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案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2) 掌握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3)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古典概率计算; 学会几何概率的计算;(4) 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以及概率的统计定义。
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5) 理解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Bayes 公式及其意义。
理解事件的独立性。
二.本章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 随机事件及事件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频率与概率 2学时第三节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2 学时第四节 条件概率第五节 事件的独立性 2 学时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 随机事件及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2) 古典概型及概率计算;3)概率的性质;4)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Bayes 公式5)独立性、n 重伯努利试验和伯努利定理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 使学生能正确地描述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和各种随机事件;2) 注意让学生理解事件,,,,,A B A B A B A B AB A ⊂⋃⋂-=Φ…的具体含义,理解事件的互斥关系;3) 让学生掌握事件之间的运算法则和德莫根定律;4) 古典概率计算中,为了计算样本点总数和事件的有利场合数,经常要用到排列和组合,复习排列、组合原理;5) 讲清楚抽样的两种方式——有放回和无放回;五.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1. 集合的并运算⋃和差运算-是否存在消去律?2. 怎样理解互斥事件和逆事件?3. 古典概率的计算与几何概率的计算有哪些不同点?哪些相同点?习题: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理解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性质,会运用概率分布计算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2) 熟记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的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及性质;二.本章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 随机变量第二节 第二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随机变量及分布律、分布律的特征第三节 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见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2学时第四节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分布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公式第五节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连续随机变量及密度函数、密度函数的性质 2学时第六节 常用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常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及概率计算 2学时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a) 随机变量的定义、分布函数及性质;b) 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如何用分布律或密度函数求任何事件的概率;c) 六个常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a) 注意分布函数(){}F x P X x =<的特殊值及左连续性概念的理解;b) 构成离散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的条件,它与分布函数()F x 之间的关系;c) 构成连续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的条件,它与分布函数()F x 之间的关系;d)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F x 关于x 处处连续,且()0P X x ==,其中x 为任意实数,同时说明了()0P A =不能推导A =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最新整理)
( x, y )G
,注意二重积分运算知识点的复习。
d) 二维均匀分布的密度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
五.思考题和习题
思考题:1. 由随机变量 X ,Y 的边缘分布能否决定它们的联合分布?
2. 条件分布是否可以由条件概率公式推导? 3. 事件的独立性与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是否一致? 4.如何利用随机变量之间的独立性去简化概率计算,试举例说明。 习题: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理解数学期望和方差的定义并且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
(2)掌握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性质与计算,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特别是利用
期望或方差的性质计算某些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和方差。
(3)熟记 0-1 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的数学期
第四节 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已知(X,Y)的分布率 pij 或密度函数 (x, y) ,求 Z f ( X ,Y ) 的分布律或密度
函数Z (z) 。特别如函数形式: Z X Y , Z max( X ,Y ), Z min( X ,Y ) 。
2 学时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a) 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性质,与一维情形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
5.列举正态分布的应用。
习题: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了解二维随机变量概念及其联合分布函数概念和性质,了解二维离散型和连续 型随机变量定义及其概率分布和性质,了解二维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
(2)会用联合概率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会求边缘分布。 (3)掌握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掌握运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4)会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如函数 X+Y, max(X, Y), min(X, Y))的分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教案第一章
随机变量的定义
根据随机变量可能取值的性质,可以分为离散型随 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分类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律
分布律的定义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律
对于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其所有可能取 的值xi(i=1,2,...)与取这些值的概率 P{X=xi}(i=1,2,...)构成的表格或公式称为 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
叁 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密度求法
对于多维随机变量的函数,其概率密度可以通过换元法和雅可比行 列式求得。
随机变量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与方差概念
数学期望(期望值)
01
描述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是概率加权的平均
值。
方差
02
描述了随机变量取值的离散程度,即取值与期望值的偏
离程度。方差越大,说明随机变量的取值越分散。
大数定律应用
大数定律概念
中心极限定理内容及意义
中心极限定理内容
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大量相互独立、同分布 的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当变量个数足够大 时,将趋于正态分布。
中心极限定理意义
中心极限定理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的基本 定理之一,为许多统计方法的推导和应用提 供了理论基础,如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等。
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
事件的独立性
计算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两个或多个事件的发生互不影响。
条件概率
在给定条件下,某事件发生的概 率。
独立试验
每次试验的结果与其他次试验的 结果无关。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随机变量概念及分类
设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为 S={e}, X=X{e}是定义在 样本空间S上的实值单值 函数。称X=X{e}为随机变 量。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选修)简易教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选修)-简易教案第一章:概率的基本概念1.1 随机现象与样本空间随机现象的定义样本空间的定义样本空间的表示方法1.2 事件与概率事件的定义事件的表示方法概率的定义与性质常用概率公式1.3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条件概率的定义与性质独立事件的定义与性质贝叶斯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随机变量的概念随机变量的定义随机变量的表示方法随机变量的类型2.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伯努利随机变量的分布律二项分布几何分布负二项分布2.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概率密度的定义与性质均匀分布正态分布第三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3.1 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期望值的定义与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3.2 随机变量的方差方差的定义与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方差3.3 随机变量的协方差与相关系数协方差的定义与性质相关系数的定义与性质独立性与协方差的关系第四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4.1 大数定律大数定律的定义与意义弱大数定律强大数定律4.2 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的定义与意义中心极限定理的证明思路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第五章: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5.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假设检验的定义与目的检验统计量的选择显著性水平与检验结论5.2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单样本t检验双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5.3 置信区间的估计置信区间的定义与意义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置信区间的性质与评价第六章:多变量数据分析6.1 多元随机变量的概念多元随机变量的定义多元随机变量的类型多元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6.2 协方差与相关矩阵协方差的定义与性质相关矩阵的定义与性质独立性与协方差的关系6.3 多元数据的描述统计多元均值的计算多元方差的计算多元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七章:线性回归分析7.1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线性回归模型的定义线性回归模型的形式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7.2 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与优化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参数优化模型的拟合度评价7.3 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预测与预报线性回归模型的局限性第八章: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8.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方差分析的定义与目的方差分析的类型方差分析的统计推断8.2 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协方差分析的定义与目的协方差分析的方法协方差分析的应用8.3 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的应用实例实际问题的提出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的实施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9.1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时间序列的定义时间序列的类型时间序列的预处理9.2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平稳性的定义与意义平稳性检验的方法平稳性检验的应用实例9.3 时间序列的模型构建与预测时间序列模型的类型模型参数的估计与优化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第十章:非参数统计与贝叶斯统计10.1 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非参数统计的定义与特点非参数统计的方法非参数统计的应用10.2 贝叶斯统计的基本概念贝叶斯统计的定义与特点贝叶斯统计的方法贝叶斯统计的应用10.3 非参数统计与贝叶斯统计的应用实例实际问题的提出数据收集与预处理非参数统计与贝叶斯统计的实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环节:1. 随机现象与样本空间2. 事件与概率3.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4. 随机变量的期望值5. 随机变量的方差6. 随机变量的协方差与相关系数7.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8. 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9. 多元随机变量的概念10. 协方差与相关矩阵11. 多元数据的描述统计12.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13. 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与优化14. 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15. 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16. 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的应用实例17.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18.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19. 时间序列的模型构建与预测20. 非参数统计与贝叶斯统计的基本概念21. 非参数统计与贝叶斯统计的应用实例重点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1. 随机现象与样本空间:随机现象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出现不同结果的现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篇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案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掌握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3)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古典概率计算; 学会几何概率的计算; (4) 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以及概率的统计定义。
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5) 理解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bayes 公式及其意义。
理解事件的独立性。
二.本章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随机事件及事件之间的关系第二节频率与概率 2学时第三节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2 学时第四节条件概率第五节事件的独立性 2 学时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随机事件及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 2)古典概型及概率计算;3)概率的性质;4)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bayes公式 5)独立性、n 重伯努利试验和伯努利定理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使学生能正确地描述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和各种随机事件;2)注意让学生理解事件a?b,a?b,a?b,a?b,ab??,a…的具体含义,理解事件的互斥关系;3)让学生掌握事件之间的运算法则和德莫根定律;4)古典概率计算中,为了计算样本点总数和事件的有利场合数,经常要用到排列和组合,复习排列、组合原理;5)讲清楚抽样的两种方式——有放回和无放回;五.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1. 集合的并运算?和差运算-是否存在消去律?2. 怎样理解互斥事件和逆事件?3. 古典概率的计算与几何概率的计算有哪些不同点?哪些相同点?习题: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理解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性质,会运用概率分布计算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 (2) 熟记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的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及性质;二.本章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随机变量第二节第二节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随机变量及分布律、分布律的特征第三节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见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2学时第四节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分布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公式第五节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连续随机变量及密度函数、密度函数的性质 2学时第六节常用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常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及概率计算 2学时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a) 随机变量的定义、分布函数及性质;b) 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如何用分布律或密度函数求任何事件的概率;c) 六个常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a) 注意分布函数f(x)?p{x?x}的特殊值及左连续性概念的理解; b)构成离散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的条件,它与分布函数f(x)之间的关系;c) 构成连续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的条件,它与分布函数f(x)之间的关系; d)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f(x)关于x处处连续,且p(x?x)?0,其中x为任意实数,同时说明了p(a)?0不能推导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选修)简易教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选修) 简易教案第一章:概率论基础1.1 概率的基本概念介绍概率的定义和符号表示解释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探讨概率的取值范围和概率的基本性质1.2 排列组合介绍排列和组合的概念讲解排列数的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计算公式练习排列组合的计算问题1.3 概率的计算探讨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讲解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介绍条件概率和全概率公式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随机变量的概念定义随机变量的概念和分类解释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区别探讨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的定义和性质2.2 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讲解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几何分布的定义和性质练习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计算问题2.3 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介绍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讲解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及其性质探讨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的计算方法第三章:数理统计基础3.1 统计量和样本介绍统计量的概念和分类解释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的定义和性质探讨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3.2 估计量的性质讲解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的概念和判定方法探讨估计量的选择原则和方法3.3 假设检验介绍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步骤讲解正态分布检验和卡方检验的方法和应用探讨假设检验的类型和错误第四章: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4.1 线性回归方程介绍线性回归方程的概念和性质讲解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探讨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方法4.2 相关系数探讨相关系数的性质和应用4.3 线性回归模型的诊断和改善介绍线性回归模型的诊断方法讲解如何通过改进模型来改善拟合效果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5.1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介绍时间序列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非平稳性5.2 自回归模型和移动平均模型讲解自回归模型和移动平均模型的概念和性质探讨自回归模型和移动平均模型的应用和预测方法5.3 指数平滑模型介绍指数平滑模型的概念和性质讲解指数平滑模型的应用和预测方法第六章:多变量分析6.1 多元随机变量介绍多元随机变量的概念和分类解释多元随机变量的分布和联合概率探讨多元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的性质6.2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讲解协方差的概念和性质探讨多元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6.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讲解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概念和性质介绍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探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方法第七章:非参数统计7.1 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介绍非参数统计的定义和适用场景解释非参数统计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7.2 非参数检验方法讲解符号检验、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的方法和应用探讨非参数检验的适用条件和结论解释7.3 非参数回归分析介绍非参数回归模型的概念和性质讲解非参数回归分析的方法和应用第八章:贝叶斯统计8.1 贝叶斯统计的基本概念介绍贝叶斯统计的原理和特点解释贝叶斯定理及其应用8.2 贝叶斯参数估计讲解贝叶斯参数估计的方法和步骤探讨贝叶斯参数估计的性质和比较8.3 贝叶斯假设检验介绍贝叶斯假设检验的方法和步骤探讨贝叶斯假设检验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九章:统计决策理论9.1 决策问题的基本概念介绍决策问题的类型和决策过程解释决策者的偏好和效用函数9.2 极大似然估计和最大后验概率估计讲解极大似然估计的概念和性质介绍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的方法和应用9.3 贝叶斯决策规则讲解贝叶斯决策规则的定义和条件探讨贝叶斯决策规则的应用和效果第十章:应用案例分析10.1 统计软件的使用介绍常用统计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解释如何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10.2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数据,应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探讨案例分析的结果和启示10.3 综合应用练习提供综合应用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和解答学生的练习问题,帮助巩固和提高统计分析和应用能力重点解析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掌握排列组合的计算方法对于进一步学习概率论至关重要。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1 随机现象与样本空间1.2 事件及其运算1.3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1.4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随机变量的概念2.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2.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2.4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 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3.2 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3.3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3.4 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第四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4.1 大数定律4.2 中心极限定理4.3 样本均值的分布4.4 样本方差的估计第五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5.1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5.2 参数估计与点估计5.3 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5.4 假设检验与p值第六章:参数估计6.1 总体参数与样本参数6.2 估计量的性质6.3 最大似然估计6.4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第七章:假设检验7.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7.2 检验的错误与功效7.3 常用检验方法7.4 似然比检验与正态分布检验第八章:回归分析8.1 线性回归模型8.2 回归参数的估计8.3 回归模型的检验与诊断8.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九章:方差分析9.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9.2 单因素方差分析9.3 多因素方差分析9.4 协方差分析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第十章:时间序列分析10.1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10.2 平稳性检验与时间序列模型10.3 自回归模型与移动平均模型10.4 指数平滑模型与状态空间模型第十一章:非参数统计11.1 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11.2 非参数检验方法11.3 非参数回归分析11.4 非参数时间序列分析第十二章:生存分析12.1 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12.2 生存函数与生存曲线12.3 生存分析的统计方法12.4 生存分析的应用实例第十三章:贝叶斯统计13.1 贝叶斯统计的基本原理13.2 贝叶斯参数估计13.3 贝叶斯假设检验13.4 贝叶斯回归分析第十四章:多变量分析14.1 多变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14.2 多元散点图与主成分分析14.3 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14.4 判别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第十五章:统计软件与应用15.1 统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15.2 R语言与Python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15.3 统计软件的实际操作案例15.4 统计分析在实际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涵盖了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统计、生存分析、贝叶斯统计、多变量分析以及统计软件与应用等多个方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课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案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2) 掌握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3)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古典概率计算; 学会几何概率的计算;(4) 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以及概率的统计定义。
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5) 理解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Bayes 公式及其意义。
理解事件的独立性。
二.本章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随机事件及事件之间的关系第二节频率与概率 2学时第三节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2 学时第四节 条件概率第五节 事件的独立性 2 学时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 随机事件及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2) 古典概型及概率计算;3)概率的性质;4)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Bayes 公式5)独立性、n 重伯努利试验和伯努利定理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 使学生能正确地描述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和各种随机事件;2) 注意让学生理解事件,,,,,A B A B A B A B AB A ⊂⋃⋂-=Φ…的具体含义,理解事件的互斥关系;3) 让学生掌握事件之间的运算法则和德莫根定律;4) 古典概率计算中,为了计算样本点总数和事件的有利场合数,经常要用到排列和组合,复习排列、组合原理;5) 讲清楚抽样的两种方式——有放回和无放回;五.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1. 集合的并运算⋃和差运算-是否存在消去律?2. 怎样理解互斥事件和逆事件?3. 古典概率的计算与几何概率的计算有哪些不同点?哪些相同点?习题: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理解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性质,会运用概率分布计算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2) 熟记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的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及性质;二.本章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 随机变量第二节 第二节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随机变量及分布律、分布律的特征第三节 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见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2学时第四节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分布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公式第五节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连续随机变量及密度函数、密度函数的性质 2学时第六节 常用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常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及概率计算 2学时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a) 随机变量的定义、分布函数及性质;b) 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如何用分布律或密度函数求任何事件的概率;c) 六个常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a) 注意分布函数(){}F x P X x =<的特殊值及左连续性概念的理解;b) 构成离散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的条件,它与分布函数()F x 之间的关系;c) 构成连续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的条件,它与分布函数()F x 之间的关系;d)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F x 关于x 处处连续,且()0P X x ==,其中x 为任意实数,同时说明了()0P A =不能推导A =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第1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发展史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课时分配表让纪玖麦来来!课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发展史简介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史(2)通过学习认识到事物的变化规律与发展,对学习充满信心素质目标:让学生明白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认识到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史教学难点:体会事物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文旌课堂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搜集并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的相关知识【学生】完成课前任务考勤【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新课预热【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学生】聆听、互动【教师】引入课题,并讲一些有关概率与数理统计的知识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一些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在它们彼此间的联系和发展中,根据它们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类:确定性现象和不确定性现象.确定性的现象剧旨在一定条件下,必定会导致某种确定的结果.举例来说,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摄氏度,就必然会沸腾.事物间的这种联系是属于必然性的.通常的自然科学各学科就是专门研究和认识这种必然性的,寻求这类必然现象的因果关系,把握它们之间的数量规律.襁定性的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举例来说,同一个工人在同一台机床上加工同一种零件若干个,它们的尺寸总会有一点差异.又如,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小麦品种的人工催芽试验,各棵种子的发芽情况也不尽相同,有强弱和早晚的分别等等.为什么在相同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不确定的结果呢?这是因为,我们说的“相同条件”是指一些主要条件来说的,除了这些主要条件外,还会有许多次要条件和偶然因素又是人们无法事先——能够掌握的.正因为这样,在这一类现象中,就无法用必然性的因果关系,对个别现象的结果事先做出确定的判断.事物间的这种关系是属于偶然性的,这种现象叫作偶然现象,或者叫作随楣朦.在自然界,在生产、生活中,随机现象十分普遍,也就是说随机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比如:每期体育彩票的中奖号码、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灯泡的寿命等,都是随机现象.因此,我们说:随机现象就是在同样条件下,多次进行同一试验或调查同一现象,所得结果不完全一样,而且无法准确地预测下一次所得结果的现象.随机现象这种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一些次要的、偶然的因素影响所造成的.随机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什么规律的现象.但实践证明,如果同类的随机现象大量重复出现,它的总体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大量同类随机现象所呈现的这种规律性,随着观察的次数的增多而愈加明显.比如掷硬币,每一次投掷很难判断是哪一面朝上,但是如果多次重复地掷这枚硬币,就会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它们朝上的次数大体相同.这种由大量同类随机现象所呈现出来的集体规律性,叫作统计规律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就是研究大量同类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学生】聆听、记录互动导入【教师】创设情景,并提出问题:概率论起源于赌徒对赌博的研究.在作风严谨的数学大家庭中,概率论的诞生背景有点受人轻视,但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军事科学及工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直观地说,卫星上天,导弹巡航,飞机制造,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等都有概率论的一份功劳;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海洋探险,考古研究等更离不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技术发展,影视文化的进步,人口普杳及教育等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是密不可分的.它内容丰富,结论深刻,有别开生面的研究课题,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和方法,已经成为了近代数学一个有特色的分支.拉普拉斯曾说过:"一门开始于研究赌博机会的科学,居然成了人类知识中最重要的学科,这无疑是令人惊讶的事情."但如果认真研究概率论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这门科学独特的魅力,以及其吸引了众多优秀数学家为之付出无数心血努力,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璀璨成果也是历史的必然.那么,你认为生活中哪些方面会应用到概率的知识?【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传授新知【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介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史一、机会游戏引起的思考(16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概率论萌芽之作最早可归属于意大利数学怪杰卡尔达诺(G.Cardano,1501-1576)在1663年出版的遗著《论机会游戏》(另译《游戏机遇的学说》)・卡尔达诺本人是一个狂热的赌徒.他在《论机会游戏》中讲述的是自己作为一个赌徒的亲身体会,因为书中包含了与赌博有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不仅有对赌局的描述,而且还有如何在赌博过程中防止对手的欺骗等问题.……(详见教材)二、概率理论的早期探索(17世纪中叶)1654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Pascal,1623—1662)和费马(P.deFermat,1601—1665)针对赌博中提出的赌金分配问题进行通信讨论,两人主要探讨赌博中赌金的"公平”分配和计算.帕斯卡和费马的这些信件被看作是数学史上最早的概率论文献.其中一个最有名的问题就是——"点数问题",是帕斯卡的朋友梅累所提出.由于这一问题是古典概率的经典题例并影响日后古典概率思想的发展,现将其概述如下.…(详见教材)【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一名组长,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请简单总结17-20世纪概率与数理统计的研究成果与发展状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章教案
(2)计算条件概率有两种方法:
a) 在缩减的样本空间中求事件的概率, 就得到;
b) 在样本空间中, 先求事件和, 再按定义计算。
例.袋中有5个球.其中3个红球2个白球.现从袋中不放回地连取两个.已知第一次取得红球时.求第二次取得白球的概率。
三、乘法公式
由条件概率的定义立即得到:
(2)
注意到 , 及 的对称性可得到:
(3)
(2)和(3)式都称为乘法公式, 利用它们可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例3一袋中装10个球, 其中3个黑球、7个白球, 先后两次从中随意各取一球(不放回), 求两次取到的均为黑球的概率。
性质3 对任一事件, 有
性质4 ;特别地, 若, 则有
(1), (2)
性质5 对任一事件,
性质6 对任意两个事件, 有
注:推广到对任意三个事件, 则有
例2已知 , 求
(1) ; (2) ; (3) ; (4)件 的逆事件的概率.
2.设 求 .
3.设 都出现的概率与 都不出现的概率相等, 且 , 求 .
次品
25
56
81
合计
500
700
1200
(1) 从这批产品中随意地取一件, 则这件产品为次品的概率为多少
(2) 当被告知取出的产品是甲厂生产的时, 那么这件产品为次品的概率又是多大
在事件发生的条件下, 求事件发生概率, 这就是条件概率, 记作。
二、条件概率的定义
1.定义1 设是两个事件, 且, 则称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案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第一节 随机事件及其运算1、 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2、 样本空间:随机现象的一切可能基本结果组成的集合,记为Ω={ω},其中ω表示基本结果,又称为样本点。
3、 随机事件:随机现象的某些样本点组成的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 、B 、C 等表示,Ω表示必然事件,∅表示不可能事件。
4、 随机变量: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结果的变量,常用大写字母X 、Y 、Z 等表示。
5、 时间的表示有多种: (1) 用集合表示,这是最基本形式 (2) 用准确的语言表示 (3) 用等号或不等号把随机变量于某些实属联结起来表示6、事件的关系(1)包含关系:如果属于A 的样本点必属于事件B ,即事件 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 发生,则称A 被包含于B ,记为A ⊂B;(2)相等关系:若A ⊂B 且B ⊃ A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记为A =B 。
(3)互不相容:如果A ∩B=∅,即A 与B 不能同时发生,则称A 与B 互不相容7、事件运算(1)事件A 与B 的并:事件A 与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记为 A ∪B 。
(2)事件A 与B 的交: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发生,记为A∩ B 或AB 。
(3)事件A 对B 的差:事件A 发生而事件B 不发生,记为 A -B 。
用交并补可以表示为B A B A =-。
(4)对立事件:事件A 的对立事件(逆事件),即 “A 不发生”,记为A 。
对立事件的性质:Ω=⋃Φ=⋂B A B A ,。
8、事件运算性质:设A ,B ,C 为事件,则有 (1)交换律:A ∪B=B ∪A ,AB=BA(2)结合律:A ∪(B ∪C)=(A ∪B)∪C=A ∪B ∪C A(BC)=(AB)C=ABC(3)分配律:A ∪(B∩C)=(A ∪B)∩(A∪C)、 A(B ∪C)=(A∩B)∪(A∩C)= AB∪AC (4)棣莫弗公式(对偶法则):B A B A ⋂=⋃ B A B A ⋃=⋂9、事件域:含有必然事件Ω ,并关于对立运算和可列并运算都封闭的事件类ξ称为事件域,又称为σ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第一章:概率的基本概念1.1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介绍概率的定义,理解概率是衡量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如additivity(可加性)和symmetry(对称性)。
1.2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引入条件概率的概念,理解在给定一些信息的情况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学习独立事件的定义,掌握独立性原理,了解如何通过乘法规则计算联合概率。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随机变量的概念介绍随机变量的定义,理解随机变量是随机现象的数值化描述。
学习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区别,以及如何列出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
2.2 概率分布学习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如何计算随机变量取某个值的概率。
掌握期望值和方差的计算方法,了解它们在描述随机变量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 联合随机变量引入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多个随机变量共同作用的概率分布。
学习如何列出联合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以及如何计算联合概率。
3.2 独立随机变量掌握独立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了解独立性在概率论中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计算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以及如何推导条件概率。
第四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4.1 大数定律介绍大数定律的概念,理解在足够多次试验中,随机变量的样本平均将趋近于其期望值。
学习弱大数定律和强大数定律的表述,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4.2 中心极限定理掌握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了解当样本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
学习如何应用中心极限定理进行近似计算,以及其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5.1 统计量与样本介绍统计量的概念,理解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函数。
学习如何计算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基本统计量。
5.2 抽样分布与估计掌握抽样分布的概念,了解不同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特性。
学习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定义,了解如何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期望、方差等基本数字特征。
3. 熟悉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
4. 能够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信息类各专业学生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研究对象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引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其研究对象。
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课时: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性质2. 概率的基本性质3. 概率的计算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举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讲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性质。
2.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概率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3.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二、教学内容1. 随机变量的概念和性质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举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讲解随机变量的概念和性质。
2.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3.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课时: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期望、方差、协方差等数字特征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期望、方差、协方差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期望、方差、协方差的概念和性质2. 期望、方差、协方差的计算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举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讲解期望、方差、协方差的概念和性质。
[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第一章:概率的基本概念1.1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介绍概率的定义,理解概率是衡量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如总概率公式、概率的互补性等。
1.2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学习样本空间的定义,掌握计算样本空间的方法。
1.3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学习条件概率的定义,理解条件概率与随机事件的关系。
掌握独立事件的定义,学会判断事件的独立性。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随机变量的概念介绍随机变量的定义,理解随机变量是随机事件的结果。
学习随机变量的分类,如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
2.2 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学习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掌握概率质量函数的性质,学会计算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3 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学习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如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
掌握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学会计算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
第三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3.1 统计量与参数学习统计量的定义,理解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量。
掌握参数的概念,学会估计总体参数。
3.2 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学习抽样分布的定义,理解抽样分布的性质。
掌握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学会应用中心极限定理。
3.3 估计量的性质与有效性学习估计量的性质,如无偏性、有效性等。
学会判断估计量的有效性,掌握选择最佳估计量的方法。
第四章: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4.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学习假设检验的定义,理解假设检验的目的。
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学会构造检验统计量。
4.2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学习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如t检验、卡方检验等。
学会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并掌握检验的判断准则。
4.3 置信区间的估计学习置信区间的定义,理解置信区间的作用。
掌握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学会构造置信区间。
第五章: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5.1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学习回归分析的定义,理解回归分析的目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一章教案
第一讲概率的定义及性质Ⅰ授课题目§1.0 概率论研究的对象§1.1 随机试验§1.2 样本空间、随机事件§1.3 频率与概率,概率的性质Ⅱ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随机试验、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2、理解样本空间、样本点的概念,会用集合表示样本空间和事件3、掌握事件的基本关系与运算4、掌握概率的性质Ⅲ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事件的基本关系与运算,概率的性质难点:用集合表示样本空间和事件Ⅳ讲授内容:§1.0 概率论研究的对象一两类现象---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先从实例来看自然界和社会上存在着两类不同的现象.例1水在一个大气压力下,加热到100℃就沸腾.例2向上抛掷一个五分硬币,往下掉.例3太阳从东方升起.例4一个大气压力下,20℃的水结冰.例1,例2,例3是必然发生的,而例4是必然不发生的.个确切结果)称之为确定性现象或必然现象.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就研究必然现象的数学工具.与此同时,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人们还发现具有不同性质的另一类现象先看下面实例.例5用大炮轰击某一目标,可能击中,也可能击不中.例6在相同的条件下,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其结果可能是正面(我们常把有币值的一面称作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例7次品率为50%的产品,任取一个可能是正品,也可能是次品.例8次品率为1%的产品,任取一个可能是正品,也可能是正品.例5~例8这类现象归纳起来可以看作在相同条件下一系列的试验或观察,而每次试验或观察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在每次试验或观察之前无法预知确切结果,即呈现出不确定性(即这些现象的结果事先不能完全确定),这一类型现象我们称之为不确定性现象或偶然现象,也称之为随机现象.二统计规律性、概率论研究的对象对于不确定性现象,人们经过长时期的观察或实践的结果表明,这些现象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寻的.例如,大量重复抛一枚硬币,得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正面朝下的次数大致都是抛掷总次数的一半.在大量地重复试验或观察中所呈现出的固有规律性,就是我们以后所说的统计规律性.而概率论正是研究这种随机(偶然)现象,寻找他们的内在的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概率论是数理统计的基础,由于随机现象的普遍性,使得概率与数理统计具有及其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广泛的应用也促进概率论有了极大的发展.§1.1 随机试验对随机现象进行的试验或观察称为随机试验,简称试验,它具有下列特性(征):(1)试验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2)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明确可知的,并且不止一个;(3)每次试验总是恰好出现这些可能结果中的一个,但在一次试验之前不能肯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随机实验记为E.例1E1:投掷一枚硬币,观察正反面朝上的情况.它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就是“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投掷之前不能预言哪一个结果出现,且这个试验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所以E1是一个随机试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选修)简易教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选修)-简易教案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定义随机事件、样本空间计算事件的概率1.2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定义条件概率、独立事件计算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概率1.3 概率的乘法公式与全概率公式掌握概率的乘法公式应用全概率公式计算概率第二章:离散型随机变量2.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与性质定义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质量函数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等性质2.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计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应用分布列计算概率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计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应用期望与方差分析随机变量的性质第三章:连续型随机变量3.1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与性质定义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等性质3.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计算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应用分布函数计算概率3.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计算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应用期望与方差分析随机变量的性质第四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4.1 大数定律理解大数定律的含义应用大数定律分析随机变量的性质4.2 中心极限定理理解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应用中心极限定理分析随机变量的性质4.3 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差异掌握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差异应用中心极限定理分析样本均值的性质第五章:描述性统计与概率分布5.1 描述性统计量掌握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性统计量应用描述性统计量分析数据集的性质5.2 概率分布函数理解概率分布函数的定义与性质计算常见概率分布函数(如均匀分布、正态分布等)5.3 概率分布的参数估计掌握参数估计的方法与原理应用最大似然估计、最小二乘估计等方法估计概率分布参数第六章: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6.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理解假设检验的目的与步骤掌握显著性水平、原假设、备择假设的定义6.2 常见的检验方法应用z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判断检验结果与结论6.3 置信区间的估计理解置信区间的概念与意义计算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含义第七章: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7.1 线性回归模型理解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与形式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7.2 回归模型的检验与诊断掌握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方法分析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与误差分析7.3 相关分析理解相关分析的概念与方法计算相关系数并解释其含义第八章: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8.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解方差分析的目的与步骤掌握ANOVA(方差分析)的方法与原理8.2 实验设计原则了解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等实验设计方法应用实验设计原则优化实验方案8.3 方差分析的应用应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实验数据与结论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9.1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理解时间序列的定义与分类掌握时间序列的预处理方法9.2 平稳性检验与自相关函数应用ADF检验、KPSS检验等方法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计算自相关函数分析时间序列的纯随机性9.3 时间序列模型了解ARIMA模型、AR模型、MA模型等时间序列模型应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与分析第十章:统计软件与应用10.1 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熟悉统计软件(如SPSS、R、Python等)的基本操作掌握数据导入、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等技巧1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应用案例应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如数据分析、预测、决策等分析案例结果与讨论10.3 统计软件的拓展应用了解统计软件的高级功能与拓展应用探索统计软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可能性第十一章:非参数统计方法11.1 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理解非参数统计的概念与意义掌握非参数统计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场景11.2 非参数检验方法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如Wilcoxon符号秩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判断检验结果与结论11.3 非参数回归分析了解非参数回归分析的方法(如局部加权回归、核回归等)应用非参数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与预测第十二章:贝叶斯统计与统计决策12.1 贝叶斯统计的基本概念理解贝叶斯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贝叶斯统计的核心概念(如先验概率、后验概率、贝叶斯因子等)12.2 贝叶斯推断与预测应用贝叶斯推断方法进行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应用贝叶斯预测方法进行未来趋势预测与决策12.3 统计决策理论了解决策问题的类型与决策准则应用统计决策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三章:多变量分析与因子分析13.1 多变量统计的基本概念理解多变量统计的目的与方法掌握多变量统计的常用技术(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1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13.3 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变量的主要成分解释因子分析的结果与实际应用第十四章:生存分析与风险评估14.1 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解生存分析的概念与应用场景掌握生存分析的方法(如Kaplan-Meier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等)14.2 生存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生存分析方法分析生存数据与风险评估判断生存模型的拟合优度与预测能力14.3 风险评估与决策了解风险评估的概念与方法应用生存分析结果进行风险评估与决策15.1 统计咨询的基本流程理解统计咨询的目标与流程掌握统计咨询的技巧与方法15.2 统计报告的基本结构熟悉统计报告的结构与内容15.3 统计报告的展示与交流学习如何有效地展示统计分析结果掌握统计报告的口头报告与书面报告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重点: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概率的乘法公式与全概率公式。
[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经济学、金融学等领域的基石,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1.2 教学目标(1)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2)掌握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方差等基本原理;(3)学会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概率论基本概念2.1 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1)随机试验的定义及特点;(2)样本空间的定义及表示方法;(3)样本点、事件及其关系。
2.2 概率公理体系(1)概率的定义;(2)概率公理;(3)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概率。
三、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 随机变量的定义及其分类(1)随机变量的定义;(2)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3)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3.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概率质量函数;(2)期望、方差的计算;(3)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3.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概率密度函数;(2)期望、方差的计算;(3)常见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四、数理统计基本概念与方法4.1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1)统计量的定义;(2)抽样分布的概念及性质;(3)常用抽样分布。
4.2 估计理论(1)点估计与区间估计;(2)参数估计的性质;(3)置信区间的构造方法。
4.3 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2)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3)常用假设检验方法。
五、线性回归分析5.1 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参数估计(1)线性回归模型的定义;(2)最小二乘法;(3)参数估计的性质。
5.2 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与预测(1)模型的检验;(2)模型的预测;(3)回归分析的应用实例。
本教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要求进行编写,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以及相关的应用实例。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讲 稿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 随机试验 |2. 样本空间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全体是样本空间称为样本空间。
通常用大写的希腊字母Ω表示(本书用S 表示)每个结果叫一个样本点. 3.随机事件Ω中的元素称为样本点,常用ω表示。
(1) 样本空间的子集称为随机事件(用A,B 表示)。
(2) 样本空间的单点子集称为基本事件。
(3) 实验结果在随机事件A 中,则称事件A 发生。
(4) 必然事件Ω。
(5) | (6) 不可能事件Φ。
(7) 完备事件组(样本空间的划分) 4.概率的定义(公理化定义) 5.古典概型随机试验具有下述特征:1)样本空间的元素(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称这种数学模型为古典概型。
;)(A P ===基本事件总数包含的基本事件数A n k 。
6.几何概型的长度(面积、体积)的长度(面积、体积)Ω=A A p )(7.条件概率设事件B 的概率0)(>B p .对任意事件A ,称P(A|B)=)()(B P AB P 为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条件概率。
8.条件概率的独立性A 、B F ∈,若P(AB)= P(A) P(B) 则称事件A 、B 是相互独立的,简称为独立的。
设三个事件A,B,C 满足 .P(AB)=P(A)P(B)P(AC)=P(A)P(C) P(BC)=P(B)P(C)P(ABC)=P(A)P(B) P(C) 称A,B,C 相互独立。
二、事件的关系的关系与运算 1.事件的包含关系若事件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 发生,则称事件B 包含了A , 记作B A ⊂。
2. 事件的相等 、设A,B Ω⊂,若B A ⊂,同时有A B ⊂,称A 与B 相等,记为A=B ,3.并(和)事件与积(交)事件“A 与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为A 和B 的和事件或并事件。
记作B A ⋃ . “A 与B 同时发生”这一事件为A 和B 的积事件或交事件。
记作B A ⋅或B A ⋂ 4.差事件“A 发生B 不发生”这一事件为A 与B 的差事件,记作B A - 5.对立事件称“A -Ω”为A 的对立事件或称为A 的逆事件,记作A 。
`A A A =⋃-Φ=-A A 6.互不相容事件(互斥事件)若两个事件A 与B 不能同时发生,即Φ=AB ,称A 与B 为互不相容事件(或互斥事件)。
7.事件的运算法则1)交换律 BA AB A B B A =⋃=⋃,2)结合律 ()()()()BC A C AB C B A C B A =⋃⋃=⋃⋃, 3)分配律 ()()()C B C A C B A ⋂⋃⋂=⋂⋃ )()()(C B C A C B A ⋃⋂⋃=⋃⋂ ]4)对偶原则 B A B A ⋂=⋃ ,B A B A ⋃=⋂三、常用公式 1.加法公式(1)对任意两个事件A 、B ,有P(B A ⋃)=P(A )+P(B )-P(AB ) (2)对任意三个事件A 、B ,C)()()()()()()()(ABC p BC p AC p AB p C P B P A P C B A p +---++=⋃⋃2.减法公式若A ⊂B 则P(B-A)= P(B)-P(A); P(B)≥P(A)&P(A-B)= P(A)-P(AB)3.对立事件概率公式对任一随机事件A ,有 P (A )=1-P (A ); 4.乘法公式当0)(>A p 时:)|()()(A B P A p AB p =)|()|()()(AB C p A B P A p ABC p = 5全概率公式定理1:设 n B B B ,,,21 是 一列互不相容的事件,且有Ω=⋃=i ni B 1,对任何事件A ,有P(A)=)(1∑=ni iB P )(i B A P?6、贝叶斯公式定理2:若n B B B ,,,21 是一列互不相容的事件,且Ω=⋃=i ni B 1则对任一事件A 有∑==nj jji i i B A p B p B A p B p A B p 1)|()()|()()|(两个公式的相同点:相关问题都有两个阶段; 两个公式的不同点:全概率公式用于求第二阶段某事件发生的概率,“由因求果”贝叶斯公式用于已知第二阶段的结果,求第一阶段某事件发生的概率,“由果求因” 7.贝努里概型 {贝努里试验:若试验E 只有两个可能的结果A 及-A ,称这个试验为贝努里试验。
贝努里概型设随机试验E 具有如下特征: 1)每次试验是相互独立的;2)每次试验有且仅有两种结果:事件A 和事件A ;3)每次试验的结果发生的概率相同 0)(>=p A p q p A p =-=1)(称试验E 表示的数学模型为贝努里概型。
若将试验做了n 次,则这个试验也称为n 重贝努里试验。
记为nE 。
设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发生了X 次,则n k p p C k X P kn k k n ,,2,1,)1(}{ =-==-&四、举例例1.已知)()(B A p AB p =,p A p =)(,求)(B p【解】 )]()()([1)()()(AB p B p A p B A p B A p AB p -+-=⋃==p B p -=1)(例2.已知,81)(,0)()(,41)()()(======AC p BC p AB p C p B p A p 求A,B,C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解】 )()()()()()()()(ABC p BC p AC p AB p C P B P A P C B A p +---++=⋃⋃=8500810414141=+---++ 例3.(摸球模型不放回用组合问题求解)在盒子中有6个球,4个白球、2个红球,从中任取两个(不放回)。
求取出的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至少有一个白球的概率。
<【解】设A :两个球都是白球,B :两个球都是红球,C :至少有一个白球 基本事件总数为26C =15A 的有利样本点数为624=C , P(A)=6/15=2/5B 的有利样本点数为122=C , P(B)=1/15P(A+B)=P(A)+P(B)=7/15P(C)=1-P(B)=14/15例4. (摸球模型有放回用二项分布求解)在上题中,取球方法改成有放回,结果如何【解】用X 表示取到白球数 ,P(A)=}2{=X p =022232132⎪⎭⎫ ⎝⎛-⎪⎭⎫ ⎝⎛C =94P(B)= }0{=X p =9132132202=⎪⎭⎫ ⎝⎛-⎪⎭⎫ ⎝⎛CP(A+B)=P(A)+P(B)=5/9P(C)=1-P(B)=8/9例5(抽签原理)有a 个上签,b 个下签,2个人依次抽签,采用有放回与无放回抽签,证明每个人抽到上签的概率都是ba a+ 【证】放回抽样结论是显然的; 不放回可用全概率公式证明ba a p +=例6:(几何概型)在区间(0, 1)中随机地取两个数, 则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小于21的概率为______.'【解】以x 和y 分别表示甲乙约会的时间,则 {=Ω}10,10|),(<<<<y x y x 两人到会面出时间差不超过15分钟25.0,10,10),{(≤-<<<<=y x y x y x A43)(==ΩS S A p A例7:某工厂有三条生产线生产同一中产品,该3条流水线的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20%,30%,50%,又这三条流水线的不合格品率为5%,4%,3%,现在从出厂的产品中任取一件, (1)问恰好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为多少(2)已知抽到不合格品,求该产品来自一车间的概率{【解】(1)设i B :表示产品来自第i 条生产线A :表示抽到不合格品 由题意 5.0)(,3.0)(,2.0)(321===B p B p B p03.0)|(,04.0)|(,05.0)|(321===B A p B A p B A pP(A) 03.05.004.03.005.02.0)|()(31⨯+⨯+⨯==∑=i iiB A p B p= (2)371003.05.004.03.005.02.005.02.0)|()()|()()|(3111=⨯+⨯+⨯⨯==∑=i iiB A p B p B A p B p A B p 【点评】通过该题细心体会贝叶斯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的用法。
:例8甲乙两人同时射击同一目标,甲命中的概率为,乙命中的概率为。
已知已命中目标,求是甲命中目标的概率。
【分析】咋看这个题目觉得应用贝叶斯公式求解,但仔细分析个目中只有一个过程,应用条件概率求解。
【解】A:甲命中,B:乙命中,C :命中,C=A+B())()()()()()()()()(|B p A p B p A p A P B A P A p AC P AC p C A p -+=+===435.06.05.06.06.0=⨯++例9:一个盒子中有4件产品,3件一等品,1件二等品,从中任取两件,设事件A 表示“第一次取到一等品”, B 表示“第二次取到一等品”,求()A B p |。
【解】()3/24/32/14/3/)()(|2423====C C A P AB p A B p 这一结果的意义是明显的?例10:假定某人做10个选择题,每个题做对的概率均为41;求 (1)该同学做对3道题的概率; (2) 该同学至少做对3道题的概率; 【解】}3{=X p =733104341⎪⎭⎫ ⎝⎛⎪⎭⎫ ⎝⎛C1-+=}0{X p +=}1{X p }2{=X p =1-1000104341⎪⎭⎫ ⎝⎛⎪⎭⎫ ⎝⎛C -911104341⎪⎭⎫ ⎝⎛⎪⎭⎫ ⎝⎛C -922104341⎪⎭⎫ ⎝⎛⎪⎭⎫ ⎝⎛C 【点评】“至少……”,通过对立事件求解。
例11: 某人向同一目标独立重复射击,每次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为p (0<p <1), 则此人第4次射击恰好第2次命中目标的概率为 }(A) 2)1(3p p -. (B) 2)1(6p p -.(C) 22)1(3p p -. (D) 22)1(6p p -. [ C ] 例12:设,A B 为随机事件,且()0,(|)1P B P A B >=,则必有(A) ()()P A B P A ⋃> (B) ()()P A B P B ⋃>(C) ()()P A B P A ⋃= (D) ()()P A B P B ⋃= [ C ] 例13: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11(,)N μσ,Y 服从正态分布222(,)N μσ,且{}{}1211P X P Y μμ-<>-< 则必有 (A) ! (B) 12σσ< (B) 12σσ>(C) 12μμ< (D) 12μμ> [ A ]教学后记\??<(教案(2) 难点是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主要内容一、分布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1. 随机变量 2. 分布函数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1.概念2.分布律及其表示 三、连续型随机变量*1.一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2.密度函数)(x f 具有下述性质:四、常见分布五、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1.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2.一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教学方法讲授式 讲练结合]参考资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余长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吴传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考题P31-3 4 p36-12 13 p44-20 p48-27第二章 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分布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 随机变量 ?定义1:设随机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的结果(样本点)ω唯一地对应一个实数)( X ,则称实变量X 为随机变量,通常用大写字母X,Y ,Z 等表示随机变量,例1:一射手对一射击目标连续射击,则他命中目标的次数X 为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为0,1,2……例2:某一公交车站每隔5分钟有一辆汽车停靠,一位乘客不知道汽车到达的时间,则侯车时间为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为X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