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验小案

合集下载

【经方验案2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验风水水肿案

【经方验案2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验风水水肿案

【经方验案2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验风水水肿案洪某,女,9岁,笔者外甥女(堂姐女儿),2015年3月3日,首诊:其父母诉2015年2月15日发现其女出现颜面浮肿,终日几乎无小便,随后就诊于当地厦门第五医院肾内科,确诊“急性链球菌性肾小球肾炎”,后检查“尿潜血3 、尿蛋白3 ”,住院期间经“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后,全身浮肿消退,但尿量只能维持在750ml左右,遂与3月2日出院。

辰下:面色青黄,眼袋干瘪,纳差,便溏,小便少,舌尖红,苔薄白,脉浮细稍数。

思为风寒邪气郁闭于表,虽有化热之势,表证尤在,仍当解表,拟麻黄连翘赤豆汤加减:生麻黄6g,杏仁9g,连翘12g赤小豆10g,仙鹤草15g,淡竹叶6g茯苓10g,薏苡仁15g,桑白皮6g。

3帖,水煎服,日一剂。

少盐饮食,禁食海鲜、腌制品、豆制品。

嘱其服药后,予下方巩固:黄芪10g,白术10g,防风6g仙鹤草10g,茯苓10g,党参10g生山药20g,白扁豆10g,炙甘草6g。

5帖,水煎服。

按:第一诊根据病情描述现虽无明显水肿,但仍旧小便量少,是何问题?再据面色青黄及纳差便溏,素体脾胃虚弱;再三舌尖红,脉浮细稍数,说明表证不解化热之势并阴气已伤。

据上诉三点综合考虑,证属表证不解化热、脾胃虚弱、阴气受损。

治之分表里缓急,当先治其表后治其里,治表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加淡竹叶、薏苡仁、茯苓导热利水通小便。

再议玉屏风加味益气健脾胃以巩固。

2015年3月15日,电话来诉:第一方服后,小便量每日基本维持在1500ml左右,其后巩固方只服用了3帖,家属因小孩不愿服用,遂停服,同时进食海鲜野味后,近二日发现眼睑开始水肿,其后小便量减少。

考虑复发,舌质稍红,苔薄白腻。

仍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6g,杏仁9g,茯苓12g银花9g,连翘12g,竹叶6g桑白皮9g,生甘草4个,生姜3片。

3帖,水煎趁热服,微出汗。

日一剂,分2次服。

其后下午6点来电,全身出汗后,小便解7次,总量1000ml以上。

学经方精读:经方治病医案111例!

学经方精读:经方治病医案111例!

学经方精读:经方治病医案111例!病案1: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唐某某,男,48岁。

2010-3-10初诊。

形体肥胖,满月脸。

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牙痛,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差,随机查空腹血糖14.5mmol/l,确诊为2型糖尿病。

口服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空腹血糖波动在9-10mmol/l之间。

颏下:口稍干,乏力,下肢酸痛,大便干结,舌暗苔白,脉沉滑数,辨证属少阳阳明郁热,治宜清泄肝胃郁热,以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味。

柴胡12g,黄芩15g,半夏15g,人参15g,生石膏60g,知母15g,花粉18g,10副,嘱糖尿病饮食。

2010-3-20复诊,空腹血糖7.6mmol/l,无口干,乏力好转,下肢偶有酸痛,嘱停用口服药格列吡嗪,继续服用上方20副,嘱增加体育锻炼、减肥等措施。

2010-4-10三诊,患者诸证好转,空腹血糖6.3mmol/l,舌暗,苔薄,脉沉略数。

继续以原方治疗,加生水蛭粉5g冲服。

患者前后调治了四个多月,空腹血糖已降到5.9mmol/l,餐后血糖稳定在10mmol/l。

病案2:真武汤徐某某,男,50岁。

2010-6-15初诊。

患者形体消瘦,大腹便便,患糖尿病5年有余,血糖一直波动在11-12mmol/l之间,一直服用二甲双胍、美比达。

刻下:面色晄白,精神不振,头晕目眩,乏力,腰酸痛,大便溏浠,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弱。

辨证:少阴肾阳虚衰,以温补肾阳,予真武汤。

附子30g,干姜20g,茯苓30g,白术30g,生姜15g,白芍30g,10副,同时停用西药。

2010-6-25二诊:空腹血糖8.0mmol/l,诸证好转,效不更方,继续用原方调理两个月,血糖一直控制在5.0-6.0mmol/l之间,面色红润,无头晕,乏力,无腰酸,大便一日一次。

现以金匮肾气丸巩固治疗。

近日电话随访,精神好,体重上升两公斤,但腹部瘦小如常。

病案3:葛根芩连汤合四味健步汤朱某某,女,68岁。

2010-5-8初诊。

患者身材高大,形体肥胖,主诉有糖尿病史15年,一直使用胰岛素治疗。

(完整版)刘渡舟经方医案

(完整版)刘渡舟经方医案

刘渡舟经方医案l、桂枝汤证(1)时发热自汗出案刘渡舟医案:李x×,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已经一年多,每天发作2—3次,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

曾经按阴虚性发热治疗,服药二十多剂无效。

脉缓而软:舌质淡苔白.《伤寒论》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 12枝炙甘草6克二剂.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解说】桂枝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调和营卫。

既可以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营卫不和,也可以用来治疗内伤杂病中的营卫不和。

本案治疗的要点在于“病人脏无他病”,而又年过50岁,由于天癸已竭而阴气偏弱,使得阴阳二气不相谐和,所以出现阵发性的发热汗出,桂枝汤调和营卫,实际上也就是调和阴阳。

因为营卫代表了阴阳的二个方面,营行脉内即为阴,卫行脉外即为阳.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达到调和阴阳之目的,是本方取得疗效的关键。

(2)风疹案刘渡舟医案:某男,60岁。

患风疹皮肤瘙痒,钻心难忍已数月。

伴见汗出、恶风等证,脉浮缓,舌苔白润。

此为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所致。

当用解肌驱风,调和营卫之法治疗: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三剂服药后喝热稀粥,得微汗出,痒止疹消,皮屑脱落而愈。

【解说】风瘙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因为其发病部位在于皮肤腠理之间,一般属于阳证,所以《灵枢--终始篇》说:“痒者,阳也";、本证虽然多见于血热受风,但也有不少是由于外感风邪,邪气稽留于肌表而营卫失和所引起.识别是否由于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标志在于伴随恶风或遇风则发,属于这类证型的,用桂枝汤治疗最为有效。

(3)汗出偏沮案刘渡舟医案:孙×x,男,39岁。

患左半身经常自汗出,而右半身反无汗,界限非常分明.无其它咀显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

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使其相将而不相离则愈。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甘草6克三剂。

经方临证治疗验案3则

经方临证治疗验案3则
表 1 治 疗 组 与 对 照组 患 者 治疗 前 后 咳 嗽症 状 总 评 分 比较 ( 士 )
经方 临证 治疗 验案 3 则
彭慕 斌
( 湖北 省应 城 市 中 医 医 院 , 湖北 应城 4 3 2 4 0 0 )
讨 论
已故 著 名 国 医 大 师 朱 良春 教 授 说 : “ 没 有 不 治 之
方 药 应 用 中国 民 间 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P A T H  ̄J a n . 2 01 7 .V o 2 l 5 N o 1
苓 1 0 g健脾化 湿 ; 伴 咽痛 者 加银 花 1 0 g , 射干 1 0 g , 连
止 咳之 功 , 现代 药理研 究 杏仁及 桔梗 均能抑 制 中枢而起 镇 咳平 喘作 用 ; 还有 明显 的抗 炎 及免 疫 促 进作 用 ; 紫菀 宣肺 化痰 止咳 , 款冬 花温 肺 化 痰 而治 咳 , 二 药 合 用 能增 加治 咳 的作用 , 偏用 于久 咳 ; 百部 润肺 止咳 , 可用 于痉挛
过, 阴阳两 伤 而 表 未 解 , 改用桂枝加附子汤 ( 炮 附 子 用 1 5 g , 先煎 4 5 mi n ) , 1剂 汗止 , 3 剂 而愈 。 按: 桂 枝加 黄芪 汤 本 用 于肺 卫 不 固之 汗证 , 用 之不
症, 只有 不 知 之 症 ” , 笔者在 学习运用黄煌 教授 “ 方 证
变应性 咳 嗽是我 国慢 性 咳嗽 的主要病 因之 一 , 其 病
因学 目前 尚不 明确 , 大多 AC患者 由于没 能及 时 确诊 而
相应” 理论 过程 中, 感 到 朱 老 的话 诚 非 虚 语 !兹 将 笔 者 在 临 床 上 遇 到 的 3则 败 案 , 后 改 用 经 方 治 愈 的 病

方邦江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急症验案3则

方邦江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急症验案3则

方邦江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急症验案3则戴彦成,耿赟指导:方邦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方邦江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急症分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的入室弟子,从事中医急诊临床及基础研究近40年,并深得朱老真传,熟谙中医经典,善于运用经方治疗急症。

笔者在急诊科工作期间,深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方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急症验案3则,总结如下:患某,女性,32 岁,因“咳嗽伴咯痰发热1 周”收入院。

患者1 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伴咯痰,痰色黄质黏,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在当地医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88×109 /L,中性粒细胞89.01%,CRP 40 mg/L;胸片:右下肺感染。

后予抗炎、化痰等对症治疗,体温仍有反复,波动于37.5~39 ℃之间,伴咳嗽咯痰,痰色黄质黏难咯出,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急诊。

患者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风温肺热风热犯肺;西医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入院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4.45×109 /L,中性粒细胞84.34%,CRP 36 mg/L。

故治疗上仍以抗感染、化痰为主。

一诊:于患者入院后第2 日,患者仍有午后热盛,次日清晨身热减退,伴咳嗽咯痰,痰色黄质黏难咯出,口苦口干,纳少,大便干,小便尚调,夜寐安,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拟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组方如下:麻黄9 g、生石膏60 g、苦杏仁12 g、芦根30 g、白茅根30 g、金荞麦30 g、鱼腥草30 g、枇杷叶15 g、蝉蜕9 g、僵蚕9 g、大黄9 g、滑石30 g、甘草9g。

5 帖,水煎250 mL,于两餐后温服。

二诊:患者予以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第3 日体温渐平,并予以复查胸片及血常规。

胸片示:两下肺纹理增深,建议随访复查。

血常规无异常。

三诊于患者入院后第6 日,患者体温平,咳嗽咯痰,痰色白质稀可咯出,口苦口干好转,二便尚调,夜寐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

李军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则

李军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则
2则
李 晶晶
( 天 津 中医药 大 学 , 天津 3 0 0 1 9 3 ) 指导 : 李 军
关 键 词 经 行 发 热 盆 腔 积 液 中 图 分 类 号 R2 7 1 . 1 o 9 - 3
桂 枝 汤 防 己黄 芪 汤 血 府 逐 瘀 汤 葫 芦 巴丸 文 献 标 志 码 A
痛 。末 次 月 经 : 2 0 1 5年 1 0月 2 日, 行 经 7天 , 量 中 《 妇人 大 全 良方 》 指出: “ 妇 人 以血 为基 本 。” 经前 期 等。 刻诊 : 体温 3 7 . 3 c I = , 自觉 发热 , 手 足心 热 , 纳可 , 寐 血 海 充 盈 , 若气血郁结 , 则 郁 而生 热 , 瘀热交 阻 , 营 安, 二便 调 , 舌 黯苔 白, 脉 沉 弦细 。辨为瘀 热 交 阻 , 营 卫 失 和 , 因而发 热 。故而用 桂枝 汤 调 和营卫 , 血府 逐 卫 不和 所致 经行 发 热 。 治拟 化瘀 清热 , 调 和营 卫 。 方 瘀 汤 化瘀 清 热 。桂 枝 汤 为《 伤寒 论 》 开篇 第 一 方 , 可 谓是 群方 之祖 。桂枝 辛温 解表 、 疏 风散 寒 , 芍药 酸苦 用 桂枝 汤合 血府 逐瘀 汤 加减 。处 方 : 敛阴和营 , 二 药一 辛 一 散 、 一酸一敛 , 生 姜 辛 桂枝 1 0 g , 白芍 1 5 g , 白薇 1 0 g , 柴胡 6 g , 桃 仁 微 寒 、 1 0 g , 红花 1 0 g , 当归 1 0 g , 川 I 芎 1 0 g , 生地黄 1 0 g , 炒 枳 散 以 助桂 枝 调 卫 , 大 枣 味甘 以 助芍 药 和 营 , 甘 草 味 甘 , 与 桂 枝 、 生姜 等辛 甘 化 阳 , 与芍 药 、 大 枣 等 酸 甘 壳 1 0 g , 牛膝 1 0 g , 香附 l O g , 丹参 1 5 g , 鸡 血藤 1 5 g , 刘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4则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4则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4则
1. 建和汤治疗脾虚胃寒
方药:人参10g,干姜6g,黄芪30g,大枣10枚,白术15g,茯苓20g,陈皮6g,甘
草6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2次。

验案:张某,男,35岁,因脾虚胃寒,食欲不振,腹泻,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症状,用建和汤治疗,每日2次,连服15天后,腹泻停止,食欲恢复,面色健康,舌质红润,苔薄白,脉有力。

2. 甘草泻心汤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心悸
方药:甘草6g,黄连3g,黄芩6g,生姜3片,大枣3枚,桂枝3g。

验案:李某,女,42岁,因脾胃虚弱,导致心悸、头晕、失眠等症状,用甘草泻心汤治疗,连服10天后,症状显著减轻,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后,症状完全缓解。

3. 四君子汤和六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
方药:四君子汤:人参10g、大枣10枚、白术10g、茯苓10g;六君子汤:人参10g、黄精10g、炙草10g、白术10g、大枣10枚、山药20g。

验案:胡某,女,52岁,因脾胃虚弱,导致食欲不振、腹泻、面色黄瘦等症状,用四君子汤连服30天无效,改用六君子汤连服30天后,症状明显改善,食欲增加,面色健
康。

4. 安中汤治疗消化不良
方药:黄连6g,苍术6g,生姜6片,陈皮6g,木香6g,百部6g,杏仁6g,炙草3g,大枣6枚,良姜6g,山楂6g,枳壳6g。

刘渡舟经方医案2

刘渡舟经方医案2

刘渡舟经方医案2本文转载自luoyu5200《刘渡舟经方医案 2》29、芩桂杏甘汤证(1)咳喘案刘渡舟医案:某妇,65岁。

咳而微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舌质胖嫩苔水滑,脉弦。

此为有水气。

水气犯肺则咳而兼喘,肺失治节之权而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不利而浮肿。

治用通阳下气,利水消肿之法。

茯苓12克桂枝10克杏仁l0克炙甘草6克连服五剂,小便利而诸证悉平。

(2)喘而心悸案刘渡舟医案:燕×,男,59岁。

患肺源性心脏病,住唐山市某医院治疗,喘咳逆息不能平卧,心悸,气短,面色黧黑,大便已数日未解。

舌苔白腻但根部发黄,脉弦而结。

证为痰热内凝,腑气不利,肺气受阻,故而喘咳。

但心悸气短,面色黧黑,脉结,则为心虚挟饮,此证小虚标实,当先清化痰热以利肺,然后温阳化饮而治心。

栝蒌30克(先煎) 半夏10克黄连6克服两剂后,大便通畅,喘咳减轻已能平卧。

转用通阳化饮苓桂剂以治其本。

茯苓I2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0克五味子6克服六剂后,喘咳止而心悸宁,遂出院治调理,以善其后。

【解说】苓桂杏甘汤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杏仁而成。

治疗水气上冲,迫使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所致的小便不利,面目浮肿以及咳喘等证。

以上我们就以苓桂术甘汤为代表方的苓桂剂的证治作了简要的介绍。

总的看来,苓桂剂作为治疗水气病的主体,有二个很明显的特点:一是病变以心脾阳虚为主,治疗以茯苓、桂枝为核心;二是水气为病,涉及范围很厂,而与肺、肝、胃、肾、肠等脏腑也有密切的关系;虽然以水气之邪为主,但也能兼挟痰湿、瘀血等。

为了能更加清楚地反映苓桂剂这些整体特点,特列下图以示归纳。

水气迫肺----苓桂杏甘汤水停胃中----苓桂姜甘汤脾气虚弱----苓桂枣甘汤肝气上逆----苓桂芥甘汤肾不纳气----苓桂味甘汤兼挟痰湿----苓桂杏苡汤兼挟淤血----苓桂茜红汤心神浮越----苓桂龙牡汤31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1)低热案刘渡舟医案:刘x x,女,53岁。

常用经方治验举例

常用经方治验举例

常用经方治验举例(一)小柴胡汤治疗定时发热子时发热案柯某,女,50岁,1989年3月18日初诊。

患者近10天以来,每至夜半23时左右即恶寒发热,继之汗出,热势渐退,至1时左右热始退尽,方能入睡。

虽两度求医,然发热依旧。

诉除上述外,尚伴头昏、纳差、倦怠等症。

视其形体肥胖,面色不华,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印,脉来沉细。

窃思病属阴阳不调,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黄芩、法半夏、附片、炙甘草各10g,党参12g,枣仁30g,生姜3片,红枣12枚。

嘱两煎液混合,睡前顿服。

随访得知,第3剂后寒热未作。

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故夜半子时为阴尽阳生,阴阳交替之时,此时寒热汗出,乃阴盛阳微,阴阳不调使然。

子时为阴盛之时,病逢阴盛之时,阳微不能胜阴则恶寒。

子时亦为阳气渐生之时,微阳得自然界阳气之助而能与阴相争则发热汗出。

阳气渐盛,阴邪渐衰,阳能胜阴则寒热渐退。

小柴胡汤调和阴阳,阴阳得调,寒热自消。

加附片者,以助微阳;加枣仁者,按孙朝宗经验,以其善治子时之病也。

2.午时腰痛案马某,男,50岁,1987年12月12日初诊。

患者诉突起腰痛6天,每逢上午11时左右发作,12时后渐减,至下午13时左右痛止。

痛剧时欲尿不能,并伴恶心、嗳气等症,无感寒及闪岔扭伤史,既往身体健康。

舌淡苔薄白,脉弦。

综合脉症,考虑病属阴阳不调,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黄芩、法半夏、枳壳、炙甘草各10g,白芍30g,生姜3片,红枣12枚。

嘱两煎液混合,于9时左右顿服。

12月15日复诊时诉,3剂后疼痛即止,仅尿后稍感尿道胀痛,仍宗前方加丹皮、栀子各10g,2剂后即无不适,经随访至今未发。

腰痛多为肾与膀胱之病,此为常理。

然本案腰痛,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故应按子午流注规律进行辨治。

前医曾予推拿、理疗和四逆散加味,然收效甚微,可能与此有关。

从其痛剧时欲尿不能来看,似属气滞,但四逆散用之少效。

因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属午时,为阴阳交替之际,此时腰痛当为阴阳不调所致,故以小柴胡汤为主调和阴阳,合四逆散调理气机,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果然取效。

经方验案三则

经方验案三则

经方验案三则
lrm727
1,六味地黄丸合当归芍药散治肾阴虚腰疼案
男,52岁,腰疼两年加重2个月,自觉痛处不移,按压无压痛点,曾服用多种秘方和求治中医多人无效,经人介绍来我处,刻下诊脉细数,舌稍红苔少,余按阴虚经络不通治,三剂见效十余剂痊愈。

熟地60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茯苓15克泽泻20克牡丹皮15克当归2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白术20克.
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寒湿腹胀
女,54岁,胃胀半年,怕冷,夜间加重,常因胃脘攻撑胀痛不能睡眠,多方治疗而效不显,余观其处方皆香砂六君,旋复花代赭石,丁香柿蒂之类,余诊脉弱,舌淡,大便稍溏,综合判断虚寒无疑,前方皆病重药轻因此不能奏效,遂用大剂一试,果真三剂即有效验,十余剂而愈。

厚朴30克干姜30克姜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红参10克。

3,小柴胡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桂枝茯苓丸合方治冠心病
男,62岁,冠心病多年,近期自感胸闷憋气心慌乏力水肿,服西药效果不佳,始来我处治疗,诊脉弦舌苔较腻,遂处以此合方,果然数剂见效,连服数十剂而症状消失。

按:此方经本人多年应用体会,对冠心肝郁痰瘀者灵活加减用之皆奇效,所以敢告来者。

柴胡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半夏10克红参10克大枣4个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茯苓2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瓜蒌20克薤白10克。

刘玉洁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验案4则

刘玉洁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验案4则

肝 主风 , 故 刘师从 肝论 治 。拟调肝 气 , 安 心神 , 山、 鲁兆 麟 , 临证 三 十余 载 , 临 床 经验 丰 富 , 崇 尚仲 为肝 ,
景, 擅用 经方 愈顽 疾 。笔者 随刘 玉洁 老师 ( 以下称 刘 和枢 机 , 化 痰浊 之法 。方用 柴胡加 龙骨牡 蛎 汤 。《 伤 师) 从 事 临床 学 习 , 感悟 颇深 , 尤 其是 刘 师 深谙 经 方 寒论 ) ) 1 0 7条云 : “ 伤 寒八 九 日, 下之, 胸 满烦 惊 , 小便 谵语 , 一身尽重 , 不 可转 侧 者 , 柴 胡 加 龙 骨 牡 之法 理 . 屡 屡 活用 经 方 治 疗 疑 难 杂病 , 治 疗 效 果 良 不 利 ,
患者 因在 白天 有不 可抗 拒 的短 暂 睡 眠发 作 , 不 化 痰宁 心 , 开 窍醒 神 。丹参 、 郁金、 合 欢皮 行气解 郁 , 能 自制 , 多方就 医效 果不 著 , 遂来 就诊 。每次 发作很 清 心安 神 。诸 药共奏 解郁 化痰 、 行气 醒神 之功 , 故 收 快 即进入 睡 眠状 态 , 睡 眠 一 般持 续 数 分 钟 , 每 日可 良效 。
( 先煎) 。常法 煎服 。
上方 服 用 7剂 , 溃疡 面 分 泌物 减少 , 开 始收 口。
加减 连 服 3个 月 ,左侧 大 腿 内侧 皮肤 完 全 愈合 , 面
服药 7剂后 白天 睡眠 时间减 少 ,上方加 减前 后 部 皮肤 恢 复 正 常 。其 后 以知 柏 地 黄 汤 加减 调 理善
褥蠹 ≮ 。 0 ≥ 薯 0 。 l l : :
刘玉洁运用经方治疗疑难 杂症验案 4则
曹 洋
( 河北联 合 大学 中 医学院 , 河 北唐 山 0 6 3 0 0 0 )

经方治妇人病验案4则

经方治妇人病验案4则

痛 3个 月。患者 自妊 娠 1个月 后 出现 小腹 隐痛 , 时作 时
止 。 妊 娠 4个 月 时 , 及 上 腹 , 时 牵 及 两 胁 。刻 诊 : 腹 痛 有 脘
胀满 , 嗳气 , 身体沉重 , 食欲 不振 , 面色 萎黄 , 脉细滑 略弦 。 中医诊断 : 妊娠腹 痛 , 辨证 为肝 郁脾虚 型 。予 当归芍药 散
胸 中烦 而 不 呕 , 渴 , 腹 中 痛 , 胁 下 痞 硬 , 心 下 悸 , 或 或 或 或
虚, 不能温养 冲任 , 故见经前小腹冷痛 , 手足见温等诸症 , 故
用 当 归 四逆 汤 养 血 以和 厥 阴 , 寒 以通 经 脉 。 散 3 妊 娠 腹 痛 例 3 李 某 , ,3岁 。20 女 2 0 7—0 5—2 5就 诊 。妊 娠 腹
娠 , 中疗痛 , 腹 当归芍药 散主 之。 ”方 中 白芍 药柔肝 止痛 ; 当归 、 川芎养 血活血通络 ; 白术 、 苓 、 茯 泽泻健 脾利湿 。妇 娠腹 病原 因, 般是 由于气 血运 行 不畅 , 一 胞脉 阻滞所 致 ,
此 次 月 经 量 较 前 次 增 多 , 色 黯 。 中 医 诊 断 : 冒 , 证 血 感 辨
其中补其不足 , 以通 草之 淡, 而通 行其脉 道与 厥也。 考 虑 ”
女 子 以肝 为先 天 , 阴之 脉 , 阴器 而 抵 少 腹 , 后 肝 血 亏 厥 绕 产
为热入血室型 。予小柴 胡汤加 味。药物 组成 : 柴胡 2 , 0g 黄芩 1 , 0g清半 夏 1 , 0g党参 1 , 5g 炙甘草 1 , 0g生姜 2 , 0g 大枣 1 , 0枚 生地黄 1 , 0g 当归 1 , 0 g 白芍药 1 。 日 1 , 0g 剂 水煎取 汁 30 m 0 L分 2次 服。1剂后 热退病 解 , 日体 温 次 正常。3剂后 随访 , 月经 已净 , 诸症皆除 。 按 : 伤寒论 ・ 《 辨太 阳病脉证并治》 : 伤寒 五六 日, 谓 “ 中风 , 往来寒 热 , 胸胁 苦 满 , 嘿嘿 不欲 饮食 , 心烦 喜 呕 , 或

经方运用案例举要

经方运用案例举要

经方运用案例举要经方即《伤寒论》、《金匮要略》所出之方。

以其组方严谨,药味精当,疗效独特而堪称于世。

本人临证十之七八用经方,效验甚多,不足为然,但有些案例却印象深刻,让人回味揣铎,特摘录数则,供同道指正。

1 麻黄升麻汤证案戴某某,男,46岁,马来西亚商人。

1999年7月23日初诊:患者诉胸热咳嗽,肢麻足冷,尿浊3年余。

其太太系中医学院学生,曾先后取方“麻杏甘石汤”、“理中汤”、“金匮肾气丸”等不效,且诸症逐渐加重,体弱至不能驾车和正常工作。

刻诊:双下肢麻痹发凉,膝关节酸软,腰部抽痛,胸部觉干燥疼痛,口干咳嗽,痰中带血,胃纳可,小便起泡,沉淀后有白沫,大便完谷不化,日三、四行。

查:舌淡暗苔薄体胖,脉弦,面白身瘦体弱。

虑其病久,证情复杂,辨证:上热(肺胃)、下寒(脾肾)夹瘀,与麻黄升麻汤。

疏方:白术12g,茯苓15g,干姜12g,炙甘草6g,知母12g,生石膏30g(先煎),玉竹15g,黄芩12g,升麻12g,天冬12g,丹参15g,黄芪30g,当归10g,炙麻黄10g,桂枝10g。

2剂后,其太太满面喜悦,代诉:足麻痹减轻,大便转佳,小便泡沫减少。

继进3剂。

7月28日二诊:诉胸中已不觉热,稍干燥,咳血消失,但仍有黄稠痰。

双下肢麻痹继续减轻,有温暖感。

大便正常,小便转佳,稍有腥味。

查舌淡苔白,脉沉。

继守原方5剂。

8月3日,患者诸症大减,嘱以六味地黄汤加减调理善后。

按语:该病例为本人在马来西亚讲学期间临床带教时所遇。

正值上午授完《伤寒论》厥阴病篇,下午所见与经文描述不谋而合:“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见习同学一片惊叹!究其病机:患者久婚未育,思虑有余,肝火内郁;加之多耗肾精,脾肾不足;至久则肝火上冲,木火刑金,炼蕴痰热,损伤血络,而成斯证。

其太太不识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之机,或单用清化,或独与温补,清热伤阳,补虚碍实,故诸症不减,反见加重。

正如尤在泾所言:“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虚实寒热混淆不清,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仲景日“难治”,理在其中矣。

经方案例集锦(一)

经方案例集锦(一)

经方案例集锦(一)1. 一肾病综合征,全身高度浮肿,阴囊肿如茶壶,中西药叠用无效,患者喘气难安。

后改用三拗汤合五苓散,药后15分钟即大汗淋漓、小便通畅。

开了3剂药,仅服1剂,浮肿大消,余药未再服而改方调治。

当时用三拗汤的思路依据是宣肺利尿、提壶揭盖,用五苓散则是温阳化气利水。

2.一女,患肝硬化10余年,因腹水加重住院,其小便不利,点滴难出腹胀脐突,喘促难安,命在旦夕,诸法叠用而乏效。

观其舌面光净无苔有裂纹,断为真阴涸竭,仿照张景岳补下启中法,重用生地黄、熟地黄各90克,并加芍药、山茱萸、五味子等,岂料药后小便渐出,逐日好转,未及半月出院。

3.一女患崩漏3年,历经中西医诊疗无效,当时天寒大雪,患者却不断地喝冷水,据此并结合其脉证选用白虎汤加阿胶,病情迅速好转直到治愈。

对于时方医来说,无法想象崩漏与白虎汤有何联系。

4.一患者,面如红枣半月观其有低热、口渴等症,查血糖正常,一时难以着手,细问后知其小便不利,再结合其脉浮数,便认定其为五苓散证,5剂而愈。

5.一高龄女患者,素有咳喘,一次复发,初在门诊输液治疗1周病情难以缓解转住院治疗。

观其咳喘不止,咳痰黏稠,舌面及咽光净而干。

仅以麦门冬汤原方两剂而愈,令人不可思议。

或许有人认为前面的治疗起了作用,可后来我以此方治疗有类似脉证特点而未经其他治疗的咳喘患者,用此方仍然疗效可靠。

6.另一患者胃痛数月,痛甚难忍,査为胃溃疡,观其痛甚则脘部隆起如块,不可触按。

以大建中汤原方3剂而愈,并没有用什么白及、瓦楞子之类的药,当然更没有用西药。

7.一患者因胆结石服排石药两个月,因苦寒药过重,后出现顽固性呕吐,吐大量清涎,住院治疗多日不效,邀我会诊,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两剂而愈。

8.一女年近五旬,患崩漏大半年,查为子宫肌瘤,妇科认为必须手术,患者拒不从。

观其有口渴多饮等症,按经验用白虎汤加味,十剂血止。

9.某些方证若非通过特殊的案例是很难理解的,如28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及174条去桂加白术汤。

经方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两则

经方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两则

经方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两则
【病例一】柴加龙牡汤治疗失眠抑郁
某女,年五十八,神经衰弱,一遇事即心悸胆怯,彻夜不眠,体瘦脉弦缓。

此心虚胆郁故也,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安神定志汤十剂,服之即安,守方十五剂,以防复发。

按:中老年女性操劳过度所致神经衰弱,表现为心虚胆怯,处事易惊而不得寐者,用柴加龙牡汤与安神定志丸治疗,每有奇效。

【病例二】大青龙汤治疗胸背燥热欲死
某男,年过六旬,胸背燥热,定时而作,发于午,甚于申,止于酉,每日如斯,发则燥热欲死,袒胸裸背,便闭无汗,苔白厚如积粉,脉弦大劲数,服重剂氯硝西泮等可稍减痛苦,抱病半载医治无门,日日借针灸以缓痛苦。

此三阳合病,表闭气郁热结证,予大青龙汤合大柴胡汤,三剂得汗,六剂便通,九剂燥热大减,然引起纳呆食减,停药观察,以待胃气来复。

按:《伤寒论》中指出:病在表,可发汗;病在里,下之而愈。

此人病虽已迁延半载,然仍脉症俱实,表里俱实,伏火郁热作祟,其痛苦之状,大有郁火焚身之势,故治以汗下并举之法,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诸症自解。

邪去后虽伤及胃气,谅无大碍,停药即复。

经方医案集锦(三)

经方医案集锦(三)

经方医案集锦(三)医案16:刘某,女,25岁,2015年3月2日就诊,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妊娠5个月,今晨始脘痛伴呕吐,渐至右下腹疼痛,急送县医院求治,医生为难,嘱其转南京治疗。

当即转南京某三甲医院,同样难以选择治疗方案。

不得已又返回求治。

初诊:患者腹痛呻吟不止,口干,肢厥,恶寒,不思进食,舌淡红润,苔黄腻,脉滑数。

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

辨证:患者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加之麦氏点有压痛、反跳痛阳性,故可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因其恶寒兼脉滑数,乃外有表寒,内有湿热,寒热夹杂,取大柴胡汤加味表里双解。

处方:柴胡30g,黄芩30g,生甘草20g,生大黄10g,白芍30g,枳实15g,金银花100g,牡丹皮20g,黄连10g,防风20g,白芷15g,5剂。

二诊:2015年3月7日,诉服药1剂疼痛减轻,刻下稍乏力,纳可,余无不适,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滑。

右下腹无压痛、反跳痛。

柴胡10g,黄芩5g,党参10g,白术10g,当归10g,茯苓30g,炙甘草10g,金银花30g,白芍20g,生姜10g,大枣20g,7剂。

三诊:2015年4月6日,近日遇见其家人,得知患者近来体健无何不适。

按语:阑尾炎古称肠痈,经方有大黄牡丹皮汤,然临床疗效时有不佳。

本人常常用华佗肠痈方,其特点是重用金银花,疗效更确切。

初入临床时,每年用中药治愈多例阑尾炎,费用不足百元。

如今阑尾炎均去手术治疗,费用数千或上万。

此患者却因妊娠之故,多家医院谢绝治疗,不得已来服中药而愈。

医案17:戴某,女,84岁,2015年3月30日,左半身不遂两天。

初诊:近日感冒咳嗽,昨天下午,突然昏倒,随后出现左侧半身不遂,小便失禁,精神萎靡,表情淡漠,言语不清。

舌淡红润,苔薄黄,脉弦滑数。

查颈软,身有汗。

辨证:中风,素有内热兼外感风寒,予以桂枝汤合小陷胸汤,外解风寒,内清郁热。

处方:桂枝30g,白芍30g,大枣20g,生姜30g,炙甘草20g,葛根30g,黄连15g,法半夏30g,全瓜蒌30g,5剂。

经方运用病案精选

经方运用病案精选

经方运用医案精选(供中西医临床专业参用)编写唐瑛江花审校肖力强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经典教研室编2020年5月桂枝汤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53岁。

患阵发性发烧汗出一年余,天天发作二到三次。

前医按阴虚发烧医治,服药二十余剂无效。

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

辩为营卫不和,卫不护营之证。

当调和营卫阴阳,用发汗以止汗的方式,为疏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2剂。

服药后,啜热稀粥,覆取微汗而康复。

刘渡舟医案:刘某,男,18岁。

早婚,素体气怯,婚后半年见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而短,淅淅恶寒,双下肢有麻冷感,夏伏天裹棉衣仍感肢冷,动那么汗出,纳差腹胀,口中甜腻,夜寐多梦,思色欲动,体质日衰,进人参、鹿茸培补无效。

刻诊:形瘦气怯,面萎神衰,语声低微,切两脉沉细而弱,验舌质红嫩,苔少。

脉证合参,谓斯疾因房劳过度,耗气伤精,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亏损所致。

理应补肾以培本,但参前医用人参、鹿茸不效,且以桂枝汤调理阴阳着手。

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枚。

5剂。

药后诸症大减,但病属虚损,自难速效,继服上方加怀山药15克,炒白术12克,鸡内金10克,以培补后天,并加服桂附八味丸以补肾气,半月后告曰:药后精力充沛,饮食倍增,诸病皆除。

麻黄汤刘渡舟医案:刘某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淅恶寒,颤栗,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

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用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1剂。

服药后,温覆衣被,须臾,通身汗出而解。

葛根汤卢自昌医案:莫某,男,34岁,1986年8月21日入院。

患坐骨神经痛已三年余,多次住院医治,顽固不愈,刻见表情痛楚,执杖和行走时疼痛加重,伴有麻木重困感。

经方医案——精选推荐

经方医案——精选推荐

经⽅医案1 、产后痹案吕某,⼥ 40 岁,产后全⾝关节疼痛近 3 年。

患者 2005-10-17 ⽇分娩, 12 天后开始全⾝关节疼痛、发僵、关节粘连感活动受限。

曾在浙⼤某医院按 “ 产后痹 ” 治疗吃中药 8 个⽉虽有⼩效但不尽⼈意。

刻下:双⼿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胸、腰、髋关节、踝关节等发僵肿痛,活动受限。

⾷欲不振,情绪容易波动,体中等,肤⾊浅⿊,⾆苔⽩,脉沉弦。

《⾦匮》⽈: “ 诸肢节疼痛,⾝体尩羸脚肿如脱。

头眩短⽓,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 与本病相吻合。

桂枝 12 克,⽩芍 15 克,知母 10 克,⽢草 10 克,⽩术 2 克,⿇黄 10 克,⼲姜 10 克,制附⼦10 克,防风 10 克,当归 10 克, 3 剂⽇⼀剂。

⼆诊:关节胀痛有所减轻,患者对治疗增强了信⼼要求继续服⽤,⾆脉如前,原⽅ 6 剂。

三诊:关节胀痛,粘连感减轻,活动较以前灵活,原⽅继进 6 剂。

四诊⾄⼋诊:每诊后均感关节粘连感松解,胀痛续减,关节活动灵活,到⼋诊症状完全消失,共服药 51 剂,痊愈。

按语:产后痹历代都认为是产后⾎虚,百节空虚,风寒湿三邪趁虚⽽⼊,闭⽽不通所致。

此患者在浙⼤治疗 8 个⽉可能是按此论治。

故舍此理⽽直⽤经⽅。

本案多处关节胀痛可谓 “ 诸肢节疼痛 ” ,⾷欲不振是 “ 温温欲吐 ” 的延伸,关节粘连感活动受限与 “ 脚肿如脱 ” 暗合,可谓⽅证相应,本⽅融清热、散寒、祛湿、驱风、通络、活⾎、补虚余⼀炉,⾮后世堆砌之⽅可⽐。

故收全效。

另外,条⽂中的 “ ⾝体尩羸,脚肿如脱 ” 说明本类疾患可致虚、致损、致畸、致残,肢体肿胀或萎废不⽤。

这些症状也正是本⽅的适应症。

2 、肾结⽯,⼦宫肌瘤案王某,⼥ 24 岁。

2008-10-02 就诊。

⽉经淋漓不断 20 余天,左侧腹痛⼀天。

去市中医院检查。

超声诊断:左肾多发性⼩结⽯伴左肾轻度积⽔。

超声多普勒在⼦宫左前壁探及 1.9×1.4cm 类圆形中等回声的包块,诊为⼦宫⼩肌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治验小案更新时间:偶尔更新,随意写写微信公众号:经方日记全文字数:3260阅读时间:10分钟作者:广西南宁宁毅患者顾某芳,女,40岁。

病:感冒首诊时间:2019年12月21日08:52微信就诊,信息如下:早起,鼻塞,头晕。

着凉感冒了,昨晚一直找水喝,唇裂又像上火。

张庆军老师伤寒病脉证治问诊单:1、头痛,头晕,脖子难受,怕冷,怕风,不爱出汗;2、口不苦,胸闷;3、大便不干,口不渴,饭量不大,不怕热,心中郁闷,嗓子感觉有痰咳不出来;4、大便稀,大便不粘,平时吃凉东西难受;5、手脚凉;6、无精神,四肢凉;7、脉无力;8、小便黄,胃胀;9、小肚子不胀;10、胃部无压痛;11、无黄疸。

舌象:舌暗红,有红点,苔薄白。

六经辨证:少阴太阴合病。

头痛,头晕,脖子难受,怕冷,怕风,不爱出汗,手脚凉,无精神,脉无力,少阴病;嗓子感觉有痰咳不出来,大便稀,大便不粘,平时吃凉东西难受,胸闷,脉无力,太阴病。

方证辨证:患者无发热,头痛,怕风,怕冷,不出汗,无精神,手脚凉,脉无力,少阴病之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脖子难受,葛根证;心中郁闷,嗓子感觉有痰咳不出来,脉无力,太阴病之半夏厚朴汤证;大便稀,大便不粘,平时吃凉东西难受,脉无力,太阴病之理中汤证。

综上所述,处方为麻黄附子甘草汤加葛根合半夏厚朴汤合理中汤。

处方:麻黄20g,附子20g,炙甘草30g,姜半夏30,厚朴15g,茯苓20g,生姜切片25g,紫苏叶10g,太子参30g,干姜30g,白术30g,葛根40g,1剂。

煮服方法:1400ml冷水,煮成450ml,去渣分三次温服。

二诊:12月22日11:30,诉服完药后,精神好了很多,心情也好了,还需继续服用中药吗?根据其病情,建议继续予两副巩固。

三诊:12月23日06:57,诉感觉喉咙痛,上火了。

昨晚吃了萝卜炖羊肉,问是否为这个原因引起?因其感冒后大补,所以感冒后清淡饮食示非常重要的,因其喉咙痛,考虑为转出少阳,建议予在原方中加入黄芩15g进行截断。

四诊:12月25日,诉三副药已服完,精神各方面好了很多。

月经未来,建议继续服用原有药物。

带状疱疹痛难忍,六经辨证专方合广西南宁—宁毅患者为老年女性患者。

病:带状疱疹首诊时间:2019年11月28日15:26微信就诊,信息如下:昨晚阿姨给其洗澡时发现左手有红点,今天发现她已经长了水泡,不知道什么原因。

因为在外地,没有详细的问诊,根据涂华新老师的经验,建议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煮水外洗。

处方如下:柴胡60g,制半夏30g,党参20g,黄芩20g,桂枝20g,茯苓20g,龙骨20g,牡蛎20g,磁石20g,生大黄20g,大枣6枚撕开,生姜20g切片,告知在外面,因为信号不好。

二诊:12月1日19:41,诉带状疱疹发得很严重,想要住院治疗。

我叫其女儿填写张庆军老师伤寒病脉证治问诊单:1、口苦、口干;2、大便干,口渴,饭量不大;3、手脚冰凉;4、精神不好,四肢冰凉;5、小便黄;6、小肚子胀;7、脉无力。

六经辨证:口苦、口干,大便干,口渴,少阳阳明病,手脚冰凉,精神不好,脉无力,少阴病;小肚子胀,夹有瘀血。

方证辨证:口苦、口干,大便干,口渴,手脚冰凉,精神不好,脉无力,选用大柴胡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用荆芥、防风替代麻黄,加欧阳卫权老师带状疱疹经验方——加味瓜红草方。

处方:柴胡60g,黄芩20g,白芍40g,姜半夏30g,生姜切片40g,枳实30g,大黄15g,荆芥15g,防风15g,熟附子30g,细辛10g,瓜蒌30g,红花5g,白术15g,茯苓15g,桔梗15g,生甘草10g,3副煮服法:1600ml冷水煮成450ml,去渣分三次温服,第二次煮出来的水泡洗。

三诊:12月2日12:44,其女儿发来信息告知如下:妈妈今天疱疹好多了,但是很口渴,吃饭没味,腰还是很痛(原有腰椎粉碎性骨折未做特殊治疗),大便两三天拉一点。

嘱原方加入生石膏60g,太子参30g。

4副。

四诊:12月7日10:07,其女儿发来信息:妈妈的疱疹基本好了,口还有点干,拉的大便有些烂,但是肚子还有点胀痛,味觉有了。

但是因为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站不住,行走不便。

本次治疗除了只肌注了几天维生素B2、B12,没有其他任何的西药治疗。

带状疱疹痊愈,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欧阳卫权老师在《六经辨证治疗带状疱疹》中写到:加味瓜红草方,这个方是由《医旨绪余》的瓜红草方合芍药甘草汤、桔梗汤加味而成,组成为:瓜蒌30-60-100g,红花5g,甘草15-30-45-60g,白芍30-60-90-120g,苍术10-30g,茯苓10-30-60g,桔梗10-30g。

可以用来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的急性期带状疱疹,用量可以根据病情轻重进行调整,水泡比较明显时可以加苍术、茯苓。

此方适合体质较好、精神较好、胃肠系统也好的状态,所以病情局限在三阳的阳明这一块。

方中的主药是瓜蒌,它有很多作用,可以泻肝、清肝、润肝、散结、止痛,是个苦寒清热药。

我在该方基础上合了芍药甘草汤,还再加上桔梗汤。

桔梗在《神农本草经》中说:“主胸胁痛如刀刺”。

“痛如刀刺”就是说疼痛非常剧烈,说明桔梗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为什么它能止痛?《本草经疏》里说“伤寒邪结胸胁,则痛如刀刺,桔梗辛散升发,苦泄甘和,则邪解而气和,诸证自退矣”,实际上它就是能散结、和气血,因此起到止痛的作用。

少阴体反复感冒,方与方同中有异广西南宁—宁毅患者顾某芳,女,40岁。

病:感冒首诊:2019年12月29 日18:05微信就诊:信息如下:师兄,感觉又感冒了,可以抓前面那个药方吗?前面感冒已经好透,应该是今天衣服穿少了。

张庆军老师伤寒病脉证治问诊单:1、头疼,脖子不难受,怕冷,怕风,不出汗;2、口不苦,胸胁不满痛;3、大便不干,口不渴,饭量不大,不怕热,心中不恼,嗓子不疼;4、大便不稀,大便不粘,平时吃凉东西难受;5、手脚凉;6、精神还好,四肢凉;7、脉沉无力;8、小便黄,胃胀;9、小肚子不胀;10、胃疼。

舌象:舌质红,苔薄白。

六经辨证:患者头疼,怕冷,怕风,不出汗,四肢凉,脉沉无力,考虑为少阳病。

方证辨证:患者无发热,考虑为麻黄附子甘草汤,予荆芥、防风代替麻黄。

处方如下:荆芥15g,防风15g,炙甘草30g,制附子20g,1副煮服法:冷水1400ml先煮附子、甘草,煮开后半小时以上,最后十分钟再放荆芥、防风。

二诊:2019年12月30日9:31,自诉服药后感冒完全好了,状态比原来好多了,说话也有力气了。

嘱其在予服用一副,同时加生地30g在原方。

经验用方靠不住,还得病脉证治来广西南宁—宁毅潘某玲,女,51岁。

病:尿路感染首诊:2019年12月18日10:00微信就诊:患者自诉吃了回阳升陷汤两天后好像上火,自觉喉咙发炎,冒热气,尿急、尿频、尿痛。

昨晚心火躁,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

我没有详细的问诊,根据经验直接让其脉了八正散(汤):车前子9g,木通9g,瞿麦9g,萹蓄9g,栀子9g,大黄6g,滑石15g,甘草6g,灯心3g,1副,煮水喝。

患者问要不要去医院看,或者吃些头孢,我答复其不用先。

二诊:12月19日11:05,我问其服药后感觉怎么样?好点没有?答复:好点,但是又感冒了,凉感了。

张庆军老师伤寒病脉证治问诊单:1、头晕,脖子难受,怕冷,爱出冷汗;2、无口苦及胸胁满痛;3、大便不干,口不渴,饭量不大,怕热,心烦;4、大便有点稀,大便粘;5、手脚凉;6、精神一般,四肢凉;7、脉无力;8、小便频、痛、胀、黄;9、小肚子胀;10、舌苔白。

六经辨证:少阴阳明合病。

患者脖子难受,怕冷,爱出冷汗,精神一般,四肢凉,脉无力,少阴病;怕热,心烦,小便频、痛、胀、黄,阳明病。

方证辨证:患者脖子难受,怕冷,爱出冷汗,精神一般,四肢凉,脉无力,少阴病,桂枝加附子汤;怕热,心烦,小便频、痛、胀、黄,阳明病,猪苓汤。

处方如下:桂枝30g,白芍30g,炙甘草30g,生姜切片30g,大枣撕开30g,制附子20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阿胶15g,滑石碎15g,2副,每日一副。

煮服法:1600ml煮取600ml,去渣,分三次温服。

三诊:12月20日14:46,患者发来信息,诉昨晚吃了一次中药,感冒好多了,但是今天早上吃完药后,中午腰和小腹胀痛,尿频、尿痛比昨天好一点。

嘱其继续服药。

四诊:12月21日16:44,诉中药吃完了,腰还是有点胀痛,尿还是有点频、胀、痛,但是比昨天好多了。

问其腰冷吗?现在感觉气不够好些没(患者原有气不够感)?回答:不冷,有时候全身还发热冒汗,气不够的感觉好些了,但是腰还是有那种酸胀痛的感觉。

昨天白天感觉肚子有气胀,又放不出,今天早上大便后好多了,有点干、咳,嘴唇有点干,喝药或热水有点冒汗,有时觉得好热。

嘱其再次填写问诊单。

张庆军老师伤寒病脉证治问诊单:1、头有点晕,脖子有点难受,怕冷,出点汗;2、昨晚心脏有点痛,口不苦;3、大便不干,口不渴,嘴唇有点干,饭量有点大,不怕热,有点烦(事多),嗓子不痛;4、大便稀,大便粘;5、手脚凉;6、精神不好,四肢凉;7、脉无力;8、小便频、痛、胀、有点黄;9、小肚子昨天胀痛,今天好些了;10、舌苔白。

处方如下:处方如下:桂枝30g,白芍30g,炙甘草30g,生姜切片30g,大枣撕开30g,制附子20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阿胶15g,滑石碎15g,白术20g,2副,每日一副。

12月22日18:59,患者诉这两三天白天左边的肾酸痛,还有些尿频尿痛,嘴角也长了个包,明天要不要去验个血和尿?尿常规示潜血+,白细胞+3,尿蛋白+1,镜下红细胞0-2个/HP,镜下白细胞3+,镜下脓球少许,医院开了左氧氟沙星片及头孢地尼分散片。

问我吃不吃。

我嘱其不吃。

继续吃中药就好。

患者自觉气力较前明显好转。

五诊:12月24日17:11,诉今天基本好了,感冒鼻音还很重,还有点尿痛,药吃完了。

还继续吃吗?嘱其继续吃药。

12月25日12:19,诉我基本好了,还有点鼻涕,感冒还没好完,昨晚又买了两副药。

12月27日14:52诉:我都好了,还要继续吃中药吗?我告知其再吃两副巩固。

林佳明,林利城来自广西钦州的小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