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全文)
论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
成 一个 完 整 的 机 械 概念 。 决这 一 问 题 的关 键 还 是选 题 . 师 解 教 要 根据 学 生 的 总 体 情 况 , 入 实 际 , 集 与 学 生 所 学 专业 相 关 深 搜 机 械 的 原 始 数 据 , 过 反 复 论 证 , 写 出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 经 编 经 过 两 到 三届 的 学 生 试 用后 , 逐步 修 改 定 稿 。 4 注 重 计算 机 绘 图 。 强 计算 机 技 术 应 用 . 加 当下 计算 机 绘 图 已经 十 分普 及 , 业对 这 方 面 的人 才 需求 企 也与 日俱增 , 目前在机 械领域 经常 用到 的绘图软 件有A T C D、 UOA C X P OE U A A、 R , 、 G等 。 校 《 械 设计 基 础 》 程 设 计 推 荐使 用 我 机 课 A T C D和U 软件 , 面的 图形 可 以用 A r C D 制 . 体 UOA G 平 U. A 绘 I 0 立 的 图形 可 以用U 绘制 。将绘 图软 件引 入《 械设计 基础 》 程设 G 机 课 计 , 生 通过 作零 件 图和 装配 图 , 学 强化 A T C D和U 的使 用能 UO A G 力 , 化 读 图识 图 的能 力 , 强 也可 以直 接 观 察 到 机 构 处 于 不 同位 置 时构 件 的 运动 和 动 力学 情 况 。用 U 建 立 零 部件 的三 维立 体 G 图及零 件装 配过 程 图 , 这样 的训 练效果 是其 他方 法难 以达 到的 。 5 加 强 实训 管 理 。 视 答 辩环 节 . 重 《 械 设 计 基 础 》 程 设 计 一 般 为 l 2 时 间 , 要 完 成 机 课 一 周 需 机 器 的运 动 和 动 力 分 析 。查 找 相关 资料 进 行 机 器 的 传 动 系 统 设 计 , 定 传 动路 线 和 方 案 , 后划 分 各 种 传 动 部 分 进 行 独 立 确 然 设 计 , 进 行 各个 零 件 的结 构 设 计 或 选 择 , 后 要 完 成 机 器 的 再 最 总 装 图 和各 主 要 传 动零 件 的零 件 图 。 整个 过程 设 计 内容 多 , 时 间 紧 , 此加 强 课 程设 计 期 间的 管 理 显得 十 分 必 要 。 因 从课 程 设 计 开 始 就 应 当 严 格 做好 考 勤工 作 .对 不 认 真 和有 疑 问 的学 生 应 当 给予 及 时 提 醒 , 真 辅 导 , 认 帮助 他 们 解 决 设 计 中遇 到 的 问 题 , 了提 高学 生 独 立 设 计 能 力 。 当在 课 题 布 置 上尽 量做 到 为 应 人 一 题 ” 即使 任 务 中要 求 机 器 完 成 的 功能 一 样 . 。 也要 在 初 始数 据 上 加 以 区 别 ,或要 求学 生 以不 同 的方 案 来 设计 一 样 功 能 的机 器 设 备 。 答 辩 是 课 程 设 计 的 最 后一 个 环 节 ,也 是 课 程 设计 中重 要 的 考 核 阶段 。 了避 免 盲 目抄 袭 , 为 考查 学 生 的 设计 思 想 和 对设 计 的 各个 环 节 的 认 识 程度 , 在答 辩 过 程 中需 要严 格 把 关 。 先 首 要 对 确认 有 抄 袭 行 为 的 学 生 予 以严 肃处 理 ,对 每 个 学 生 的设 计 说 明 书 、 纸 等认 真 考 查 后 制 作 答 辩 提 纲 , 到 对 每 位 学 生 图 做 认 真 负责 ,在 答 辩 过 程 中 对 每 位学 生作 有 针 对 性 的提 问 和 讨 论, 了解 学 生 的想 法 和对 相 关 知 识 的 了解 程 度 , 不 正 确 的 予 对 以纠 正 .令 其 及 时 修 改 。因 此 答辩 也是 一 个 质疑 和 答 疑 的 过 程 。同时 在 答辩 中能 发 现设 计 的不 足 。 为 今 后 改进 课 程 设计 作 教 学 的借 鉴 , 从这 个 意义 上 说 答 辩 又 是 一 个 总结 提 高 的过 程 。 认 真 做好 答 辩 工 作 意 义 重 大 ,直 接 影 响最 终 课 程 设 计 的 总 体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教学内容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图、机械CAD等,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知识散乱、学习内容混杂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指将不同学科或不同课程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将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图、机械CAD等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除了课程设置的重新规划,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以讲授和实验为主,学生 passively 地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驱动,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还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笔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建立起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种改革不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规划,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希望各高职学校能够重视这一改革,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全文)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研究机械中通用零部件和常用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计算方法和基本设计理论等,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它在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然而这门课程的覆盖面较广、理论性很强,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设计计算对于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来说掌握十分困难。
面对这种现状,笔者学院在如何用较短的课时高质量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尝试。
从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实验搭建、考核形式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究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程教学中的问题(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面广且偏重理论推导,这对笔者学院专科学生来说偏重偏难。
由于高职学生刚接触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缺少实践经验,对课程中涉及的零件和机构很陌生,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
《机械设计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传授有关机械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3)实践活动,特别是有制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制造技能、制造思维和实现制造目标的手段,然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简单、薄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4)考核形式和方法呆板,大多采纳期末考试或考查一次定成绩的方法,不利于人才个性的进展。
2课程教学改革措施2.1采纳科学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有技能和知识,还要具有正确的职业态度、自我提高的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等。
《机械设计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和素养。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并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形成。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仍延 续过去 的模 式 ,新体系 尚处于探索之 中。为 了突 出高职高专 的教学 特点 ,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就该课 程在课程体 系、教学 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实 践环 节等方 面的 问题 ,提 出一些探讨 意见 。
机械设 计基础 传 统教学模 式存在 的 突 出 问 题
一
、
( )教 学 方 法 单 一 落后 一
机械设 计基础 是新疆 交通职业 技术学 院汽车 制造 与装配 技术专业 的一 门介于基础课和 专业课之 间 的重要的设计 性技术 基础课程 ,通过本 课程 的学 习 , 可为学生学 习后续 专业课程提供必要 的基础知识 ;为 学生将 来从 事产品设计 、开发提供必要 的理论基础 ; 为将来从事工艺 、运 行、管理 工作时 ,能对所使用机 械传动原理有正确 的了解 ,获得对设备 正确使 用、维 护和 故 障分析 的能力 ;使学生 具有运用标 准 、规 范 、 手册 和 图册查 阅有关 技术资料及 编写说 明书的 能力 。 很难 取得好 的教学 效果 。 机 械设计基 础 是理 论知识 和实践知 识综合运 用的 、 ( )课程 没有针 对 专业要 求合 理 设置 1 二 课程 ,在整个课程体系 中从理论性课程过渡 到结合工 机械设计基础》课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繁杂 ,如 程实 际的设计课程 ,起 到桥梁作 用。该课程体系 目前 不精心组织 、把握重点 ,全部灌 输给学 生 ,将 适得其
收 稿 日期 :2 1 .50 0 00 .8
作者简介:杨永春 ( 9 2 ,女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 院机 电系讲师 ,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机械设计及机械 1 7 一) 制图。
教具 和 师生 间的双 向交流 、人格 感 化是 多媒 体教 学 无法 取代 的 。 多媒 体只 是促进 教 学效 果 、提升 教学 效 率 的有 效 工具 或手段 ,在 本质 上 不应该 替 代或 改变 学生 的 主体 地位 和教 师 的主导 地位 。坚 持 多种 教学 手段 和 多种 教学 形 式相结 合 的教学 态度 ,强调 师生 问 的 良 好互动 ,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完美结合 ,在 教学 过程 中相 得益 彰 ,使整 个教 学过 程达 到 浑然一 体的效果。在教学实践 中,教师应在 吃透教材 、明确 教学 目的和重 点 、难点 的基 础上 ,精 心设 计 教学过 程 ,根据教学情况 、教学 内容 ,恰 当选择不 同的表现 形式 ,注意视听 、思考 、语言 、讨论等多种形 式相结 合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最容易接受 的 方式 来选择 相 应 的教学 方 式。有 些课 程 内容 适合用 文本 的形式来表现 ,有的适合用声音来表现 ,有的则 需要 声情 并茂。在给学生提供视听信息 的同时 ,适时 进行 启发诱 导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组织者和促 进者 ,开拓学生思路 ,发展其思维能力 。同时,还应 注意 充分 利用 教师 自身 的感 召力 ,利 用肢 体语 言和 抑扬 顿挫 的声 音来表 现 内容 丰富 的课程 内容 ,激 发 起 学生学 习的 积极性 ,达 到较好 的教学 效果 。
中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构理论 的时候 .要 积极 主动地 以手动抽水机 、雷达和机 械夹 四、加强 师资培 训 。提 高教 师 的专业 知识水 平 和实践 具这些 日常通用 的设备 作为现 实化 的实例 ,让 中职生通 过直 能 力 观 的认知 来学 习平 面四杆机构 的组 成和运 动原理 ,而在 掌握 职业教育需 要 “ 双师型 的老师 ,一个教 师 ,也是一个 知识理论 的过程 当中 ,中职生也可 以直观地 感受到机械 设备 技师 ,既会理论又会 实践 。一 位专业课 教师若没有丰 富 的专 在工程上 的实 际化 运用。依据理论 教学与 实践教学 的有机结 业知 识和过硬 的实践能力是不 会受 到学生欢迎 的 ,更 不用说 合 ,不光 能够保 障中职生切实地 学会机械理 论知识 ,还 能够 对你所 教的课程产 生兴趣 。教 师要真 正学到工厂 的知识必须
谈 几点看法。
关键词 : 中职 ;课程 ;改革
一
、
整合 课程 内容 ,降低理 论深度 ,提升技 能养成
三、采用 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 果
中职 机械设 计基础》要 凸显其课程 的工程性 以及实用 教师应 根据学生 的现 有水平和能力 ,充 分利用多种教 学 性 。当前 ,许多 中职院校 的 机械 设计基础 》课程学 习均都 手段 ,提高教学 效果 。根 据 《 机械设 计基础》课程 实践性 强 将机械 设计理论和 方法作为教 学核心 ,从 而忽视 了对 机械结 的特 点 ,在教学 实践 中,充 分利用课程 建设 的实物和模型在 构实用 工程 的认知 。这对于现 实的 中职 生教 学和 能力培养是 课堂 上给 学生演示 ,增加 学生感性认识 ,通过引入 CA I 教学 不科学合 理 的,原 因在于 中职 生的理论素养 普遍低下 ,对于 使课 堂教学更生 动、更直 观 ,使学生对 各种机构和 零件 的结 工程认知 意识较弱 ,这就导致教 师讲 的机械 设计知识 会使得 构和 工作原理及 实际应用 有了深入 的了解 ,提 高了学生 的工 他们感 到无法理解 。在 这一现 实教学情况下 ,教师就 应该实 事求是地 降低理论 知识的讲授 ,更 多地强化 机械设计 课程 的 实践性和 应用性 ,与时俱进地补充 最新 的国家标准 、技术和 内容 ,通 过理论 同实践的有机结合 来带动知 识的优化 重组 , 程意 识 ,激发 了学习兴趣 ,并节省 了板 书时 间。如 :在 介绍 齿传 动、蜗杆传 动的结构特 点 、传动 方向变化 时 ,我制 作了 他们 的动画模型 ,用它来 辅助教学 ,收到 了较好 的效果 。讲 到联 轴器或轴系 零件等 内容 时 ,适 时地 给学生在大 屏幕上展 比如 一个带轮)配合 的动画 , 极力 降低 复杂化 的机械设计公 式的推演 , 利 用简单直 观的授 示联轴器 或轴、键和轴 上零件 ( 课方式保 障 中职生 理解和掌握 听学 内容 。在 此基础上 ,主动 或者是其全 剖视 图,吸 引学 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将机械设 计的工程性 和实践性纳人 到现 实化 的课程教 学当 中 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 以提升 中职 生的技能 养成 。比如 : 当教师在 讲解 平面 四杆 机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依据多年教学经验,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对《机械设计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尝试。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而且也是一门能直接用于生产的设计性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传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机械设计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所以更应注重于本课程的设计性、实用性,即学生实际机械设计能力的培养。
为此,必须以全面机械设计素质培养为中心、实际机械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
一、在教学内容上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最大限度的整合教学资源高等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改革,一方面要贯彻“必须够用”的原则,即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在校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发展和创业)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突出机械设计主题,即培养学生的从业(从事实际设计)能力,实现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淡化过细的理论内容,删减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和证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强调的是人才的应用性,其毕业生所从业的岗位,决定了他们没有必要对计算公式、定理、方法等的来龙去脉象高等学历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那样搞得清清楚楚,而应注重于如何运用这些公式、定理、方法等来解决实际设计问题。
因此,对一些过深的、不必要的理论推导、证明都应予以删除,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掌握这些公式、定理、方法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设计问题。
这样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势必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带传动即将打滑时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式的推导过程;齿轮传动中按轮齿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或校核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等等都应删除。
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改革教 学 内容 。创 建课 程新体 系
从机械类 、近机类高职高专毕业生 的职业 岗位工作情 况 可知,在毕业生从业 的过程 中, 面对 已有机械设备或装置 , 将 解决其使用 、维护 、维修 、故 障诊断 、改造 、仿制等过程 的 些实际问题 ,因此 ,掌握机械分析 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 基本方法和技能技术是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 岗位 的需要 。面 向高职高专类学生 ,我们 以机械设 计为主线 ,将机械原 理 、 机械零件等课程的主要 内容进行精选 ,优化组合 ,以应用为 目的,以 “ 必须 、够用”为度 ,对教学 内容作了重大的改革 , 编写 了配套教材 。按 “ 实际 、实用 、实践”的原则来组织教 学工作 ,并依此制订了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全新的课程教 学大纲和教学实施计划 。
一
改变 考核 学生 学 习成 绩 的方法 。 加强 平 时训 练与 考察
改变期末书本考试或考查一次定成绩 的方法 。加强对学 生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的检查和评定 。本课程 的考查形式是 多样化 的 ,目的是激 发作为学 习主体 的学生 的学 传 统考 试和 考察 中 的暂时性 ,定 向性 ,唯一性 的弊 端。从 20 0 4年起 ,在 0 4模具 ,0 、0 机 电一体化 、0 机设等班进 4 5 5 行教学探 索。将考试与平时考查的 比例定为 :课程结束考试 占总评成绩 的 7 % ,课外作业 占 1 %,听课 出勤率 占 1 % , 0 0 0 课堂提 问及小测验 5 次左右 、占 1% ,由于平时 的训练与考 0 查加强 了,因而在课 程教学期间学生能投入其中 、较牢固地 掌握所学知识 。
教 苑 漫 谈
高职高专 《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 教学改革研究 与实践 澍 潮 朱双 霞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
二、 充 分 利 用 多种 教 学 手 段 必 须 充 分 利 用 有 利 于 增 强 教 学 效 果 的 多 种 教 学 手 段 。在
多 媒 体 课 件 教 学 使 学 生 对 各 种 机 构 的 工 作 原 理 及 在 各 种 机 械 中的 实 际应 用 有 深入 的 了 解 。 提 高 学 生 的工 程 意 识 .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 。可 以 引 入教 学 课 件 展 示 各 类 机 构 的 运 动 过程 . 呈 现不 易观 察 的零 件 内部 结 构 与 动 态 特 征 ,演 示 实 际 加 工 机 床 的运 动与 加 工 过 程 等 .使 学 生 的 视觉 活 动 和 听 觉 活 动 有 机 结合 . 变 枯 燥 的 结 构 内容 为 形 象 生 动 的 内容 。 增 进 学 生 的 感 性 认识 , 启 发 和 引 导 学 生 积极 思 维 , 增 强 教 学效 果 。 使 用挂 图 、 投 影 仪 等 则可 省去 部 分 在 黑 板 上 画 图 的 时 间 。 三、 处 理 好 教 师 与 学生 的角 色 学 生 是 信 息 加 工 的主 体 。 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 教 师 是 学 生 的 帮助 者 、 促进 者 和 指 导 者 。 对 高 职 教 学 而 言 , 学 是 矛 盾 的 主要 方 面 . 教 是矛 盾 的 次要 方 面 。 因 此 , 教 师 应 注 意在 “ 学” 字 上 多做 文 章 。 该 课 程 某 些 内容 是 对 现 实 的 抽象 概 括 , 某 些 则 是 现 实 相 关 内容 的 直 接 描 述 。 在教学中 , 教 师 对 直 接 描 述 实践 的 内 容可 采 取 现 场 教 学 、 模 型演示 、 光盘观摩 、 动画模拟 、 课 后 作 业、 操作性 实验等多种形式 , 提 出 问 题 让 学 生 自 己探 究 解 决 。 在 学 生 解 决 问题 的过 程 中 , 教师予以启发和引导 , 这 样 就 在 不 知 不 觉 中实 现 了师 生 间 的 互 动 。 在活动中 , 可 将 学 生 分 成几 个 小 组 .让 各 小 组 成 员 共 同完 成 某 项 任 务 ,并 进 行 小 组 团体 考 核。 从 而 加强 学 生 的 团体 协 作 能 力 、 相 互 学 习能 力 和探 究 能力 的培 养 。 四、 注重 学 生 对 教 师 教 学 的 反 馈 教 学 的 目的 是 让 学 生 获 得 知 识 和 能 力 。对 教 师 教 学 效 果 的评 价 。 学生 最 有 发 言权 。 学生 是 教 学 活 动 的 主 体 , 教 师要 关 注 学 生 的教 学 评 价 [ 3 l 。《 机械设计 基础》 课 程 教 学 存 在 一 定 的 难度 。 由 于其 理 论 性 和 抽 象 性 比较 强 , 一 部 分 学 生 可 能 在学 习 过 程 中存 在 这 样 或 那 样 的 问 题 , 为 了使 自己 的 教 学 有 的 放 矢 , 教 师 必 须 注 重 学 生 的反 馈 信 息 。 教 师应 加 强 与 学 生 的沟 通 , 采 取 多 种 形 式 了解 学生 。 针 对 学 生 学 习 中存 在 的 问题 , 不 断改 进 自 己 的教 学 方 法 , 使 自 己的 教 学 适 应 学 生 , 适应课 程 , 进 而 更
浅论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论文
浅论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论文浅论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论文《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综合运用数学、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公差与配合、算法语言等知识,去解决常用机构、通用零部件的设计等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
多年来,该课程无论是在教材的组织上还是在教学的安排上,都与“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引入项目化教学,这也是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为此,本文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课程特点、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1课程的教学现状(1)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目前,多数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内容仍是本科《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内容整合后的产物,与整合之前相比,课程主要内容并没有减少太多,而学时却大幅削减,被压缩至72个学时。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地完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继续学好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2)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普遍较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生源的减少,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基础差、接受知识能力不强和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
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并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高职学生,是对所有从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的又一个挑战。
(3)教学模式陈旧传统的教学属于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以逻辑推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上基本没有学生能力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理论后实践,很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4)教学方法落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具有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爱动手这样一个特点,而对于理论性强的设计、校核计算十分厌烦。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1 9
在深入企业广泛调研 , 与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 及相关课 程反 复认证后 , 与企 ( 行) 业技 术人 员 共 同商榷 , 将“ 工程 力学 ” 、 “ 机 械原 理 ” 、 “ 机械
设计” 及“ 三维 设 计 软 件 ” 等课 程 整合 为 “ 机 械设
础” 课程 项 目化教 学改革的具体构思 , 并以减速器 中直齿 圆柱齿轮的设计项 目为例 , 详 细介 绍 了项 目任务安 排、
教 学手段及评价标 准 , 为 高职 院校“ 机械 设计基础” 课程项 目化教 学改革提供 了参考。
关键词 : 高职 ; 机械设计基础 ; 教 学改革 ; 项 目化 作者简介 : 刘志刚 , 男,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 学院机 电工程 系副教授 , 硕士 , 主要研 究方向为机械设计 。 中图分类号 : G 7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7 7 4 7 ( 2 0 1 4 ) 3 0—0 0 1 9— 0 3
导 致学 生 所 学 知 识 毕 业 后 基 本 用 不 到 。如 果 对 “ 机 械设 计基 础 ” 采 取项 目化 教 学 改革 , 则 可 以有 效解 决 上述 问题 。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教 学 中 , 可将 常用机构 、
项目 教学模式 以实践为导向, 将教学 内容确
的, 学生是主体 , 教师为主导。然而 , 高职 院校 的
学 生 大多数 能 力 有 限 、 经验 缺 乏 、 意志力薄弱 , 一
旦 遇到 困难 , 学 习兴趣 就会 减退 。 因此 , 确 定 的工 作任 务 既要 在教 学过程 中能充分 发挥 教师 的 主导 作用 , 研 究学 生 的学 习状态 , 又要 在实 践 中循 序渐 进, 便 于采用 低起 点 、 分层 次 、 多 训练 的方 法 , 调动 所 有学 生 的积 极 性 。 由此 可见 , 项 目的任 务 确 定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高职机械设计是培养机械行业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改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高职机械设计教育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展开探讨。
一、课程现状分析目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 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缺乏与实际工程结合的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2. 教学模式单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3. 实验教学设备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佳。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必须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内容在教学上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知识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导向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2.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项目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更新实验教学设备,提高实验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
对于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通过课程调查问卷、学生讨论和互动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满意度。
2.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比,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能力。
3. 教学效果的改善: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课程论文和设计项目成果等方式,评估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效果。
4.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的评估,评估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和仿 形法 的原理 等 。这些 由于学 生没有 太多 的实 际生产 经
大课堂教 学的信息 量 ,为该课 程的精 品课建 设增砖 添瓦 。
建 了一个 面 向高职 高专 学 生 的 内容 丰 富 、集 文 字 与 图片 、 二 维与 三维动 画 、视 频 、虚 拟现 实等 多种媒体 素材 为一 体 的立体化 教学 系统 。
32 创 新点 . 机构 动 画素材库 中包 括 四杆 机 构 演化 的一 步 步过 程 、 间歇 运动 机构 中棘轮 机构 、槽轮 机构 、不完 全齿轮 机构 的 运 动 、渐 开线齿 轮 的形成过 程 、齿轮加 工方 法 中的展 成 法
[ 文章 编号 ] 10 0 5—6 3 (0 9 0—0 8 0 4 2 2 0 )4 0 1— 1
1 本项 目实施方 案
1 教学 内容 I ]
整合 教学 内容 。如对齿 轮部 分重 点讲述 渐开 线直齿 圆
了明显 的提 高 。课 件 中的 自 系统 和在线答 疑 系统也 为学 测 生 的学 习提 供很 大的方 便 ,为学生 与学生 、学生 与教 师之
历 ,很难 通过想 象理 解 。 33 应 用价值 及推 广 . 该项 目研究 可在 本科 、高职类 院校 机械类 相关专 业 中
应用 和推广 ,该 课程 资源可 上传 至互联 网上共 享和各 位专
家 、学者共 同探 讨 。
参考 文献 :
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7 [ 收稿 日期]20 O 09一 9一O 1 [ 作者简介]潘纹 (9 3 ) 17 一 ,女 ,湖北黄 冈人 ,副教 授 ,硕士 研究生 ,研究方向 :机电一体化 、制造业信息化 。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培养机械设计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现代制造技术对人才的需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1. 更新教学内容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原理、机械制图和CAD/CAM等内容,但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设计领域涉及到的知识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必要的。
可以加入现代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教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内容,以适应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
2. 强化实践操作环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但机械设计工作实际上是需要结合实际操作的。
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增加实践操作环节,比如增加机械零件的实物加工、装配和调试等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随着机械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不断涌现。
教材的更新也是必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包含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案例的教材,以及一些专门针对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教材,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1. 引入案例教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复杂,理论知识繁杂。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可以引入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应用背景和实际操作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2. 实验教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可以增加实验教学的时间和频次,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师生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激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
谈谈《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摘要】:学生的变化要求老师的教学也有相应的改革,以求得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关键词】:核心措施依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越来越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但是,教育对象的变化和教材体系的调整远没有协调一致,我们学校还是借用了普通院校的教材,其内容和结构已经不适应我校高职教学的需求。
根据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五年制大专的实际要求,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我校在教学中强调:分析能力与初步的设计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设计训练相结合;基本教学内容与创新意识培养互为依托;各教学环节有机衔接,整体优化。
形成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设计训练和技能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而我担任高职班的《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尝试: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核心《机械设计基础》是选用了《力学》和《机械原理》课程的部分内容,在了解物体的受力和变形分析后,以介绍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为基础,培养机构分析能力为主线,加入了机构的设计、运动方案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而我们的学生已经学过《机械基础》课程,了解一般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和特点,但是严重缺乏力学等知识,加上同学们的计算、分析、综合应用等能力偏差,将严重影响同学们的设计能力。
针对现状,在教学中,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作法可用“简略、精选、加强、引入”八个字概括。
1、简略简略同学们已知内容的分析过程,化为同学们对该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表现形式的介绍和分析。
比如对于各种常用传动: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等,由同学们来叙述各传动形式的特点和使用场合,然后请大家来说说各传动在实际中的使用、在生产中的选用理由和依据,请他们分析能否用其他形式的传动来代替,有无更好的选择。
2、精选精选经典的内容,删除一些不适应近代科技发展需求的陈旧内容;简单介绍或请学生总结他们已了解的知识内容,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在他们未知和需要加强的内容上面。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摘要】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文通过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革方向,探讨了利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技术、加强实践环节等。
改革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对未来教育的启示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研究可以从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展开。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不仅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提高高职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现状分析,改革方向,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具体措施,意义,未来启示,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设计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高职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机械设计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设计和研发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的机会,难以满足学生对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需求。
教学内容相对较为抽象和理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实际工程项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随着行业技术的更新换代,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进行改革,探索更适合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机械设计人才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机械设计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专业,其基础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目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进行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根据目前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目标出发,学院针对机械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学生在学完基础课程后必须学习的一门过渡性课程。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素养技能型人才。
这些实际需求迫切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那么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因此,我们依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这门课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
一、重新确立培养目标并修订课程标准
我院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工业企业从事机械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和更新改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产品质量分析与操纵,生产技术治理及营销等工作。
根据就业岗位,我院对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服务于生产第一线职业岗位群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根据培养目标对原有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重新组织和完善了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定位为“掌握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基本设计方法,具备通用机械正确使用、维护及分析常
见故障的能力”。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结合人才培养要求,整合教学内容
授课内容上以“必须、够用”为度,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由《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三门课程构成,内容体系庞大,本着符合“必须与够用”的原则,新的课程教学内容,针对人才培养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要求,按照重在基础知识,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及分析能力的培养的原则。
筛选了传统的理论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等课程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优化了教学内容,突出了高职的特征。
全部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教学情境:
情境一:以典型的加工设备牛头刨床做载体,以分析各种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失效形式及使用维护为教学重点。
情境二:以带式输送机为载体,介绍常用机械零件及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失效形式及使用维护为重点,会常用机械零件及传动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将力学中的扭转、弯曲强度计算与轴的设计结合,将剪切和挤压强度计算结合在螺栓联接、键联接当中,以利于学生将力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去掉复杂的公式推导及验证内容,直接引用结论;把课程设计融合在课后作业中。
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减轻了学生负担,幸免学生对纯理论学习可能产生的厌倦心理,还可以减少理论课授课时数,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留出了空间。
机器始终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
之中,使学生感到课程内容清楚,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有用性。
三、采纳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中涉及到大量的机械传动过程、机械零件构造、机械工作原理等难于用粉笔和语言来描述清楚的内容,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一般常采纳“满堂灌”的方法讲授学习内容,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缺乏与此有关的感性认识。
改革后,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程生动、直观、轻松地呈现给学生,因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方法
(1)现场教学。
以牛头刨床这个典型的机械加工设备为载体进行现场教学,介绍机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此训练学生分析机械系统的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机械设备类专业课程打基础。
(2)案例教学法
在进行常用机构的教学时,以牛头刨床的机构分析为总任务,再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常见机构结构分析的子任务,以此贯穿常用机构部分的内容。
每一部分均由教师先从牛头刨床中引出任务,再介绍相关机构。
(3)任务驱动法
在通用零件部分教学时,以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为总任务,再将其分解为若干子任务,以此贯穿通用零件部分的内容。
每一部分教师均先从设计任务中引出问题,再介绍相关零件的基
础知识、选用及基本设计方法,最后举例讨论。
设计任务就是学生的作业,学生边学边练,课程结束时完成其主要的设计计算。
这样做,使机构和零件不离开机器,在机器中学机构和零件,使学生对机器形成一个具体的、完整的认识,从而掌握机械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
2.教学手段
(1)采纳实验室一体化教学。
将课程安排在机械原理实训室进行,采取多媒体课件讲解、模型演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法。
在机构陈列室学习,能增强学生对机械、机构、零件、部件的认识,使深奥的知识、难以看懂的图与图纸与实物联系起来变得通俗易懂,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授时使用电子教案、演示系统(实物演示、投影仪、CI课件)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这种讲课模式受到学生好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实践环节。
为突出实践环节,新建两个机械设计实训室、一个机械原理实训室和一个拆装实验室。
机械原理实训室和机械设计实训室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训任务。
在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保留了《轴系结构测绘》和《减速器结构装拆实验》,因为这两个实验均对学生进一步掌握机械结构及设计知识,了解结构设计的原则,而且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了锻炼。
增设了《齿轮参数测定》《齿轮
范成原理》、《带传动实验》、《轴系结构设计》等实验,这些重要的实践环节,加强了学生对常用机构、零件结构知识和对仪器设备的动手操作、机械结构的装拆等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对理论课程教学不足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3)采纳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
采取过程考评(任务考评)和期末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强调过程考核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60%,期末考评占40%。
在考试方法上采纳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与讨论相结合,以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与灵活应用性,突出对能力的考核。
在考核方法上强调了过程考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紧迫感,注重学习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高职教育的特别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应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标,明确方向,不断地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等环节,从有用出发,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总结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