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学分册

合集下载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第一篇鼻科学第1章鼻外伤鼻部临近眼球及颅脑,鼻部外伤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和复杂。

外伤早期(24小时内)多为外伤的直接影响,如出血、骨折、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听力和平衡障碍等;中期(伤后1个月)多为感染和并发症的结果;晚期(1个月以上)多为癜痕狭窄、畸形或功能障碍的后果,如鼻腔狭窄、闭锁、畸形等。

第一节鼻部软组织外伤【临床表现】1.鼻部软组织损伤类型有擦伤、挫伤、挫裂伤、刺伤、切割伤、撕伤、咬伤、爆炸伤、非贯通伤等。

2.出血、疼痛、缺损、畸形等。

【诊断要点】1.外伤史。

2.临床表现。

3.用探针探査可了解损伤深度和范围。

【治疗方案及原则】1.清创缝合准确对位缝合以尽可能恢复原来外形,尽可能取出异物。

2.鼻部畸形的整复。

第二节鼻骨骨折【临床表现】1.受伤后立即出现鼻梁下陷或歪斜,数小时后软组织肿胀或血肿,畸形反而不明显,消肿以后畸形又出现。

2.鼻出血,局部疼痛。

3.鼻中隔也可发生骨折移位,鼻中隔内血肿可继发感染。

【诊断要点】1.外伤史。

临床表现鼻外软组织皮下淤血或裂伤,骨折处有触痛、骨移位或骨摩擦感。

2.鼻黏膜破裂后用力搏鼻,空气逸入皮下可发生皮下气肿。

4.鼻腔检查有时可见鼻中隔脱位、鼻中隔血肿、黏膜撕裂或软骨暴露。

5.X线鼻骨侧位摄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性质以及碎骨片的移位方向。

【治疗方案及原则】1.鼻背部有伤口者需要清创缝合。

2.根据情况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

3.伴有鼻出血者,宜先止血。

4.鼻骨骨折复位,必要时外鼻整形术。

第三节鼻窦骨折鼻窦骨折以上颌窦和额窦较多,筛窦次之,蝶窦最少。

严重外伤所致的鼻窦骨折,常伴有颅面骨联合性骨折。

如能早期复位预后较好。

【临床表现】1.上颌窦骨折可发生在上壁〈额突、眶下孔八内壁、下壁%上牙槽突)、前壁等处。

常和鼻骨、颧骨及其他鼻窦的骨折联合出现,可出现复视、呼吸道阻塞、咬合错位、颅面畸形等。

2.额窦骨折因前壁有骨髓,易患骨髓炎,故情况较严重。

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儿童临床路径【2020版】

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儿童临床路径【2020版】

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临床路径一、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ICD-10:J35.300)。

行扁桃体术伴腺样体切除(ICD-9-CM-3:28.3x01,28.3x02,28.3x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症状:有睡眠打鼾、憋气、张口呼吸、鼻塞;2.体征:扁桃体肥大,鼻咽部腺样体增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行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5.300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PSG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3.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

1.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止血药,可用含漱液漱口。

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第一篇鼻科学第1章鼻外伤鼻部临近眼球及颅脑,鼻部外伤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和复杂。

外伤早期(24小时内)多为外伤的直接影响,如出血、骨折、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听力和平衡障碍等;中期(伤后1个月)多为感染和并发症的结果;晚期(1个月以上)多为癜痕狭窄、畸形或功能障碍的后果,如鼻腔狭窄、闭锁、畸形等。

第一节鼻部软组织外伤【临床表现】1.鼻部软组织损伤类型有擦伤、挫伤、挫裂伤、刺伤、切割伤、撕伤、咬伤、爆炸伤、非贯通伤等。

2.出血、疼痛、缺损、畸形等。

【诊断要点】1.外伤史。

2.临床表现。

3.用探针探査可了解损伤深度和范围。

【治疗方案及原则】1.清创缝合准确对位缝合以尽可能恢复原来外形,尽可能取出异物。

2.鼻部畸形的整复。

第二节鼻骨骨折【临床表现】1.受伤后立即出现鼻梁下陷或歪斜,数小时后软组织肿胀或血肿,畸形反而不明显,消肿以后畸形又出现。

2.鼻出血,局部疼痛。

3.鼻中隔也可发生骨折移位,鼻中隔内血肿可继发感染。

【诊断要点】1.外伤史。

临床表现鼻外软组织皮下淤血或裂伤,骨折处有触痛、骨移位或骨摩擦感。

2.鼻黏膜破裂后用力搏鼻,空气逸入皮下可发生皮下气肿。

4.鼻腔检查有时可见鼻中隔脱位、鼻中隔血肿、黏膜撕裂或软骨暴露。

5.X线鼻骨侧位摄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性质以及碎骨片的移位方向。

【治疗方案及原则】1.鼻背部有伤口者需要清创缝合。

2.根据情况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

3.伴有鼻出血者,宜先止血。

4.鼻骨骨折复位,必要时外鼻整形术。

第三节鼻窦骨折鼻窦骨折以上颌窦和额窦较多,筛窦次之,蝶窦最少。

严重外伤所致的鼻窦骨折,常伴有颅面骨联合性骨折。

如能早期复位预后较好。

【临床表现】1.上颌窦骨折可发生在上壁〈额突、眶下孔八内壁、下壁%上牙槽突)、前壁等处。

常和鼻骨、颧骨及其他鼻窦的骨折联合出现,可出现复视、呼吸道阻塞、咬合错位、颅面畸形等。

2.额窦骨折因前壁有骨髓,易患骨髓炎,故情况较严重。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

目录耳鼻咽喉临床诊疗指南 (1)第一篇鼻科学 (1)第1章鼻外伤 (1)第2章鼻外部炎性疾病及皮肤病 (8)第3章鼻中隔疾病 (11)第4章鼻黏膜炎性疾病 (13)第5章鼻出血 (18)第6章鼻窦炎 (21)第7章鼻炎及鼻窦炎的并发症 (37)第8章变应性鼻炎 (42)第9章鼻部神经痛与嗅觉功能障碍 (44)第10章鼻及鼻窦良性肿瘤 (57)第11章鼻及鼻窦恶性胂瘤 (64)第二篇咽科学 (72)第一节咽先天性畸形 (72)第二节茎突综合征 (76)第1章咽部创伤及咽部异物 (78)第2章非特异性咽炎 (86)第3章非特异性咽炎 (87)第4章咽淋巴环的疾病 (92)第5章咽部及颈深部脓胂 (100)第7章咽部神经性及功能性疾病 (109)第8一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116)第9章咽旁间隙胂瘤 (132)第三节喉损伤性溃疡及肉芽肿 (142)第1章喉部非特异性炎症 (146)第2章喉特异性炎症 (154)第3章声带麻痹 (155)第4章喉阻塞 (158)第5章喉功能性疾病 (158)第6章喉部胂瘤 (173)第三篇耳科学 (182)第一章耳先天性畸形 (182)第1章耳损伤及后天性畸形 (184)第2章耳攒伤及后天性畸形321 (188)第3章耳部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203)第4章耳源性井发症 (223)第5章耳部特种感染及慢性肉芽胂 (257)第6章耳部其他疾病 (260)第7章耳肿瘤及瘤样病变 (268)第8章耳硬化症 (278)第9章耳鸣 (291)第11章非耳源性眩晕 (307)耳鼻咽喉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篇鼻科学第1章鼻外伤鼻部临近眼球及颅脑,鼻部外伤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和复杂。

外伤早期(24小时内)多为外伤的直接影响,如出血、骨折、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听力和平衡障碍等;中期(伤后1个月)多为感染和并发症的结果;晚期(1个月以上)多为癜痕狭窄、畸形或功能障碍的后果,如鼻腔狭窄、闭锁、畸形等。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耳鸣1 范围本《指南》提出耳鸣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以及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耳鸣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调护。

本指南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耳鸣tinnitus。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或头颅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为突出症状的疾病。

原发性耳鸣idiopathic tinnitus。

伴或不伴感音神经性聋的特发性耳鸣。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临床症状患者自觉一侧或两侧耳内或头颅内外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这种声感可出现一种或数种,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患者常因听到这种鸣声而引起烦躁、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影响学习和工作。

3.1.2 局部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3.1.3 其他检查3.1.3.1耳鸣严重性评价耳鸣的负性反馈(如焦虑和抑郁)的严重性的测试有助于对耳鸣患者的病情严重性的判断,测试结果有助于决定治疗的优先顺序。

常用的问卷有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的耳鸣评价量表、耳鸣评残量表(THI)等。

推荐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耳鸣评价量表。

3.1.3.2听力学检查音叉试验、纯音听阈测听等听力学检查显示听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

3.1.4.3 耳鸣心理声学测试有条件时进行耳鸣音调及响度匹配、耳鸣掩蔽曲线测试、耳鸣残余抑制试验等检查,有助疾病的诊断。

3.2 鉴别诊断3.2.1 幻听幻听与耳鸣均可在无声源时产生声音听觉。

区别在于耳鸣为单调、无意义的鸣响声音,而幻听为有意义的声音,如语言、唱歌或音乐。

3.2.2 体声体声有客观的声源,如血管的搏动声、肌肉的颤动声、呼吸气流声等;耳鸣无客观声源。

3.2.3 耵耳、外耳道异物耵耳及外耳道异物可出现耳鸣,取出耵聍或异物后耳鸣即消失。

3.2.4 耳胀、脓耳耳胀及脓耳可出现耳鸣,但检查可见鼓膜内陷、鼓室积液或鼓膜穿孔,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本病鼓膜一般无异常,听力检查正常或呈感音神经性聋。

下咽癌和下颌下腺良性肿瘤l临床路径

下咽癌和下颌下腺良性肿瘤l临床路径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下颌下பைடு நூலகம்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一、下颌下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ICD-10:D10.307, M894000/0);除多形性腺瘤外,还包括入院诊断为下颌下腺 良性肿瘤者。 行下颌下腺摘除术(ICD-9-CM-3:26.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口腔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下颌下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自觉症状。 2.肿块质地中等,呈球状或分叶状,周界清楚,与周围 组织无粘连。 3.B 超或 CT 显示下颌下腺内有占位性病变。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 ICD-10:D10.307,M8940000/0 下颌下 腺多形性腺瘤疾病编码。 2.入院诊断为下颌下腺良性肿瘤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 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 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其适应证为: 1.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或其他良性肿瘤; 2.肿瘤未突破腺体被膜,仅摘除下颌下腺即可根治肿 瘤; 3.患者无手术禁忌证。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执行。
2
2.可不应用抗菌药物,或优先选用非限制级药物,预防 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0.5-1 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3 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 2. 术中用药:除麻醉用药外无特殊用药。 3. 术中标本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 2-4 天。 术后用药:可不应用抗菌药物或优先选用非限制级药 物,用药时间 1-2 天。 (十)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手术切口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无新鲜渗血。 3.无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发生。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突破下颌下腺被膜的肿瘤不进入该路径。 2.如肿瘤生长时间长,近期有生长加速、疼痛等恶变症 状时不进入该临床路径。 3.复发性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或其他良性肿瘤的手术 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酌定。

声带息肉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精选文档

声带息肉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精选文档

声带息肉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声带息肉临床(2016年版)一、声带息肉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1.病史:声音嘶哑,多发生于教师、歌唱者和儿童等过度用声者。

2.体征:单侧或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

声带息肉可呈局限性小突起,也可呈广基梭型增厚。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1)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或显微(激光)手术等;(2)可行声带成形,黏膜缝合等修复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声带息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喉镜检查。

2.有条件者行发音功能检测。

3.年龄≥60岁者行头颅MRI、心肺功能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3.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3天。

1.根据病人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武汉市第三医院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分册(2014版)主编:梁耕田副主编:张莹莹罗四维刘金炎王大斌编委:杨丽萍卢岭刘莉高险亭段冰玉吴龙军邓欣欣金辉汪斌如王珍目录第一篇鼻科学 (10)第一章鼻外伤 (10)第一节鼻部软组织外伤 (10)第二节鼻骨骨折 (10)第三节鼻窦骨折 (11)第二章鼻外部炎性疾病及皮肤病 (14)第一节鼻前庭炎 (14)第二节鼻疖肿 (14)第三节鼻前庭囊肿……………………………………………………………………….第三章鼻中隔疾病 (16)第一节鼻中隔偏曲 (17)第二节鼻中隔穿孔 (18)鼻中隔血肿第四章鼻黏膜炎性疾病 (19)第一节鼻黏膜炎性疾病 (19)第二节药物性鼻炎 (199)第五章鼻出血 (23)第六章鼻窦炎 (25)第三节筛窦炎 (31)第五节儿童鼻窦炎 (34)第七章鼻炎及鼻窦炎的并发症 (39)第一节鼻源性眼部并发症 (39)第二节鼻源性颅内并发症 (41)第八章变应性鼻炎 (43)第九章鼻部神经痛及嗅觉功能障碍 (45)第一节头痛及神经痛 (45)第二节嗅觉障碍 (49)第十章鼻及鼻窦良性肿瘤 (57)第一节鼻及鼻窦囊肿 (57)第二节上皮组织良性肿瘤内翻性乳头状瘤 (60)第三节脉管组织良性肿瘤纤维血管瘤 (61)第十一章鼻及鼻窦恶性肿瘤 (63)第一节外鼻部恶性肿瘤 (63)第二节鼻腔恶性肿瘤 (64)鼻腔异物第三节鼻部恶性肉芽肿 (68)第二篇咽科学 (70)第一章咽先天性畸形 (70)第一节腮囊发育异常 (70)第二节鳃裂瘘管 (71)第三节鳃裂囊肿 (73)第二章咽部创伤及咽部异物 (75)第一节咽部灼伤 (75)第二节咽部机械性损伤 (77)第三节咽部异物 (80)第三章非特异性咽炎 (82)第一节急性单纯性咽炎 (82)第二节慢性咽炎 (84)第四章咽淋巴环的疾病 (87)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87)第二节慢性扁挑体炎 (89)第三节急性腺样体炎 (90)第四节腺样体肥大 (91)第五节扁桃体角化症咽角化症 (92)第五章咽部及颈深部脓肿 (93)第一节扁桃体周脓肿 (93)第二节咽后脓肿 (94)第三节咽旁脓肿 (97)第四节颈深部弥漫性蜂窝织炎 (98)第六章咽慢性特异性感染 (99)咽结核 (99)第七章咽部神经性及功能性疾病 (100)第一节咽感觉麻木或迟钝 (100)第二节咽感觉异常 (101)第三节舌咽神经痛 (102)第四节咽痉挛 (103)第八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105)低通气综合征 (105)第九章咽及喉咽部肿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眼耳鼻喉临床路径

眼耳鼻喉临床路径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

行鼻中隔矫正术(ICD-9-CM-3:21.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鼻塞/鼻出血/头痛。

2.体征:鼻中隔偏曲。

3.辅助检查:内镜或CT检查。

有明显症状和鼻中隔偏曲体征者可予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有明显症状并有典型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矫正术。

(四)标准住院日≤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4.2鼻中隔偏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必要时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

1.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2.检查和清理术腔。

(十)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较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耳鼻喉临床指南(3)

耳鼻喉临床指南(3)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第一节上颌窦炎一、急性上颌窦炎急性上颔窦炎是上颌窦黏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继发于急性鼻炎。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可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症状。

儿童病例症状较成入重,可出现咳嗽、呕吐、腹泻等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

2,局部症状(1)鼻塞:因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常有闭塞性鼻音。

(2)流涕:流黏性或脓性涕,多蓄于中鼻道,量多不易擤尽,一些患者会出现涕中带血。

(3)嗅觉障碍:可因鼻塞或分泌物阻塞嗅裂出现暂时性嗅觉减退或丧失。

(4)局部疼痛和头痛:部位多为眶上额部,可伴患侧颌面部或上列磨牙痛。

头痛和局部疼痛的一般规律是:晨起不痛,上午轻,午后重:站立或久坐时加重,侧卧患侧居上时减轻。

诊断要点1.病史:包括发病情况、诱因、鼻塞和脓涕及头痛特点。

2.局部:检查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査提示鼻黏膜充血,鼻甲肿胀,中鼻道黄脓涕;上颌窦前壁压痛。

3.影像学检査:鼻窦X线摄片显示上颌窦密度增髙;CT扫描显示上颌窦软组织影,或上颌窦内有液平面4其他检查上颌窦穿刺冲洗有脓。

治疗方案及原则:原则非手术方法为主,消除病因,促进鼻窦通气引流,控制感染及防止并发症治疗方案全身治疗:①一般疗法:注意休息及髙营养饮食等;②抗感染治疗选择有效抗生素;③促黏液排出和纤毛功能恢复用药。

2)局部治疗:①鼻部用药:包括减充血剂和局部喷鼻激素。

前者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②上颌窦穿刺冲洗,并可在穿刺时注入抗生素或激素。

③物理疗法:包括超声雾化、蒸气吸入及电热疗法等。

④鼻腔清洗:使用生理盐水或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3)手术治疗:急性期通常不手术,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疑有并发症发生,可在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开放彝窦引流(4)中医中药治疗。

二、慢性上颌窦炎慢性上颌窦炎是上颌窦黏膜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常继发于急性鼻窦炎。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常见的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食欲缺乏、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持续低热。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香格里拉协和医院二0一九年十月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

但由于人类疾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是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的责任。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上级的要求,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专业主要病种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希望相关专业科室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高更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

由于时间仓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但相信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本书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2019年10月目录第一章鼻科学 (1)第一节鼻骨骨折 (1)第二节脑脊液鼻漏 (1)第三节鼻前庭炎 (2)第四节鼻疖 (3)第五节急性鼻炎 (3)第六节慢性单纯性鼻炎 (4)第七节慢性肥厚性鼻炎 (4)第八节萎缩性鼻炎 (5)第九节变应性鼻炎 (6)第十节鼻硬结病 (7)第十一节鼻结核 (8)第十二节急性鼻窦炎 (8)第十三节慢性鼻窦炎 (9)第十四节鼻息肉 (10)第十五节鼻腔异物 (11)第十六节鼻中隔偏曲 (11)第十七节鼻出血 (12)第十八节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13)第十九节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3)第二十节鼻恶性肉芽肿 (14)第二十一节鼻前庭囊肿 (15)第二十二节鼻窦粘液囊肿及牙源性上颌窦囊肿 (16)第二章咽科学 (17)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17)第二节慢性扁桃体炎 (18)第三节腺样体肥大 (20)第四节扁桃体周脓肿 (21)第五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22)第六节鼻咽癌 (24)第七节喉咽肿瘤 (25)第八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7)第三章喉科学 (29)第一节急性会厌炎 (29)第二节急性喉炎 (30)第三节慢性喉炎 (30)第四节声带小结 (31)第五节声带息肉 (32)第六节喉乳头状瘤 (33)第七节喉癌 (34)第八节喉阻塞 (39)第九节喉狭窄 (41)第四章气管食管科学 (42)第一节气管、支气管异物 (42)第二节食管异物 (44)第五章耳科学 (47)第一节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畸形 (47)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 (48)第三节耳廓外伤 (49)第四节鼓膜外伤 (50)第五节颞骨骨折 (51)第六节耳廓假性囊肿 (53)第七节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54)第八节外耳道耵聍栓塞 (55)第九节外耳道异物 (56)第十节外耳道疖肿 (57)第十一节外耳道胆脂瘤 (58)第十二节外耳道乳头状瘤 (59)第十三节大疱性鼓膜炎 (59)第十四节分泌性中耳炎 (60)第十五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62)第十六节急性乳突炎 (64)第十七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65)第十八节耳后骨膜下脓肿 (67)第十九节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68)第二十节迷路炎 (69)第二十一节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脓肿 (71)第二十二节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72)第二十三节耳源性脑膜炎 (73)第二十四节耳源性脑脓肿 (74)第二十五节周围性面瘫 (76)第二十六节面肌痉挛 (78)第二十七节听神经瘤 (79)第二十八节中耳癌 (81)第二十九节梅尼埃病 (82)第三十节老年性聋 (84)第三十一节药物中毒性聋 (85)第三十二节突发性聋 (86)第三十三节聋哑症 (87)第六章颈部科学 (89)第一节甲状舌管囊肿及瘘 (89)第二节鳃裂囊肿及瘘 (90)第三节颈部囊状水瘤 (91)第四节颈动脉体瘤 (92)第五节颈部淋巴结结核 (93)第六节甲状腺腺瘤 (94)第七节甲状腺癌 (95)第八节颈部转移癌 (96)第一章鼻科学第一节鼻骨骨折一、定义外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易遭受撞击发生骨折。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2019版)-9个病种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2019版)-9个病种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ICD-10:C30.0/C31)。

行经鼻外上颌窦切开术、额窦切开术和切除术、其他鼻窦切开术、鼻窦切除术、上颌骨部分切除伴植骨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上颌骨部分切除伴假体置入术、上颌骨全切除术(ICD-9-CM-3:22.3/22.4/22.5/22.6/76.3901/76.3902/7 6.3904/76.450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症状:鼻塞、涕中带血以及头痛等肿瘤累及相邻结构引起的症状。

2.体征:鼻腔鼻窦部有新生物。

3.辅助检查:内镜和增强CT加增强MRI检查病变。

4.病理组织学活检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1.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局限于鼻腔筛窦的肿瘤,评估可以经鼻内镜下彻底切除者。

2.鼻侧切开术适应证:原发于鼻腔、上颌窦、筛窦和蝶窦恶性肿瘤,已经病理诊断,临床认为需要行鼻侧切开术。

3.上颌骨切除术适应证:原发于上颌窦或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已经病理诊断,临床认为需要行上颌骨部分或全切除术。

4.颅面联合手术:累及颅底及颅内的肿瘤可采用颅面联合手术。

5.眶内容物切除术:根据肿瘤侵犯眶内情况而定。

6.颈淋巴结清扫术: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

7.如果缺损影响功能,尽量进行一期缺损修复术。

(四)标准住院日≤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30.0/C31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香格里拉协和医院二0一九年十月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

但由于人类疾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是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的责任。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上级的要求,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专业主要病种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希望相关专业科室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高更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

由于时间仓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但相信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本书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2019年10月目录第一章鼻科学 (1)第一节鼻骨骨折 (1)第二节脑脊液鼻漏 (1)第三节鼻前庭炎 (2)第四节鼻疖 (3)第五节急性鼻炎 (3)第六节慢性单纯性鼻炎 (4)第七节慢性肥厚性鼻炎 (4)第八节萎缩性鼻炎 (5)第九节变应性鼻炎 (6)第十节鼻硬结病 (7)第十一节鼻结核 (8)第十二节急性鼻窦炎 (8)第十三节慢性鼻窦炎 (9)第十四节鼻息肉 (10)第十五节鼻腔异物 (11)第十六节鼻中隔偏曲 (11)第十七节鼻出血 (12)第十八节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13)第十九节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3)第二十节鼻恶性肉芽肿 (14)第二十一节鼻前庭囊肿 (15)第二十二节鼻窦粘液囊肿及牙源性上颌窦囊肿 (16)第二章咽科学 (17)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17)第二节慢性扁桃体炎 (18)第三节腺样体肥大 (20)第四节扁桃体周脓肿 (21)第五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22)第六节鼻咽癌 (24)第七节喉咽肿瘤 (25)第八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7)第三章喉科学 (29)第一节急性会厌炎 (29)第二节急性喉炎 (30)第三节慢性喉炎 (30)第四节声带小结 (31)第五节声带息肉 (32)第六节喉乳头状瘤 (33)第七节喉癌 (34)第八节喉阻塞 (39)第九节喉狭窄 (41)第四章气管食管科学 (42)第一节气管、支气管异物 (42)第二节食管异物 (44)第五章耳科学 (47)第一节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畸形 (47)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 (48)第三节耳廓外伤 (49)第四节鼓膜外伤 (50)第五节颞骨骨折 (51)第六节耳廓假性囊肿 (53)第七节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54)第八节外耳道耵聍栓塞 (55)第九节外耳道异物 (56)第十节外耳道疖肿 (57)第十一节外耳道胆脂瘤 (58)第十二节外耳道乳头状瘤 (59)第十三节大疱性鼓膜炎 (59)第十四节分泌性中耳炎 (60)第十五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62)第十六节急性乳突炎 (64)第十七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65)第十八节耳后骨膜下脓肿 (67)第十九节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68)第二十节迷路炎 (69)第二十一节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脓肿 (71)第二十二节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72)第二十三节耳源性脑膜炎 (73)第二十四节耳源性脑脓肿 (74)第二十五节周围性面瘫 (76)第二十六节面肌痉挛 (78)第二十七节听神经瘤 (79)第二十八节中耳癌 (81)第二十九节梅尼埃病 (82)第三十节老年性聋 (84)第三十一节药物中毒性聋 (85)第三十二节突发性聋 (86)第三十三节聋哑症 (87)第六章颈部科学 (89)第一节甲状舌管囊肿及瘘 (89)第二节鳃裂囊肿及瘘 (90)第三节颈部囊状水瘤 (91)第四节颈动脉体瘤 (92)第五节颈部淋巴结结核 (93)第六节甲状腺腺瘤 (94)第七节甲状腺癌 (95)第八节颈部转移癌 (96)第一章鼻科学第一节鼻骨骨折一、定义外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易遭受撞击发生骨折。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香格里拉协和医院二0一九年十月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

但由于人类疾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是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的责任。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上级的要求,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专业主要病种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希望相关专业科室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高更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

由于时间仓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但相信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本书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2019年10月目录第一章鼻科学 (1)第一节鼻骨骨折 (1)第二节脑脊液鼻漏 (1)第三节鼻前庭炎 (2)第四节鼻疖 (3)第五节急性鼻炎 (3)第六节慢性单纯性鼻炎 (4)第七节慢性肥厚性鼻炎 (4)第八节萎缩性鼻炎 (5)第九节变应性鼻炎 (6)第十节鼻硬结病 (7)第十一节鼻结核 (8)第十二节急性鼻窦炎 (8)第十三节慢性鼻窦炎 (9)第十四节鼻息肉 (10)第十五节鼻腔异物 (11)第十六节鼻中隔偏曲 (11)第十七节鼻出血 (12)第十八节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13)第十九节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3)第二十节鼻恶性肉芽肿 (14)第二十一节鼻前庭囊肿 (15)第二十二节鼻窦粘液囊肿及牙源性上颌窦囊肿 (16)第二章咽科学 (17)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17)第二节慢性扁桃体炎 (18)第三节腺样体肥大 (20)第四节扁桃体周脓肿 (21)第五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22)第六节鼻咽癌 (24)第七节喉咽肿瘤 (25)第八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7)第三章喉科学 (29)第一节急性会厌炎 (29)第二节急性喉炎 (30)第三节慢性喉炎 (30)第四节声带小结 (31)第五节声带息肉 (32)第六节喉乳头状瘤 (33)第七节喉癌 (34)第八节喉阻塞 (39)第九节喉狭窄 (41)第四章气管食管科学 (42)第一节气管、支气管异物 (42)第二节食管异物 (44)第五章耳科学 (47)第一节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畸形 (47)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 (48)第三节耳廓外伤 (49)第四节鼓膜外伤 (50)第五节颞骨骨折 (51)第六节耳廓假性囊肿 (53)第七节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54)第八节外耳道耵聍栓塞 (55)第九节外耳道异物 (56)第十节外耳道疖肿 (57)第十一节外耳道胆脂瘤 (58)第十二节外耳道乳头状瘤 (59)第十三节大疱性鼓膜炎 (59)第十四节分泌性中耳炎 (60)第十五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62)第十六节急性乳突炎 (64)第十七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65)第十八节耳后骨膜下脓肿 (67)第十九节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68)第二十节迷路炎 (69)第二十一节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脓肿 (71)第二十二节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72)第二十三节耳源性脑膜炎 (73)第二十四节耳源性脑脓肿 (74)第二十五节周围性面瘫 (76)第二十六节面肌痉挛 (78)第二十七节听神经瘤 (79)第二十八节中耳癌 (81)第二十九节梅尼埃病 (82)第三十节老年性聋 (84)第三十一节药物中毒性聋 (85)第三十二节突发性聋 (86)第三十三节聋哑症 (87)第六章颈部科学 (89)第一节甲状舌管囊肿及瘘 (89)第二节鳃裂囊肿及瘘 (90)第三节颈部囊状水瘤 (91)第四节颈动脉体瘤 (92)第五节颈部淋巴结结核 (93)第六节甲状腺腺瘤 (94)第七节甲状腺癌 (95)第八节颈部转移癌 (96)第一章鼻科学第一节鼻骨骨折一、定义外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易遭受撞击发生骨折。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介绍
本文档为临床诊疗指南的耳鼻喉科分册,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
针对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以下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方法。

鼻炎
-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鼻内窥镜检查和鼻黏膜
生物组织检查。

- 治疗:主要包括去除致病原、局部药物治疗和症状缓解治疗。

鼻窦炎
- 诊断:通过鼻内窥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鼻窦X线片或
CT扫描。

- 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清除炎症、解除症状、恢复鼻窦排气通
道畅通等治疗方法。

中耳炎
- 诊断:临床症状和体征、听力检查、中耳镜检查等是诊断中
耳炎的基本方法。

-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耳聋
- 诊断:通过听力检查和耳鼻喉科全面检查来确定耳聋的类型
和程度。

-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助听器使用、手术治疗等。

喉炎
- 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喉镜检查来确定喉炎的诊断。

- 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语音及呼吸训练等。

总结
以上是临床诊疗指南的耳鼻喉科分册的简要内容,希望能为临
床医生提供一些有关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指导。

请根据
具体情况结合临床实践使用本指南,对疾病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请遵循医生的
指导,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爱爱医资源-临床诊疗指南五官科分册

爱爱医资源-临床诊疗指南五官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五官科分册(2013年版)轮台县人民医院二○一三年三月十一日编委会编委会主任:胡广维编委会副主任:任秀静赵小平阿力甫.司马义委员:刘石琳冯伟陈新宏王燕周翠华余丽川郑蔚苑金相艾君杜丽萍路同红谢声祥陈积崔瑛王建忠主编:胡广维任秀静副主编:赵小平阿力甫.司马义编辑阿力甫.司马义安成前言为了满足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需要,对医务人员临床诊断、治疗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使诊疗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以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为规范加强医疗工作的管理奠定基础。

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我院以《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2008年版)为参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要求的诊疗项目与科室前十大常见病、多发病为依据,特制订轮台县人民临床诊疗指南.五官科分册。

编写《临床诊疗指南.五官科分册》是一项艰巨浩大的工程。

本次编写轮台县人民临床诊疗指南.五官科分册是在编委会的领导下,通过五官科工作小组的努力,编写完成了《临床诊疗指南.五官科分册》。

在编写过程中,小组尽心尽责,保证了《临床诊疗指南.五官科分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此,向为编写《轮台县人民医院临床诊疗指南.五官科分册》做出贡献的医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排版按照总分的原则进行,即编订临床诊疗指南合集,也按照专业编订分册。

总分结合,为不同需求的医务人员学习提供书籍保障。

目录眼睑水肿 (1)眼睑充血 (1)眼睑出血 (2)眼睑湿疹 (3)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4)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5)眼睑丹毒 (6)眼睑脓疱病 (7)眼睑疖 (7)眼睑真菌感染 (8)鳞屑性睑缘炎 (9)溃疡性睑缘炎 (10)眦部睑缘炎 (11)脸腺炎 (11)睑板腺囊肿 (12)睑板腺梗塞 (13)眼睑脓肿 (14)倒睫与乱睫 (15)睑内翻 (16)睑外翻 (17)眼睑闭合不全 (18)上脸下垂 (19)睑球粘连 (20)眼睑皮肤松弛症 (21)眼睑色素痣 (21)睑黄色瘤 (42)眼睑皮样嚢肿 (43)泪道阻塞 (50)泪小管炎 (51)慢性泪囊炎 (52)急性泪囊炎 (53)细菌性结膜炎 (54)一、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54)(二)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55)(三)慢性结膜炎 (56)衣原体性结膜炎 (48)病毒性结膜炎 (50)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50)二、流行性角结膜炎 (51)免疫性结膜炎 (52)(一)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 (52)(二)泡性角结膜炎 (53)(三)过敏性结膜炎 (54)(四)特应件角结膜炎 (54)(五)巨乳头性结膜炎 (55)(六)自身免疫反应性结膜炎 (56)结膜类天疱疮 (57)HI.Stevens-Johnson综合征 (58)翼状胬肉 (58)睑裂斑 (59)结膜结石 (60)结膜下出血 (60)结膜色素痣 (70)结膜皮样脂肪瘤 (74)结膜乳头状瘤 (74)结膜黑色素沉着症 (75)结膜干燥症 (76)细菌性角膜炎 (77)真菌性角膜炎 (58)病毒性角膜炎 (59)(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59)(二)带状疱疹性角膜炎 (61)(三)钱币状角膜炎 (62)浅层点状角膜病变 (63)(一)浅层点状角膜炎 (63)(二)Thygeson浅层点状角膜病变 (63)角膜基质炎 (64)边缘性角膜炎 (65)丝状角膜炎 (66)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 (67)暴露性角膜炎 (68)蚕蚀性角膜溃疡 (69)角膜老年环 (70)老年性白内障 (71)糖尿病性白内障 (7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73)前葡萄膜炎 (76)术后葡萄膜炎 (77)破璃体液化 (78)飞蚊症 (79)破璃体变性 (79)穿通性角膜外伤 (81)角巩膜缘和前部巩膜裂伤 (82)外伤性前房出血 (83)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 (85)眼前段异物 (86)眼睑外伤 (88)视网膜震荡和挫伤 (89)球结膜外伤 (91)化学性眼外伤 (91)热烧伤性眼外伤 (93)眼辐射性损伤 (9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95)重症肌无力 (97)颌面外伤 (98)颧骨颧弓骨折 (101)上颌骨骨折 (103)下颌骨骨折 (105)眼睑水肿【概述】眼睑水肿又称眼睑肿胀,为局部或全身疾病所致的眼睑皮下组织内液体积聚。

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第一篇鼻科学第1章鼻外伤鼻部临近眼球及颅脑,鼻部外伤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和复杂。

外伤早期(24小时内)多为外伤的直接影响,如出血、骨折、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听力和平衡障碍等;中期(伤后1个月)多为感染和并发症的结果;晚期(1个月以上)多为癜痕狭窄、畸形或功能障碍的后果,如鼻腔狭窄、闭锁、畸形等。

第一节鼻部软组织外伤【临床表现】1.鼻部软组织损伤类型有擦伤、挫伤、挫裂伤、刺伤、切割伤、撕伤、咬伤、爆炸伤、非贯通伤等。

2.出血、疼痛、缺损、畸形等。

【诊断要点】1.外伤史。

2.临床表现。

3.用探针探査可了解损伤深度和范围。

【治疗方案及原则】1.清创缝合准确对位缝合以尽可能恢复原来外形,尽可能取出异物。

2.鼻部畸形的整复。

第二节鼻骨骨折【临床表现】1.受伤后立即出现鼻梁下陷或歪斜,数小时后软组织肿胀或血肿,畸形反而不明显,消肿以后畸形又出现。

2.鼻出血,局部疼痛。

3.鼻中隔也可发生骨折移位,鼻中隔内血肿可继发感染。

【诊断要点】1.外伤史。

临床表现鼻外软组织皮下淤血或裂伤,骨折处有触痛、骨移位或骨摩擦感。

2.鼻黏膜破裂后用力搏鼻,空气逸入皮下可发生皮下气肿。

4.鼻腔检查有时可见鼻中隔脱位、鼻中隔血肿、黏膜撕裂或软骨暴露。

5.X线鼻骨侧位摄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性质以及碎骨片的移位方向。

【治疗方案及原则】1.鼻背部有伤口者需要清创缝合。

2.根据情况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

3.伴有鼻出血者,宜先止血。

4.鼻骨骨折复位,必要时外鼻整形术。

第三节鼻窦骨折鼻窦骨折以上颌窦和额窦较多,筛窦次之,蝶窦最少。

严重外伤所致的鼻窦骨折,常伴有颅面骨联合性骨折。

如能早期复位预后较好。

【临床表现】1.上颌窦骨折可发生在上壁〈额突、眶下孔八内壁、下壁%上牙槽突)、前壁等处。

常和鼻骨、颧骨及其他鼻窦的骨折联合出现,可出现复视、呼吸道阻塞、咬合错位、颅面畸形等。

2.额窦骨折因前壁有骨髓,易患骨髓炎,故情况较严重。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慢喉痹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慢喉痹

•慢喉痹1 名称慢喉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 范围2.1 本《指南》规定了慢喉痹的诊断、辨证、治疗和预防与调摄。

2.2 本《指南》适用于慢喉痹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与调摄。

2.3 本指南适合耳鼻喉科、中医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慢喉痹chronic pharyngitis,etc.3.2 慢喉痹是指反复咽部不适,可见咽黏膜慢性充血,或肥厚,或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西医学的慢性咽炎等属于本病的范畴。

4 诊断4.1 诊断要点4.1.1 病史可有急喉痹反复发作史,常有嗜好烟酒、辛辣食物史,或长期烟尘、有害气体刺激史。

4.1.2 临床症状咽部可有干燥、异物感、灼热、轻微疼痛等不适,或咽痒咳嗽、干呕等。

病程较长,时轻时重。

4.1.3 局部检查咽黏膜可见慢性充血,或见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甚者融合成片;或咽黏膜干燥萎缩。

4.2 鉴别诊断4.2.1 慢乳蛾慢乳蛾可有咽部干燥、异物感等症状,但同时可见腭扁桃体慢性充血、粘连,隐窝口可有栓塞物。

4.2.2 咽喉和食道肿瘤咽喉和食道肿瘤可出现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但进食时症状加重,咽喉及食道检查可见新生物;慢喉痹咽异物感仅在空咽时较明显,但无呼吸、吞咽障碍。

4.2.3 梅核气梅核气是以咽部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多由情志失常,痰气凝结引起。

咽黏膜无明显充血肿胀或肥厚改变。

慢喉痹除咽部异物感外,咽部可见干燥、痒、灼热感、轻微疼痛等不适感。

咽黏膜可见慢性充血,或见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甚者融合成片;或咽黏膜干燥萎缩等。

5 辨证5.1 肺肾阴虚证咽干少饮,隐隐作痛,午后较重,或咽部哽哽不利,干咳痰少而稠;或有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舌红,苔薄,脉细数。

5.2 脾气虚弱证咽喉不舒,微干、微痒、微痛;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或恶心,呃逆反酸、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或腹胀,胃纳欠佳,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学分册
介绍
本文档是关于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学分册的内容。

耳鼻喉科学是一个专注于诊断和治疗耳鼻喉疾病的领域。

本分册旨在提供针对耳鼻喉疾病的临床诊疗指南,帮助医生正确诊断、治疗和管理相关疾病。

分册内容
本分册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1. 耳疾病诊疗指南:为医生提供关于耳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指南,包括中耳炎、耳聋等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2. 鼻疾病诊疗指南:提供针对鼻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指南,包括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3. 喉疾病诊疗指南:为医生提供关于喉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指南,包括声带息肉、喉癌等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4. 临床实践指南:提供关于耳鼻喉科临床实践的指南,包括手
术操作技巧、手术后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指南都是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为医
生提供科学、规范的临床决策参考。

使用指南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参考本指南,在诊
疗过程中遵循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
准确性和效果。

结束语
本文档是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学分册的简要介绍,内容涵盖
了耳鼻喉科学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提高临床决策的
科学性和准确性。

医生在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医学知识结合,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