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15课 短文两篇
【新】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短文两篇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1)怡情()(2)诘难()()(3)滞碍()(4)吹毛求疵()2.填空.(1)培根,国哲学家. 家,著有.等(2)马南邨,原名______ ,当代作家•《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段话,说说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采用什么方法阐述这一观点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二.合作学习:《谈读书》4.课文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指出人们常常存在那几种不同类型的求知目的?重点是分析哪一种目的?5.课文第二部分中讲到求知就要读书,对于不同的书如何读,课文提出了怎样的的看法?《不求甚解》③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 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④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所以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弓I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⑤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这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拓展提升】教学反思。
第15课《短文两篇》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第15课《短文两篇》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谈读书》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又阐述了读书的方法,还告诉大家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的道理。
本文写法也不同一般,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对世人进行谆谆告诫。
《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
文章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
在批驳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二)学法引导1.《谈读书》文中有不少文言词句,借助诵读,扫除文字障碍,并摘录文中的名言警句,学会运用。
2.《不求甚解》是一篇采用驳论手法的杂文,可以通过编列课文结构提纲的方法,体会作者在批驳中阐明自己观点的思路,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由于两篇短文思想内容上都是谈读书的,写法上一是立论,一是驳论,学习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辨明二者异同,以加深理解。
(三)审美鉴赏语言精辟,层次清晰《谈读书》一文,篇幅虽短,却警句迭出,精彩语段纷呈,给读者以深刻的启发,并受到心灵深处的陶冶。
文章围绕读书的益处这一中心话题,从谈读书的益处、谈读书的方法、谈“学问改变气质”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论述时,重在发表观点,而轻论说的周密性。
如本文开头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至于如何怡情,如何博彩,如何长才,并不进一步加以解释。
真正是要言不繁,点到即止,以一当十。
(四)重难点突破1.《不求甚解》这篇文章是如何为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正义的?【析】此道思考题意在启发学生读书要善于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同时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本文作者着力对后人断章取义、没有真正明白陶渊明所说的意思的情况进行平反纠正。
【参考答案】本文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并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了读书的要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主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语文课件
板块二、走进培根小档案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唯 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 科学的始祖,作家。出身 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 后又学习法律。开创英国 “随笔”这一特有体裁。 著有《随笔》《新工具》 等。
《随笔》共58篇,风格 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 言警辟。其中很多句子被 人当作名言 。
语文课件
板块三、个性阅读理文思
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的读课文, 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看看 作者围绕着“读书”做了哪些论述?
关键语句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 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 简约,生动形象。
语文课件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训 练,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 分 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 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 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让 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加 强合作交流,是教师最好的选 择。
语文课件
三、教学理念
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 位,强调学生阅读的 自主性和独立性,让 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同时激励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 励每一个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
3、发挥教师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一 些未知的知识背景和拓展的 空间,组织好 阅读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教师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教学难点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驳论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马南(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
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怡情()(2)诘难()()(3)滞碍()(4)吹毛求疵()2、填空。
(1)培根,________国哲学家、________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等。
(2)马南邨,原名________,当代作家。
《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段话,说说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采用什么方法阐述这一观点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学习:《谈读书》4、课文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指出人们常常存在那几种不同类型的求知目的?重点是分析哪一种目的?5、课文第二部分中讲到求知就要读书,对于不同的书如何读,课文提出了怎样的的看法?《不求甚解》6、课文说“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7、“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好吗?课文是怎么样论说的?。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5课短文两篇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5课短文两篇不求甚解邓拓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绝对不应该这样。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短文两篇(讲解)(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对比论证☆课堂探讨☆要点一:对比论证【探究活动】本文所用的对比论证及作用【教师释疑】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回答问题的格式:通过(某物)与(某物)进行对比,突出了(某物)***的特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讨论明确】示例:文章的开头从正面论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
【课堂提升】《敬业与乐业》节选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短文两篇
15.*短文两篇1.通过对比阅读,激发自身的探究精神。
2.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3.激发读书兴趣,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谈读书●重点:分析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作用。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诘难..( jié)( nàn) 咀嚼.( jué) 味同嚼.蜡( jiáo)狡黠.( xiá) 滞碍..( zhì)( ài) 吹毛求疵.( cī)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修饰文辞,这里指一味注重华丽辞藻和文辞的堆积。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这里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敲。
(3)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不通畅。
(5)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
4.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请你查查资料,至少写出三句。
示例: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5.本文是一篇精彩的随笔,随处可见思想的光辉,请摘抄出你认为能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第15课《短文两篇》全面解读doc初中语文
第15课《短文两篇》全面解读doc初中语文【阅读要点】【语言卡片】1.生字怡〔yí〕情统筹〔chóu〕藻〔zǎo〕饰狡黠〔xiá〕诘〔jié〕难孜〔zī〕孜不倦蒸馏〔liú〕聪颖〔yǐng〕滞〔zhì〕碍睾〔gāo〕肾吹毛求疵〔cī〕劝诫〔jiè〕要诀〔jué〕豁〔huò〕然贯穿2.多音字3.雅词怡情:使心情愉快。
傅彩:〔给言辞〕增加光荣。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矫:做作,不真实。
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范:那个地点是衡量、检验的意思。
鄙:看不起。
诘难:诘咨询,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讲话枯燥无味。
滞碍:不通畅。
吹毛求疵:那个地点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要诀:重要的诀窍。
务:致力。
4.四字短语高谈阔论练达之士大而无当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天资聪颖欺世有术诸如此类不求甚解狂妄自大咬文嚼字观其大略因小失大豁然贯穿开卷有益5.比喻句读书补天然之不足,体会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能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那么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躯体百病,皆可借适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闲逛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句段品味】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不处理细事或一一判不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那么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品味:这几句话从正面讲,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那么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体会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能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体会范之,那么又大而无当。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课件
名人论读书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
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 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鲁迅的“随便翻翻”
一广泛的浏览式的读 书方法。
鲁迅说:书在手头,不 管它是什么,总拿来翻 一下,或看序目,或读 几叶内容,不费力,不 费心,往往在看非看不 可的书籍觉得疲劳后, 拿来消遣。
作业:
1、对于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 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2、编写《读书名言精评》:每人从课 文中选取2-3句名言做精彩点评。点评角度 自主确定,可以发掘句子思想内涵,可以 分析句式,赏析修辞,也可以涉及遣词造 句。
范例: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 作文使人准确。
句子分别以“读书”“讨论”“作文” 为例论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句式整齐, 使论证更为有力。
这几句话从正面说,读书有三 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 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论证 周密。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 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 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 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 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 又大而无当。
这几句话主张对不同的书 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 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 书可只读摘要。介绍全面。
写作方法:
语言精辟 笔法生动 行文灵活
归 纳 论 证
拓展:积累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 (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语文:九年级上册15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15 短文两篇(一)谈读书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
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
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短文两篇3 新人教版
③对比论证: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 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 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这样就全面有力, 使人信服。
——马克思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2.名人论读书
•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 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第二课时
2、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 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 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对比论证:正反说理,全面有力。
3.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 和局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
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 怡( yí)情
统筹( chóu)
藻( zǎo )饰
• 狡黠( xiá )
诘( jié )难
要诀( jué)
• 蒸馏( liú )
劝诫( jiè )
滞( zhì)碍
• 吹毛求疵( cī ) 咀嚼(jué ) 味同嚼(jiáo )蜡
2.解释下列词语。
3.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 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 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 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 去职,此后居家著书。1626年冬由于 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 开创了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
语文初三上人教新资料第15课(短文两篇)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语文初三上人教新资料第15课(短文两篇)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短文两篇》教材说明整体把握1、《谈读书》是一篇随笔,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确实是一个观点。
大体上能够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看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
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看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指出读书要认真思考,反对有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纳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
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结合起来。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先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能够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能够用运动祛除一样。
2、《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作者在第一段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基本上不好的。
”在第二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
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那个适应。
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那个问题。
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
因此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快乐。
第四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因此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于一点,而是了解大意。
第五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人教版九上语文15 短文两篇(人教版九年级上)
淹死。
——【苏】高尔基
18
不求甚解——马南邨
19
20
21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精彩语句,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
归 纳 论 证
15
读书的正确目的
对比论证 立论 比喻论证 归纳论证
谈读书
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作用
16
祝愿同学们都 能出人头地, 成为高层次的 人才!
17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 激励后来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自拟读书格言。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29
1.作者怎样质疑对方的观点?
用“对任何问题”指出这种否定属于看问题绝对化, 不作具体分析;用“一般人”、“常常”指出持这种观点 的人为数不少,并非偶然。“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今人 否定之否定,然而语气委婉。“不尽然”是不把话说死。
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从正面表现自己的态度:“虽然不必提
倡,但也不应‘盲目地反对’”。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 “不求甚解”?什么叫做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角度
人以深刻的启示。
(2)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白晓畅。众多的 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见解,娓娓道来, 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 生面,独具一格。
34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吗?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
(2—4)段:反驳论据,引用陶渊明 的话点出什么是真正的“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 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 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 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 贯通,了解大意。
第三部分(5-8):肯定虚心的“不求 甚解”的读书态度,并运用举例论证 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加以深刻阐述。 第五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 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几种读书方法
1、品读法。 4、析读法。
2、摘读法。
3、圈点法。
5、寻读法。
6、助读法。
品
读 法
品读,就是在阅读中对文
章的某一点深入下去,这 里的“一点”必须是文章 的神韵所在。如《春》、
《围城》的语言美;《炊烟》 的人 情美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助 读 法
助读法,就是利用书、报光
盘、磁带上的精美的文章来 帮助我们阅读理解作品的一 种方法,如配乐诗,电视散 文等。
《短文两篇》
《 不 求 甚 解 》 《 论 读 书 》
——
——
马 南 邨
培 根
不求甚解(驳论文)
马南邨
驳论文:批驳别人的观点,继 而争锋相对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驳论的论证方式
反驳论点 反驳论据 反驳论证
每 有 会 意 便 欣 然 忘 食
好 读 书 不 求 甚 解
第一段:直接反驳论点 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 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 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 的理由。
给下列生字注音:
u) 藻( zǎo)饰 怡( yí )情 统筹(chó 狡黠( xiá ) 诘( jié )难 要诀( jué) 蒸馏( liú ) 劝诫( jiè ) 滞( zhì )碍 吹毛求疵( cī ) 豁( huò)然贯通 咀嚼( jué) 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15课短文两篇导读: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15课短文两篇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怡yí情狡黠xiá诘jié难
睾gāo吹毛求疵cī要诀jué
2、解释下列词语。
(1)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5)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
不求甚解
(2)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豁然贯通
(3)读书总有好处。
开卷有益
(4)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咬文嚼字
(5)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因小失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语文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谈读书》的作者是培根,英国的哲学家、作家。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2、《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马南,原名邓拓,当代作家。
3、阅读议论文必须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4、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5、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6、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7、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此外,在驳论中,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
8、议论文按论证方式来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