和定向生必须提供原单位同意其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有效证明。

4、各学院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由分学位委员会制定出高于学校选拔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条件的标准。

三、申请程序1、研究生本人申请。

申请网常年开放,在网上学生学籍平台上填写相关申请表,并打印书面申请表一份。

2、由硕士生导师及所在学院给出是否推荐该生为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生的意见。

3、由博士生导师及所在学院给出是否接收该生为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生的意见。

4、由于招生工作需要,上半年在4月、下半年在10月(具体日期与当年博士生统一入学考试的面试表上报研招办时间相同),由接受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的学院将书面申请表、面试表汇总后送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四、博士生资格认定1、申请人完成硕士阶段应修的所有课程。

2、由博士导师所在学院组织5人专家组对申请人的外语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及科研能力进行综合面试,要求有面试记录和成绩,并由专家组给出评语和是否通过的结论。

3、已领取《就业协议书》的同学须将《就业协议书》交回研究生院就业办。

4、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培养办公室等负责审核批准。

五、培养要求1、通过博士生资格认定者,在下一学期转入博士阶段学习和工作。

2、硕士阶段所在一级学科与博士阶段一级学科不同者,须补修博士一级学科中硕士学位主干课程1-3门,具体门数由学院和导师决定。

重庆大学航空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重庆大学航空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航空航天学院航空工程专业(专业编号)一、专业(领域)简介航空工程是飞机、直升机、飞艇和气球、有翼导弹、地效飞行器等运载工具或空中武器装备的设计、研制、生产和管理的工程技术领域。

航空工程专业培养从事航空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发动机设计、飞行器生产与质量管理、飞行力学、飞行控制、飞行器状态监测、飞行器维修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2)培养科研院所、厂矿企业、部队等部门中的科技人员、设计人员、生产工艺人员以及科技管理干部,使之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3)要求掌握扎实的现代航空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技术管理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该工程领域的科研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研究前沿,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实验测试技术,初步具有独立从事与现代航空设计、制造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为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5到3年。

在学制期间,课程学习环节一般为1年,专业实践环节和论文工作时间总共不少于1.5年。

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鼓励校内校外双导师共同指导。

四、课程设置(一) 课程设置原则航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获得学位要求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10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特色课8学分,专业实践性课程4学分,职业及人文素养课程4学分。

听取学术与专业报告至少5次,计1学分。

(二)具体课程设置课程模块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学时学分考核方式修课要求开课学期备注公共基础课程G0101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36 2 笔试必修G0101A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 18 1 笔试必修G0401A 基础外语(英语)/ English 60 3 笔试必修G0602 数理统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 40 2.5 笔试至少必修2门G0609 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40 2.5 笔试G0601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Matrix Theory 40 2.5G0603数学物理方程/Equations of MathematicalPhysics40 2.5G0604 随机过程/Stochastic Process 32 2G0605 最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Method 40 2.5G1101数字信号处理器及其应用/Digital SignalProcessor and Its Application32 2专业基础课程飞行器设计原理/ Flight Vehicle DesignPrinciple32 2至少必修6学分空气动力学/ Aerodynamics 32 2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 FlightDynamics and Flight Control32 2飞行器结构动力学/Dynamics of FlightVehicle32 2弹塑性力学/Theory of Elasticity andPlasticity32 2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Dynamics32 2计算固体力学/Computational SolidMechanics32 2专业特色课飞行器结构可靠性/ Aircraft StructuralReliability32 2 至少必修8学分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 Analysis andDesign of Composite Structures32 2飞行器设计和制造/ Aircraft Design and Manufacture32 2 疲劳与断裂/ Fatigue and Fracture 32 2 随机振动及振动信号分析/ RandomVibration and Signal Analysis32 2 飞行器结构数值仿真/ Flight VehicleStructure Simulation16 1 飞行器气动数值仿真/ NumericalSimulation for AerodynamicCharacteristics of Flight Vehicles16 1航空发动机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of Aeroengine32 2航空发动机原理/Fundamentals ofAeroengine32 2实践性课程电测技术/ Electrical Measurement Technique16 1 至少必修4学分计算机测控技术/Computer Measurementand Control Technique16 1结构模态分析/Structural Mode Analysis 16 1气动系统控制/Aerodynamic SystemControl16 1飞行器设计和飞行力学实验/Design andExperiment of Flight Vehicles16 1素养课程G0201 现代管理概论/ Introduction to modernbusiness management16 1至少必修4学分ZG01000 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 16 1G2401 科技文献检索及利用/Scientific andTechnical Document Retrieval16 1G97006现代逻辑与批判性思维/Modern Logicand Critical Thinking322G97005中国传统文化专题/Lectures on ChineseTraditional Culture322其他必修环节听取学术报告/ Academic Report 1 5次专业实践/ Professional Practices 6 累计6个月开题报告/Thesis Proposal 1补修课程流体力学/Fluid dynamics工程热物理/Thermophysical Engineering 振动力学/Mechanics of Vibration弹性力学/Theory of Elasticity(注:请填上系统中已有的课程编号,没有课程编号将视为新增课程;课程名称包括中英文。

重庆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

重庆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

重庆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重庆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01 【学校简介】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地处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内陆开放高地、“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

热忱欢迎各界人士报考我校研究生。

02 【招生类型】(一)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二) 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03 【招生计划】2024年学校计划招收各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00余名(含推免生)、各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以上计划包括“国优计划”等专项,相关招生简章将另行发布。

《重庆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为计划招生数,待国家实际招生计划下达后,各专业招生人数可能有所增减。

04 【学位类型】我校硕士学位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

学术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重在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教学改革

《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教学改革

创新教《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吴宇*吉洪蕾黎蕾蕾张琳(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重庆400044)摘要:《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作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研究生专业课程,因其对航空背景知识要求较高、学生认识程度不够、授课内容涉及多个基础学科的知识、需要理解与进行公式推导的知识点较多等,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面对以上情况,课题组基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学生反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尝试,以科研问题为导向,强调知识的应用性,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提高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课科研问题导向中图分类号:V212-4;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7(b)-0217-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CourseFlight Dynamics and ControlWU Yu*JI Honglei LI Leilei ZHANG Lin(Colleg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China) Abstract:Flight Dynamics and Control is is a graduate professional course of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Due to its high requirements for aviation background knowledge,students'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the teaching content involves knowledge of multiple basic disciplines,and there are many knowledge points that need to be un‐derstood and formula derivation,students'learning efficiency is not high,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In the face of the above situation,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students'feedback 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group has mad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attempt in the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ex‐amination forms,etc.,and guid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blems,it emphasizes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de‐signs various forms of teaching links,and improves the pertinence of course content,the scientificity of teaching means,and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learning.Key Words:Flight Dynamics and Control;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Specialized course for the graduate;Scientific research problem orientation《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课程,主要以固定翼飞机作为研究对象,讲授关于飞行器运动建模、操纵性稳定性分析、控制律设计方面的内容[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力学(专业代码:080100)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力学方面的教学、科研或相关工程设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力学和数学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重庆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创建于1978年。

1981年获得固体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校最早的硕士授权点之一;1986年获得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原重庆大学八个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之一;2003年获得力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力学一级学科被确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重庆大学力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包括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基础力学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基础力学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拥有先进的MTS材料实验机和并行计算机系统等一批重要设备,为力学理论、试验和数值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

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以及大量重点横向合作项目,获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1.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1)多场耦合理论与智能材料及结构力学(2)生物材料力学与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3)材料与结构的强度与破坏(4)超常环境下材料及其微结构特性的理论与测试(5)纳米材料特性及其微结构机理、多尺度及跨尺度分析(6)结构动态特性及失效(7)结构运动与变形耦合动力学及控制(8)微重力下晶体生长过程的流体动力学、热张力流和浮力流理论、方法及其应用(9)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的关键力学问题(10)多孔介质力学及其应用(11)生物力学(12)振动测试理论与技术(13)智能与虚拟仪器的研制与开发(14)可压缩流体动力学(15)超音速流和冲击波(16)线性波和非线性波2. 主要研究方向:(1)材料的强度理论与破坏机理(2)智能材料及结构力学(3)材料特性的多尺度及跨尺度分析(4)结构分析与优化(5)结构振动及控制(6)复合材料力学(7)非线性动力学(8)力学测试技术及仪器(9)计算流体力学(10)气体动力学(11)线性波与非线性波(12)浅水动力学(13)多相流体力学(14)环境流体力学(15)生物力学(16)振动、冲击的测试、模拟与控制(17)冲击动力学(18)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19)岩石、混凝土强度(20)复杂力学问题数值计算方法与软件(21)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22)结构健康监测(23)工程流体力学(24)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稳定性三、学习年限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至三年。

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年。

四、培养方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

导师(组)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

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5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鼓励跨一级学科选修适量的专业课程),必选开题报告、学术报告和专业实验环节各占1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件一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在修完必要的学分后,学生必须开展相对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包括从文献阅读,选题,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计算机编程和(或)实验,大型商用软件的学习与熟练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的掌握运用,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参与科研项目并独立完成和编写一定分量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后撰写符合学位论文要求的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反映系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前沿性或相当的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应具有较饱满的工作量,有明确而可信的研究结论。

论文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的编写规范,具有良好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精炼准确,外文摘要等的编写合乎要求。

七、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1、主要参考书目(1)范镜泓,高芝晖著《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87 (2)W. 弗留盖,张量分析与连续介质力学(白铮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3)冯元桢,连续介质力学导论(吴云鹏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4)Y. C. Fung, Foundations of Solid Mechanics, Prentice-Hall inc, 1980(5)黄筑平,连续介质力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黄克智,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7)王勖成,有限单元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Zienkiewicz O C, Taylor R L,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V ol.1 The Basis, 5th Ed. 2000.(9)Zienkiewicz O C, Taylor R L,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V ol.2 Solid Mechanics, 5th Ed. 2000.(10)李人宪,有限何体积法基础(第2版),国防工业出版社(11)H. K. Versteeg and W. Malalase Kera,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 Englamd: Longman Group Ltd., 1995(12)J. H. Ferzjger and M. Peric,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Fluid Dynamics, Springer 1999(13)陶文铨,数值传热学(第2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4) D. A. Andersen J. C. Tannehill R. H. Pretcher,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and Heat Transfer, Hemisph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4 (15) C. Hirsch.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lows, John Wiley & Sons, 1992(16)P.G. Drazin and W. H. Reid, Hydrodynamics Stability(17)Sauro Succi, The Lattice Boltzmann Equation for Fluid Dynamics and Beyond, Ox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18)殷有泉,非线性有限元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9)何蕴增,杨丽红,非线性固体力学及其有限元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20)刘延柱,陈立群,非线性振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1)陈立群,非线性振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2)陈树辉,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定量分析,科学出版社,2006年。

(23)闻邦椿,非线性振动中的解析方法及工程应用,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

(24)王仁,黄文彬,黄筑平,塑性力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5)黄克智,黄永刚,固体材料本构关系,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6)卓家寿,黄丹,工程材料的本构演绎,科学出版社,2009.(27)王振发,分析力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

(28)叶敏,肖龙翔,分析力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29)许庆余,分析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30)Whittake,A Treatise on the Analytical Dynamics of Particles and Rigid Bodie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ree Bodies。

(31)周星德, 姜冬菊著,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科学出版社发行部,2009年11月。

(32)顾仲权,振动主动控制,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年。

(33)普朗特, 流体力学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34)吴望一, 流体力学(上,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5)朱克勤,许春晓, 粘性流体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36)章梓雄, 董曾南, 粘性流体力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7)陈传尧,疲劳与断裂,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38)吴鸿遥,损伤力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39)伍颖,断裂与疲劳,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40)林吉忠,刘淑华,金属材料的疲劳与断裂,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9。

(41)王忠光译,S. Suresh(美)著,材料的疲劳,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

(42)Thompson P. A.,Compressible Fluid Dynamics,McGraw Hill, 1972 (43)Zucrow M.J.,Hoffman J.D., Gas Dynamics Vol.1&2,J. Wiley & Sons, 1977(44)Courant R.,Friedrichs K.O., Supersonic flow and Shock Waves, Springer-Verlag,1976(45)Whitham G. B., Linear and nonlinear waves, J. Wiley & Sons, 1974 (46)周毓麟, 一维非定常流体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47)陈景秋,王宗笠,多维双曲波问题的双特征方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48)Lee Davison, Fundamentals of shock wave propagation in solids, Springer-Verlag, 20082、重要学术期刊(1)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2)Solids and Structures(3)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4)Mechanics of Materials(5)Computers and Structures(6)Computational Mechanics(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9)Fracture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10)Mechanics of Materials(11)Composite Structures(12)Acta Mechanica Sinica(13)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1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15)Smart Materials & Structures(1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17)Composites Science & Technology(1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19)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20)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21)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22)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23)Physics of Fluids(2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5)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26)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27)Numerical Heat Transfer(2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29)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30)Computers & Fluids(31)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32)Shock waves(33)力学学报(34)固体力学学报(35)应用数学和力学(36)力学进展(37)空气动力学报(38)计算力学学报(39)工程力学(40)振动工程学报(41)振动与冲击(42)实验力学(43)应用力学学报(44)医用生物力学(4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八、跨一级学科考入的研究生补修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要求及课程目录1、对跨一级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