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册亨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册亨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B . 一代伟人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而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影响尤为深刻。

C .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D . 联通版iPhone 4S正式首发销售,尽管苹果零售店已经宣布销售告罄,但站在苹果专卖店门口的果粉们却乐此不疲,久久不愿离去。

2.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 . 我国每年有很多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他们中有一些人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沿海省份的企业高薪聘请技术工人,也出现招不到合适人员。

B . 据了解,每年全球范围内发生最多3次月食,大多数是月偏食和半影月食,月全食较为少有罕见,本次月偏食是2013年唯一的一次月偏食。

C . 高三学生语文成绩很难提高的深层原因,恐怕是学生课外阅读少造成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还要在忙碌的学习间隙多读点书。

D .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与国际基本接轨,但是由于多数食品企业规模小,素质差,所以添加剂的超范围和超量使用屡有发生。

3. (2分) (2015高二上·中山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是生产消费大国,,,,,,。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安全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 . ②⑥①③④⑤
B . ②⑤⑥①④③
C . ⑤②⑥③①④
D . ⑤⑥②④③①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4. (6分) (2018高三下·中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们的生活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文化也随之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带来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历史学家汤因比发现这是人类文明兴衰的一个重要机制。

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文化自信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

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深刻改变了西方世界的经济社会结构,进而引发了文化的剧烈变革。

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不断扩大市场的内在需求而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

马克思、恩格斯观察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

”这种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文化震荡,引发了普遍的文化危机,人们在新的世界格局下重建自己的文化自信成为普遍问题。

文化认同危机冲击、瓦解了传统的文化自信,引发了人们对既有文化的反省性认识,在文化批判中形成了文化
自信的发展机制。

一方面,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化弥散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中,具有天然的传承性和保守性,由此也形成了走向僵化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文化也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潜能,作为一种能动的因素,它通过新思想的引入而吹响变革的号角,从而成为克服僵化机制进而维系社会系统活力的积极力量。

文化批判意味着以批判性的立场认识和对待自己,不是盲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在理性地反思与省察之上客观地予以认识和对待,它的对立面不是对象本身而是拒绝理性的思想方法,克服这种思想方法正是启蒙理性的要求。

康德将启蒙理解为脱离人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所以,批判精神乃是实现精神成长的真实表现。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这意味着文化的成熟,表现出该文化的理性自觉和现代意蕴。

可见,人类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展,现代文化更是在现代性各种因素的驱动下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由此形成了文化自信生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

尤其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因而也都面临寻求和构建文化自信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认识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克服人类文化固有的自我中心倾向和僵化封闭的传统,在包容开放与自我批判中构建现代文化发展的创新机制,从而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摘编自魏波《文化自信的生成和发展机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决定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这是人类文明兴衰的重要机制。

B . 资本主义扩大市场的内在需求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引发了普遍的文化认同危机。

C . 得力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资产阶级凭借武力优势迫使世界接受了它的文明。

D . 文化自信的瓦解带来文化的自我批判,进而自我否定,最终因否定而获得新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发展机制为论题,认为文化自信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文化批判。

B .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分别从生产方式和文化批判两方面立论。

C . 文章结尾联系现实社会背景审视文化自信的实践意义,结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D . 文章主要使用引证法,多处援引相关领域的权威言论,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原因是现代文明的强势扩散。

B . 文化批判的对象与其说是文化自身,不如说是认识自身文化的理性思想方法。

C . 只有对既有文化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创造出全新的文化,才能培育文化自信。

D . 探讨文化自信问题必须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变迁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5. (18分) (2016高三上·武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窗中戏剧
女人倚在窗子边,朝对面望去。

风微微地从河边吹来,感觉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

她住在顶楼的倒数第二层,街道在远远的下面,就连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噪音也很少传到这里。

就在女人准备从窗边转身离开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对面那个老人房间里的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打开了。

天色还不晚,外面还很亮,老人房间里的灯光并不明显,那种感觉就好像太阳底下开着的街灯,又像是灯火通明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

女人站住了。

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

他是在向我打招呼吗?女人心里暗自想道。

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下面一层是一个工厂,这会儿早就关门了。

女人于是微微地点了点头,作为对老人的回应。

只见老人又冲着这边点点头,同时伸手去摘帽子,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头上并没有帽子。

老人转身消失在了后面的房间里。

很快,老人又出现在了窗前。

这次,他的头上多了一顶帽子,身上加了一件外套。

他脱下帽子,微笑着向女人致意。

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开始挥舞起来。

一开始,是轻轻的,接着,越来越激烈。

他把身子倾在窗台上,让人不得不为他担心他的整个身体会从窗子里跌出来。

女人有些愕然地后退了一步。

这时,窗子对面的老人一抬手,将手中的帽子远远地甩开了。

同时,他将围巾顶在了自己的头上,就像一个穆斯林人一样,将自己的头包裹了起来。

接着,他将双臂交叉,合在胸前,开始鞠躬。

每次抬起头时,他的左眼都闭着,仿佛在向女人传递着他们两人之间的某种秘密信息。

女人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一切,直到她突然发现,窗子中出现了两条穿着窄窄的、打着补丁的丝绒裤子的双腿。

老人在做倒立!当他那满脸通红、满是汗水而又兴高采烈的脸重新出现在窗前时,女人终于拨打了警察局的电话。

老人仍然没有停下来。

他披着一个床单,在两个窗子前交替出现。

三条街道以外的警局接到了女人的电话,女人在电话中有些语无伦次、声音十分激动,以至于警察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此刻,对面的老人笑得更厉害了,
脸上的皱纹堆成了一团。

他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模糊的手势,在脸上一抹,随即,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似乎,他的笑容已经瞬间被他攥在了手里。

女人一直站在窗边看着这一切,直到警车赶到楼下。

女人气喘吁吁地跑下楼。

警车周围已经围了许多人。

一群人跟着警察和女人上了楼,有好几个甚至跟到了最后一级楼梯上。

他们凑在一起,好奇地等待着——先是有人上前敲门,没有人应;然后按门铃,仍然没有回应。

作为训练有素的警察,打开一道门并不是难事——门很快被打开了,干净利落。

顺着窄窄的走廊,他们终于捕捉到了走廊尽头隐约的灯光。

女人蹑手蹑脚地,紧紧地跟在警察后面。

当通往里间的那道门被打开时,只见老人背对着他们,仍站在窗子旁。

他的双手拿着一个大大的白色的枕头,放在自己头上,又拿下,不断重复着。

那样子仿佛是在告诉什么人,他要去睡觉了。

而他的肩上,还披着一块地毯。

众人几乎已经走到了他的身后,老人仍然没有转身——这个老人的听觉已经非常迟钝了。

女人的视线越过老人,望向对面,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

就像她所想的那样,底下那一层的工厂已经下班了。

不过,在她家楼顶上,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对小夫妻。

在他们房间的窗子旁,有一个围着栏杆的儿童床。

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里面。

这个小孩儿头上也顶着一个枕头,身上披着一个床单。

他不停地在床上蹦着跳着,朝着这边挥动着双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

他先是笑着,接着,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随即,他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仿佛他在一秒钟之内将自己的笑容攥在了手中。

紧接着,小男孩伸出手,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笑容抛到了所有目瞪口呆的人们脸上。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这篇小说采用“误会”的写作手法,讲述的是女人看到一位老人表演而发生误会的故事。

题材偏又怪,而主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B . “外面还很亮,老人房间里的灯光并不明显”这部分的描写,暗示女人能够看到老人的表演,较好地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C . 女人在报警电话中之所以有些“语无伦次,声音十分激动”是因为她看到老人在做倒立,担心老人在倒立过程中会出现意外情况。

D . 敲门时“没有人应”,按门铃“依然没有人应”,原因是老人听力不好,又全神贯注地表演,逗对面楼上的孩子玩耍,并且离门较远。

E . 本小说通过老人在窗前逗孩子玩的情节,主要突出了老人的孤独寂寞,同时也较好地表现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猜疑。

(2)
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小说中女人心理变化的过程。

(3)
小说是怎样刻画老人形象的?试指出两种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4)
小说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 (11分) (2017高二下·鸡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

以父师德任淮南转运副使。

山阳令郑昉赃累巨万,亲戚多要人,景宪首案治,流之岭外,贪吏望风引去。

徙京西、东转运使。

王逵居郓州,专持官吏短长,求请贿谢如其所欲,景宪上其恶,编置宿州。

熙宁初,为户部副使。

韩绛筑抚宁、罗兀两城,帝命景宪往视。

始受诏,即言城不可守,固不待到而后知也。

未几,抚宁陷。

至延安,景宪言:“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今朝廷令边郡召羌族,与之金帛、官爵,恐黠羌多诈,危急时或为内应,宜亟止之。

”陕西转运司议,欲限半岁令民悉纳钱于官,而易以交子。

景宪言:“此法可行于蜀耳,若施之陕西,民将无以为命。

”其后卒不行。

加集贤殿修撰,为河东都转运使。

议者欲分河东为两路,景宪言:“本路地肥硗相杂,州县贫富亦异,正宜有无相通,分之不便。

”议遂寝。

改知瀛州,上书言:“比岁多不登,民债逋欠。

今方小稔,而官督使并偿,道路流言,其祸乃甚于凶岁。

愿以宽假。

”帝从之,仍下其事。

元丰初年,知河阳。

时方讨西南蛮,景宪入辞,因言:“小丑跳梁,殆边吏扰之耳。

且其巢穴险阻,若动兵远征,万一馈饷不继,则我师坐困矣。

”帝曰:“卿言是也,然朝廷有不得已者。

”明年,徙同州,以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

景宪在仁宗朝为部使者,时吏治尚宽,而多举刺;及熙宁以来,吏治峻急,景宪反济以宽。

方新法之行,不劾一人。

居官不畏强御,非公事不及执政之门。

自负所守,于人少许可,母卒,一夕须发尽白,世以此称之。

(节选自《宋史•张景宪传》)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
B . 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
C . 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
D . 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户部”指隋唐到清末尚书省下辖的官署,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正长官为户部尚书。

B . “路”是中国古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称。

在宋代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

C . “蛮”是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后泛指我们古代南部各民族,字面上并没有贬义。

D . “仁宗”为庙号。

庙号源于商朝,古代帝王死后,据其生平事迹,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景宪为官正直,不畏权贵。

郑昉贪赃数额巨大,虽然他亲戚多为显要之人,但张景宪依然揭发立案查办,把郑昉流放到岭外之地,震慑了其他贪官。

B . 张景宪实事求是,关心百姓。

陕西转运司建议限半年让百姓向官府交钱,而用纸币交子兑换。

张景宪为百姓着想,认为此举可行于四川,不可行于陕西。

C . 张景宪稳重周密,遇事谨慎。

朝廷讨伐西南蛮,张景宪进言,如调动军队远征险阻之地,若粮饷不能接继,军队就要受困。

张景宪就此事与皇帝有争执。

D . 张景宪信念坚定,甚有孝道。

不是公事,张景宪不到宰相门上,能对自己保持信念。

母亲逝世,他一夜之间,须发尽白,人们以此称道他。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逵居郓州,专持官吏短长,求请贿谢如其所欲,景宪上其恶,编置宿州。

②今方小稔,而官督使并偿,道路流言,其祸乃甚于凶岁。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7高二下·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②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③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韩驹(?~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

曾从师于苏辙。

徽宗政和初,因献颂得官,任秘书省正字,后因从学苏辙(元祐党人)而被贬官分宁县,此诗作于此时。

上舍:宋神宗时把大学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级,以上舍为最高。

②摩:接近,碰到。

③顾藉:顾惜。

(1)
首联哪个字用得最生动?请结合首联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2)
请指出颈联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诗句赏析其作用。

五、默写 (共1题;共8分)
8. (8分) (2017高一下·中山期末)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靡有朝矣。

(2) 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3) ________,江春入旧年。

(4) 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

(6) 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7)佛狸祠下,________。

(8)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9. (3分) (2017高三下·双流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收藏是分群体的,商人、画家、鉴赏家等不同的群体①________ ,收藏对他们的意义也不同。

多数人将名家之作视为珍品,并赏之、敬之、供之,而徐悲鸿在收藏中体会到,名家之作②________。

他认为一些名家画作在章法、笔墨、投色、造型等方面,也难免有不佳或未足之处。

因此他将“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这些改良中国国画的理念,引入到对藏品的“改良”中,在鉴赏的基础上,③________ ,以求藏品达到至美,一如他在美术创作中的主张。

10. (5分) (2017高一下·绍兴期末) 某校举办“校园好声音”歌手比赛,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台词,将下面两首歌曲串联起来。

要求衔接自然,不超过80字。

第一首歌曲《歌唱祖国》
第二首歌曲《我的中国心》演唱者:高三(2)班李腾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8高三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代袁枚的这首小诗《苔》,沉寂了300年,被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

孩子们用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唱出了生命的真谛,让亿万中国人在这一刻被感动!为什么一首只有20字的小诗却听得我们热泪盈眶久久难忘?因为它不光是写给梁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它也是写给你我,写给绽放在天地之间的每一个平凡而又尊贵的生命的!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与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4-1、
4-2、
4-3、
5-1、
5-2、
5-3、
5-4、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1、
6-2、
6-3、
6-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1、
7-2、
五、默写 (共1题;共8分)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9-1、
10-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