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场(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上海市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场
1.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轨道BC相切于B点,AB长为2R,水平轨道和半圆轨道均光滑且绝缘。在轨道所在空间内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自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点后落回到
水平轨道上。已知电场强度大小E=2mg
q,求:
(1)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
(2)小球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小球离开C点至落回到水平轨道的过程中,经过多长时间动能最小及此动能的最小值。
2.磁学的研究经历了磁荷观点和电流观点的发展历程。
(1)早期磁学的研究认为磁性源于磁荷,即磁铁N极上聚集着正磁荷,S极上聚集着负磁荷(磁荷与我们熟悉的电荷相对应)。类似两电荷间的电场力,米歇尔和库仑通过实验
测出了两磁极间的作用力F=K m p1p2
r2
,其中p1和p2表示两点磁荷的磁荷量,r是真空中
两点磁荷间的距离,K m为常量。
请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写出磁场强度H的大小及方向的定义;并求出在真空中磁荷量为P0的正点磁荷的磁场中,距该点磁荷为R1处的磁场强度大小H1。
(2)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开启了近代磁学,认为磁性源于运动的电荷,科学的发展证实了分子电流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形成。毕奥、萨伐尔等人得出了研究结论:半径为R x、
电流为I x的环形电流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K n I x
R x,其中K n为已知常量。
a.设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静电力常量为k,求该“分子电流”在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1。
b.有人用电流观点解释地磁成因:在地球内部的古登堡面附近集结着绕地轴转动的管状电子群,转动的角速度为ω,该电子群形成的电流产生了地磁场。如图所示,为简化问
题,假设古登堡面的半径为R,电子均匀分布在距地心R、直径为d的管道内,且d=R.试证明:此管状电子群在地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2∝ω。
3.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杆竖直放置在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点电荷P、Q的中垂线上,A、B、C是细杆上的三个点,且AB=BC=L;点电荷P、Q到B、C的距离都是L;质量m、电荷量q的有孔带电小球套在杆上,从A点无初速度下滑,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gL.若等量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q<<Q),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带何种电性A、B两点的电势差U AB;
(2)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到达C点的加速度并简单描述小球从B到C的运动清况。
4.如图,空间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5.0×105N/C,一根长L=0.2m不可伸长的不导电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连着一个质量为m=10g、带电荷量为q=2×10﹣7C的带负电的金属小球A.把小球拉起直至细线与电场线平行,然后无初速度释放。小球A通过第一次通过最低点C后水平方向电场突然改为竖直向上(电场空间足够大),电场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求:
(1)小球A从水平无初速度释放到第一次通过C点时的时间。
(2)小球A在OC左侧能摆到多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