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专题2 压强变化 题型1 固体压强
压强变化基础训练 初三 上海

固体压强变化量基础训练冯明宝编写制作情景一: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密度相等:横切类1, 若甲、乙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2,若甲、乙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3,若甲、乙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4,若使剩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则分别沿水平方向在甲、乙上部截去的的质量大小关系?竖切类:1,竖直切去相同体积,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2,竖直切去相同质量,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3,竖直切去相同厚度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叠放与施力:1,分别在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施加大小相同的拉力,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答案:横切:1,P甲‘<P 乙‘;2,P 甲‘<P 乙‘;3,P 甲‘<P 乙‘; 4,Δm 甲<Δm 乙 竖切类:情景二: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相等。
横切类:1,若甲、乙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则剩余部分高度的大小关系、质量的大小关系、对地面的的压强的大小关系?2,若甲、乙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则剩余部分质量的大小关系、?3,若甲、乙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则剩余部分高度的大小关系、质量的大小关系、对地面的的压强的大小关系?4,若使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相等,则甲、乙两物体水平切去高度的大小关系、质量的的大小关系、体积的大小关系?竖切类:1,竖直切去相同体积,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2,竖直切去相同质量,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3,竖直切去相同厚度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叠放与施力:1,分别在甲、乙两物体上叠放质量相等的物体,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2,分别在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施加大小相同的拉力,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3,分别在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下施加大小相同的压力,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4,分别在甲、乙两物体上叠放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5,若使剩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则分别叠放在甲、乙上的两物块的质量大小关系?切割加叠放:1,分别在甲、乙两物体水平截去体积相同的部分,叠放在对方的上面,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2,分别在甲、乙两物体水平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叠放在对方的上面,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3,分别在甲、乙两物体竖直截去厚度相同的部分,叠放在自己的上面,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4,分别在甲、乙两物体竖直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叠放在对方的上面,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5,分别在甲、乙两物体竖直截去一部分,使剩余厚度相同,然后叠放在自己的上面,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答案:横切类:叠放与施力:1,甲˃乙;2,甲<乙;3,甲˃乙;4,甲˃乙;5,甲<乙;切割加叠放:1甲<乙;2,甲=乙;3,甲˃乙;4,甲˃乙情景三: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横切类1,若甲、乙两物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的大小关系?2,若甲、乙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的大小关系?3,若甲、乙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4,若使剩甲、乙对压强相等,则分别沿水平方向在甲、乙上部截去的的质量大小关系?竖切类:1,竖直切去相同体积,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2,竖直切去相同质量,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3,竖直切去相同厚度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叠放与施力:1,分别在甲、乙两物体上叠放质量相等的物体,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2,分别在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下施加大小相同的压力,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3,分别在甲、乙两物体上叠放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4,若使剩甲、乙对压强相等,则分别叠放在甲、乙上两物块A和B,则A与B的质量大小关系?5,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叠放在对方上面,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答案:横切类:1,甲<乙;2,甲<乙;3,甲˃乙;4,甲˃乙,竖切类:1,甲˃乙;2,甲˃乙;3,甲˃乙叠放与施力:1,甲˃乙;2,甲˃乙;3,甲˃乙;4,A<B;5,甲˃乙;液体压强变化量基础训练情景一: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液体甲和乙,液面相平。
(完整版)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一附答案.doc

耐思教育压强计算专题一【压强思维导图】i.基础引入: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 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4)压强变化范围(1)压强变化量(2)液体压强:抽倒加物( h、 m)(3)固体压强:压强变化类计算(5)v、 n取值范围(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切割叠放( h、v、m)七大题型(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压强的估值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开放性试题压强可能是多少?三个实心正方体水平切割固体压强叠放竖直切割F切去相同质量ps切割切去相同高度p gh压强变化分析切去相同厚度p gh施压竖直向上p' p原p竖直向下p' p原p液体压强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相同质量p F s相同深度倒入p gh相同体积ii. 例题讲解1、如图12 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 牛, A 的边长为 0.25 米, B 的边长为0.4 米。
①求正方体 A 的密度ρA。
②求正方体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③若在正方体 A、B 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 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和 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
p⑴ρA= m A = G A = 980牛 3 千克 / 米 3 ( 3 分)V 3 = 6.4 × 10A V A g 9.8牛 / 千克(0.25米)( ρB= mB = G B =1.5625 ×103千克 / 米3) B V B V B g A⑵ p B=FB=GB=980牛/(0.4米)2 = 6.125 × 103帕。
上海中考:压强压轴计算

压强压轴计算知识点:一、固体压强(一)定义:物体单位受力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单位帕(Pa)。
(二)公式:SFp =注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单位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p :帕斯卡(Pa);F :牛顿(N);S :米2(m 2)S 是受力面积,必须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存在的那个面。
(三)柱形固体压强公式:gh p ρ=注意:适用于水平面上密度均匀的柱形固体二、液体压强(一)计算公式:ghp ρ=注意:(单位要统一国际制单位p :Pa;ρ:kg/m 3;g :N/kg;h :m)(二)该公式是SFp =的推导式,gh p ρ=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容器中静止液体的压强,h 为深度,为液面到液体内某点的竖直距离,同时也适用于密度均匀的柱状固体的压强。
注意:求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时,题目往往会涉及到非柱状容器问题或容器中加物块问题,此时切忌将液体的重力等于压力,最好是先利用gh p ρ=算出压强,再利用F =PS 计算压力。
三、压强变化(一)正方体压强变化1.受力面积不变,水平切去相同的高度、体积、质量或受到竖直向上的外力。
2.压力不变,竖直切下相同的厚度、体积、质量后放在剩余部分的上方。
()()()''====---F p p p p S 1h /h 1V /V 1m /m(二)柱形容器底部压强变化1.底面积相同的柱形容器,抽取相同高度、体积、质量液体或取出一球。
V mg p'p p p g h p gp S S∆∆∆ρ∆ρ=-=-=-=-2.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倒入相同高度、体积、质量液体或浸入一球。
()()=+=+=+p'mg /S g h mg g V /S mg mg /Sρ∆ρ∆∆题型:例1.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①若甲的质量为1千克,求物体甲的密度ρ甲;②若乙的质量为2千克,求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p 乙;③若甲、乙的质量分别是m 、2m ,底面积分别是S 、nS (n >2),要使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同时在两个正方体上表面施加一个竖直方向、大小相等的力F 。
上海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讲(固体压强专练)

【固体压强专练】知识大纲:考点一、压力1、压力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压力的三要素:①大小______________②方向_________________③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压强1、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__3、单位:____________考点三、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减小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四、柱形固体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五、固体压强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切割-例1、如图3所示。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柱形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强大于B对地面的压强。
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p B’的关系是()A p A’>p B’B p A’<p B’初状态(原来)变化的物理量(变化)末状态(后来)变形1、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强等于B对地面的压强。
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A′、P B′的关系是()。
A.P A′一定大于P B′B.P A′可能大于P B′C.P A′一定小于P B′D.P A′可能等于P B′变形2、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强等于B对地面的压强。
2023年上海市九年级物理中考知识点复习经典例题讲解专题11 压强压轴之1 固体压强

题型一:固体压强施力问题【考点】同时施加力的问题 【解析】①V 甲=1×10-3米33333/1011011米千克米千克甲甲甲⨯=⨯==-V m ρ ②F 乙=G 乙=m 乙g=2千克×9.8牛/千克=19.6牛S =4×10-2米2F p =S 乙乙乙=19.6牛/4×10-2米2=490帕 ③B、C ;CnSF mg S F mg 小小+=-2-2219.64?10牛米mg n n F 12+-=小例1.(★★★)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①若甲的质量为1千克,求物体甲的密度ρ甲; ②若乙的质量为2千克,求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p 乙;③若甲、乙的质量分别是m 、2m ,底面积分别是S 、nS (n >2),要使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同时在两个正方体上表面施加一个竖直方向、大小相等的力F 。
某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右表所示的四种方案。
选择:方案________的设计是可行的;且方案________的力F 最小;求出:可行的方案中的最小力F 小。
经典例题【答案】①1×103千克/米3②490帕③B 、C ;n 21n -+mg 【教学建议】本题第三问重点是找出正确方案,而找出正确方案是压强变化选择之施加力问 题的变相考察,建议讲解此题时可选取一些施加力问题的题目回顾,帮助学生总结解法。
【考点】单个施加力问题【解析】⑴ m A =ρA V A =2×103千克/米3×10-3米3=2千克 ⑵∵在水平面 ∴F B =G B =10千克×9.8牛/千克=98牛 S =b 2=(0.2米)2=0.04米2p B =F B /S B =98牛/0.04米2=2450帕 ⑶ ∵F A =G A =2千克×9.8牛/千克=19.6牛p A =F A /S A =19.6牛/0.01米2=1960帕 ∴p A <p B要使p A ′= p B ′则在A 物体竖直向下加力F 1=ΔpS A =490帕×0.01米2=4.9牛 或在B 物体竖直向上加力F 2=ΔpS B =490帕×0.04米2=19.6牛【答案】⑴ 2千克 ⑵ 2450帕 ⑶在A 物体施加竖直向下的力4.9牛或在B 物体施加竖直向上的力19.6牛。
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专题整理 压强计算(无答案)

压强计算题类型一、固体压强奉贤22.如图15所示,边长为0.1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求:(1)正方体的质量;(2)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3)若正方体的边长为a,密度为ρ,现设想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方的中央,使截取部分对剩余部分的压强与叠放后水平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小华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用下表的方法进行截取,判断能截取方法能否满足上述要求小华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小明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半小强同学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放在水平面上,使其对水平面的压强最小,求出最小压强(用字母表示)。
闸北21. 如图11所示,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的重力均为64牛,A的边长为0.2米,B的边长为0.3米。
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②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
③若在正方体A和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
图11长宁22.如图13所示,实心正方体甲和轻质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
正方体甲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容器乙的底面积为1⨯10-2米2,内盛有0.15米深的水,且容器乙足够高。
求:①实心正方体甲的质量; ②水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③现从正方体甲中挖出一个高度为0.1米,底面积为S 的柱体,并将该柱体放入容器乙中,请通过计算比较正方体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和放入柱状物体后水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p 乙'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S 的取值范围。
类型二、液体压强 松江22.如图13所示,边长为4h 的正方体A 和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B 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B 中盛有高为5h 、体积为5×10-3米3的某液体乙(ρ乙=0.8×103千克/米3)。
① 求液体乙的质量m 乙。
上海中考物理专题 计算压轴题(二)

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二)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二)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考点归类】固体压强类【考点表明】1.固体压强问题主要集中在柱形体压强问题,非柱形体压强在小题中体现。
2.柱形液态应力牵涉至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密度、重力、压力、浮力及应力等多个知识点,其中以应力为核心。
计算上既可以用p=f/s,又可以用p=ρgh,逻辑推理严密而灵活。
3.题目情景:相同方式的研磨问题,相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外力施予问题,两物体的夹入问题。
4.解题思路:首先,确定公式的使用条件,基本公式p=f/s和p=ρgh在实心的方柱体、长方柱体和圆柱体情况下是通用的。
其次,压强变化量△p=p2cp1或△p=p1cp2的理解和运用。
应力变化量△p=△f/s须面积维持不变,△p=ρg△h则必须确保密度就是维持不变的。
(具体内容问题中运用)最后,常规的结论或方法要熟练掌握应用。
比如:①h-a-s-v四者的变化趋势就是相同的,m-g-f三者的变化趋势也就是相同的;②竖切不发生改变液态的应力,某些情况下切面和液体质量的增加效果就是一致的;..③极限法要注意使用方式,物体被切光或提起时和一般情况是不同的,可适当用特殊值代入法;④画图对解题大有好处;⑤可以尽早的反用公式,比如说液体的用p=f/s,液态的用p=ρgh,多用逆向思维和整体法处置问题。
【习题分析】一.切割叠加问题练1.例如图1右图,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置放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表面的应力相同。
未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
谋:(1)物体甲的重力。
(2)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3)如果沿直角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乌回去厚度为h的部分,然后将截去部分夹入在余下部分上,若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应力分别为p甲和p乙,恳请推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并表明理由。
1图1甲乙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练习2.如图2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b的质量都为6千克。
上海初三物理中考压强专题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初三物理初三物理中考压强专题中考压强专题知识要点液体和固体压强的中考考点,经常会以一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关液体和固体压强的中考考点,经常会以一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关于压强变化。
于压强变化。
知识点 1液体固体压强的两个重要公式液体固体压强的两个重要公式公式一: p = F ,这是压强的定义公式,是任何情况下都一定成立的公式。
,这是压强的定义公式,是任何情况下都一定成立的公式。
公式二: p = r gh ,这是液体压强和圆柱或长方体等柱体的压强计算公式,是由压强的定义,这是液体压强和圆柱或长方体等柱体的压强计算公式,是由压强的定义公式以及问题的特殊性推导出的公式。
公式以及问题的特殊性推导出的公式。
在计算压强时,特别在讨论压强变化时,要学会反复运用这两个公式,某一个公式难以解决在计算压强时,特别在讨论压强变化时,要学会反复运用这两个公式,某一个公式难以解决 问题,立马要学会尝试用另外一个公式。
问题,立马要学会尝试用另外一个公式。
知识点 2压强变化中的比例问题压强变化中的比例问题压强变化问题用以上两个公式解决较复杂甚至难以解决时,运用比例的思想往往能迎刃而解。
压强变化问题用以上两个公式解决较复杂甚至难以解决时,运用比例的思想往往能迎刃而解。
例题精讲【例题 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分析】倒入和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就相同,由于底面积不同,水对容器的压强变化没酒精对容器的压强变 化大。
上海中考物理压轴题--固体液体压强

固体液体压强例题分析:例题1:. 一个底部为正方形,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米,内盛有0.1米深的水,如图14(a )所示。
另有质量为2.5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实心正方体A ,如图14(b )所示。
求:⑴图14(a )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⑵图14(b )实心正方体A 的密度。
⑶将实心正方体A 放入图14(a )的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
例题2:金属实心圆柱体甲的密度为2.0×103千克/米3,体积为10-3米3;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水,水深0.2米。
① 求甲的质量m 甲。
② 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③ 若将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求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变化量△p 容器的范围。
综合练习:1. 如图4所示,有两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之比2:3,装有质量不等的水。
将密度为0.6×103千克/米3的木块甲放入A容器中,将物块乙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且均不溢出,要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相等,则判断甲、乙的体积关系:A V甲>V乙B V甲 < V乙C V甲=V乙D 无法判断2.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轻质、薄壁的圆柱形容器,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
现将一正方体木块放在水中,如图4所示。
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p 1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 2的关系AB图4图14(a ) (b )A ⊿p1>⊿p2B ⊿p1<⊿p2C ⊿p1=⊿p2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3.如图5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ρ酒精<ρ<ρ水),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水>P酒精,F甲=F乙B.P水>P酒精,F甲<F乙C.P水<P酒精,F甲=F乙D.P水<P酒精,F甲<F乙4.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体积为2×10-3米3的水。
上海初三物理固体压强专题(家教-复习备考均可)带详解

固体压强知识框架:一:压力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的基本特征:压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的一种接触力,任何彼此分离的两个物体之间不可能产生压力。
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且指向被作用的物体。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从力的性质看,压力属于弹性力,重力属于引力性质,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从施力物体看,压力的施力物体是相互挤压的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从力的作用看,压力作用在相互发生挤压的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
从力的方向看,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水平方向垂直,指向地心。
从力的大小看,压力的大小决定于相互挤压、发生形变的情况,不一定与重力有关;重力的大小决定于物体质量的大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的公式:FPS=P:压强(帕);F:压力(牛);S:受力面积(平方米)固体压强计算公式:FPS=传递特点:只能大小不变的沿原来方向传递压力。
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改变压强的方法:改变压力的大小、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题型体系:题型一、比例、倍数问题[例1]如图,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3.则( )(多选)A、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2:3B、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3:4C、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2:3D、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1:3由于是实心圆柱体且粗细均匀,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压强公式可用P=ρgh,则h=P/ρg,列式计算可得h A:h B=2:3;又由公式P=F/S,F=mg.S相同,所以质量比与压强比相同。
对于粗细均匀的实心圆柱体且放在水平地面上:由F=F/S=mg/S=ρVg/S=ρShg/S=ρgh。
上海初三物理 中考压强专题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初三物理中考压强专题知识要点液体和固体压强的中考考点,经常会以一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关于压强变化。
知识点1 液体固体压强的两个重要公式公式一:p = F,这是压强的定义公式,是任何情况下都一定成立的公式。
公式二:p = ρgh,这是液体压强和圆柱或长方体等柱体的压强计算公式,是由压强的定义公式以及问题的特殊性推导出的公式。
在计算压强时,特别在讨论压强变化时,要学会反复运用这两个公式,某一个公式难以解决问题,立马要学会尝试用另外一个公式。
知识点2压强变化中的比例问题压强变化问题用以上两个公式解决较复杂甚至难以解决时,运用比例的思想往往能迎刃而解。
例题精讲【例题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分析】倒入和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就相同,由于底面积不同,水对容器的压强变化没酒精对容器的压强变化大。
所以倒入相同的质量后,水的压强小;抽出相同的质量后水的压强大。
但是倒入或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是无法判断谁的压强变化大。
【答案】A1【例题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
经下列变化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A和P B,其中可能使P A = P B的是①甲、乙各自抽取相同体积的原有液体②甲、乙各自抽取相同质量的原有液体()③甲、乙各自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④甲、乙各自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甲A乙BA①B①与②与③C①与③D①与③与④【分析】甲液体质量等于乙液体质量,又由图可知,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
由公式p = FS,可知,起初甲液体对A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B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大。
上海初三物理02 压强计算专题复习-学生版

7.如图,装有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1×10﹣2 米 2,静止在水平面上. ①若容器内水的体积为 2×10﹣3 米 3,求水的质量 m 水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水.
②若容器内水的质量为 m,现有物体 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请选择一个,
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不会溢出),可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p′水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 p′
压强 PB。
(3)若容器足够高,在容器 A 和 B 中再分别倒入相同体
甲
乙
积的甲、乙液体,使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求:
容器 A 和 B 底面积之比(SA:SB)值的所在范围。
A
B
-2-
三、固体放到盛有液体的规则容器中(关键是ΔP 液、ΔP 容的辨析、注意判断液体 有没有溢出
例 1.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轻质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容器的底面 积分别为 9S 和 S。甲容器中盛有质量为 9 千克的水,乙容器中盛满深度为 0.2 米的酒 精(ρ酒精 = 0.8×103 千克/米 3)。求: (1)甲容器中水的体积 V 水。 (2)乙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酒精。 (3)现将密度为ρ的实心物体 A 先后放入水和酒精中,发现水未溢出,且物体 A 静止后, 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相同。计算物体 A 的密度ρ。
-9-
3.某实心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质量为 20 千克、体积为 8×10﹣3 米 3、底面积 为 4×10﹣2 米 2.
①求圆柱体的密度ρ;
②求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③水平面上还有 A、B 两个圆柱体(相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将其中
(选填“A”
或“B”)圆柱体竖直叠放在另一个圆柱体的上部中央,使上圆柱体对下圆柱体的压强最大.求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1 固体与液体的压强变化分析(学生版)

一、分析压强变化常用到的基础知识: 1、 压强: 2、 密度: 3、 柱体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等于柱体的重力大小:F = G = mg4、柱形物体的体积: V = sh (长方体) V = h 3(立方体) 柱体的底面积:S = ab S = h 25、力的概念:力的平衡、压力。
二、常见题目类型:面对的大多是柱形物体或柱形容器内的液体。
1、固体:①两个柱体叠放(或施加压力); ②对柱体进行水平或竖直方向切割; ③使柱体发生转动; ④叠放、切割+叠放等问题。
2、液体:①在容器倒入或抽取原液体;②在液体中放入或取出物体。
三、选择题的分析判断方法:物理公式推导(定性、定量)、数学比例、极限法、分解法、给予数值法等。
1、 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判断出两个物体原来的密度、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可根据P=F/S 、 P=ρgh 或ρ=m/V 等判断。
2、根据要求的未知物理量,确定压强、压力的变化情况,变化量(ΔP 、ΔF )。
3、结合题目找出改变(增大或减小)ΔP 、ΔF 的方法。
①变化的压强可以用ΔP=ΔF/S (对于柱类物体也可用ΔP=ρg Δh ) 或ΔP=P 1-P 2等分析计算;②变化的压力可以用ΔF=Δmg 、 ΔF=ΔPS 、 ΔF=mg/n ( n 为比例) 或ΔF=F 1-F 2等分析计算;③柱形物体或液体的压强均可以用P=F/S 或 P=ρgh 判断,要看题目提供的条件。
分析此类问题应用的知识多,综合性强,应熟练掌握质量、重力、压力、密度、压强及体积、面积等有关知识。
SFp =gh p ρ=Vm =ρ讲义1 固体与液体的压强变化分析知识要点一、柱体切割与叠放(一)常见题目类型1.只切割不叠放:将甲、乙(或一个)柱形物体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如图1)。
2.切割加叠放:将甲、乙(或一个)柱形物体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并叠放在对方(或自己)上面(如图2)。
备考2023年上海市初三物理中考复习知识点清单与考情解读专题2 压强变化

专题二 压强变化选择专题专题描述:涉及一个或多个实心均匀柱形固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压力压强和圆柱形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问题。
考情分析:每年的中考题都是灵活多变的,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都较高,也是每年中考的热点题目之一,通常出现在选择题第7题或第8题的位置,分值2分;这类题目涉及的物理量有柱形固体的边长、底面积、高度、体积、密度、质量、重力、压力、压强、浮力等等,还包括压力、质量、体积、浮力变化量和压强变化量等;计算公式有:F p S =,=p gh ρ,F p S∆∆=,∆=∆p g h ρ以及一些变形公式等等;常见问题是切割、叠放、施力、倒入、抽出、放入物块等等,变化多样,要求学生对压强公式有深刻的理解,在熟练掌握基本公式的基础上能够对压强的变化进行定性的分析,并能将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浮力相互结合。
常用的方法有公式法、三态法、极限法、割补法、赋值法、旋转法等等,是综合性比较高的题目,具有相当的难度,属于中考具有区分度的压轴题目之一。
一、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一)题型特点:固体水平切割(同施力)相同质量、体积、高度是固体压强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后面更复杂专题的基础。
(二)解题方法:柱体水平切去相同的高度、体积、质量或受到竖直向上的外力核心公式:()()'//mg p g h mg g V S mg mg S Sρρ==∆=-∆=-∆ (三)柱体竖直切任何高度、体积、质量后对地面的压强都不变。
(四)注意事项:要注意看清题目给出的压强或压力关系是变化前的还是变化后的。
二、固体压力压强的变化量知识梳理考情解析知识网络(一)专题特点: 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固体压力、压强变化量的概念和相关公式。
(二)解题方法: 先看清是求固体压力(压强)变化量还是固体最终的压力(压强),再灵活运用相关的公式进行推导分析,最后得出答案。
常用公式:∆∆==∆F p g h S ρ =F p S与=p gh ρ (三)注意事项: 要特别注意看清是否为均匀的实心柱体,否则不能用∆=∆p g h ρ推导,只能用=F p S来分析。
(完整word)上海市2017~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二:固体的压强,推荐文档

固体的压强一、填空题1.(2019浦东新区一模)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
某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4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 牛;当他平躺在床面上时,他对床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018杨浦一模)如图6所示,在竖直壁和水平地面的交角处置有边长为0.1米、重20牛的正方体,对正方体施加大小均为10牛的水平力F l 和竖直力F 2。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牛,压强为 帕;正方体对竖直壁的压强为 帕。
3.(2019长宁一模)“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由如图4所示的“着陆器”和由它搭载的“月球车”组成。
在月球表面着陆后,“月球车”与“着陆器”分离,这时“着陆器”对地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压强将__________;为了适应月球地面的特殊状况,“月球车”安装了6个车轮,当“月球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如果只有4只轮子着地,那么它对地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压强将_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2018浦东新区一模)如图4所示,用20牛的水平力把重为6牛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它对墙壁的压力为 牛,若此正方体的底面积为0.01米2,则它对墙壁的压强为 帕。
若用同样的力,把体积更大的正方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着陆器” 图4 “月球车”图6F 2F 15.(2017宝山一模)一块长方体砖以平放或竖放两种不同的放置方法,放在水平地面上都静止不动,则它对地面施加的压力大小_____,地面受到的压强______。
(前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若平放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1500帕,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徐汇一模题)如图8所示,甲、乙两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它们水平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压强变化应用(沪教)

初三春季物理压强变化应用(沪)知识定位压强变化选择是上海中考必考的题型,也是上海中考的重难点之一。
上海中考一共有8道选择题,压强变化选择一般是最后一道选择题,分值两分。
考察题型一般比较稳定,最近出现了固体液体对比的题型,难度在逐渐加大。
知识梳理常考察题型:固体:“切叠施”;其中“切”包括水平切割与竖直切割水平切去相等的厚度:∆P=ρg∆h水平切去相等的质量:∆P=mg S ∆水平切去相等的体积:∆P=ρgV S ∆竖直切:压强不变“叠”包括直接叠放(比较简单),切割之后再叠放(一般用比例法)“施”施加外力,包括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和竖直向下的力;液体“倒抽放”“倒”,“抽”:倒入或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倒入或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倒入或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
“放”:液体中放入小球或者小物块,需要注意的是:液体中放入物体时要计算液体是否溢出。
常用的公式是:∆P= ρg VS排,∆P=FS浮容公式成立的条件是液体不溢出。
编号1 固体压强:1.1固体压强切割;1.2固体压强叠放编号2 液体压强:2.1液体倒入与抽出;2.2液体中放入物体;2.3液体压强与浮力编号3 固体与液体对比编号4特殊题型例题精讲【编号】1.1【试题来源】2014年4月长宁区第14题【题目】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分别为________。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编号】1.2【试题来源】2015黄浦区二模【题目】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 甲和p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甲可能小于p 乙B .p 甲一定小于p 乙C .p 甲可能大于p 乙D .p 甲一定大于p 乙【编号】2.1【试题来源】2014年4月黄浦区第8题【题目】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
2021年上海市各区初三物理二模专题汇编—压强变化

XX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年级:初三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课程主题:压强变化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质量、体积、高度、深度、密度、重力、压力等的压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掌握柱形固体切割、自叠、互叠,柱形容器中液体的抽出倒入,盛液容器中放入物体后固体与液体压力压强变化情况的定性分析;3、提高思考维度与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2021年宝山第6题)如图1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
现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宽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则A.p A一定小于p B B.p A一定等于p BC.p A一定大于p B D.p A可能大于p B【答案】A2.(2021年嘉定第6题)如图3所示,两个完全相同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内部盛有不同液体A、B(m A<m B)。
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A、B液体中,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 A和Δp B,两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甲和Δp乙。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Δp A=Δp B,Δp甲=Δp乙B.Δp A>Δp B,Δp甲<Δp乙C.Δp A<Δp B,Δp甲<Δp乙D.Δp A<Δp B,Δp甲=Δp乙【答案】D乙甲图3B A建议70min重难点知识精讲,经典例题分析,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力【教学建议】互动精讲70min内知识点建议3-5个(可以适当删减),每个知识点包含知识梳理、例题精讲和巩固练习三个小循环,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建议按照教材先后排序,在题目设计上按照难易先后排序。
互动精讲在设计过程中建议题目不要超过30题(英语除外)。
一、固体压强变化【知识梳理】1、切割固体水平切割(同施加力)相同质量、体积、高度是固体压强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基础。
柱体水平切去相同的高度、体积、质量或受到竖直向上的外力核心公式:p′ = mg / S = ρgΔh = (mg-ρgΔV) / S = (mg-Δmg) /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一:固体压强竖直切割
【考点】压强变化
【解析】竖直方向切割后压强不变,剩余部分压强相等,则说明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也相等;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那么甲的高度小于乙,所以甲的底面积小于乙。
由F pS =,知选择B 。
【答案】B
【教学建议】注意给学生总结规律:柱体竖直切后压强不变,水平切后压强一定减小。
所以 本题在竖直切前两个正方体压强也是相同的。
【考点】压强变化
【解析】由p gh ρ=可知,图(a )、(b )所示两种情况,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均不会发生变化。
故选D 。
例2.(★★)如图 (a)、(b)所示,若分别沿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
A.只有图(a)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
B.只有图(b)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
C.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会发生变化
D.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例1.(★★★)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已知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若在两正方体右侧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体积,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未截去前,两实心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F 甲、F 乙的关系是( )
A.F 甲一定大于F 乙
B.F 甲一定小于F 乙
C.F 甲可能大于F 乙
D.F 甲可能小于F 乙
经典例题
【答案】D
【教学建议】此题是典型的柱状固体的压强切割问题,利用柱体竖直切后压强不变原理即可 得出正确答案。
题型二:固体压强水平切割
【考点】压强变化
【解析】水平切去相同质量,可以用旋转的方法,由于是正方体,旋转后对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水平切就可以转化为竖直切,压强相等,切去质量相等,则切去的底面积甲等于乙,甲的边长大于乙,所以甲切去的厚度就一定小于乙,故选A ;切去相同的体积,由公式V p g S
ρ∆=,知甲的压强减少的小,所以甲剩下的压强一定大于乙的压强。
【答案】A
【教学建议】把水平切割转化为竖直切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题方法,尤其是对正方体物体, 有时会比常规的分析更快。
例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长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和乙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p 甲可能大于p 乙
B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p 甲一定大于p 乙
C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p 甲一定小于p 乙
例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 )
A .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小于乙
B .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小于乙
C .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
D .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
D.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p甲可能小于p乙
【考点】压强变化
【解析】原来压力相同,切去相同质量后,压力仍相同,甲的底面积大于乙,故甲剩余部分
压强小于乙;原来压强相同,则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切去相同体积,甲切去质量多,甲
的底面积大,故减少的压强无法判断,所以为可能关系;切去相同质量,甲减少的压强小于
乙减少的压强,故剩余部分甲大于乙。
【答案】A
【教学建议】水平切去相等体积问题也可以转化为水平切去相等质量问题,只要先分析出物体
的密度关系,再得出切去的物体质量关系,从而分析出剩余物体的压强关系。
题型三:固体压强施加力
例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甲、乙上表面中央都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甲和F乙(均小于甲、乙的重力),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F甲、F乙的方向和大小关系可能是( ) A.都竖直向下,F甲>F乙
B.都竖直向上,F甲>F乙
C.F甲竖直向上,F乙竖直向下F甲<F乙
D.F甲竖直向上,F乙竖直向下F甲>F乙
【考点】压强变化
【解析】根据甲、乙的质量相等可得出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在受力面积不同的情况下,
要想使其压强相等,可判断施加的力的方向,并进一步分析其大小的关系。
【答案】A
【教学建议】解答本题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涉及了重力、压力、竖直方向上的力。
解题的突破口是通过甲、乙的质量关系,读图得出面积关系,再通过面积关系和压强关系列出方程,最终分析出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考点】压强变化
【解析】知道三个正方体体积关系,可以得出底面积(地面受力面积)大小关系;又知道原来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由压强公式得出压强的变化量关系,最后得出三个正方体受力F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
【答案】B
【教学建议】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根据压强定义式得出施加拉力后的压强变化是本题的关键。
也可以引导学生,如是三个物体进行比较,也可先进行两个物体的比较。
题型四:固体压强叠加
【考点】压强变化
【解析】ρ甲>ρ乙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h甲<h乙,
又甲、乙初始质量相等,叠放相同体积,甲增加的质量多,要保证压强相等所以S 甲>S 乙。
【答案】C
【教学建议】本题实质就是在4种原来情况的基础上水平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物体,先分 析出增加的压力关系,就能得到增加的压强关系,从而突破整道题目。
【考点】压强变化
【解析】设甲的边长为a ,乙的边长为b ,由题意知a <b ; 22=,=S a S b 乙甲,则S 甲<
S 乙。
如果甲、乙的密度相等,则1212,,==>p ga p gb p p ρρ,则①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
()()+===+=+3333'2221
222a b g m +m g a g a g p gb S b b b ρρρρ甲乙乙p >p >p ②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
()()+===+=++3333'11122222a b g m +m g b g b g p ga p S a a a ρρρρ甲乙乙>p p >p
由于a b <,所以=32,2b g
gb p a ρρ>所以''12p p >
如果甲、乙的质量相等,1212=
=甲乙,,>G G p p p p S S 。
①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22G p S ,乙
,因为S 甲<S 乙,所以可能相等;②将乙放在甲上,S 甲<S 乙,甲对地面的
压强始终大于乙。
【答案】C
【教学建议】对于叠加体问题,可以告诉学生:列出相应的叠加体的表达式再进行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题方法,还要注意对表达式进一步变形,以便于分析对比得出大小关系。
题型五:固体压强切割+叠放
例9.(★★★)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
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考点】压强变化
【解析】质量与高度都相等,水平切去的高度相同,可以用比例法,切割后相互叠放压力不变,因为甲的底面积小于乙,所以变化后的压强甲大于乙。
【答案】D
【教学建议】对于固体切割互换叠加问题,要注意分析叠加前后两物体的压力关系和受力面积关系有无变化,必要时可列出表达式进行细致分析。
例10.(★★★)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考点】压强变化
F p S m g S =
∴乙乙乙
,;F p S =∴乙,=m g S 乙乙
;∵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m 甲<m 乙;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甲减少的质量与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乙减少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因此甲减小的面积大于乙减小的面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面积减小越多,压强增加越大,故则p 甲′大于p 乙′,则p 甲′:p 乙′的值一定大于1。
【答案】A
【教学建议】本题实质是在压强相等物体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同质量的物体,由剩余面积关系 得出增加压强的关系,由此得到最后压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