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流派研究1

中学语文教学流派研究1

二、“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
• 抓住一个根本:学习语言 • 遵循一条途径: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领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 一调,联一联,改一改,读一读) • 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吸收和积累语言,一是习得和 积淀语感。语感实践,语感分析 • 把握四个结合: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语感训 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语感训练与审美陶冶结合,语 感训练与语言知识结合。 • 加强一个联系:语言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尽量利 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市六
中语文教师。长期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1
982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上个世纪
80年代后,他先后提出“变‘讲堂’为
‘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
言’”的语文教育思想,构建了以学习语言
为核心,以语言和人的发展为本体的语文教
学新体系。1994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教
精选课件
9
• 建立一套常模: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 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 累语言,积淀语感。
• 设置七种课型:语言教读品味课,语言自读 涵咏课,语言鉴赏陶冶课,书面语言实践课, 口头语言实践课,语言基础训练课,语言能 力测评课
• 运用多种方法:美读感染,比较揣摩,语境 创设,切己体察
• 好,我现在提第二个问题。第一节有两句话,我现在把这两句颠倒一下,行不行? (朗读)“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 星。”(略顿)换了个位置,怎么样?哦,好多举手的呀,你说。
• 生:我觉得不行。因为他首先是由人间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然后再由天上的明 星,很自然地联想到天上的街市;又由天上的街市想到天上的人物。所以不能颠倒。 [在生回答时,师板书:街灯]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论文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论文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锐意改革,开拓进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流派。

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孟宪伦老师将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坛颇有影响的几种流派作了总结。

1.剥笋派这种流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语教学的精雕细刻和用词造句之精妙上。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从字、词教学入手,然后一层层剥进去。

大致可以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查字典,了解字音、词义,然后进行组词、辨析,进行造句练习;通过对词语的讲解,对课文进行思考与分析。

这样的教学,其长处在于让学生细细咀嚼,从中积累词汇,懂得用法,打下扎实的语言训练基本功。

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高润华就是剥笋派的代表人物。

2.得得派这种流派的特点是教学重训练,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

“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是“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文训练”的教学体系设计思想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一课有一得”的能力训练。

这派代表人物是上海市华东师大附中特级语文教师陆维椿。

他为了培养学生能力,建立了初中语文教学一百零八个训练点,实行了“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

每个单元完成一个训练点的教学,每个训练点选二、三篇文章作课文,从中取例指导学生训练。

“一得”是指教学的共同要求而言,至于学生自己领会所得,越多越好。

他在讲授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从中三次取例为三个不同训练点服务。

第一次是用文中记叙百草园的部分作为精学课文,训练学生“细致地观察环境的一角,体味观察的情趣,抓住感受到景物的特征,掌握组织叙述层次和描写特征的词句,记叙环境的一角”;第二次是用文中记叙的三味书屋的部分,作为略学课文,训练用综合印象片断提炼典型作记叙,补充训练“记叙一个场面中的不同情绪反映,具体观察(或回忆)一个学习场面,有重点地写师生活动的情景”;第三次是用文中记叙雪地捕鸟的段落,作为记叙人物动作的自学作业。

这种教学风格长处在于“注重实际应用,讲究实效,教学艺术的科学性强一些,把课教得实惠一些,让学生学得扎实一些,使教学效率高一些”。

中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

中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

中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
1. 古典派:注重传统文化,重视文言文学习,推崇经典格言。

强调语言文理并重,注重严肃性和规范性。

代表人物有钱钟书、吕叔湘等。

2. 现代派:强调实用性和现代性,倡导以现代语言为主,兼顾古典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注重思辨能力和创造力,推崇写作的个性和自由。

代表人物有余秋雨、李敖等。

3. 人文派:注重人文情感与审美体验,鼓励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关注人性、情感、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强调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代表人物有林语堂、朱自清、鲁迅等。

4. 实用派:强调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推崇读书、写作、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等。

5. 科学派:强调语言教学与认知科学的结合,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辨、判断等能力。

代表人物有李家祥、谢泳等。

初中语文文学流派知识点2023

初中语文文学流派知识点2023

初中语文文学流派知识点2023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学也在不断变迁和演变。

作为学习语文的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和拓宽文学视野都至关重要。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初中语文文学流派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现实主义流派现实主义流派是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流派之一,它以真实生活为题材,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物的心理刻画。

著名作家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都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第二部分:浪漫主义流派浪漫主义流派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个人主义,追求幻想与超脱现实。

著名作家郭沫若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部具有明显浪漫主义特色的诗歌作品。

第三部分:古典主义流派古典主义流派追求规则和秩序,它强调艺术的严谨和工艺的精细。

明代文学家杨慎所的《世说新语》是一部古典主义文学的杰作,其中的故事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展示了恢弘的人性观。

第四部分:现代主义流派现代主义流派在20世纪初兴起,它追求超越传统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

魏巍的《沙家浜》是一部现代主义小说,通过多重叙事视角和碎片化的结构探讨了个体在历史大背景下的命运。

第五部分:自然主义流派自然主义流派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剖析,关注人物的生存环境和社会问题。

著名作家巴金的《家》是一部自然主义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现实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悲惨命运。

第六部分: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是一种流派新近兴起的文学流派,它注重感觉和形象的传达,追求文学的纯艺术性。

《操场》是新感觉派诗人余光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操场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七部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现代文学的一种创新尝试,它试图恢复古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一部古文运动的小说,通过现代人的视角描写了唐朝时期的历史虚构。

初中语文文学流派知识点2023就是这些,通过了解这些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文学形式和文化背景。

中学语文教学流派简介

中学语文教学流派简介

中学语文教学流派简介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语文教学领域,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方法。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的中学语文教学流派,包括传统文化教育流派、实用主义流派和思维导向流派,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一、传统文化教育流派传统文化教育流派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在这一流派中,教师注重对经典文化的解读和传授。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重点讲解古文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书法、诗词、古典音乐等艺术修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教育流派的优点在于能够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时,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也得到提升。

然而,这一流派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过于注重传统文化可能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繁琐,使学生产生学习负担;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脱节,缺乏实际应用指导。

二、实用主义流派实用主义流派注重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这一流派中,教师会通过实际案例和生活实践来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

例如,在学习写作时,教师会让学生模仿、参考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作品来培养写作能力。

实用主义流派的优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通过将学习与实际结合,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语文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然而,实用主义流派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过于注重实用性可能导致忽视了对传统文化和文学修养的培养,使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思维导向流派思维导向流派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这一流派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合作思维。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逻辑关系、推理过程,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辨讨论。

思维导向流派的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流派教学流派认识语文教改

语文教学流派教学流派认识语文教改

语文教学流派在语文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教师专业化发展流派
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通过培训、反思和实践,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校本教研流派
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 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技术应用流派
培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语文教学,提高教 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与反思
对语文教学流派的总结与评价
语文教学流派的发展历程
从传统语文教学流派到现代语文教学流派的演变,以及各流派 的特点和贡献。
语文教学流派的理论基础
分析各流派所依据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等,探讨其 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
语文教学流派的实践效果
评价各流派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和局限性。
总结词
注重语境运用
详细描述
语境教学法强调在语言运用中结合语境因素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该流派认 为,语言的意义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语境密切相关。因此,语境教学法注重对语言上下文、文化 背景等语境因素的分析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运用。
篇章教学法
总结词
着眼于文章整体
发展壮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语文教学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流派逐渐发展壮大,流派之间的交 流和合作也日益加强。同时,一些流派开始走向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形成了更加完 整的教学体系。
多元化发展
在当代社会,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教育的普及化,语文教学流派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各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图景 。
04
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 展望

语文教学九大流派

语文教学九大流派

语文教学九大流派拉萨市江苏中学语文组央珍1、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

特点:熏陶感染塑心灵。

其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有激情,对语文教育要“倾情”。

在教育学生方面,主张“只有丹心一片,才能心心相印”;在教学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要“教之以情,授之以趣”。

于漪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语文教学要讲出“美”来,悟出“巧”来,点出“活”来,练出“实”来。

情感派的重点区域是上海、辽宁。

2、导读派: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特点是: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训练,把语文教学过程当作学生训练过程。

钱梦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是主线。

“何谓训练?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

训练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师生协同活动过程。

”蔡澄清:“教学之道无他,求其善导而已。

”钱梦龙在“三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式”课堂教学结构: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其中自读课是导读的主要课型。

他构建了“导学五步教学法”: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代表作《导读的艺术》。

3、思维派:主要代表宁鸿彬。

特点:用创造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

提出为21世纪培养人才的未来教育观。

“创造性思维训练不是另搞一套,而是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听说读写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课内的正常学习活动。

”在长期的实践中提出了“宁氏教学三原则”: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

三个欢迎: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三个允许: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

4、管理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

特点:将控制论、管理论运用与语文教育,把教育管理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教育能力。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学流派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学流派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学流派1.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文学流派。

它关注社会问题,描绘人们的真实生活和处境。

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是真实存在的,反映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争议。

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描写细节和人物心理,力求反映社会现状,展现社会问题。

2.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它将想象和感受视为重要元素,追求独特和非凡的艺术形式。

浪漫主义文学提倡表现人们内心的激情、爱情和追求理想的冲动。

作品中常常出现奇幻的情节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

3.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延伸。

它强调用科学和现实观察方法来描绘和解释现实。

自然主义文学注重对人物以及人类行为的客观描述,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作品中常会出现贫困、犯罪和社会不公等题材,以展示现实的丑陋面。

4. 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指受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的文学作品。

它注重秩序、理性和均衡,并追求艺术的完美和规范。

古典主义文学追求经典的艺术形式和传统的艺术价值,强调人物的高尚和英雄品质。

5. 启蒙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是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追求知识、理性和智慧,提倡人的自由和平等。

启蒙主义文学批判封建制度和迷信,主张人民的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

作品中常出现启迪人民思想的道德教诲和社会议题。

6. 民族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是表达民族认同和民族精神的文学形式。

它关注民族历史、文化和命运,强调对本民族的理解和关爱。

民族主义文学以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为核心,讴歌民族英雄和民族斗争。

7.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指一国或一族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特色的文学形式。

它承载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沉淀的文化。

传统文学常包括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古代诗歌和戏剧等形式。

作品中常反映某个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生活俗和价值观念。

以上是高中语文常见的文学流派。

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流派表达的特点和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流派的介绍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流派的介绍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流派的介绍一、文学流派的定义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现象。

它通常是由一群具有共同风格和主题的文学作品所组成,代表着一定时期内文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流派的介绍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文学流派及其特点1.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流派之一。

它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为特点,通过对人物、事件、环境的描写,揭示出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典型的代表人物。

2.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则强调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强调个性和自由。

它通过夸张、想象、象征等手法,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和主观色彩。

例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就是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典型代表。

3.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是随着20世纪初西方文化多元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学流派。

它强调个人经验和内心感受,通过非传统的表现手法,如荒诞、象征、意识流等,表现现代人内心的困惑和痛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品如《变形记》、《尤利西斯》等,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介绍文学流派的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介绍文学流派时,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是关键。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文学流派的风格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例如,在介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尤利西斯》等作品,通过阅读感受作品中的荒诞、意识流等手法。

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介绍介绍文学流派时,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和流派的特点。

例如,在介绍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时,可以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介绍文学流派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是提高他们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简介

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简介

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简介
1.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主张讲课要声情并茂,兼之以导,
熏陶感染塑心灵。

2.导读派: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主张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点拨下的学生训练的过程。

3.思维派:以宁鸿彬为代表,主张运用创造教育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
力训练。

4.管理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主要将管理学、控制论运用于语文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语感派:以洪镇涛为代表,强调“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为学习语文的
唯一途径。

6.目标教学派:以武镇北为代表,主张在语文教学中以“师生双向达标”为核
心。

7.快速写作派:以杨初春为代表,主张以“45分钟写800字的文章”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快速写作能力。

8.快速阅读派:以程汉杰、晏茂心、潘意敏、王学贤等为代表,以培养学生的
快速高效阅读能力为突破点。

9.大语文教学派:以张孝纯、姚竹青为代表,提出“教大语文,育小能人”,以
培养“六种能力”的小能人为突破点。

语文教学论教学流派

语文教学论教学流派

语文教学论--教学流派语文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在教学流派方面,语文教学论涉及到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流派,这些教学流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下面将对几种主要的语文教学流派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传统语文教学流派传统语文教学流派主张以“读经”、“背诵”、“模仿”为主要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记忆和背诵。

这种教学流派认为,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反复诵读和背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传统语文教学流派也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认为写作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传统语文教学流派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过于强调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记忆和背诵,忽视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其次,传统语文教学流派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

最后,传统语文教学流派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以学生的背诵和写作为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其他语文能力的评价。

二、现代语文教学流派现代语文教学流派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教学流派认为,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

现代语文教学流派的教学方法多样,包括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现代语文教学流派的优势在于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现代语文教学流派的教学方法多样,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现代语文教学流派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过于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次,现代语文教学流派的教学方法过于灵活多样,有时难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最后,现代语文教学流派的评价方式过于复杂多样,有时难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多元文化语文教学流派多元文化语文教学流派主张以“文化多元性”为核心,强调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

语文教学流派教学流派认识语文教改

语文教学流派教学流派认识语文教改

语文教学流派教学流派认识语文教改汇报人:2023-12-17•语文教学流派概述•语文教学流派教学理念与方法•语文教改背景与目标目录•语文教学流派在语文教改中作用与影响•语文教改实践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语文教学流派与语文教改未来发展趋势01语文教学流派概述语文教学流派,是指具有相似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的教师群体所形成的组织或派别。

它通常是由一批具有共同追求和理念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语文教学流派的特点主要包括:具有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拥有代表人物或核心人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对语文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语文教学流派定义与特点我国语文教学流派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以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为代表的“白话文运动”倡导者,提出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等口号,形成了“国文”教学流派。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语文教学流派也不断涌现,如“情境教学”、“情感教学”、“导学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流派。

语文教学流派发展历程根据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流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传统式教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叶圣陶、朱自清等,主张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强调阅读、写作和语法等基础训练。

人文式教学流派:代表人物有王丽、钱理群等,主张将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探究式教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李吉林、张孝纯等,主张通过探究和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情感式教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李镇西、窦桂梅等,主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情感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

导学式教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魏书生、陈军等,主张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流派分类与代表人物02语文教学流派教学理念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十大流派

语文教学的十大流派

语文教育教学十大流派王棨君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但是小学、中学,甚至也是大学必学的课程。

不仅如此,其实语文的学习更贯穿了整个人生,作为一个中国人时刻都离不开汉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学习的。

尽管我们学习了 10 多年,甚至一辈子,但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语文学好了,学够了,这是因为语文所包含的内容繁多而且复杂,对语文的学习没有止境的。

平时的语文学习总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有时下决心、下狠心想把语文学好,把成绩提上去,可是费了很大努力,收获甚微,就像拳头砸在了棉絮上,没了回响,让人不可所措,无可奈何。

不仅如此到了备考中考、高考时学生们更加焦虑。

有没有什么方法学习、复习备考语文呢?人们都在从各种角度进行探索。

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十大流派:一、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

特点:熏陶感染塑心灵。

其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有激情,对语文教育要“倾情”。

在教育学生方面,主张“只有丹心一片,才能心心相印”;在教学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要“教之以情,授之以趣”。

于漪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语文教学要讲出“美”来,悟出“巧”来,点出“活”来,练出“实”来。

情感派的重点区域是上海、辽宁。

二、导读派: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特点是: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训练,把语文教学过程当作学生训练过程。

钱梦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是主线。

“何谓训练?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

训练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师生协同活动过程。

”蔡澄清:“教学之道无他,求其善导而已。

”钱梦龙在“三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式”课堂教学结构: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其中自读课是导读的主要课型。

他构建了“导学五步教学法”: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中国七大教学流派

中国七大教学流派

中国七大教学流派“观点鲜明,操作程序具体,语言表达清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切合中国实际”,对中小学教学产生一定影响的教学流派的共同写照。

这些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既学习了当代西方教学理论的长处,又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本土特色,是广大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

一.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从对“程序教学”的反思开始,到“三本教学”模式的确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前后坚持了近40年,在中小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从反思“程序教学”开始2在实验基础上萌生新思想3实验紧密跟随时代发展二.邱学华:“尝试教学”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需要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从设想到自成一体的理论升华明晰具体的课堂操作第一步是准备练习。

第二步是出示尝试题。

第三步是自学课本。

第四步是尝试练习。

第五步是学生讨论。

第六步是教师讲解。

第七步是第二次尝试练习。

三、黎世法异步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1 基于“学情理论”并且不断发展“六段教学方式”揭示了一条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即教学方式一定要适合学情。

根据这条基本规律,黎世法在“学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情为条件的最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

2 “六步”实现“个体化学习”在异步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个体化学习”是一条主线,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阶段进行学习的过程。

3 实施异步教学理论不能忽视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异步教学理论正在不断对自身进行着完善和补充。

然而,异步教学要取得更大的发展,以下几个问题不容忽视:第一,要正确理解“最优教学方式”中的“最优”二字的科学含意。

二,异步教学的源头是学情理论。

三,认为“认识规律,并按规律形成一套简洁的教学操作模式与方法,四,异步教学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程度较高,五,实施异步教学不仅仅涉及课堂教学问题,还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和要求按需组织教学等问题。

语文教学流派教学流派认识语文教改

语文教学流派教学流派认识语文教改

对未来语文教学流派与语文教改的展望与期待
语文教学流派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语文教学流派将会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各种流派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将更加频 繁和深入。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语文教学流派也将会更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 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语文教改的未来发展方向
促进语文教育改革
语文教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为语 文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促进了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
02
语文教学流派分类与特点
传统语文教学流派
01
02
03
重视经典诵读
强调对古代文学、历史、 哲学等经典的诵读,以培 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 能力。
注重基础知识
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如字词、语法、修辞等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 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科 学化、个性化,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语文教改的实践与探索
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
在实践中,语文教学改革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如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 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等。
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
在探索中,语文教学改革不断尝试新 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 网络教学等,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和质量。
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与评估
成果展示
通过展示学生的阅读笔记、写作 作品、课堂表现等,充分展示了 语文教改实践的成果。
成果评估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 作能力、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 估,客观地反映了语文教改实践 的效果。
语文教改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语文教改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学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 等。

语文教学流派教学流派认识语文教改

语文教学流派教学流派认识语文教改
重视德育教育
传统语文教学流派认为,语文教育 应该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 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0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 教学流派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流派的产生
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弊端
传统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过程、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不 高。
新课程改革的推动
语文教学流派认识与语文教改
2023-11-10
目 录
• 语文教学流派概述 • 传统语文教学流派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流派 • 语文教学流派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反思 • 总结与展望
01
语文教学流派概述
语文教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
语文教学流派的产生
语文教学流派伴随着语文教学的历史发展而形成,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和教学风格相互碰撞、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教学流派。
情感教学流派
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情感需求,避免过度依赖教材和教师 主观感受,引导学生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
生活化教学流派
要更加注重语言实践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于追 求生活化而忽略语文学科的本质和深度。
语文教学流派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多元化发展
语文教学流派将更加多元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会 有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流派出现。
03
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流派还需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全面
发展的需求。
04
语文教学流派在实践中的 应用与反思
语文教学流派在实践中的应用
经典诵读教学流派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中华经典,培 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 ,同时提升语文素养和记忆力。

语文教学的各大流派

语文教学的各大流派

语文教学的各大流派一、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为代表)于漪老师被称为语文教育审美派或“情感派”代表人,属于情感型教师,不仅文学作品能讲得流光溢彩,情趣盎然,就是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她也能挖掘出丰富的情感内蕴,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从而形成她情真意切、情深意长、以情感人的总体教学风格。

(《语文审美教育论》张永昊、周均平著)五岳之美,各异其秀。

以于漪为代表的情感派的“秀”在“感情”。

陈钟梁描述语文教学的一段话,表现出了情感派的特点:1.导言——“未成曲调先有情”;2.提问——“惊风乱占芙蓉水”;3.讲述——“语不惊人死不休”;4.插语——“一声惊堂满座醒”;5.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6.过度——“嫁与春风不用媒”;7.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8.情感——“无情未必真豪杰”;9.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10.体态——“此时无声胜有声”;11.板书——“冗繁削尽留清瘦”;12.教具——“大珠小珠落玉盘”。

纵览情感派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献慈爱—富激情—重感染—善诱导二、导读派(以钱梦龙、黎见明和蔡澄清为代表)钱梦龙老师导引有方,启发激励,灵活自如,课堂常常如开渠引水,而最后总是水到渠成,启人心智。

他和我们重庆的黎见明先生开创了语文教学的“导读派”。

导读派的特点:(一)注重教师的“导”:钱梦龙提出著名的“三主”理论,教师的“导”处于关键环节。

(二)突出课堂的“训练”:主张以训练为主线。

(三)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蔡澄清导读主要以“点拨”其主要特征。

三、管理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教育离不开管理。

魏书生把管理的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成为了管理派最具实力的教育改革家。

魏书生说:“教育和管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班级管理如果借鉴企业管理的一些方法、措施,其管理质量会大大提高是无疑的。

各种教学亦然,如果把工厂管理的一些规定借鉴来,显然会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

初中语文相对于小学语文更注重哪些文学流派的学习

初中语文相对于小学语文更注重哪些文学流派的学习

初中语文相对于小学语文更注重哪些文学流派的学习初中语文相对于小学语文更注重的文学流派随着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他们不仅从小学习的基础语文知识中获益,还开始接触更加广泛的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

相对于小学语文,初中语文更注重对不同文学流派的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深度。

本文将介绍初中语文中更加注重的几个文学流派,并探讨为什么这些流派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1. 古文学派古文学派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将会接触到古代文学作品,如《论语》、《史记》等,通过研究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才华,学生们能够理解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借此提升自身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2. 现代文学派现代文学派包括了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种文体。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将会接触到一些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品,如胡适的《中国小说史略》、鲁迅的《狂人日记》等。

通过研究现代文学作品,学生们能够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了解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培养对时代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3. 戏剧文学派戏剧文学派在初中语文课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学习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茶馆》等,学生将会体验到戏剧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表达方式。

戏剧文学派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和表演技巧,并锻炼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4. 传统文学派传统文学派包括了传统的诗词、曲艺等形式。

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到唐诗宋词、民间曲艺等传统文学作品。

通过学习传统文学派,学生们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心。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因此更加关注对不同文学流派的学习是理所当然的。

通过对不同文学流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和批判思维。

除此之外,文学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们的情感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近年来,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语文教学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开创了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形成了丰富的教学流派。

本文将介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

一、文化思维流派
文化思维流派是以阎连科等学者为代表的一种思想流派。

其认为,语文教育要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参与来实现。

即从文本入手,通过对经典与文化的深入解读和思考,来唤醒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懂得自我表达和参与社会文化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文化思维流派通常会采用小组合作和阅读分享等形式,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二、美育流派
美育流派是以傅瑞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种思想流派。

其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通过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判断力。

在教学实践中,美育流派通常会将文化与艺术相结合,通过文艺作品的解读和创作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多元文化流派
多元文化流派是以邓中夏等学者为代表的一种思想流派。

其认为,语文教育需要关注多元文化的存在,并通过学习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胸怀。

多元文化流派通常会将文本与历史、社会、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跨领域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四、多元智能流派
多元智能流派是以霍华德·加德纳等学者为代表的一种思想流派。

其认为,语文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智能的发展,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多元智能流派通常会追求拓宽教学手段,例如将文本与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相结合。

五、认知生成流派
认知生成流派是以陈琦等学者为代表的一种思想流派。

其认为,语文教育要帮助学生理解思维的本质,创造一种新的认知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认知生成流派通常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通过PBL (问题驱动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

六、教学设计流派
教学设计流派是以陈百强等学者为代表的一种思想流派。

其认为,语文教育要注意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注重课堂思维活动的组织和支撑。

教学设计流派通常会追求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例如通过游戏化教学、互动化学习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能力导向流派
能力导向流派是以林星海等学者为代表的一种思想流派。

其认为,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能力导向流派通常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学科能力,例如阅读、写作、表达、思维等,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各具特点,但都探索了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流派,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构建更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语文教育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