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码跟音频编码常识新

合集下载

实时视频编码器和音频编码器

实时视频编码器和音频编码器

实时视频编码器和音频编码器谈到视频编码器,就会想到MPEG4、H.264、H.265、WMA等等,但不是所有的视频编码器都可以用来作为实时视频的编码器,因为实时视频编码器需要考虑两个因素:编码计算量和码率带宽,实时视频会运行在移动端上,需要保证实时性就需要编码足够快,码率尽量小。

基于这个原因现阶段一般认为H.264是最佳的实时视频编码器,而且各个移动平台也支持它的硬编码技术。

-H.264/AVCH.264是由ITU和MPEG两个组织共同提出的标准,整个编码器包括帧内预测编码、帧间预测编码、运动估计、熵编码等过程,支持分层编码技术(SVC)。

单帧720P分辨率一般PC上的平均编码延迟10毫秒左右,码率范围1200~ 2400kpbs,同等视频质量压缩率是MPEG4的2倍,H.264也提供VBR、ABR、CBR、CQ等多种编码模式,各个移动平台兼容性好。

-VP8/VP9除H.264以外,适合用于实时视频的编码器还有Google提供的VP8,VP8采用了H.264相似的编码技术,计算复杂度和H.264相当,不支持SVC,相同视频质量的压缩率比H.264要小一点,不支持B帧。

而后Google又在VP8的基础上研发了VP9,官方号称VP9在相同视频质量下压缩率是VP8的2倍,对标的对手是H.265,VP9已经嵌入到WebRTC当中,但VP9编码时CPU计算量比较大,对于VP9用于实时视频我个人持保留意见。

不管是VP8还是VP9硬编方式只有Android支持,iOS和其他的移动平台并不支持。

-音频编码器实时音视频除了视频编码器以外还需要音频编码器,音频编码器只需要考虑编码延迟和丢包容忍度,所以一般的MP3、AAC、OGG都不太适合作为实时音频编码器。

从现在市场上来使用来看,Skype研发的Opus已经成为实时音频主流的编码器。

Opus优点众多,编码计算量小、编码延迟20ms、窄带编码-silk、宽带编码器CELT、自带网络自适应编码等。

音视频编码相关知识介绍-1229

音视频编码相关知识介绍-1229
由Intel架构实验室开发,常见的视频编码,主流的有4.5和5.10两种, 质量比Cinepak和R3.2要好,可以适应不同带宽的网络,但必须有相应的解 码插件才能顺利地将下载作品进行播放。
8)Dvix和xviD Dvix和
Dvix主要是将影像部分以MPEG4来压缩,音效部分则以MP3来压缩;采用 了空间和时间压缩技术。在档案大小上占了相当大的优势,画质部分的表现 也很不错。 XviD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视频编码解码器,是第一个真正开放源码 的,它是基于Open DivX编写的。Xvid支持多种编码模式,量化方式和范围 控制,运动侦测和曲线平衡分配等众多编码技术。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2.音频编码技术分类 2.音频编码技术分类
数字音频信息压缩主要是依据音频信息自身的相关性以及人耳对音频信息 的听觉冗余度。音频信息在编码技术中通常分成两类来处理,分别是语音和 音乐,各自采用的技术也存在着差异。
2.1 语音编码技术
将模拟语音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语音编码的目的是在保持 一定算法复杂程度和通信时延的前提下,占用尽可能少的通信容量,传送尽 可能高质量的语音。它可分为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三大类。 2.1.1 波形编码 波形编码是在时域上进行处理,主要是为了使重组的语音波形保持原始语 音信号的形状,它将语音信号作为一般的波形信号来处理。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3)H.264/AVC
主要包括2个层次:视频编码层和网络抽象层。前者主要致力于有效的 表示视频内容,后者格式化VCL视频表示,提供头部信息,适合多种传输和 存储媒体。采用了全新的编码技术:帧内预测,可变大小的图像分块,多预 测参考帧,1/4和1/8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残差图像的整数变换编码等。由 于其压缩效率高、容错能力好、网络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能适用于不同网络 中的视频传输。

音视频的编码解码

音视频的编码解码

编码:编码和文件格式(也称容器)是什么?文件(即容器)是既包括了视频、又包括音频、甚至还带有一些脚本的集合;文件中视频和音频的压缩算法才是真正的编码;对于一种文件,它的视频和音频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编码。

1.什么是视频编码?所谓视频编码就是通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个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外一种视频格式文件的方法。

视频编码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量由1Gbit/s(针对1920x1080显示格式)减少为20-30Mbit/s。

2.什么是音频编码?自然界中的声音以及波形都非常复杂,声音其实也是一种能量波,它有频率和振幅;其中频率所对应的是时间轴线,振幅对应的是电平轴线。

波是无限光滑的,弦线可看成由无数点组成。

音频编码主要是完成对声音信息的压缩。

声音信号数字化后,信息量比模拟传输状态大很多,不能像模拟电视声音那样直接传输;因而需要对声音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即为音频编码。

1.视频编码原理简介视频编码主要是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压缩。

原始视频图像数据中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视频编码主要采取块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技术有效的去除图像帧间冗余度,来压缩码率和带宽,实现信号有效传输的目的。

2.音频编码的原理简介我们需要通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抽样就是在时间上将模拟信号离散化。

量化是用有限个幅度值近似原来连续变化的幅度值,把模拟信号的连续幅度变为有限数量的有一定间隔的离散值。

编码就是按一定的规律把量化后的值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然后转换成二值或多值得数字信号流。

通常我们采用PCM编码,其主要过程是将话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取样,使其离散化,同时将抽样值按分层单位四舍五入取整量化,并将抽样值按一组二进制码来表示抽样脉冲的幅值。

目前常见的几种视频编码技术方案:1)MPEG-2MPEG-2图像压缩的原理是主要利用了图像中的两种特性: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另外它综合采用了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空间域离散余弦变换、自适应量化和可变长编码的混合编码。

多媒体系统中的音频和视频编码算法研究

多媒体系统中的音频和视频编码算法研究

多媒体系统中的音频和视频编码算法研究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音频和视频编码算法作为多媒体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扮演了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多媒体传输和存储的关键任务。

本文将对多媒体系统中的音频和视频编码算法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来介绍音频编码算法。

音频编码算法的目标是减少音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开销,同时保持高质量的音频重现。

在音频编码中最广泛应用的算法是PCM(脉冲编码调制)与压缩编码技术,例如MP3、AAC和Opus 等。

PCM是最基本的音频算法,将模拟音频信号离散化为数字信号。

而压缩编码技术可以将音频信号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转换和量化等步骤来减少数据量,并且尽可能保持原始音频的质量。

例如,MP3算法通过使用哈夫曼编码和MDCT(调制余弦变换)等技术来实现音频信号的压缩。

而AAC算法则基于MDCT和SBR(Spectral Band Replication)等技术来实现更高质量的音频重现。

Opus算法是最新的音频编码标准,它结合了CELT和SILK算法,具有低延迟、低比特率和高音质的特点。

然后,我们来研究视频编码算法。

与音频编码相似,视频编码算法也旨在通过减少视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开销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视频传输和存储。

最常用的视频编码算法是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的算法,例如MPEG和H.264/AVC等。

在这些算法中,视频帧被分割成宏块,每个宏块通过DCT变换得到频域系数,然后采取一系列编码技术对这些系数进行压缩编码。

在MPEG算法中,视频帧被分为I帧、P帧和B帧,其中I帧为关键帧,P帧和B帧为预测帧,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视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开销。

H.264/AVC算法在MPEG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多的预测模式和变换方法,并通过熵编码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视频压缩的效果。

最新的视频编码算法是H.265/HEVC,它在H.264/AVC的基础上引入了更高效的变换方法和编码技术,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视频压缩。

视频压缩编码和音频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

视频压缩编码和音频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

视频压缩编码和⾳频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本⽂介绍⼀下视频压缩编码和⾳频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

事实上有关视频和⾳频编码的原理的资料很的多。

可是⾃⼰⼀直也没有去归纳和总结⼀下,在这⾥简单总结⼀下,以作备忘。

1.视频编码基本原理(1)视频信号的冗余信息以记录数字视频的YUV分量格式为例,YUV分别代表亮度与两个⾊差信号。

⽐如对于现有的PAL制电视系统。

其亮度信号採样频率为13.5MHz。

⾊度信号的频带通常为亮度信号的⼀半或更少,为6.75MHz或3.375MHz。

以4:2:2的採样频率为例,Y信号採⽤13.5MHz。

⾊度信号U和V採⽤6.75MHz採样,採样信号以8bit量化,则能够计算出数字视频的码率为:13.5*8 + 6.75*8 + 6.75*8= 216Mbit/s如此⼤的数据量假设直接进⾏存储或传输将会遇到⾮常⼤困难,因此必须採⽤压缩技术以降低码率。

数字化后的视频信号能进⾏压缩主要根据两个基本条件:l 数据冗余。

⽐如如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信息熵冗余等,即图像的各像素之间存在着⾮常强的相关性。

消除这些冗余并不会导致信息损失,属于⽆损压缩。

l 视觉冗余。

⼈眼的⼀些特性⽐⽅亮度辨别阈值,视觉阈值,对亮度和⾊度的敏感度不同,使得在编码的时候引⼊适量的误差,也不会被察觉出来。

能够利⽤⼈眼的视觉特性。

以⼀定的客观失真换取数据压缩。

这样的压缩属于有损压缩。

数字视频信号的压缩正是基于上述两种条件,使得视频数据量得以极⼤的压缩,有利于传输和存储。

⼀般的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法都是混合编码,即将变换编码,运动预计和运动补偿。

以及熵编码三种⽅式相结合来进⾏压缩编码。

通常使⽤变换编码来消去除图像的帧内冗余,⽤运动预计和运动补偿来去除图像的帧间冗余。

⽤熵编码来进⼀步提⾼压缩的效率。

下⽂简介这三种压缩编码⽅法。

(2)压缩编码的⽅法(a)变换编码变换编码的作⽤是将空间域描写叙述的图像信号变换到频率域。

然后对变换后的系数进⾏编码处理。

视频音频编码知识

视频音频编码知识

audio。

AAC(Advanced Audio Coder)区别于ac3,mp3(全称MPEG1 Layer3,可不是MPEG3的缩写哦)等等,aac是Mp4官方指定的mp4音频规格。

和video一样,她也有两个profile:- LC-AAC (Low Complexity) 也被叫做MAIN @ Level 2- HE-AAC (High Efficiency) 也被叫做AAC SBR/AAC+/aacplus再次抛开技术性的数据,HE比LC更高级一些,允许你在相同音质下已更低的bitrate编码。

帧间压缩。

其次,时间相关性的统计分析:统计的结果表明,在间隔1~2帧的图像中,各像素只有10%以下的点,其亮度差值变化超过2%,而色度差值的变化只有1%以下。

采用的压缩方法: 分组:把几帧图像分为一组(GOP),为防止运动变化,帧数不宜取多。

1.定义帧:将每组内各帧图像定义为三种类型,即I帧、B帧和P帧;2.预测帧:以I帧做为基础帧,以I帧预测P帧,再由I帧和P帧预测B帧;3.数据传输:最后将I帧数据与预测的差值信息进行存储和传输。

I帧:帧内编码帧I帧特点:1.它是一个全帧压缩编码帧。

它将全帧图像信息进行JPEG压缩编码及传输;2.解码时仅用I帧的数据就可重构完整图像;3.I帧描述了图像背景和运动主体的详情;4.I帧不需要参考其他画面而生成;5.I帧是P帧和B帧的参考帧(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同组中以后各帧的质量);6.I帧是帧组GOP的基础帧(第一帧),在一组中只有一个I帧;7.I帧不需要考虑运动矢量;8.I帧所占数据的信息量比较大。

P帧:前向预测编码帧。

P帧的预测与重构:P帧是以I帧为参考帧,在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和运动矢量,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一起传送。

在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从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并与差值相加以得到P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P帧。

P帧特点:1.P帧是I帧后面相隔1~2帧的编码帧;2.P帧采用运动补偿的方法传送它与前面的I或P帧的差值及运动矢量(预测误差);3.解码时必须将I帧中的预测值与预测误差求和后才能重构完整的P帧图像;4.P帧属于前向预测的帧间编码。

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

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

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一直是研究和发展的热点,它对多媒体通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通过对音频和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可以有效减小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质量。

本文将就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一、音频编码技术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音频编码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音频编码技术有PCM、ADPCM、MP3等。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是比较原始的编码方式,它直接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再通过编码器进行数字信号的打包和传输。

ADPCM(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通过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可以减小数据量,提高编码效率。

而MP3技术则是目前最为流行的音频编码技术,它采用了人耳听觉特性模型和有损压缩算法,能够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减小数据量,适合在网络传输和存储中使用。

二、视频编码技术与音频编码技术相比,视频编码技术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H.264/AVC、HEVC等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

H.26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采用了运动估计、空间预测和变换编码等技术,可以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小数据量,且在网络传输中延迟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在视频会议、流媒体等领域。

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H.264/AVC的后继标准,它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能够在同等画质下减小50%的数据量,适用于高清视频和超高清视频的传输和存储。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等将会与音视频编码技术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编码和解码,提高传输效率和视频质量。

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

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

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网络带宽的提升,音频和视频编码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是将音频和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以减小存储和传输所需的带宽,同时保持较高的信号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编码标准以及应用领域。

一、音频编码技术音频编码是将模拟声音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首先,采样是将连续的模拟声音信号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离散化,得到一系列的采样值。

然后,量化是根据采样值的大小,将其映射到一系列离散的量化级别上。

最后,编码是将量化后的采样值用更少的比特数来表示,以减小存储和传输所需的带宽。

目前,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有MP3、AAC和FLAC等。

其中,MP3(MPEG-1 Audio Layer III)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通过去除人耳听觉系统不能察觉到的信号细节来减小文件大小。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是一种高效的音频编码标准,具有更好的音质和更低的比特率。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是一种无损压缩格式,可以完全还原原始音频信号,保持较高的音质。

这些音频编码标准在音频存储、音乐传输和语音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视频编码技术视频编码是将连续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视频信号的过程,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帧间压缩和帧内压缩等步骤。

首先,采样是将连续的模拟视频信号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离散化,得到一系列的图像帧。

然后,量化是根据采样值的大小,将其映射到一系列离散的量化级别上。

接下来,帧间压缩是通过对连续的视频帧之间的差异进行编码,来减小存储和传输所需的带宽。

最后,帧内压缩是对单个视频帧进行编码,以提高图像的压缩效率。

目前,常见的视频编码标准有H.264/AVC、H.265/HEVC和VP9等。

其中,H.264/AVC是一种高效的视频编码标准,具有较好的视频质量和良好的兼容性。

了解电脑视频视频文件格式与编码

了解电脑视频视频文件格式与编码

了解电脑视频视频文件格式与编码电脑视频文件格式与编码是我们在日常使用电脑观看视频时必须了解的知识。

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观看视频的质量和兼容性。

本文将介绍电脑视频文件格式与编码的概念、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以及常用的视频编码方式。

一、电脑视频文件格式与编码的概念1.1 视频文件格式电脑视频文件格式(Video File Format)是指存储在计算机中的视频文件的具体结构和规范。

不同的视频文件格式采用不同的存储方式和数据编码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视频文件格式之间进行转换和互通时,需要经过特定的转码过程。

1.2 视频编码视频编码是指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它利用一系列压缩算法和编码规则,将原始视频信号的数据量减少,并保持视频质量尽可能不受损。

视频编码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视频文件的大小和清晰度。

二、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2.1 AVI格式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视频文件格式。

它采用多种不同的视频和音频编码方式,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2.2 MPEG格式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是一种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视频文件格式。

它采用了一系列高效的视频和音频压缩算法,常用于存储和传输数字视频。

2.3 WMV格式WMV(Windows Media Video)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视频文件格式。

它以较小的文件大小和较高的压缩比著称,适合在网络传输中使用。

2.4 MP4格式MP4(MPEG-4 Part 14)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频文件格式,它支持多种视频和音频编码方式。

MP4格式还可以包含字幕、章节和元数据等信息。

三、常用的视频编码方式3.1 H.264编码H.264是一种高效的视频压缩标准,具有出色的图像质量和较低的数据传输速率。

它广泛应用于互联网视频、蓝光光盘和高清电视等领域。

3.2 H.265编码H.265是H.264的后继标准,也被称为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视频编码跟音频编码常识新

视频编码跟音频编码常识新

视频编码跟音频编码常识新视频与音频编码知识动态链接:Adobe premiere pro编码定义:原始的视屏图像数据和音频信息都包含有大量的冗余信息,编码就是压缩的过程,将信息中的冗余信息去掉。

分为视屏编码和音频编码,两者是分开的。

一般来说视频比那马方案往往决定了高清视频的画质高低(严格意义上还有码率因素).音频编码决定了起音质的好坏。

常用视频编码:XVID(DIVX的升级版),DIVX,H.264,MPEG-2\MPEG-4等。

Mpeg1:早期vcd使用,分辨率是352*288,压缩比低。

Mpeg2:一般DVD使用,有NTSC(720*480)和PAL(720*576),压缩比高于mpeg1.Mpeg4:目前使用最多的技术,avi文件始祖,大大提高压缩比,而质量堪比DVDDivx:基于mpeg4开发,有一定算法优先。

Xvid:divx技术封锁以后被人破解开发的,也是基于mpeg4的编码技术更先进,采用开放源码,画质更好。

H.261:早期的低码率编码,应用于352*288和176*144,现在已不用。

H.263:在低码率下能够提供比H.261更好的图像效果,改进一些算法。

H.263+:h.263的改进型H.264:H.264集中了以往标准的优点,高效压缩,与H.263+和mpeg4 sp相似。

Rm\rmvb:real 公司推出的应用于网络的高压缩编码,rm 是固定码率。

Rmvb是动态码率(就是静态画面采用低码率,动态采用高码率)X264X264是国际标准H.264的编码器实现,是一个开源encoder,得益于H.264的高效压缩性能,加之于X264的高效(编码速度快)实现,X264目前被广泛应用于DVDrip 领域。

封装格式(也叫容器)所谓封装格式就是将已经编码压缩好的视频和音频按照一定的格式放到一个文件中,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个外壳。

格式类型AVI:微软在90年代初创立的封装标准,是当时为对抗quicktime格式(mov)而推出的,只能支持固定CBR恒定比特率编码的声音文件。

了解计算机的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

了解计算机的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

了解计算机的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计算机的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Codec)是指用于对音频和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软件或硬件。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音频和视频文件,比如音乐、电影、在线视频等,这些文件经过编码和解码后才能被计算机正确识别和播放。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的基本概念、常见格式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音频编解码器1. 音频编解码器的定义和作用音频编解码器是指将音频数据转换为特定格式的软件或硬件。

编码过程将原始音频信号压缩并转换为可存储和传输的格式,解码过程则将压缩后的音频数据还原为原始信号。

音频编解码器可用于音乐播放器、通信设备、语音识别等领域。

2. 常见音频编解码器格式常见的音频编解码器格式包括MP3、AAC、WAV、FLAC等。

MP3(MPEG-1 Audio Layer 3)是一种常见的有损压缩格式,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播放器和互联网音乐传输。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是一种更先进的音频编码格式,具有更高的音频质量和更好的压缩效率。

WAV(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是无损压缩格式,常用于音频编辑和录制。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是一种无损压缩格式,提供较高的音频质量同时减小文件大小。

二、视频编解码器1. 视频编解码器的定义和作用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将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编码过程将视频信号转换为可存储和传输的格式,解码过程将压缩后的视频数据还原为可播放的图像序列。

视频编解码器广泛应用于电视、电影、视频会议等领域。

2. 常见视频编解码器格式常见的视频编解码器格式包括H.264、H.265、MPEG-4、AVI等。

H.264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视频编解码器格式,具有出色的压缩效率和视觉质量,被广泛用于在线视频、高清电视以及蓝光光盘。

H.265是H.264的升级版,进一步提高了视频质量和压缩比,逐渐应用于4K视频等高分辨率场景。

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音频视频编解码与编码标准

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音频视频编解码与编码标准

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音频视频编解码与编码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频视频的编解码与编码标准对于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性能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音频视频编解码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标准。

一、音频编解码技术音频编解码技术是指将原始音频信号转换为可传输、存储和回放的数字编码形式,并在需要时进行解码还原为可听的音频信号。

常用的音频编解码技术有两种: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技术是指通过舍弃音频信号中的部分信息来减小数据量,并实现压缩。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音频文件的压缩和传输中,以提高传输效率。

常见的有损压缩编码标准有MP3、AAC和AC-3等。

无损压缩技术是指在压缩过程中保持所有原始音频信息,不损失信号质量。

这种技术适用于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场景,如专业音频制作和无损音频存储。

常见的无损压缩编码标准有FLAC、ALAC和APE等。

二、视频编解码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是将原始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形式,以便传输、存储和回放的过程。

与音频编解码类似,视频编解码技术也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

有损压缩技术通过减少视频信号中的冗余信息和抖动来实现数据压缩。

这种技术可大幅减小视频文件大小,同时保持较高的视觉质量。

在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中,常用的有损压缩编码标准有MPEG-2、H.264/AVC和H.265/HEVC等。

无损压缩技术是指通过保留所有原始视频信息,实现数据压缩的过程。

这种技术适合于对视觉质量要求极高的场景,如医学影像和专业视频制作。

无损压缩编码标准中的常见代表是无损视频编码VC-2。

三、编码标准编码标准是为了保证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而制定的规范。

在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中,我们常用的编码标准包括音频编码标准和视频编码标准。

音频编码标准中,MP3是一种常见的有损压缩编码标准,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文件的压缩和传输中。

它能够在保证音质的同时实现较高的压缩比。

格式编码详解---视频音频图片

格式编码详解---视频音频图片

格式编码详解---视频音频图片Adobe Media Encoder CC第一章:视频编码必备知识点(以Davinci及QT格式为例)一、封装格式VS编码格式在DaVinci Resolve中举例,封装格式相当于包装盒,编码格式相当于产品在盒内怎么摆放。

常用的封装格式有:Quicktime;MP4 ;MXF ; Cineon;DCP;DPX;EXR;IMF。

常用的编码格式有:DNxHD,DNxHR,ProRes,GoPro Cineform,Grass Valley,H.264,Kakadu JPEG 2000,MPEG,Photo JPEG,Uncompressed(无损)。

这些编码格式都可以压进Quicktime这种封装格式里。

这些编码格式都可以压进Quicktime(.mov)这种封装格式里1.封装格式(1) MXF:是英文Material exchange Format(素材交换格式)的缩语。

MXF是SMPTE(美国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学会)组织定义的一种专业音视频媒体文件格式。

MXF主要应用于影视行业媒体制作、编辑、发行和存储等环节。

MXF文件通常被视为一种“容器”文件格式,也就是说MXF文件格式与内容数据的格式无关,这得益于MXF底层使用了KLV(键-长度-值)三元组编码方式。

MXF文件通常包含文件头、文件体和文件尾等几个部分。

(2)Cineon:Cineon 是由Kodak 开发的,它是一种适合于电子复合、操纵和增强的10 位/通道数字格式。

使用Cineon 格式可以在不损失图像品质的情况下输出回胶片。

此格式在 Cineon Digital Film System 中使用,该系统将源于胶片的图像转换为 Cineon 格式,再输出回胶片。

电影转换为数字格式的一种文件格式(cin dpx)。

Cineon是由柯达公司开发的,是一种使用于电子复合、操纵和增强的10位通道数字格式,此格式可以在不损失图像品质的情况下输出回胶片,在Cineon Digital Film System中使用,Cineon Digital Film System将源于胶片的图像转换为Cineon格式,再输出回胶片。

了解电脑的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

了解电脑的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

了解电脑的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电脑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使用电脑进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如观看视频、听音乐、制作多媒体内容等。

然而,要实现这些功能,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关于电脑的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的知识。

一、音频编解码器1. 什么是音频编解码器?音频编解码器是指用于将音频数据进行压缩与解压缩的算法和技术。

其主要功能是将音频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以便在不同设备和应用程序上进行播放和存储。

2. 常见的音频编解码器在电脑上,常见的音频编解码器包括MP3、AAC、WMA、FLAC 等。

这些编解码器使用不同的算法和压缩技术来实现音频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3. 音频编解码器的应用音频编解码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音频设备和应用程序中。

例如,在音乐播放器中,我们使用的音频编解码器能够将音频文件进行压缩,使其具有更小的文件大小,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同时,它们还能实现高质量的音频播放,使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听音质量。

二、视频编解码器1. 什么是视频编解码器?视频编解码器是用于将视频数据进行压缩与解压缩的算法和技术。

与音频编解码器相似,视频编解码器的主要功能是将视频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

2. 常见的视频编解码器常见的视频编解码器包括H.264、H.265、MPEG-2、VP9等。

这些编解码器使用不同的压缩算法和技术来实现视频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3. 视频编解码器的应用视频编解码器在电脑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视频播放器中,使用的编解码器能够将视频文件进行压缩,从而减小文件大小。

此外,在视频流媒体服务中,视频编解码器能够将视频文件进行实时压缩,以便在网络上进行传输和播放。

三、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的对比1. 压缩率音频编解码器通常能够实现较高的压缩率,从而减小音频文件的大小。

而视频编解码器的压缩率相对较低,因为视频数据通常更复杂,包含更多的细节。

2. 码率和画质音频编解码器的码率即为音频的比特率,决定了音频数据的质量。

编程技术中的音视频编码与传输方法介绍

编程技术中的音视频编码与传输方法介绍

编程技术中的音视频编码与传输方法介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音视频编码与传输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视频会议、在线直播还是音频播放,都离不开高效的编码与传输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音视频编码与传输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技术。

一、音频编码与传输方法1. PCM编码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是一种最基本的音频编码方法。

它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对采样值进行量化和编码,实现音频的数字化。

PCM 编码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但缺点是占用存储空间大。

2. MP3编码MP3(MPEG-1 Audio Layer 3)是一种流行的音频压缩编码方法。

它通过去除人耳难以察觉的音频信号冗余,实现对音频文件的压缩。

MP3编码的优点是压缩比高,适用于音乐存储和传输,但缺点是会损失部分音频质量。

3. AAC编码AAC(Advanced Audio Coding)是一种高级音频编码方法。

它采用了更先进的压缩算法,能够在保持音频质量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压缩比。

AAC编码广泛应用于音频流媒体传输和移动设备中。

4. RTP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音视频传输的协议。

它通过将音频数据分割为小的数据包,并添加时间戳和序列号等信息,实现实时传输。

RTP 协议常用于音视频会议、实时语音通话等场景。

二、视频编码与传输方法1. H.264编码H.264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视频编码标准。

它采用了先进的压缩算法,能够在保持视频质量的同时实现较高的压缩比。

H.264编码广泛应用于在线视频播放、视频会议等领域。

2. VP9编码VP9是一种开源的视频编码标准。

与H.264相比,VP9编码在保持视频质量的同时能够实现更高的压缩比。

VP9编码常用于在线视频平台,如YouTube等。

3. RTMP传输协议RTMP(Real-Time Messaging Protocol)是一种用于音视频传输的协议。

电脑音频与视频编码技巧

电脑音频与视频编码技巧

电脑音频与视频编码技巧在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电脑音频与视频编码技巧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娱乐休闲时,我们都需要使用电脑进行音频和视频的播放、编辑和编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电脑音频与视频编码的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处理和利用这些多媒体资源。

一、音频编码技巧音频编码指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常见的音频编码有MP3、AAC、FLAC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音频编码技巧的实用建议:1.选择适合的音频格式: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音频格式,不同格式有不同的压缩比和音质表现。

例如,MP3适合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播放,而无损格式如FLAC适合在高保真音响设备上进行听音。

2.调整音频比特率:音频比特率越高,音质越好,但文件大小也越大。

根据需求进行适当的比特率调整,以兼顾音质和存储空间的平衡。

3.使用专业的音频编辑软件:专业的音频编辑软件可以提供更多的音频处理和编码选项,例如调整均衡器、混音等。

选择合适的软件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人化的需求。

二、视频编码技巧视频编码是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视频编码有H.264、H.265、VP9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视频编码技巧的实用建议:1.选择合适的视频格式和编码器: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视频格式和编码器。

例如,H.264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视频编码格式,适合在网络传输和存储中使用。

2.调整视频分辨率和帧率: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适当调整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

较高的分辨率和帧率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和流畅度,但也会增加文件大小和系统资源占用。

3.使用硬件加速:使用支持硬件加速的编码器和解码器可以提高视频的处理速度,减少CPU和GPU的负载。

4.剪辑和编辑视频:使用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裁剪和特效处理,以及添加字幕和水印等操作,使视频更加精美和专业。

总结:通过上述介绍,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电脑音频与视频编码的技巧。

在使用电脑进行音频和视频处理时,选择合适的格式和编码器,根据需求调整比特率、分辨率和帧率,以及使用专业的编辑软件,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视听体验。

视频和音频基础知识

视频和音频基础知识

视频和音频基础知识关于视频和音频编码以数字格式录制视频和音频涉及文件大小与比特率之间的平衡问题。

大多数格式在使用压缩功能时,通过选择性地降低品质来减少文件大小和比特率。

压缩的本质是减小影片的大小,从而便于人们高效存储、传输和回放它们。

如果不压缩,一帧的标清视频将占用接近1 MB (兆字节)的存储容量。

当NTSC 帧速率约为30 帧/ 秒时,未压缩的视频将以约30 MB/ 秒的速度播放,35 秒的视频将占用约1 GB 的存储容量。

与之相比,以DV 格式压缩的NTSC 文件可将5 分钟的视频压缩至1 GB 容量,并以约3.6 MB/ 秒的比特率播放。

要尽量以最高品质压缩视频以便分发,请选择最小压缩比例,以使视频的文件大小和比特率均处于目标交付媒体和回放设备的限制之内。

导出影片文件以便以某个带宽在特定类型的设备上播放时,可以选择压缩器/ 解压缩器(也称为编码器/ 解码器或编解码器)来压缩信息并生成一个可通过该类设备以该带宽读取的文件。

有大量编解码器可用;但没有一个编解码器适用于所有情形。

例如,适合压缩卡通动画的最佳编解码器对压缩真人表演的视频通常没什么效果。

压缩影片文件时,您可以对其进行细微调整,以在计算机、移动设备、Web 或DVD 播放器上获得最佳的回放效果。

视您使用的编码器而定,可以通过删除干扰压缩的假象(例如随机相机移动和过多的胶片颗粒)来减小压缩文件的大小。

如果不熟悉数字视频,或要了解更多有关数字视频和编码高品质视频内容的信息,本信息可帮助您了解不同应用程序和观看环境下编码视频所要权衡的问题。

帧速率视频是连续快速地显示在屏幕上的一系列图像,可提供连续的运动效果。

每秒出现的帧数称为帧速率,是以每秒帧数(fps) 为单位度量的。

帧速率越高,每秒用来显示系列图像的帧数就越多,从而使得运动更加流畅。

视频品质越高,帧速率也越高,也就需要越多数据来显示视频,从而占用的频宽也越大。

在处理数字压缩视频时,帧速率越高,文件将越大。

音视频封装格式、编码格式知识

音视频封装格式、编码格式知识

音视频封装格式、编码格式知识常见的AVI、RMVB、MKV、ASF、WMV、MP4、3GP、FLV等文件其实只能算是一种封装标准。

一个完整的视频文件是由音频和视频2部分组成的。

H264、Xvid等就是视频编码格式,MP3、AAC等就是音频编码格式。

例如:将一个Xvid视频编码文件和一个MP3视频编码文件按AVI封装标准封装以后,就得到一个AVI后缀的视频文件,这个就是我们常见的AVI视频文件了。

由于很多种视频编码文件、音频编码文件都符合AVI封装要求,则意味着即使是AVI后缀,也可能里面的具体编码格式不同。

因此出现在一些设备上,同是AVI后缀文件,一些能正常播放,还有一些就无法播放。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其他容器格式。

即使RMVB、WMV等也不例外。

部分技术先进的容器还可以同时封装多个视频、音频编码文件,甚至同时封装进字幕,如MKV封装格式。

MKV 文件可以做到一个文件包括多语种发音、多语种字幕,适合不同人的需要。

例如:MKV文件只要制作的时候同时加入国语和粤语发音的音轨和对应的简体、繁体字幕,播放的时候,你可以独立选择国语或粤语发音,并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简体或繁体字幕,也可以选择不显示字幕。

相当方便。

因此,视频转换需要设置的本质就是:A设置需要的视频编码、B设置需要的音频编码、C 选择需要的容器封装。

一个完整的视频转换设置都至少包括了上面3个步骤。

常用的有Xvid,H264,MPEG1,MPEG2。

Xvid:与RMVB格式差不多的压缩率,通用性很强,特别是用于家用DVD和便携式MP4等设备。

H264:面前压缩率最高的视频压缩格式,与其他编码格式相比,同等画面质量,文件体积最小,远远超过RMVB编码格式,电脑都可以播放,部分便携式视频设备也支持,如苹果播放器。

PDA/PPC等设备也可以使用MPEG1:其实就是VCD编码格式。

MPEG2:DVD编码格式。

比MPEG1强,与MPEG1一样,已经落后的编码格式,压缩率都不高,编码后的文件体积大,多用于希望把网上下载的文件转换为VCD或DVD碟的时候。

音视频编码文档

音视频编码文档

音视频编码说明1音视频编码参数1.1音频编码参数音频编码格式采用AAC格式,其参数设置比较简单,主要设置参数如下:(1)音频样本格式的设置c->sample_fmt = AV_SAMPLE_FMT_S16;sample_fmt是一个enum类型,包含了多种样本格式,样本格式的设置应保持与Android应用层音频采样格式一致。

此处,我们设置为AV_SAMPLE_FMT_S16,Android应用层采样格式也是16位的ENCODING_PCM_16BIT格式。

(2)音频码率设置c->bit_rate = 64000;此参数为应用层提供参数接口,由应用层根据编码效果来设定。

此处参考值为64000。

(3)音频采样率设置c->sample_rate = 44100;此参数为应用层提供参数接口,由应用层获取实际机型可用的采样率来决定。

采样率越低,音频效果越差,反之,越好。

音频采样率一般有8000,44100, 47250, 48000, 47250,32000, 11025, 16000,22050等值,此处参考值为44100HZ,现在基本所有机器都支持44100采样,而且音频效果也很好。

(4)音频通道设置c->channels = 2;此参数为应用层提供参数接口,根据应用层需求来设置。

当设置1时为单声道模式,设置2时为立体声道模式。

此处参考值为2.1.2视频编码参数视频编码参数相对音频编码参数复杂,其中一些参数关系到视频编码的质量和编码速度,为此需要设置一套最优的参数以确保质量和速度达到一个平衡点。

(1)视频编码基本参数设置<1> DEC_ID_H264;视频编码格式采用H264格式。

<2> c->width = 480;c->height = 480;width和height两个参数为应用层提供参数接口,根据具体需求来设置编码后视频的大小,即最终视频的width和heigh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与音频编码知识
动态链接:Adobe premiere pro
编码定义:原始的视屏图像数据和音频信息都包含有大量的冗余信息,编码就是压缩的过程,将信息中的冗余信息去掉。

分为视屏编码和音频编码,两者是分开的。

一般来说视频比那马方案往往决定了高清视频的画质高低(严格意义上还有码率因素).音频编码决定了起音质的好坏。

常用视频编码:XVID(DIVX的升级版),DIVX,H.264,MPEG-2\MPEG-4等。

Mpeg1:早期vcd使用,分辨率是352*288,压缩比低。

Mpeg2:一般DVD使用,有NTSC(720*480)和
PAL(720*576),压缩比高于mpeg1.
Mpeg4:目前使用最多的技术,avi文件始祖,大大提高压缩比,而质量堪比DVD
Divx:基于mpeg4开发,有一定算法优先。

Xvid:divx技术封锁以后被人破解开发的,也是基于mpeg4的编码技术更先进,采用开放源码,画质更好。

H.261:早期的低码率编码,应用于352*288和176*144,
现在已不用。

H.263:在低码率下能够提供比H.261更好的图像效果,改进一些算法。

H.263+:h.263的改进型
H.264:H.264集中了以往标准的优点,高效压缩,与H.263+和mpeg4 sp相似。

Rm\rmvb:real 公司推出的应用于网络的高压缩编码,rm 是固定码率。

Rmvb是动态码率(就是静态画面采用低码率,动态采用高码率)
X264
X264是国际标准H.264的编码器实现,是一个开源encoder,得益于H.264的高效压缩性能,加之于X264的高效(编码速度快)实现,X264目前被广泛应用于DVDrip 领域。

封装格式(也叫容器)
所谓封装格式就是将已经编码压缩好的视频和音频按照一定的格式放到一个文件中,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个外壳。

格式类型
AVI:微软在90年代初创立的封装标准,是当时为对抗
quicktime格式(mov)而推出的,只能支持固定CBR恒定比特率编码的声音文件。

Ts和ps:PS封装只能在HDDVD原装
Move:MOV是quicktime封装。

WMV:微软推出的,作为市场竞争
Mkv:万能疯涨器,是良好的兼容和跨平台性,纠错性,可带外挂字幕。

Flv:h针对于h.263家族的格式
Rmvb\rm:Real video,由RealNetworks开发的应用于rmvb和rm,mp4.主要应用于mpeg4的封装。

主要视频编码器分析
8.Microsofi MPEG-4 Video codec
常见的有1.0,2.0,3.0三种版本,当然是基于MPEG-4技术的,其中3.0并不能用于AVI的编码,只能用于声场支持"视频流"技术的ASF文件
9.DivX MPEG-4 Low-Motion/Fast-Motion
实际于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是相当的东西(据说就是用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c V3.0改的),只是Low-Motion采用的固定码率(Constant
Bitrate),Fast-Motion采用的是动态码率(Variable),后者压缩成的AVI几乎只是前者的一般大,但质量要差一些。

Low-Motion适用于转换DVD以保证较好的画质,
Fast-Motion用于转换VCD以体现MPEG-4短小精悍的优势。

10.Divx4.11/4.12/5.0
实际上就是Divx,原来Divx是为了打破Microsoft的ASF规格而开发的,现在作者摇身一变成了Divxnetworks公司,所以不断推出新的版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编码程序中加入了1-pass和2-pass的设置,2-pass相当于两次编码,以最大限度的再网络宽带于视觉效果中取得平衡。

11.Xvid
Divx跟XviD采用不定时设置关键画面来改善原先固定时间关键画面才造成的冬天画面画质不佳的情形,而2-pass的压缩模式使画面更加顺滑,基本上两种编码的效果差别不大,不过在同画质的档案大小来说Xvid更省容量,这也就是网络上流传的影片,DivX编码大多为两片CD,而Xvid编码的大多仅需一片CD容量即可
12.H.264/X264
H.264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所指定的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格式,H.264最具价值的部分是更高的数据压缩比,在同等的图像质量,H.264的数据压缩比能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的MPEG-2高2~3倍,比MPEG-4高1.5~2倍。

正因为如此,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

一般来说,H.264格式以“.avi”,“.mkv”,以及“.ts”封装比较常见。

H.264编码格式是目前的明星级编码格式,在各种高清视频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H.264是MPEG标准的第十部分,也是AVC,所以全称为“MPEG-4 AVC/H.264”。

X264编码,是H.264编码的一个开源分支,它符合H.264标准,其功能在于编码,而不作为解码器使用,X264编码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实用,它在不明显降低编码性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编码的计算复杂度,X264对于H.264编码中的一些复杂编码特性做了折衷处理,其压缩视频体积小于Xvid (MPEG-4)编码视频,以小体积,高画质的特点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可。

13.PICVideo
PICVideo是一种有效快速的M-JPEG编辑器,并可以在
Windows Media Player中完美的查看运动的JPEG文件。

它提供难以置信的高速压缩和解压缩的M-JPEG流,PICVideo M-JPEG编码器包括Microsoft Windows视频编码器和Microsoft DirectShow转换过滤器编码器,包含PICVideo Lossless JPEG Codec,PICVideo M-JPEG Codec v3和PICVideo Wavelet2000 Codec,分别对应高速低损失视频编码,最快JPEG动画视频编码和低带宽流格式视频编码。

14.WMV-HD/VC-1
WMV(Windows Media Video)作为经久不衰的一种视频编码,一直在不断改进,WMV-HD则是由软件业的巨头微软公司所创立的一种视频压缩格式,压缩率甚至高于MPEG-2标准,同样是2个小时的高清视频节目,如果使用MPEG-2能压缩到30G,而使用WMV-HD这样的高压缩率编码器,在画质丝毫不损失的前提下可压缩到15G左右,尽管
WMV-HD是微软的独有标准,但因其在操作系统中大力支持WMV系列版本,从而在电脑系统得以迅速普及。

VC-1即视频解码方案一,基于微软WMV第九版(WMV9)编码技术,2003正式提出,于2006年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为该格式在下一代DVD中的应用铺平了道理,一般来说,VC-1多为“.wmv”后缀,但这都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后缀还得根据具体封装。

音频编码与格式
PCM编码:最大的优点就是音质好,最大的缺点就是体积大。

WAV:本身与任何媒体数据都不冲突。

MIDI:称作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MP3:全称是MPEG-1Audio Layer3,它在1992年合并至MPEG规范中。

RM:就是RealAudio格式,大部分音乐网站的在线试听都是采用RealAudio,这种格式完全针对的就是网络上的媒体市场,支持非常丰富的功能。

最大的闪烁点就是可以根据听众的带宽来控制自己的码率,在保证流畅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音质。

OGG编码:oggVorbis的音频编码,号称MP3杀手AAC:是由Fraunhofer IIS-A,杜比和AT&T共同开发的一种音频格式,它是MPEG-2规范的一部分。

码率:
Bit Rate,指视频或音频在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该参数的单位通常是Kbps,也就是千比特每秒。

通常
2000kbps~3000kbps就已经足以将画面效果表现到极致了。

码率参数与视频文件最终体积大小有直接性的关系。

混合码率:overall Bit Rate ,指视频文件中视频和音频混合后的整体平均码率,一般描述一个视频文件的码率都是指OBR,如新浪播客允许的OBR上限为523kbps.
固定码率:Constant Bit Rate,指的是编码器的输出码率(或者解码器的输入码率)应该是固定制(常数)。

CBR不适合高清晰度视频的编码,因为CBR将导致没有足够的码率应对复杂多变内容部分进行编码(从而导致画质下降),同时在简单的内容部分会浪费一些码率。

可变码率:Variable Bit Rate,编码器的输出码率(或者解码器的输入码率)可以根据编码器的输入源信号的负责度自适应的调整,目的是达到保持输出质量保持不变而不是保持输出码率保持不变。

VBR编码会消耗较多的计算时间,但可以更好的利用有限的存储空间,用比较多的码率对复杂度高的段进行编码,用比较少的码率对复杂度低的段进行编码。

总之需要清
晰度高而体积小的视频,选择VBR是明智的选择。

平均码率:Average Bit Rate,指音频或视频的平均码率,可以简单的认为等于文件大小除以播放时间。

在音频编码方面与CBR基本相同,会按照设定的目标码率进行编码。

但当编码器认为“适合”的适合,会使用高于目标码率的数值来进行编码以保证更好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