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多源信息融合2015课件8证据理论基础(2)
信息融合概论
此外还有一些选择凝聚点的方法。但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第二种方法,该方法比较简单适用。
7.1.3初始分类
初始分类方法有:
(1)人为地分类,凭经验将样品进行初步分类。
(2)选择凝聚点后,每个样品按与其距离最近的凝聚点归类。
(3)选择一批凝聚点后,每个凝聚点自成一类,将样品依次归入其 距离最近的凝聚点的那一类,并立即重新计算该类的重心,以代替原来的凝聚点,再计算下一个样品的归类,直至所有样品都归类为止。
7.2.2多组判别分析的方法和原理
设有 组样本,第 组 样品数为 ,每个样品有 个指标( 个判别变量),原始数据为:
第1组数据
第 组数据
第 组数据
一般地 表示第 组的第 个样品第 个变量的原始数据,其中
。
假设各组样品都是相互独立的正态随机向量,即
服从
这里 是第 组 个变量的数学期望向量, 是协方差矩阵。在多组判别分析中,进一步假定 个组的协方差矩阵一样(如果协方差矩阵不等,则有非线性判别函数),即
信息融合
1.1多源信息融合的定义及必要性
多源信息融合是把多个渠道,多方位采集的局部环境的不完整信息加以综合,消除多源信息间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的信息,加以互补,降低其不确定性,以形成对系统环境的相对完整一致性描述的过程,从而提高智能系统的决策、规划、反映的快速性和正确性,降低决策风险。也就是指对来自多源的信息进行多级别、多方面、多层次的处理,从而产生更多的有意义的信息,而这种新信息是任何单源信息所无法获得的,是一个涉及到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科学的复合型学科。它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其实,人类常使用多个感知器所获得的信息来准确的识别环境或物体的状况,并引导他们的下一步动作,即使这些信息含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矛盾或错误的成分,他们也可将各种感知器的信息综合起来,并使这些感觉信息互相补充、印证,完整的处理具有不同功能的多感知器所获得的信息,实现由单个感知器所不能实现的识别功能,从而改善他们的生存能力。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就形成多源信息融合。
北航多源信息融合 课件 证据理论基础
个人主义解释:认为概率反映了个人的某种 偏好,它根据某个人在赌博中或其他带有不确定 性结果的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来推算。
2020/3/26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6
1 引言
必要性解释:则认为概率是测量一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
程度的量,这个量由两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全决定,与个 人的偏好无任何关系,又称为逻辑主义解释。
全体焦元的集合称为证据的核。 核就是识别框架的幂
集2Θ吗?
2020/3/26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8
2 证据理论基础——基本置信度指派函数
基本置信度指派函数的作用 把Θ的任一子集都映射到[0,1]上的一个数m(A):
(1)当A由单个元素组成时,m(A)表示对相应命题A的精确 信任度;
(2)当 A 2 ,A≠Θ,且A由多个元素组成时,m(A)也是 相应命题A的精确信任程度,但却不知道这部分信任度该分给A中 的哪些元素;
次的组合; (4)不能区分“不确定”和“不知道”。
2020/3/26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4
1 引言
▪不确定性分类 不确定性可以分为随机性、模糊性和认识不确定性三种。 随机性: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可根据历史资料得到的统计数字来
描述,常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来解决这方面问题。 模糊性:通常指发生在概念上的模糊,如大、中、小界限的模糊等。
2020/3/26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8
4.2 证据理论基础
▪证据理论的起源
证 据 理 论 源 于 20 世 纪 60 年 代 美 国 哈 弗 大 学 的 数 学 家 A.P.Dempster 利用上、下概率来解决多值映射问题方面的研 究工作。后来他的学生G.Shafer对证据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 展和推广完善,引入了信任函数概念,形成了一套利用证据 和组合来处理不确定性推理问题的数学方法。它作为一种不 确定性推理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称为(D-S)证 据理论和信任函数理论。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ppt课件
15
五、信息融合方法的实际应用
未完待续......
16
14
5)其他内容,如空间信息融合、面向通用知识的融合、 信息融合中的智能数据库技术和精细化处理研究等。 6)确立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融合模型标准和系统结构 标准。 7)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新领域。 8)改进融合算法以进一步提高融合系统的性能。 9)开发相应的软件和硬件,以满足具有大量数据且计 算复杂的多传感器融合的要求。
3混合型 混合型信息融合结构吸收了分散型和集中型信息融合结构的优 点,既有集中处理,又有分散处理,各传感器信息均可多次利用。 这一结构能得到比较理想的融合结果,适用于大型的多传感器信息 融合,但其结构复杂,计算量很大。
10
4反馈型 当系统对处理的实时性要求很高的时候,如果总是试图 强调以最高的精度去融合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的信息,则 无论融合的速度多快都不可能满足要求,这时,利用信息的 相对稳定性和原始积累对融合信息进行反馈再处理将是一种 有效的途径。当多传感器系统对外部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感 知,传感系统的融合信息已能够表述环境中的大部分特征, 该信息对新的传感器原始信息融合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5
(一)、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融合层次
1像素层融合 它是最低层次的融合,是在采集到的传感器的原始信息层 次上(未经处理或只做很少的处理)进行融合,在各种传感器的 原始测报信息未经预处理之前就进行信息的综合和分析。其优 点是保持了尽可能多的战场信息;其缺点是处理的信息量大, 所需时间长,实时性差。
6
2特征层融合 属于融合的中间层次,兼顾了数据层和决策层的优点。 它利用从传感器的原始信息中提取的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 处理。也就是说,每种传感器提供从观测数据中提取的有代表 性的特征,这些特征融合成单一的特征向量,然后运用模式识 别的方法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对通信带宽的要求较低,但由于 数据的丢失使其准确性有所下降。
信息融合与目标跟踪航迹管理PPT课件
24
精选ppt课件最新
航迹头的初始波门
实际系统工作时,不管航迹头(孤立点迹或自 由点迹)在什么地方出现,均以它为中心,建立由 目标最大运动速度和最小运动速度及采样间隔决定 尺寸的环形初始波门。
选择环形初始波门的原因: 该点迹所对应目标的运动方向未知。
计算新的系统航访的状态估计和协方差,实现 系统航迹的更新。
17
精选ppt课件最新
9.2 航迹管理
前提: 1、局部传感器的点迹与航迹完成关联; 2、点迹与航迹间的一对一关系已经完全确定。
18
精选ppt课件最新
航迹管理的主要内容
1)已有起始标志的航迹转换为确认航迹; 2)可能由干扰等产生的虚假航迹应予以撤消; 3)点迹在本周期未被录用,而自动变成下一周 期的自由点迹;
27
精选ppt课件最新
3、航迹确认
25
精选ppt课件最新
2.航迹起始
定义: 对匀速直线运动目标,利用同一目标初始相邻 两个点迹的坐标数据推算出该目标下一周期的预测 或外推位置,对可能的一条航迹进行航迹初始化。
26
精选ppt课件最新
起始点迹获取
两个起始点迹: 1)航迹头; 2)下一采样周期中初始关联门中出现的点迹。
处理方法: 初始关联门中出现的点迹都要与航迹头点迹构 成一对航迹起始点迹对,送入数据库,等待下一周 期的继续处理。
▪ 航迹融合通常是在融合节点或融合中心进行的。
10
精选ppt课件最新
基本概念
▪ 局部航迹: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中,每个传感器的 跟踪器所给出的航迹。
▪ 系统航迹:航迹融合系统将各个局部航迹融合后 形成的航迹。
▪ 局部航迹与系统航迹融合后形成的航迹仍称为系 统航迹。
北航多源信息融合信息融合概述PPT教案学习
第18页/共30页
19
(1) 集中式融合结构
集中式融合结构将检测报告传递到融合中心,然后进行数据对准、 点迹相关、数据互联、航迹滤波、预测与综合跟踪等。 优点:信息损失最小 缺点:互联比较困难,并且要求系统必须具备大容量的能力, 计算负担重,系统生存能力较差 融合结构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第19页/共30页
第27页/共30页
28
融合算法比较
算法
优点
缺点
Bayes准 则
证据理论
模糊集理 论 神经网络
直观性好,具有公理基础 易于理解,计算中等
要求给出先验概率和概率独立假设
适应条件苛刻,要求统一的识别框 架
不能区分“不确定”和“不知道” 信息
具有较强理论基础 不要求给出先验概率
能区分“不确定”和“不知道 ”信息
检测与估计
传 感 器 控 制 /反馈信 息
融合中心
传感器1
预处理
多目标 跟踪器
目 标 状 态
传感器2
预处理
多目标 跟踪器
坐
标
航
转 换 、 数 据
迹 与 航 迹 相
航 迹 合 成
对
关
正
… …
传感器N
预处理
多目标 跟踪器
第21页/共30页
22
(3) 混合式融合结构
检测与估计
传 感 器 控 制 /反馈信 息
第12页/共30页
13
(2)特征级融合
含义
中间层次的融合,每个传感器先抽象出自己的特征向量,然后由融 合中心完成融合处理。可划分为目标状态和目标特征信息融合两类
…
传感器1 传感器2 传感器N
特 征 提 取
信息融合概述
检测与估计 传感器控制/反馈信息
融合中心
传感器1 预处理 多目标 跟踪器 多目标 跟踪器
传感器2
预处理
传感器N
预处理
多目标 跟踪器
不足
数据损失量最大 精度最低
17
(4) 不同级别的融合性能比较
融合 模型 计算 量 容错 性 信息 损失 量 精度 抗干 扰性 融合 方法 传感 器同 质性 通信 数据 量 实时 性 融合 水平
象素 级
大
差
小
高
差
难
大
大
差
低
特征 级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决策 级
小
好
大
低
好
易
小
小
好
高 18
3.4 融合处理的结构模型
这样在区分不知道与不确定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
27
融合算法简介
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的神经元连接而成的,是一种大规模、分布式的神经元
处理系统。由于信息融合过程接近人类思维活动,与人脑神经系统有较强 的相似性,因此利用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势和高速的并行运算能力进行多维
信息融合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模糊理论是基于分类的局部理论,最先由Zadob于1965年提出。模糊理 论进一步放宽了概率论定义中的制约条件,从而可以对数字化信息进行 宽松建模。其对估计过程的模糊扩展可以解决信息或判决的冲突问题
不足
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信息处理方法PPT课件
• 此处,将推进器无拥堵(正常状况)的拥堵故障系数设为“0”,而将完全失效故障 的拥堵系数设为“1”。也有反过来设定的,这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主要是在容错控 制矩阵重构时,要区别对待这两种假设。通过向OUTLAND1000尾部推进器发送一 定大小的前后推进控制电压,如v=0.25、v=0.5、v=0.75 、v=-0.25、v=-0.5、 v=-0.75,对每一个控制电压,设置不同程度故障模式,由于右边推进器部分故障, 它将失去一部分推力,这样与左边推进器的推力不平衡,从而产生转动力矩,故障越 大,推力损失越大,其转动力矩越大,机器人转动的速率也越大。实验数据也较好地 验证了以上推论;另外,在相同大小的故障模式下,机器人输入控制电压的变化对机 器人的状态也有一定影响。OUTLAND1000的转向速率信号可以通过有串行通信接
21
第221页/共27页
• 7.3 OUTLAND1000水下机器人推进器故障辨识实验及结果分析 • 对OUTLAND1000实验系统的每一种故障模式,用前面所述的几组电压分别
进行故障信号测试,可以用其中的①、②、④、⑤作故障样本,用③、⑥来 检验训练后神经网络的故障识别效果。表4-1为样本实验数据,表4-2为训练 后的CA-CMAC故障识别结果
20
第210页/共27页
• 将现场实测的方向变化率、控制信号输入训练好的CA-CMAC,其输出即为 反应推进器故障状况的拥堵系数。容错控制时,根据拥堵系数估算出该推进 器的推力损失,与前置推进器(侧推移位的推进器)、正常后置推进器一起, 计算转动力矩之和,利用OUTLAND1000力矩之和为零,推算出新的推力 配置,进而计算出控制电压分配,可以实现水下机器人巡航状态的容错控制。
1
第21页/共27页
2
最新第9章-数据融合技术课件PPT
1.节省能量(2)
网内处理利用的是节点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其能量消耗与传送数据 相比要少很多。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研制开发了微型传感器网络节点 Micadot,其研究试验表明,该节点发送1bit的数据所消耗的能量约为 4000nJ,而处理器执行一条指令所消耗的能量仅为5nJ,即发送1bit数 据的能耗可以用来执行800条指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尽量进行网 内处理,这样可以减少数据传输量,有效地节省能量。
数据感知/预处理 源节点1 源节点2
源节点n
汇集节点 (数据融合) 数据关联分析
数据冗余处理 目标状态/决策
数据合并
9.3.2跟踪级融合模型(3)
2.分布式结构
分布式结构也就是所说的网内数据融合,如图9.3所示,源节点发送的数 据经中间节点转发时,中间节点查看数据包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数据融合 后再传送到汇聚节点,由汇聚节点实现数据的综合。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了网络数据收集的整体效率,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从而降低能耗, 提高信道利用率,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图例 汇集节点 簇头节点 簇成员节点
9.4.1基于路由的数据融合(3)
3.基于链式路由的数据融合 链式路由PEGASIS对LEACH中的数据融合进行了改进。它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之上:一是所 有节点距离汇聚节点都很远;二是每个节点都能接收到数据分组与自己的数据融合成一个大小 不变的数据分组。 PEGASIS在收集数据之前,首先利用贪心算法将网络中所有节点连成一个单链,然后随机选取 一个节点作为首领。首领向链的两端发出收集数据的请求,数据从单链的两个端点向首领流动。 位于端点和首领之间的节点在传递数据的同时要执行融合操作,最终由首领节点将结果数据传 送给汇聚节点,其过程如图所示。
多源信息融合理论与技术发展
多源信息融合理论与技术发展多源信息融合是指通过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多种数据、知识和信息进行集成、分析、推断和协同处理,从而获取更准确、全面、可靠并具有高度价值的信息。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于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源信息融合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多源信息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数据融合、特征融合、模型融合和决策融合等方面。
首先是数据融合,即将来自不同源头的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处理,以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数据集。
数据融合技术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匹配、数据转换和数据关联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降低数据冗余,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其次是特征融合,即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特征进行整合和提取,形成一个更具代表性和准确性的特征集,以提高对复杂问题的建模和分析能力。
特征融合技术包括特征选择、特征提取、特征组合和特征降维等方面,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特征的表达能力,减少特征维度,降低计算复杂度。
再次是模型融合,即将不同模型的输出进行集成和组合,以提供更准确、可信的预测和推断结果。
模型融合技术包括集成学习、强化学习、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等方面,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降低模型的过拟合风险。
最后是决策融合,即将多源信息的推断和预测结果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支持更准确、可靠的决策。
决策融合技术包括模糊逻辑、贝叶斯网络、主观贝叶斯等方面,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信息源的决策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数据的复杂性、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
首先是数据的复杂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的规模和多样性不断增加,数据源的种类和格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这就对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需要设计更加灵活和可扩展的算法和方法来处理这些复杂的数据情况。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多源信息融合ppt课件
只有对地学规律、影象特征、成象机理这三者有深 刻的认识,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信息复合才 能达到更好地效果。
(二)多源遥感信息复合的应用案例
遥感信息的复合 (1)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的复合, (2)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的复合 (3)遥感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遥感图象处理:信息复合
信息复合的概念和简介 信息复合的应用举例
-不同传感器的遥感信息复合 -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复合 遥感数据复合前处理—几何纠正和空间配准 常用的数据复合方法 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一)信息复合的概念和简介
定义:多源信息的复合是将多种遥感平台, 多时相遥感数据以及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 之间的信息组合匹配的技术。
透 明 叠 加 检 查
(四)常用的数据融合方法—彩色合成
数据融合方法:彩色变换、 K-L 变换,比值变换; 基于小波理论的特征融合、基于贝叶斯法则的分 类融合等
诸多复合方案中,彩色合成方法的效果比较明显。 所以应尽可能生成三幅新图像,分别赋予红、绿、 蓝色,进行假彩色合成。
具体做法举例:
将TM与SPOT复合,选取TM三个波段4,3,2 和 SPOT全色波段共4个波段, 复合方法1:每幅TM图像均与SPOT图像作逐点运 算,如相加、相减或相乘,或其他运算方案,生 成三幅图像,进行彩色合成,生成复合图像。
(四)常用的数据融合方法—彩色合成
具体做法举例:
复合方法2:设 LRTM、 LGTM、 LBTM分别为TM4,3,2 波段的亮度值, LSPOT为SPOT全色波段的亮度值, A为权函数,则生成三幅新图像亮度值L复为: LR复=A·LSPOT·LRTM/(LRTM +LGTM +LBTM) LG复=A·LSPOT·LGTM/(LRTM +LGTM +LBTM) LB复=A·LSPOT·LBTM/(LRTM +LGTM +LBTM) 将新生成的图像LR复、LG复、LB复分别赋予红、绿、 蓝色,合成后生成复合图像。
北航多源信息融合2015课件3Bayes推理补充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3
融合实例(续)
IFFN对于不同机型,应用全概率公式,有 PIFFN(B1|Aj) = PIFFN(B1|我)* PIFFN(我|Aj) + PIFFN(B1|敌)* PIFFN(敌|Aj) + PIFFN(B1|中)* PIFFN(中|Aj) 对于ESM,能在机型上识别飞机属性,有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2
Bayes推理应用实例(续)
解: 几大后验假设计算结果如下: P(+|Cancer)P(Cancer) = 0.00784 P(+|Normal)P(Normal) = 0.02976 P(Cancer|+) = P(+|Cancer)P(Cancer) /{P(+|Cancer)P(Cancer) + P(+|Normal)P(Normal) } = 0.21 P(-|Cancer)P(Cancer) = 0.0016 P(-|Normal)P(Normal) = 0.96224 P(Normal|-) = P(-|Normal)P(Normal) /{P(-|Cancer)P(Cancer) + P(-|Normal)P(Normal) } = 0.99834 贝叶斯推理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验概率,另外不是完全接受或拒 绝的假设,只是在观察到较多的数据后增大或减小了假设的可能性。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3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4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9
举例1(续)
从而:
P(我 z ) P(Oi z )P(我 Oi )
多源数据的融合.ppt
1.5 数据融合的技术关键
(1)充分认识研究对象的地学规律。
(2)充分了解每种融合数据的特点和适用性。
(3)充分考虑到不同遥感数据之间波谱数据的相 关性引起的有用数据的增加以及噪声误差的增加, 因此对多种遥感数据作出合理的选择。
(4)几何配准,即解决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解 决空间配准问题。
只有对地学规律、影象特征、成象机理 这三者有深刻的认识,并把它们有机地结 合起来,数据融合才能达到更好地效果。
(2)多种遥感数据各具有一定的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 与时间分辨率,各有其主要的应用对象和特色,同时又 有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如果将各种遥感数据进行 融合与综合分析,便可弥补单一数据的不足,以达到多 种数据源的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这样,不仅扩大了各 数据的应用范围,而且大大提高了分析精度。
(3)数据融合的数据源可以是多种的,其融合并非几种数 据的简单叠加,往往可以得到原来几种单个数据所不能 提供的新数据。所以,数据融合十分有助于地学分析提 取特定的数据,有助于更可靠地阐述自然环境各要素的 相互关系、赋存与演变规律,满足地学分析及各种专题 研究的需要。因此,数据融合方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 它是遥感地学分析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也是目前遥感 应用分析的前沿。
2.1 数据融合前处理
影像配准是数据融合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其
几何配准精度直接影响融合影像的质量。通常情 况下,不 同类型的传感器影像之间融合时,由于
它们成像方式的不同,则其系统误差类型也不同。 如SPOT与TM数据融合时,SPOT的HRV传感器 是以CCD推帚式扫描成像的,而TM则是通过光机 扫描方式成像的,因而不同类型影像进行融合时 必须经过严密的几何校正,分别在不同数据源的 影像上选取控制点,用双线性内插或三次卷积内 插运算对分辨率较低的图像进行重采样,改正其 误差,将影像投影到同一的地面坐标系统上,为 图像配准奠定基础。
多源信息融合第二次报告
概率公理体系的缺陷
上述病例中如肺炎、气管炎、 肺心病等的复杂事件不一定是 互斥的; 各个事件的可能性分布不 必满足概率公理,如肺炎的可 能性是80%、说不清楚哪种病 的可能性是20%等; 用于概率计算的方法受到限 制。
再说医生诊断病例
设有两个医生 给同一病人诊断疾病, 甲医生认为0.9的可能 性是感冒,0.1的可能 性是说不清楚的病症; 乙医生认为0.2的可能 性不是感冒,0.8的可 能性是说不清的病症。 我们的问题就 是判定患者是感冒的可 能性究竟有多大,或者 判定这种可能性落在什 么范围内。 注意,该问题不符 合概率公理!
B el (U ) 1
I 1
m : P (U ) [0,1]
Bel ( Ai ) [(1)
i 1
Bel ( Ai ) :
iI
满足
m( A) 0, A P (U ),
I {1, 2, , n}]
则称Bel是U上的一个信任测度。 如果集函数 pl : P (U ) [0,1] ,满足
形状分类
A / R2 {Y1, Y2 , Y3} {{x1, x2},{x5 , x8},{x3 , x4 , x6 , x7}}
大小分类
A / R3 {Z1, Z2 , Z3} {{x1, x2 , x5},{x6 , x8},{x3 , x4 , x7}}
2015/10/9
近似集: 考虑A中子集 X {x2 , x5 , x7 }
å
m(v) = m(u ) =
vÍ u
36 41
pl (u )
v u
m(v) m(u ) m(U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C={a,b}时,即A∩B=C
图4 示例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1
证据合成规则—两条证据的合成
证据合成规则(定理1):设m1和m2分别是同一识别
框架Θ 上的基本臵信度指派函数,焦元分别 A1, A2 , …, AN和B1, B2 , …, BM,假设 K m1( Ai )m2 ( B j ) 1 ,若映射m:2Θ→[0,1], Ai B j 满足
Q1,2 Q1 Q2 K1,2Q1 (D)Q2 (D)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4
证据合成规则—多证据的合成
定理2:设m1,m2,…,mn是同一识别框架上的基本置信度指派, 对应的焦元分别为A1,A2,…,An,则这n条证据的组合公式
m( A) (m1 m2 mn )( A) (1 K ) 1
A 1 A2 An A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7
证据合成规则—两条证据的合成
(1) mass函数的几何表示
假设m1,m2分别是同一识别框架Θ上两条证据基本臵信度指 派,对应的焦元分别为A1, A2, …, AN 和 B1, B2, …, BM,由基 本 臵 信 度 指 派 值 m1(A1), m1(A2), …,m1(AN) 和 m2(B1), m2(B2), …,m2(BM)所确定的mass函数可用图2来表示。 将证据联合作用下产生的信任度函数称为原来信任度函数 的直和(正交和):m1⊕m2。
注意:mass函数与信任函数的区别!!!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4
概念回顾
•似然函数:设识别框架Θ ,幂集2 Θ →[0,1]映射,A为识别框 架内的任一子集,似然函数(似真度函数)Pl(A)定义为对A 的非假信任度,即对A似乎可能成立的不确定性度 A , 此时有:
Pl ( A)
m1 ,3 , 2( A) m1,2,3 ( A) 0.972 m1 ( B) m1 (C ) ,3 , 2( A) m1 ,3 ,2 ,3 ,2 m1 ,3 , 2( B) m1,2,3 ( B) 0.007 m1 ( B) m1 (C ) ,3 , 2( A) m1 ,3 ,2 ,3 ,2 m1 ,3 , 2(C ) m1,2,3 (C ) 0.021 m1 ( B) m1 (C ) ,3 , 2( A) m1 ,3 ,2 ,3 ,2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证据理论基础(2)
万江文
主要内容
几个概念 证据合成规则 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 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2
几个概念
mass函数、信任函数、似然函数 ①mass函数定义:设函数m是满足下列条件的映射:
m:
(2)
2Θ→[0,1]
(1) 不可能事件的基本臵信度是0,即m(Φ)=0 2 Θ中全部元素的基本臵信度之和为1,即
m1 ( A1 ) m2 ( A2 ) mn ( An )
其中, K
n条证据的组合可按照两条证据的组合公式,经n-1次组 合得到,获得最终证据与其次序无关。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A 1 An=
m1 ( A1 ) m2 ( A2 )mn ( An )
15
证据合成规则
(1 (1 1
2015/12/21
Ai B j
m1 ( Ai )m2 ( B j )) 1 m1 ( Ai )m2 ( B j )) 1
C Ai B j C C Nhomakorabea
m1 ( Ai ) m2 ( B j )
Ai B j
Ai B j
m( A)
m( B)
m1,2 ( A)m3 ( A) 0.923 0.6 0.972 1 K1,2,3 1 0.432
m1,2 ( B)m3 ( B) 0.0385 0.1 0.007 1 K1,2,3 1 0.432
m(C )
2015/12/21
m1,2 (C )m3 (C ) 0.0385 0.3 0.021 1 K1,2,3 1 0.432
求合成以后的mass值。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6
证据合成规则
解法1:根据证据合成公式,首先计算证据1和2合成后的结 果。
K1,2 m1 ( A) [m2 ( B) m2 (C )] m1 ( B) [m2 ( A) m2 (C )] m1 (C ) [m2 ( A) m2 ( B)] 0.8 (0.2 0.2) 0.1 (0.6 0.2) 0.1 (0.6 0.2) 0.48 m1 ( A)m2 ( A) 0.8 0.6 m1,2 ( A) 0.923 1 K1,2 1 0.48 m1 ( B)m2 ( B) 0.1 0.2 m1,2 ( B) 0.0385 1 K1,2 1 0.48 m (C )m2 (C ) 0.1 0.2 m1,2 (C ) 1 0.0385 1 K1,2 1 0.48
B A
m( B) 1 Bel ( A)
Pl (A) 表示A为非假的信任程度,A的上限概率; Bel(Ā) 表示对A为假的信任程度,即对A的怀疑程度。
0 支持区间
Bel
信任区间
Pl
拒绝区间
1
证据区间划分示意图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5
主要内容
概念回顾 证据合成规则 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 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
平等的,调换组合的顺序不改变组合结果。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20
证据合成规则—基本性质
(2) 结合率:
(m1 m2 ) m3 m1 (m2 m3 )
证明: 该定理可借助于共信任度函数来证明。 假定识别框架Θ下的三组证据E1,E2,E3,相应的共信 任度函数为Q1, Q2, Q3,焦元分别Ai, Bj, Ch,则 Q1 Q2 的合成结果为 D Ai B j 且 D ,
m1 ( Ai ) m2 ( B j )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3
证据合成规则—两条证据的合成
证据合成规则中,系数(1/(l一k))称为归 一化因子,表明在合成时将非0的信任赋给空 集。 其中,
K
Ai B j
m1( Ai )m2 ( B j ) 1
k的值越大,说明证据冲突程度也越大。
A
m(A) 1
则称m是2 Θ上的mass函数(质量函数),m(A)称 为A的基本臵信度指派值,表示对A的精确信任。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3
概念回顾
•信任函数定义:集合A是识别框架Θ的任一子 集,将A中全部子集对应的基本臵信度之和称 为信任函数Bel(A),即 Bel:2 Θ →[0,1]
由于已经假设了m(φ)=0,所以下面只须证明 m(C ) 1
C
m(C ) m() m(C )
C C
C
C C
1
Ai B j C
m1 ( Ai )m2 ( B j ) m1 ( Ai )m2 ( B j )
Ai B j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9
证据合成规则—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
Dempster证据组合规则满足如下的具备基本性质。 (1) 交换性: 证明: 由于D-S合成规则中采用的是乘法策略,而乘法满足
m1 m2 m2 m1
交换率,所以合成规则也满足交换率。
交换性准则由Dempster最早提出,该准则保证了在 组合证据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认为两个证据是
0 m(C ) (m1 m2 )(C ) m1( Ai )m2 ( B j ) Ai B j C 1 K C C
m是基本臵信度指派函数,其中⊕表示直和(正交和)运算。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2
证据合成规则—两条证据的合成 证明:
分配到空集上,这与信任度函数的定义中要求m(φ)=0是相违 背。因此,Shafer提出将这部分信任度丢弃的解决方法,而 丢弃之后总的信任度又小于1,所以乘以系数:
(1
Ai B j
m1 ( Ai )m2 ( B j )) 1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0
证据合成规则—两条证据的合成
例2:假设识别框架下的三个证据E1,E2,E3,焦元 分别为A、B和C(A,B,C不相交),相应的基本
臵信度指派值m1,m2,m3分别为
m1 ( A) 0.8, m1 (B) 0.1, m1 (C ) 0.1
m2 ( A) 0.6, m2 ( B) 0.2, m2 (C) 0.2 m3 ( A) 0.6, m3 (B) 0.1, m3 (C ) 0.3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8
证据合成规则
• 解法2:
m1 ( A) m1 ( A)m2 ( A)m3 ( A) 0.8 0.6 0.6 0.288 ,3 ,2 m1 ( B) m1 ( B)m2 ( B)m3 ( B) 0.1 0.2 0.1 0.002 ,3 ,2 m1 (C) m1 (C)m2 (C)m3 (C) 0.1 0.2 0.3 0.006 ,3 ,2
2015/12/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7
证据合成规则
基于证据1和2的组合结果m1,2,再次利用组合公式,与证 据3进行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