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性头痛病因病机探讨_黄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7-18
紧张性头痛病因病机探讨
黄 粤1,丁元庆2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病因病机;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R27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05)01-0018-02
紧张性头痛又称肌收缩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头痛病人的40%。

本病多在20岁左右起病,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为胀痛、头部压迫感或紧箍感等,疼痛位于双侧枕颈部、额颞部或全头部,呈轻中度发作性或持续性,病程持续数日至数年不等,易于反复发作。

疼痛部位肌肉可有触痛或压痛,有时出现头发牵拉性疼痛,头颈、肩背部肌肉有僵硬感。

多数病人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多因精神紧张、工作疲劳等诱发,月经来潮或更年期亦可加重。

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关于紧张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患者颅骨周围疼痛受体异常导致肌硬度和肌压痛均高于正常人(末梢性因素);种种应激引起持续性肌收缩、肌缺血,游离出致痛物质(中枢性因素);紧张性头痛时缺乏中枢性的肌收缩抑制机构(两者间的平衡因素参与作用)。

目前,中医学多认为本病的发生有风、湿、火、痰、瘀、虚等因素,脉络阻闭,神机受累,清窍不利为其基本病机。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医病因病机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1. 紧张性头痛病因病机分析1.1 风邪上扰,气机失和
“高巅之上,唯风可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为百病之长,最易夹他邪为患,循经上攻,导致经脉痹阻,气血不畅,以致头痛。

患者头痛多反复发作,忽犯忽止,系“风性善行而数变”之表现。

肝为风脏,主疏泄,调节情志,疏畅气血,与胆互为表里,且胆经行于头之巅,布于头之侧,故本病与肝胆二经密
切相关。

中医认为,肝风责之肝木失和,如华岫云言:“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因此,本病作时无止的病因病机应具体分为外感风邪与内伤气机失和两方面。

1.2 肝郁化火,肝火上扰
“肝为万病之贼”,故紧张性头痛发病与肝经郁火上扰存在密切关系。

肝郁气滞日久郁而化火,火热熏灼,上蒸清窍,壅滞头面经脉,气血运行失调,导致头痛发作。

而肝火亦每下劫真阴,致肾阴亏虚,导致阴不敛阳,水不涵木,肝火上炎,清窍被扰,亦可发为头痛。

1.3 痰浊内生,壅阻络窍
痰浊内阻,影响脏腑气化,阻碍气机,妨碍气血运行,导致经脉不通,是紧张性头痛发病的常见原因。

表现为头痛昏蒙、胸膈满闷、呕恶痰涎、舌苔白腻而厚、脉濡滑。

1.4 气滞血瘀,经脉不畅
瘀血内阻乃肝木失用之标。

由于焦虑、紧张、抑郁等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脑络痹阻不通,不通则痛,遂致本病发生。

表现为痛处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本型患者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同时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故瘀血是紧张性头痛不可缺少的致病因素之一。

1.5 湿邪困阻,清阳不展
多因饮食所伤,劳逸失度,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闭阻,脑失清阳、精血之充,脉络失养而成。

本型主要特点是疼痛呈重滞、紧缩感,病程长,缠绵不愈,与湿邪重着黏滞关系密切,符合《内经》“因于湿,首如裹”之论。

1.6 坐卧不当,劳伤筋脉
18
第29卷 第1期2005年1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U NIVERSITY OF TCM
Vol .29,No .1
Jan .2005
坐卧不适,体位不当,久视久劳,可致颈肩部筋脉拘挛不舒,气血失和,不通则痛,也是近年来本病临床常见的病因之一。

1.7 劳损伤正,脑失所养
“脑为髓海”,依赖肝肾精血的濡养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充盈。

头为诸阳之会,其正常者当清气上升、浊阴下降而不上僭,反之则头痛发作矣。

肾虚即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一则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再则肾阳久亏,髓海空虚,脑失濡养而致头痛。

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郁而化火;另一方面,肝失所养出现木失条达,经阻血瘀,清阳不通,均可致头痛。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人年四十,阴气自半,其衰可知”。

年老体衰,或久病所伤,导致肝肾不足,精血衰耗,不能上荣脑髓经脉,因虚而痛。

又,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或劳欲所伤,阴精耗损,以致肾水亏耗于下,使心火不能下交而上炎,上扰于清窍,致心肾不交,则发为头痛。

紧张性头痛亦可因长期劳心思虑或情志不遂,肝郁抑脾,生化乏源,心脉失养,致心脾两虚,气血鼓动无力,不能上荣脑髓经络而致头痛。

而肝郁血虚,血不上承,清窍失养所致之头痛,可见明显的焦虑和(或)抑郁症状,兼有胸胁胀痛、纳呆食少、两目干涩、舌质淡红、脉弦而虚等表现。

精者身之本,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神不足与精气虚密切相关,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忧虑紧张经年累月,耗气伤神,气虚无力推动血脉致血瘀,或气虚而风邪乘之,伤及气血营精,清阳不升,头痛遂作。

亦有病后、产后、失血后,元气耗伤,营血亏损,脑髓失充,脉络失荣而致头痛者。

2 病名与病机属性
明确紧张性头痛的中医病名及其所属范围,有利于对其病因病机的把握。

目前,众医家对此存在争议,认为其属头痛者有之,从属头风者有之,认为其当属内伤头痛者亦有之。

笔者认为该病当属广义头痛、头风范畴。

《素问·五藏生成》、《伤寒论》、《普济方》、《古今医统大全》等皆有关于“头痛”的论述。

《证治准绳·头痛》曰:“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

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

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可见,《证治准绳·头痛》中所指乃狭义头痛,与头风共属众文献所言广义头痛范畴。

《中医内科学》六版教材也指出:“西医学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凡符合头痛证候特征者,均可按头痛辨证论治”。

故紧张性头痛可归为广义之头痛范畴。

同时,紧张性头痛亦可归属于头风范畴。

头风系指由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而致清阳不升,或浊邪上犯,清窍失养,以头部持续性疼痛、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头风病中医诊断标准(全国脑病协作组1992年制定)提出:头风病是相当于以慢性阵发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西医诊断为血管性头痛和肌紧张性头痛的一类疾病。

由此可见,紧张性头痛无论病因病机还是临床症状,均符合头风诊断标准。

不过,若将紧张性头痛局限于内伤头痛,似有不妥。

通常认为,风邪是紧张性头痛的一大致病因素。

本病之内风,乃气血失调而生;本病之外风,乃久病体虚,卫外不固,外风乘虚侵袭而致。

风邪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气血不畅而发为头痛。

风邪有内外之别,外风亦可与正虚之内因相合,导致外感内伤兼有的虚实夹杂之证,故对于外感所致的紧张性头痛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除常见的风寒、风热、风湿外,尚有寒湿头痛、湿热头痛。

此正如李东垣《兰室秘藏》所言:“心烦头痛者,病在耳中,过在手巨阳少阴,乃湿热头痛也”。

“气上不下,头痛巅疾者,下虚上实也,寒湿头痛也。


3 重视肝火、肝阳在本病辨治过程中的重要性肝郁化火与肝阳上亢皆可导致紧张性头痛,临床应予以区分。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首先,成因不同。

情志所伤,疏泄失职,肝气郁滞,日久化火,循经上扰清窍;肝阳亢盛,上犯巅顶,皆可导致脉络瘀阻,脑失所养而发为头痛。

细分之,体质有别导致肝阳上亢既有阴血亏虚所致者,又有素体阳亢而引起者。

其次,病机属性亦有差异。

肝郁化火所致紧张性头痛多属实证;肝阳上亢所致者常为虚中夹实证,而少数素体阳盛引起肝阳上亢,导致紧张性头痛者当属实证。

第三,治法方药异中有同。

立法处方均在于协调肝体与肝用之间的平衡,肝郁化火者当用疏肝解郁、清肝泻火药;阴虚导致肝阳上亢者当以滋阴为本;素体阳盛引起肝阳上亢者治当平肝潜阳。

19
2005年1月 黄粤等:紧张性头痛病因病机探讨 第29卷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