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新版)济南版
(新)济南版生物七上《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一等奖)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3.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比照分析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
2.通过对各种生物的认识,了解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重要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根本特征。
【教学难点】区分某种无脊椎动物的类群。
课前准备课件、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地球上的动物可以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讲授新课一、腔肠动物1.我们先来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请同学们观看录像,播放水螅的捕食过程,边放录像边讲解。
讨论:〔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指导学生讨论。
师生一块儿得出结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无肛门,体壁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
2.向同学们展示一些腔肠动物的图片,通过展示图片和同学们讨论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1〕沿海岸的珊瑚礁,能稳固海岸。
〔2〕珊瑚礁可以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
珊瑚也可作欣赏及装饰用。
〔3〕部份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
〔4〕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二、扁形动物设问:请同学们观看涡虫图片,观察它的体形与腔肠动物水螅的体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对。
七年级生物上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教学设计
(2)撰写观察报告,提高写作能力;
(3)开展课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Hale Waihona Puke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对生物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的学习具备以下特点:
1.知识储备: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生物基础知识,但关于无脊椎动物的系统分类和特征了解有限,需要在本章节中进行深入学习。
(2)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生物进化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无脊椎动物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
2.教学新课:
(1)讲解无脊椎动物的定义、主要特征;
(2)介绍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引导学生学会分类;
(3)结合生物图鉴、实物模型等,让学生观察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无脊椎动物类群,讨论其分类特征、代表性生物等。
(2)小组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介绍本组讨论的成果。
(3)教师点评:对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补充遗漏,巩固知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无脊椎动物的知识?
(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定义、分类特征、主要类群以及代表性生物等。
(3)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无脊椎动物的丰富多样性,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做出贡献。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要紧类群教案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要紧类群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的要紧特、知识性目标:2.观看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要紧特点。
技术性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2.通过度组实验观看蝗虫的外部形态,提高观看、判定、推理能力情感性目标:关注咱们周围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明白动物丰硕多彩,培育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1、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要紧特点2、蝗虫的形态结构和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明白得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
三、教学预备课件设计、找视频资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用意设置疑问四、引入新课课前播放动物世界视频,能说出被发觉的植物有多少种?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种生物,确实是咱们此刻要开始学习的——动物地球上的动物能够第一依照有无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躯体里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躯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本节课来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
五、探讨新知咱们先来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请同窗们观看录像边放录像边讲解。
然后播放水螅的捕食进程。
讨论: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捉食物的?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指导学生讨论。
师生一块儿得出结论:腔肠动物的要紧特点:躯体呈圆筒形,有口无肛门,体壁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组成。
(向同窗们展现一些腔肠动物的图片)通过展现图片和同窗们讨论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1)沿海岸的珊瑚礁,能稳固海岸。
(2)珊瑚礁能够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
珊瑚也可作观赏及装饰用。
(3)部份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
(4)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损害性,乃至可致使死亡。
扁形动物设问:请同窗们看涡虫图片,观看它的体形与腔肠动物水熄的体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
这确实是咱们今天要学的又一类动物--扁形动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2章 第1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2章第1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水螅的形态结构及对刺激的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的能力。
2、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结合水螅的形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4、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课前准备:1、上课当天上午采集水螅多份,每组准备一个放大镜,一台显微镜,留待下午上课时使用。
2、自制多媒体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趣导入3分钟1、课件展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大家要一起来学习《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先放一段录像片,示意要学习的腔肠动物的生活环境、大致形态、名称。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得出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实际上在动物界中只有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其他则全是多细胞动物。
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是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只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里,下面以生活在淡水中的水螅为例来学习腔肠动物门的知识。
学生看多媒体演示,带着兴趣爱好来预习。
预习展示7分钟同学们,现在预习课本,完成知识目标一的三个问题,题目在助学第54页的自主学习部分。
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完成导学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重点,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用红笔标注。
自学结束,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导学问题,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导学问题的答案,疑难问题,组长用红笔标注,以备展示。
……学生完成预习之后,请积极愿意与同学分享成果的来述说成就。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2课时(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单元二学科生物年级七学习目标1.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的代表动物。
2.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你认识下列动物吗?你能说出它们所属的类群吗?【蛔虫、涡虫、丝虫、沙蚕、沙蚕、蛭】努力识别引发兴趣讲授新课一、扁形动物视频: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涡虫。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营自由生活;它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物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是两侧对称的动物,体长有1到1.5厘米。
涡虫的的前端三角形,背脊部隆起,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涡虫的腹面颜色浅,有口、密生着纤毛;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
涡虫的口内有一个管着的咽。
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观看视频对扁形动物有初步了解口排出。
观察可以发现,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就是经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想一想,涡虫的这种体型有什么好处?【绝大多数动物的身体都呈两侧对称,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到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这样的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
】猪肉绦虫是人体的寄生虫之一,我们常说的米猪肉就是寄生有绦虫幼虫的肉。
肠道寄生虫,身体长达2~4米,依靠头节上的吸盘和小钩固着在宿主体内,通过体壁吸收宿主的营养物质。
它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依靠体表直接吸收小肠中已经消化好的养料。
所以我们要预防绦虫病,对米猪肉严加管理,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生物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2.2.1 无脊椎动物 教学教案03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无脊椎动物》在老版教材中安排3个课时教学,在2024版教材缩减为1课时,知识点的掌握要求有所降低。
教材中举例的动物多为生产生活常见的动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动物类群与代表动物结合起来记忆,效果会更好。
核心素养:1.通过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求答案,获得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了解、掌握几种脊椎动物的代表动物和主要特征。
3.了解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是共同体的关系。
树立爱护环境和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无脊椎动物的类群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代表动物有哪些。
2.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准备:课前尽量多的找一些无脊椎动物到课堂教学设计一、问题引入鲍鱼和鱿鱼的名称中都有“鱼”,那么它们是鱼吗?(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二、出示教学目的1.无脊椎动物的类群有哪些?每个类群的代表动物主要有哪几种?2.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新课教学1.概念。
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椎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比脊椎动物的多。
2.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我们所处的周边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动物。
根据无脊椎动物的概念,你能不能举例说出你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蟋蟀、知了、田螺、蝗虫、蚯蚓、蜗牛…)大家认识那么多的无脊椎动物,它们主要分属于哪个类群,同学们能够分辨吗?(1)刺胞动物代表动物(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蜇、海葵等)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涡虫是扁形动物,涡虫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身体长1—1.5厘米,背腹扁平,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无肛门,能够自由生活)。
大多数扁形动物都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猪肉绦虫,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非常发达。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4 济南版
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教学目标:1、了解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重点)3、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水螅的形态结构及对刺激的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水螅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等特征,引导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水螅生活环境的分析,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
4.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动物界除了原生动物外,其余都是多细胞动物。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研究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对于草履虫结构生理特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腔肠动物在进化上的重要地位,也更进一步了解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课前准备水螅,水蚤,水螅的纵切片;显微镜,放大镜,培养皿,吸管;清水等用具,幻灯片,多媒体。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答案腔肠动物:大部分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观察上面两幅图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水螅外部形态水螅结构示意图 触手体壁触手体壁(强调指出消化腔就是体壁围成的空腔)体壁只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老师设疑:送入口中的食物又是如何在消化腔中被消化和吸收的呢?消化不了的食物残渣又是怎珊瑚虫海蜇桃花水母海葵珊瑚虫四、达标检测第一关基础练习1、什么是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哪些类群?2、水螅的外部形态?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什么特点?第二关能力提升4、水螅在生物分类上属于()A、腔肠动物B、环节动物C、扁形动物D、线形动物5、下列关于水螅生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螅先用刺丝麻醉食物,然后用触手送入口中B、水螅捕获的食物经口送入消化腔进行消化C、水螅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经口排出D、水螅的体壁由3层细胞构成第三关中考联接6、观察水螅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水螅在生物分类上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动物。
(2)当食物经过水螅时,水螅发出刺丝麻醉食物,然后用【】捕获食物,经【】,送入【】内进行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经【】排出体外。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教材分析《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是继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之后,又一大生物类群的学习。
本节课作为《生物圈中的动物》的开篇,和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共同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在此基础上介绍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最后总结动物的生活对其他生物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从而阐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是知识零散,学生不容易把握各种动物之间的联系,难以系统化。
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一章植物类群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于生物类群的学习过程有了总体的认识,学习的过程遵循了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同时针对某一具体类群则是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形态到功能,由个体到与人类关系”的逻辑展开,因此本节课则是将这两个规律再次实践,让学生掌握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特征的基础之上,将其思维由“植物类群”迁移应用到“动物类群”中去,实现科学思维中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提升。
三、教学准备PPT,学案,实验材料,动物实物,动物标本等。
四、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观察水螅》,能概述腔肠动物的结构特点,形态特征以及捕食过程,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探究实践)2.通过归纳与概括,分析和综合,梳理出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异同点,进而初步感知动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关系。
(科学思维)3.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提升“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环境意识。
(态度责任)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概述难点: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区分概述和人类关系描述。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视频展示与人们密切生活相关的各种无脊椎动物,如海洋馆里的水母,海葵;饭桌上的海蜇,虾;肠道中的绦虫,蛔虫;土壤里的蚯蚓,蜈蚣;田野里的蝗虫,禅。
过渡语:同学们,上一章我们了解到我们周围植物的类群以及他们不可或缺的生理活动,有哪一位同学能帮我们回忆一下植物有哪些类群?如果能配上简要的类群介绍就更贴心了。
2.2.1无脊椎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教案)素养目标科学思维:通过对无脊椎动物各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的比较,认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演变,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思想。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比较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代表动物,认同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生命观念:联系生活实际,能够辩证地认识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归纳能力,形成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重点:1.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
2.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无脊椎动物与生活环境或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多彩多姿的动物图片。
由于各种各样的动物和千姿百态的植物的存在,让我们的生物圈生机勃勃。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植物的类群,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类群和它们的生活。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新课讲解探究新知(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展示鱼的骨骼图示和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7内容,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学生观察图片,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问题:(1)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鱼、鸟、蛙等。
(2)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鲍、枪乌贼等。
(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过渡: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如海洋、河流、森林、草地、荒漠、苔原等。
1.刺胞动物(1)展示水螅的图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8内容,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常见的刺胞动物以及它们的主要特征。
(2)学生观察图片,自主学习教材内容,讨论、交流后,师生总结: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鱼的骨骼图片和标本,总结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①水螅:大多体长为0.5~1厘米,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口周围伸展着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体表(特别是触手上)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教学设计1.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课时目标1.能区分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
3.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点: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时活动设计动物可以根据有无脊柱,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作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作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水螅的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①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②水螅是如何进行攻击和捕食的?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水螅的特征,认识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再抽象总结出刺胞动物的共同特征。
出示常见的扁形动物的图片,并做相应的介绍,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部分扁形动物的特征,认识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再抽象总结出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
出示常见的线虫动物的图片,并对蛔虫做具体的介绍,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蛔虫的特征,认识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再抽象总结出线虫动物的共同特征。
出示常见的环节动物的图片,并对蚯蚓做具体的介绍,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多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蚯蚓的特征,认识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再抽象总结出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
出示常见的节肢动物的图片,并对蝗虫做具体的介绍,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蝗虫的特征,认识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再抽象总结出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说出他们的生活方式。
能力目标:1、能很好的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理解蚯蚓的外部形态及生理特点,掌握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蚯蚓在环境生态方面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加快生物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进一步树立爱护的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
3、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看到的动物和标本,并播放动物的纪录片、教学课件,扩大学生的视野,分析动物的形代表动物:涡虫主要扁形动物口无肛门生活淡水同学们一起回忆,巩固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巩固所有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知识网络的整合5分钟线代表动物:蛔虫形主要特征:身体线形或圆筒动形,有口有肛门物生活环境和营养方式:土壤或水域有些寄生代表动物:蚯蚓环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节似体节构成动生活环境和营养方式:土壤中腐生物当堂训练4分钟 1、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蚯蚓B、鲫鱼C、青蛙D、田鼠2、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A、体节B、环节、独立完成,互相纠错,进行堂清巩固知识C、环带D、体带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达标检测:(8分钟)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A、涡虫B、血吸虫C、人蛔虫D、绦虫2、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蛔虫B、绦虫C、螨虫D、水蛭非选择题3、下图是蚯蚓的外形图,据图回答:(1)图中【2】是,它比其余部分的颜色。
(2)图中端为前端。
(3)用手指轻摸蚯蚓的背面和腹面,感觉到面比较粗糙,因为该面的较多。
(4)蚯蚓在粗糙纸面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要。
人教版(2024新板)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教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二章动物的类群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
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
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教学反思
多听其他老师的课。通过日常听课和学习,我也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生物教学是灵活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是活跃的,我们要把握整个课堂,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多让学生来用身边的例子进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讲清生物的各个概念、含义、特性等,充分利用课件、实物等。
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 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收集资料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 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生物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2.2.1 无脊椎动物 教学教案02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知道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掌握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3.通过对几类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4.了解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各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了解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
导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教师展示图片,问海葵和鱿鱼体内有脊柱吗这样的动物被称作什么动物学生回答。
总结: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无脊椎动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们。
通过色彩鲜艳的图片将学生带入学习的世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迸发学习的热情。
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刺胞动物。
1.常见的刺胞动物:海葵、水母、海蜇、水螅等。
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辐射对称的意义: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辐射对称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二)扁形动物。
1.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绦虫、血吸虫等。
2.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两侧对称的意义:两侧对称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捕食和防御。
教师:出示大屏幕,并板书课题。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下面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刺胞动物。
水螅是刺胞动物,请同学们以水螅为例,了解刺胞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及主要特征。
教师在大屏幕中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学生阅读课本,观看图片并总结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引导:涡虫是常见的扁形动物,请同学们以涡虫为例,了解扁形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及主要特征。
提问: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这对其生活有什么意义?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总结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3(新版)济南版
总计用时:4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要求紧扣实际学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核心素养。同时,教学过程要符合实际教学时间要求,确保每个环节的用时合理。
2. 生命观念: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分类的基本观念,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对无脊椎动物的科学认识。
3.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通过分析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 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理解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1. 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完成练习题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学生对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授七年级生物上册2.2.1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提问内容: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关于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分类和作用等问题。
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总结。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总结。
5. 创新环节(5分钟)
教学内容:介绍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2.1++无脊椎动物++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扁形动物 (1)结构特点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涡虫
血吸虫
绦虫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扁形动物
(3)代表动物:涡虫
前端 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
对称),大多体长I~1.5厘米,背腹扁平。背
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
细与长短的变化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分析·讨论 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
3.昆虫的外骨骼对其生存有什么意义?
外骨骼不仅能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还能起到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 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 蜕皮。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他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常见有河蚌、鲍、枪乌贼、扇贝、 蜗牛等
腹面
无肛门。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
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
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消化器官
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背面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扁形动物 (3)代表动物:涡虫
眼点
背面 口
咽 腹面
肠
涡虫结构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3.线虫动物 (1)结构特点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丝虫等。
3.线虫动物 (3)代表动物:蛔虫
口
肠
生殖器官
蛔虫结构
肛门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4.环节动物 (1)结构特点
身体呈圆简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多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
2.2.1 无脊椎动物 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
课题名称 2.2.1无脊椎动物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是人教(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
本节是生物教材中的重要章节,位于植物的类群之后。
不仅帮助学生认识无脊椎动物,还为后续学习脊椎动物和生物进化等内容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从而对生物界的多样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教学分析本节课内容来自人教(2024)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章第一节。
本节关键是要抓住“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概念,通过代表动物来认识无脊椎动物的几个主要类群。
从而了解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区分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2. 知道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难点:知道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无脊椎动物种类较多,部分种类较为微小,在生活中不常见,需要通过大量图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辨别。
学习目标生命观念:教育学生要正确树立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理念。
科学思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动物学知识。
探究实践:通过对无脊椎动物的学习,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归纳总结出大致的进化过程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态度责任:通过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学习评价自我评价表项目评价内容掌握情况很好一般不好科学知识1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知道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掌握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探究能力通过对几类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教案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蚯蚓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
3、举例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重点: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三、教学难点各代表动物的结构。
四、教学用具课件、蚯蚓、挂图、尺子、玻璃板、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动物世界视频,能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的——动物。
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本节课来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
(二)讲授新课我们先来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请同学们观看录像边放录像边讲解。
然后播放水螅的捕食过程。
讨论: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指导学生讨论。
师生一块儿得出结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无肛门,体壁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
扁形动物设问:请同学们看猪肉绦虫成虫的标本,观察它的体形与腔肠动物水熄的体形有什么不同之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又一类动物--扁形动物。
1、课件展示猪肉绦虫形态图.2、出示血吸虫挂图,学生观察形态。
3、观察涡虫形态。
指导学生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课件播放蚯蚓。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蚯蚓讨论:1、尝试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2、用手触摸蚯蚓会有何感觉?3、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
4、怎样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5、大雨过后蚯蚓为何爬出地面?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要知道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及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归纳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
三、腔肠动物(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标本和图片,让学生掌握腔肠动物的特征和代表动物。)
1. 观察实物标本
教师展示珊瑚、水螅等腔肠动物的实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提问学生:“腔肠动物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捕食和消化食物的?”
学生观察实物标本,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发现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和生态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小组合作和实地观察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无脊椎动物的复杂分类上仍然感到困惑,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分类学的教学,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无脊椎动物的相关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尊重。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和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四、扁形动物(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让学生掌握扁形动物的特点和代表动物。)
1. 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提问学生:“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图片,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2. 观察实物标本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经对一些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无脊椎动物的具体分类和特征还比较模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探索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图片和实验等方式来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知识性目标:
2.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技能性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提高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性目标:关注我们周围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道动物丰富多彩,培养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1、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理解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
三、教学准备
课件设计、找视频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疑问
四、引入新课
课前播放动物世界视频,能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
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的——动物
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本节课来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
五、探究新知
我们先来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请同学们观看录像边放录像边讲解。
然后播放水螅的捕食过程。
讨论:
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指导学生讨论。
师生一块儿得出结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无肛门,体壁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
(向同学们展示一些腔肠动物的图片)通过展示图片和同学们讨论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1)沿海岸的珊瑚礁,能稳固海岸。
(2)珊瑚礁可以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
珊瑚也可作观赏及装饰用。
(3)部份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
(4)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至可导致死亡。
扁形动物
设问:请同学们看涡虫图片,观察它的体形与腔肠动物水熄的体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又一类动物--扁形动物。
观察涡虫形态。
指导学生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扁形动物的图片)通过展示图片和同学们讨论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线形动物
请同学们看人蛔虫图片,
指导学生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扁形动物的图片)通过展示图片和同学们讨论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环节动物:
观看蚯蚓
讨论:
1、尝试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2、用手触摸蚯蚓会有何感觉?
3、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
4、怎样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5、大雨过后蚯蚓为何爬出地面?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还有它和人类的关系。
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要知道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及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归纳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软体动物
课件展示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有贝壳。
总结它与人类的关系
节肢动物
课件展示蝗虫。
展现蝗虫挂图,提出问题。
讨论:
1、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2、蝗虫的足、出教材、翅各有何特点?
3、气门有何作用?(和同学们一起做个小实验)
4、外骨骼有何则用?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并且引导学生总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软体动物主要特征
二、节肢动物
1、蝗虫
(1)身体分部
(2)足、触角特点
(3)翅
(4)气门
2、其它节肢动物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外骨胳,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