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转基因植物
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离体条件下,对不同生物的DNA进行加工,并按照人们的意愿和适当的载体重新组合,再将重载体转入受体中,并使其在体内表达的植物。
转基因植物通常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环境抗性、抗除草剂、耐储存、提高某些成分的含量等优良性状。
第一节植物转基因技术
一、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就是植物体细胞或性细胞,在人为控制的培养条件下都具有再生成新个体的潜能,因而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被诱导生长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二、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基本路线
1.目的基因的分离
2.载体构建
3.导入细菌并利用细菌繁殖扩增重组DNA
4.对植物组织或细胞进行转化
5.植株再生
6.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7.转基因植株的种植
三、转基因的受体系统
1.植物组织受体系统:
受伤的细胞容易受到病毒或质粒的感染。这些病毒或质粒上的某些DNA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转移到受伤的植物细胞,并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可以培养成完整的转化植株。该受体系统转化率高,可获得较多的转化植株,取材广泛、适用性广。但再生植株无性系变异较大,转化的外源基因稳定性差,嵌合体多。
2.原生质体受体系统:
是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的部分,是一个质膜包围的“裸露细胞”。原生质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具有分化、繁殖并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具有全能性。原生质体在体外比较容易完成一系列细胞操作或遗传操作,互相之间可以发生细胞融合,而且还可以直接高效的捕获外源基因,嵌合体少。但缺点是遗传稳定性差,培养周期长,难度大,再生频率低。
3.生殖细胞受体系统:
它是以植物生殖细胞如花粉细胞、卵细胞为受体细胞进行基因转化的系统。目前主要以两条途径利用生殖细胞进行基因转化:一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花粉细胞和卵细胞的单倍体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细胞,进一步分化发育成单倍体植株,从而建立单倍体的基因转化系统;二是直接利用花粉和卵细胞受精过程进行基因转化,如花粉管导入法、花粉粒浸泡法、子房微针注射法等。由于该受体系统与其它受体系统相比有许多优点,如:具有全能性的生殖细胞直接为受体细胞,具有更强的接受外源DNA的潜能,一旦将外源基因导入这些细胞,犹如正常的受精过程会收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利用植物自身的受粉过程,具有操作方法方便、简单。不足之处是利用该受体系统进行转化受到季节的限制;只能在短暂的开花期进行,且无性繁殖的植物不能采用。
4.叶绿体转化系统
外源基因可以在叶绿体中得到稳定表达,而且还具有许多优点:
(1)便于外源基因定位整合
(2)基因为多拷贝,表达量高
(3)导入的外源基因性状稳定性高
(4)能直接表达原核基因
四、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的方法
(一)DNA直接转移法
1.化学刺激法
植物原生质体借助一些化学试剂(如PEG、氯化钙等)的诱导能吸收外源DNA、质粒等遗传物质,并有可能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去。
此法对细胞伤害少,可避免嵌合体产生,易于选择转化体,受体细胞不受种类限制。
2.电击法
首先是将原生质体在溶液中与DNA混合,利用高压电脉冲作用在原生质体膜上“电激穿孔”,形成可逆的瞬间通道,从而促进外源DNA的摄取。此法在动物细胞中应用较早并取得很好效果,现在这一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单、双子叶植物中,特别是在禾谷类作物中更有发展潜力。不但原生质体而且完整的单细胞也可利用此法,这对于那些难以从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植物或许有更大意义。
3.显微注射法
显微注射进行基因转化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技术,其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都比较成熟。特别在动物细胞或卵细胞的基因转化,核移植及细胞器的移植方面应用很多,并已取得重要成果。植物细胞的显微注射在以前使用很少,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并在理论技术上有所创新。
4.基因枪法
克莱因(Klein)等1987年首次用基因枪轰击洋葱上表皮细胞,成功地将包裹了外源DNA的钨弹射入其中,并实现了外源基因在完整组织中的表达。这一方法要使用一种防枪结构的装置——基因枪,枪管的前端是封口的,上面只有直径1mm左右的小孔,弹头不能通过。其具体操作是将直径4um左右的钨粉或其它重金属粉在外源DNA中形成悬浮液,则外源DNA会被吸附到钨粉颗粒的表面,再把这些吸附有外源遗传物质的金属颗粒装填到圆筒状弹头的前端,起爆后,弹头加速落入枪筒,在枪筒口附近被挡住,而弹头前端所带的钨粉颗粒在惯性作用下脱离弹头,以高速通过1mm的小孔直接射入受体,其表面吸附的外源DNA 也随之进入细胞。也可以用高压放电或高压气体使金属粒子加速。
5.脂质体介导法
脂质体是由磷脂组成的膜状结构,将磷脂悬浮在水中,在适当条件下,受到高能声波处理时,磷脂分子群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小囊泡状结构,称为脂质体。用脂质体包裹一些DNA、RNA分子就成了一种人工模拟的原生质体,它的外膜相当于人造的细胞质膜。然后与植物原生质体共保温,于是脂质体与原生质体膜结构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后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而将外源DNA 导入植物的原生质体。这种方法具有许多方面的优点,包括可保护DNA在导入细胞之前免受核酸酶的降解作用,降低了对细胞的毒性效应,适用的植物种类广泛,重复性高,包装在脂质体内的DNA可稳定地贮藏等。
6.微激光束法
是利用激光脉冲引起细胞膜可逆性穿孔,从而将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
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找出合适的细胞,然后用激光光源替代荧光光源,使细胞壁被击穿,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
7.花粉管通道法
这种方法最早是由周光宇1983年建立。花粉管通道法是将外源的DNA片段在自花授粉后的特定时期注入柱头或花柱,使外源DNA沿花粉管通道进入胚囊,转化受精卵或其前后细胞,转化率高达10%。这一方法的建立开创了整株活体转化的先例,可以应用于任何开花植物。
(二)农杆菌的Ti质粒与植物遗传转化
人们很早就发现双子叶植物常发生一种冠瘿瘤病,该病在法国、东欧和意大利的葡萄和果树上曾大面积发生。1907年Smith 和Townsent等首先发现这种冠瘿瘤病是由根癌农杆菌引发的。
1974年Zaenen等在根癌农杆菌内发现并分离了一种与肿瘤诱导有关的大型质粒(大于200kb),称为Ti质粒。
1977年Chilton等在研究农杆菌侵染后形成的植物肿瘤细胞时,用分子杂交发现在肿瘤细胞中存在着农杆菌Ti质粒的一个片段,称为T-DNA(Transfer-DNA)。实验表明,T-DNA转移到植物细胞后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并得以表达,从而导致了冠瘿瘤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的T-DNA可以通过减数分裂稳定地传给植物的后代,Ti质粒的上述特性成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遗传转化的重要基础。
Ti质粒为根癌农杆菌核外的一种环状双链DNA分子,长约200Kb。其中含有一段称为T-DNA的可转移区段,当农杆菌侵染寄主细胞后,T-DNA可以从农杆菌转移到寄主细胞内并整合到寄主细胞的基因组中。Ti质粒的这一特性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转基因奠定了基础。
T-DNA的长约23Kb,在其两端各有一个25bp左右的正向重复序列,称之为T-DNA的边界序列。在不同的农杆菌Ti质粒上该序列高度保守,一般认为右端重复序列对T-DNA的转移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