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72018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答题卡中)。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2.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北京人3.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不包括:( )A.尧 B.舜 C.启 D.禹被称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的技能是()A.制作工具 B.直立行走 C.群居生活 D.学会用火5.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D. 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6.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行书7.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 )A.鲁班 B.荀子 C.屈原 D.老子8.在哪个战役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9.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221年10.秦始皇设太尉管理的是:()A.行政 B.军事 C.财政 D.监察11.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的诏书传到桂林,当地却没有人认识。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统一度量衡1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指:( )A.国人暴动 B.武王伐纣 C.楚汉之争 D. 陈胜、吴广起义13.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西汉时提出“以德化民”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14.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18北京四中初一(上)期中历史

2018北京四中初一(上)期中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 元谋人遗址B. 巫山人遗址C. 北京人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2. 下列各项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④国家的产生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 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黄帝和蚩尤B. 炎帝和女娲C. 尧和舜D. 炎帝和黄帝4. 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长江流域居民的主食最有可能是A. 小米饭B. 大米饭C. 馒头D. 玉米粥5. “他是终结者,又是开拓者。
在他这里,我国部落联盟局面结束,早期国家产生。
”他是A. 炎帝B. 黄帝C. 尧D. 禹6.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是A. 舜继尧位B. 禹继舜位C. 启继禹位D. 汤灭夏7. 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这源于A. 商汤灭夏B. 武王伐纣C. 盘庚迁都D. 平王东迁8. 通过牧野之战打败纣王,进而建立西周的是A. 周文王B. 周武王C. 周平王D. 周幽王9. 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A. 商汤B. 周文王C. 夏桀D. 周武王10.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
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A. 冶铜业十分发达B.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 社会腐败现象严重D. 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11. 下列“马”字,出现时间最早的是A. 金文“马”B. 甲骨文“马”C. 大篆体“马”D. 楷书“马”12. 下列关于我国早期国家发展更替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A. 夏—商—东周—西周B. 商—西周—夏—东周C. 夏—商—西周—东周D. 商—东周—夏—西周13. 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十)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十)(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A .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B . 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C .战国铁农具D .汉代耕作石画像2.记者2014年10月11日从农业部获悉,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四期攻关项目 获得重大突破,创造了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我国古代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 .山顶洞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3.4月21日,农历三月初三,乙未年中华人文初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 .炎帝 蚩尤B .黄帝 、炎帝C .尧、黄帝D .尧、舜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 )A .扩充疆域B .巩固统治C .分封亲属D .赏赐功臣5.长篇小说或电视连续剧《封神演义》中,有姜子牙、哪吒等诸多正面人物,但也有一个作为著名暴君的反面人物,他宠爱妲己,实行残暴统治,导致国家灭亡。
他就是( )A .夏桀B .商纣王C .周幽王D .周平王6.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原因是( )A .商朝建立定都于殷B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C.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D.“殷”字吉利7.有这样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曾经激励了很多人发愤图强。
其中“卧薪尝胆”的是()A.吴王夫差B.越王勾践C.春秋首霸齐桓公 D.楚庄王8.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9.现在的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A.齐、楚、秦、燕、赵、魏、韩B.楚、秦、赵、宋、魏、齐、韩C.晋、楚、齐、韩、赵、燕、魏D.吴、魏、燕、赵、楚、秦、韩10.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中期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哪里?A。
云南元谋县B。
北京周口店C。
XXXD。
浙江余姚市2.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XXX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哪里?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山顶洞人遗址D。
河姆渡遗址3.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⑤半地穴式房屋A。
①②③⑤B。
②③④C。
①③④⑤D。
①②④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A。
学会了建造房屋B。
自然环境的改善C。
原始农业的发展D。
人工取火的实现5.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A。
山顶洞人B。
大汶口人C。
半坡居民D。
河姆渡居民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XXX”是指谁?A。
XXXB。
XXXC。
XXXD。
XXX7.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
发展经济B。
勤政爱民C。
重视教育D。
增强军事力量8.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A。
分封制B。
禅让制C。
制D。
郡县制9.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了XXX,现已被XXX永久珍藏,它是什么?A。
四羊XXXB。
青铜立人C。
人面鱼纹盆D。
司母戊鼎10.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错误的是哪个?A。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考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答案1、地球上开始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是A、170万年前B、30亿年前C、300万年前D、70~20万年前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是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3、在下列选项中,大量或者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和北京人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D、元谋人和山顶洞人4、《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出现于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黄帝、炎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5、有一个叫《轩辕伏魔录》的游戏曾大为流行。
这个游戏讲述的是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蚩尤的故事。
故事中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B、炎帝C、炎帝和黄帝D、蚩尤6、右图(鎏金铜面具、青铜纵目人像)反映了距今5000年到3000年在四川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A、殷墟文化B、夏文化C、三星堆文化D、二里头文化7、殷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位于中国河南安阳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
把商朝都城迁到这里的国君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8、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电视剧《哪吒传奇》,哪吒帮助武王打败了纣王。
这是一次改朝换代的生死决战,从此,历史由商朝过渡到了周朝。
“这次战争”指的是A、阪泉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中,等级最高的是A、士B、诸侯C、天子D、卿大夫10、公元前841年,镐京爆发“国人暴动”的主要原因是A、纣王推行暴政B、幽王“烽火戏诸侯”C、周厉王对人民推行压制政策D、犬戎进攻镐京1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A、西周时期B、东周时期C、秦朝D、西汉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是因为商朝A、有了史官B、有了确切纪年C、有了史书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13、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
2017-2018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017.11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
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小明在某地旅游中听到导游介绍道,“他们使用的火种,不是人工取的,或许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引燃了火,又或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的火,他们把火种保存下来,日夜轮流看护。
”下列生活方式与“他们”相符的是A.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的房屋里B.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C.过着群居的生活D.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中国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良渚文化遗址D.陶寺遗址4.远古时期的半坡居民在猎获一头野猪后,需要用尖锐的器物将猪腿剁下。
他们使用的工具应该属于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器D.铁器5.假如今天的河姆渡人要发展远古生态旅游事业,他们设立的招待游客的房屋样式是A B C D6.《周记》记载:“神农耕而作陶。
”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当时制陶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B.上古居民发现了陶土的巨大用途C.半坡氏族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D.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原始手工业的发展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生产工具的改进C.饲养水平的提高D.人工取火的发明8.以下这些考古发现,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东西都是黄帝发明的B.这些东西都是炎帝发明的C.表明远古传说都是真的D.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9.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2页密学校 班级姓名 考生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A .元谋人B .北京人C .蓝田人D .山顶洞人2.原始农耕生活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 A.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B.元谋人、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大汶口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3.在半坡遗址发掘过程,考古人员发现一个罐子里存储芥菜籽之类的种子,这个罐子可能是( )A.彩陶B.白陶C.黑陶D.青铜器皿4.秦统一后,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人统一文字,统一后的文字是( ) A.金文 B.大篆 C.甲骨文 D.小篆5.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6.《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奴隶制D.分封制7.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 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 商代都城遗址。
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 里( ) A.汤 B.盘庚 C.纣 D.武丁8.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大盂鼎 9.以下故事可以通过甲骨文考证的是( )A.尧的传说B.舜的故事C.大禹治水D.武王伐纣 10.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11.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是( ) ①韩 ②赵 ③楚 ④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13.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15.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
七年级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

学年人教版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2017-2018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假如你去北京旅游,你可以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 1. .半坡人遗址D.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B.北京人遗址A A【答案】项中BCD项符合题意;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
A的遗址分别位于浙江余姚,云南省元谋县和陕西西安。
故选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2. .火的使用A .原始农业的产生B .建造房屋C .使用陶器D 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生活趋于稳定。
,和半坡居民.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的出现B所以答案选中华文明的起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
•每年的清明节,都会在湖南炎陵县举行炎帝陵祭祖大典,以此来表达华夏儿女对始祖炎帝3. ( )的是”人文初祖“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下列传说人物中,被尊奉为中华民族.黄帝A .大禹B .伏羲C .女娲D 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
相传黄帝建造宫殿,制作衣服,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尊称为。
选择答案”人文之祖“。
A华夏之祖·中华文明的起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史记4. ( )映的制度是.禅让制A .分封制B.世袭制C.宗法制D 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史实,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
故答案”禅让“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
A是人文初祖・中华文明的起源・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5.宗亲、功臣(诸侯周天子).行省制 D.郡县制 C.分封制 B.禅让制A B【答案】”周天子将土地、平民等分给宗亲、功臣“【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疆域,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 共2页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单项选择题 请把各题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每小题2分,共40分)1、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终揭晓,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入选,这是在云南发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2、研究人类起源的最主要证据是( )A.神话传说B.化石遗存C.现有物种D.历史著作3、“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 )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4、下列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相同之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都能饲养家畜③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④种植粟和蔬菜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5、清明公祭黄帝活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此活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表达了中华 )A.“钻燧取火”,挑战自然B.尝遍百草,发明医药C.治水成功,声名远播D.华夏之源 人文始祖6、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是( )A.公元前20世纪前期B.公元前20世纪后期C.公元前21世纪前期D.公元前21世纪后期 7、青铜制品的普遍应用,推动了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
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在( ) A.夏朝 B.商周时代 C.西汉 D.东周8、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争霸贯穿了整个春秋时代。
其中,对内整顿朝政,对,最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成就霸业的是( )A.宋襄公B.晋文公C.齐桓公D.楚庄王 9、如何治理水患现在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历史上最早成功治理黄河水患的英雄是( ) A.禹 B.勾践 C.李冰 D.夫差 10、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11、春秋时期,齐国能够迅速强大,首先称霸的原因有(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 ② 经济上,生产发展 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④用人上,重用管仲为相 ⑤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 12、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使用B.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C.各国君主的支持D.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3、据史书记载,商鞅在秦国为相十年,宗室贵戚大多因他的变法而怨恨他。
2017-18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从右图“北京人复原头像”中,可以看出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为“北京人复原头像”提供重要依据的是()。
A. 北京人化石B. 北京人的传说C. 北京人的画像D. 北京人的文字记载2.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②北京人使用的是经过人工磨制的工具③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所以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④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3. 下列属于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4.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出现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③④⑤5. 哪一场战役后,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
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马陵之战6.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的建立7. 二里头遗址清理出大量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制品。
其中青铜爵、青铜斝形制古朴庄重,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
这属于哪一王朝的文明成就()。
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8.“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这里的“殷”指的是()。
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9. 下列不属于商朝文明成就的是( )。
图1:司母戊鼎 图2:毛公鼎及铭文 图3: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4: 四羊方尊A .图1B .图2C .图3D .图4 10.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
周朝的列鼎列簋制度反映了( )。
A .周朝青铜器制作的高超工艺B .周朝青铜器的种类繁多C .周朝青铜器的用途广泛D .周朝社会有严格的等级界限11.阅读某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人教版)试题带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相传,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什么制度( )A.推举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3.2008年的农历3月3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万余炎黄子孙聚集在河南新郑,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应该是()A.尧B.大禹C.启D.黄帝4.《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修建者是()A、李春B、郑国C、鲁班D、李冰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B、尧C、舜D、启6.以下是小明同学对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 会挖井B. 种植水稻C. 使用磨制石器D. 种植粟7.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诸侯内乱8.问鼎中原的诸侯王是()A.齐桓公 B.宋襄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9.如果你要了解孔子的言论,你需要去查阅( )A.《道德经》 B.《孟子》 C.《春秋》 D.《论语》10.?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是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寓…….?你知道这则报道中的?这块土地?是哪里吗()A.陕西西安B.浙江河姆渡C.山东大汶口D.云南省元谋县11.标志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事件是( )A. 禹传位给伯益B. 尧传位给舜C. 舜传位给禹D. 禹传子,家天下12.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别是( )A、启、桀B、桀、纣C、汤、桀D、汤、纣13.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 )A.楚国B.燕国C.秦国D.齐国14.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所。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答案写入答题卡)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2.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D、②③④⑤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4、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夏-商-东周-西周B、夏-西周-东周-商C、夏-商-西周-东周D、商-夏-西周-东周5.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B、黄帝、炎帝C、蚩尤D、禹6.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 ( )A商朝B西周C东周D夏7.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了有扈氏8.商朝灭亡的原因是: ()A纣王的残暴B桀的残暴C犬戎入侵D奴隶起义9.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D.周天子喜欢依附诸侯10.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11.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齐楚秦B赵魏韩C赵魏秦D楚齐韩12.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A李悝变法B吴起变法C管仲变法D商鞅变法1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A为了自身的利益B想统一全国C帮助周天子称霸D促进民族融合14.我国铁制农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15.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器的使用B用牛耕作C大兴水利D青铜器的使用16.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A奖励耕战B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奖励军功17.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18.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最大的是()A孔子的学说B老子的学说C墨子的学说D韩非子的学说19.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语出自()A孙武B孙膑C韩非子D孟子21.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①造旅游景点②防洪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④灌溉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2.都江堰位于今天的()A广东省B广西省C四川省D陕西省23.西周时实行的制度有()①王位世袭制②禅让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商朝是我国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中造型奇特的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牛尊25仔细回忆一下“塞翁失马”这一成语故事,想一想,它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约六千年前,居民,制造彩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机读卡中。
)1.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 北京人遗址B. 良渚遗址C. 元谋人遗址D. 陶寺遗址2. 农耕时期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依据以下图片判断,居住干栏式房屋的是A. 北京人B. 河姆渡原始居民C. 半坡原始居民D. 大汶口原始居民3. 梁启超先生曾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从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所具有的特点是A. 错综复杂B. 杂居交汇C. 多元一体D. 扩张征服4. 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 伏羲和女娲B. 炎帝和女娲C. 尧和舜D. 炎帝和黄帝5. 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
后来,舜继尧位。
这种传位方法被称为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郡县制6. 在中国古代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A. 秦朝B. 商朝C. 夏朝D. 周朝7. 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因出土了大量甲骨文和青铜器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为哪一个朝代的存在提供了历史依据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8. 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 B C DA. 金文B. 隶书C. 甲骨文D. 楷书10.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11. 在故事“烽火戏诸侯”中,诸侯们之所以能如约前往的原因是A. 为了讨好周天子B. 想向周王求取封地C. 想借机见见周王D. 诸侯有保卫王室的义务12.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
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A. 冶铜业十分发达B.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 社会腐败现象严重D. 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13. 下列关于我国早期国家发展更替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A. 夏—商—东周—西周B. 商—西周—夏—东周C. 夏—商—西周—东周D. 商—东周—夏—西周14. 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
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 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B. 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C.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D. 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15.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概括最为恰当的是A.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B.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 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D. 征战激烈,分裂加剧16. 四中话剧社要排演历史话剧《春秋风云人物》,以下人物可以入选的有①齐桓公②秦孝公③秦穆公④晋文公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7. 战国初年,晋国被三家卿大夫瓜分,由此形成的国家分别是A. 齐、秦、楚B. 韩、赵、卫C. 韩、赵、魏D. 韩、楚、燕18. 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牧野之战②马陵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19.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又被封为内史(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中的某一项措施,该措施是A. 奖励耕织B.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C. 改革户籍制度D.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20. 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
李冰的贡献是A. 主持修筑灵渠B. 主持修筑郑国渠C. 主持修筑都江堰D. 推行变法21.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②是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③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④各个学派彼此对立,互不相融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2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是诗仙李白歌颂秦始皇的诗句。
这首诗肯定了秦始皇哪方面的功绩A. 统一文字B. 统一中国C. 修筑长城D. 设郡置县23. 《史记》中记载:“(蒙恬)……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
”蒙恬负责修筑长城的目的是A. 抵御越族B. 炫耀国力C. 抵御匈奴D. 防止风沙24. 下面对秦朝统一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③长平之战标志秦统一的完成④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25. 下图是一幅与秦朝有关的想象图,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楚汉之争B. 陈胜、吴广起义C. 巨鹿之战D. 牧野之战二、综合题(本大题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 (13分)初一某班的历史拓展活动丰富多彩,大家针对史前人类活动展开充分探究。
(1)回归现场(5分)小周同学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
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
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
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
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有关“北京人”的化石与遗存物(北京人遗址出土)头盖骨化石肢骨与牙齿化石被火烧过的朴树籽砍砸器与刮削器鹿骨化石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2)文物考证(4分)以下是小何同学搜集的反映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图片。
请你仿照范例,选择两件文物,完成你的考证。
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陶钵骨耜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出土的稻粒【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3)思考沉淀(4分)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_。
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是有依据的,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就史料价值而言是不同的,请按照由大到小的史料价值顺序排列图片:___________。
(填序号)27. (10分)小周同学正在准备参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的素材,以下是他搜集的材料。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X”;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O”。
①诸侯需要承担缴纳贡赋、服从调兵的义务。
()②周王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稳定政局,加强皇权。
()③分封制下,诸侯权力日益膨胀,最终出现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
()④周王通过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来实现分封。
()⑤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进行分封。
()28. (13分)四中要举办以“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为主题的展览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策划。
材料1 漫画选编材料2 史料实证及秦孝公用商君(商鞅),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1)依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
(6分)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简表材料序号学派代表人物图1 法家图2 孔子图3图4选择任意一项措施,推测其作用。
(7分)29. (14分)小新正在对秦始皇进行学习和研究,请和他一起走进“千古一帝”的世界。
材料1 情景回放丞相王绾等进言说:“诸侯刚被击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如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抚他们。
请立皇子们为王,希望皇上批准。
”廷尉李斯议论道:“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族的人很多,可是后代日益疏远,像仇人般互相攻击,诸侯相互讨伐,周天子不能禁止。
现在天下依赖陛下神灵得到统一,都设置了郡县,皇子功臣都用国家赋税多多赏赐他们,很容易就控制了。
天下没有异心,这就是安宁的办法啊。
”——选译自《史记·秦始皇本纪》(1)王绾和李斯的观点有何不同?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观点?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分)(2)小新设计了“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下图)。
请结合所学,帮他完善。
(4分)材料2 以诗证史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长城》(3)李白和胡曾通过诗歌对秦始皇做出了评价,有何不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秦始皇的评价。
(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 (共13分)(1)图1、图2。
(2分,答不全不得分)图4、图5。
(2分,答不全不得分)图3。
(1分)(2)“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2分)“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建造房屋(或:过着定居生活)。
(2分)“出土的水稻粒”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进行农作物种植。
(2分)(3)考古发现。
(2分)②③①(2分)27. (共10分)①√②×③○④√⑤√28. (共13分)(1)任选其一,作用(3分)例:废井田,增加国家经济收入。
29. (共14分)(1)王绾:分封诸王;李斯:设置郡县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观点措施:在地方推行郡县制(2)(3)(8分)李白:歌颂秦始皇功绩。
胡曾:批判秦始皇过失。
(角度、情感)(4分)看法:言之合理即可得分。
注意评价功过摆事实讲道理,忌空谈。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