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烧杯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混凝实验步骤

混凝实验步骤

混凝实验步骤(一)配置药品1、按需要配制溶液,用三氯化铁作混凝剂,配制浓度2g/L;以阴型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配制浓度0.05g/L。

2、确定原水的最佳透光率(吸光度)时的波长,由数据绘图求得。

3、测定原水特征。

(二)混凝剂最小投加量的确定1、调整原水pH并记入表3。

2、取6个500 ml杯子,分别取400 ml原水。

3、分别向烧杯中加入氯化铁,每次加入1.0 ml,同时进行搅拌(中速150r/min,5min),直至出现矾花,在表3中记录投加量。

4、停止搅拌,静止10min。

5、根据测得的浊度或吸光度或pH确定最小投加量A。

(三)混凝剂的最佳pH的选择1、用6支500 ml烧杯,分别取400 ml原水。

2、调整原水pH值,用移液管依次向1、2、3号装有原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5 ml、1.5 ml、1.0 ml HCl,再向4、5、6号装有原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0.2 ml、0.7 ml、1.2 ml NaOH。

3、快速搅拌300 r/min,0.5 min。

从每只烧杯中取50 ml水样,依次用pH仪测定各水样的pH值,记录在表4中。

4、用移液管依次向装有原水烧杯中加入相同剂量的混凝剂,投加剂量按实验最小投加量算。

5、快速搅拌300 r/min,0.5 min;中速搅拌150 min,10 min;慢速搅拌70r/min,10 min。

6、静止10 min,用50 ml注射筒分别抽取6个烧杯中的上清液(共抽三次约150 ml)放入200 ml烧杯中,同时用浊度仪测定水的剩余浊度,用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用pH计测得pH值,记录在表4中。

(四)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的选择1、用6个500 ml烧杯,分别取400 ml原水,将装有水样的烧杯置于六联搅拌机上。

2、将混凝剂按不同投量分别加入到400 ml原水样中,利用均分法确定此组实验的六个水样的混凝剂投加量,记录在表5中。

3、快速搅拌300 r/min,0.5 min;中速搅拌150 min,5 min;慢速搅拌70r/min,10 min。

混凝实验

混凝实验

混凝实验一.实验目的:确定混凝过程中最佳PH、投药量和实验时间二.实验原理: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后,胶体因参电位降低或消除,破坏了颗粒的稳定状态,这一过程成为脱稳,脱稳的颗粒进一步发生凝聚和絮凝不同的化学药剂能使胶体以不同的方式脱稳、凝聚和絮凝。

按机理,混凝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网捕四种。

(1)压缩双电层由胶体粒子的双电层结构可知,负离子的浓度在胶粒表面最大并沿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呈递减分布,最终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

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厚度将减少。

这过程的实质是加入的负离子与扩散层原有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把原有部分负离子挤压到吸附层中,从而是扩散层厚度减少。

所以称为压缩双电层作用。

由于扩散层厚度的减小,ξ电位相应降低,因此胶粒间的相互排斥力也减小。

另一方面,由于扩散层减薄,它们相互碰撞的距离减小,因此相互间的吸引力相应变大,使其排斥力与吸引力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为引力为主。

胶体得以迅速凝聚。

(2)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电中和作用是指胶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或链状高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它的部分或全部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因而容易与其它颗粒接近而相互吸附。

当三价铝盐或铁盐混凝剂量过高,混凝效果反而下降的现象,可以用本机理解释,因为胶粒吸附过多的负离子,使原来的电荷变号,排斥力变大,从而发生了再稳定现象。

(3)吸附架桥桥作用吸附架桥作用主要是指链状高分子聚合物在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力等作用下,通过活性部位与胶粒和细微悬浮物等发生吸附架桥过程。

当三价铝盐和铁盐及其它高分子混凝剂溶于水后,经水解、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线形结构。

这类高分子物质可被胶粒强烈吸附。

因其线性长度较大,但它的一端吸附某一胶粒后,另一端可吸附另一胶体粒,在相距较远的两胶粒间进行吸附架桥,使颗粒逐渐变大,形成粗大絮凝体。

(4)沉淀物网捕机理当采用硫酸铝、石灰或氧化铁等高价金属盐类作混凝剂时,如果投加量大得足以迅速沉淀金属氢氧化物(如Al(OH)3、Fe(OH)3)或金属碳酸盐(如CaCO3)时,水中的胶粒和细微悬浮物可被这些沉淀物在形成时作为晶核或吸附质所网捕。

水处理实验报告-混凝实验

水处理实验报告-混凝实验
根据步骤3得出的形成矾花的最小混凝剂投加量取其13作为1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取其2倍作为6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用依次增加相等混凝剂投加量的方法求出25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把混凝剂分别加号烧杯中
降低或降低不多,胶粒不能相互接触,通过高分子链状物吸附胶粒,一般形成絮凝体。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的过程叫脱稳。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利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矾花的过程叫混凝。投加混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效果。水质是千变万化的,最佳的投药量各不相同,必须通过实验方可确定。
2.确定最佳PH值实验步骤
(1)用6只1000ml烧杯,分别取1000ml原水,将盛装有水样的烧杯置于搅拌机平台上。
(2)调节原水PH值,用移液管依次向1号2号3号装有原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5ml,1.5ml,1.2ml的10% HCL、在向4号5号6号装有原水的烧杯中加入0.2 ml,0.7ml,1.2ml的10% NaOH,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均匀,依次用精密PH仪测各水样PH值,记录在表中。
(5)、启动搅拌机,快速搅拌一分半钟,转速为500r/min 1min,中速搅拌5min,转速约250r/min;慢速搅拌5min,转速约为100r/min。上述搅拌速度可进行适当调整;
(6)、关闭搅拌机,静置沉淀5min,用50mL注射管抽出烧杯中的上清液(共抽3次约100mL)放入200mL烧杯内,立即用浊度仪测定浊度(每杯水样测定2次),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纪录。
实验
名称
混凝实验
姓名
同组者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学会求一般天然水体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
实验原理:
混凝阶段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水中较大颗粒悬浮物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而胶体颗粒不能靠自然沉降得以去除。胶体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ξ表示,又称为Zeta电位。一般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的Zeta电位约在-30mV以上,投加混凝剂之后,只要该电位降到-15mV左右即可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相反,当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状态。因为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电的粘土颗粒。胶体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使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加速胶体的凝结和沉降。水化膜中的水分子与胶粒有固定联系,具有弹性较高的粘度,把这些水分子排挤出去需克服特殊的阻力,这种阻力阻碍胶粒直接接触。有些水化膜的存在决定于双电层状态。若投加混凝结降低ζ电位,有可能是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着吸附架桥作用。即使ζ电位没有

混凝沉淀实验

混凝沉淀实验

混凝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混凝现象,从而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2.了解混凝剂的筛选方法。

3.选择和确定最佳的混凝工艺条件。

二、实验原理:参考给水工程教材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1)1000mL量筒1个
(2)1000mL烧杯6个
(3)10ml移液管2个
(4)光电式浊度仪
(5)六联电动搅拌器
(6)pH计
2、试剂
PAC(配成10g/L溶液)
四.实验步骤
1.确定最佳投药量
(1)用量筒量取6个水样于6个1000mL混凝杯中,并测定原水的浊度、pH值及水温
(2)依次向六个加药杯中加入PAC溶液1、2、4、8、10、12mL
(3)以200r/min搅拌30s,80r/min搅拌20min,静沉20min
(4)搅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并记录至表1中
(5)搅拌过程完成后,停机,静沉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矾花沉淀的过程
(6)静沉结束后,分别取出100mL上清液,并分别用浊度仪测出剩余浊度
(7)绘制剩余浊度—投药量曲线
表1 最佳投加量实验记录表
1.整个实验采用同一水样,取水样时搅拌均匀,一次量取
2. 要充分冲洗加药杯,以免药剂沾在加药杯上太多,影响投药量的精确度
3. 取上清液时,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取。

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

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

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1. 介绍本文将介绍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的相关内容。

PAC是指聚合铝氯化物,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建筑材料等领域。

烧杯试验是评估PAC混凝剂性能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混凝剂在烧杯中的沉降速度来评估其混凝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PAC混凝烧杯试验的原理、步骤和影响试验速度的因素,并提供一些优化试验速度的建议。

2. 原理PAC混凝烧杯试验是利用PAC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来评估其混凝性能的一种方法。

试验中,将一定浓度的PAC溶液倒入烧杯中,然后观察PAC颗粒在一定时间内的沉降情况。

PAC颗粒的沉降速度与其粒径大小、形状、密度以及水中的温度、浓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PAC颗粒的粒径越大、形状越规则、密度越大,其沉降速度越快。

同时,水中的温度越高、PAC溶液的浓度越高,其沉降速度也会增加。

3. 步骤PAC混凝烧杯试验的步骤如下:1.准备试验所需材料:PAC混凝剂、烧杯、称量器、搅拌器等。

2.根据试验要求,准确称量一定量的PAC混凝剂。

3.将称量好的PAC混凝剂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制备PAC溶液。

4.将PAC溶液倒入烧杯中,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5.开始计时,并观察PAC颗粒在烧杯中的沉降情况。

6.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录PAC颗粒的沉降高度。

7.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PAC颗粒的沉降速度。

4. 影响试验速度的因素试验速度的快慢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PAC颗粒的特性PAC颗粒的粒径大小、形状和密度等特性会直接影响其沉降速度。

一般来说,粒径较大、形状规则、密度较大的PAC颗粒沉降速度较快。

4.2 水中的温度水的温度对试验速度有一定影响。

通常情况下,水的温度越高,PAC颗粒的沉降速度越快。

4.3 PAC溶液的浓度PAC溶液的浓度也是影响试验速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PAC溶液的浓度越高,其沉降速度越快。

4.4 搅拌速度试验中的搅拌速度也会对试验速度产生一定影响。

烧杯实验操作

烧杯实验操作

烧杯实验操作目录◆开展混凝烧杯实验的目的及意义◆烧杯实验所需设备及器材◆烧杯实验的操作◆结果分析(最佳投药量的确定)开展混凝烧杯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水质安全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饮用水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部分,对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饮用水水质标准也随之提高,对饮用水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才能够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加强生产运行管理;(最直接有效、成本最低)◆进行生产工艺改造,强化水处理工艺。

对水厂来说,加强生产运行管理,首先从开展混凝烧杯实验开始混凝烧杯实验:又称混凝沉淀搅拌试验或烧杯搅拌实验。

是利用搅拌时间、搅拌速度(转速)可调整的多叶片搅拌装置,对两个以上的水样进行搅拌,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混凝剂的投加量的实验。

混凝烧杯实验模拟混合、絮凝、沉淀三个工艺过程,广泛应用于水厂的运行管理、技术改造、科研等方面。

水厂开展烧杯实验的目的:混凝是自来水厂的重要的工艺环节,混凝剂的投加量如果控制不准确,不仅会影响水处理的效果,还易影响后续工艺单元的正常运作。

因此,自来水厂普通采用混凝烧杯实验来模拟实际生产的混凝过程以确定:◆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利于生产运行管理和节能降耗)◆对混凝剂、助凝剂进行优选,确定最佳混凝剂,助凝剂。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水温、PH值、混凝剂种类、投加量一级搅拌速度和时间等。

◆水温、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因素,首先影响水力条件(GT值),从而对混凝产生影响。

因此在做烧杯混凝实验时,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最好能根据源水水量、各处理单位尺寸等数据,确定出混合和絮凝两个阶段的GT值,再进行混凝实验参数(搅拌机搅拌转数和时间)设定。

(需要不断优化)混凝烧杯实验所需设备及仪器主要设备及仪器:◆混凝实验搅拌器:可同时搅拌多个搅拌杯的多联搅拌器,配有药剂投加小试管,能同时进行药剂投加。

◆搅拌杯:有效容积大于1升的方形透明容器,有固定的取样口。

混凝实验报告三篇

混凝实验报告三篇

混凝实验报告三篇一、混凝实验报告实验类型:混凝实验实验目的:测试混凝剂对混凝剂/水体系的影响,以及混凝剂使用量对水体系的影响。

实验仪器:混凝剂(如聚合物、碳酸钙等);烧杯;分析天平;温度计;烧杯;湿度计;样品。

实验步骤:1. 将混凝剂装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2. 将混合物放置于室温下,持续不断地搅拌30分钟;3. 用分析天平称取混合物中混凝剂的量,取出混凝剂/水体系的比例;4. 测量混凝剂/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5. 记录混凝剂使用量及混凝剂/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6. 逐步增加混凝剂使用量,重复2-5步,最后得出混凝剂使用量对混凝剂/水体系的影响。

二、混凝实验报告实验类型:混凝实验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混凝剂对混凝剂/水体系的影响,以及混凝剂使用量对水体系的影响。

实验仪器:混凝剂(如聚合物、碳酸钙等);烧杯;分析天平;温度计;烧杯;湿度计;样品。

实验步骤:1. 分别将混凝剂A、B、C装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2. 将混合物放置于室温下,持续不断地搅拌30分钟;3. 用分析天平称取混合物中混凝剂的量,取出混凝剂/水体系的比例;4. 测量混凝剂A/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测量混凝剂B/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测量混凝剂C/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5. 记录混凝剂A、B、C使用量及混凝剂/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6. 逐步增加混凝剂A、B、C使用量,重复2-5步,最后得出不同混凝剂使用量对混凝剂/水体系的影响。

三、混凝实验报告实验类型:混凝实验实验目的:评估混凝剂与水体系的相互作用,以及混凝剂使用量对水体系的影响。

实验仪器:混凝剂(如聚合物、碳酸钙等);烧杯;分析天平;温度计;烧杯;湿度计;样品。

实验步骤:1. 将混凝剂A、B、C装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2. 将混合物放置于室温下,持续不断地搅拌30分钟;3. 用分析天平称取混合物中混凝剂的量,取出混凝剂A/水体系的比例,取出混凝剂B/水体系的比例,取出混凝剂C/水体系的比例;4. 测量混凝剂A/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测量混凝剂B/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测量混凝剂C/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5. 记录混凝剂A、B、C使用量及混凝剂/水体系的温度及湿度;6. 逐步增加混凝剂A、B、C使用量,重复2-5步,最后评估混凝剂与水体系的相互作用,以及混凝剂使用量对水体系的影响。

混凝实验方法

混凝实验方法

实验三混凝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混凝现象;2、了解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3、确定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及相应的pH值、搅拌时间,并选择最适宜的混凝剂。

二、实验原理在废水中常含有用重力沉降法不能除去的细微悬浮物和胶体粒子,其粒径分别为100~10000nm和1~100nm。

由于布朗运动、水合作用以及微粒间的静电斥力作用,使胶体粒子和细微悬浮物能在水中长期保持悬浮状态,静置不沉。

混凝过程首先是要混凝剂形成带正电荷的氢氧微型矾花,并同胶体悬浮物接触使其失去稳定性,接着发生使颗粒增大的凝聚作用(有时为了促进凝聚还需加入助凝剂)。

随后这些大颗粒可用沉淀、浮选或过滤等方法去除。

废水在混凝剂的离解和水解产物的作用下,使水中的胶体污染物和细微悬浮物脱稳并聚积为具有可分离性的絮凝过程,称为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

其中凝聚是指使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而絮凝指微絮粒通过吸附桥联、网罗卷捕(网捕)形成更大的絮体的过程。

为了获得易于分离的絮凝体和尽可能低的出水浊度,必须考虑废水浓度、性质、pH值以及混凝剂的种类、用量、搅拌时间等因素对试验的影响。

由于每种混凝剂都有一个形成矾花的最佳pH值,因此,在对各种混凝剂进行对比实验前,应先测定各种混凝剂的最佳pH 值,然后再进行投药量试验。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自制生活废水或工业废水水样;2、混凝剂:三氯化铁、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常见无机盐混凝剂及性能见附表I);3、烧杯24个(1mL)、量筒4个(25mL)、温度计、pH计等;4、悬浮物测定仪器、搅拌器、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步骤1、测定原水的温度、SS浓度(或透光率)、pH值等;2、确定在废水中能形成矾花的近似最小混凝剂用量。

在量筒中加入200mL样品废水,然后每次加入1mL混凝剂并且不断地满满搅拌废水,直到刚好出现矾花时记录下混凝剂用量。

将此用量换算成mg/L,即为近似的最小混凝剂用量。

3、在6只烧杯内各加入1L样品废水,并在各烧杯内加入混凝剂使其剂量等于最小混凝剂用量。

混凝烧杯试验方法

混凝烧杯试验方法

Datum / Date: Abteilung / Dept.
Telefon / Phone
Telefax / Fax
E-Mail / E-Mail
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方法
1)药剂及使用浓度
PAC种类 PAC配制成1%使用;
PAM种类 PAM配制成0.1%使用。

2)试验仪器
HNY-Ⅱ型混凝试验仪
3)水样基本参数
列出直接跟试验有关的水质参数(化验室分析)
在试验中,一般把甲方考核的水质参数作为判定絮凝效果好坏的一个评定项目,把这些参数列于试验评分表中(表1)
4)试验目的
5)试验步骤
取500mL的试验水样于各个烧杯中,按照国标方法进行模拟试验
6)试验内容
表1 试验评分表
Process
1 2 3 4 5 6
NO
Chemical 1 (dosage)
Chemical 2(dosage)
Speed of
Floc formation(1-5)
Size of floc(1-5)
Water phase aspect(1-5)
Need test quality parameters
7)试验照片
8)试验结论。

混凝试验加药量的测定

混凝试验加药量的测定

混凝试验加药量的测定混凝试验加药量的测定使用仪器:浊度仪、电炉、温度计、pH表、玻璃棒、1000ml烧杯(6个)、50ml移液管1.测定原水水样浊度、pH 值、温度。

将原水温度加热到20℃。

2.确定形成矾花所用的最小混凝剂量。

方法是通过慢速搅拌烧杯中200mL原水,并每次增加0.05mL 混凝剂投加量,直至出现矾花为止。

这时的混凝剂量作为形成矾花的最小投加量。

3.用6 个1000mL 的烧杯,分别放入1000mL 原水。

4.确定实验时的混凝剂投加量。

根据步骤2 得出的形成矾花最小混凝剂投加量,用依次增加混凝剂投加量相等的方法烧杯混凝剂投加量、把混凝剂分别加入1—6 号烧杯中。

5.用玻璃棒慢慢搅拌5分钟,静止沉淀5 分钟,用50mL 移液管抽出烧杯中的上清液(共抽三次约100mL)放入200mL 烧杯内,立即用浊度仪测定浊度,(每杯水样测定三次),记入表1中。

6.确定助凝剂用量取一组1000ml的水样,置于烧杯中,按最佳投药量加入凝聚剂,同时分别加入0.05、0.10、0.15、0.20、0.25、0.30mg/L助凝剂,用玻璃棒慢慢搅拌5分钟,静止沉淀5 分钟,用50mL 移液管抽出烧杯中的上清液(共抽三次约100mL)放入200mL 烧杯内,立即用浊度仪测定浊度,(每杯水样测定三次),记入表2中。

7、上午下午药剂需重新更换。

附录: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日期: 混凝剂: 混凝剂浓度:原水浊度: 原水pH: 原水温度:表1:水样编号 1 2 3 4 5 6投药量mg/l初矾花时间矾花沉淀情况上清液浊度表2水样编号 1 2 3 4 5 6投药量mg/l助凝剂量mg/l初矾花时间矾花沉淀情况上清液浊度实验结果记录:一、实验日期:2.24 聚合铝混凝剂:11% 1.2 原水浊度:2.80 原水pH:8.03 原水温度加热到20℃表1:水样编号 1 2 3 4 51L原水加药量ml 0.02 0.025 0.03 0.035 0.045投药浓度mg/l 2.64 3.96 5.28 5.94 6.60浊度 2.30 2.40 3.80 2.7 2.8形成矾花所用的最小混凝剂量2.64mg/l二、实验日期:2.27 聚合铝混凝剂:11% 1.2 原水浊度:2.10 原水pH:8.03 原水温度加热到20℃表1:水样编号 1 2 3 4 5 6 7 81L原水加药量ml 0.05 0.055 0.060 0.070 0.075 0.080 0.085 0.090 投药浓度mg/l 6.60 7.26 7.92 9.24 9.90 10.56 11.22 11.88 浊度 2.25 1.73 1.80 1.62 1.83 1.62 1.65 2.65 矾花沉淀情况水表面浮有部分矾花。

水处理实验

水处理实验

无级调速六联搅拌机。 pH酸度计。 光电浊度仪。 温度计。 200mL 、 1000mL烧杯。 1000mL量筒。 1mL、2mL、5mL、10mL、100mL移液管。 吸耳球、小试管。
搅拌器的选用





1、选用可同时搅拌几个搅拌杯的多联搅拌器 2、底部应有观察絮体的照明装置且照明装置不应引起水样温度升高 3、应有加注药剂的小试管和放置试管的支架且能同时对搅拌杯投加 药剂 4、搅拌产生的速度梯度G值应在1000-20s-1范围内可调 5、搅拌桨宜采用无级调速否则其转速不应少于5档转速,转速应能 控制,有显示,其精度±2%。当一个或几个桨叶停止或启动搅拌时, 不应影响其他桨叶的转速。 6、搅拌时间应能控制,精度±1‰,有显示。 7、宜采用单平直式叶桨。 8、所有桨叶的材质应相同且均匀,形状和尺寸应相同,精度±1mm, 径向摆动应不大于2mm,应具有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对试验不 产生影响。 9、各桨叶轴中心线应铅垂,允许偏差±2mm 10、桨叶在各个搅拌杯中的几何位置应相同(桨叶上缘距水面、边 缘距杯壁、下缘距杯底的距离相同)允许偏差±2mm 11、搅拌过程中桨叶应全部淹入水体中。 12、桨叶应能自由放下和提升 13、搅拌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严禁桨叶在转动时扭弯。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铝(Al2O3)含量ω1(%)按式 (1)计算: V / 1000 )cM / 2 (V V )c 127.45 100 ω1= (V / 1000 (1) m 10 / 250 m 式中: V0——空白试验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 ——测定试样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 ——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 ——试料的质量,g; M——氧化铝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101.96)。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 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产品不大于0.2%。

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

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

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混凝烧杯试验速度是指在化学实验中使用烧杯测量反应速度的一种方法。

它是通过观察反应物在烧杯中的溶解、反应产物生成或气泡产生的快慢来判断反应速度的快慢。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全称为Poly-Aluminium Chloride混凝试验速度,它主要用于水处理行业中测量混凝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度。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的原理。

PAC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剂,它能够将水中的微小颗粒沉淀并结成较大的团块,从而使水中的悬浮物质得以去除。

而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则通过在一定温度下加入PAC混凝剂,观察其混凝速度来评估混凝剂的性能。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的操作步骤。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烧杯、室温水和PAC混凝剂。

然后,取适量的室温水倒入烧杯中,记下初始体积。

接着,加入适量的PAC混凝剂,并用计时器计时。

观察混凝剂的溶解情况和反应产物的生成情况,并记录每隔一段时间的容器体积。

当混凝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停止计时,并记录最终体积。

在进行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应该控制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包括温度、压力和PH值等。

这是因为条件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反应速度的测定结果。

其次,应该注意观察混凝剂的溶解情况,并避免搅拌过度或不充分的情况。

最后,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重复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总结一下,PAC混凝烧杯试验速度是一种测量混凝剂反应速度的方法。

它通过观察混凝剂在烧杯中的溶解情况和反应产物的生成情况来评估混凝剂的性能。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评估混凝剂的性能,并指导实际应用中的水处理过程。

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方法

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方法

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方法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验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分离溶液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下面将从试验前准备工作、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方法。

一、试验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沉淀烧杯试验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定试验目的:根据需求明确试验目的,如分离某种悬浮物或观察沉淀形成情况等。

2.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烧杯、试管、滤纸、玻璃棒等。

3. 准备试验药品:根据试验目的选择适当的试剂,如混凝剂、沉淀剂等。

4. 对实验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实验桌面整洁,使用无尘纸巾擦拭烧杯等器材,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包括实验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个人安全。

二、实验步骤混凝沉淀烧杯试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取一定量待处理的溶液,并倒入烧杯中:根据需要取适量的待处理溶液,比如废水样品等,倒入清洁的烧杯中。

2. 加入混凝剂:根据实验要求,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混凝剂。

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根据溶液的性质和试验目的不同而定。

3. 用玻璃棒搅拌:使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溶液,使混凝剂充分溶解或分散,并与悬浮物发生作用。

4. 放置静置:将烧杯放置在水槽或静止台上,待溶液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悬浮物和沉淀物沉降,形成分层。

5. 观察和分离:观察烧杯中的溶液状况和沉淀形成情况。

可以用滤纸或其他过滤器将溶液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沉淀物。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操作要小心谨慎,注意手部和眼部的安全防护。

2. 使用纯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以避免杂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 按照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和沉淀剂,并根据需要适量添加。

4. 在搅拌和静置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沉淀的形成和分层的成功。

5. 在观察和分离沉淀物时,要仔细操作,避免沉淀物的重新悬浮或溶解。

6.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九 混凝实验

实验九  混凝实验

实验九混凝实验一、实验意义及目的(1)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了解混凝效果的影响因素。

(2)掌握混凝烧杯搅拌实验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3)通过烧杯实验,学会确定一般水体最佳混凝条件的基本方法,包括投药量,pH和速度梯度。

二、实验原理混凝是通过向水中投加药剂使胶体物质脱稳并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使其在后续的沉淀过程中分离或在过滤过程中能被截除。

混凝是给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

天然水中由于含有各种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等杂质,呈现出浊度、色度、臭和味等水质特征。

其中胶体物质是形成水中浊度的主要因素。

由于胶体物质本身的布朗运动特性以及所具有的电荷特性(ξ电位)在水中可以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即具有稳定性,很难靠重力自然沉降而去除。

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可使胶体的稳定状态破坏,脱稳之后的胶体颗粒则可借助一定的水力条件通过碰撞而彼此聚集絮凝,形成足以靠重力沉淀的较大的絮体,从而易于从水中分离,所以,混凝是去除水中浊度的主要方法。

在给水处理工艺中,向原水投加混凝剂,以破坏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状态,使颗粒易于相互接触而吸附的过程称为凝聚。

其对应的工艺过程及设备在工程上称为混合(设备);在一定水力条件下,通过胶粒间以及和其他微粒间的相互碰撞和聚集,从而形成易于从水中分离的物质,称为絮凝。

其对应的工艺设备及过程在工程上称为絮凝(设备)。

这两个阶段共同构成了水的混凝过程。

(一)混凝机理水的混凝现象及过程比较复杂,混凝的机理随着所采用的混凝剂品种、水质条件、投加量、胶体颗粒的性质以及介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电性中和电性中和又分为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两种。

通过投加电解质压缩扩散层以导致胶粒间相互凝聚的作用机理称为压缩双电层作用机理。

这种机理主要以静电原理(现象)为基础解释游离态离子(简单离子)对胶体产生的脱稳作用。

吸附电中和是指当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混凝剂时,高价金属离子在水中以水解聚合离子状态存在,随溶液pH的不同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水解产物。

实验二 混凝实验

实验二   混凝实验

实验二混凝实验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水温,pH值,混凝剂种类、加量以及搅拌速度和时间等。

由于上述诸因素的影响的错综复杂,且非拘一格,所以混凝过程的优化工艺条件通常要用混凝试验来确定。

衡量混凝主要指标是出水浊度和主要污染因子浓度。

实验方案及数据处理常用优选法和正交设计等数理统计法。

(1)通过本实验,熟练掌握应用烧杯试验法确定某待处理水样的混凝剂种类及最佳投药量、最佳pH值范围。

(2)观察矾花形成过程与混凝沉淀结果(3)掌握浊度测定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化学混凝法通常用来除去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和细微悬浮物。

所谓化学混凝,是指在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来破坏胶体及细微悬浮物颗粒在水中形成的稳定分散体系,使其聚集为具有明显沉降性能的絮凝体,然后再用重力沉降,过滤,气浮等方法予以分离的单元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步骤,二者统称为混凝。

具体地说,凝聚是指在化学药剂作用下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脱稳,并在布朗运动作用下,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而絮凝则是指为絮粒在水流紊动作用下,成为絮凝体的过程。

根据混凝过程的GT值要求,在药剂与废水的混合阶段,对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的要求是高速短时;而在反应阶段则要求低速长时。

两个阶段的搅拌转速n(r、p、m)和搅拌时间T由GT=104-105通过计算确定。

一般水处理中,混合阶段的G值约为500~1000秒-1,混合时间为10~30秒,一般不超过2分钟,在反应阶段,G值约为10~100秒-1,停留时间一般为15~30钟。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无级调速六联搅拌机一台(或六台单联搅拌机);2、721型分光光度计3、精密pH试纸;4、50ml注射器5、量筒6、1000ml烧杯,250ml烧杯;7、移液管;8、混凝剂:10g/L 聚合氯化铝〔Al2(OH)m Cl6-m〕;四、实验步骤最佳投药量实验步骤1、测定原水温度、浊度及pH值。

2、量筒量取1000ml水样于1000ml烧杯中,每组6个水样,投加聚合氯化铝。

混凝实验

混凝实验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主要影响因素:PH值、混凝剂的加入量、混凝剂与水的混合、温度、水中杂质、接触介质、接触时间四、实验设备:500ml烧杯、玻璃棒、混凝剂(PAC)、量筒五、实验试样:校池塘水六、实验药剂:1000ppmPAC、10%HCL、10%NaOH七、实验步骤:混凝实验混凝剂最佳加入量测定(1)1000ppmPAC溶液(2)取8个烧杯洗净并编号备用(3)每个烧杯加入500ml水样,PAC加入量的方案见下表,用清洁的玻璃棒在烧杯中快速搅拌1min、然后慢速搅拌2min(4)剩余水样加入0号烧杯,不做任何处理,仅作对比用(5)搅拌后,在水样静止沉淀20分钟,仔细观察以下项目:一、形成绒粒的快慢,二、绒粒之间水的透明度,三、绒粒大小和沉降快慢,并记录在表(6)数据分析对比,按观察项目排列混凝效果顺序,以确定最佳混凝剂加入量。

组长: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主要影响因素:PH值、混凝剂的加入量、混凝剂与水的混合、温度、水中杂质、接触介质、接触时间四、实验设备:500ml烧杯、玻璃棒、混凝剂(PAC)、量筒五、实验试样:校池塘水六、实验药剂:1000ppmPAC、10%HCL、10%NaOH七、实验步骤:混凝实验混凝剂最佳混合速度测定(1)1000ppmPAC溶液(2)取8个烧杯洗净并编号备用(3)每个烧杯加入500ml水样,PAC加入量的方案见下表,用清洁的玻璃棒在烧杯中快速搅拌1min、然后慢速搅拌2min(4)剩余水样加入0号烧杯,不做任何处理,仅作对比用(5)搅拌后,在水样静止沉淀20分钟,仔细观察以下项目:一、形成绒粒的快慢,二、绒粒之间水的透明度,三、绒粒大小和沉降快慢,并记录在表(6)数据分析对比,按观察项目排列混凝效果顺序,以确定最佳混合速度。

组长: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主要影响因素:PH值、混凝剂的加入量、混凝剂与水的混合、温度、水中杂质、接触介质、接触时间四、实验设备:500ml烧杯、玻璃棒、混凝剂(PAC)、量筒五、实验试样:校池塘水五、实验药剂:1000ppmPAC、10%HCL、10%NaOH七、实验步骤:混凝实验混凝剂最佳PH测定(1)1000ppmPAC溶液(2)取8个烧杯洗净并编号备用(3)每个烧杯加入500ml水样,PAC加入量的方案见下表,用清洁的玻璃棒在烧杯中快速搅拌1min、然后慢速搅拌2min(4)剩余水样加入0号烧杯,不做任何处理,仅作对比用(5)搅拌后,在水样静止沉淀20分钟,仔细观察以下项目:一、形成绒粒的快慢,二、绒粒之间水的透明度,三、绒粒大小和沉降快慢,并记录在表(6)数据分析对比,按观察项目排列混凝效果顺序,以确定最佳ph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烧杯试验方法
混凝烧杯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容器,主要用于混合、溶解、反应等实验操作。

下面将介绍混凝烧杯的试验方法,包括选择烧杯、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试剂的加入与混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一、选择烧杯
混凝烧杯通常由耐热玻璃或塑料制成,根据实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尺寸的烧杯。

一般情况下,选择容量稍大于所需试液的烧杯,以防止液体溢出。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清洗烧杯:使用洗涤剂和水彻底清洗烧杯,确保无异物残留。

2.干燥烧杯:将清洗后的烧杯倒置在纸巾或干燥架上晾干,以去除水滴。

3.称重:将干燥的烧杯放在天平上,记录其质量。

三、试剂的加入与混合
1.加入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将所需试剂逐一加入烧杯中。

在加入液体试剂时,可以使用滴管或移液器进行定量的加入。

如果有需要加入固体试剂,可以使用试剂勺或称量瓶加入。

2.混合试剂:在试剂加入烧杯后,使用玻璃搅拌棒或磁力搅拌子将试剂充分混合。

搅拌的速度和时间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整,确保试剂均匀混合。

四、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防止破碎:避免将烧杯从高处掉落或碰撞,以防止破裂。

特别是当
烧杯装有高温或有害物质时,更需要小心操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防止溅溶:在加入试剂、混合试剂等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液面
高度,避免溅溶。

如果试剂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

3.灶台上操作:当进行加热或高温反应时,需要将烧杯放在火焰或加
热装置上。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调节火焰大小,控制加热温度,避免试剂
沸腾过程中溢出或烧杯破裂。

4.出现异常要及时停止操作:如果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如剧烈气泡
冒出、颜色变化异常等,应当立即停止操作,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混凝烧杯试验方法主要包括选择烧杯、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试剂的加入与混合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
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个人
安全和实验室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