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应用光学期末复习提纲(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光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
1.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的区别?
2.理解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单色光、复色光、光源;均匀介质、各向同性介质;
光线、法线、波面、光束等。
3.理解并掌握几何光学的四大基本定律:直线传播、独立传播定律的内容及限制;折射与反射、全反射
定律的内容及应用;光的可逆性原理的内容。
4.了解费马原理、马吕斯定律的内容。
5.理解并掌握光学系统成完善像的概念及条件(三种表述)
6.掌握光路计算的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在习题中体会其应用)
7.掌握光路计算的一般思路:
(1)理解单个折射球面元件具有的普遍意义:平面——球面的特例,反射——折射的特例。
(2)宽光束——近轴系光束:
a.理解物点发出的宽光束经单个折射球面成非完善像的概念,如存在球差;
b.理解物点在近轴区内以细光束成完善像(高斯像)、物像共轭的概念,掌握近轴光路计算的公式:
近轴条件,阿贝不变式、拉赫不变量,三种放大率及成像特性分析。(包括单个折射球面和单个反射球面两种情况)
(3)单个球面元件——共轴球面光学系统:理解二者的关系及相关概念,明确物体经光学系统成像是物
点发出的光线经光学系统逐面折、反射的结果;理解并掌握共轴球面系统在近轴区的过渡公式、拉赫不变量、成像放大率的公式。
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
8.理解理想光学系统、物像共轭的定义,理解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结合第(3)点体会理想
光学系统中三对基点(面)的提出,对成像位置的确定有何意义?
9.基点和基面:
(1) 理解各基点(面)的定义,其物像共轭点(面)分别是什么?
(2) 理解各基点(面)的性质,特别是物点位于其上时,成像性质,如垂轴放大率、角放大率有何特殊性?对应什么物理意义?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其在图解法求像中的应用。(结合8中最后一问理解11中解析法求像的理论依据)
(4) 特例:物像空间介质相同(折射率相同)时:一对节点与主点重合;物、像两方焦距的绝对值相等。
10.轴外点、轴上点的图解法求像的依据:理想光学系统基点基面的性质、典型光线。
11.解析法求像:牛顿公式、高斯公式(物象位置的起算点)及相应的成像放大率表达式,特别是垂轴放大·率
的应用。
12.掌握两光组组合的公式及应用:(例如:各光组是单个折射/反射球面,薄透镜等简单情况)
(1) 各光组相对位置的表示:焦点间隔(光学间隔)、主面间隔;
(2) 利用过渡公式,计算物点经两光组的成像问题;
(3) 计算两光组的组合焦距、组合焦点及主点位置。
(4) 结合日常习题,体会本方法的应用,并理解薄透镜这个简化模型。
13.典型光学系统的光路特点及成像特性:(1)望远系统;(2)显微镜系统。
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
14.理解平面光学元件的作用:光路转向、转像、色散光谱分析等。
15.平面镜:
(1) 成像特性:位置、放大率,对称性:镜像、一致像;唯一成完善像的最简单的光学元件。
(2) 旋转特性:如何旋转,如何测微?(3) 双平面镜成像特性:连续一致像。
16.平行平板:
(1) 成像特性:无焦系统、非完善成像(轴向位移、侧向位移)、位移成像;
(2) 近轴区:成完善像,轴向位移公式、等效空气平板的厚度公式、实际像面位置公式。
17.反射棱镜:
(1) 基本概念:光轴、工作面、棱、主截面;
(2) 结合双平面镜成像特性,理解各类棱镜的成像特性,特别是简单棱镜、屋脊棱镜的成像特点;
(3) 掌握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判断;(4) 理解反射棱镜的等效作用。
第四章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
18.理解光阑的概念与作用:实际光学系统中,限制成像光束、成像范围的光学元件的边框。
19.孔径光阑:定义,及对轴上、轴外物点成像光束的限制作用;
(1) 孔径光阑、入射光瞳与出射光瞳三者互为物象共轭关系,图解或解析法可求后二者的位置;
(2) 利用成像张角法判断孔径光阑的位置。(见习题)
(3)主光线的画法(主光线针对轴外点而言)
20.视场光阑:定义与作用;视场光阑、入射窗与出射窗三者互为物象共轭关系。(若视场光阑为方形或
矩形线视场一对角线进行计算)
21.渐晕光阑:理解概念,以及其对轴外点成像光束的拦光作用。
22.理解光瞳衔接原则、主光线、物方远心光路、场镜等概念基本原理;
23.明确典型系统中对应的孔径光阑、视场光阑的位置。
24.光学系统的景深:(结合照相系统分析)
(1) 基本概念:平面上的空间像、景象平面/对准平面,景深的概念及成因;近/远景平面,近/远景深度;正确透视距离;人眼极限分辨角。
(2) 根据景深公式,理解景深与入瞳直径、孔径角的关系。
第六章像差理论
注意结合课件中的小结,做一定的扩展,理解以下内容:
25.从第一章中近轴光学理论的提出,理解像差的概念,体会实际像有别于理想像的原因所在。
26.了解并区别几何像差、波像差二者分析像差的不同角度。
27.几何像差:
(1) 单色像差:理解五种单色像差的成因、影响因素与现象;
(2) 色差:理解位置色差与倍率色差的成因、影响因素与现象。
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28.眼睛:
(1) 了解眼睛的结构,特别是角膜、瞳孔、水晶体、视网膜、眼轴的作用,及成像过程。
(2) 建立简化眼模型:结合光学系统,理解眼睛系统对应的光轴(眼轴)、成像界面(角膜)、基点基面的位置、孔径光阑(瞳孔)、像平面(视网膜)。
(3) 眼睛的调节(水晶体):远点、近点、调节能力、视度;明视距离;远视眼、近视眼、散光眼及校正。
(4) 眼睛的适应能力(瞳孔):明适应、暗适应。
(5) 眼睛的分辨率:理解视角,人眼的极限分辨角(1ˊ)。
29.掌握视角、视觉放大率等概念,理解目视光学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视觉放大率与线视场成反比
的关系。
30.放大镜:理解其工作原理;
31.显微镜:
(1) 结合第二章以及放大镜的知识,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了解显微镜数值孔径的概念,物镜、目镜的光路特点及作用;掌握视觉放大率与物镜、目镜的倍率关系,视觉放大率与组合焦距的关系公式;
(2) 结合第四章,了解孔径光阑的位置、视场光阑的位置及特点;
32.望远镜:
(1) 结合第二章,理解开普勒望远镜系统的光路特点、成像特性及工作原理;
(2) 结合第四章,理解开普勒望远镜中对应孔径光阑、视场光阑的位置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