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四版前

合集下载

第6章_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高洪森 第四版

第6章_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高洪森 第四版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概念及 转移理论 二、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1、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 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 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 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 衰老。 弗农认为,企业为顺应产品从新产品 阶段到成熟阶段再到标准化阶段的生命 周期的变化,必须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 的地区之间转移产业,以规避生产上的 比较劣势。
十三五重点产业
•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 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 •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 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 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 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 • 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 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 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补充:生产布局
• 指物质资料生产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分布,包括生产 的具体地点、规模、相互联系和地域结构。包括部门布局 和地区布局。部门布局是按生产部门如工业、农业、交通 运输业等进行的布局,大至整个行业、小至个别企业或某 项生产的布局。地区布局是以地区为单位,包括各个生产 部门在同一地区的综合布局,形成一定的部门结构和相互 联系,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省一县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乡 镇的生产布局 • 受自然条件(地形,气象气候状况,土地资源的条件和质 量,水资源的丰富性和保证程度,生物资源状况,矿产资源 的种类、数量、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的数量 和素质状况,市场的需求和消费区特点,交通运输条件, 发展经济的政策方针以及政治、国防因素等)和技术条件 (生产工具,工艺流程,原料燃料利用能力和水平)的影 响。

(特效版)第11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特效版)第11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四版 高洪深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十二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第五章 总部经济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第九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题重 点 问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 城市群的概念与功能
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群发展
城城区市我市域群国群经的城的概济市念形与群与成城功的机市能发制群展的现关状系与规划
聚集和扩散两种力量的互动,最终推动城市群的空间形态 不断演化,实现城市群域内地域空间组织的优化
2020/4/18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17
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三节 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三、城市群的形成与演进机制
(1)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根本动力
(2)区域协调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前提和保证 (3)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运 行条件 (4)技术进步是城市群生产和发育的知识依赖
2020/4/18
一、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
6
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
二、城市群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
2020/4/18
含义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之间交通 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 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 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城市群

高级区域经济学(第四版)第八章 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

高级区域经济学(第四版)第八章 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

一、课程背景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人才招聘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招聘效率,降低招聘成本,同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我们特设计本对外招聘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和招聘人员掌握现代招聘技巧,提升招聘效果。

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了解招聘的基本流程和策略。

2. 提升学员在招聘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和面试能力。

3. 增强学员对人才测评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能力。

4. 学会运用招聘渠道和平台进行高效招聘。

5. 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模块一:招聘概述1. 招聘的意义与作用2. 招聘的基本流程3. 招聘策略与方法模块二:招聘渠道与平台1. 传统招聘渠道(如校园招聘、猎头、招聘会等)2. 网络招聘平台(如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3. 自主招聘渠道(如内部推荐、合作伙伴等)模块三:简历筛选与初步面试1. 简历筛选技巧2. 面试前的准备工作3. 初步面试技巧模块四:面试技巧与评估1. 面试流程与技巧2. 面试评估方法3. 面试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模块五:人才测评与背景调查1. 人才测评工具与方法2. 背景调查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3. 背景调查的伦理问题模块六:招聘效果评估与反馈1. 招聘效果评估指标2. 招聘反馈机制3. 招聘改进措施四、课程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招聘理论和实践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招聘场景,提高学员的面试技巧。

5. 互动问答法:激发学员参与热情,及时解答学员疑问。

五、课程时间安排- 课程总时长:3天(共计24课时)- 每天课时:8课时六、课程考核1. 课堂参与度:30%2. 案例分析报告:30%3. 角色扮演表现:20%4. 期末考试:20%七、课程师资本课程将由具有丰富招聘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讲师授课,确保课程质量。

八、课程费用课程费用:人民币XXXX元/人九、报名方式1. 电话报名:XXX-XXXXXXX2. 邮箱报名:***************3. 现场报名:XXXX公司人力资源部十、课程后续服务1. 提供课程资料和后续咨询服务。

(特效版)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特效版)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2020年3月15日星期日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39
关键术语
2020年3月15日星期日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40
思考题
1.阐述工业生产 生命循环阶段论 2.阐述区域经济 梯度转移理论 的主要论点。 3.为什么说乘数 效应会进一步 促成生产分布 的极化?
4.处在较低发展 梯度上的国家 与地区,在扩 散效应作用下, 可以在哪些方 面得到发展?
2020年3月15日星期日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10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及梯度转
移理论
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 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 围的两种形式 。
局部范围的扩展: 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 致按距离远近、向经 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 近城市转移。
大范围的扩展: 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 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 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
第四版 高洪深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十二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第五章 总部经济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第九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2020年3月15日星期日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11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及梯度转
移理论
产生这种有序的梯度转移的决定因素:
(1)大城市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种种信息汇集与传播的 中心 。 (2)大城市集中了大量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图书馆、资料 馆,同时也是各方面人才荟萃之地,给研究与发明创造了极为 有利的条件。 (3)大城市可以依靠聚集经济效益来推动与加速发明创造、

(特效版)第7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特效版)第7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2. 线辐射 :
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 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 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 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 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 开。
2017年2月1日星期三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13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2.线辐射
(1)辐射干线上: 交通方便,辐射效率高; 运输成本上,铁路、公路差异不大,但大江大河上游有 优之间的辐射。 (3)濒临沿海陆地带的线辐射: 只能向一翼辐射,即向内陆地区辐射。
2017年2月1日星期三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36
关键术语
2017年2月1日星期三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37
思考题
1.论述经济发展 中的辐射理论 4. 分析辐射理论 对于解决中国 现代化问题的 意义。
2.你能举几个我国 经济发展中线辐 射的例子吗?
5.增长极理论的基本点和 局限性是什么?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2.需进一步讨论 : (1)点辐射、线辐射都是一种抽象;
(2)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并没有既定的顺 序;
(3)从辐射的机制来看,点辐射是最简单的;线 辐射,是由大量点辐射构成的更加复杂的辐射 网络;而面辐射是最复杂的一种辐射形式。
2017年2月1日星期三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2017年2月1日星期三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17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四、关于辐射问题的几点说明
(1)都意味着经济资源和人文环境的流动和传播, 促使地区之间逐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2)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辐射,都是双向辐射。
1、三者具有共同的特点
2017年2月1日星期三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18

(特效版)第12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特效版)第12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第四版 高洪深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十二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第三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第五章 总部经济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第九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2020/8/17
h
成 功 经 验
9
第一节 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
3.
注重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平衡发展综合经济部门
2020/8/17
改善环境质量
h
成 功 经 验
10
第一节 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
二、奥兰治的区域经济开发
1.条件
位于美国西部大城市洛杉矶的南 部,是该市的一个郊区县,面积 2066平方千米,人口超过200万, 缺乏矿产资源。。
该区是美国最早、最大的 煤炭产区。
2020/8/17
h
6
第一节 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
2.美国政府对其整治的措施:
(1)建立专门机构,实施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 (2)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交通运输系统,打通区域
内外的联系通道 (3)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发展区域经济 (4)吸引外资,增强煤炭出口能力 (5)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地区环境状况
第四节 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
条 件
采 德 成巴 取 国 功伐 的 区 经利
主 域 验亚
要经 州
措济 区
施开 域
发开
政发
策的
h
37
第四节 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
一、条件
条件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北部 为平原,中部为山地,南部为 巴伐利亚高原;城市人口集中、 经济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及交通 干线的矛盾日益突出,地区间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引起了

区域经济学1高洪深课件

区域经济学1高洪深课件

2024年4月4日星期四
区域经济学1高洪深
20
第四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特点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概况
• 一个协商与合作机构,不具有指令职能,不搞机制化。
• 组织成员差异性极大,既有发达成员,又有发展中成员
• 内部围绕这一区域经济组织的性质,展开了一系列斗争。
二、APEC的创新及其特点
1.APEC制度创新的动力
2024年4月4日星期四
区域经济学1高洪深
24
3.
APEC的作用?
2024年4月4日星期四
促进了亚太地区成员 间的相互沟通,对亚 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区域经济学1高洪深
25
关键术语 国际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思考题
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2.欧盟要走向政治联盟需要哪些条件? 3.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是什么?说明商品贸易规则有哪些条 款? 4.阐述APEC制度创新的动力。
2024年4月4日星期四
区域经济学1高洪深
2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1.定义: 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
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 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 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 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1高洪深
23
三、APEC发展的特点 (1)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的形势下成立; (2)发展中制定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明确目的;
(3)采取了特殊的合作方式,即“APEC模式”。 四、APEC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 问题:部门提前自由化失败、经济技术合作进展缓慢、对亚

高级区域经济学(第四版)第六章 区际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高级区域经济学(第四版)第六章 区际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 经济一体化的生产和投资转移效应
• “轴心效应”带来产业分布的变化,也必然导致 轴心国和附属国福利水平的改变,与前面关于 PTA的福利分析相似,对福利水平的分析最终仍 然落脚到工业品价格指数上。福利变动过程可以 表述如下:
• 首先,考察轴心国的福利变化。 • 其次,考虑附属国的福利变化。
第四节 经济一体化的生产和投资转移效应
第一节 单边、双边与多边贸易问题
• 二、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
• 需要说明的是,现实中单边贸易问题其实是很少见的 (除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以外),因为区际贸易至少 涉及两个区域,而当一个区域改变其市场开放度时,另 一个或其他区域势必会受到影响,从而不会坐视不理, 因此,纯粹的单边贸易问题其实并不存在。但从假设性 的单边贸易问题开始讨论是非常方便的,并且它实际上 涉及了双边贸易问题,也可以直接过渡到多边贸易问题。
二、简单情形下的贸易保护降价效应
(二)降价效应的条件性
• 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有着严格的假定条件,原因在于: • 第一,工业企业的区位调整(迁移)是有成本的。在上述简
化情形下,并没有考虑区位调整成本。 • 第二,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的国家,其目的是通过对本国工
业企业的保护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但如果保护国的市场 规模非常小,那么有可能进口替代政策不能吸引足够的工 业企业,政策最终可能是无效的,甚至完全禁止性的进口 壁垒政策也不起什么作用。
第一节 单边、双边与多边贸易问题
• 一、市场一体化与市场开放度
▫ 贸易成本或市场开放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表 述方式不同而已,但它们之间为反向关系,贸易成 本越大,贸易自由化程度越低。贸易成本或市场开 放度都能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也就是说每个区域在 贸易成本或市场开放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值。

区域经济学 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   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60611Z10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教材、教学参考书:1.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三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2.孙久文,叶裕民.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吴殿廷等.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5.(意)罗伯塔·卡佩罗著,赵文,陈飞等译. 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6.李钒.区域经济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7.安虎森. 新区域经济学(第三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8.孙久文,胡安俊.区域经济学学科前沿研究报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9.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0.许小苍等.区域经济学案例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1.金碚等.中国区域经济学前沿(2014-2015).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12. 冯云廷.区域经济学(冯云廷)(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13.张洪.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4.(英)麦卡恩,李寿德,蒋录全译.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北京:格致出版社,2010 ;15.(英)阿姆斯特朗,泰勒著,刘乃全等译.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6.(日)藤田昌久等著,梁琦等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一定空间范围(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之间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经济政策,其理论与方法在指导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以及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课件1高洪深.ppt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课件1高洪深.ppt
………..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7
目的:
•使系统中各个区域都能有计划地建成结构合理、联系密切、 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以便最大限度地取得聚集经济效益; •使各个区域都有条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其他区域一道, 分工合作完成全国国民经济总的发展任务。
2.分级综合经济区划分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 …………………………………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6
(2)综合经济区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为脉络,上下级城市 密切联系,可以为实现更高级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 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西部大开发战略 环渤海经济圈 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经济带 中原城市圈 海峡西岸经济区
区在不同区域出现。
2.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1)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9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13
第三节 城市区域经济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测度指标
就业量、国民收入
2. 城市经济增长测度指标的提出
用就业量测度的原因:
(1)城市就业量与人口存在着稳定的对应关系;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具有更大的现实性。这是 由于(摊饼式辐射的特点):
(1)摊饼式辐射的辐射距离比跳跃式辐射短,资本、 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自然资源和信息的流动成本较 小,辐射效率更高。
(2)由于居民之间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差异较小,在推进过程中,摊饼式辐射遇到的阻力也较 小(交易接受),这两点决定了摊饼式辐射比跳跃式辐 射具有交大的优越性,辐射的效果通常较好。
第三,濒临沿海的陆地带辐射也具有不同特点。 只能向一翼辐射,即向内陆地区辐射,另一翼 是隔海相望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但这条辐射线 却具有极其重要的辐射意义。
实用文档
案例: 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线辐射
泛珠三角地区各个省份之间已经形成了密集网络系统, 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 濒临沿海的陆地带等辐射干线。
定的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 特点
➢ (1)辐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 (2)辐射结果是拉平物体之间的能量差。 ➢ (3)一个物体的能量只要高于周围其他物体,净辐射出去的
能量数量就大于自然吸收的能量数量。 ➢ (4)两个物体距离越近,能量辐射就越大。 ➢ (5)两个物体能量落差越大,辐射越强烈,净辐射的能量数
实用文档
(2)在辐射过程中技术通常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 区流动
技术的可共享性决定了技术进步对中心城市和 周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都有好 处,主要差距在于城市发挥技术的各种条件优 势更强,周边地区不具备或利用技术的条件很 差。
技术在中心城市和周边落后地区之间流动机制 越好,流动范围越广,技术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实用文档
依据泛珠三角地区的这些特点,我们在泛珠三角地区整个区域 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确立几大轴线:
海路的轴线主要有
(1) 由厦门—粤东—珠三角—粤西—桂南—河内—东南亚沿海轴 线;

高级区域经济学(第四版)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及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高级区域经济学(第四版)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及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Xi
Yi
(4-19)
▫ 根据式(4-19),可以得出:
▫ yi =
Ii
Ki
=
Ii Yi
Yi Ki
=
si +mi −Xi /Yi
vi
= ni (4-20)
第一节 完全竞争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二、哈罗德-多马的区域经济模型
▫ (二)哈罗德-多马的区域经济模型
式(4-20)告诉我们,尽管资本投资大于资本储蓄,但只
义比用来解释国家经济现象时的含义更加丰富。哈罗德-多马的区
域经济模型与原先模型的区别在于宏观经济均衡条件的不同。
▫ 对某一区域经济体,存在如下关系:
▫ S + M = I + X (4-17)
▫ 其中:M和X分别表示某一区域的资本输入和资本输出,且S = sY
、M = mY,m为资本输入倾向。任何区域都不是封闭经济体,每
·
Y K
s
v
= = n (4-16)
• 式(4-16)告诉我们,经济增长率必须等于储蓄倾向
(s)和加速系数(v)的比值,该比值又等于劳动力
的增长率(n)。
第一节 完全竞争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二、哈罗德-多马的区域经济模型
▫ (二)哈罗德-多马的区域经济模型
▫ 当哈罗德-多马模型改变为区域经济模型时,它所包含的经济学含
(Yt+1 − Yt )时的投资需求(It )。故加速系数也表示资本与需求之
比。
• (7)产出水平与投资水平成正比,也就是说产出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遵循凯恩斯的乘数理论:
• Yt+1 − Yt =
It+1 −It
s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课件1(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课件1(高洪深)
2015年7月22日星期三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19
(3)市场选择机制 (4)“政、产、学、研”互动机制
市场化特征
网络化特征
2.形成五个特征 国际化特征
信息化特征
制度化特征
2015年7月22日星期三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20
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发展导向
• 优势:促进企业科技转型;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享受 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执 行15%(认定前25%)的优惠税率,税率降低 10个点 ,税额减少40%) • 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 分)+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20分)+成长性指 标(20分)
5
2015年7月22日星期三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 • • • • • • • • • • • • •
北京市房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天津市武清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河北省定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河北省武强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河北省肃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河北省武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辽宁省海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1经济特区的数量增长迅速2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大量涌现3占地面积大功能齐全的综合型经济特区有新发展4科技型经济特区蓬勃发展5经济特区的类型日渐增多6跨国经济特区开始出现7经济特区对一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自然选择是直接地对生物适应性性状的选择过程即对表现型的选择本质上是对基因型的选择从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
2004-2013年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
二、总部经济的功能 (一)总部经济的特征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了若干知识 经济和区域经济特征:
1.知识密集性。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 最高的区段,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属 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
2.经济集约性。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 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 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 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
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大型公司发生了重大变化: 1.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2.新一轮企业兼并、重组和联盟的浪潮来势迅猛 3.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4.金融业已成为连接各要素市场的枢纽 5.人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跨国公司是总部经济的载体。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致力于发展总部经济, 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3.产业延展性。总部经济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 间的经济链条,不但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而且 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
4.发展辐射性。在总部经济这种模式下,可以通 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信息、 技术、人才等区域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 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
济影响力 5.总部经济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中国总部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 我国总部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2004年我国仅有16家总部企业 入围世界500强,到2013年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达到95家,仅 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2位。 ➢ 我国总部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位次逐步提高。2004年,我国没有 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前10名,2013年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 电网3家总部企业跻身世界前10名。

2016年浙江财经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6年浙江财经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据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浙江财经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已公布,详情如下:020203财政学1.业务课二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或其他最新版本。

2.复试参考书目①《财政学》,钟晓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②《财政学》(第七版),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加试参考书目科目1:《中国税制》(第二版),吴利群、杨春玲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科目2:《公共支出分析》,金戈、赵海利着,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0401行政管理1.业务课一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业务课二参考书目《地方公共政策学》,郭剑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

3.复试参考书目《政治学概论》,孙关宏、胡雨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加试参考书目科目1:《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张国庆编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科目2:《西方行政思想史》,丁煌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业务课一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业务课二参考书目《地方公共政策学》,郭剑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

3.复试参考书目①《财政学》(第七版),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②《财政学》,钟晓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加试参考书目科目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或其他最新版本。

科目2:《财政支出学》,丛树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0404社会保障1.业务课一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业务课二参考书目《地方公共政策学》,郭剑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一概念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区域经济: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在经济空间系统中,区位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在一定的经济系统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资源空间布局的非均匀性和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等特征,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市场约束、成本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从而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

在这一意义上,经济区位更多地强调由地理坐标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在区域经济学中,为了具体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问题,经济区位往往被描述为距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如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离自然资源供给源的距离、各空间位置上的市场供求状况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地增长。

(2)居民生活环境包括全面的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

(3)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长期持续且稳定地增长。

(4)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过程。

(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

(6)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

(7)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适合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以及时、彻底地更新或废除,新的文化或新的观念能够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

(8)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收入、安全感、供给、经济结构、贫富差距、社会循环、文化、机制)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二简答题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区位与经济区位的内涵与区位因素类型。

区位(location),即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而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单位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那么区位因素则是指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

正是各区位上区位因素的差异,才决定了各区位的优劣,从而才有区位差异,根据埃德加·M·胡佛的总结,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1)地区性投入:该区位上不易转移的投入的供应情况。

它具体是指存在于某一区位、难以从他处移入的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

(2)地区性需求:该区位上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

(3)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该区位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情况。

(4)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的净收入情况。

在不同的区位上,上述四类区位因素不同,其区位利益具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也就决定了各个区位的相对优劣。

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内涵、类型及其特点。

区域划分为三类:(1)均质区域(homogeneous region),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的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

(2)极化区域(polarizable region),是指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地域,其不同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带动单位)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

(3)计划区域(planning region),是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它为一定的管理目的而创造,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

上述划分区域的方法已成为经济学家普遍遵循的规范方法。

概括来说,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位。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经济区域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结果。

与地理学中的区域相比,经济区域具有如下特点:(1)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的产物。

(2)经济区域不能无限划分。

(3)经济区域不是固定不变的。

(4)经济区域是开放的,其界限是模糊的。

经济区域系统是一个非平衡、非线性的开放系统。

非平衡性是指组成经济区域系统的子系统及其单元的功能、作用不是同等的、均匀的,这就导致经济单元之间及各子系统之间互补、重组的协作及势差的动态作用。

非线性是指经济区域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增长不成比例、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可加和与之相关的放大作用。

开放性一方面是指经济区域系统从外部环境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同时又向外界耗散物质、能量并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是指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封闭的。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机制,即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关于单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静态研究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此外,还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理论等,关于这三个理论,(1)研究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包括1)绝对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3)要素禀赋论:解释了导致产品比较成本区域差异的关键原因在于要素比例的不同。

4)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二、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区域差异是均衡机制失灵的表现,而这种失灵主要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妨碍要素流动的制度性瓶颈。

1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3)增长极理论。

2.有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三、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有所增加。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了一个典型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

”四、现代区域经济理论新区域经济观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把区域经济划分为五个层次,即国际区域经济、国家区划的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特区经济以及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

在这个理论观念的指导下,现代区域经济学系统地阐释了一系列理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产业结构分析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等。

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1)区别: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具有如下特点:①人的经济活动的产物; ②不能无限划分; ③不是固定不变的;④开放的,界限是模糊的。

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2)联系:区域经济建立在经济区域的基础上,有了经济区域的存在才有区域经济可言。

而一个经济区域的区域经济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反映了经济区域的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考试内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合作组织。

考试要求2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内容。

关税同盟理论主要研究对内取消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所引起的贸易变化,该理论一直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并且比较成熟和完善。

●自由贸易区理论。

自由贸易区是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形式,它通过消除区内贸易壁垒来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是比关税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应用更为广泛的一体化形式。

●共同市场理论。

共同市场是比关税同盟高一个层次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它不仅通过关税同盟所形成的贸易自由化实现了产品市场的一体化,而且通过消除区域内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实现了要素市场的一体化。

共同市场理论主要探讨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以后,成员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实行分工之前两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但由于市场狭小,导致产量很小、成本很高,两国经过协议性分工以后,各自生产一种不同的产品,导致市场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成本下降。

协议各国都享受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以及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的成功经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近年来成为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突破了以往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视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必在一切情况下都追求尽可能高级的其他一体化。

另外,它考虑经济、政治和机构等多种要素,而不是从贸易、投资等层面来考虑经济一体化的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1.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市场一体化2.降低交易成本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3.有效的主体组织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保证4.适当的补偿机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3、掌握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模式、新趋势。

(1)由一体化的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模式。

(2)一体化覆盖的内容由少到多。

一般来说,在大多数一体化谈判的初期,成员国将较为成熟的货物贸易产品纳入贸易关税减免的谈判内容中,随着相互贸易和投资关系的不断发展,待时机和条件成熟后,再将其他各国比较关注或敏感的产品和服务贸易纳入一体化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