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
(整理)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音乐教案备课人备课时间课型常规课1 教学内容常规教育教学目标1、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2、让学生了解课堂要求和一些规范;内容分析重点课堂纪律难点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师生问好二、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三、师生交流1、具体地规范要求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上一年级了,你们又多了许多新的朋友,让老师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上好每一节的音乐课!2、让学生说一说,进去一年级有什么感受;3、请学生上讲台来展现小本领。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一年级音乐教案备课人备课时间课型常规课2 教学内容一、课堂中常规训练二、谈一谈音乐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堂要求和一些规范。
2、谈谈音乐,兴趣的养成。
内容分析重点课堂纪律难点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强调课前准备。
坐姿端正,准备好上课的书本。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二、唱歌的要求。
1、面带微笑来歌唱。
2、自然大方。
3、声音要求宏亮。
三、谈一谈对音乐的认识师问:你们认为什么叫做音乐?四、小结今天的这节课,学生能够知道课堂常规,严格要求自己了,也了解唱歌的一些方法和音乐课堂要求,但是还要不断的学习,通过长期学习唱歌,才能真正的掌握唱歌的方法。
师小结:音乐是一门艺术,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一首优美的歌曲。
学生按要求来唱一唱已经学过的歌曲!生:自由的回答。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一年级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好朋友》一、教学内容:1、唱:《两只小象》、《打掌掌》2、听:《大白象》、《口哨与小狗》3、动:音乐游戏:打花巴掌4、认:铝板琴二、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能用自然的声音,妇幼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传、传、传》2、听:《玩具兵进行曲》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走各种图形、音乐游戏《传、传、传》4、拓展:文明礼貌习惯、感受常见的进行曲二、教学目标:1、体验踏上人生第一起跑线的新鲜感和幸福感;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并能以愉悦的情绪学习音乐。
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并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取和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的对音乐的爱好。
并能用“手拉手”的身体语言更好的表现音乐的情绪。
3、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整齐的演唱并背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整齐的开始结束;随着歌曲和乐曲走一走;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4、能认识课本中的几种学习音乐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2、听歌曲、乐曲片段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二、教学目标:1、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
体验音乐课所带来的快乐。
2、学生基本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自然的唱歌;能够和大家整齐的演唱《我们来唱歌》;较整齐的开始和结束。
3、在即兴填唱歌词活动中;学生能大胆自信的作自我介绍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听:玩具兵进行曲2、唱:玩具进行曲3、动:随音乐走出不同的图形4、拓展:感受各种常见的进行曲二、教学目标:1、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玩具进行曲》。
2、能体会进行曲的风格;随着音乐能走一走三、教学过程:1、你们觉得平时还有什么曲子你们听了1想一想平时所听过的进行曲可以象今天的《玩具》一样可以踏步走2、踏步走的吗?2、那请你哼唱一下3、也让我们来走一走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传、传、传》2、动:音乐游戏《传、传、传》二、教学目标1、能用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的掌握乐曲的伴奏2、能用固定的节拍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节拍.(4)请学生自己来活动;用各种方法听音乐(5)唱歌曲;在游戏过后能很快唱出来(6)边唱歌曲边游戏二、做游戏1、大家围成一个圈;边唱歌曲边传花;1、击鼓传花的游戏传到最后一个的小朋友要站起来介绍2、复习本单元的内容自己或表演节目。
(2023年整理)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部教案全册
(2023年整理)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全部教案全册
第一课:我的音乐世界
本节课将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并让学生感受音乐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 让学生能够描述自己喜欢的音乐
-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音乐的存在和快乐
教学内容:
-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 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如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
- 研究一首简单的儿歌,并试着唱出来
教学步骤:
1. 引入课程:通过播放几段不同类型的音乐,引导学生讨论音
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2. 研究音乐的定义和作用:简单解释音乐是指由一系列音调和
节奏组成的艺术形式,音乐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3. 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介绍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让学生简单了解它
们的特点。
4. 研究一首儿歌:选择一首简单的儿歌,逐句教给学生,并让
学生尝试跟着唱。
5. 总结和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音乐的定义和作用,并让
他们与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表达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 学生能否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音乐并描述其特点
- 学生是否能正确唱出研究的儿歌
> 注意:以上教学内容和步骤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一上音乐教案苏教版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分角色唱好“问”与“答”、“领”与“齐”。
教学难点
感受与分辨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准备一只口袋,将各种打击乐器藏在里面,避开学生视线,取出某一件出来敲一敲,让学生说说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介绍打击乐器的名称,将音色相近的乐器放在一起比较。启发学生比较它们不同的音色,并用嗓音模仿出来,然后用象声词“叮、咚、沙”等念出声来。
二、学习歌曲:
1、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的旋律
2、再次听歌曲,请小朋友找出空白处。
(师激趣:小朋友们自己就能来创编,不信试一试。)
3、在空白处填词,并唱一唱。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按节奏说名字) 我们 一起 来唱 歌
(1)师举例示范
第一句5 5 6 5 │ 3 2 1 │ 2 2 0 3 │ 2 0 │
吹起我的小喇叭呀得儿喂,
敲起我的小铜鼓呀得儿喂,
注意四分休止符。
第二句2 3 5 6 │ 3 5 3 2 │ 1 1 0 2 │ 1 0 │X 0 │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得儿喂咦!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得儿喂嗳!
注意两处四分休止符。
碰铃(丁丁丁)、三角铁(丁丁丁)、串铃(零零零)、沙球(沙沙沙)、铃鼓(咚咚咚)、双响筒(嘀嘀嗒)
二、学习歌曲
1、教唱《你听,什么敲响了》
(1)教师范唱(2)分句学唱。(3)教师敲乐器,学生完整演唱(六种打击乐器,六段歌词)。
2、指导分角色演唱
全体同学唱1、2小节歌词,第3小节由教师敲碰铃:×× × ×× ×,指定一位学生念第4小节:丁丁丁丁丁丁,并唱第5小节,全体同学再唱最后一小节。(其它五段歌词以此类推)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
3、将学生分组,每组发几件打击乐器再玩。 三、我的创造 1、出示图形图,让学生猜猜是根据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 画的? 2、比较各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并模仿。 3、设计双响筒,三角铁和串铃的图形谱。 4、欣赏现成的图形谱作品和著名画家声音创作的作品, 拓展学生的思路。 教学反思: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
复 备 栏
2.《听,谁在唱歌》《动物说话》
教学目标: 1、能整齐的演唱《动物说话》,会用模仿的方式尝试创 作歌词片段。 2、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 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3、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动物说话》 教学准备:欣赏带、音乐带、钢琴 教学过程: 一、听:《听,谁在唱歌》 1、听,录音机里都是自然界中动物“唱歌”的声音。你 能听出来吗? 2、你能来模仿吗? 二、唱:《动物说话》 1、音乐导入:老师要带大家去农场看看。欣赏《请来看 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想来唱歌。 3、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4、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间奏处引导随音乐一拍一下做动作。 分组唱、齐唱。 5、引导学生歌词创编 小狗说话汪汪汪, 小猫说话喵喵喵,小猪说话噜噜噜, 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牛说话牟牟牟。 唱一唱(齐唱,分组唱) 三、动: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 与前两项结合进行。 1、引导欣赏各种动物的唱歌声。 2、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 3、向老师和同学表演模仿一下。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
复 备 栏
1.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目标: 1、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玩具进行曲》。 2、能体会进行曲的风格,随着音乐能走一走。 教学重点:歌曲《玩具进行曲》 教学难点:随音乐走一走 教学准备:师(音乐带)生(玩具) 教学过程: 一、唱:玩具进行曲 1、小朋友展示自己的玩具,再把它们排排队。 2、让玩具跟着老师播放的音乐《玩具进行曲》走一走。 3、模仿自己的小玩具也来随着音乐《玩具进行曲》走一 走。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分句学唱。(提醒学生注意各句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 5、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师生,生生 接口唱等演唱方法。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6、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再来走一走(边唱边走)。 二、听赏《玩具兵进行曲》 1、听乐曲,结合刚才的歌曲想象一下,乐曲中表现了什 么场景? 2、听乐曲原地踏步。 3、在老师的带领下顺时针走方形和圆形。 4、思考:还可以怎样走?讨论:S 形 5、请小朋友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走 S 形。 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上音乐教案
二、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1、初听《我爱北京天安门》,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欢快热烈
2、教师出示ABA’的音乐三段体,引导学生用听相同段时站着拍手,听到B段时坐着拍手。
3、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铃鼓)伴奏,用以加强情绪的感染力。
4、完整听赏乐曲。
三、学唱歌曲《多快乐》
学生说说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介绍打击乐器的名称,将音色相近的乐器放在一起比较。启发学生比较它们不同的音色,
并用嗓音模仿出来,然后用象声词“叮、咚、沙”等念出声来。
碰铃(丁丁丁)、三角铁(丁丁丁)、串铃(零零零)、沙球(沙沙沙)、铃鼓(咚咚
咚)、双响筒(嘀嘀嗒)
二、学习歌曲
1.教唱《你听,什么敲响了》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你听,什么敲响了了》
2.动我的创造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在分角色演唱“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时能
准确切入。
2.在参与了音乐游戏《你听,什么敲响了》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3.学习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参与创造性活动“奏一奏,画一画”,初步养成主动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再听歌曲《多快乐》。
5、介绍国歌的来历,讲述作曲家聂耳的故事。
6、最后完整听赏一遍。
二、学唱歌曲《多快乐》
1、完整聆听歌曲,随音乐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的节拍。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有关国旗的知识。
3、教师有感情地将歌曲演唱一遍,再度引起学生的兴趣。
歌曲《动物说话》
教学准备:欣赏带、音乐带、钢琴
一年级音乐上册 秋天的歌(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音乐上册秋天的歌(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体验音乐与季节的关联。
2. 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秋天的歌》2. 歌词理解与情感体验3. 音乐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歌曲《秋天的歌》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四、教学难点1. 音准的掌握2. 节奏的准确表达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秋天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故事或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
【新歌教学】1. 教师播放歌曲《秋天的歌》,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氛围。
2.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音乐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秋天的乐器(如树叶、沙锤等),为歌曲《秋天的歌》伴奏。
2. 学生分组演唱歌曲,相互配合,提高合作能力。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秋天的歌》,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 家长协助学生录制演唱视频,分享到班级群,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故事或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
2. 新歌教学(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秋天的歌》,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氛围。
2.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3. 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秋天的乐器(如树叶、沙锤等),为歌曲《秋天的歌》伴奏。
2. 学生分组演唱歌曲,相互配合,提高合作能力。
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音乐教案备课人备课时间课型常规课1 教学内容常规教育教学目标1、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2、让学生了解课堂要求和一些规范;内容分析重点课堂纪律难点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师生问好二、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三、师生交流1、具体地规范要求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上一年级了,你们又多了许多新的朋友,让老师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上好每一节的音乐课!2、让学生说一说,进去一年级有什么感受;3、请学生上讲台来展现小本领。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一年级音乐教案备课人备课时间课型常规课2 教学内容一、课堂中常规训练二、谈一谈音乐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堂要求和一些规范。
2、谈谈音乐,兴趣的养成。
内容分析重点课堂纪律难点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强调课前准备。
坐姿端正,准备好上课的书本。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二、唱歌的要求。
1、面带微笑来歌唱。
2、自然大方。
3、声音要求宏亮。
三、谈一谈对音乐的认识师问:你们认为什么叫做音乐?四、小结今天的这节课,学生能够知道课堂常规,严格要求自己了,也了解唱歌的一些方法和音乐课堂要求,但是还要不断的学习,通过长期学习唱歌,才能真正的掌握唱歌的方法。
师小结:音乐是一门艺术,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一首优美的歌曲。
学生按要求来唱一唱已经学过的歌曲!生:自由的回答。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一年级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好朋友》一、教学内容:1、唱:《两只小象》、《打掌掌》2、听:《大白象》、《口哨与小狗》3、动:音乐游戏:打花巴掌4、认:铝板琴二、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能用自然的声音,妇幼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能够通过歌曲和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3.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歌曲的学唱和表演。
3. 音乐活动的参与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
2. 音乐播放设备。
3. 音乐乐器(如手拍、铃铛等)。
4. PPT或黑板、粉笔。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与学生简单交流,了解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喜好。
二、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PPT,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旋律、节奏、音高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的音乐元素,例如快慢、高低、强弱等。
3. 利用音乐乐器或身体动作,让学生模仿和表达不同的音乐要素。
三、学唱和表演歌曲(20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歌曲,如《小星星》。
2. 分段教唱歌曲,带领学生跟随节奏和旋律学唱。
3. 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四、音乐活动参与和表达(15分钟)1. 设计一些简单的音乐活动,如音乐游戏、音乐绘画等。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总结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音乐的意义和价值。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里练习和表演所学的歌曲。
2. 提供更多的音乐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组织音乐比赛或演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唱和表演歌曲时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xx县卢集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计划一年级教师学年第一学期xx县卢集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进度一年级教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常规教育教学内容:一年级常规教育教学目标:了解音乐课所学内容,学习音乐常规。
教学重难点:熟悉新环境、认识新朋友。
组织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资源,奖品。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排队。
带领学生认识音乐教室,组织进教室就座。
3、本课是新学期新生的第一节音乐课,主要教会学生听音乐节奏走路,学会师生问好歌,学会听音乐口令。
二、介绍1、组织师生进行自我介绍。
学生认识老师,并进行自我介绍2、教师简单介绍音乐课有趣的学习内容,学生简单了解音乐课内容。
三、教唱歌曲1、教唱«师生问好歌»、«师生再见歌»。
2、教师范唱。
师生接唱。
欣赏评价学生演唱部分。
进行动作的编排。
四、组织下课1、放音乐《玩具进行曲》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特点。
、听赏音乐《玩具进行曲》,感受节奏特点。
练习打节奏。
2、喊口令组织学生原地走,听音乐随音乐走路。
听口令随音乐,踏足踏走路。
唱«师生再见歌»下课。
3、组织下课。
授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课时教学后记:本课是新学期新生的第一节音乐课,主要教会学生听音乐节奏走路,学会师生问好歌,学会听音乐口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单元分析:本单元是一年级的起始单元,“手拉手”的主题不仅指小朋友和小朋友,老师和小朋友之间手拉手,更强调小朋友与音乐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律动《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学目标: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我们一起来唱歌》。
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教学准备:音乐带、音乐娃娃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1、小朋友们已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谁来说说一年级的小朋友和幼儿园小朋友有什么不同?2、一年级要结识许多新朋友,学许多本领。
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案一年级
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案一年级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案一年级1一.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2.聆听《口哨与小狗》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4.表演《拉勾勾》二.教学总目标: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1.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例如皮埃尔的《玩具兵进行曲》,伊格鲁的《玩具兵阅兵式》,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玩具兵小进行曲》,波埃鲁涅的《玩具兵》等。
但,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
《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
内容是这样的: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
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后来又打闹嬉耍。
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
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
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这支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C大调,2/4拍。
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
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那叮叮笃笃的音响更增多了儿童的乐趣。
第一部分情调明朗活泼,第二部分主题雄壮而有气势,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
然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接尾声。
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将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那惊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
2.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
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
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篇1教学内容: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兴表演和伴奏,继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__与能力,并继续从中培养热爱集体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学会《快乐的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教学过程:1、跟着老师的琴声复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复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
双响: __ __ │ __ __ │ ____ X │碰铃: X X │ X X │ X X │三角铁: X —│ X —│ X —│铃鼓: X X │ X X │ X〃—│响板: __ __ │ __ __ │ __ __│注意事项:①必须先学会拍对各种节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时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师生共同为歌曲3、4两句设计伴奏,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伴奏谱。
伴奏。
1、学生学习完整的伴奏谱,一起为歌曲伴奏。
2、分组学习几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并讨论如何表演:对形、角色难得分配等)学习。
1、四张图片导入新歌《快乐的小舞曲》教学。
2、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着琴学唱歌曲。
4、听唱与跟唱相结合,学会歌谱,并要求背唱歌词与歌谱。
作业:1、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选择几种打击乐器。
2、并分组写出伴奏谱。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篇2教学内容: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兴表演和伴奏,继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__与能力,并继续从中培养热爱集体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学会《快乐的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教学过程:1、跟着老师的琴声复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复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
双响: __ __ │ __ __ │ ____ X │碰铃: X X │ X X │ X X │三角铁: X —│ X —│ X —│铃鼓: X X │ X X │ X〃—│响板: __ __ │ __ __ │ __ __│注意事项:①必须先学会拍对各种节奏短句。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认识1-5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认识1-5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研究和认识数字1-5。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 音乐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 音乐CD或其他音频设备。
- 学生们可能用到的乐器或音乐道具。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
- 教师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1-5,让学生逐个报出数字,并辅助动作。
2. 歌曲教学(15分钟):- 教师播放适合年龄的数字歌曲,呈现数字1-5的歌词和旋律。
- 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随唱歌,并进行动作表演。
3. 音乐游戏(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字游戏,如数数游戏、数字配对游戏等,以加深对数字1-5的理解和记忆。
- 教师可使用音乐节奏或乐器声音作为游戏的背景音乐。
4. 创设音乐情境(1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数字。
- 每个小组根据分配的数字创作一个简短的声音或音乐片段,展示给其他小组。
- 整合各组的音乐片段,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情境。
5. 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研究内容,表扬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
- 教师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游戏和创设音乐情境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记录学生对数字1-5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扩展活动- 教师可将数字与乐器音高联系起来,教授简单的音阶概念。
- 教师可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小音乐作品,结合数字1-5进行演奏或歌唱。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认识数字1-5。
通过歌曲、游戏和创设音乐情境等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能够评估学生对数字1-5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在扩展活动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拓展课堂内容,使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学习更加全面。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单词表Unit 5Topic 1 Why all the smilling faces?invite [ɪn'vaɪt]v. 邀请,招待say thanks to 向……道谢worried ['ˈwʌrɪd] adj. 担心的,烦恼的smile [smaɪl] v. & n. 微笑none [nʌn] pron. 无任何东西或人,无一人disappointed [,dɪsə'pɔɪntɪd]adj. 失望的,沮丧的taste [test] v. 有……味道;品尝,尝味;n. 品尝,尝味;味道unpopular [ʌnˈpɔpjələ] adj. 没人缘的;不受欢迎的;不得人心的silly ['sɪlɪ] adj. 傻的,愚蠢的cruel ['kruəl] adj. 残暴的,残酷的landlord ['lænd,lɔrd]n. 地主;房东seem [sim] v.似乎,好像film [fɪlm]n. 电影;影片movingadj. 感动人的;令人感动的proud [praud] adj. 自豪的;骄傲的be proud of 骄傲,自豪smell [smɛl]v. 发气味;闻到,嗅到;闻,嗅;n. 气味set the table 摆放餐具upset [ʌp'sɛt] adj. 心烦的,苦恼的surprised [sə'praɪzd] adj. 惊奇的,惊讶的,吃惊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ustria n. 奥地利cry [kraɪ] v. & n. 哭,哭泣lonely [ˈləunli] adj. 孤独的,寂寞的;偏僻的lively ['laɪvlɪ]adj. 活泼的;充满生气的cheer up 使振作起来;使高兴起来mad [mæd] adj. 生气的;发疯的at first 开始,首先Titanic n. 泰坦尼克号America n. 美国;美洲fall into 落入frightened ['fraɪtnd] adj. 惊吓的;受惊的;害怕的in the end 最后,终于come into being 形成;成立role [rəul]n. 角色facial [ˈfeɪʃəl] adj. 面部的;面部用的gesture ['dʒɛstʃɚ]n. 姿势,手势culture ['kʌltʃɚ]n. 文化foreigner ['fɔrɪnɚ]n. 外国人;外地人nowadays ['nauə,dez]adv. 当今,现在peace [pis] n. 和平make peace with sb.与某人和解grateful adj. 感激的,感谢的Unit 5Topic2 I feel better now.strict [strɪkt] adj. 严格的;严密的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一年级音乐上册 秋天的歌(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音乐上册秋天的歌(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体验音乐与季节的关联。
2. 学会用简单的歌词和音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秋天的歌》2. 歌词表达秋天的景象和情感。
3. 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节奏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会歌曲《秋天的歌》的歌词和旋律。
2. 理解音乐符号和节奏的意义,并能正确演奏。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3. 歌谱或歌词打印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向学生介绍秋天的特点,如树叶变色、天气变凉等。
b.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秋天的事物。
2. 歌曲学唱:a. 教唱歌曲《秋天的歌》,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b. 分句教唱,重点讲解歌词的意义和旋律的走向。
c. 引导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歌词创作:a. 让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段关于秋天的歌词。
b. 每组轮流表演自己创作的歌词,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4. 音乐符号和节奏练习:a. 教学生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如高音符号、低音符号等。
b. 练习节奏,让学生能正确演奏简单的节奏型。
5. 课堂小结:a. 总结本节课学生所学到的歌曲和歌词创作技巧。
b. 强调音乐符号和节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练。
6. 作业布置:a.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秋天的歌》。
b. 练习歌词创作,为下次课堂展示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创作的秋天的歌曲。
2. 邀请家长参加,共同分享学生的音乐成果。
七、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
2. 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八、评价建议: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参与歌曲学唱和歌词创作。
2. 关注学生在节奏练习中的准确性,以及音乐符号的认识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一、教学内容: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传、传、传》2、听:《玩具兵进行曲》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走各种图形、音乐游戏《传、传、传》4、拓展:文明礼貌习惯、感受常见的进行曲二、教学目标:1、体验踏上人生第一起跑线的新鲜感和幸福感,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并能以愉悦的情绪学习音乐。
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并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取和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的对音乐的爱好。
并能用“手拉手”的身体语言更好的表现音乐的情绪。
3、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整齐的演唱并背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整齐的开始结束,随着歌曲和乐曲走一走,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4、能认识课本中的几种学习音乐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2、听歌曲、乐曲片段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二、教学目标:1、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
体验音乐课所带来的快乐。
2、学生基本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自然的唱歌,能够和大家整齐的演唱《我们来唱歌》,较整齐的开始和结束。
3、在即兴填唱歌词活动中,学生能大胆自信的作自我介绍。
一、教学内容:1、听:玩具兵进行曲2、唱:玩具进行曲3、动:随音乐走出不同的图形4、拓展:感受各种常见的进行曲二、教学目标:1、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玩具进行曲》。
2、能体会进行曲的风格,随着音乐能走一走。
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传、传、传》2、动:音乐游戏《传、传、传》二、教学目标1、能用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的掌握乐曲的伴奏2、能用固定的节拍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节拍.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听:《听,谁在唱歌》2、唱:《动物说话》3、动: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二、教学目标:1、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2、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眼言来表现3、能整齐的演唱《动物说话》,会用模仿的方式尝试创作歌词片段三、课前分析:1、本课以“听”贯穿全课。
旨在引起对音响和音乐的探索兴趣2、生活积累的不足,需要老师的帮助。
教学内容:1、《你听,什么唱响了》2、动我的创造教学目标:1、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
2、“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能准确切入。
3、参与游戏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课前分析:1、以“乐器歌唱”为主要内容,教学活动都围绕乐器音色的识别与模仿展开。
2、由于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活动设计就显得特别重要。
教学内容:1、唱:《小小音乐会》2、动:音乐游戏《红灯,绿灯》3、拓展:生活中“红绿灯,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1、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2、在活动中显现出探索的精神与合作的意识。
3、能整齐的演唱《小小音乐会》,并能用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在红灯绿灯的游戏中,获得跟着指挥信号起止的灵敏反应能力。
课前分析:1、交通知识的教育贯穿在红灯绿灯的游戏中。
2、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
怎样与音乐课堂常规接轨。
第三单元快乐的一天一、教学内容:唱:《你早》《上学歌》《亚克西,巴郎》听:《嘎嘎小鸭子》《跳绳》《拍皮球》《可爱的家》动:我的创造①②③二、单元目标: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童年学习与生活的快乐和劳动的乐趣,能显现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2、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你早》,《上学歌》,《亚克西,巴郎》,通过聆听音乐,能听辨出独唱与齐唱。
尝试选择和模仿自然界美妙的声音,在音乐情景中表达快乐一天生活的感受。
3、通过演唱歌曲和游戏活动初步感受节奏的长短变化,尝试语言节奏的美化和多声部节奏的配合,初步感受合作的乐趣。
三、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嘎嘎小鸭子》2、听《你早》3、节奏游戏《鸭子gagaga 》二、教学目标:1、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充分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
2、在聆听《嘎嘎小鸭子》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能熟练的背唱《你早》。
在听听,说说,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能分辨ⅹ—,ⅹ,ⅹ的时值差别,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你早》,并能与其他同学同步开始结束。
一、教学内容:听《跳绳》《拍皮球》唱《上学歌》动《小球迷》(填新词,唱一唱)二、教学目标1、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
2、能整齐的演唱《上学歌》。
3、根据观察的体验能创编歌词。
一、教学内容听《可爱的家》唱《亚克西,巴郎》动《快乐的小厨师》二、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说说新疆的地理位置,唱唱熟悉的新疆歌曲,跳跳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让学生了解新疆,激发学习热情。
2伴着〈〈快乐的小厨师〉〉音乐,用自己手中的厨房用具表演厨房劳动的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合作共处的意识。
3通过聆听音乐,能听辨出独唱与齐唱。
第四单元花儿朵朵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国歌》、《我爱北京天安门》、演唱歌颂祖国、国旗歌曲,感受国歌和国旗的美丽、神圣,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2、在听赏中获得庄严、自豪和欢欣鼓舞两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能用亲切、自豪的情感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娃哈哈》。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参与自编歌表演、学跳新疆舞等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
4、听赏一组具有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的歌曲,学习新疆风格的集体舞,感受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音乐风格的多彩。
二、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唱《国旗国旗真美丽》3、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4、拓展了解与国旗有关的知识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以崇敬的心情安静地聆听《国歌》,感受和体验乐曲雄壮的音乐特点和催人奋进的音乐形象,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通过对国旗、国歌等有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加深。
3、学生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并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增强。
4、学生能较正确地使用碰铃、铃鼓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性地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一、教学内容:1.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2、唱《多快乐》二、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我爱北京天安门》,感受国旗的美丽、神圣,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咬字清晰的演唱这首歌。
一、教学内容1、听:欣赏《草原就是我的家》《小红花》《娃哈哈》《多快乐多幸福》2、唱:《娃哈哈》3、动:集体舞《娃哈哈》二、教学目标听赏一组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歌曲,学习新疆风格的集体舞,感受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音乐风格的多彩。
教学重点难点: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第一课时秋天的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小树叶》、《红叶》。
2、采集与分享“美丽的秋叶”,感受秋天的绚丽色彩。
3、感受2/4,4/4拍的韵味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音准不易掌握,需多模唱练习。
课前准备:录音机、挂图、树叶书签一、教学目标:1、在欣赏自然美、艺术美的过程中,引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2、用柔和、连贯的声音唱好歌曲《雁儿飞》。
3、能随三拍子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动作能与音乐节拍吻合。
二、教学重难点:1、歌中两处休止要唱得自然,不要太突出停顿感。
2、声音要轻缓,注意三拍子的流畅,体会它在表现舒展飞翔的音乐形象时作用。
课前准备:录音机、各种打击乐器、音像资料一、教学目标:1、欣赏《木瓜恰恰恰》,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及其动感。
2、指导学生用统一的声音来唱《小苹果》。
3、律动《苹果丰收》。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和着音乐的节拍活动,有一定的舞蹈感觉,恰当的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课前准备:录音机,音像资料第六单元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小猴子》2、听《尤开迪》3、动跟随《尤开迪》的音乐跳舞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听赏《尤开迪》、《野蜂飞舞》活动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3、能熟练地演唱《小猴子》,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三、课前分析:1、本课以“听”贯穿全课。
旨在引起对音响和音乐的探索兴趣。
2、学生活积累的不足,需要老师的帮助一、教学内容:1、听:《可爱的蓝精灵》、《劳动歌》2、唱:小猴子3、拓展动画艺术的奥妙二、教学目标:1、学生对动画片音乐产生兴趣,实现由喜爱动画片到喜爱动画片音乐。
2、通过动画片插曲的欣赏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歌表演等音乐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增强。
3、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表演《小猴子》等音乐作品;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三、课前分析:1、本课以“森林里的故事”作为主题的前提下,又更侧重于动画片音乐。
2、学生年龄小,只顾表演忘记唱歌,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
一、教学内容:1、唱《猜一猜》2、听《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3、动二声部诵读《咏鹅》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听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音乐中感受轻快、活泼、诙谐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能熟练地演唱《猜一猜》,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3、初步感受x、xx的节奏组合,通过二部诵读练习,初步形成声部感知与表现能力;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三、课前分析:1、本课以“动”贯穿全课。
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现情绪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2、学生好动,教师要注意引导。
第八单元新年老人走来了一、教学内容唱《堆雪人》、《龙咚锵》、《蓝鸟》听《雪花飞舞》、《放鞭炮》、《新年好》、《叔伯新年好》动《堆雪人》、《听一听动一动》、《祝福送给你》、《新年音乐会》拓展“雪”的知识锣鼓知识春节风俗“年”的传说二、教学目标1、在喜庆的氛围中感受节日文化的熏陶,初步感受到音乐和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能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大方地展示自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乐于接触多样化的音乐作品。
通过唱、听赏中外有关过年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国家小朋友过年的生活情趣和音乐风格。
3、通过“新年音乐会”等活动,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与检验,艺术评价能力得到提升。
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唱《堆雪人》2、听《雪花飞舞》3、动《堆雪人》4、拓展了解“雪”的知识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弹性地演唱《堆雪人》,并有创造地完成律动。
2、听赏《雪花飞舞》,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表现下雪的情景,提高学生对乐器的认识。
3、从音乐课中了解“雪”的知识。
一、教学内容1、唱《龙咚锵》2、听《放鞭炮》3、动听一听动一动4、拓展了解锣鼓知识二、教学目标1、听出《放鞭炮》中乐器模拟的鞭炮声,有节奏模仿各种鞭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