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伤病的康复护理
(选做)康复护理学(甲)第3次(答案)
《康复护理学(甲)》选做作业集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述一、单选题1:康复医疗应是 ( C )A.临床医疗的后遗症处理B.临床医疗的重复C.与临床医疗并进,早期介入D.药物治疗为主2:下列哪项不是康复的目的( C )A. 回归社会B. 提高生存质量C. 治愈疾病D. 减轻家庭、社会负担3: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正确的是( B )A. 残疾、残损、残废B. 病损、活动、参与C. 疾病、残疾、残障D. 个人、家庭、社会4.康复的主要对象是( C )A.患者B.病伤残者C.有功能障碍者D.所有人5.英文“Rehabilitation”在我国翻译为( C )A、康复B、复健C、恢复D、复康6.关于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 D )A、两者是相同的B、前者以残疾人为对象,后者以病人为对象C、前者限于康复治疗,后者还包括评定和预防D、前者是全面康复的一个侧面,后者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二、多选题1.全面康复包括:(A B C D )A、医疗康复B、教育康复C、职业康复D、社会康复E、缓慢呼吸2.《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将残疾分为(A B C)A、身体功能和结构B、活动C、参与D、日常生活能力E、病损3.康复基本原则包括(A B C D E)A、因人而异B、循序渐进C、持之以恒D、主动参与E、全面康复4.康复基本途径( A B D )A、改善B、代偿C、完全恢复D、替代E、失代偿三、名词解释1.康复医学---康复是一个促进残疾人身体的、感官的、智能的、精神的和/或社会生活的功能达到和保持在力所能及的最佳水平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能借助于一些措施和手段,改变其生活而增强自立能力。
2.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等各种原因造成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的能力和担负其日常生活与社会职能的一种状态。
3.健康---健康不仅是疾病或体弱的消除,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社会生活的完美状态。
4.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功能评定、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外科学上肢骨与关节损伤教案
外科学上肢骨与关节损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因、分类和临床表现。
2. 掌握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 能够分析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例,并提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教学内容:1.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因分类: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2.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
3.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4. 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原则: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治疗方案。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外科学教材相关章节。
2. 病例:选取典型的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病例。
3. 影像学资料:X线片、CT、MRI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病例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阐述。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
六、教学内容:1. 上肢骨折的分类及特点:包括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上臂骨折、前臂骨折和手部骨折等。
2. 上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了解各种骨折的诊断方法,掌握各种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技巧。
3. 上肢骨折的并发症及预防:认识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学会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方法。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肢骨折的分类、特点、诊断与治疗。
2. 演示法:通过模型或实物演示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骨折处理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准备:1. 教材:外科学教材相关章节。
2. 模型:准备上肢骨折的模型或骨骼模型。
3. 影像学资料:收集各种上肢骨折的X线片、CT、MRI等影像学资料。
常用康复治疗和护理技术
逐步施加外力完成,具体可通过摇晃平衡板训练、大球或滚筒上
27
训练以及通过平衡仪进行训练。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平衡训练护理要点:
– 训练时要求患者放松、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医护 人员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安全,预防跌倒, 避免造成 患者再次损伤和增加心理负担。
– 由易到难,注意保护,并逐步减少保护。 – 从静态平衡训练逐步过渡到自动动态平衡, 再过渡
– 非抗阻力训练 – 抗阻力训练
根据肌肉收缩方式可分为
– 等张训练 – 等长训练 – 等速训练
23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肌力训练护理要点:
– ①应从助力活动、主动活动、抗阻活动逐步进行。
当肌力在二级以下时,一般选择助力性活动; 当肌力达到三级时,让患肢独立完成全范围关节活动; 肌力达到四级时,按渐进抗阻原则进行肌力训练。
5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运动治疗的主要作用:
– 改善运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能力; – 改善关节活动度、放松肌肉、纠正畸形、止痛; – 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协调能力; – 提高神经-肌肉运动控制能力等。
6
运动疗法
运动治疗的主要内容:
– 关节活动度训练 – 肌力增强训练 – 协调性训练 – 平衡功能训练 – 呼吸训练 – 体位转换训练 – 步行训练 – 医疗体操 – 易化技术等
7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
– 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者 肌肉痉挛等原因所导致的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运动 训练。
8
康复护理学
运动疗法
禁忌证:
– 关节不稳 – 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 – 骨关节肿瘤 – 全身状况极差 – 病情不稳定等 – 若运动破坏愈合过程、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
(完整版)康复护理知识点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康复医学概述一、康复1. WHO对康复的定义: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和周围环境相适应方面的潜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重返社会,以提高生活质量。
2. 康复的四个工作领域: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康复。
3. 教育康复:指通过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
4. 职业康复的内容:①职业评定②职业训练③选择、介绍职业④就业后的随访二、康复医学1.康复医学:具有独立的基础理论/功能评定方法和治疗技能的医学学科。
2.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功能康复、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3.康复医学的目标:预防性康复、矫正和治疗、教育和再训练。
预防性康复:指对一般无病或单纯病痛的患者最大可能的避免身体残疾的发生。
4.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
康复功能评定:客观地、正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并估计其发展、预后和转归,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科学基础。
5.康复医学的对象:①急性病后的患者②手术后的患者③各类残疾者④慢性病患者⑤老年人6.康复组成人员:康复医师/各科相关医师/各科相关护师和康复护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假肢和矫形器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职业鉴定师/康复咨询师/其他人员等。
7.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WHO):①康复机构康复②上门康复服务③社区康复8.康复医学的重要性:1)社会和患者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发生改变;医学的进步使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疾病谱发生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
2)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增加,随着年纪增加,身体功能进行性衰变,60%的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工业、交通、文体活动等导致残疾者比例增加,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人数增加。
3)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和战争:人类在目前还不可能控制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都有导致人类许多残疾的发生,这些残疾者就迫切需要得到积极的康复治疗。
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
xx年xx月xx日
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
contents
目录
康复护理概述康复评定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
01
康复护理概述
康复护理是一种促进和维持患者身体、情感和精神健康,以及预防并发症和残障的护理方法。
康复护理强调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康复护理的定义
详细描述
作业疗法
总结词
言语疗法,也称为语言治疗,是通过评估、治疗和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言语和沟通能力的专业。
详细描述
言语疗法主要针对有语言障碍或沟通障碍的人群,包括儿童、成人和老年人。治疗方法包括语音治疗、言语流畅度训练、口吃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表达自己,提高社交和情感交流能力。
言语疗法
04
康复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
包括早期康复和后期康复,主要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的能力。
脑卒中康复
脊髓损伤康复
神经性疼痛康复
通过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技术,促进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不同原因的神经性疼痛,采取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神经调控等手段减轻患者痛苦。
03
康复护理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
02
康复评定的常用方法
包括简式量表和复杂量表,如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等。
量表法
功能试验法
仪器法
问卷调查法
包括肌力试验、关节活动度试验、平衡功能试验等。
包括电生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表等。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康复护理技术
总结词
物理疗法,或称物理治疗,是利用非药物的自然方法,通过物理因素的作用,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浅析骨科患者的康复与治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正面 宣传教育 在 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制作宣传栏, . 2 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 医院 自编 的宣传材料等,发放 简单 易学的宣传短片。悉 心指教骨科疾病 的防治要点,介 绍 骨科疾 病的康复知识。 2 个性 化 指导教 育 根 据 患者 的具体 情 况“ _ 3 因人 而 异,因病而异’ 行个体化教育 。对个别不 识字 、无法接 , j 挂 受文字教育的患者 , 医生将 教育 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 。
35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 , 由于骨折伤病病程长,在医院
治疗仅是病程 中的一小部分 时间, 大多数 时间在家养病 ,
成功的健康和心 理教育 能够促进康复 、减少并发症 和致残 率,缩 短住 院 日及减少住院费 。健康和 心理教育 的实施得到 了患者和家属 的好评,使患者及家属 了解到 骨科疾病 的特 点,掌握 了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及卫生保 健知识 ,加强 了医患关系 ,使医生在健康教育 中拓宽 了 知识面 ,提高 了骨科健康 教育的效果、患者 的满意率和 医院的社会 声誉 。 参考文献
d i 03 6 0i n1 7 —7 92 1 . 1 o :1 . 9 .s .6 22 7 . 0 21 0 9 s 0 0 文章编 号 :1 7 .7 9 (0 0 0 1 60 6 2 2 7 2 1 ).20 2 — 1
许 昌市 第二 人 民 医院 ( 6 0 0) 4 10
应讲清功能锻炼 的必要性和不锻炼的危害性,使其打消 顾虑,放松包袱在 。针对患者不同阶段 出现 的心理 问题
给 予相 应 的心 理指 导 ,使 患 者顺 利 康 复 出院 。
参加体育锻炼是为 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 。如 果在 体育锻炼 时,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就可能发 生各种 的伤害事故 ,轻者影响娱乐和 学习,重者可造成 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各项运动 都有相应 的技术特 点,人 体各个部位 的负荷量也随项 目的不 同而不同。 41 做好 准备活 动 在运 动前一 定要认真做 好准备活 . 动。对运 动中容 易受伤 的部位 ,要相应再做 一些辅助性 的活动 。如针对性地 活动一下踝关节、膝盖,压压腿等。
骨折的并发症与护理知识点
骨折的并发症与护理知识点骨折是指骨骼受到外力冲击或扭曲而导致的骨骼断裂,常见于外伤事故或其他运动损伤。
虽然骨折本身是一种常见的伤病,但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以及对骨折患者的护理与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骨折的并发症与相关护理知识点,旨在提高人们对骨折管理的认识与理解。
一、骨折的并发症1. 感染:骨折打破了骨皮质的完整性,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常见的症状包括红肿、疼痛、发热等,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2. 血管及神经损伤:骨折可能会对周围的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特别是在骨折发生的部位附近。
这可能导致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
3. 骨不愈合或错位:不正确的骨折复位或过度活动可能导致骨不愈合或错位。
骨折未能正确愈合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干预,而错位则可能导致疼痛、畸形等问题。
4. 血栓形成:骨折后患者因为长时间的静卧不动,血液循环减缓,也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
血栓移动到其他部位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5. 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骨折导致肢体无法正常活动,长期卧床可能造成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给康复带来困难。
二、骨折的护理知识点1. 创面处理:对于骨折的创面,应当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遵循无菌操作,使用适当的消毒剂,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疼痛管理:骨折常伴随剧烈的疼痛,需要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可以通过非药物方法如冷敷、热敷等,或者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3. 固定与复位:骨折后应尽快进行骨折的复位与固定,以确保骨骼的正确愈合。
可以使用夹板、石膏等方式进行固定,或者根据骨折类型进行手术复位。
4. 体位转换和早期动员:及早进行体位转换和早期动员对于恢复骨折患者的功能非常重要。
通过适当的体位转换和早期动员,可以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的风险。
5. 康复护理:骨折患者在骨折愈合之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护理。
这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旨在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后的康复。
踝关节损伤康复护理对策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119-踝关节损伤康复护理对策陈腊群湖南城市学院卫生所摘要:踝关节是身体上承重的大关节之一,在各种育运动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损伤之一,是青少年户外运动中最为常见的运动损伤。
本文以青少年户外运动踝关节损伤为研究对象,在探讨青少年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机理、损伤类型的基础上,提出踝关节康复护理对策。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损伤后并发症。
关键词:青少年;踝关节;损伤;护理对策青少年户外运动项目丰富,以篮球、足球为常见。
踝关节活动较多,损伤几率高,以急性踝关节扭伤多见。
为此,对青少年户外运动中发生较高的踝关节损伤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其发生原因及机理,对采取针对、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机理(一)违反运动规则由于青少年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在户外运动过程中,运动形式多选择运动形式多变、对抗较强和身体接触较多的项目。
就会在相互对抗过程中出现不遵守其运动规则而相互推挤或动作粗野,特别是足球的铲球动作,这些都会加大踝关节的意外伤害。
(二)项目特征因素踝关节损伤还跟青少年进行的项目特征有很大的关系。
踝关节是屈戍关节,承受人体整个重量,在踝关节跖屈时,关节稳定性差。
青少年进行的户外运动丰富,其起跳性项目较多(如跳高、跳远、篮球等这种类型的项目)发生踝关节损伤的几率最大。
因为,这类项目需要向上发力,跳起落地时,如重心不稳或地面不平,着地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使足过度内翻或(外翻),就会造成踝关节扭伤和内或外侧韧带损伤甚至撕裂。
(三)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青少年在进行户外运动时投入度比较高,对于身体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通常会出现腾空后脚踩空或者下落后脚踩在别人的脚上,这类情形在篮球运动中时常发生。
同时,在处理紧急出现的意外情况应变能力差。
对于一些屈腿缓冲、手臂有效支撑或顺势团身滚动等技巧动作掌握和运动的少。
二、踝关节损伤的常见类型(一)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尤以外侧副韧带损伤常见,医学上,按照受伤程度可以划分为三个级别。
《骨科康复护理》PPT课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特点
个性化、综合性、专业性、长期 性。
骨科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
通过专业的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 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关节活动度、增 强肌肉力量,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 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 社会负担。
预防并发症
在康复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预防长期卧床导致的褥疮、肺炎等 并发症。
言语疗法
总结词
言语疗法是一种通过语言交流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在骨科康复中,言语疗法主要用于脑外伤、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语言障 碍。通过语音训练、口部运动练习和语言逻辑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语言 表达能力,提高交流效果。
心理疗法
总结词
心理疗法是一种通过心理干预来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康复效果的治疗方法。
1 2
康复训练
根据康复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关节 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等。
物理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电疗、热疗、冷疗等,缓 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紧张等症状。
3
药物治疗
根据需要,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消炎 药、止痛药等,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康复效果的评估
骨科康复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骨科康复护理起源于古代,随着医学 和康复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专业 化的康复护理体系。
发展
现代骨科康复护理在技术、方法和理 念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渐向精细化 、个体化方向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 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02
骨科康复护理的核心概念
康复护理-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康复护理的阶段与流程
第一阶段
评估与诊断。了解患者的病情 、需求和目标,制定初步的康
复计划。
第二阶段
急性期康复。针对急性发作期 的治疗和护理,缓解疼痛,防 止进一步损伤。
第三阶段
稳定期康复。在疼痛缓解后, 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 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第四阶段
长期管理。通过持续的锻炼、 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复查,保
向患者传授关节炎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对疾 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保健方法与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遵循医嘱,正确使用药物,控制关节 炎症状。
物理治疗
如热敷、按摩等,缓解关节疼痛和僵 硬。
心理调适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其保持积 极乐观的心态。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关节,避免剧烈运动和 外伤,注意保暖等。
预防复发与提高生活质量
病理生理
关节炎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应答、骨与关节 的病理改变等。
02
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帮助关节炎患者恢复或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 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全面性
关注患者的身体、心理 和社会需求。
循序渐进
康复过程应逐步进行, 避免过度运动或损伤。
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04
物理疗法
如温热疗法、冷敷、按摩等, 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运动疗法
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 等,有助于增强关节稳定性和
肌肉力量。
职业疗法
针对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 家务、工作技能等,帮助患者 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环境。
骨科康复的目的与服务对象
骨科康复的目的与服务对象骨科康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指因骨骼、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关节软骨等运动系统损伤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这些患者常发生失用性肌肉萎缩、瘢痕粘连、纤维组织挛缩、肌力下降、关节活动度受限、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压疮、血栓、疼痛、步态异常、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康复问题。
骨科康复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减轻疼痛,增加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步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要的骨科康复治疗技术:〔1〕运动治疗:关节松动术、肌肉牵拉术、持续性被动运动、多种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2〕理疗:微波、低中频电疗、骨折愈合治疗仪、生物反馈、激光、红外线、紫外线、超声、磁疗治疗。
〔3〕康复工程:各种功能辅助或替代装置,如矫形支具、假肢的应用。
〔4〕功能重建手术。
〔5〕康复护理与心理治疗。
适应症:关节置换术后、骨折术后、关节脱位、截肢、手外伤、骨关节病、运动创伤、脊椎/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病、下腰痛等。
骨科康复医学四大新理念一、不仅对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进行康复,而且要从临床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要强化临床。
二、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本身的技术,也要熟悉相关疾患,如相关的骨科损伤和疾患的临床处理的进行康复。
三、不仅要与康复医学科内各个治疗部门的治疗师联合组成“科内团队”进行康复治疗,也要与骨科的医师紧密联系,组成“跨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最正确的康复治疗。
四、不仅充分发挥非手术康复疗法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要充分认识必要的骨科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介绍应做康复性手术的患者到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纠正畸形,增进功能。
骨科术后康复的意义康复锻炼的意义:骨与关节损伤损伤后导致肢体功能丧失,早期由于着重对损伤本身进行治疗,功能问题暂处于次要地位。
晚期随着损伤的痊愈,功能障碍又成为主要矛盾。
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都不应无视锻炼对功能的重要影响。
〔1〕有利于消肿:创伤导致局部出血、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又加重水肿。
康复护理
(1)评价患者的残疾情况
内容包括患者失去的和残存的功能、对康复训练 过程中功能程度的变化和功能恢复的情况,认真做好 记录,并向其他康复医疗人员提供信息。
康复护理评定表
(1)各种设施应以无障碍、适应残疾者的需要为准。 如门、窗把手、洗漱设备等均应低于常规高度,以 适应乘坐轮椅患者的需要;病床与轮椅高度相等, 以便床与轮椅间的相互转移;厕所的门要宽大,厕 所内设置保护装置、安装扶手等。
卫生间
病室: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 间距不少于1.2米。
走廊
治疗室
(2)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运动或者 进行手工制作,使患者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
(3)适当放宽陪伴、探视制度,便于家属学习掌 握功能训练技术,以便出院后由家属按计划对患 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7、康复护理的内容
(1)评价患者的残疾情况 (2)预防继发性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 (3)功能训练的护理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5)心理护理 (6)假肢、矫形器、自助器、步行器的使用指导和训
5、护理工作时间
临床护理一般伴随着患者的出院而终止。而康复 护理的时间较临床护理时间长,是由患者的残障程度、 恢复速度决定的,往往数月、数年或更长,常延续到 患者出院之后,至回归家庭或社会。
6、病房管理
康复病房不但是治疗疾病之场所,也是进行某些 功能训练的地方。对设施和环境的要求与一般病房略 有区别。
注:早期康复介入时间,周围神经损伤病人、四肢骨折病人、手外伤病人、关节 置换病人骨科处置完24h内,脊髓损伤病人、颅脑损伤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 48-72h内。通常认为发病后30天内进行康复治疗均为早期。
3)重视心理护理
患者突然面对因伤病致残所导致的生活、工作和 活动能力的障碍和丧失,从而产生悲观、气馁、急躁, 甚至是绝望的情绪,心理状态严重失衡;有的患者因 离开工作岗位,老年病人加上长期的病痛折磨,以及 康复治疗效果不佳,住院时间长等都会造成患者的不 良心理状态。这就要求我们的心理护理先行。引导患 者正视疾病,摆脱悲观情绪,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 首先心理问题解决了,才能谈康复及康复效果。
骨关节功能康复的现状与展望
骨关节功能康复的现状与展望摘要:骨关节功能康复与重建的主要目的是重建和恢复肢体功能,如防止挛缩、改善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患者发挥残留功能等,本文分析了骨关节康复护理措施和现状,并提出了骨关节康复发展新理念。
关键词:骨关节;功能康复;现状展望一、骨关节康复护理措施1心理康复:对于骨折患者不能忽视了心理康复的重要性。
因为患者人会由于伤痛等原因,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作为医护工作者要细心的观察和护理,消除和减轻患者心理上的障碍。
对于儿童患者和老年病人,既要考虑到他们的需求,还要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和家人等多方努力,尽可能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康复环境。
2康复锻炼:在骨关节部位进行固定后,要进行康复锻炼,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进行正确锻炼,及时进行鼓励。
并要定期的检验康复效果,对锻炼计划进行修正。
锻炼时注意以不影响固定和复位为原则,保证治疗的连续性。
防止骨骼发生畸变。
3肌体功能训练:在肌力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主动锻炼。
当患者是上肢损伤时,最重要的是训练主动的握力。
在锻炼时要最大限度屈伸手指,以防止手部关节僵硬粘连。
当患者是下肢损伤时,由于如果下肢过度运动而因为负重会以康复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下肢康复要坚持“晚负重、早练功”的原则。
由于股四头肌手术后不经常活动容易造成肌肉萎缩,会对功能康复直接造成影响,所以在锻炼股四头肌时要以做到肌肉收缩,但是关节不能运动。
最大收缩肌肉达后要保持几秒钟,放松--收缩—放松,直到感觉肌肉酸痛,这样效果才能明显。
4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饮食起居方面,可以通过工具(轮椅、拐杖等)辅助来进行训练。
医务人员要谦和、耐心的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和示范辅助工具的清单事项和使用方法,从而保证患者尽快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骨关节康复现状伴随着骨科的发展,骨科运动康复也在不断更新完善。
正在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康复队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现代化、康复理念、专业技术水平方面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骨折康复训练方法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于骨折患者来说,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非常重要。
在进行骨折康复训练时,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骨折康复训练方法,希望对骨折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骨折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受伤部位的稳定。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对受伤部位造成额外的损伤。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适当使用辅助器械,如拐杖或助行器,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减轻受伤部位的压力,促进康复。
其次,骨折康复训练需要结合适当的运动和按摩。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常见的康复训练运动包括走路、踢腿、抬腿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能力。
此外,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进程。
另外,饮食也是骨折康复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
患者需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康复。
此外,患者还需要适当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以防止体重增加对受伤部位造成额外负担。
最后,心理调适也是骨折康复训练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骨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患者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可以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以帮助自己度过康复期。
总之,正确的骨折康复训练方法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正确的姿势和动作,结合适当的运动和按摩,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重返健康的生活。
希望以上介绍的骨折康复训练方法对骨折患者有所帮助。
对骨折病人进行出院后康复指导的做法与效果
对骨折病人进行出院后康复指导的做法与效果发表时间:2009-06-23T11:10:05.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7期供稿作者:王侠夏金兰[导读] 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之一,由于老年人体质弱,骨质疏松,运动、走路不慎跌倒或撞到,都会造成骨折。
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之一,由于老年人体质弱,骨质疏松,运动、走路不慎跌倒或撞到,都会造成骨折。
骨折的突出特点是治疗周期比较长,长时间的卧床牵引、局部钢板和钢针的内固定,石膏夹板的外固定,使骨折临近的关节不能活动,影响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严重的导致废用性萎缩。
因此,如何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炼至关重要。
1 骨折固定后功能锻炼指导功能锻炼是治疗隔着的中药手段之一。
早期恰当的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效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减轻肢体肿胀。
术后 24h开始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足踝部活动,配合远端肢体按摩。
1周后指导患者及西宁股四头肌收缩,及抬臂动作,并作全身其他关节活动,6周后可扶床或扶双拐行走,并逐渐改为扶单拐行走,继而弃拐行走。
所以我们护理工作者必须科学的指导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功能锻炼,才能使病人减少并发症,顺利愈合。
有人用“三分治疗,七分锻炼”来形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可见骨科病人功能锻炼是多么重要。
2 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目的促进骨折愈合伤肢肌肉的反复舒缩,可使骨折纵向挤压力加强,骨折缝隙变小,骨折部更为稳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功能练习还可以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 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
3 骨折病人的分期锻炼3.1早期锻炼重点应放在肌肉锻炼上。
具体做法是:在关节活动的情况下主动地进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上肢肌肉的锻炼是用力握拳和充分屈伸活动手指,反复交替进行;下肢肌肉的锻炼是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用力使踝关节跖屈,背伸及伸屈活动足趾,早期锻炼能促使受伤肢体消肿。
骨科手术前后护理
浅谈骨科手术前后的护理随着现代交通工具数量的剧增,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各种创伤骨科的患者较以往有所增加,手术是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也是患者康复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大部分骨科手术相对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尽管有时诊治及时,手术成功,用药得当,也往往难以避免在身体某部位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因此,在骨科病人的医治中,加强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减少致残的关键。
1手术前的护理1.1一般护理在手术之前,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来确定护理级别,制定护理计划。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术前的恐惧感是非常必要的,对新入院患者详细介绍病房情况,使患者熟悉适应新的环境。
配合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科普宣传,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稳定情绪,可以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指导患者进高营养饮食,增强患者体质,提高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
因此必须耐心、细心地向患者介绍将要进行手术的情况,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同时可以适当运用镇静药物来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时期。
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解释术前做好皮肤准备的重要性,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同时在做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术前准备工作引起的不适导致患者情绪的变化。
1.2术前一日的准备1.2.1术前一日测4次体温,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如发现患者发热、咳嗽、女患者月经来潮时应推迟手术日期。
1.2.2备皮,督促患者做好个人卫生,理发、洗澡、剪指(趾)甲、更换干净内衣等。
1.2.3根据医嘱做好输血前配血准备,完成药物过敏试验,将试验结果记录在病历上。
1.2.4对准备实施全麻手术的患者,术前日晚应做肥皂水清洁灌肠。
1.2.5术前日晚根据医嘱应用镇静剂。
1.3手术日晨护理1.3.1手术日早晨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1.3.2患者手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6小时开始禁水。
如需插胃肠减压管、留置尿管,须在术前2小时完成,并固定牢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与关节伤病的康复护理患者出院后,或经过在医院的临床处理后,在家庭中的康复,实际上是一种治疗和护理同时进行的过程,主要针对身体的功能障碍,目的在于促进患者尽快并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并利用残余功能发挥代偿功能。
包括了专业医务人员、患者本人、家属及社会的参与。
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康复通常是一个长期过程。
患者需要与伤病造成的功能障碍共存较长一段时间。
因此除进行专门的治疗外,患者自己的主动护理及家属对患者的护理也是重要的部分。
一、伤病期间的心理护理骨与关节的伤病因严重影响功能,所以对于一般患者是很重大并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情。
患者经常会担心有无治疗方法,症状能否缓解,担心疼痛,以及能否恢复功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运动等等。
这时如果家属不能端庄心态,去体贴、关心、安慰、鼓励病人,不但不能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反而可能加重患者的顾虑,不利于患者接受治疗并通过功能练习尽快恢复功能。
比较好的方法是患者自己与家属一起,通过询问医护人员,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明确康复功能练习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及治疗的效果和不进行康复练习的危害。
在家属的帮助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并能主动积极的配合各项治疗以取得最好的疗效。
二、疼痛的护理首先要明确疼痛是伤病后的一个必然过程。
同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主观症状。
疼痛的轻重程度不但和手术的复杂程度以及损伤的轻重等有关,还和每个人对于疼痛的敏感程度有关,甚至和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不要认为疼痛越重就是问题越大越严重,更不必与其他患者比较。
同样伤病后不同人因个体差异不同,疼痛的程度和部位都不尽相同,没有比较的意义。
同时不要过分恐惧或焦虑。
一般来说在损伤发生后的48小时内疼痛最为明显,随后会逐渐缓解。
及时充分的康复功能练习可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带走炎性物质,有利于疼痛的缓解。
患者自己和家属都要了解疼痛的必然及疼痛的规律,对疼痛有思想准备,缓解焦虑及紧张情绪,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爱好等,通过放松,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应提出高度注意的是,家属应该帮助患者关注疼痛的变化。
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者有肢体远端的剧烈疼痛,发绀(变成青紫色),或苍白,皮肤温度降低,感觉减退,不能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时疼痛,则必须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就医,以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三、上肢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护理上肢的功能主要是手的使用,肩、肘、腕则是在手使用过程中的辅助。
上肢各关节、各肌群协调灵活的配合是确保手的功能发挥的基础。
因此上肢伤病后对患者各项生活功能影响很大,更需要尽快尽早的康复介入,以期早日恢复正常功能。
1. 固定阶段上肢骨与关节的伤病基本均需要给予适当固定,如石膏、夹板、三角巾、悬吊带保护等,使伤病局部组织得以恢复愈合,炎症逐渐消退。
此阶段的康复护理需要注意的重点是“局部制动,整体多动”。
所谓局部制动,即损伤的局部充分固定制动,以避免过度活动影响组织愈合或加重炎症反应。
整体多动就是在制动的同时必须强调制动局部两端在安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多活动,以防止制动造成的肌肉萎缩、相关组织挛缩、关节粘连等等不良后果。
同时通过肌肉收缩舒张的活动,促进损伤局部的血液循环,带走炎性物质,为组织愈合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愈合并消退疼痛。
例如肘关节局部的骨折等伤病,一般都应多做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以及腕关节和手部的适度活动。
此阶段应密切观察固定肢体的情况。
包括:外固定是否有效牢固,有无松动变形;外固定有无压迫皮肤;肢体远端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是否正常,稍有细微差异可能是由于损伤造成的炎症肿胀等引起,如与健侧差异明显则为异常。
当以上情况发现异常时,必须及时就医!(1)肩部及大臂伤病注意三角巾或悬吊带的保护;在无或微痛的前提下不负重多活动手、腕关节及肘关节。
具体方法根据情况不同,参考康复计划及遵照专业医务人员指导,详见第七章中具体介绍的常用练习方法。
(2)肘部及小臂伤病注意三角巾或悬吊带的保护;在无或微痛的前提下多活动肩关节。
具体方法根据情况不同,参考康复计划及遵照专业医务人员指导,详见第七章中具体介绍的常用练习方法。
(3)腕及手部伤病注意三角巾或悬吊带的保护;在无或微痛的前提下多活动肩关节及肘关节。
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考虑进行暂时的“利手交换”。
利手即平时习惯用的手,大部分人均为右利手。
但如果因固定暂时不能使用,就应考虑多练习使用另一只手,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达到自我护理。
具体方法根据情况不同,参考康复计划及遵照专业医务人员指导,详见第七章中具体介绍的常用练习方法。
2. 功能恢复阶段此阶段肢体开始逐步恢复活动,并进行适当的康复功能练习,逐渐恢复肢体功能,由固定转为活动,活动量增大,肢体所承受的负荷加大。
故应密切观察肢体活动中及活动后的情况。
包括:活动时的疼痛。
如活动时疼痛稍有增加,活动结束后疼痛即消退回原有程度,即为正常。
如疼痛不减轻或持续加重则为异常,应及时就医。
肢体的肿胀程度应观察是否加重。
可以每天早晨未进行任何活动时观察其肿胀程度,与前一天造成和活动后相比较。
如果随活动量的增加肿胀程度没有增加或逐渐在消退,是正常现象。
如肿胀较前一天增加说明前一天的练习等活动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如活动后的肿胀增加明显应考虑适当休息减少刺激或调整练习的强度。
如肿胀突然增加,则必须及时就医,延误时间将可能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
如果需要使用支具等保护,应观察在活动中支具是否牢固有效,有无变形,对肢体是否压迫过紧影响运动或血液循环等。
确保日常生活活动中,以及康复功能练习时周围的环境安全、畅通、稳定、无突发情况。
注意早期功能水平较低时的自我保护及必要时家属等的保护,避免活动中失控发生意外。
(1)肩部及上臂伤病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康复方案及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每天坚持进行肩关节及肘关节的康复功能练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开始运用患侧肢体,以尽快恢复功能。
(2)肘部及小臂伤病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康复方案及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每天坚持进行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康复功能练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开始运用患侧肢体,以尽快恢复功能。
(3)腕及手部伤病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康复方案及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每天坚持进行腕关节及手的各项康复功能练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开始运用患侧肢体,以尽快恢复功能。
四、下肢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护理下肢的功能主要是负重和行走。
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负重的能力。
这样才可能完成步行等重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 固定阶段此阶段应密切观察固定肢体的情况。
包括:外固定是否有效牢固,有无松动变形;外固定有无压迫皮肤;肢体远端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是否正常,稍有细微差异可能是由于损伤造成的炎症肿胀等引起,如与健侧差异明显则为异常。
如以上情况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就医!(1)髋部及大腿伤病注意石膏或支具、夹板等的保护;在无或微痛的前提下不负重多活动足部、膝关节及踝关节。
具体方法根据情况不同,参考康复计划及遵照专业医务人员指导,详见第七章中具体介绍的常用练习方法。
(2)膝部及小腿伤病注意石膏或支具、夹板等的保护;在无或微痛的前提下不负重多活动足部、髋关节及踝关节。
具体方法根据情况不同,参考康复计划及遵照专业医务人员指导,详见第七章中具体介绍的常用练习方法。
(3)踝及足部伤病注意石膏或支具、夹板等的保护;在无或微痛的前提下不负重多活动足部、膝关节及踝关节。
具体方法根据情况不同,参考康复计划及遵照专业医务人员指导,详见第七章中具体介绍的常用练习方法。
2. 功能恢复阶段此阶段肢体开始逐步恢复活动,并进行适当的康复功能练习,逐渐恢复肢体功能,由固定转为活动,活动量增大,肢体所承受的负荷加大。
故应密切观察肢体活动中及活动后的情况。
包括:活动时的疼痛。
如活动时疼痛稍有增加,活动结束后疼痛即消退回原有程度,即为正常。
如疼痛不减轻或持续加重则为异常,应及时就医。
肢体的肿胀程度应观察是否加重。
可以每天早晨未进行任何活动时观察其肿胀程度,与前一天造成和活动后相比较。
如果随活动量的增加肿胀程度没有增加或逐渐在消退,是正常现象。
如肿胀较前一天增加说明前一天的练习等活动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如活动后的肿胀增加明显应考虑适当休息减少刺激或调整练习的强度。
如肿胀突然增加,则必须及时就医,延误时间将可能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
如果需要使用支具等保护,应观察在活动中支具是否牢固有效,有无变形,对肢体是否压迫过紧影响运动或血液循环等。
确保日常生活活动中,以及康复功能练习时周围的环境安全、畅通、稳定、无突发情况。
注意早期功能水平较低时的自我保护及必要时家属等的保护,避免活动中失控发生意外。
(1)髋部及大腿伤病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康复方案及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每天坚持进行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康复功能练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开始运用患侧肢体,以尽快恢复功能。
(2)膝部及小腿伤病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康复方案及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每天坚持进行膝关节及踝关节的康复功能练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开始运用患侧肢体,以尽快恢复功能。
(3)踝及足部伤病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康复方案及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每天坚持进行踝关节及髋膝关节的康复功能练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开始运用患侧肢体,以尽快恢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